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士的饮茶习俗——文士茶

发布时间 : 2020-12-31
饮茶的讲究 饮茶的禁忌 茶文化文人经典句子

饮茶的讲究。

自古以来,茶与文人就有着不解之缘。饮茶的境界与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山水,恬然淡泊的生活情趣相对应。以茶雅志、以茶立德,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士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文士茶的风格以静雅为主。因而文人品茶不仅讲究何时何处,还讲究用茶、用水、用火、用炭,讲究与何人共饮。这种种的讲究其实只为一个目的,只为进入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文士茶艺,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唐代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降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文士茶所用的茶具为青花梧桐滗盂、汤瓯、泥壶。茶叶为“婺绿茗眉”、“灵岩剑峰”。水为廖公泉或廉泉之水。伴着悠然的丝竹之声,身着罗裙的表演者款步上台,温文尔雅,端庄大方,就像是一位女才子。摆好茶具,开始焚香,拜祭茶圣陆羽。然后净手、涤器、拭器,目口用白绢轻轻拭擦茶盏。接下来备茶、洗茶,冲泡时,采用高冲法,加之柔美的“凤凰三点头”,茶只注七成满。奉茶之后,先要闻香、观色,然后才慢啜细品。

将文人雅士追求高雅、不流于俗套的意境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小编推荐

文人茶道艺与道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饮茶方式的演变


茶叶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进展到如今天这种“开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式。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这与《神农本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相吻合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至迟到秦汉时,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到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的“研膏团茶点茶法”。当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茶宴的内容大致先由主持人亲自调茶或亲自指挥、监督调茶,以示对客人的敬意,然后献茶,接茶,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茶过三巡之后,便评论茶的品第,称颂主人道德,以及赏景叙情、行文做诗等等。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人们把盏玩壶品茶,也使盏、壶的制作更加精美,使茶具成为艺术。这种饮茶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除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部分人饮用即冲即饮的速溶茶,或为了治病保健的需要,饮用含茶或不含茶的保健茶外,饮茶的方式、方法自明朝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我的饮茶六得


层次

我们在冲泡茶时,如果茶析出不够,茶汤会现水味。但茶汤够析出后,继续浸泡,会过浓。冲泡茶怎么最适合呢?就是茶水刚达到交融,而又恰好不现水味。如果我们能保持每泡析出一致,浓淡一样,那么这道茶可冲最多泡,或说最耐泡。如果照这种方法冲泡内含物质丰富的茶,会得出每泡滋味不同的茶,给人多层次的享受。茶的内含物越丰富,层次感越明显,层次越多。主要原因是茶的内含物在不同泡数,有不同的析出,各物质析出的比例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在六泡左右的时间会现茶峰(高峰),此时,叶面打开舒展,析出最好,茶汤饱满厚润,茶力浑厚澎湃,令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一道层次丰富的茶,给人一层一层不同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要得一道层次丰富的茶有两个条件,一是茶内质丰富,二是冲泡技术。

韵——音+匀,音匀就是韵了。多种不同的声音和谐匀称地叠加在一起,产生悦耳的效果,给人有多层次的听觉享受,愉悦,令人赏心,这是韵的原意。说到茶韵,一定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和谐地搭配在一起,给人多层次,立体式的享受。人对茶的第一感观应该是色,通透油亮的茶汤,悦人之目;第二是香,幽雅自然清香,沁人之心脾;第三是味,丰富的滋味,利人之口舌。色、香、味和谐的结合,构成了茶之韵。有茶韵的茶可称之为好茶。一个好茶的色、香、味是有必然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它有这样那样的好色,就会有这样的好滋味,有那样的好滋味,就会有那样的好色。

如果,有好色好味,还能出香的好茶,就更了不起了。因为,茶香是最难得的,也是最容易失去的。所以,好茶应该很好地保存。有茶韵的茶是迷人的,令人回味的,使人喝了以后忘不了,喝了再想喝,越喝越想喝。苏东坡所说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厚与浓

茶里面有厚与浓两个概念,而且较容易被混淆。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有利于正确认识茶。我们不细加以分析,会以为厚与浓差不多,甚至认为是同一回事。其实不然,其分别颇大。用音乐打个比方,交响乐,上百件乐器同时演奏,但每种乐器发出的音响却是清晰可辨的,给人立体的听觉享受。尤其是欣赏现场演奏,更有清晰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每种乐器的音频音域是不同的,所以它们不会相互影响,而且清晰可辨。将各种乐器不同的音频叠加在一起,就产生厚重的听觉感受。如同一种乐器奏同一音频,无论增加多少件,都只能增加其音量,而不能产生厚重的效果。相同的音频,只能有音量大小的变化;不同的音频,就有厚不厚的区别。

茶,厚是指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浓是指某种味的强度。某茶如不够浓,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温,增加浸泡时间,就可以达到了,但它只是原有的味叠加,即增加其浓度,而不可能增添出其他味道来。某茶厚,是天赋的,即它原有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有时我们说,这个茶淡,其实是说,这个茶不够滋味,不够厚。有误解者,或有意误导误解者,把不厚的茶,冲泡得更浓了。搞不清厚与浓的区别,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容易被人忽悠,或被人忽悠而不自知。

茶底

茶底,或称叶底,指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由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很专业的人士很难从干毛茶辨别出茶叶的好坏。茶底对鲜叶有基本还原,对颜色也有相应的还原,相对而言看茶底是比较容易辨别。好的茶叶必须用好鲜叶制作而成,这是必须的。而鲜叶跟茶底是对应的,好的鲜叶造出的茶所得出的茶底,是有共同特征的;不好的鲜叶造出的茶所得出的茶底,也是有共同特征的。好的鲜叶,养分充足,内含物丰富,叶面肥厚,持嫩性高,生长期长;相应的茶底,也会肥厚,富有弹性和光泽。不好的鲜叶,正好相反,叶面单薄,纤维质高;相应的茶底,就会单薄,生硬,暗哑。看茶底辨别茶叶,是比较直观容易的,当然评判一个茶,是需要多方面,也可以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只不过,开始从茶底看,比较容易,直观而已。到了熟悉以后,会发现无论从什么方面看,原来都是相通的。

回味

回味,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停口之后,回出来的滋味;二是指事后对茶的记忆。很多人饮茶,一杯接一杯,没有停顿,只注意饮的感觉,没有注意饮之后的感觉。饮茶,入口是一刹那,停口之后才是持久的。考验一个茶好不好,停口之后更关键,更重要。不好的茶,停口会苦、涩,而且不化,咽喉粘连,口腔收敛,打不开。好茶,停口回甘回甜,口腔,咽喉打开,生津开扬。如果再好的茶,更会口齿留香,舒心气顺,怡神静心。感觉美好,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此是茶令人回味之其一。

人生由无数的事情组成,即便是一天也会发生很多事情,很多事情发生就发生了,过去就过去了,不会给人留下记忆。能给人留下记忆的都是比较特别的事,能令人经常想起,而且记忆犹新的,就是很特别的事情了。味道是一种感觉,而且一闪而过,能留下记忆,证明就是很特别的。如果,一个茶能令人经常忆起,并很想再品尝,证明这个茶就是很好的茶,很值得回味的茶。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一个茶,喝完以后,想再喝就是好茶;喝完以后,不想再喝就是不好的茶。

品茶有三重享受

第一重为口腔;第二重为身体;第三重为精神。茶可利口,是人所皆知的。说到身体,精神就并非人人留意了。我们这里用“留意”两字,是说只要留意,人人都可以有的,并不是特别神秘的东西。我们的先贤,反观自己的身体,气血的运行,发现了经络、气功。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是我们有没有静下来去做这件事而已。茶回甘,生津可谓利口;心、肺舒展,气血畅顺可谓利身;心身愉悦,宜神理气可谓利神。所谓三重是对初学者而言的,到后来融会贯通,其实是相对应的同一回事。茶喝入口,口腔感受是最明显,初学者注意力集中在口腔,还无遐顾及到其他。到熟以后可生巧劲,进一步感觉身体,精神的感受。

我们说,品茶的三重享受,当然是指好茶。好茶才会回甘,生津;回甘,生津的茶,才会令身体心肺舒展,气血畅顺;精神才会愉悦,宜神。是相对应的,同一回事。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用这些去体验一个茶的好坏。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评判一个茶的好坏,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好茶之所以为好茶者,在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都是相对应,互为因果的。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说茶,其目的就在于让茶友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分辨茶好坏,最后达到融会贯通。我们的系列性

饮茶方式的改进——普洱茶膏


饮茶方式的改进——普洱茶膏!茶膏是国人为改进饮茶方式而作的改进,也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不管这是不是茶膏最原始出现的证明,但的确是陆羽发现了茶有膏、茶出膏的现象。到了宋代的时候,制茶者们对茶叶出膏比较重视,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将膏从茶中分离,这种“小榨取水,大榨出膏“的方式成为了当时公认的制膏方式。后来云南土司在制作普洱茶膏时,采用了与之不同的”大铁锅熬制法”,这种方法仍然被今天的许多茶企采用。普洱茶膏的正式命名是在清朝的时候,在宋人制茶膏的方法上采取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手艺,使得普洱茶膏的品质胜于以往,因而得名。

普洱茶膏有着独一无二的功效,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而普洱茶膏的功效在今人的研究下被证明同样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症、抗衰老、抗辐射的功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还能止血消炎,有着健康养生的独特功效。

如今,普洱茶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慢慢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工业文明盛行的今天,普洱茶膏将茶与农耕文化结合,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时代特色。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习俗应该吃什么?立秋适合喝什么茶?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那么,立秋习俗应该吃什么呢?吃西瓜、食秋桃、贴秋膘各地立秋习俗大比拼,“立秋贴秋膘”可是老习俗了。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4、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5、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6、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7、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8、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想必爱茶人士就会问了,立秋传统吃食真是五花八门,那么在喝茶上有哪些讲究呢?正所谓养生有道,喝什么茶也很重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立秋适合喝什么茶,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立秋喝什么茶好?

1、普洱茶

科学证实普洱茶具有溶油祛脂、调节代谢、防辐射等多重效果,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酯减少,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同时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2、竹叶茶

竹叶茶其实就是以竹叶为主要材料制作的茶水,将新鲜的竹叶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用清水煎煮,然后代替茶水饮用,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利尿以及解暑等效果,更够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3、三鲜茶

虽然立秋已到,但三伏天并没有结束,推荐一款适合这个天气的饮品: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各30克。将原料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消暑清热,和胃解表。鲜藿香、鲜佩兰能清暑化湿,和胃解表,为夏季常用的解表清暑要药,再配薄荷,可加强本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

4、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乌龙茶、岩茶、大红袍等都属于青茶。青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饮茶入门系列|茶的酸味是怎么形成的?


一提到茶汤有酸,许多茶友第一反应便会是茶品品质不佳。似乎酸味成了好茶绝不应出现的属性。那么事实真的如茶友所想象的这样么?

随便找一本茶学专业教程,翻阅其中关于茶叶内含物质的部分便可发现,茶叶众多的内含物质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会呈现酸味。如此茶汤味道之中自然应有酸味,这已然是被现代科学严格证明的确凿事实。

但是许多茶友对此一定会产生疑问,为何其在品饮茶品时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酸味?

只要有活性的茶,或多或少都有酸味。但是在品饮茶品时,首先对我们的感官造成最强烈直接冲击的,往往是茶品的苦、涩、甜、香等更为明显的刺激,酸味在这些味道和感觉的掩盖之下往往会在被忽略。茶友不妨在下一次品饮茶品时,刻意的去捕捉茶汤之中的酸味,便可知此言非虚。

茶品中的酸,其实可细分为正面的酸与负面的酸。所有茶品,只要原料合格、制程正确、仓储得宜、冲泡得法,都可以表现出酸味。茶叶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叶中活性物质在味道方面的呈现之一。

于普洱而言,新制生茶都略有微酸,一定年份的老生茶口感即以熟果酸为特色,味如梅子酸、水果酸,能化且可生津。渥堆熟茶是为仿制老生茶口感而创制的工艺。老生茶必具备酸、甜、苦、涩、香、滑,最优质熟茶亦须具备以上特点,其酸能化而转甜,韵达喉底而不锁,茶汤顺滑,此外还须低堆味。

而负面的酸,往往是因为制程或仓储的失败所致。比如茶品蒸压后若干燥不足即包装密封,便会造成酸馊味。熟茶若渥堆工艺失当也会使茶品带有酸馊味。负面的酸馊味品饮时会有酸而不化的感觉,同时会造成两颊紧锁等令人不悦的感觉。

上述制作失当的茶品,除了带有酸馊味。还会有汤色浑浊、刺激性降低等表现。这种负面酸味的背后意味着茶品的茶质受损。当其酸化开时,茶质受损便会更为明显。可惜许多饮茶者竟以此当做“转化快”的表现,实在令人莞尔。

不同的仓储环境,对于茶品的酸味呈现也会有不同影响。在干仓环境下存储的古树茶,品饮时会很明显的感受到其酸韵;而湿仓仓储的茶品往往酸味会较不明显——呈现酸味的物质在茶叶内含物质中往往都属于活性较高的部分,在高温高湿的极端仓储环境下会首先被消磨掉。而完全无酸的茶品只有在长时间存储在极端湿仓环境下,内质严重受损,甚至发生炭化的茶品中才会发现,此时的茶品已然失去了品饮价值。

对于其它茶类,工艺制程与仓储同样会影响茶的酸味。比如乌龙茶类若是经过高温焙火,也会使酸味消失。

好茶的口感,理应具有在“酸、甜、苦、涩、香、甘、滑、重”方面均衡的表现。正确认识茶之“酸”,学会辨识区分正面或负面的酸味,是每一个爱茶之人理应掌握的入门功课。——摘自石昆牧老师相关茶学著作。

品饮茶膏的时尚方式


品饮茶膏的时尚方式!普洱茶膏是茶尚的创新。好的茶膏在口感上超越了普洱茶,冲泡和饮用都比普洱茶方便。方便,也是给茶膏这一神圣古老的产品赋予了最时尚的意义。不管是在旅游,还是在家休闲,还是在办公室办公都可以轻松冲泡,既可享受忙碌生活中偷的半时闲,又可以得到以茶养生的效果。

一、长途驾驶:

夏季降临,天气闷热,容易犯困。尤其是夏季长途驾驶,最可怕的是犯困,而中途泡茶很麻烦。如果出发前泡壶茶膏,装在暖水杯中,或者是用御茗堂专属的茶膏能量套装,途中累了困了来一口,清爽香甜,醒目解乏,即时尚又保证行车安全,可以说是长途驾驶最佳伴侣。

二、户外运动:

夏季户外活动总是非常热门又时尚,时尚的户外运动少不了时尚饮料的陪伴。户外总是想要与众不同,可以却发现可选择的范围极小,大多数的饮料都甜得腻人,不适合户外活动饮用,矿泉水又淡而无味。如果在户外出行之前,冲泡好一壶茶膏,放在背包中。当渴了的时候拿出茶膏,与众不同。在可以解渴的同时,又可以享受香醇的茶饮料,使户外活动更加精彩。

三、旅游休闲:

夏季旅游休闲总是非常受欢迎。夏季旅行者手中总有一瓶饮料,带一盒便携装的茶膏,可随时随地冲泡茶膏,现冲现饮,能在任何地方畅享禅茶一味的意境,享受真正旅游的意义。推荐御茗堂茶膏,御茗堂出了蓝印等便携装茶膏,使茶膏追逐更加方便的时尚。

四、出差跑业务:

工作中最辛苦的莫过于出差跑业务,特别是在炎炎烈日下,如果业务不顺利,更是心烦意乱,随身携带一壶冲泡好的御茗堂茶膏,清爽的茶香能让你很快平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投入下一段征程。

五、办公室:

爱茶的你是否很羡慕老板可以在办公室支个茶台,而坐卡座却爱茶的您却难以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品一口普洱茶。可以选择冲泡简单的茶膏冲泡方式,减少了冲泡茶叶的繁琐,还可以喝上口感比普洱茶更好的普洱茶膏,还能让同样喜欢普洱茶的老板对您刮目相看。

六、上课开会:

上课开会经常是枯燥无味了,常常会使人打瞌睡。随身携带一小盒御茗堂茶膏,在上课开会过冲中也可以冲泡。这样可以在上课开会的枯燥中找到一些乐趣,也可以提神醒脑,茶膏的方便的冲泡方式和养生值得选择。

科学饮茶(上)


经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它们对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茶饮料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而在我国古代本草类书籍中,茶早已被确认是对人体的营养及治疗价值是很大的,而且无毒、服用安全,可以长饮久服。

随着对健康饮食这一观念的认识,人们已不满足于“喝香茶、喝好茶”这一基本要求,“泡茶讲技术,饮茶讲科学”,“卫生、健康、喝好茶”的观念已得到大众的日益重视。

1.选择好的茶叶

“健康的茶才是好茶。”这应是给喝茶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人们喝茶是由于健康的需要,如果喝到的不是真正有质量保证的茶,则会受害不浅。所以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生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或天然有机茶。众所周知,我国的茶叶进出口因为农药残留超标收到影响,平均价格低于印度茶价40%,从茶农、茶厂到茶叶进出口公司都感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厉害。专家从环保方面分析说,茶叶等级分3种,最好的是有机茶,其次是绿色茶,再次是无公害茶。有机茶贵在纯正,它必须从生长环境、过程到加工、运输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有机茶在栽培上首重水土保持,茶园管理决不喷洒农药,不施化学肥料,采用纯天然之自然农法,并严谨地把关每一制茶流程,最后遵循古法精心制作。

2.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

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的几个基本要素。“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涩味。而水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功效。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之效。

3.喝适合自己的茶

一是根据体质选茶。

茶虽然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饮料,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每一个人,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爱好、习惯有别,每个人更适合哪种茶,应因人而异。因此,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对茶叶有所选择。

一般说来,初始饮茶者,或平日不大饮茶的人,最好品尝清香醇和的一般中、小叶普洱散茶。有饮茶习惯、嗜好清淡口味者,可以选择生普洱饼茶。但生普洱茶“性寒”,不适合手足易凉、体寒的人饮用。这些人以选择熟普洱茶为主,熟普洱茶茶性温,喝了有祛寒暖胃的功效。胃部常感到不适或有胃病的,更应该喝熟普洱茶。对于身体肥胖的人,饮消脂功效显著的乌龙茶及云南普洱茶更为合适。喝茶会睡不着觉的人,可以喝发酵更多的熟茶。有的人为怕喝了睡不着觉还可以把一开始冲泡约3分钟的茶水倒掉,在续上开水冲泡饮用,茶的提神效果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二是根据季节饮茶。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但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结合茶的品性特点,最好能做到四季选用不同的茶叶饮用,使饮茶达到更高的境界。

具体说来,在春季,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回暖,大地回春,这时宜饮些清香四溢的花茶,一则可以祛寒除邪,二则有助于理郁,去除胸中浊气,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夏天,天气炎热,饮上一杯清莹碧翠的绿茶,可给人以清凉之感,还能收到降温消暑之效;秋天,天高气爽,饮上一杯属性平和的半发酵普洱茶,既能清除盛夏浊热,又能恢复津液和神气;冬天,天气寒冷,饮杯味甘性温的熟普洱茶可以收到生热暖胃之功效等。阅读直通车:《科学饮茶(下)》

怎么合理饮茶?


饮茶要合理、要科学,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常识,不可漫无节制的饮茶,既浪费又伤身。以下几条应把握住,才能饮茶康乐。

1、老年人不宜饮生茶

所谓生茶是指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绿茶。这种茶的外形自然绿翠,内含成分与鲜叶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点的醛醇化合物转化与挥发不多,香味带严重的生青气。老年人饮了这种绿茶,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强,饮后易产生胃痛;青年人饮后也会觉得胃部不适,即通常所说的“刮胃”。误购买了这种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饮,可放在无油腻的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气,待产生轻度栗香后即可饮用。

2、不喝隔夜茶

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来变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等。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部分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叶片中,水温较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又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强烈氧化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饮用。

3、不饮饭前茶

茶会刺激唾液,如果在吃饭前饮茶,将使你食不知味,不仅品香的功能受影响,而且也会妨碍消化,妨碍营养的吸收,何况饭前喝茶还好刺激胃部,对胃不好者请在饭前半小时停止喝茶。

4、不饮饭后茶

饭后饮茶会降低铁元素的吸收,还有若食物富含磷钙元素,会和茶中的草酸根离子结合,不易排出体外,容易得结石症。最好饭后至少半小时再饮用茶,可助于消化。

5、不喝冷茶,才能神清气爽

冷茶无香气,苦涩滋味出现,而且冷茶必定放了一两小时以上,茶汤已有氧化现象,喝冷茶对身体有滞寒作用,引起咳嗽、聚痰的副作用。

6、空腹饮茶,注意茶醉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减少胃液的分泌。茶汤呈弱酸性PH在5-6之间,胃液的酸度比茶汤强大,其中有些碱性物质,因中和而降低。茶性寒,冷脾胃,会引起心悸、心烦、眼花、发抖现象,俗称茶醉。

饮茶五要素


人类发现和利用茶叶源于中国,据记载,人类最初利用的是茶叶的解毒功能。数千年间,先人最早是嚼吃茶叶鲜叶,接下来大致经历了煮鲜叶汤、煮干茶汤、点茶、泡茶,直到如今出现各式各样的冲泡方法。

人类对茶叶的利用也大致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三个大的阶段。

我们中国人逐步形成对茶的饮用习惯,以及发展到喜爱甚至痴迷,在于了解茶叶是一种健康性饮品开始,逐步上升到了认同它是一种精神性和文化性的饮品。

但是,当我们回归事物的本质和基础,茶叶如今带给饮用者的感受和作用可以归纳为5个字:色、香、味、形、效。这5种感受是我们直接能够感知到的(身体残疾者除外)。

“色”和“形”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干茶的颜色及其茶汤的颜色、干茶的形状及其在水中展开的形状带给我们的是视觉感受,茶叶的“色”和“状”不仅可以用来区分茶叶的类别和品质档次,又能带给我们美好的视觉享受。

“香”是我们鼻子闻到的,闻茶香,闻的是干茶的香、冲泡以后的叶底香及其茶汤香。“味”是我们口腔品尝到的,直接的是入口时的味道,另外还有喝了茶汤的回味。

人类利用茶叶的核心基础和主线是茶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在茶叶中找到了超过500种的物质,正是这些奇妙的物质以及他们的奇妙组合,茶叶给人类带来了健康。但是,如果说茶叶的“色、香、味、形”是我们的直接感受的话,那么茶叶的“效”却不是直接的、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积累。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长期饮茶,茶叶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功效才能够显现出来。

消费者喝茶的最基本需要,就是茶叶的“色、香、味、形、效”,而这其实都是茶叶的物质基础。

作为茶叶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我们要念好这个“五字经”。我们应该尊重茶叶的本真性,也就是茶叶的真色、真香、真味、真形、真效,尤其是对于传统中国茶,那些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化学添加剂,以改变茶叶的“色、香、味、形、效”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茶叶品鉴取向,从而实现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而现实中的有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惕。

一方面,少数茶叶经营者误导消费者,造成了消费者对茶叶品鉴的错误和畸形取向,另一方面,少数生产者又不惜手段去迎合这些不正确的取向。比如现在出现的“芽头茶热”。还有个别茶叶生产者在茶叶中添加化学色素、化学香精,在制茶过程中添加白糖等等,需要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

更为危险的是中国茶叶的饮用安全性问题。茶叶本是健康之物,如果茶叶中出现了超标的稀土、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我们的消费者会受到什么打击?中国的茶产业会是什么后果?

最后,茶叶的“专业消费者”挂在嘴边的所谓“茶气”、“茶韵”等等,我们的普通消费者恐怕很难感知和享受得到。

科学饮茶(下)


阅读直通车:《科学饮茶(上)》

4.茶多酚的功效

有关的医学研究报告证实茶多酚具有如下保健、治疗效果:

(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诸多的医学实验已经证明,茶多酚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诱导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的增高,促进致癌物的解毒;抑制和阻断人体内源性亚硝化反应,防止癌变和基因突变。抑制致癌物与细胞DNA的共价结合,防止DNA单链断裂,提高肌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摄入160毫克茶多酚即对人体内亚硝化过程明显的抑制和阻断作用,摄入480毫克的茶多酚抑制作用达到最高。

(2)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茶多酚对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实现降低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3)降血压

人体肾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有使血压增高的“血管紧张素”和使血压降低的“舒缓激肽”,以保持血压平衡。当促进这两类物质转换的酶活性过于强时,血管紧张素增加,血压就上升。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4)降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5)防止脑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壁松弛,消除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6)抗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形成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形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地抑制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分泌,从而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不宜长期服用,而茶多酚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化学成分,加之其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保健食品。

5.饱餐之后不宜饮生普洱茶

许多人喜欢在大鱼大肉一顿饱餐之后喝些绿茶,这样对健康不利。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进而导致大便干燥。所以,饱餐后最好先不要喝茶。要喝就喝好的熟普洱茶。

6.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一天喝多少茶为宜?这要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的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一日饮茶6-10克,分2-3次冲泡时适宜的。居住在高寒地区的人,一日饮砖茶20-30克也不为多。体力劳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进食量大的人,尤其在高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多的人,一日饮20克茶也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饮茶量要适当减少。

7.荧屏面前长饮茶

电视、电脑是人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有一定射线,对人体不利,尤其时间过长会引起视觉疲劳导致视力衰退,连续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四五个小时,人的视力会暂时减退30%。为减轻其不良影响,看电视时喝杯茶是一个好办法。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如茶中的维生素A,有利于防止视力衰退;维生素B2对眼结膜、角膜有保护作用;维生素C是眼睛晶状体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不足时会使晶状体受损,变得浑浊;维生素D可直接参与眼视网膜以维持视觉的正常;微量元素锌则是维生素A在人体内运转的必须物质,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D不足会减弱眼睛的适应力和辨色能力。另外茶中还含有β-胡萝卜素、钼、钙、脂多糖、茶多酚类等物质,它们也有减轻眼疲劳和防辐射效用,更重要的通过饮茶增进排尿,将毒素排出,“净化”环境。

8.别喝餐馆免费茶水

许多餐馆上菜前都要先给客人倒上一杯免费茶水,但大多数免费茶水茶汤浑浊,杯底沉淀物多,里面多有碎叶和叶梗。据北方某市一餐馆老板透露,这种茶在市场上批发价是8毛钱一斤,有“垃圾茶”之称。同样,茶界人士说,这种“垃圾茶”的一个重要

纳西族的饮茶习惯


纳西族饮茶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土语称茶为“勒”,它是纳西族每日必不可少的传统饮料。早上一起床,老夫老妇环围着火塘火,忙是是拾缀早茶的事情,太阳挨山,又忙着煮晚茶。有人逢到茶叶断喝的时候,就会捧着脑壳,哼着脑壳疼痛。问其原因,说是犯茶瘾。这是纳西人对茶的一种特殊感情的剖露。

所以纳西族以茶作为传统的饮料,是历史岁月悠久了。在这漫长的饮茶传统的食谱里,他们又积累了许多饮茶的文化。

茶内搁放腊油加盐烤烘,称曰油茶,喝此油茶有经饿经渴的作用。有的煮烤罐茶,杯里搁放蔗糖块;然后把茶水倒水倒进茶杯里,称曰糖茶,也有泡清茶。

煨罐茶:取一土罐子,将茶叶置于罐内,在火塘边烤烘,等到茶叶烤出香味,倒进开水,暴涨,旋即倒入杯中,此茶称为煨罐茶。

煨罐茶有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的在茶杯里倒上半杯白酒,然后把罐里的酽茶水,倒进茶杯里,此为酽茶竞白酒,有驱寒解毒清热的功效,是为纳西人喜爱的茶谱之一。有的酽茶内搁盐,喝盐茶有舒胃功效。

其外有传统的面汤茶,炒米茶,麻籽茶,煮此茶锅内搁入麦面,米粒麻籽,放上腊油伙炒,待烤得发黄冒香气,再放上茶叶,加盐,续炒,然后放上水煮之,放面的称面茶,放米的称米茶,放麻籽的称麻籽茶,此为纳西族的传统茶汤。

还有一种叫姜茶,此茶为婚丧事时,纳西族有俗歌之达旦,喝姜茶以驱寒,也有米花茶,它为正月初一必喝的茶谱。

酥油茶:纳西族为牦牛种,酥油视为圣油,是祈神油;新郎新妇抹额头油,也取酥油;纳西族家有客人,必用酥油茶敬客;纳西族的酥油茶做得很考究;取以酥油,茶叶,核桃米沫,麻籽沫,鸡蛋等,然后取煮沸的酽茶水倒入茶筒内,搅拌使其水乳交融,此茶为待客的佳品;有的煮茶水,取牛奶煮茶,此为牛奶酥油茶。

山里青年男女谈恋爱时献雪茶,雪茶土语称为“阁勒”,意为高山爱茶。喝此茶,寓有相爱之意。因而青年男女寻偶相互呼唤:“阁勒吾阁勒,阿胡胡登’。就有宙求爱的文化。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文人雅士的饮茶习俗——文士茶》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