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信阳,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10-23
红茶上下颜色不一样 川红茶的等级不一样 金丝菊和胎菊有什么不一样

红茶上下颜色不一样。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走进信阳,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走进信阳,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相关知识!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

位于河南之南的信阳市是著名的绿茶之乡,信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制茶、种茶历史,使茶叶很早就成为勤劳朴实的信阳茶区人民的生活支柱,且千百年来,信阳人以茶为媒,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茶文化,成为中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信阳灿烂文化的重要品牌。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摘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固然,这只是个美丽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信阳毛尖确有着悠久的历史。

信阳毛尖是信阳的名片,国人由此知道了信阳,外人由此了解了信阳,信阳因茶而名,茶农因茶而富,茶山因茶而绿。信阳茶见证了信阳大地的沧海桑田,造就了信阳人的生存信息和文化秉性,在新的阶段正在成为带动信阳发展精神内核和重要动力。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不一样的茶俗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不一样的茶俗》内容,感谢阅读!

在我国的民间习俗中,祭祀是古代社会乃至现今一种重要的礼制和生活内容。一般,祭祀的食物为牛羊等牲畜、五谷杂粮及酒品。但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茶"也是祭祀的物品之一,与祭祀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我国以茶为祭,是在以茶待客之后,大致是两晋时期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一般认为,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在茶碗中注入茶水,以茶水为祭;二是放置干茶,以干茶为祭;三是放置茶壶作为象征,以茶壶为祭。

茶作为祭祀的物品,可祭天、祭地、祭祖、祭佛,不可尽言,可以说,茶叶是祭祀活动中的必需品。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头百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

茶还常常作为祀祖的物品,作为祭品的茶,往往寄托祭祀者的深深的祝愿。另外,茶叶还作为随葬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另外,茶作为随葬品,此种风俗在现如今我国的不少地区,仍在沿袭。

客观地说,茶叶作为祭品,无论是祭拜天地神灵或是祭祖陪葬,都要比一般其他祭品来得更虔诚、讲究一些。因此,人们用来祭祀的茶也极为看重,尽力挑选上好的茶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不一样的茶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馆喝茶欣赏茶艺不一样的体验


如今饮茶叹茶谈茶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更是风行一时,从最早的茶馆到各地茶艺表演,到收藏茶具成风,能体味到一路的茶文化气息不断的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多起来了。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等等,现在也叫茶道六君子。

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比起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茶道文化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具体表现在茶道的程序上显示的那么明显,而信阳茶叶专卖店这么认为:在茶艺表演上,也多是同一套路,没有更新也没有完善。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

从喝水到饮茶是一次飞跃,表明了生存方式的进步;从饮茶到饮茶享受又是一次飞跃,表明了文化生活的介入。比如在绿茶的冲泡方法茶艺表演里,茶具大部分时间都在表演里显示,茶具的出现和流行正迎合了这个趋势。

文人的赏玩中国士大夫把饮茶视为雅事,茶叶、水、茶具都非常讲究,茶是谁发现的?唐人陆羽《茶经》不但对茶叶做了说明,同时对各种茶具的评判,为文人对茶具的追求提供了依据。

明代末年嘉兴人项石损为名书家,虽不是陶业中人,但亲自动手制壶,所制砂壶形质朴而雅,出手不凡,非普通艺人可及。近现代画家、书家、金石家在砂壶上题咏绘画后再由艺人刻制的很普遍,有不少文人则是自己镌刻,因紫砂艺术修养深厚,自然韵味十足,文人气息浓厚。

经营茶馆,不是经营一种普通的产品。茶文化是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一种文化,如果用经营物质产品的手段去经营,那茶的文化内涵就无法体现;如果单当做文化的产品去经营,茶的物质属性同样体现不出来。

而茶艺,除了比赛时候表演,更多的时候是在茶馆进行,而表演不能离开茶具,因此可以说茶馆欣赏茶艺看茶具一路茶文化,茶变的更普通,更贴近我们百姓的生活。

感受信阳茶文化的魅力


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信阳划归八大茶区之淮南茶区,并写道淮南以光州上;宋时,大文豪苏东坡赞淮南茶,信阳第一;百年之前,河南信阳人甘以敬在车云山集股组建宏济茶社,带领周边百姓垦荒植茶数百亩。春来茶园,茶农们采下新翠,制成好茶,几经辗转之后,惊艳亮相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如今,车云山依旧漫山青翠。信阳茶产业在经历了清末民国时的初始发展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恢复发展期、19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期之后,正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焕发时代的生机。

信阳毛尖是信阳的名片,国人由此知道了信阳,外人由此了解了信阳,信阳因茶而名,茶农因茶而富,茶山因茶而绿。信阳茶见证了信阳大地的沧海桑田,造就了信阳人的生存信息和文化秉性,在新的阶段正在成为带动信阳发展精神内核和重要动力。

走进这个被轻轻地放在山水之中的城市,在浓浓的春茶香气中切实感受信阳茶产业的深厚底蕴和现代魅力:茶人植茶制茶、以茶为业,茶客品茶论茶、以茶为乐,茶乡以茶会友,以茶闻名,小小茶叶在信阳的清新空气中舒展成一个大产业。

大思路新认识

谋划茶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最终要回归到对小茶叶的新认识上来。要尊重茶的商品属性,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让产品扎根消费者中间,源源不断汲取发展动力。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叶虽小,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2011年,河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依靠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宣传营销、强化科技支撑三大法宝打造茶业强省。

茶产业基础扎实、优势突出的信阳市,担当起建设茶业强省主力军的重任,提出到2020年把信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现代茶产业示范区、中部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地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城市。

一区、一地、一市规划科学、目标明确,但转型升级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

谋划茶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最终要回归到对小茶叶的新认识上来。发展茶产业,关键要尊重茶的商品属性,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让产品扎根消费者中间,源源不断汲取发展动力。

得益于此认识,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信阳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大加快:种植上,从强调向茶园要面积、要产量转为要效益、要质量;加工上,从带着产品找销路转为盯着市场做产品;发展动力上,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转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茶产业整个业态,也从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转变。

信阳发展茶产业,集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于一体,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信阳茶产业做好,做成富民产业、支柱产业、生态产业。茶产业不仅承载了全市百万茶农的小康梦、致富梦,而且也是立足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

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的信阳,恰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南部大别山腹地山高土肥,云雾弥漫,尤其又属高纬度产茶区,太阳迟来早去,为茶树芽叶生长赢得了宝贵的慢生活。

区位上看,地处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信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如今更是南茶北销、国茶外销的重要平台。

信阳人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发展于当代,2300多年连绵不断。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信阳茶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截至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87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市辖7个产茶县区都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市茶叶产量达4.84万吨,茶叶总产值达80.3亿元,超100万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达5000多元。信阳毛尖这一品牌连续4年荣登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排行榜前列,品牌价达52.15亿元。

茶已成为信阳一张金色名片,成为信阳走向世界的桥梁、世界了解信阳的窗口。

控源头种好茶

质量安全已成为茶叶,尤其是绿茶在市场立足的关键因素。在科技的有效支撑下,信阳从生态茶园建设、良种繁育、质量管控、采摘指数等多个环节入手,真正实现源头好,茶才好

茶树之产量,茶叶之品质,种茶之效益,均系于品种。从2007年开始,信阳就在南茶北引繁育驯化基地的目标定位下,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截至去年,信阳市每个产茶区县都建有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65万亩。

从去年开始,信阳市在国家茶叶采摘和加工机械的补贴政策基础上累计加价补贴,同时示范推广茶叶机采加工技术,目的就是解决茶农采茶难的问题。信阳市副市长郑志强说。

谁来采的问题有效缓解后,何时采又摆上了信阳相关部门的案头。通过发布采摘指数预报,既可以引导茶农合理采茶,还能规范茶叶市场。采茶期内,采集自全市63个观测点的数据,每天会准时汇总至信阳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由信阳市茶办发布信阳毛尖采摘指数。

新业态新内涵

传统优势明显,地域品牌知名,信阳茶产业最适合集聚发展。逐渐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凝聚起来,合理注入到茶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产、学、研、加、运、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小茶叶大产业

茶叶不仅仅是茶叶,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信阳茶也不仅仅是信阳茶,成立不久的信阳国际茶城除了定位于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物流集散中心、产业信息中心外,更重要的是价格形成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将架设起茶叶商品产销直供的高速公路

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茶节会是茶产业宏大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正成为信阳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着力点。

带你走进明清茶文化


明清茶文化,特指中国明代和清代时期的茶文化。这一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它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明代的散茶种类繁多,虎丘、罗岕、天池、松萝、龙井、雁荡、武夷、大盘、日铸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茶类,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罗后冲饮,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陈师道记载了当时苏、吴一带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壶泡法;而当时杭州一带的烹茶法与苏吴略有不同,“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其实无论是壶泡还是撮泡,较之前代更加简便,而且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屠隆《考般木余事》中曾说“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张源在《茶录》中也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为明代的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纯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盏来衬托青翠的茶叶,可谓尽茶之天趣也。

《考槃余事》中说:“茶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置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明•陆树声所撰茶书就叫《茶寮记》。所以明代走向精致化的文入茶艺,可以称为茶寮文化。

能在茶寮中享受茶中逸趣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中带有隐逸倾向的人士。他们轻视声色犬马,而且相对地不太热衷于功名利禄。其中特别嗜茶的又称茶人。明代江南六府(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的若干名流成为其骨干,比如杜琼、徐有贞、吴宽、朱存理、沈周、王鏊、都穆,祝允明、文征明、钱同爱、吴纶、王涞、顾元庆、许次纾、陈继儒等人。以撮泡法饮茶这件事,在他们手中被推向极致。无论对名茶的品评鉴赏、制茶泡茶的技巧、茶具的设计制作等方面,无不精益求精。并且由于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焚香博古等活动均与饮茶联系在一起,使茶寮笼罩在超凡脱俗的气氛之中,这和前代是不同的。

试看唐代卢令极负盛名的《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诗,形容喝茶时只说一碗如何,两碗如何,一直数到七碗,简直有点为喝茶而喝茶的样子。宋代讲斗茶,讲分茶,也未能从茶和喝的圈子里跳出来。只有在明代的茶寮中,才使茶变成一种高雅的生活品位的象征,变成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调的组成部分。

明代茶人既然彼此引为同调,他们之间诗文唱酬、以茶会友的活动当然是有的,但他们并未形成有组织的茶人集团,这是为茶人的隐逸性和孤高性所决定的。明•张源《茶录》(1595年前后)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日神,二客日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持此种主张的茶人追求的是潇洒自适。在“独饮日神”的指导思想下,茶寮中的活动纵使不是排他性的,但也不会是群体性的。

市井小民进不了文士的茶寮,他们下的是茶馆。宋代的汴梁和临安都有不少茶坊,它们往往还兼营酒饭、说唱等。单纯卖茶的茶馆到明代才发达起来,《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说:南京“大小酒楼有六七百痤,茶社有一千余处。”有些茶馆泡茶的质量也很高。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众多茶馆成为平民休闲的去处。特别是由于撮泡法简单易行,所以坐茶馆是一种低消费的普通消遣。清代广州有许多茶馆叫“二厘馆”,即每客的茶资仅银二厘而已。在茶馆中洋溢着的是散漫而轻松的气氛,这里一般并不进行群体性的活动。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文化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文化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

中国茶文化走进丹麦小城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记者和苗)哥本哈根消息:由世界茶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示会5日在丹麦历史小城德拉厄举行,中外嘉宾近百人共同感受中国茶文化。

德拉厄距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2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嘉宾们在展示会现场品茶,了解中国茶文化历史,还观看了太极拳表演,深深地被中国文化所吸引。

展示会上,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茶文化。他说,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中,茶扮演了重要角色。国际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德拉厄市长比斯特鲁普表示,自己曾到访中国,之后便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此次茶文化展示活动,增进丹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据悉,世界茶联合会将于7日在丹麦举办第12届国际名茶评比欧洲颁奖典礼,刚成立的丹麦茶文化协会还将举办首届茶文化节,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茶文化。

世界茶联合会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茶组织于2006年联合发起成立,旨在推动全球茶事业繁荣以及国际茶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走进安化细品黑茶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走进安化细品黑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化黑茶属黑茶类,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安化黑茶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成安化黑茶系列产品。

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已有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当时以“渠江薄片”为代表的安化蒸青饼茶,还不是现代黑茶,但是,安化茶叶凭借天然的优厚条件,随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

安化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主产县,中国黑茶的发源地。自唐代便有“渠江薄片”闻名于世;安化黑茶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安化黑茶中的花卷茶(俗称千两茶)采制工艺独特,可谓吸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光,积力量之阳刚,堪称“世界茶王”,是中华茶文化的瑰宝;安化独创的黑砖、茯砖、花砖(三砖茶),天尖、贡尖、生尖(三尖茶)被誉为中国黑茶之至尊。

明清时期,安化境内沿资水一带,茶行、茶庄、茶商号林立,每当茶叶上市,全国各地茶商云集,车水马龙,人潮如海,热闹非凡,故有时任知县赋诗感茶事“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鼎盛时期,安化茶工十万,山山种茶,四时运茶,条条古道载茶马。在这里还有千年前梅王留下的或是宋朝茶商军留下的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

安化黑茶产品通过开汤可进一步识别,真正的安化黑茶产品按标准取量兑水煎熬、冲泡,其汤色红明艳亮,同非安化茶对比明显。尤其是耐泡的程度,通过对比更明显了。安化黑茶口感醇和微涩,有可口的松烟香味。叶底厚实、粗大。如果是其它异地杂乱黑茶,外观黄暗,茶汤不明净,口感淡薄,有异味,叶底较小。

安化黑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安化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境内崇山峻岭,资水穿泻而过奔腾不息,资水两岸青山叠翠,终年云雾缭绕,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环境。正是这特定的生态环境,滋育了品质上乘的国家级优良茶种——云台山大叶茶群体品种。

千百年来,安化人民立足资源优势条件,世代以茶为业,总结和积累了一套精湛的传统制茶技术,尤其是黑茶初制工艺,普及在茶农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采制技术的独特性,使安化黑茶具有其他茶品难以比拟的品质优势,发酵产生一种俗称“金花”的冠突散囊菌,具有降脂、暖胃、促进消化、清理肠道等多种保健功能。“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安化独尊”,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目前仍是受国家保护的二级机密。在我国西北地区,黑茶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美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变化,市场对黑茶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黑茶已由过去单纯的边销逐步转向内销、侨销和外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国内外刮起了一股“黑旋风”,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走进安化细品黑茶》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信阳茶文化——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信阳茶文化

信阳茶源远流长,起源于东周,盛名唐朝,宋代兴盛,清代兴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的陆羽、李肇分别在《茶经》和《国史补》中把义阳(今信阳)茶列为国之名茶。数千年来,信阳人以茶为媒介,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信阳茶文化。

信阳茶叶文化节依托“信阳毛尖茶”绿茶的品牌优势,每年4月28日至30日举办一次大型的茶文化盛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电视台、人民日报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以及香港商报等海外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自2010年第18届会议以来,信阳茶叶文化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信阳毛尖茶文化历史

郭桂义先容,信阳种植茶树有千年以上的汗青,从唐朝“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里,信阳茶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宋代是新阳茶的鼎盛时期。伟大的作家苏东坡曾经在这里讨论过茶,给予信阳茶一个很高的评价:“淮南茶,信阳第一。””

明代信阳茶被命名为“小宝茶”和“本山茶”。明初,茶农在信阳市石家寨东南三沟种茶(后人称这三沟为大茶沟、中茶沟、小茶沟),发展到甘家冲、车云山等地,使茶叶生产开始形成。

目前,李家寨三家沟的尚存在明末有九十棵茶树。黑龙潭顶部还有十多棵古老的茶树。它据说是宋朝的遗体。它是信阳最早的茶树。清代中叶,信阳茶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茶叶质量逐步提高。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信阳茶区已建有五座茶馆,与清朝的三座茶馆合称为“八座茶馆”。对信阳毛尖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1913年,一种优质本山毛尖茶问世,取名“信阳毛尖”。

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信阳茅尖茶以其独特的外观、高香气和浓郁的口感获得了金牌。信阳茅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在全国茶评会上,信阳茅尖被评为全国十大茶。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信阳茶叶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的,特别是1992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信阳茶业的宣传力度,促进了信阳茶叶的消费,带动了信阳茶叶的生产。

郭桂义表示,信阳毛尖茶的未来发展应注重产品结构调整。“过去几年,一些消费者过分关注茶叶的形状,过分追求薄小的茶叶条,混浊的茶汤,这常被说成是‘小巧’,不利于信阳毛尖茶的发展,应该引导公众更多地关注茶叶的内在品质。”茶作为一种饮料,首先是要喝得好。

郭桂义表示,信阳毛尖的生产可以考虑个性化和与众不同的产品。“小产品必须与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相结合,而且必须满足一些个性化要求,如高端产品,注意山区,注意产地,注意季节。但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公众。对于消费的产品,茶的味道应该是好的。“

“我们还可以结合加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开发出新的茶叶产品。”郭桂义说:“例如,现在乌龙茶的加工技术进入绿茶生产,也可以生产红茶、白茶等多种产品。充分发挥茶叶原料的经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信阳茗茶文化

信阳毛尖

信阳茅尖,又称郁茂尖,属于绿茶。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的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洛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信阳市洛山县。由汉族茶农创造。民国初年,由信阳茶区五大茶社生产的本山茅尖茶被正式命名为“信阳茅尖”。

信阳红茶

自2010年以来,信阳红茶除了信阳毛尖茶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信阳红茶。2009年12月,河南省委书记“497”在视察信阳时指出,信阳要加强夏秋茶的采摘,努力开发茶叶新品种,增加群众收入,发展信阳红茶加工。卢书记给信阳红茶一个又高又重的名字:信阳红。这是信阳红的故事。信阳红作为红茶的一员,具有红茶的共性,性温适宜冬季饮用。

信阳茶文化节

信阳茶文化节开展茶展、品茶、品茶、茶香互动体验等品茶活动,进一步诠释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理念。同时,还将扩大茶文化节纪念卡和茶文化节的发行范围。为了人民的利益,将举办一些茶会,展示茶的基本知识和全面饮茶的方法,引导大家了解茶的种类,介绍了各类茶叶的特点和保健功能,并介绍了茶叶的酿造工艺和饮用方法。让大家都能用茶锻炼身体,茶客,增进茶的乐趣,放松身心,享受舒适的生活。在方便民众方面,实行方便民众的“三免”措施,即免费乘车卡(票)、免费景点票、免费城市优质旅游地图,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让公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信阳茶的历史

唐代,民族茶业的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世界上第一部由“茶圣陆羽”编撰的“茶经”将13个省、42个县划分为8大茶区。信阳回到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查光县(今广山县)”。信阳县古籍记载:“这座山产茶很古老,唐地理编年史,益阳(今信阳县)土贡茶。”“北宋”苏东坡“说:”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区的茶农大多是山茶,山茶的颜色、味道和香气都不低于浙江、福建两省。

信阳的茶树生长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年平均温度为15.1°c,一般的年边界在14.5°c和15.5°c之间。3月下旬开始,日平均气温达到10°C,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末才开始下降。有效积累温度为4864°C,灌装年为4683°C。4月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C,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7.7°C,最冷的1月月平均气温为1.6°C。信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34.7毫米,多集中在茶叶季节。4月至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unk;GT;),太阳辐射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为43.74千卡/cm2。这些自然条件都是茶树生长繁殖的适宜地区。信阳山区土壤多为黄色、黑色砂质壤土,深而松,腐殖质含量多,肥力高。ph值在4和6.5之间。传统上茶农都选择在海拔300米至800米的高山地区种茶。山脉起伏,森林茂密,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层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度以上)。太阳晚早,光照不强,昼夜温差大。茶芽叶生长缓慢,嫩度强,肥厚,物质积累更有效。

带你走进潮汕工夫茶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带你走进潮汕工夫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说可谓一语中的。潮汕工夫茶艺程式,一般为选茶、选水、活炎、烹茶、品茶。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选茶、取火、选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应用,潮州工夫茶法与《茶经》煎茶法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举其要者,潮汕工夫茶法改饼茶为叶茶,改煎都为冲泡,并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异,这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我们绝不应忽视如下的史实;自唐迄今,已经历了五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由于文化上的“遗传传递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够保存固有文化的精华。所以就其总体逻辑程序而言,潮汕工夫茶法与陆羽煎茶茶法有着本质上的类同。传承关系显之又显,完全证实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说法的正确。

通过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陆羽的“煎茶法”,其实就是“中国工夫茶”之权舆。换句话说,中国工夫茶艺,早在盛唐之时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国茶道的载体唐代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长安。

宋人的饮茶法称“斗茶”或“点茶”,重在比试茶汤质量。陆羽煎茶法中,强调酌茶时要让舀到碗里的“华”(即“沫饽”)均匀,斗茶法作了创造性的发展,演绎而成斗“华”。宋人饮茶,改锅中熬茶为盏中点茶,开了“撮泡”之先河。

有关宋代斗茶法,蔡襄《茶录》所述,可作代表。由《茶录》所述,可以归纳出斗茶要素有五:一是茶叶选择,二是器具选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视火候,五是强调注水比例。所谓“斗茶法”,实乃唐代煎茶法之发展,是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饮茶,最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是不再将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杨维桢《煮茶梦记》载:“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为饮供”。这是一个实例,但如何“为饮供”?则没有说具体。忽思慧《饮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条正好作了补充:“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牙,少时煎成。”“为饮供”之法,乃是将茶叶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对水的处理,则比宋人更为讲究;先将水煮沸,过滤去杂质,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见元人品茶,更加重视选水。元人饮茶最重要的贡献是改末茶为叶茶。叶茶煮饮,更贴近于后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饮茶,可视为中国工夫茶的发展时期,同属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河、洛。

明人茶艺,臻于完善,出现了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时期。兹就许次纾《茶疏》、屠隆《考盘余事》、顾元庆《茶谱》、高濂《遵生八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载,综合明人品饮程式于下:(一)选茶;(二)择水;(三)养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从明人茶艺综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经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并形成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时期,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饼茶碾末,宋人则改锅煮为点盏。元人采用叶茶,却恢复了锅煮旧习。明人的革新则是叶茶冲泡,兼善了宋、元的优势而独创“撮泡”的妙法。诚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云:“茶至明代,不复碾悄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又云:“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

至明代,潮汕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

有明一代,潮汕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

大凡文化辐射,者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循序而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区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汕,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

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

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而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

俞文对潮汕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后,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潮汕地区。

综上所述,中国(潮汕)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全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

通过对中国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发现几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实,却长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现了一千多年的“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而至于被误认为“失传”!令人深思。

其二,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牵动了经济中心之迁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显示出由北而南的运动轨迹,最后在潮汕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有利生态环境中“定居”。

其三,潮汕工夫茶实质上已成了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称之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无不可。然而它却长时间被误认为是局部地区的民俗文化,人们忽视了“遗传基因”的原始性质,使其遭到长期不得正名的厄运。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汕工夫茶”,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其价值取向,当于成形时就已潜存或实存于现产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过是未经梳理和发挥成为系统而已。所以说,目前流行的潮汕工夫茶艺,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经历了千余年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发展过程而获幸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带你走进潮汕工夫茶》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