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味中识茶,品茶汤协调性

发布时间 : 2020-11-24
红茶怎么去除苦涩味 怎么去除红茶的苦涩味 怎样去除红茶的苦涩味

【www.cy316.com - 红茶怎么去除苦涩味】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苦涩味中识茶,品茶汤协调性”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苦涩味中识茶,品茶汤协调性”相关知识!

因普洱茶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人认为普洱茶新茶只是初制茶,还没有完全具备普洱茶的特点,因为普洱茶的意义在于合理仓储之中的陈化与后发酵,而普洱新生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必要环节,新生茶基本带有较为明显的苦涩味。

运用仓储技术是否能加速普洱生茶苦、涩味的转化时间是很多业界人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对此,“双陈普洱”掌门人陈永堂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这个问题我保留个人观点,多年的经验累积我认为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存茶,除了大气候对茶有影响,仓储技术有差别之外,普洱茶的苦味不会因为仓储环境而加速转化。比如在昆明存茶,由于大气候条件决定了空气中含氧量偏低转化较慢,和南方仓储出的普洱茶在香气、汤色上都有很大差别,但茶本身的苦味是没有分别的,普洱茶中苦的滋味只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慢慢降低,不会因为存茶的地点和仓储技术加速茶中的苦味减弱。”

“判断一款中老茶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茶汤的协调性。”陈永堂说,“一款好的中老茶口感特别协调,苦涩味经过时光的洗礼已转化得柔和,没有明显的苦涩味,更多的是甘甜,生津。如果是年份久远的老茶,还多了甜润顺滑的感觉,喝下去后身体会微微发汗,变暖。因为每人味蕾敏感度不同,对苦涩味的感受有不同,有些茶喝下去后的苦涩感是停留在口腔和舌面很久散不去,有的茶虽然有苦涩感,但很快就转化为生津,甘甜。切记,茶汤中的涩感会转化为润滑,生津。苦味转化出的就是甘甜。”

陈永堂之前在西北喝到一泡普洱茶,从汤色判断最多4~6年的普洱茶,但茶叶中的涩感在口腔里转化得很快,他认为是30多年的老茶,带回东莞储存后每过一个月,茶汤味道就越往老茶转变,最后证实这一款茶是40多年的老普洱茶。“茶叶的涩感由存放空间的干燥度决定的,比如仓储空间的湿度常年低于60%,不利于涩感转化,就会呈现出汤感不够滑,不够润,涩感只能随着普洱茶的真实时间而慢慢转化。

因此,这也是鉴别一款中老茶真正年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普洱茶没有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年代,喝茶只讲究色、香、味三个要素,现在喝普洱茶多了一项色、香、味、气,但茶气是一种难以具象化的个人感受。

对于茶气,陈永堂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喝的每一种茶都有茶气,只是表现得明显与否,好比大家说绿茶有清香,普洱茶也有清香味,只是没有绿茶表现得那么强。同理普洱茶的茶气相对其他茶类很明显,如果一款中老茶具备色、香、味、气四个要素,我们就能判定这是一款好的中老茶。如果没有这几要素,那么可能是茶叶原料不好,或者存放出问题茶被放坏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品茶论道,识茶具


在中国饮茶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还是烹沏方式,或是茶类加工,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国的茶具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因此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提到茶具,自然首推茶壶。而茶壶中的佼佼者当属被誉为"天下第一品"的宜兴紫砂壶。它集古朴的外表与吸湿性、保温性强的优点于一身。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光彩夺目。宜兴壶的制造,由先天质地配合后天的技术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它与一般陶器不同,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上泥掊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纯朴古雅的特点,外型有似竹节、莲藕、松段

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在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壶身一般可分为"筋骨型"、"自然型"、"几何型"及"小型壶或水平壶"等四种。筋纹型茶壶的造型,多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制作精巧,结构精确严整。自然型则取材自树干、植物和花卉。几何型则是根据球型、筒型、方型、长方及其他几何形状而变化出来的,是宜兴壶最常见的造型。而水平壶是闽、粤两地品尝功夫茶的小型茶壶。

自明代龚春模仿老银杏树瘿制成"供春壶"而闻名后,相继出现的制壶大师有明万历的董翰、赵果、文畅、时朋"四大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以及饮茶史上传为佳话的"孟臣壶"始作俑者惠孟臣,清代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程寿珍,近代有顾景洲、朱可心、蒋蓉等人。从古至今,许多人将壶的造型与韵味及其精致细腻的做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更因为它与茶的互相搭配,使其兼具欣赏价值与实用性。

拥有一把好壶固然可喜,但若不懂养壶之道或养壶方法不得当,则枉然拥有好壶。养壶的目的除了使茶壶更光润亮丽外,更是为了能产生"助茶"的功效。

养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泡茶之前,应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趁热擦拭壶身;

(2)泡茶时,勿将茶壶浸泡在水中;

(3)泡茶之后,务必将茶渣与茶汤都倒掉,保持茶壶清洁;

(4)日常将茶壶放在通风易干之处,避免用化学清洁剂清洗。唯有细心养护,方能使您的爱壶散发自然光泽。

除了紫砂壶,还有瓷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等。不同地区,不同风俗,往往有不同的选择。

另外,一些在饮茶时必备的茶具组合构成了"饮得佳茗"的重要一环。如供放茶壶之用的茶船,供放茶汤用的茶盅,放置茶杯用的茶托,供赏茶时盛茶用的茶荷,专门存放茶叶用的茶罐等等。小巧玲珑,用途各异。

清香四溢的茶叶配上质优雅致的茶具,更能衬托茶汤的颜色,保持浓郁的茶香。一套精致的茶具,同时也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既可沏茶品饮,又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为生活增添无限情趣。

知茶识器 那些茶文化中的智慧


知茶识器那些茶文化中的智慧

当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学者静清和历时九个多月,完成了《茶与茶器》一书,于日前出版。

这本书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

书中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不仅对各个时代的茶与茶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茶经》问世后,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分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茶瀹茶时,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活火、活水、妙器,加之静心泡茶时,对茶汤浓度把握得恰恰好,才会成就一盏茶的色、香、味、形、韵的准确表达。

长期以来,国内茶界对茶与茶器的研究是一个空白,很难找到一本严谨可靠的书籍作为参考,使得习茶的人少有懂器的,制器的人少有知茶的,似懂非懂的,却又在以讹传讹。即使是许多常识性的茶与器的问题,也在岁月既淹中,袭以成弊,是非难分。鉴于此,抽时间去写一本有理有据的关于茶与茶器的新书,成为我的一个愿望。

此类书籍的写作,想想容易,一拿起笔就会惆怅万分。茶与茶器毕竟是两个专业,真要搞清楚二者的边界与相互影响,涉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既需要“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又必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幸好,我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可以依赖多年的积累与考证,绝息交游,夜以继日,探赜索隐,识契真要。历时九个多月的艰辛,终于写完了《茶与茶器》的书稿。

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陆羽《茶经》问世以后,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从茶的晒青、蒸青初始,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饮茶方式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它们二者综合对茶器的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深刻。

元代,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必将催生与之相应得最恰当的新的品饮方式。于是,器具精良、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功夫茶出现了。

功夫茶在乌龙茶产区的横空出世,使得其品饮方式,不断地随着乌龙茶制作技术的向外传播,而逐渐在福建、广东地区扩散和发展。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的方向转变。形随功能,当茶器的用途发生了改变以后,其形制必然也会为之变化。

本书不仅对茶与茶器从各个时代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品茶,品的是茶中真滋味


初次喝茶的人,往往会说茶是苦的,但会觉得这种苦跟一般的苦又不一样,淡淡的苦萦绕在舌尖,仿佛是空气一般,分明是存在的,可以感觉到的,却又悄无声息的浸润到自己的身心中,无从把握,仿佛刚刚品到的的苦只是错觉。

我们在社会上打拼就跟初入口的茶一样,因为经验缺乏、社会历练不够,很多事情不明白,很多专业知识不懂得,所以四处碰壁,经受很多失败,人际关系从零开始开始,一切都如同摸着黑走路,脚下磕磕绊绊,甚至有荆棘的拉扯,有陷阱的拦阻,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头有微微的苦。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正如喝茶也要先苦后甜,社会上也唯有多经历才能品出真滋味。社会经历得多可以体会到成长,喝茶时吃过“苦头”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清香。苦总是暂时的,社会上无论经历什么,在回首时会觉得那些苦轻柔如柳,清清淡淡,唯心头涌起的清香经久不散。

喝茶要品出滋味,要心情平静,一面心镜映照过往种种,却不会激起一丝涟漪,静中生慧,所经历的一切都化为精神财富,心有所得,似有所悟,如同喝茶时习惯了苦,慢慢就品出香甜的滋味。

历史上能自茶中得道的名人,多经历过太多人生的起起伏伏,大风大浪。酸甜苦辣、荣辱胜败品尝过不是一次两次,所以都已看透,他们品茶,品的是茶中真滋味,苦中的香甜,香甜中的安然。

品茶中的处世哲学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三毛的作品,因为欣赏三毛的性格。记得,三毛曾在书中说过,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或是青菜豆腐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这也是三毛的处世哲学。而同样的道理,我却是在喝茶时感悟到的。

茶有好坏,可根据这样的或那样的标准去判断;茶无好坏,茶叶的好坏尽在人心。无论是黄茶、绿茶、清茶还是红茶,都是用同一片树叶制成的,不同的加工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茶品。犹如人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人的不同性格。

有的人生怕受一点点苦,只希望生活在蜜罐里;有的人却尝尽了生活的苦难,练就了处事不惊的性格。其实,无论是生活在蜜罐或者经历磨难,我们都该亲身感受的,如此,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才能慢慢成长。每一片茶叶都接受过雨露的滋润和土壤的养护,这是甘,而后才经过如此多工序的改造方能成为佳品,这是苦。只有将所有的都经历一边,才能心有所悟。

就像喝茶的人,好茶尝尽,人生亦短,粗茶淡饭。越是喜欢喝茶的人,越不会在乎茶叶的好坏。好茶者,必然是不会挑剔之人。无论是品质上乘的好茶,或是价格低廉的粗茶,好茶者都会用心地品味,珍惜这山野中的佳味,也只有广泛地涉猎,方能喝到各种各样的茶叶。由此我悟到,好茶喝得,坏茶亦喝得,随遇而安,茶已非茶。

人生中的两次品茶


在我的记忆中,我第一次见识茶,是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爸妈带我去见一个他们中山的朋友,那个朋友恰好就在茶馆工作。所以,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从茶开始的。茶泡上后,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相继品了不同味道的茶,这些茶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记得那个阿姨不停地给爸妈介绍这是红茶、大红袍、铁观音、普洱茶等。

虽然我对茶没有任何兴趣,但出于礼貌,我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阿姨讲茶的知识。看着爸妈很享受的喝茶,我也装着很好喝的样子,其实那茶对于我而言,是其苦无比的。就是带着这种心情喝茶的,一直到爸妈和阿姨聊完天。

后来,我再次品茶,好像是在高三那年。高三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每天除了拼命的学习,就是拼命的学习,有时候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消沉,感觉这种生活太苦太累。一天晚上,爸爸叫我过来和他聊聊天,虽然我很不情愿,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与爸爸的聊天是从喝茶开始的,爸爸告诉我喝茶不能着急,要先闻后品。之后爸爸便做示范给我看,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先闻一闻,再细品。开始的时候,茶在我的嘴里是苦的,我极不喜欢这种味道。可是,当我静下心来,再喝第二杯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原来茶并不是苦的,苦中带着丝丝的甜。再喝第三杯,让我感觉出了香醇。我一下子明白了,爸爸为什么找我来喝茶聊天了,原来他是想让我自己感悟茶道。

探寻茶汤中的意境之美


然而,茶百戏在元代后开始衰落,到近代后销声匿迹。庆幸的是,这项失传百余年的技艺,于2009年在武夷山由茶文化专家章志峰恢复了。2010年分茶技艺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这项流传于点茶时代的经典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宋代分茶的盛行和闽北有密切渊源。首先是福建闽北一带作为贡茶的重要基地并出产著名的点茶工具——建盏,分茶活动较为盛行。有关闽北的分茶描述多见于古诗文。据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茶具”记载:“雷州铁工甚巧,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皆若铸就,余以比之建宁所出,不能上下也。夫建宁名茶所出,俗亦雅尚,无不尚分茶者。”说明当时在闽北一带分茶十分盛行。

宋代闽北一带分茶的推广得益于大批文人的传播

闽北武夷山一带是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胜地,并被朝廷列为贡茶生产基地,又有全国八大名窑(建窑)之一,是文人的常到之处,许多喜分茶的文人、道家到闽北后促进了闽北分茶的推广,这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南宋著名诗人、道家白玉蟾将武夷山作为他主要的修炼之地,在武夷山设有著名道观“止止庵”。他在《风台遣心三首》中记载:“数时长病酒,今日且分茶。”在《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其二》中记载“越样月明浑不夜,个般天气好分茶。”宋代武夷山一带作为理学文化中心,分茶也得到理学家的推崇。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老师、著名理学家刘子翚(武夷山人)喜爱点茶、分茶,在《分茶公美子应预为白晒之约》诗中云:“聊分茗碗应年例,故有筠笼来海涯。”朱熹父亲朱松也喜爱分茶,在《答卓民表送茶》诗中云:“搅云飞雪一番新,谁念幽人尚食陈。髣髴三生玉川子,破除千饼建溪春。”

福建路安抚使王之望喜分茶,在《满庭芳》记载:“建溪初贡新芽。……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斗牛何赊。”描述了在闽北分茶的情景。宋建安人(今建瓯)徐集孙在《寄怀里中诸社友》中记载:“何时岁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宋浦城县令•曾丰在《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纯之为同馆着语赠别》中记载:“乘时长得意,毋忘夜分茶。”

杨万里喜欢分茶,诗文中多有分茶的描述,在《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诗中写道:“鹧斑碗面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生动地描写了闽北用建茶、建盏进行茶百戏演示的景象。强至在《谢通判国博惠建茶》写道:“建溪奇品远莫致,……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描写用建茶分茶时盏内形成云脚浮动景象。欧阳修在《次韵再作》写道:“建溪若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夸……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描写用建茶分茶时盏面汤花的景象。陆游是分茶能手,诗作中常有分茶的描述,在建州(今建瓯)时亦留下了描写了用兔毫盏点茶、分茶的诗:“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苏轼的茶诗中也多处写到闽北制茶、点茶和分茶的情景,在《试院煎茶》中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描写了在闽北点茶、分茶的情景。另外在释惠洪、王安中、王庭珪、袁燮等人的诗文中都有闽北点茶、分茶的描述。

宋代闽北武夷山一带的斗茶活动也促进分茶的开展

蔡襄在《茶录》中记述:“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宋代文人晁补之也有关于闽北斗茶的记载:“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是如泾与渭?”苏轼在《和蒋夔寄茶》中云:“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著名诗人、道家白玉蟾(名葛长庚)擅长分茶,也喜斗茶,在《冥鸿阁即事四首其四》中云:“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在《沁园春》中云:“斗茗分香,脱禅衣夹,回首清明上已临。”说明当时闽北一带盛行斗茶,斗茶之盛行也促进了闽北分茶的开展和技艺的提高。描写宋代闽北斗茶场面的作品以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较具代表性,这首斗茶歌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武夷山斗茶的盛况,诗中的分茶高手章岷也是闽北浦城县临江人。

朝庭和文人点茶、分茶推崇使用闽北的建茶和建盏,客观上促进了闽北一带分茶的进行。首先,朝廷点茶、分茶推崇使用闽北的建茶和建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和蔡襄《茶录》是关于点茶、分茶的专著,书中推崇使用建茶和建盏。据《大观茶论》记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说明宋时闽北制造的龙团凤饼,已得到皇帝“名冠天下”这样至高无上的赞誉。蔡襄在《茶录》中推荐建茶称:“惟凤凰山(闽北地名)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还特地推荐建窑生产的兔毫盏,他指出:“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说明闽北一带的兔毫盏备受推崇,特别适合于点茶、分茶。另外,宋代许多文人点茶、分茶也十分推崇使用建茶和建盏。许多文人如杨万里、陶谷、陆游、李清照等人既留下了描述分茶的文学作品,也留下了赞赏闽北建茶、建盏的诗文。陶谷在《清异录》中就有“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的记载。李清照在《鹧鸪天》词中写道:“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陆游喜分茶也喜建茶,在《陆游全集》中涉及茶事诗词达320首之多,大部分与建茶有关。他对北苑茶、武夷茶、壑源茶多次品尝,留下不少有关建茶的绝妙诗句,如“建溪官茶天下绝”、“隆兴第一壑源春”等等。此外,在梅尧臣、宋子安、沈括、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一大批文人学士的文学作品中也倍加赞美建茶和建盏,由于大批文人学士的宣传,既促进了闽北茶叶和茶具的生产,也促进了闽北分茶的普及和开展。

元、明代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分茶流传

元代后由于点茶法逐渐被泡茶法取代,分茶不再盛行,但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点茶、分茶流传。元代诗人许有壬在《咏酒兰膏次恕斋韵》中写道:“混浊黄中云乳乱,鹧鸪斑底蜡香浮。……从此武夷溪上月”描写武夷山点茶、分茶情景。元代崇安人刘说道在《咏头春贡茶》诗中云:“灵芽得春先,龙焙收奇芬。进入蓬莱宫,翠瓯生白云。”明代崇安人邱云霄在《酬蓝茶仙见寄先春》中记载:“品落龙团翠,香翻蟹眼花”。另据明代程敏政在《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新除体》中记载:“建溪新茗如环钩,土人食之除百忧。呼童满注雪乳脚,使我坐失平生愁”说明元、明代武夷山仍制作团茶,并有点茶、茶百戏流传。

清代闽北武夷山一带仍有点茶法流传

据清代朱彝尊在《御茶园歌》记载:“小团硬饼捣为雪,牛潼马乳倾成膏”。说明武夷山当时仍有制作点茶原料团饼茶。清代高士奇在《临江仙.试新茶》中记载:“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若总生香。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说明当时闽北仍有用银瓶点茶流传,而点茶与分茶是密切联系的。另据李卷在《茶洞作武夷茶歌》记载:“乳花香泛清虚味,旗枪浮绿压醍醐”。描述了点茶法形成的茶汤泛起白色的乳花和醍醐。说明当时武夷山仍有点茶法流传。

在品茶过程中认识自己


茶是什么?它是一种饮料,它还是心灵的洗涤剂。茶文化是什么?它是千年历史文化中的一道光;茶道是什么?它是融合在生活中的茶礼及若隐若现的悟。我喜欢将茶看作是悟,品茶的过程即是悟的过程。

有人将茶道比作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此句诗出自于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细细地将诗句品读一番,便觉得这个比喻十分地切合。茶道,说是茶礼、茶俗、茶文化都可以,但在品茶时茶道是一种顿悟。品茶如品人生,茶叶沉浮犹如人生的沉沉浮浮。

品茶,品的是自己的心境。茶就像是自己的一本自传,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反思走过的路,看清楚了自己心理的变化。看着一路走来的自己,我们释怀了许多。我们学会更加珍惜现在,爱惜自己,享受生活。仿佛是一道阳光直射阴暗的角落,一瞬间尘埃清晰可见,一会儿花草焕发了生机。

与茶相伴,随遇而安。泡上一杯茶,不在乎是否质量上层,只要它是温暖的,它入了口,接着入了人心。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来得容易。认识自己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品茶的过程亦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知人如识茶


“画皮画骨难画虎,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出自于《红楼梦》,却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要懂一个人的脾性,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可,人与人的相处,了解对方的脾性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冒犯了对方。识人与品茶一样,需要时间,需要耐性,去慢慢了解。

世界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哪两款茶是一模一样的,当然,人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喜欢按照性格将每个人进行归类,活泼外向的一类,内向含蓄的一类。人具有多面性,这样草率的分类当然是不正确的。举个例子,某个人在公共场合或者与朋友见面时总会玩得很嗨,可当他一个人独处时却显得很悲观。知人与识茶一样,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道听途说,最重要的是要相处,最重要的是要花时间去感觉。

泡茶是需要耐心的,烧一壶开水,冲洗茶具茶器,一遍又一遍地冲泡茶汤,品茶细饮,每一个步骤都急不来。知人也是如此。你花的相处时间越多,对他人的认识才能足够深入。正所谓,日久见人心。品茶久了,亦可见茶心。

茶有茶性,人亦各有其性格。绿茶性寒凉,喜欢绿茶者大都性格开朗向上,乐于挑战,对生活热爱;喜欢红茶者,或是优雅之人,选择的则是精致的生活;喜欢乌龙茶者,大都平易近人,初次照面都会令人倍感亲切。

每个人喜欢的茶品不同,却往往透露出品茶者的性格及态度,由此便可由茶而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