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变质、陈化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氧化、降解、转化的结果

发布时间 : 2020-11-02
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 茶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 茶叶化学成分

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

茶叶变质,陈化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氧化、降解、转化的结果,而对它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水分、氧气、光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温度

氧化、聚合等作为一种化学变化,与温度高低紧密相连。温度愈高,反应速度愈快。各种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10℃,茶叶色泽褐变的速度要增加3~5倍。如果茶叶在10℃条件以下存放,可以较好地抑制茶叶褐变进程。而能在零下20℃条件中冷冻贮藏,则几乎能完全达到防止陈化变质。研究还认为,红茶中残留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恢复与温度呈正相关。因此,在较高温度下贮放茶叶,未氧化的黄烷醇的酶促氧化和自动氧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速度都将大大加快,从而加速新茶的陈化、茶叶品质的损失。

2.水分

食品理论认为,绝对干燥的食品中因各类成分直接暴露于空气,容易遭受空气中氧的氧化。而当水分子以氢键和食品成分结合,呈单分子层状态时,就好像给食品成分表面蒙上一层保护膜,从而使受保护物质得到保护,氧化进程变缓。研究认为,当茶叶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几乎呈单层分子关系。因此,可以较好地把脂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隔离开来,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但当水分含量超过这一水平后,情况就完全不同,这时的水分不但不能起保护膜的作用,而是起着溶剂的作用。特别是当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6%时,会使化学变化变得相当激烈。溶剂的特性之一是使溶解后的物质浓度左右扩散,从而使反应加剧,变质加速。主要表现之一是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动氧化和酶促氧化、进一步聚合成高分子进程大大加快,尤其是色泽变质的速度呈直线上升。

3.氧气

氧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相化合,而使之成为氧化物。在平常空气中大部分是分子态氧,其自身的反应性并不很强。然而,当它一旦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特别是有能促进反应的酶存在,这种氧化作用就可以变得很激烈。在酶失活的情况下,各种化合物仍能被分子态氧所氧化,只是速度缓慢得多而已。茶叶中儿茶素的自动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茶多酚残留酶催化的茶多酚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均与氧存在有关,脂类氧化产生陈味物质也有氧的直接参与和作用。

4.光线

光的本质是一种能量。光线照射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能量水平,对茶叶贮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味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紫外线又显得更为明显。研究表明,茶叶贮藏期间受光与不受光的相比较,茶叶中1-戊烯-3-醇、戊醇、辛烯醇、庚二烯醛、辛醇及四种未知成分明显增加。这些成分中除通常因变质增加的成分外,戊醇、辛烯醇及三种未知成分被认为是光照所特有的陈味特征成分。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中有哪些化学成分?


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与其它茶类都不同,那它内含物质的理化成分肯定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一杯香浓汤醇的普洱茶,其化学成分是怎样的?

滋味

普洱茶的滋味,既不同于黄茶,也不同于绿茶,醇中有涩,苦中有甜,有浓度,但无刺激性,属单和型滋味类型。普洱茶的滋味物质主要是茶叶多酚类及其衍生物质、氨基酸、咖啡碱和糖类等。多酚类物质味苦涩,普洱茶茶中保留的多酚类物质较少,主要是儿茶素物质,其中多数为游离型儿茶素(DLC、L-EC、L-EGC),故苦涩味较轻。

同时,多酚类物质、儿茶素的氧化产物——颇具辛辣味的茶黄素含量较少,而刺激性较弱的茶红素含量却较多,因而使普洱茶滋昧变得醇和。氨基酸是鲜味物质,咖啡碱为苦味物质,这两种成分在普洱茶茶中也有一定含量。糖为甜味物质,普洱茶中糖分的含量较其它茶类高,因而使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和。

总之,由于以上化学成分的综合协调配比,形成了普洱茶茶醇和微涩的滋味类型。但要获得醇厚度好的普洱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和茶红素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多酚类物质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比值,可以来用衡量普洱茶滋味品质的醇厚度,它们的比值高、茶汤醇厚,刺激性就强些,反之,茶汤淡薄,刺激性弱。

香气

普洱茶的香气总体上属花果香型。根据对普洱茶香气浓缩物的分析,普洱茶中还含有在其它茶类中尚未发现的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能有效地改善普洱茶茶原料的粗老味,使普洱茶香味陈醇,故它可以作为普洱茶陈香气味特征的鉴定依据之

根据硏究,在红、绿茶中大量存在着的不饱和萜烯醇类,在普洱茶中种类较多,且含量也高,尤以橙花叔醇最为显著。另外还有丰富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显然,这些不饱和萜烯醇类在普洱茶陈香气昧特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普洱茶中的酮类香气物质种类也较多,如在红、绿茶中普遍存在的具有陈香型的6,10,14一三甲基十五烷酮、香叶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等含量也较高,而花香型的苿莉酮、鲜爽型的茶螺酮等在普洱茶中也有检出,在绿茶中也有少量存在。而在普洱茶茶中,酸类香气成分却未有检出,醛类香气成分的糖类和含量都较少。(普洱茶资讯网,图片

普洱茶后发酵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普洱茶的后发酵,按其品质形成的快慢、所需时间长短,可分为快速后发酵(即潮水渥堆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即贮存陈化后发酵,有湿仓和干仓两种形式);众所周知,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形成的,其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一、茶多酚含量变化

茶多酚在茶汤中呈苦涩味,有较强的刺激性,是红、绿茶中的重要物质,多酚类物质在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聚和、缩合反应,也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活性物质,在普洱茶中与品质的相关系数为0.875。在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中,茶坯中的茶多酚含量均呈减少趋势:在40余天的潮水渥堆发酵生产的普洱茶过程中,茶多酚减幅达48.45%,由原料的24.19%减少为五翻时的16.87%;2年期的贮存陈化普洱茶,湿仓发生的氧化、聚合等反应较为激烈,茶多酚含量分别由贮存前的29.88%(晒青茶)、28.99%(青饼)减少至16.94%、15.61%,降幅分别达43.31%、46.15%,与潮水渥堆后发酵的降幅接近,含量也基本达到渥堆发酵普洱茶的多酚类水平;而干仓中的转化速度缓慢,属于温和型,干仓贮存2年期茶坯的茶多酚含量还有27.07%(晒青茶)和28.99%(青饼),减少仅为9.4%、7.24%。

二、茶色素含量变化

普洱茶主要色素物质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目前认为这三种色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水溶性氧化产物,茶黄素是茶汤亮的主要成分;茶红素是茶汤红的主要成分;茶褐素是茶汤褐的主要成分。

茶黄素的含量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稍有增加,由原料时的0.26%增至五翻混合样的0.45%。在贮存陈化过程中,晒青茶和青饼的茶黄素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在干仓中呈增加趋势,分别由存放前的0.26%、0.21%增至2年期的0.29%、0.25%,增幅11.58%和17.22%;而湿仓中则呈减少趋势,分别降至2年期的0.20%、0.17%,减幅18.19%和22.39%。

茶红素含量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随翻堆次数增加而呈减少之势,由原料时的7.17%减少至五翻混合样的2.05%,减幅达70%。在贮存陈化过程中,随贮存环境条件不同,其变化趋势相反,干仓的增加,由存放前的7.47%(晒青茶)、7.22%(青饼)增至2年期的7.73%、7.77%;而湿仓的减少,2年期的减幅为33.55%、47.40%。

茶褐素含量在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中均呈增加趋势。渥堆发酵过程中由发酵前的2.85%增至五翻时的13.61%,增幅377.54%;由贮存前的4.86%(晒青茶)、4.46%(青饼)增至干仓2年期的5.30%、5.06%和湿仓2年期的10.49%、8.62%,以渥堆发酵和湿仓贮藏的增加明显。

三、水浸出物含量变化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能被水浸泡出的物质,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相关系数达0.879。水浸出物含量在普洱茶的渥堆发酵中是减少的,由晒青原料时的51.49%减少至五翻混合样的40.84%,减幅20.68%。水浸出物在晒青茶、青饼的贮存过程中呈现有增有减。晒青茶、生普洱茶(青饼)在湿仓贮存中呈减少趋势,由贮存前的43.88%(晒青茶)、46.61%(青饼)减少为2年期的38.04%和38.80%;而晒青茶、生普洱茶(青饼)在干仓的贮存过程中,其水浸出物含量则呈波动性增加,2年期的干仓晒青茶和干仓生普洱茶(青饼)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增至45.47%和46.79%,增幅分别为3.62%、0.39%,稍有增加。

四、咖啡碱含量变化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呈苦味,是构成茶汤的重要滋味物质,与普洱茶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咖啡碱在普洱茶渥堆过程呈增加趋势,由原料的2.62%增至第五翻时茶坯的3.29%,增幅25.5%;湿仓贮藏与渥堆发酵一样,也呈增加趋势,在2年期的贮存过程中,晒青茶、青饼茶的咖啡碱分别由存放前的3.36%、3.23%增至3.58%、3.91%,增幅为21.05%、6.55%;而在干仓中贮藏,咖啡碱的含量则呈减少趋势,分别降至3.28%(晒青茶)、3.13%(青饼),降幅2.38%、3.10%。

五、氨基酸含量变化

氨基酸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化学成分,能增强茶叶的鲜爽味。不论是渥堆发酵还是何种条件下的贮藏陈化,氨基酸含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渥堆发酵和湿仓贮存的降幅为明显,分别由渥堆发酵前的1.33%和贮存前的1.38%(晒青茶)、1.24%(青饼)降至0.56%、0.31%、0.27%,降幅达50.44%、77.54%、53.54%;干仓贮存,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的降幅要缓慢的多,至2年期时,降幅仅为25.36%(晒青茶)、11.29%(青饼),还保留有1.03%(晒青茶)和1.10%(青饼)。周红杰、龚淑英等研究也表明,经渥堆发酵后的熟普洱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在其贮存过程中也趋于减少。

六、结论

1.在普洱茶后发酵中,不论是潮水渥堆发酵还是湿仓贮存陈化以及干仓的贮存陈化普洱茶,其茶坯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均随时间的递增而减少,茶褐素的含量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三者的变化趋势不因后发酵的条件不同而不同,此为共性。

2.在普洱茶的潮水渥堆发酵和湿仓贮存陈化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和茶红素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递增呈减少,茶褐素和咖啡碱的含量则呈现增加,其间两者所发生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试验研究中,表现变化趋势不同的仅有茶黄素,即在普洱茶的潮水渥堆后发酵中其含量呈增加,而在普洱茶的湿仓贮存陈化过程中则呈减少,这就是两者中的一点差异。

3.干仓贮存陈化普洱茶的后发酵,其间发生的化学成分变化趋势,与潮水渥堆和湿仓贮存陈化完全呈现一致性的成分为茶多酚、氨基酸、茶褐素,与潮水渥堆后发酵相一致的是茶黄素含量的变化;而水浸出物、茶红素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化则与前两种后发酵的变化相反,呈现一些特异性,即干仓贮存陈化普洱茶的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随时间递增而增加,咖啡碱则随之缓慢递减,这就是干仓贮存陈化普洱茶的魅力之部分体现。

4.由于茶坯上着生微生物多少与温湿度高低的不同,也导致化学成分变化快慢不一,潮水渥堆发酵的为最快,其次为湿仓贮存陈化,最慢的为干仓贮存陈化。

一杯香浓汤醇的普洱茶,其化学成分是怎样的?


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与其它茶类都不同,那它内含物质的理化成分肯定也不一样,我们分析一下,一杯香浓汤醇的普洱茶,其化学成分是怎样的。

滋味

普洱茶的滋味,既不同于黄茶,也不同于绿茶,醇中有涩,苦中有甜,有浓度,但无刺激性,属单和型滋味类型。

普洱茶的滋味物质主要是茶叶多酚类及其衍生物质、氨基酸、咖啡碱和糖类等。多酚类物质味苦涩,普洱茶茶中保留的多酚类物质较少,主要是儿茶素物质,其中多数为游离型儿茶素(DLC、L-EC、L-EGC),故苦涩味较轻。

同时,多酚类物质、儿茶素的氧化产物——颇具辛辣味的茶黄素含量较少,而刺激性较弱的茶红素含量却较多,因而使普洱茶滋昧变得醇和。氨基酸是鲜味物质,咖啡碱为苦味物质,这两种成分在普洱茶茶中也有一定含量。糖为甜味物质,普洱茶中糖分的含量较其它茶类高,因而使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和。

总之,由于以上化学成分的综合协调配比,形成了普洱茶茶醇和微涩的滋味类型。但要获得醇厚度好的普洱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和茶红素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多酚类物质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比值,可以来用衡量普洱茶滋味品质的醇厚度,它们的比值高、茶汤醇厚,刺激性就强些,反之,茶汤淡薄,刺激性弱。

香气

普洱茶的香气总体上属花果香型。根据对普洱茶香气浓缩物的分析,普洱茶中还含有在其它茶类中尚未发现的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能有效地改善普洱茶茶原料的粗老味,使普洱茶香味陈醇,故它可以作为普洱茶陈香气味特征的鉴定依据之一。

根据硏究,在红、绿茶中大量存在着的不饱和萜烯醇类,在普洱茶中种类较多,且含量也高,尤以橙花叔醇最为显著。另外还有丰富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显然,这些不饱和萜烯醇类在普洱茶陈香气昧特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普洱茶中的酮类香气物质种类也较多,如在红、绿茶中普遍存在的具有陈香型的6,10,14一三甲基十五烷酮、香叶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等含量也较高,而花香型的苿莉酮、鲜爽型的茶螺酮等在普洱茶中也有检出,在绿茶中也有少量存在。而在普洱茶茶中,酸类香气成分却未有检出,醛类香气成分的糖类和含量都较少。

普洱茶化学成分与品质关系研究有哪些主要有分别是


2006年云南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国家基金项目,通过云南普洱茶风味化学成分、特征成分、酶活性、微生物的研究,阐明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酶活性、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揭示了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机理。通过对普洱茶风味化学成分研究,明确了普洱茶风味化学成分有三条途径产生,即:茶叶自身物质、经微生物微代谢转化生成物及微生物固有成分。

结合感官审评,建立了普洱茶品质与化学成分,加工中风味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普洱茶风味化学成分与品质关系。开展了茶多糖、氨基酸、香气成分和“茶褐素”等普洱茶特征成分的研究,首次分离得到有抗氧化能力的普洱茶茶多糖组成分TPS1-2和TPS2-1-2,探明了其结构组成与基本性质;探明了加工、贮藏过程中氨基酸变化规律;明确了普洱茶中的“茶褐素”与红茶茶褐素不同;探明了普洱茶中的主要芳香族化合物,明确了普洱茶陈香的物质基础。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通过对普洱茶原料、加工过程中的翻堆样不同厂家的普洱茶成品样、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样品的分析与研究,获得较为成熟的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方法:开发普洱茶香气化学物质数据库:探索不同产地、品种、厂家、发酵因子(湿度、温度、pH值、发酵微生物)条件下普洱茶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阐明了普洱茶香气分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对正确评价和科学认识普洱茶,提高普洱茶的产品质量,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普洱茶主要有哪些化学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如何


水浸出物:指茶叶中一切可溶入茶汤的可溶性物质,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色素、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等成分,含量一般在35%~45%。茶叶中内涵物质很多,但是只有具备了可溶于水并能被人体吸收,饮用它才能起到对人体有益的作用。普洱茶中的陈年老茶之所以被称为“养生茶”,主要是因为经过厌氧菌与有氧菌发酵模式,茶叶中内含物质逐渐转化为了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所以才有了养生的效果。

茶多酚:亦称茶鞣酸、茶单宁。是一种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化合物的混合物,约占干物质的15%~40%,主要组分为儿茶素(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占茶多酚的一半以上,占茶树新稍干物质的20%左右,它对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

儿茶素:亦称儿茶酸。属黄烷-3-醇类衍生物,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分酯型和非酯型两类。新稍是形成儿茶素的主要部位,它存在于叶细胞的叶泡液中,约占茶叶干物质的16%~23%。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赋予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基础。儿茶素是茶叶中最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现已表明它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防癌等功能。因为新稍是形成儿茶素的重要部位,所以很多茶类等级越高其品饮价值也越高。但是对于有拼配讲究的普洱茶,则是扬长避短采用不同等级晒青毛料来进行压制。尤其在香港、台湾、广州地区更是在各级的毛料的配比上很下功夫,不主张只采用某一等级的毛料来制作普洱茶,以期达到普洱茶后发酵所需的各种元素。

茶叶中的各种“青”,你了解吗?


我们在习茶、说茶的时候,经常说道“茶青、杀青、炒青、做青……”等,“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对于很多茶友来说,并不明白这些青是什么意思?在刚学习喝茶时,说来说去只会说一个词就是“茶叶”。现在想来也是贻笑大方了。为了不让大伙重走我的老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茶叶中的各种“青”的含义。

茶青:又叫茶菁,茶鲜叶等,就是茶树鲜叶。无论是手工采摘的单芽或是一芽一叶等细嫩的原料,还是开面叶或对夹叶等成熟的原料,这些用来制作茶叶的原料统称——茶青。

杀青:茶叶制作的专业术语。杀青说的通俗点就类似于家里炒青菜,道理差不多,散失掉水分,散失掉绝大部分青草气,保留一部分就成了茶的清香,高温钝化酶的活性,阻止茶中的酶促氧化,这一做法在绿茶、乌龙茶、黄茶、普洱茶中都要利用。

晒青:干燥的方式之一。茶鲜叶杀青完成之后,会被摊放到太阳下面,进行晒干处理,称之晒青,所以有茶友说喝茶能感受到阳光的味道。

此种方法应该是茶叶最早开始利用的,鲜叶采摘下来后,为了方便保存,茶农就利用阳光,晒干封存,此种做法在普洱茶中沿用下来,不过拿晒干和烘干的茶叶一对照,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实际上,白茶、红茶的阳光萎凋,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晒青的范畴。

蒸青:杀青的方式之一。茶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尽管直接采来晒干确实简单,但是人们在长期喝茶的过程中,就发现其苦涩味难以忍受,或许是机缘巧合,人们偶然发现将茶鲜叶上锅蒸一下,再晒干,口味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这项技术就被传承至今。从唐代的制茶采用,宋代一直沿用,直至今天,一般茶名里有“玉露”字样的茶,都是蒸青绿茶无疑。

炒青:杀青和干燥的统一。到了明代,人们发现,茶若被炒一下,茶叶中的青气基本就没了,而且有一种熟香,闻起来很舒服,容易被大众接受,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西湖龙井茶,鲜叶入锅,一炒到干,香高味醇,惊艳世人。

烘青:干燥的方式之一。鲜叶杀青之后,直接炭火、电烘箱等烘干,此种纯粹的烘青绿茶,一般是做茉莉花茶的茶坯的,当然也有非常顶级的名优绿茶的做法是烘青的,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茶,都是典型代表。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名优绿茶,为了保证不做坏,提高香气,一般采取半炒半烘的方法。

做青:乌龙茶的核心工艺——做青,也叫拌青、碰青。这个工序是非常耗时和需要经验的,摇青、晾青和等青结合在一起,促进香气等内含物质的转化,细胞的破碎,水分的散失等等,由于做青等轻重不同,就形成了发酵程度不一的乌龙茶,如做青最轻的包种茶,其次清香型的铁观音,再深一点的武夷岩茶,更甚一点的东方美人等等。

茶叶中内含物成分解析


茶叶中的内含物成分种类含量,随不同茶类、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产地域、不同生产季节、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栽培管理方法、不同加工工艺技术、不同原料级别而有差异。

据现代科学检测,茶叶中含有600余种物质,其中有机物质有500余种,约占总量的93.0%~96.5%;无机化合物有100余种,约占总量的3.5%~7.0%。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保健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生物碱、芳香类物质等。

【茶多酚类】

(包括儿茶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类、花色甙类、羟基—基烷醇类等40余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其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15%以上,高的可超过40%,大叶种高于中小叶种。

【茶色素类】

(包括叶绿素、茶黄素、茶红素、β一胡萝卜素等),约占干物质总量的15.36%~33.42%。

【茶多糖】

是一类组成复杂且变化较大的混合物,是一种酸性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矿质元素,其含量约占干物质的2.34%~5.13%。

【茶皂素】

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其含量只占干物质总量的0.07%左右。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为一类高分子量的含氮有机物,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但是只有10%左右可溶于热水。在茶叶中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共有30余种,大多数为人体所必需,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

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约为干物质总量的2%~5%,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精氨酸约占13%,天门冬氨酸约占9%,谷氨酸约占8.7%,其余约占13%。

【生物碱】

为一种嘌呤类化合物,包括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约占干物质总量的3%~5%,其中咖啡碱占有2%~4%,可可碱与茶碱占1%。

【矿物元素】

茶叶中的矿质元素相当丰富,磷、钾含量最高,钙、镁、铁、锰、铝次之,铜、锌、钠、硫、硒、氟为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24种矿质元素。

普洱茶:陈化=转化?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是一回事吗?


说到普洱茶的收藏,或许很多茶友想到的就是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因此,当我们联系到陈放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的把转化混为一谈。但是,这两个词语其实是不同的。因为“陈化”是时间的概念,而“转化”是会随着时间发生质变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说一说!

陈化是什么?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转化该如何正确的理解?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普洱茶可以陈化多久?

之前有很多茶友私信笔者,问普洱茶到底可以陈化多久?笔者在这里告诉大家,理论上来说,其实普洱茶陈放50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陈放之后拿来喝的话,建议就不要陈放太长时间了。因为普洱茶的陈化是有时间的局限性的,在陈化的过程中,普洱茶中的有益成分会随之分解、氧化,普洱茶适饮口感也会逐渐达到顶峰,再由顶峰急转直下,呈现出一条抛物线的状态。而抛物线的尾端便代表着品质劣化,这个时候的普洱茶也就失去了品饮的价值。而这个过程也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普洱茶内的物质其实就已经被消耗殆尽了。说到这里,想必就会有茶友问,普洱茶陈放多久是最佳品饮期?对于熟茶而言,最佳品饮期一般是十年,而对于生茶来说是二十年的时候比较好喝!

普洱茶该如何保存?

1、生熟茶分开存放;

2、散茶或拆散的茶放入紫砂罐中最宜;

3、一筒七片或整件有竹叶包装的直接存放;

4、紫砂罐、陶土罐都适合存普洱,密封铁锡制的就免了吧,干净纸箱也比它好;

5、有茶友用塑料袋包茶饼,还是免了吧,除非你想让它发霉;

6、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处。

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


说到普洱茶,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是越陈越香。殊不知,其中的“越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在这个时间的概念里,自然也离不开空间。普洱茶中的空间也就是仓储存放的环境。

那么普洱茶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两个词语,一个是“陈化”、一个是“转化”。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点呢?

通俗点说,“陈化”、“转化”这两个就像一对夫妻,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主外”——陈化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

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主内”——转化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

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普洱茶描述

了解了普洱茶中的陈化和转化的不同点,就会发现在现实中,大家时常说的“普洱茶转化得怎么样了?”“这茶转化得不错。”是多么不靠谱,普洱茶的“转化”,肉眼是看不到的,转化的是微生物。

那我们换成“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这茶陈化得不错”这样的说法,展开对话下去就是:

Q:“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

A:还不错,你看茶条颜色,你看茶汤,来喝杯品品有什么不同?

“这茶陈化得不错,你看啊,条索颜色和茶汤颜色都变了,你来喝喝看。”

在普洱茶的描述用词中,很多词语都是误用的,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的。而也正是这些形容词的滥用,把普洱茶变得这么的复杂。

尤其是普洱茶的香型,大多数人现在是按拟物的方式来描述,有接近30种。

比如蜜香、青香、甜香、梅子香、陈香、橄榄香、花蜜香、糯香、花香、果香、茶香、木质陈香、复合香、板栗香、豆香、药香、果蜜香、兰香、枣香、木香、山场香、梅香、樟香、蜜兰香、麦香及菌香等。

如果按品饮上来描述: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

按工艺来描述:“原香”和“工艺香”。说这些描述不对吧,它也是对的。但这样会让普洱茶变得很复杂又分不出好坏。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描述,用:“强、弱、没有”来描述。因为普洱茶的香是分鼻子嗅到和口腔感觉到的,这样分开来说普洱茶的香。这样就会让人很容易了解一款茶。

普洱茶的陈化与转化


普洱茶的“陈化”是时间的概念,而“转化”是会随着时间发生质变的,两者其实是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的。

陈化是什么?

茶叶陈化,指的是茶叶在贮存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如光照、水分、温度等的影响,内含物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从而使茶叶品质发生变化。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转化又是什么?

转化,指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的转变。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内在的变化。转化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需要一个陈放的过程;而陈化后的茶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是内部转化的一种表现。这两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却也彼此联系,不可分离。

茶叶陈化的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贮藏期内,普洱茶品质呈上升变化趋势,良好贮藏加工能使普洱茶卫生品质得到保证、风味品质向着香、醇、甘、润、滑方向转变。普洱茶贮藏期间变化的好坏与快慢,一方面取决于普洱茶本身的内质基础。另一方面依于贮藏陈化的环境条件。

因此,在良好的仓储条件,品质优异的普洱生茶,存放时间相对久一些,是有利于后期最佳品饮体验的。每个阶段不论生熟,普洱茶都有其魅力。

茶叶在陈化过程中成分变化有何特点有哪些分别是主要有


1.茶多酚及其变化

茶多酚(teapolypheno1,TP)是茶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包括儿茶素、黄酮醇、酚酸和缩酚酸类以及其他多酚类,茶多酚中儿茶素约占80%。据研究,茶多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等功能在普洱茶仓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高、湿度的增加,茶多酚的自动氧化、聚合的速度会加快。茶多酚氧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茶多酚总量在茶叶中所含的比重,形成了普洱茶不同程度的淳厚、回甘、生津的滋味儿特点。尤其是儿茶素的减少,使茶叶的苦涩味儿改变最为明显,有关研究表明,自然贮放1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为13.94%:贮放2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更多,仅为8.98%

2.氨基酸及其变化

茶氨酸是茶叶特有的一种氨基酸,是绿茶中有效的呈味物质,茶氨酸的含量直接决定茶叶的品质黄淑英等研究了普洱茶贮藏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氨基酸总的变化趋于减少,存放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还受贮藏温度的影响,温度与氨基酸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在同一含水量下,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普洱茶中氨基酸下降幅度增加。其中,常温与37℃变化相对缓慢,在贮藏前期氨基酸还有增加现象。

3.咖啡碱及其变化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属生物碱类物质,其味苦、无臭,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或丝光状针形晶体,是茶叶重要的滋味物质。它与茶黄素以氢键缔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具有鲜爽味,与普洱茶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4。

4.茶色素及其变化

茶叶中的茶色素主要指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它们是普洱茶的主要呈色物质,随着普洱茶存放时间的延长,茶褐素不断积累增多,其汤色就会由红亮加深直至成红褐色。后熟发酵(分泌酶及湿热作用),普洱茶多酚类→邻醌→黄烷醇类(次级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当TB含量为7.85%时,汤色呈现红褐明亮的最佳汤色品质;而TB含量为5.12%时,汤色则呈红橙明亮。

5.糖类化合物及其变化

茶叶中可溶性糖仅占干物质总量的4%~5%,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其含量越高,茶叶滋味就越甘醇。在普洱茶的贮藏过程中,随着茶叶的含水量及贮藏温度的变化可溶性糖的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总的说来是普洱茶储存时间越长,其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越大,普洱茶滋味更加醇、甘。

6.挥发性成分及其变化

张灵枝等采用顶空一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陈茶与新茶中的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种类却有明显的不同,陈茶中以反一丁香烯为主,而当年生产的样品以愈创木烯为主。与当年生产的茶样相比,陈茶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较少。

7.固态发酵普洱茶与陈年普洱茶的理化成分差异

龚加顺等研究表明固态发酵茶的多酚类、儿茶素、黄酮、茶黄素、茶红素、总糖等的含量均低于陈年普洱茶(20年、15年),多糖、寡糖的含量差异不大,但固态发酵茶的茶褐素的含量远远高于陈年普洱茶。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普洱茶陈化和转化是不同的,你造吗?


说到普洱茶,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是越陈越香。殊不知,其中的“越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在这个时间的概念里,自然也离不开空间。普洱茶中的空间也就是仓储存放的环境。

那么普洱茶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两个词语,一个是“陈化”、一个是“转化”。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点呢?

通俗点说,“陈化”、“转化”这两个就像一对夫妻,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主外”——陈化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

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主内”——转化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

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普洱茶描述

了解了普洱茶中的陈化和转化的不同点,就会发现在现实中,大家时常说的“普洱茶转化得怎么样了?”“这茶转化得不错。”是多么不靠谱,普洱茶的“转化”,肉眼是看不到的,转化的是微生物。

那我们换成“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这茶陈化得不错”这样的说法,展开对话下去就是:“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

还不错,你看茶条颜色,你看茶汤,来喝杯品品有什么不同?

“这茶陈化得不错,你看啊,条索颜色和茶汤颜色都变了,你来喝喝看。”

在普洱茶的描述用词中,很多词语都是误用的,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的。而也正是这些形容词的滥用,把普洱茶变得这么的复杂。

尤其是普洱茶的香型,大多数人现在是按拟物的方式来描述,有接近30种。

比如蜜香、青香、甜香、梅子香、陈香、橄榄香、花蜜香、糯香、花香、果香、茶香、木质陈香、复合香、板栗香、豆香、药香、果蜜香、兰香、枣香、木香、山场香、梅香、樟香、蜜兰香、麦香及菌香等。

如果按品饮上来描述: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

按工艺来描述:“原香”和“工艺香”。说这些描述不对吧,它也是对的。但这样会让普洱茶变得很复杂又分不出好坏。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描述,用:“强、弱、没有”来描述。因为普洱茶的香是分鼻子嗅到和口腔感觉到的,这样分开来说普洱茶的香。这样就会让人很容易了解一款茶。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茶叶变质、陈化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氧化、降解、转化的结果》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