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江苏名茶

发布时间 : 2021-01-18
洞庭山碧螺春红茶 洞庭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黄山毛峰和洞庭碧螺春那个

洞庭山碧螺春红茶。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洞庭碧螺春|江苏名茶”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洞庭碧螺春|江苏名茶”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洞庭碧螺春|江苏名茶

洞庭碧螺春的历史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历史悠久,早为贡是毫无疑义的了。

碧螺春的产地及生态环境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果间作区。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吸果香,花窨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解》中所说:“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摘技术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叶之幼嫩,采摘之深非同一般。

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碧螺春制作工艺|制作技术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叶色泽发黑,条断碎,茸毛脆落。当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品质特点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未震钧(1857~1918年)所著《说》中道:“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岕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的方法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或用70~80°C的开水。当碧螺春投入杯中,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贮藏方法

碧螺春贮藏方法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叶,袋装块状石灰,、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鲜醇爽口。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碧螺区每到采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精选阅读

简述:江苏洞庭碧螺春,涨知识!


碧螺春产地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是绿茶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碧螺春历史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碧螺春生长环境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你对碧螺春了解了吗?如果你想对碧螺春有更近一步了解,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学习更多地茶知识!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江苏洞庭碧螺春绿茶知识分享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是绿茶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如何挑选优质的江苏苏州产洞庭碧螺春茶叶?


【话题】如何挑选优质的江苏苏州产洞庭碧螺春茶叶?看碧螺春茶有特点

碧螺春茶叶用9个字形容最贴切: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

“满身毛”是因为碧螺春成品茶由白毫遮掩,茸毛紧贴茶叶,按照遮掩程度即茸毛密布的程度区分碧螺春茶的优次;冲泡之后,碧螺春茶叶会迅速下沉,这主要是因为碧螺春茶的条索细紧重实,这就是“铜丝条”;“蜜蜂腿”是指碧螺春茶的形态像蜜蜂的腿,这是区分真假碧螺春和加工技术好坏的重要特征之一。

尝碧螺春茶有内质

品尝碧螺春的茶汤,可以用“一嫩三鲜”来形容其内质特征。

“一嫩”是芽叶特别细嫩,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万至6万个以上,芽大叶小,芽叶尚未展开。“三鲜”是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色鲜艳是指碧螺春茶不但外形色泽银绿隐翠、光彩夺目,而且茶汤碧绿清澈、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香鲜浓是指碧螺春茶的香气,在清清的茶香中透着浓郁的花香,使人迷恋和陶醉;味鲜醇是指碧螺春茶的鲜爽茶味之中另有一种甜蜜的果味,使人百饮不厌,回味无穷。

查碧螺春茶有防伪

今年洞庭碧螺春茶叶启用了新版包装,采用“地理标识、一品一码和二维条码防伪”的三合一标识体系,并引入手机扫一扫和部分碰一碰的查询功能,使广大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用普通智能手机实现扫描查询,以此来辨别所买的茶叶是否为真正的洞庭碧螺春茶叶。

碧螺春产地是哪里?产于江苏省洞庭东、西山!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那碧螺春产地是哪里呢?

碧螺春产地

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类。

碧螺春历史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当初茶农采茶,因“筐不胜贮,置于怀中,茶得热气,忽发异香”,茶农于是惊呼“吓煞人格香”,“吓煞人香”于是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进献,甚得嘉许,但圣上以为名称不雅,遂钦赐“碧螺春”之名。于是,今天就有了人人传颂的碧螺春美称。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的功效作用

1.抗衰老

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绿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碧螺春产地是哪里

3.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绿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

绿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清口臭

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经常喝碧螺春对身体有好处,但不宜过浓过量,肠胃不适者尽量少喝。

洞庭碧螺春简介,什么是洞庭碧螺春?


茶是一种生活,在春风习习的日子里,有一间干净的屋子,小屋里有一扇向阳的窗子,,窗子里有看得见好看的风景。刚好饮茶,茶汤在手,我们就启程洞庭山,对碧螺春好好了解一番。2018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您了解洞庭碧螺春的奥秘,但是现在您只要安坐家中,就能参与这次碧螺春的巡礼,身未动,心已远。我们即刻启程!

1.生长环境

碧螺春,产自于江苏省苏州市洞庭山。洞庭山分为东西两山,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本次考察我们将地址选在洞庭东山,东山是碧螺春的主产区,自古以来,茶园与花果树木相互间种,相辅相成,使茶叶得以天然阴凉,为茶叶提供漫散光源,使得茶叶拥有天然之香。

2.茶树的种类

东一碧螺春茶园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园区。山上基本是早茶,小山种,小山种原生长于洞庭山的小山岛,后以扦插育苗的方式培育在东山。茶树生长环境以群居生长的方式自然生长。山下的树种是早期群体种,栽培技术即使上下的差距,却决然不同。还有一些果树的种植,使茶树以自然生长方式吸收花果树木之香气,令其独具果茶香味。

3.采摘时间及标准

碧螺春茶在春分后采,谷雨前停止采摘,它有三大特点:摘得早,采得嫩,捡得净。碧螺春的采摘标准尤为严格,茶叶的采摘全部由人为,采摘时一般以单芽或一芽一叶,人工炒制。采摘手法:双手握成拳头,轻轻一提,不可掐拽,否则容易影响茶叶的美观性。

4.制作工艺

第一步,杀青:双杀翻炒,温度控制在200℃左右;第二步,揉捻:温度控制在100℃左右,采用炒、抖、揉的方法交叉进行,使茶叶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条索形状逐渐形成,手法力度不易过轻或是过重;第三步,做形,温度控制在80℃左右,这一步是使茶叶卷曲似螺旋,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第四步,干燥,温度控制在50℃左右,采用轻揉,清炒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叠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制足干。关于洞庭碧螺春,你了解了吗?

十大名茶碧螺春原产地——江苏苏州


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只产于江苏

碧螺春只产于江苏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的东西两山,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碧螺春自古产量稀少,深得康熙喜爱,被赐名“碧螺春”。太湖万顷碧水,烟波浩渺,东山岛基本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适合茶木生长;西山四面临湖、气候比较温润、日照充足。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碧螺春茶树品种

洞庭山碧螺春茶采用的是土生土长的洞庭群体种,这是最适宜制作碧螺春茶的品种。碧螺春茶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影响下,鲜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叶质柔软,内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化成分。中国农科院研究所对其进行检测:碧螺春茶一芽二叶鲜叶成分中的氨基酸等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绿茶,因而制成的绿茶香鲜浓、味鲜醇、色鲜艳,被誉为茶中珍品。

东、西山群体种(以“柳叶条”、“酱板头”、“柴茶”等小叶茶树品种为代表)适宜制作洞庭碧螺春,是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主导茶树品种。“槠叶种”、“迎霜”尚能制作洞庭碧螺春;“福云五号、六号”、“福鼎大白”等中大叶品种不太适宜制作碧螺春;“乌牛早”不能制作洞庭碧螺春,是东、西山严禁的茶树品种。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茶树品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碧螺春!只有产自江苏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才是真正的的碧螺春!

正宗碧螺春茶产地是哪里?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昨宵曾就莲房宿,花露花香满一身。”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创制于明朝。乾隆下江南时已是声明赫赫了。那么,碧螺春的产地在哪呢?

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历史文献资料中就记载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

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碧螺春产于洞庭湖,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的由来

碧螺春茶在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碧螺春产于哪里有很多传说,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独特的产地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碧螺春。碧螺春茶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中外。

南京雨花茶|江苏名茶


南京雨花茶|江苏名茶

提起,自然会联想起晶莹圆润的雨花石。、雨花石因产于雨台而得名。

创制于1958年。1961年以来曾先后数次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

销往全国各大城市,1964年开始在国外试销,深受港、澳同胞、新加坡侨胞及国际友人的赞赏。

原产于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园林风景区,现已扩大到大江南北的“三郊五县”,即雨花、栖霞、浦口3个郊区,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等5个县。由全部手工炒制步走向机械化生产,产量达7—8吨,质量逐年提高。

的采摘

的采摘精细,要求嫩度均匀,长度一致,不采空心芽、病虫芽、紫芽。具体标准是采摘半开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当新梢萌发至一芽二、三叶时采下一芽一叶,芽叶长度2—3厘米。特级茶一芽一叶占总量的80%以上。通常炒制500克特级,需采4.5万个芽叶。

制作工艺|绿茶制作技术

采回的鲜叶,在室温2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摊放。通过摊放,散发部分水分,促使茶多酚等生化成分发生轻微的变化,从而消除成品茶的青涩味,增加鲜醇度,摊放厚度2—3厘米。历时3—4小时。

手工炒制,工艺有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筛分四道工序。

杀青在锅径60厘米的锅内进行。当锅温120—140℃时,投入摊放叶500克左右,掌握“高温杀青、嫩叶老杀、老叶嫩杀、嫩而不生、老而不焦”的原则。采用“先抖后闷、抖闷结合”的方法。当叶质柔软,折梗即断,透发清香,即起锅摊凉。历时5—7分钟。

整形干燥是成形的重要工序。当锅温80℃左右,在锅面上涂上少许乌柏油,待青烟消失,投入成条率达80%以上的揉捻叶。先采用抖散翻炒手势,当水分散发部分后,锅温降至60℃左右,开始做形,双掌合搓,边理条,边搓条,再抓条。用力由轻到重,当干度达五、六成干时,提高锅温(70℃),用手满握,在锅内反复拉条、磨擦,将条索拉直、搓紧、搓圆。当达到细紧、浑圆、光滑,干度达九成以上时起锅。历时约30—40分钟。

最后通过圆、抖、飘、筛,分清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分级归堆,再用50℃左右的烘温烘至足干,摊凉进库贮藏保管。

品质特征

成品分特级、1—4级共五个级别。手工炒制劳动炒制劳动强度较大,低,每锅只能炒制250克茶。因此,近年开始进行机械化生产试验,已获得成功。

紧、直、绿、匀是品质特色。最终要求达到: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清香四溢。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

怎么冲泡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的喝法


鉴别方法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比较清澈柔和、青黄明亮,加色素茶汤的看上去颜色比较鲜艳,明显发绿。[4]

龙井和碧螺春的区别

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龙井出自西湖,龙井是中国杭州四大名茶之一,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外形特点

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毫风毕露,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内在特点

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在鉴别真伪时,可用真品进行对照,凡不具备上述特点者即可却认为伪冒品。

冲泡方法

碧螺春的泡法根据不同的茶质,有不同的泡法:

一、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若高于60℃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适合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瘦弱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量。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4]

二、条索松展的茶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使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采取的办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悄悄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饮用方法

1.请选择安静优雅,空气清新的环境。

2.请选用无异味洁净的茶杯茶具。

3.请选用优质矿泉水。

4.先注水后放茶叶,且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

洞庭碧螺春简介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碧螺春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碧螺春茶。

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