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发布时间 : 2020-09-28
普洱茶一般泡多久 茶叶冲泡的一般程序

普洱茶一般泡多久。

8-11-1111:08:26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

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

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茶友值得了解的知识。欢迎新旧茶友讨论!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和秋茶、夏茶来比至初叶的距离很短。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个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辅助特征是茶园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三、秋料,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四、夏料﹝雨水茶﹞除秋茶就有的特征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五、台地茶叶面主要特征: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冲泡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六、大树茶叶面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刮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冲泡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无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

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形

如果依照叶形来判断出自那一个山区是否可能?

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

十、黄片

野生茶茶饼可能更容易见到出现几片黄片,正式名称是鱼叶,也称奶叶。气候转温暖茶树春芽冒出之后会有一片暂时辅育幼芽的叶片,称为鱼叶。在鱼叶之后才会再长出真正的初叶、二叶。初叶开始能够光合作用,鱼叶立即开始变黄,而且容易脱落。如果采收时,鱼叶还没有变黄,就会一起进入制茶压茶过程。出现鱼叶是头春料的特征之一,但是若是当年气候干旱严重,鱼叶出现也会多一些。

十一、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

举例说:台地茶的优良种勐海大叶种是10~12对左右!

台地茶的主力云抗10及14则在6~9对的居多。

再看大树茶易武的落水洞主侧脉10对。

勐宋的曼松主侧脉7~8对。

勐海的贺开主侧脉12~15对。勐海的曼糯主侧脉12~18对。

勐海的巴达主侧脉11~13对。半坡老寨主侧脉13对。

帕沙主侧脉11~13对。双江勐库主侧脉9~11对。

班章主侧脉19~21对。

十二、切碎

出现切碎的叶底通常来自高产量的大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等。切碎茶叶有助于不同来源的茶菁拼配,同时也节约了毛茶的细碎料。强调纯料及少量制作的大树茶通常不会切碎。

小编推荐

普洱茶制作的一般过程


采茶

今年的春茶,山野气韵高大的古树茶,只能通过人工采摘,

一般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因为此时的鲜叶在成熟度、内含物上均达到最佳状态,为普洱茶成品的后期陈化打好基础,这样的普洱茶就会越陈越香!

按照采摘季节的不同,可以分为春茶和秋茶,俗称春尖和谷花。

杀青

短暂进行高温处理,去除茶叶中过高的水分,以软化茶叶,是为杀青。杀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普洱茶的品质。阿清家坚持采用碳火、铁锅、手工炒制来杀青,手工杀青要求制茶师有丰富的制茶经验,能够很好的掌握火候,翻炒频率也必须均匀有序。

揉捻

将炒制好的班盆茶叶进行揉捻,成片的茶叶搓成条索状,这样做出来的干茶条形才会漂亮。

用手使茶菁成条,同时破坏茶鲜叶细胞组织,使茶叶内含物质附着于茶菁表面。

晒干

揉捻理条后,一定要将茶叶进行日光浴,最好在一天之内晒干,不能频繁翻动,否则茶叶晒不饱阳光,班盆的香气就释放不出来。

同时日光会让茶叶内部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普洱茶独特风味,也让普洱茶在以后的存放过程中较长时间的进行内部反应,不断释放普洱茶的独特香味,这种香味释放可以长达多年。

压型

为了班盆茶叶的安全与干净,阿清要求负责压饼的师傅,必须带好口罩与手套。用纱布将固定种类和重量的普洱茶装好,蒸汽软化干茶后,用最传统的石磨将其压制成饼的形状。

风干

将成型的茶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等待班盆茶饼自然晾干。为了保持茶叶的活性与后期的转化,阿清说,我们茶叶坚决不能进烘房。

包装

每一饼班盆普洱茶,都是使用云南本土的纯手工棉纸,并且包装一定要包两层。

普洱在云南西双版纳源头收的普洱茶,都是使用传统古法烘焙,文火慢焙而成,班盆叶底肥厚,颜色纯正,茶汤清澈,品后颊齿留香,回甘久远。条索粗壮,白毫显著,茶汤劲扬,入口绵,落口甜,叶底肥厚,品之悠然,独具一股山野气韵,故班盆名为野韵。我们深知无论取得多少成绩都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所以我们专注只做古树普洱茶,要把普洱茶做到极致,产品即人品!

云南上等的普洱茶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生态的原始环境,二是必须要有200-500年历史的老茶树抽出的嫩茶叶。老话说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源头的古树茶经历几百年风雨,终年受温暖气候影响,雨水充足,阳光充沛,土地肥沃,造就了好茶树的自然生长。在我看来,做茶的真正意图,就是把云南本土的好茶从源头分享给更多的人。与其在包装上花太多的资金,还不如脚踏实地的把茶做好。

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普洱茶树品种稀少,制作工艺独特,当然也与其他茶不同,它越陈越好,并且养颜功效出奇。

普洱茶一般多少钱一饼


关于普洱茶一饼的价格,它是根据好坏、年份、产地等因素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普洱茶的价格范围相对较大,从几十元到几千元都有可能。以下是对几个不同价格范围的普洱茶一饼做出的分类:

1. 便宜茶饼(价格:几十元至百元):这类普洱茶多为普通级别,一般是较年轻的普洱茶,口感较为平和,茶香稍微浅一些。适合日常饮用或入门初学者。

2. 中档茶饼(价格:百元至数百元):这类普洱茶属于中等档次,质量较好且具有一定的陈化程度。它们往往拥有较为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3. 高端茶饼(价格:数百元至千元以上):这些茶饼往往是特殊产区的珍品,如云南大叶种、百年树饼等。它们通常具有非常浓郁的香气和复杂的口感,并且在陈化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得更加出色。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茶饼的价格会因为某些特殊因素而高于一般范围,例如限量版、名人款等。此外,为了确保购买到正品茶饼,建议选择有良好口碑和信誉度的厂家或专业茶叶店铺购买。

一般家庭的茶叶存储的方法


一般家庭的茶叶存储的方法:就一般家庭来说,最好将普洱茶放在临窗的阳台附近,早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和对流,这有利于茶叶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而加速“陈化”。“透光”保存是指在“自然光”下保存普洱茶。

不能将茶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也应该避免“黑暗”的环境。光线能使叶绿素发生光敏氧化降解,使茶叶色泽显著褐变。光线和风的作用,使茶叶陈化加速,逐渐形成普洱茶“汤色红浓、滋味甘醇、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

由于普洱茶能很快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所以,家庭储藏普洱茶,应避免家庭油烟、化妆品、卫生球、香料物(如空气清新剂、灭蚊片)等常见气味以及人体本身的“体味”的污染。

普洱茶“陈化”过程,其实是一个“氧化”的过程。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20-40℃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超过此范围的话,酶活性反而随温度升高而减弱。微生物的活性也有随温度升高而加剧的特点,但温度过高会导致酶活性钝化;湿度过大,茶叶容易发霉而影响饮用价值。储存温度应该控制在20℃-30℃之间。

优质普洱茶一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从成品上来分辨:优质普洱茶一般来说必须具备质、形、色、香、味、气、韵七个方面的指标。

1、质佳

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类的第一基本要素。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茶,其次最好是产自传统普洱茶产区,(即云南的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在这里我们提倡的好茶三原则是原产地的原材料在原地加工。

2、形佳

首先看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嗅干茶气味兼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条索肥壮,断碎茶少。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3、色佳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普洱应如“牛普”一般熟茶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生茶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久泡不变色。

4、香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大益牛普”等优质普洱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

5、味佳

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清爽滑润,醇和、甘甜、生津而千变万化。

6、喉韵佳

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7、气佳

茶气浓韵,纯正有一种特别的陈香,香气悠长,茶气足。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品质差的普洱茶则不具备这些特点。

一般普洱茶石模饼的冲泡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的普洱茶饼,以(手工)石模饼为主,尽管国家并未就石模饼的紧压度做统一标准,但各家的紧压度一般不会有太悬殊的区别,普遍压制较松。所以以下冲泡方法,对于茶小白而言,比较普世,不易出错——

①第1泡~第5泡,注水结束后,等候10秒出汤;

②5泡之后,可以根据该泡茶的具体情况,延长5~10秒不等。

醒茶,给一款高紧压茶“带带节奏”

而高紧压度的茶,归根结底,冲泡的关键在于冲泡前期的醒茶。

正确的醒茶,并不会影响一泡茶的耐泡度。但产品多了,风格多了,醒茶的讲究也就多起来——紧压度不同,茶叶内含物质释放的节奏不同,醒茶的节奏也不尽相同。

相同浸泡时间,不同紧压程度。有的茶已经汤色变黄,有的茶还没有展开。而丹珠,虽然多为手工制作,但紧实程度其实多不亚于铁饼。

醒茶,有人也叫润茶,意思和功能都差不多,但在操作上,还是会有一些精确度的区别。

市场上也有一些追求精确化的生产企业,会将其理解为“低温为醒”、“高温为润”。

首先,低温醒茶,用50~70℃的水,沿杯壁缓慢注入,不用太满,五成满即可,然后等个30秒左右,让茶水差不多已经缓慢浸透茶叶内部了,然后出汤。这个过程,好像是在慢慢叫醒这泡茶一样。

然后,高温润茶。用开水,快速定点注水,然后盖盖出汤。之前茶叶的内部已经有茶汤浸透,外面再有开水激发,这一泡基本可以让紧压茶松散开来。之后就可以正常冲泡了。

Tips:灵活掌握这些手法,帮你泡好高紧压茶!

第一泡沸水冲泡时,开盖

第一泡沸水冲泡开盖,更多是针对普洱生茶的新茶而言。因为新的生普,鲜度很高,盖盖泡,往往会丢掉很多味觉上的鲜度,所以无论是不是高度紧压的生普,开盖泡都可以让鲜度充分释放。

低温醒茶,高温冲泡

在这里,之所以建议第一泡低温,是因为在高温中长时间浸泡,很容易外部茶都打开了,而里面的茶还没有浸透。而低温醒茶风险较小,一般人都不容易泡坏掉。50~70℃的温水,可以减少茶叶水浸出物,只起温润作用,不直接影响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醒茶后,正常冲泡时,适度延时

醒茶后,正常冲泡时,如果觉得茶叶还是醒得不彻底,也可以在正常冲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延时几秒钟。

定点缓慢注水

强调定点,其实是因为绕圈注水的话,大多数人在手法上控制不好,容易水线不均匀,从而水柱的冲击力和茶叶表面接触不均匀,会影响茶汤。

出汤节奏宜轻缓

轻缓有节奏的出汤,可以让香气和茶汤的融合度更好。出汤太急,物质融合不充分,也会影响茶汤表现。整个出汤都力求一个“稳”字,动作越稳,你会发现茶汤出来融合度越好。

每次出汤需把茶汤沥尽

每一泡茶的最后几滴其实都是最影响这泡茶里浓度最高的、最影响这泡茶味道的,没有沥尽的茶汤,不但会影响这一泡的茶汤的口感评判,还会影响到下一泡。

最后,在这里,还是要啰嗦一句——

泡茶,本不该是一个一招一式照本宣科的“说明书”式的规范流程。因为每一泡茶,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冲泡条件、不同人的冲泡表达之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在对于茶叶还没有找到“掌控感”的茶友而言,先掌握一些基础“技巧”和通行规律,也未尝不可。

对于密度很高的紧压茶,它们因各自不同的紧压密度,各自有不同的冲泡节奏,如果能找到每泡茶的节奏,在冲泡中,每一水都能找到它或甜、或润、或爽快、或劲道、或稠厚……的不同风格和特色。整个泡茶的过程,你也会非常享受、非常过瘾!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多喝多泡,见得多了,错误多了,经验多了,什么样的器皿在手,什么样的茶叶在手,最后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和表达。

问答:冲泡普洱茶一般用什么茶具?


冲泡普洱茶可以用的茶具有盖碗、紫砂壶、建水紫陶等茶具,以下是知乎网友的专业回答:

一、盖碗:温度暴起暴落,保温能力差,却能将茶品中所有的缺点完全表现出来。普洱茶较不重视鼻间的香气,以盖碗冲泡多是试茶者为追求立足点平等所使用的共通方式。在选择盖碗时,为尽可能将茶品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盖碗的烧制温度越高、胎越薄越适合。另外需要注意盖碗缘口需外翻较多,或使用时注水不宜过满,以免烫手。

二、紫砂壶:温度相对稳定、保温力较佳,了解茶与壶,就能凸显茶的优点,掩饰其缺点。

一般而言在冲泡普洱茶时,壶温不宜过高(一提到普洱就只知道开水的,后文均可忽略)。所以在茶壶选择上,宜兴紫砂壶较玻璃或一般的陶、瓷器制品为佳。而砂质种类各异,只需注意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宜选择密度和烧结度过高的壶品,其余在此先不做讨论。选择紫砂壶起码应达到不漏不塞、通畅顺手,达到能用、好用、适用的基本要求。另因冲泡普洱茶不强调持续高温,为达壶内散热快、不增温之要求,壶形以扁腹、宽口、出水顺为主要选择条件。

个人最爱壶型之一:水平(另外一个是石瓢)

试茶:

盖碗,毫无疑问,最为公平,不增不减,不垢不净o(╯□╰)o瓷器盖碗杯温度落差大,能将茶品优缺点表现淋漓尽致,一次即可将多数内含物质冲泡出。并且由于瓷器密度高,不容易残留杂味,故前后茶品不会互相影响。

泡茶:

新生茶——盖碗,容易控制水温。

具有一定陈期生茶(根据仓储状况,起码5~8年),可以开始用紫砂壶,随着年份的增加,紫砂壶的适用程度(相对于盖碗)逐渐增加,陈期到一定程度的生茶使用高密度高煅烧的紫砂壶方可充分发挥茶性。

熟茶:

紫砂壶更为适宜。

①瓷器茶壶不适应冲泡任何普洱茶,透气性过差,又没有瓷器盖碗的温控性能,发茶性极烂。

②陶器之中紫砂壶发茶性与艺术审美价值均可称首屈一指。

③紫砂壶宜用宽口大腹,同时容积在80~200cc之间为最佳(1~2人品饮,以80~120cc之间为宜)。太小的茶壶不适应普洱茶的茶青长度。因为泡茶时的茶水比(实际上是茶叶重量与冲泡茶具之容积比)并非是呈线性关系。过大的紫砂壶由于出水速度关系会导致壶中不同位置茶叶内含物析出的不均衡,进而影响茶汤呈现。故而当需要同时提供大量茶水时,应用多泡合一为宜。

饮茶

茶杯:普洱茶使用茶杯较一般绿茶、乌龙茶使用的杯子稍大,建议使用宽口浅杯厚底之瓷器为佳。一为大杯宽口浅杯利于散热,二是瓷杯嘴唇触感较佳,三因宽口浅杯需杯底厚才能稳重而持温。

关于普洱茶叶底的那些事(一)


我们在品茶选择茶叶时,鉴别茶叶的好坏,可以通过看叶底来判断茶叶原料的好坏,虽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但是叶底确实能给我们很多有用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的选择和鉴别。一般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也有少数的情况下,可能因生产工艺问题、仓储错误、拆解不当等一些非正常原因会导致好料没能给我们呈现看起来很美,闻起来很香,喝起来很爽的好料。即使如此,研究叶底仍然是广大爱好普洱茶爱好者们非常感兴趣的知识。那么我们从叶底中能看出些什么有用的信息呢?

一、春茶

春茶冬休春生,休眠储存的时间长,所以芽叶的外观与夏秋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别。

1.和秋茶、夏茶相比顶压至初叶的距离相对较短。

2.叶与叶之间茶梗较短(这是应为春茶发的比较快,但是生长比较缓慢)。

3.叶片厚实,梗较粗壮。

厚实的叶片及茶梗里面的糖类物质比较丰富,陈化、发酵后经过水解微生物代谢等作用产生更多的可溶性醣类,从而增加茶汤甜味,所以制作过程中适当捻揉及裁切可以释放更多糖类物质。因为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低等级茶叶发酵制做的熟茶更甜。

4.茶毫较多。

(1)为适应环境,高山日照强烈,植物叶片生出毫毛可以减缓水分的散失。

(2)芽头的特征也会给我们一些信息。

台地茶芽头较肥大粗壮偏黄,大树茶反而精瘦嫩绿。

(3)秋料,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片的厚度比较单薄偏黄。

(4)夏茶除秋茶就有的特征外,梗长且粗但是活性较低。

夏茶茶梗含水量较多,干燥失水较多,失水后就会呈现凹凸不平的褶皱(完全抛开之前),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叶面主要特征:

叶面薄弱,易折,揉捻易碎;冲泡之后活性低切不易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完全展开,叶片愈薄愈差。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片边缘“锯齿”比较密集

3.大型茶园大多为求产量降低人工成本,会施肥打药,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

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刀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增肥叶面,树种和生长状况也是叶片大小的因素,所以叶片大不一定是大叔茶,叶偏小不一定是台地茶。

六、大树茶

大树也好,古树也罢都没有明确树龄范围,没有统一评定指标,所以只能根据个人理解来定论。一般定期采摘的古茶园,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栅状纤维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高寒海拔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刮风时,高山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的生命力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冲泡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视频里的嫩芽生长一般快速舒展,活性依旧。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骨架。因为叶片厚实坚韧,所以侧叶脉比较明显,靠近叶缘。

2.叶缘锯齿较疏较小,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

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不善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片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更深更绿。

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氨酚类物质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所以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反而苦涩味更低。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大树茶采摘用手更省力。

七、叶种

按鲜叶叶片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叶种,一般成熟叶片在10cm以上的称为大叶种,5~6cm以下称小叶种,在大小叶种之间的称为中叶种。

接下:关于普洱茶叶底的那些事(二)

像养孩子一般来做普洱茶仓储!


普洱茶陈化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门技术活,概而言之:重在管理,成在科技,科学的陈化管理赋予普洱茶第二重生命。仓储的过程是茶的陈化过程,有着一套完整的产品标准和规范,涉及茶品研发、设计、选料、制作、仓储、流通等环节。这是品牌仓储未来在高端普洱茶市场上打出的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因为普洱茶的仓储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与系统并重的大工程。

七彩云南普洱茶酝化中心提供“茶管家”服务,集原料种植、生产、研发、销售、陈化、管理、物流、二次交易等于一体;云南茶马司的“景谷自然仓”也利用景谷地区天时地利的绝佳气候,打造一个零污染的天然仓储环境。其他各个品牌也都使出各路绝活来做仓储这个活计。

由此不难看出,仓储这工程不仅需要茶企具备雄厚的资金,能够给予普洱茶仓储优良的硬件配置,更加需要考验茶企们仓储理念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除了完整的普洱茶产品线,每一饼茶的原料、生产、技术、陈化、营销网络等均有其追溯体系,才有可能做到不让任何环节出问题。

说到底,仓储工程无疑将成为普洱茶市场上考量茶企外在实力与内在功力的一场动真格的、实打实的较量。茶企必然是要承担风险的。但这样的风险本人觉得担当的有价值,有期待,因为风险与价值是成正比的。好茶是喝的,老茶是藏的,喝不喝买不买让茶自己来说话。当然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让仓储成品普洱茶有更佳的表现,才是普洱仓储的品牌式溢价。

在仓储方面,港台的茶商们已经给我们作出很好示范,而如今对于仓储式的成品普洱茶市场,该走怎么样的一条发展道路,这牵扯到茶企们对普洱茶永远保持着对孩子一样的感情——

希望它安全,不要出状况。就要从原料上来做好仓储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从本质开始,孩子就是无忧而生,清洁单纯的。

希望它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有个好人家。这叫做增值,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仓储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普洱茶的安全和增值有时候是依赖于一个更好的市场设计和环境体系,那么优良的仓储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对于那些盖几间屋子屯茶就称仓储的行为,则是对孩子最大最坏的放纵,通常会培养出恶劣的品性。这样所谓的仓储,培养出来的孩子定是毫无建树,危害人间的。

希望它能够有社会地位,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被需要的人才。最好能有名人效应,对历史形成积极的影响力。这样的人生就算是成功了。这也是做着仓储品牌,养着普洱茶这些孩子的茶企们的最终目标了。

对普洱茶怀着养孩子一般的深厚感情来做成功的仓储品牌,将会构建出一目了然的成品普洱茶市场。这当然会让许多喜欢品饮普洱茶的人,能够更低成本的购买到陈化到位的好普洱茶,而不是沦陷于茶品各异,各自斗价当中来,让那些质量不纯、品质不佳所谓成品普洱茶远离市场,给还人们一个清雅的、有品位的普洱茶世界。“双陈普洱”陈永堂总结的极好,“你不能强迫一个生命体违背自身的发展规律,无论这种强迫是自觉的还是盲目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普洱茶生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含成分浓,生津功能强,以生津为主要特色之一。普洱茶生津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两颊生津

茶叶内含成分中,茶单宁和某些其他成分能刺激口腔内壁紧束收敛,形成涩感以及生津。但并非所有涩感都会生津,部分较劣等茶品茶汤很涩,始终觉得口腔内部卷缩起来,两颊肌肉痉挛般难受,并不会生津。这种涩而不能生津,称之为“涩而不开”,引起口干舌燥,喉头也因此紧锁不顺,既使有强烈的渴感,但喉头却不想饮茶。

口腔内膜尝到茶汤后,自然分泌出唾液,依据一般品茗普洱茶的经验,那些新鲜茶品,或者只陈放不超过三十年短期陈化的茶品,所造成生津是属于“两颊生津”,两颊指的是口腔内两侧即左右脸颊的内面,两颊生津所分泌的唾液通常是比较多而强。这种生津在口感上会觉得比较粗野且急促,有时生津太多则有口中淡淡、口水积得太多现象。

边境茶箐制成或陈期不长的新鲜普洱茶品,所引起的生津作用,大都是两颊生津。如越南北部的廖福散茶、泰国鸿泰昌普洱圆茶、部分广东普洱圆饼,以及7562砖茶、银毫沱茶、广云贡饼和一些现在的青生普洱茶品,如果是流汗太多,体内失水过多,渴感很强烈时,最好品饮两颊生津的普洱茶,解渴化孤闷效果特好。

2、舌面生津

从学理的角度认知,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应该和生津无关。事实上,对一般普洱茶品茗者来说,舌面生津的现象都是经验的事实而肯定的。如何造成舌面生津的感受,是一个极有趣的问题。

一般十年的好普洱茶,都能达到舌面生津的功效。茶汤经过口腔吞咽后,口内唾液徐徐分泌出来,但不像两颓生津那样急促强烈,感觉柔和舒顺多了!接着会觉得舌头的上面非常湿润柔滑,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像是舞台上的一块干冰,乳白柔和的浓烟,缓缓冒起而散落充满了整座舞台中。舌面生津除了生津解渴、舒畅的生理感受之外,那种品茗艺境要比两颊生津高上一筹。由两颊生津的野性霸气、急促粗糙,转入到舌面生津那种温驯娇柔、缓和细致,完全表现出晋洱茶走过时间历史的最具体的美。

能够达到舌面生津的普洱茶品,还是相当多的。像同庆号圆茶、敬昌、江城、鼎兴等圆茶,福禄贡茶,以及红印、绿印等中茶公司的较早的普洱茶品,舌面生津的效果都表现良好。

3、舌底鸣泉

一般正常喝饮料时,液体吸进口中,从舌尖沿看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由舌面向两侧滑落,和牙床接触,大部分则由舌面向后方滑进喉咙去了。液体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所接触口腔的面积也不大,这种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时叫“牛饮”,在饮酒时叫“干杯”吧!所以常常认为“牛饮”和“干杯”都是糟蹋了好茶、浪费了美酒的行为,它们的香醇甘美,像浮云过太虚,无法享受到。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为了避开“牛饮”,“干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饮、迥转缓咽外,当茶汤喝入口中,必须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也就是上下牙床张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得以松弛,舌头与上颚接触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有机会浸淫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部分。当要吞咽时,口腔必须缩小范围,将茶汤压迫经过喉咙,吞下肚子。在口腔缩小过程时,舌头底下的茶汤被压迫出来,并会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现象就叫“鸣泉”。但只是技术性鸣泉,不一定饮茶如此,喝任何饮料亦可如此。

品饮到二十年以上陈期,先期以前的好普洱茶,如不知年代的红芝普洱茶、同庆老号圆茶、末代生紧茶等,茶汤已经极为柔和,达到有香无味的境界。其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头底面会缓缓生津,不断有涌出细小泡泡的感觉。这种舌下生津现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鸣泉。

普洱茶叶底的秘密,叶底看好坏!


茶渣,常常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东西,许多茶友喝完普洱茶,都会直接倒掉普洱茶渣,其实,这看似价值已被“榨干”的叶底,却可以看出一款普洱茶的品质。

泡剩的茶渣,专业术语叫做“叶底”。在专业的普洱茶审评中,最后需要看普洱叶底并进行评分。

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使普洱茶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一款普洱茶的采摘、加工、存储的合理与否,都可以在叶底中暴露无遗。

那么,究竟怎么要看普洱茶的叶底呢?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先生认为:看叶底,主要从嫩度、色泽、匀度、舒展度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普洱茶嫩度——捏茶渣,看叶质

所谓嫩度,就是看一款普洱茶中芽头、嫩叶的比例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普洱茶没泡开,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而通过普洱茶叶底则很好辨别。

拿起几片普洱茶叶将其平摊开来,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等等之类了。

辨别普洱茶叶片整体的老嫰程度,除了眼睛看之外,还要用手捏。

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1、手指捏普洱茶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开的表示叶质老。

2、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

3、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

4、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二、普洱茶色泽——直观反映茶原料

普洱茶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普洱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

观察普洱茶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普洱茶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普洱茶叶底色泽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1、深浅:深浅应该符合该茶类应有的色泽要求。如:毛茶以青墨色为好;绿茶,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较差;乌龙茶要求“绿叶红镶边”,可以观察红绿面积的比例来确定发酵轻重。

如果叶底有爆点、焦叶、红叶、红梗子、叶片碎烂那就不好了。

2、润枯:“润”表示普洱茶叶色面油润光滑,反光强。“枯”是有色无光泽或光泽差。

3、鲜暗:“鲜”为色泽鲜艳、鲜活,表示成品新鲜度。初制及时合理,为新茶所具有的色泽;“暗”表现为茶色深且无光泽,一般为鲜叶粗老,或初制不当。

三、普洱茶匀度——暴露采摘情况

所谓匀度,就是看一款普洱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匀度是相对比较次要的。

匀度和普洱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抓,那么从普洱茶叶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

在加工时,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普洱茶不加辨别地混在一起加工,也会出现匀度很差的情况。

匀度差,代表采茶做茶不够规范,或者是经过拼配的时候,拼配的不合理所导致的。

四、普洱茶舒展度——显示茶叶活性

普洱茶叶底的舒展度越好,说明它的活性很好。

一般质量好的普洱茶茶叶,在开水冲泡后,叶片会十分平整。而质量差的普洱茶只能部分展开,且看起来皱巴巴的,不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揉捻较重的普洱茶,完全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这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冲泡之后普洱茶叶底完全摊开如纸没弹性、或者紧缩泡不开,那都是工艺存在缺陷的表现。

综上所述,茶渣能真实反映茶叶原料的“本来面目”。

从叶底,我们能看出普洱茶叶生长是否旺盛、普洱茶叶的采摘特点、判断制普洱茶技术的优劣。了解完以上的这些方法,赶快看看你茶杯中的茶渣,测试一下茶叶吧。

普洱茶叶底的遗传密码


每一种茶树都有自己的遗传密码,在开水冲泡之前,这些密码通通被隐藏在乌黑干枯的叶片之中。但是现在,叶片张开,我们可以看到叶片的大小,形状、可以看出叶脉的走向,看出叶片边缘的锯齿。这些细节,就反映了茶树的品种。

叶底可以看出茶叶焙火的程度

如果叶底黄亮,舒展,焦条少,且无“蛤蟆泡”,则火工低;若叶底红褐,团缩,焦条多,有蛤蟆泡,则意味着火工较高。

叶底可以告诉我们这泡茶的发酵程度

当我们展开一片岩茶叶底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中央是绿色或者黄色,而叶片的边缘是红色的。那红色的部分就是发酵的部分,是武夷岩茶最为特殊核心的工艺所在。这些红和绿的比例,显示了此茶的发酵程度。当然,如果遇到完全足火的茶叶,所有的叶片碳化,那我们的判断就失灵了。

叶底还可以告诉岩茶的叶片采摘时的老嫩程度

叶底大而发硬,则叶片偏老,叶底小而柔软,则叶片柔嫩。

叶底也能显示出茶叶的采摘方式

人工采摘的茶叶则叶片完整,若是机器采摘的,就能看到整齐的切口。

叶底上还写满了季节的秘密

春茶做青发酵红边大多均匀,叶质柔软。夏暑茶色泽大多较枯燥,红边多不匀呈褐红色、暗红色,叶张硬挺。秋茶色泽灰杂,叶底红边不匀。当然,要做。

普洱茶叶底有秘密


本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门户网站。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欢迎新旧茶友讨论!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辅助意谓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叶面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六、大树茶叶面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括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形

如果依照叶形来判断出自那一个山区是否可能?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

十、黄片

野生茶茶饼可能更容易见到出现几片黄片,正式名称是鱼叶,也称奶叶。气候转温暖茶树春芽冒出之后会有一片暂时辅育幼芽的叶片,称为鱼叶。在鱼叶之后才会再长出真正的初叶、二叶。初叶开始能够光合作用,鱼叶立即开始变黄,而且容易脱落。如果采收时,鱼叶还没有变黄,就会一起进入制茶压茶过程。出现鱼叶是头春料的特征之一,但是若是当年气候乾旱严重,鱼叶出现也会多一些。

十一、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举例说:台地茶的优良种勐海大叶种是10~12对左右!台地茶的主力云抗10及14则在6~9对的居多。再看大树茶易武的落水洞主侧脉10对。勐宋的曼松主侧脉7~8对。勐海的贺开主侧脉12~15对。勐海的曼糯主侧脉12~18对。勐海的巴达主侧脉11~13对。半坡老寨主侧脉13对。帕沙主侧脉11~13对。双江勐库主侧脉9~11对。班章主侧脉19~21对。﹝幸好想从茶底认出班章料好像还不太难﹞

十二、切碎

出现切碎的叶底通常来自高产量的大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等。切碎茶叶有助于不同来源的茶菁拼配,同时也节约了毛茶的细碎料。强调纯料及少量制作的大树茶通常不会切碎。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这些普洱茶叶底的干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一般泡多久”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