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茶中得道?

发布时间 : 2020-10-12
绿茶怎样才算好茶 怎么才算好茶 怎样普洱熟茶算好喝

【www.cy316.com - 绿茶怎样才算好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怎样才算茶中得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怎样才算茶中得道?”相关知识!

多饮茶,便会从茶中体悟到很多人生道理,道可道,非常道,但道的表现形式总是可见的。

比如懂得与他人分享,茶的香,独品无趣味,与他人分享才惬意,和谐氛围下,茶的香才最浓郁,是茶的香,也是赠人玫瑰,手中心中自然生发的清香。

懂得节制,好茶再好,贪多也无益,恰到好处品味,不沉迷,自我掌控。

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茶。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同一种茶,随着时光推移,品茶时感受到的味道也会不同。最贵的茶,名气最大的茶,未必就适应于每一个人,茶友相聚时,要彼此相敬,茶香共享。

保持好奇心。各种各样的茶,各种各样的茶香,各种各样的口感,茶与其他材料搭配,又有不同的味道,凡此种种,让人心头发痒,不断探索茶中的奥妙。

懂得付出。喝茶要喝出水平,首先需要有饮茶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品咂,另外好的茶通常不便宜,总要舍得投入才有好的享受。

保持耐心。好的茶要彻底出味道需要时间,若等不及,那么喝到的茶远达不到最佳的口感。

学会平等。喝茶多了,方觉得茶的滋味万千,好茶有好茶的香,一般茶有一般茶的独特,好也喝的,平实的也喝得,品咂不同的滋味,体会心头涌起的一样的芬芳。

不完美才是完美。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没有完美无缺的茶,再好的茶也有遗憾,再一般的茶也有甘甜,品得多了,便能从任何茶中品出不一样的感觉,每一种感觉,都独一无二。

茶文化精选阅读

怎样喝茶才不会实力呢?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蕴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虽然中国茶道没有类似日本茶道那样非常严格的形式,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主人

1、茶席布置简单

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

所有茶器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透明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杯子上面。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玻璃公道上黄褐的茶垢,也不包括渣方、壶承、茶盘上面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这些个人喜好和不拘小节,请尽量不要应影响到他人的感官。

3、避免接触他人杯口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倒茶者如此泡茶:

a、拿杯子不讲究方式,直接用手拿杯口;

b、赏玩他人自用杯。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无论取杯还是奉茶、借看他人自用杯。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环处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逢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

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生、讲文明的表现。

6、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7、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大家就会坐立不安。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自逆时针。

8、分茶

所谓“高冲水,低斟茶“讲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刀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0、最后为自己添茶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11、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12、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13、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14、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蓄水时,可以在需要蓄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15、放置茶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16、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至若救渴,饮之以浆,才知茶中味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译文】

六、茶的饮用

禽鸟有翅而飞,兽类毛丰而跑,人开口能言,这三者都生在天地间。依靠喝水、吃东西来维持生命活动。可见喝饮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为了解渴,则要喝水;为了兴奋而消愁解闷,则要喝酒;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则要喝茶。

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记载而为大家所知道。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喝茶。后来流传一天天广泛,逐渐成为风气,到了我唐朝,达于极盛。在西安、洛陽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竟是家家户户饮茶。

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要饮用饼茶时)用刀砍开,炒,烤干,捣碎,放到瓶缶中,用开水冲灌,这叫做"夹生茶"。或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开很长的时间,把茶汤扬起变清,或煮好后把茶上的"沫"去掉,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可是一般都习惯这么做!

啊,天生万物,都有它最精妙之处,人们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做的。住的是房屋,房屋构造精致极了;所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精美极了;饱肚子的是饮食,食物和酒都精美极了。(而饮茶呢?却不擅长。)概言之,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陰天采,夜间焙,则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则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腥气的盆,则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肉的炭,则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则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则炙烤不当;捣得大细,成了绿色的粉末,则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太急,则烧煮不当;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则饮用不当。

属于珍贵鲜美馨香的茶,(一炉)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达到五人,就舀出三碗传着喝;达到七人,就舀出五碗传着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数(意谓照五人那样舀三碗),只不过缺少一人的罢了,那就用"隽永"来补充。

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演变成大众茶饮?


茶树,最早的发源地是在中国,距今已有6000万年到7000万年的历史。茶叶从发现至今,在每个时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又是怎样演变成如今的茶饮呢?

茶,最早是当作药物使用

在陆羽的《茶经》未出现之前,就早已有了关于茶的记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关于茶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但也说明了茶最初就是以药物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

茶,用来当作茶食

我国以茶为食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东汉之时,《食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将茶作为菜,“与韭同食”。在晋代,与茶相关的食物有“茗粥”、“茗菜”,其实就是用茶叶来煮食。在中国有一些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等,现在还保持着吃“竹筒茶”的习俗。

茶,曾经的陪葬品

茶作为祭品的最早文字记载约是在南北朝时期,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颁布的诏书:“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武帝死后,只以茶、饼干作为祭品。由此看来,在我国的祭祀活动中,早已经把茶当作祭品了。

茶,成为了大众饮品

在唐朝之时,茶叶的生产很发达,制茶工艺高深,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名茶。同时让饮茶风气普及全国还与佛教盛行有关,佛教的茶事活动带动了善男信女。饮茶与宗教密不可分,文人渴望在茶中领会到禅意,追求“禅茶一味”的境界。茶就在那时开始逐渐成为了大众饮品。

粗茶,才够味


想了解《粗茶,才够味》知识吗,丰富的《粗茶,才够味》内容等你来看!

喝茶要讲究,容不下任何影响茶叶品质的东西。我喝过两种茶叶,一种是经过茶叶店铺精加工后的茶叶,一种是茶农制出的茶叶。两种茶叶,从形状到味道都有着天壤之别。这两种茶叶,你都有品尝过吗?

小的时候,总会与小伙伴一起到茶叶店去挑茶叶梗赚零花钱,挑得越干净,工钱也就越高。在他们看来,高品质的茶叶是容不下一根茶叶梗的。若是冲泡的茶叶中有茶叶梗,泡出来的茶叶会有些酸涩,就是说不好喝。所以,他们会花钱让茶叶看起来更“精致”些。

有朋友这样说道,有时品一杯茶,偶尔会有粗枝大叶在杯子中起舞,免不了要笑叹茶商的失误。随着思想的深入想了一想后会突然发怔,错误的开始可能是那双采摘的手,也可能是那双分拣的手。茶农自家喝的茶叶可没这么多讲究。一个粗瓷大碗,撒上几片刚制成的新茶,冲入沸腾的开水,任茶叶沉浮,任茶香弥漫,他们都无暇顾及这些。偶然想起,端起碗来,大口地喝,觉得心里舒坦极了。

我喜欢这第二种茶叶,即是茶农自家制作用于自饮的粗茶,这样的粗茶更具自然风味,更具本土气息,也更加有味道。茶既然为茶,就不能轻易改变。是非对错有如过眼云烟转瞬消散,留驻记忆的永远是氤氲在杯中的茶香。那是一片叶子的香,在诸多叶形相近的同伴中,锯齿轻缘,脉络清晰。而,在我心里,粗茶才够味。

本文《粗茶,才够味》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品过才知茶浓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品过才知茶浓》内容,感谢阅读!

传播得最快的莫过于流言蜚语了。只要是说出了口,或是发生了的事,不一会儿便人尽皆知了。走自己的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是很难的。我们总免不了会时不时地被流言蜚语中伤。犹如这一款茶,在你还未尝过时,你就已经听到过许多关于它的故事。

我们总是在听说,我们总是听信了别人的话,却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一杯乌龙茶,有人告诉你太浓了,劝你不要喝,你可能就放下了杯子。一个地方,当有人告诉你那儿不好玩,可能你就放弃了追寻的脚步。我们往往忽略了,不管是红茶或是乌龙茶,只有当我们自己品过后,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无论它是苦是涩,是甘或是浓,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是好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许多事情都是父母替我们选择好的。每一个父母恨不得将未来的每一步都替子女做决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过来人,走过了同样路,该怎么做才好他们是不会出错的。可是他们忘了,人一出生就是为了经历的,无论是好是坏,只有自己尝过了才不会白活。一杯茶,品过了才知茶浓。

现在,我喜欢品各种各样的茶叶,或是出于好奇心,或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的喜好。当我喝过某款茶叶后,我才能明白,“哦,原来这茶叶尝起来是这样子的”!因此,父母不能够剥夺孩子自我经历的权利,放手让他们去吧,他们才能够更了解这个社会,也才会更了解自我。

关于本文《品过才知茶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买茶喝茶咋才放心


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这一刻,全国的茶庄和老茶友们已经恭候多时了,“明前茶,贵如金”,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走过路过,可不能错过!

“喂,想买点新茶送老爷子。我刚在淘宝上看了一下,明前特级西湖龙井,250克是358元;在一家微商看到的,100克是198元。你觉得哪个靠谱?”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过来,希望帮他拿个主意。

“哪个都不靠谱!”“价码一看就不对,西湖龙井明前茶,还特级,价格后面怎么着也得再加个零!”茶叶人士对西湖龙井有了解。

明前西湖龙井炒制1斤茶,大约需要6万个芽头。由于清明前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数量较少,所以产量很低。即使在杭州当地,明前西湖龙井每斤也要卖到几千元。如果几百元钱就能买一斤,能正宗吗?

不过,价格高就一定正宗?未必!这明前茶到底怎样选才能买得放心、喝得放心?

挑选好茶,物有所值有三条明路

按照现在的划分,西湖龙井产地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在狮子峰、龙井、灵隐、虎跑、五云山、梅家坞一带。西湖以外地区产的“龙井”,只能统称“浙江龙井”。

可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新茶看上去都是嫩绿的小叶片,又怎能辨别得出它们的出生地?老茶客给指了三条明路,拿着“路条”按图索骥,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路条一:如果您是外地的消费者,想要尽孝心给家里老人买茶,建议您到当地的老字号茶庄。不少老字号茶庄的西湖龙井都是直采专供的,一般来说质量是有保障的。西湖龙井明前茶,北京的吴裕泰和元长厚茶庄都到货了,每斤价格8000多元,这价格确实只适合“尝”。

路条二:如果您是外地消费者,也可以带上家人直奔产地茶园。一些茶园对游客推出了采春茶活动,踏青访茶品茗,全齐了!说不定,茶园直销价还能把路费给省出来呢。

路条三:如果您自己不懂茶,又想买到正宗好茶,那就得借助“外脑”了——找一位懂茶的朋友帮您挑选,帮您把关。只需告诉他想喝哪种茶、价位是多少,他一定会乐颠颠地把事情办好。啥叫乐在其中?外人是体会不到的。

还有很多人虽然喜欢茶,却不能那么精细地品出茶的味道。这个好办,买雨前茶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跟清明只差了一个节气,但价格只有明前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而且更耐泡哟!

散户生产规模小,导致名茶多、名牌少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西湖龙井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首,浙江省对这个品牌可谓是精心呵护。在龙井产区,要经过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的理化指标检验,合格后贴上地理防伪标志才能“出山”。

新茶上市,监管部门会持续跟踪。今年3月初,西湖景区就有商家打出广告,宣传“新茶上市”“狮峰龙井直销”,而当时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茶叶尚未采摘。最后,监管部门对这家茶商进行了处罚。

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杭州城卖“龙井”的仍是“铺天盖地”。杭州市大大小小的茶叶店有近500家,几乎家家都打出了出售“正宗西湖龙井”的招牌。为了拉住顾客,很多茶叶店向顾客标榜只有自己卖的西湖龙井是正宗的,别家卖的是假“龙井”。店家的互相指责、拆台,更是让顾客真假难辨,不知该听谁的。

作为全国产茶大省,浙江除了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外,还拥有许多响当当的其它名茶。但名茶多、名牌少,出口茶叶贴牌多、自主品牌少,不但是浙江茶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我国是茶叶原产地,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虽然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培育,各地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茶企业与品牌,但总体上看,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仍然不高。

究其原因,是茶叶企业小而散,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几十年不变,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众多名茶的采摘、炒制过程仍以手工为主,各家都有各家不肯外传的“绝招”。这样生产出来的茶,是一家企业一个样,一位师傅一个样。再把这些茶卖到市场上,消费者喝到的自然是“一杯一个样”。

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势必造成茶厂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品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产品标准。而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想把市场做大,似乎很难。茶叶经营如何跳出小农经济,让品牌的市场效益充分发挥,是中国茶业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茶叶生产,绿色生态为先,有机肥当家

近日网上有传言说,“春茶含有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不少人看了吓出一身冷汗:这是真的吗?茶叶的农药残留是不是超标?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栩指出,这一说法是违反常识的。制作春茶,一般用的是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此时气温较低没有虫害,根本不需要打农药,哪里来的农药超标之说?

我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有严格的规定。2016版的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规定从20项增加到了48项,要求更加严格。而且,从农业部2014年至2016年对茶叶的抽查结果来看,合格率逐年上升,分别为94.8%、97.6%和99.4%。

茶叶质量总体安全,茶叶味道能不能更好些?这个可以有!今年2月,农业部发布通知,今年将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方案,茶叶生产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以及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

推广的技术模式一共有4种,包括“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茶园;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力争到2020年,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土壤贫瘠化、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茶中参禅


茶来自于深山幽谷,秉性高洁,不入俗流,向为广大文人雅士以及参禅修道者所喜爱,经常喝茶,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的佛家要义,可以更加懂生活。

茶总是苦的,苦是佛家四谛之首,要参禅,首先要参透这一个苦字。人生中从来没有谁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面对挫折,最忌心浮气躁,应该首先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下来之后才不会做冲动的事,才可以重新理清整件事,想出最合理的解决之道。饮茶讲究心静,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茶的香甜,生活中亦然,饮茶时的心境要求,与佛家要义不谋而合。

茶叶是平凡的,任何人,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都可以饮茶,无非有的贵一点,有的便宜一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正如佛家讲究的是众生平等。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心态,永远不要高高在上,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交流,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中成就自己的伟大。

饮茶可以教会人“放下”,曾经有一位法师说过,修行须放下才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我们的手不能总是紧握着,那样什么都得不到,而张开手心,才会布满阳光。生活中需要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一定不能过于执著。平时多饮茶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淡然,努力去生活,积极去奋斗,只要认真付出过了,成败得失就不要放在心上。

茶中自有颜如玉 茶中自有黄金屋


每每厌学之际,老师们总会对我们谆谆教诲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句诗出现于宋朝,是时朝廷需要许多文人学士,便用这句话来竭力提倡好读书的风气。原诗是这样说的:“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朝以此来激励人们多读书,宣扬的是读书可以让人们得到想要的得到的东西。由此来看,茶亦是此种“神物”。

茶中自有颜如玉。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个圈子。在茶友圈子里,好茶者因为某种茶或者有着共同的喜好而聚集在一起。正所谓,意气相投,当然更容易相交了。此时,茶成为了一种媒介,将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

再者,喜欢品茶者大多品性端正,心地善良,比媒人的那张嘴来得可靠得多。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相交,定能成全许多美好姻缘与友谊呢。

茶中亦有黄金屋。人只要保持内心的善念,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的。茶,是为养心之物,以茶悟道,以茶入禅,以茶得道。在茶水里,洗尽了人心的贪欲,洗尽了内心的恶念,让品茶者寻回自己的初心,走自己想走的路。由此,便可一往无前,追逐内心所想,得到平常的心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茶中亦有颜如玉,茶中亦有黄金屋。认真习茶,用心品茶,便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