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大白茶”的始祖

发布时间 : 2021-09-07
福鼎大白茶的功效 福鼎大白茶功效 福鼎大白茶饼的功效

福鼎大白茶的功效。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鼎大白茶”的始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福鼎大白茶”的始祖”相关知识!

种茶和茶饮是人的发明创造,有野生茶树的地方并非就有人栽培出茶。巴蜀与闽越等地的先民,或许各自培植发明了茶饮?或者,中国是否只有一个茶叶起源中心?肯定或否定,都还需要更深入的探寻。

尧时,太姥山下才堡村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栖居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流行麻疹,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这深深刺痛了蓝姑那颗善良的心。一天夜里,受南极仙翁指点,蓝姑攀上鸿雪洞顶,在榛莽之中找到一株与众不同的小茶树。她遵照仙翁的嘱咐,将茶树上的芽叶采摘下来,送到每个村庄,告诉村民们怎样煮茶给孩子们喝,终于战胜了病魔。

这株茶树,傲霜雪于百丈,历枯荣于千年,受云雾之呵护,得泉露之滋养,仍亭亭玉立于太姥山一片瓦旁的鸿雪洞顶,成为福鼎大白茶的始祖。值得欣慰的是,今天,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福鼎人民,以这株老茶树为母本扦插,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推广繁衍,遍种太姥山脉,福鼎成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小编推荐

黄山毛峰的始祖和简史


清代,安徽歙县漕溪谢氏《馀庆堂》第47世纪谢正安(1838-1910),此名字是以其于1910年仲春为四个儿子分家的《祥字阄书》中有正安亲笔,卒后墓前《碑文》载:皇清诰封奉政大夫,封朝议大夫......正安......之合墓的正名相符合。从《祥字阄书》自序和有关考查来看,正安18岁开始去江北做生意,故在咸丰中叶,太平军路经徽州,家业为之荡尽。则由弟正富侍双亲逃难求生,后遭瘟疫,亲房叔伯大半死亡。安定两年,弟又病逝。正安已是当孑然寡助之时,处家无立锥之地,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

恐忝所生,誓欲重撑夫门户。他带领家人,到离家9公里深山的充头源租山开垦,种粮度日,结合种植茶园。

此间蒋(新田)、郑(瓦窑坦)、王(横路下)3户及安庆逃难的吴、储2户陆续迁入充头源落户,租山种粮,发展茶园。同治年间,商务奋兴,正安均常在外跑商务,并每年在漕溪挂秤收购春茶,略经加工,户挑到皖东运漕、柘皋设店销售。情因亲步谢光荪(1818-1878)在江苏靖江县新沟司衙内任职,又将茶叶从长江水路先到靖江,再到上海闯市场,大开了眼界。当明上海茶庄林立,各庄普有名品。而常品茶竞争相当激烈。使得谢正安清醒地认识:在上海市场开茶庄,既要有了好招牌,更要手中有极品名茶。他集市场商务实践和20多年种、采、制、销茶叶之经验,又受父、叔多方谋划指点,筹办茶号在同治后期已形成雏势,明逢光绪元年(1875年),漕溪谢裕大茶号开张。并于清明后,他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经过下锅炒(即用五桶锅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园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的精心制作,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先称毛峰。因数量极少,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谢裕大茶庄,被英国茶商品尝后,竖起拇指,连声称赞。不仅毛峰迅速名扬上海,亦为茶庄屯绿外销打通渠道。后因毛峰产地,既属黄山源,又邻近黄山,则称黄山毛峰。

故此,谢正安既为谢裕大茶行开创者,又为黄山毛峰创始人。后以其丰功佳绩为始祖,谢氏《馀庆堂》分支立慎裕堂,为置产所用。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仲春《歙邑黄山漕溪谢慎袼堂正安屯溪置产簿》所记载。后来当地对慎裕堂人统称茶行里人。

中国十大名茶之黄山毛峰的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黄山毛峰简介。

2黄山毛峰。

3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4黄山毛峰产地。

5黄山毛峰的采摘和制作流程。

6黄山毛峰的工艺特点和品质特点。

7黄山毛峰的品质等级的区分。

8古往今来,黄山毛峰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10黄山毛峰的传说。

11黄山毛峰茶史追溯。

12黄山毛峰品质等级简介。

日本茶道始祖轶事


日本茶道始祖轶事

我在夏天喜欢摇一把扇子,可惜大多容易损坏,这几年常用的只有两柄没事,还是日本产的。东西不贵,但精美之余耐用,还透着一股禅味,当然了,那是咱大唐之遗风。再就是喝,日本那几个岛子能有什么好啊,可人家就本守着古朴的精气神,虽说底蕴不厚,却怎么看、怎么像那么回事儿。

一般所谓的是指抹,即把生叶蒸青后干燥,然后弄碎挑掉筋脉,将挑选的叶肉片碾成细粉,以芽为原料的叫“浓”,其余的为“薄”,该饮法也称淹,在碗中注入熟汤,搅拌均匀后一起喝下。另一种饮法是煎,和差不多,在壶里泡过后来喝。在日本,煎道比抹早五百年,成为道的时间却晚了二百年,创始者有石川丈山及隐元隆琦,公认的始祖则是一位“卖翁”。

卖翁生于德川幕府的1675年,出生地在佐贺县,父亲是医生,11岁出家龙津寺,法号月海元昭,14岁随师父化霖禅师去长崎唐三寺,拜访过僧人,吃到了武夷。15岁徒步千里,到万福寺参加了黄檗禅活动。22岁开始只身云游,遍访高人。29岁已具有自由通达的诗文才智,仰慕唐人的煎三昧之风流生活。

过了整整50年的禅僧生活,卖翁十分厌倦当时僧侣社会的^***,念念不忘重振宗风,曾作诗曰:“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钱赈我穷。”61岁时,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通仙亭”的小店,燃起炉,摆上钱筒卖起来,他在酒旗上写道:

“百两不嫌多, 半文不嫌少,

白喝也可以, 只是不倒找。”

这时,他的思想已经转向“非僧非道又非儒”,神仙的色彩十分浓重,他把汤叫做“仙液”;客称为“仙客”;卖的担子则成了“仙窠”。其诗曰:“白云为盖设筵,千岁风光异玉川。我有通天那一路,何须六碗达神仙。”这位卖老头虽然黑面白须,还是个秃头,却不受身外之累,煞是自得其乐,自赞道:

老来安分,为卖翁。乞钱博饭,乐在其中。煮通天涧,鬻渡月花。

74岁时,卖翁写下唯一的传世之书《梅山种谱略》,描述了传入日本的简史,介绍了神农、陆羽、卢仝等祖的事迹,从种、制、赏一直说到思想,他说:“智水满于内,德泽溢于外之余,始及于风雅事。”这种思想在下面这首诗中,表达的极为充分:

酒偏养气功如勇,只清心德似仁。

纵使勇功施四海,争如仁德保黎民。

到了晚年,卖翁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81岁时的9月4日,他选择四件具送给好友,将其他全部所有,一把火烧个精光,使之化为灰烬,归还给了大地。89岁的时候,卖翁坐化而去。但他那首《仙窠烧却语》却像一把火炬,从此照亮了的黑暗天空。

武夷岩茶是国外红茶的始祖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我国的乌龙茶最早起源于武夷山,尔后传至闽南的安溪县,再传到广东和台湾二省。现从闽北、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生产的工艺来看,已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而后有传入印度、欧洲等国。

由于武夷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所以茶叶的天然品质极其优异,再加上明、清以来数百年间,引进外来的先进制茶方法,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不断研究、改进,创造出香高味醇、形色独特的武夷岩茶,逐渐形成了一套乌龙茶的工艺技术,流传到闽南、广东、台湾等茶区。”“武夷岩茶的制造方法对世界制茶工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清初,醇香的武夷岩茶通过海路进入英国的上流社会,很快就使那些绅士们颠倒入迷,品尝武夷岩茶成为王公贵族们竞相追逐的一大乐事。他们往往追求价格昂贵、品种稀特的武夷茶,而且品赏时讲究繁文褥节,礼仪奇特,因而为政敌所诟病和嘲讽:“茶叶色色,何舌能辨?武夷与贡熙,白毫与小种(白毫、小种均为武夷茶名),茶熏芬馥,麻珠稠浓。”在诗里,英国自由党人把品饮武夷茶做为侈靡的见证用来讽刺鲁利勋爵。相当一个时期,欧洲的上层社会都以品饮武夷岩茶为时尚。一些欧洲的作家、诗人还创作了赞美武夷岩茶或借以抒情的文学作品。如英国诗人爱德华·扬所写的诗句:“两瓣朱唇,薰风徐来,吹冷武夷,吹暖郎怀”,就是借品尝武夷岩茶来表达热恋中的男女情爱。

清时武夷茶就形成集散地,其先在本邑下梅街、星村街,道咸间(1821—1860)下梅茶市移至赤石街。由于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完善,深得饮者青睐。自乾隆初始,武夷茶由山西客商贩运至蒙古和俄罗斯,大得其所,同时岩茶遍销闽粤台和东南亚,销路宽广,价高利厚,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据1942年《崇安县新志》卷十九载:清时茶厂近百家,产量逐增,1875—1908年约40万斤,且价格攀升,创历史最佳水平。

…十九世纪初,印尼殖民当局派荷兰人杰克逊从福建引进大批茶种和制茶工具,聘请中国技术人员传授茶叶制造方法。杰克逊写的《茶树栽培方法》一书中叙述的制茶工艺……与武夷茶制法基本相同。直到1880年以后,印尼华侨经营的茶厂,还仿造武夷茶在市场出售,以后才改制红茶。印度总督于1835年派英人戈登到中国研究茶叶技术,购进大批武夷茶种,并聘请中国工人作指导,在阿萨姆地区发展茶叶。他们最初采用的制茶方法也与武夷茶大体相同……1871年以后,简化萎凋手续和时间,前后只有五道工序……逐渐改为红茶。

由此可见,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国的红茶制法,无疑是从半发酵的武夷岩茶的制法脱胎而来。”“从19世纪印度开始种茶后,所采用的加工方法,是从武夷乌龙茶加工方法引进的,也可证明乌龙茶是印、锡红茶加工的始祖。”

当时,欧洲社会以茶待客盛极一时。民国《崇安县新志》记载:“英吉利人云:武夷茶色红如玛瑙,质之佳过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远甚,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其为外人所重视如此!”

福鼎白茶的来源及点评


白茶逐渐成为茶客杯中一抹清雅的素色,日前,记者在南宁10+1商业街搜到的白茶,以专卖姿态首次出现广西。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绿、红、青、黑、黄、白)之一,属轻微发酵茶。因其采用的鲜叶原料,以及工艺的不同,生产出的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以及新工艺白茶五种。

来源

据了解,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在《茶业通史》中写道:永嘉(今温州)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读。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来自福建品品香茶业南宁分公司的刘仁慈介绍,福鼎盛产茶叶,兴于唐,盛于清,种茶制茶技术精湛。茶业是福鼎的重要产业主要生产白茶、绿茶、茉莉花茶、白琳工夫红茶、乌龙茶,年产茶1.5万吨,是全国十大产茶大县(市)之一和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名优茶生产基地。

点评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的传说


太姥娘娘与福鼎白茶宁德市以种茶闻名世界,茶种类之多、饮茶历史悠久数全国之最。而几乎每个茶种都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在众多有关茶叶的传说中,以福鼎白茶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最广。

据《宁德茶叶志》记载,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蓝姑那颗善良的心在流血。

一天夜里,蓝姑在睡梦中,见到南极仙翁。仙翁发话:蓝姑,在你栖身的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白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一觉醒来,立即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顶上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她急于找到那株茶树,一切都顾不得。突然,她发现榛莽之中有一株与众不同、婷婷玉立的小树,眼睛一亮:啊!是白茶树!是白茶树!遵照仙翁的嘱咐,她迫不及待地将树上的绿叶采下来,装进揽身裙兜。当采满一兜后,她回过头,惊奇地发现,树上又长出了新叶原来这是仙翁赐的仙树!

为了普救穷苦的农家孩子,蓝姑拼命地采茶、晒茶,然后把茶叶送到每个山村,教乡亲们如何泡茶给出麻疹的孩子们喝,终于战胜了麻疹恶魔。

岁去年复,秋归春回,蓝姑从没有停过对穷人的帮助,晚年遇仙人指点,于农历七月七日羽化升天,人们怀念她,尊之为太姥娘娘。

蓝姑得道成仙了,依然牵挂父老乡亲,每年七月七,都要回来看望他们。每次见到乡亲们还是那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模样,回到天上,就大哭一场。有一回,被南极仙翁撞见,仙翁听后说道:其实你完全可以让乡亲过得好一点,你还记得那株茶树吗?它不仅仅能治麻疹,更有祛病强身,生津壮神的功能。你回去教乡亲们,把树枝剪下扦插,待树枝长成树了,再剪下,再插,如此反复不已,太姥山周围便都种上白茶,茶可卖钱,种多了不就富起来了?蓝姑听了破啼为笑。

再说太姥山中的竹栏头村,有个姓陈名焕的年轻人。他家上有年老多病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全靠他夫妇上山砍柴维持。一天,夫妻俩砍柴时,妻子不慎崴了左脚踝,陈焕背起妻子,走进鸿雪洞。他想,人说上山求太姥,下海求妈祖,我干吗不向太姥娘娘为乡亲们讨个生计呢?于是,夫妻俩舀起丹井的水,净手上香,膜拜在娘娘像前。太姥娘娘见到这一对年轻夫妇很高兴,就将白茶的密秘传授给他们。陈焕夫妇得了娘娘的秘传后,不但自己种茶,还教四周的乡亲一起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农民们因白茶而增收,茶商们更是因白茶而发财。

布朗族的英雄、种茶始祖:叭岩冷


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属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娶傣族领主女儿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基层官衔)。叭岩冷临终前曾嘱咐部民说: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在布朗族的《祖先歌》中有唱词唱到:

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他生前领着族人开始对茶进行人工培植和移栽,并给这种饮用佐料得责(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腊,意为绿叶,为后来傣族、基诺族和哈尼族馒尼人、卡多人所借用,均称茶为腊。从叭岩冷倡导种茶起,迄今已千余年,澜沧景迈、芒景布朗族村寨附近方圆几十里都有茶树,这里生产的茶叶,色泽新颖,味道淳真,倍受饮茶爱好者的青睐。明清以来,布朗族山寨景迈茶山一直是重要的普洱茶产区,今澜沧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林,仍然生机勃勃,年年采茶,中外闻名,参观者众多。如今的澜沧景迈乡芒景、芒洪及周围的五个布朗族村寨,寨民都是叭岩冷属民的后裔,他们共同祭祀叭岩冷,1950年以前,每年农历六月初七,要到芒景上寨后山,原叭岩冷居住的遗址处祭祀一次,叭岩冷被布朗族尊为种茶始祖。近现代布朗族茶人多以此为荣。

天下产茶的地方当然很多,大多叫茶园。就算称为茶山的,也不过是山上的茶园,种着齐胸高的茶树罢。而到了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的景迈、芒景,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茶林一山山的绿,望不到边际,又正被盛夏的雨洗着,被清晨的雾笼罩着,湿淋淋的在山洼里流淌开来。景迈和芒景的海拔约1400米左右,又在北回归线一侧,据说是出产高品质茶叶的最佳海拔高度和最佳区域。这些已经生长了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茶林,至今依然被人采摘着、饮用着。

茶林轶事考察队的越野车如一只船,在绿海中飘飘落落地走着。从车窗望去,两边又高又密的林子,在雨雾中把天都遮住了,阴阴的,阳光都射不透。要不是惠民乡的副乡长周长平说是茶林,我们还以为是原始森林呢!从景迈到芒景20多公里山路,居然就是在古茶林中行进!不止是这两个村子,加上芒洪、翁居、翁洼等几个村子,都是被2.8万多亩古茶树环绕着、遮蔽着。景迈村是傣族寨子。穿过寨子的公路上,一摊连一摊的凉晒着茶叶,路好像也变成茶叶铺的了。属于这个村子的古茶林有8000多亩。茶树一般有三四米高,脸盆粗细,枝杆在密密匝匝的树阴中,向着有阳光有雨露的缝隙四处突围。纵横交错的树干生长着岁月的沧桑、生命的力量。茶树满身佩戴着湿湿的苔藓和说不出名称的寄生兰不用专家介绍,人们一看就知道这里的茶树林很古老,这里的生态很原始。在这古老、原始的茶林中,那些更高更粗的古茶树就被称为茶王了。村子里的人还记得,最大的两株茶树,分别于1956年和1976年被砍。可惜!但那时真的怨不得谁,不就是两棵树。那样的年月砍的树还少呀?现存最大的两株,其中1号古茶树高4.3米,基部干径0.50米;二号古茶树高5.6米,基部干径0.40米。这样高的茶树,如何采茶呢?两个傣族小姑娘特意穿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采茶给我们看。11岁的岩伦和10岁砍伦年纪是小了点,但大人们都做别的事去了,又正是假期,茶叶都是如她们一般大小的姑娘们在采摘呢。在茶林里随便选了一株茶树,她们背着竹篮,就身手敏捷的爬了上去,立足的位置,已经高过我们的人头了。一棵树上,站得下三五个人采茶呢。莽莽茶林里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的山寨就洒落其间,古茶树的树龄似乎就是山寨的历史。随便一株古茶树,都有几百年;随便一个山寨,都已存在了几十代人。这里的民族真正算得上是原住民了,他们世世代代采摘古茶食用。摘下的茶叶,晒了制了,又通过茶马古道带去遥远的地方,远得让山村的头人和祭师都讲不明白。外面的世界太远,讲不清也罢,但他们却讲得清从前的事,几百年上千年的事,都讲得清。芒景村的苏国文,就是一个讲得清往事的人。1950年,苏国文的父亲苏里亚(布朗族名为岩洒),作为这一带最后一个布朗族头人,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他背着一袋5公斤重的古树茶,那是只有当地头人才喝得上的小雀嘴尖茶。在中南海,苏里亚亲手把小雀嘴尖茶送给毛主席。现在,古茶林里的碑上,还写着苏里亚送茶叶到北京的事情。头人的儿子苏国文,如今在芒景山上也有相当的威望。他退休后,发动村民集资建了一个芒景布朗风情园,我们去的时候,工程正在收尾,里面有新的寺庙,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真是当了一辈子教师,搞旅游也忘不了教书。况且,这一带地方,小学校也常常设在寺里。他还自己出资10万元,依稀仿照从前头人的房子式样,在庙旁建了一幢国文楼。他相信古茶林出名了,游客日渐多起来,他的举动也会为村民们带来好处。

碑文铭刻茶林历史苏国文不简单,他的布朗族名字叫岩赛吧,59岁,在县教育局工作,是全国先进扫盲工作者、全国民族教育先进个人,现在已经退休回到家乡。他把芒景布朗族的事情写成了一本《芒景布朗族传说简史》,没有正式出版,只是作为一种印刷品成书几百册,在世间流传很少。虽然,这里的古茶林被世人谈论还是近几年的事,但在他的着作中,他认为是布朗族先民最早种茶饮茶。在芒景村的芒洪寨,那座有些残破的老寺庙看似很普通,里面隔出半间堆放芒锣、象脚鼓等节庆祭祀用品,另半间供着香火。但里面的一块碑却大有来历。石碑是供销社拆房子时从墙角里发现的,已残缺,红砂岩上用傣文写着这样的意思:某年某日在头人的带领下建了此庙。苏国文和澜沧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左应华说,从前有5块石碑,第一块碑为种茶碑,第二块为建寨碑,第三块为建庙碑,第四块为历代佛爷碑,第五块为历代头人碑,碑文记录了芒景布朗族在此定居一千多年的历史。从中可看出布朗族先民在建立自己的家园时,把种茶视为美好生活的第一要素。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景迈古茶园的茶叶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算起来这片古茶林已经有1300多年了。考察队的周红杰教授说,碑文记载景迈芒景古茶园的历史,是目前判断这片古茶园种植史最可信和最权威的史料。1300多年的古茶园,让考察队员既惊喜又有些不敢相信。1300多年前,那些一度被认为是世界茶叶发祥地的国家和地区,有的还没有开始茶叶栽培,有的仅有零星的种植,而景迈芒景的先民却已成林成园的种植茶叶了。这,不能不说是世界茶叶种植史上的一大奇迹!

布朗族绿色的拐棍布朗族头人苏里亚把茶叶带到北京,使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布朗族茶叶小荷初露,让人认得这深山的妙龄女子。殊不知,这小荷,这深山妙女,漫山遍野地植根在布朗族先民的生活中,与布朗族的历史文化一同生长着。已经流传千年的布朗族典籍《奔闷》,详细记载着布朗族英雄哎冷与茶的传说。哎冷在布朗话里就是老大的意思。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可以与希腊神话中的那些天神媲美,但更具人性。是他带领一支布朗人最先到这里定居,他才能超群,景洪傣王把第七个公主南发来嫁给了他,封他为叭哎冷,是级别不低的官。布朗人英勇善战是史有所载的:勇悍好斗轻身,兵不离身,这在纷争不断、环境险恶的岁月,是求生存的必备气质。哎冷也是武艺不凡,得到人们的尊敬。哎冷最后死于一次族人相争的阴谋,他临死前说: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光;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一个英雄去世了,但他留下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初七,这里的布朗村寨还要举行一种叫夺的活动来祭茶和祭奠哎冷,时间长达数天,要进行镖牛等隆重仪式,中心地点就在芒景的哎冷山上。在芒景布朗族的《叫魂经》等典籍中,不仅记载着祖先迁徙的历史,也留下了这样的话:叭哎冷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英雄,他给我们留下的竹棚和茶树,是我们生存的拐棍。从布朗族典籍《奔闷》中记载的哎冷到苏里亚;从苏里亚到他的儿子苏国文,已是沧海桑田,但这根绿色的拐棍却生生不息,支撑着布朗人子子孙孙的生活。/pbr/p历史上,布朗山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输送到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这里布朗、傣、哈尼等族百姓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也是他们平日里的菜,生活中的保健饮品。布朗话里,茶称为腊,最初只是一种佐料得则。至今,还有人在野外劳作时,摘一把鲜叶,用盐巴辣子一沾就是菜。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腊不行,这句话仍在布朗山讲着。云南人说的吃茶,在这里有了真切的含意。因为此种得则与生活是那样的密不可分又有利于身体,渐渐有了人工种植。于是,哎冷给这种佐料取名腊,原是绿叶之意,从此用来专指茶。在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多有带腊、拉等字的地名,就往往与茶有关。

一千多年的种茶史,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作:腊告(干绿茶)、腊拉(大粗叶茶)、腊贺(糯米香茶)、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就是此种茶)、腊广(圆形的紧压茶),也就是后来誉满天下的普洱茶。/pbr/p在景迈芒景,森林、茶林与村落,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里,连空气中都仿佛飘散着茶树的清香,让人分不清是先有茶树还是先有人家。1994年,日本名古屋茶叶协会理事长,国际着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来这里考察,把这万亩古茶园赞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珍贵的茶树自然博物馆,是中国的国宝。

昆明世博园茶树区里,曾展示过两棵巨大的千年古茶树,就是从景迈移植去的,世博会期间令来自世界各地的茶界人士惊叹不已。后来,它们因水土不服枯死了。但在景迈、芒景万亩古茶林里,我们看到数不清的古茶树吐着新绿,生机勃勃。

布朗族代表玉甩叫说:

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变化大彻底脱贫信心足我是一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代表,能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是一种光荣。我所在的乡很偏辟的,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来到北京学习了很多东西,开扩了眼界,对我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各方面还是有很多变化和感触,来到北京同其他代表一起讨论关系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与其他代表进行交流,积累了很多,这些经历都是很宝贵的。现在我们那边百姓的生活变化还是很大的,党的政策好,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少数民族的生活变化很大,生活好起来了。我们那边的百姓正在逐步摆脱贫困。我们那里自然资源丰富,现在中央的富民政策好,百姓信心十足,相信将来生活会更好,最终会彻底摆脱贫困。很多老百姓的茶叶收入是相当不错的。现在很多家里买了摩托车。

还有就是我们那边教育方面的变化,现在我们那里的小孩上得起学了。以前都是茅草房,现在孩子们可以在白白的瓦房里读书,现在冬天孩子们读书也都不会受风寒。这些年我们那边发生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所以要要感谢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好。

玉甩叫,女,布朗族,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民政助理。来自《中华民族1000个第一》

中华茶祖文化论——陕西茶的始祖文化(六)


陕西茶商在明代创造了中国茯砖茶的始祖文化

明清以来泾阳茯砖茶一直独霸西北市场,也是民族地区特需商品。西北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就是其真实写照。这里我们透过泾阳茯砖茶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地位,来揭示其背后那种深厚的中国茯砖茶始祖文化。

(一)明清时期陕西商帮商垄断了西部地区的边茶贸易。

陕西商帮在明代指来自紧相邻接的西安府的三原、泾阳县和渭南韩城等地的商人。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在陕西实行食盐开中、茶马交易、布马交易等特殊的经济政策。当时的陕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独有的地域和物产优势,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鬻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形成了以泾阳、三原为中心,以西北、川、黔、蒙、藏为势力范围的西部商业资本集团。以财雄势宏被尊为西秦大贾或关陕商人。

边茶转输是陕西商帮从事的大宗商品流通领域之一。明清时期政府实施茶马交易,率先立茶马司于陕西等处,将西北边茶作为军事物质专营;成化五年明政府放宽政策,部分茶叶进入商品流通;弘治三年推行了开中边茶,由官收官销改变为官督商销,西北边茶进入了大规模商运商销的阶段。自此陕西商人尽占边茶贸易的天时地利人和,垄断了西北边茶贸易。明清时期泾阳县经商者特多,其中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结成帮会,即泾阳帮,常从湖南等省购入茶叶。为便于长途运输,将茶叶经过炒制,加工成砖茶,用牲口驮运到青海、新疆、内蒙,卖给当地牧民。据清道光年间,卢坤撰《秦疆治略》文中提到:泾阳县,官茶进关另行检做。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由此可见当年茶叶生产规模之大,管理之严。据查计:泾阳县经营甘引者五十四家,陕引者三十二家,共八十六家,每年过境砖茶数量多在二百万斤。西南边茶亦称汉藏边茶,当时明代边防的重点在西北,西南边茶政策稍宽,陕商从事西南边茶贸易的队伍不断壮大。在明代输茶入藏的四川南路边茶贸易也操纵在陕商之手,由陕商把康定由一个小山村变为番夷总汇,当时茶棉绸大字号多为陕籍,陕西街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据《西康纪要》载陕商泾阳人刘兴义在雅安开设的兴义茶庄每年的利润不少于16万两,王桥的于家利润10万两以上。

陕西商帮西部边茶贸易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使占地理交通之便的泾阳成为了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茶叶加工中心、销行西北的茶叶集散转运中心。

(二)早期的茯砖茶是明初陕西商帮以陕南茶为原料筑制的一种紧压茶

茯砖茶出现的时间,在茶学界有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茯砖茶出现于明末清初,一般解释为:1644年前后,陕西泾阳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在伏天手工筑制砖茶,故称伏砖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我想这种说法只是学者们对原料来自湖南的茯砖茶的解释。茯砖茶在陕西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远远早于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的茯砖茶。

茯砖茶的出现最早应追溯到明朝初年。陕西茶叶的生产从明初到1470年有一段榷茶时期,洪武四年规定民所收茶官给价,令有司收贮,这样民不得其利,私茶难禁。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边茶贸易利润丰厚,西北地区一块茶(五斤)换一只肥大的羯子,四块茶可换一头牛,八块茶可换一匹马,西南地区茶一斤换一羊,十斤易一牛,边茶一封(18斤)换羊毛100斤是经常的事,边茶的利润一般是50%-300%。边茶贸易的丰厚利润,促使了陕商从事边茶贸易的队伍壮大。据明代杨一清的《茶马疏》的为修复茶马旧制第二疏提及陕西茶事云:汉中府产茶州县官课岁用不过十之一二,其余俱为商贩私鬻之资。明王朝颁布了极其严厉的刑法,如私茶出境,斩;关隘失察要处以极刑等。《明太祖实录》、《明英宗实录》还载有走私边茶的职务犯罪。但茶禁愈严,则茶利愈厚。利之所在,趋者澜倒。走私的边茶因价钱低廉而充实市场,致使政府大量边茶积压。据杨一清茶马疏披露:三茶马司现贮之茶洮河可足三年之用,西宁可足二年之用,其商私课茶,又日增月益之,以致积久腐烂。可见当时陕商走私边茶的盛行。

陕西茶商在明政府严查、路途遥远、人背马驼的条件下,既要躲过重重关卡,又要多带茶叶,谋求更大的利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小茶叶体积。精明的陕西商人参照团茶的制作工艺,对茶叶进行再加工,制成茶块,然后秘密运往西北地区销售。对茶再加工的过程中,陕西商人们就总结出了一套精湛的制作工艺,为茯砖茶风靡西北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茯砖茶是以陕南茶为原料。自唐以来,由于少数民族习惯饮用陕南茶,加之地理毗邻运输方便,陕南茶一直是朝廷以茶易马的首选。明朝廷鉴于边境烽火绵绵,敌国又善骑射,加大了扩军备战的力度,使汉中茶作为间接的国防资源又升了级别。《明史》载:用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可见当时汉中茶价之昂贵。茶的产供销完全成了政府行为,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在陕南茶区有其民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壮观记载。茶叶产量大幅提升,年产量有至500万斤者。当时昂贵的汉中茶成为陕西茶商争相贩卖和走私的商品,据杨一清《茶马疏》说:汉中一府,岁课不及三万(斤)而商贩私鬻者百余万(斤)以为常。可见陕西商茶和走私茶贸易占据的份额之大。因此早期的茯砖茶以陕南茶为原料完全可信。

自茶马交易以来,当时只有陕南、四川一代的茶由政府控制,成为官茶。而湖茶属于私茶,不能随意边销。但湖茶滋味浓厚醇和、量多价廉,陕西商人转移到湖南采购茶叶,掺于汉中茶中以次充好,从而有了商茶低伪,悉征黑茶的记载。明万历二十三年,御史李楠请禁湖茶,言:湖茶行,茶法、马政两弊,原报汉、兴、保、夔者,准中。越境下湖南者,禁止。御史徐侨言: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行之引,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於酥酪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严核,以遏假茶。后来户部折衷其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从上面这段记载可以看出:1、明代时期湖南黑茶以价格低,以民间贸易的方式冲击到了官茶市场;2、湖南黑茶的主要途径是商人到湖南私贩,主要是先贩运到川陕,甚至以川、陕茶名义,进行走私交易;3、湖南黑茶明代中期还是川、陕茶的补充。明末清初由于陕南茶农受官、商双重盘剥,造成民不聊生,利不胜害,导致陕南茶叶生产极大破坏。陕西商帮只能从湖南贩茶运至泾阳,加工成砖茶后贩卖西北。这时才正式出现了以湖茶为原料的茯砖茶[39]。

(三)泾阳茯砖茶独特的加工工艺曾经创造了三个不能制的神话

泾阳茯砖茶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缘于其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一道特殊的发花程序,专门在砖块中培养冠突散囊菌,有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特别对游牧民族而言,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数百年来,茯砖茶以其独特的功效,与粮、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少数民族群众探亲访友、过年过节相互馈赠的首选礼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泾阳茯砖茶作为黑茶中的娇子,长期以来三不能制的说法,给它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茯砖茶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一是离了泾河水不能制;二是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三是离了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三不能制之说也说明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直到1953年,在陕西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才实现了在湖南安化砖茶厂所谓移地筑制的神话。

茯砖茶是陕西省在茶叶流通中重要地位的见证,是陕西茶人千百年、几十代人奋斗的结果,是陕西省传统民族手工业的骄傲,是陕西人的历史资源和财富。

中华茶祖文化论——陕西茶的始祖文化(一)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茶凭借独特的自然功效和文化内涵,深深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那么到底茶之为饮始于何时何地?茶为国饮成于何时何地?这值得中国茶人深思。笔者本着尊重历史、正本清源的原则,沿着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捕捉茶产业发展的信息,挖掘中国茶的始祖文化,最后发现:中华茶祖神农氏得荼于陕西秦岭山脉一带,从而确立了茶之为饮的始祖地位;陕南古代巴国是我国最早出产贡茶、园栽茶的地方;陕西古周原地区形成了中国最早吃茶的习俗;秦人取蜀促成陕西茗饮之事首次跨地域传播;秦人为茶为国饮点燃星星之火,并逐步把饮茶之风从大唐国都传播至大江南北,而后风靡世界,使唐长安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中心;陕西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孕育了儒释道始祖茶文化;陕西茶商抢抓明清边茶贸易时机,形成了纵横西部的第一大商帮,开创了茯砖茶的始祖文化。陕西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源头,陕西茶文化的发展史基本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饮茶文化的重心随之东移,所以宋明之后的诸多茶书很少提及陕西的茶产业及茶文化,近代文人的著作涉及茶事也是言必称狮峰龙井、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本文重点从陕西对茶叶发展的影响和推进角度,来探寻陕西在茶叶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中华茶祖是5000年前生活在陕西宝鸡一带的神农氏

中华茶祖是谁?一直是中国茶学界与茶文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说茶祖是西汉时期在雅安蒙顶山上移植茶树的吴理真,有的说是三国时期以茶防治瘴疫的诸葛亮,有的说是中唐时期撰写《茶经》的陆羽,也有人说是湖南的炎帝神农氏。笔者从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植物学、药物学等方面入手,研究得出结论:中国茶祖应为5000年前生活在陕西宝鸡一带的神农氏。

鉴于史书关于神农氏的记载繁杂,多有不一,神农氏发祥地各有说法,故本文论述遵循以下七条原则:一是历史记载一致即为共识;二是如有不一从早的原则;三是考古与文载不一从考古结论;四是明显的超越自然的文载不作为学术依据;五是茶学、植物学和地质学的结论不一从地质学结论;六是可有逻辑推理,但不任意引申;七是对神农氏的各种史书记载都慎重参考。

(一)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神农氏应为炎帝神农氏的始祖

神农氏的历史记载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出现在春秋的《易.系辞》,见于《左传》、《管子》、《庄子》、《孟子》、《尸子》、《越绝书》、《逸周书》、《商君书》、《春秋元命苞》、《吕氏春秋》等历史文献。炎帝的称号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山海经.海内经》,见于《孟子》、《尸子》、《越绝书》、《逸周书》等历史文献。神农氏与炎帝的关系,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两者分开。自秦汉以后观点有二,其一炎帝与神农氏为一人,其二炎帝与神农氏非一人。据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徐旭生考证,认为神农和炎帝的合并约起于公元前1世纪的《世经》:以火承木,故曰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曰神农氏,似乎首次把炎帝与神农看做一人。此后《帝王世纪》和《刘子新论》等都合称为炎帝神农氏。全面考察有关史料可知,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神农氏出现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陕西仰韶文化。这支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西方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距今约5000-7000年。大多学者认为,神农氏部落活动的时间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据《庄子盗拓篇》和《白虎通义》称:神农时代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说明是母系社会,只有神农之说,无炎帝之说。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以北首岭最为典型。北首岭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分为三层,分别代表晚中早三期。从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来看,北首岭文化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墓葬很有特点,他们实行的是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制度,表明当时人们过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生活。笔者根据时间和地域推断,这可能是神农部落创造的文化,因为地域、时间、文化内涵完全吻合,人面鱼纹图与《山海经》的神话和考古的发现互为印证。姜城堡是民间传说的神农时代所建的姜氏城,考古证明姜城堡所在地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北首岭的文明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女性占社会的主导地位,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炎帝神农氏出现于父系氏族公社初期的陕西龙山文化。战国初的《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有关炎帝出生与成长地的最早记载。《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一统志》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世本帝系编》: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华阳是古地区名,因在陕西华山之阳而得名,范围是陕西秦岭之南;常阳指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说: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从以上文字可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从少典氏与有蟜氏家中诞生的[8],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按时间推算,这一时期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即考古学文化上的龙山文化时期[9]。由于这位神农氏及后代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在《深入探讨远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指出:一般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台湾姜氏宗亲会理事姜竹:古代炎帝有名的共八代,由于当时的游牧生活,姜氏部族流动的范围较广,但最早的一代炎帝生长、活动、逝于宝鸡确信无疑。北大的文怀沙教授说宝鸡是炎帝的故乡、生息地,根据有三:一是《国语》、《水经.渭水注》,二是北首岭的仰韶文化遗存,三是《史记.封禅书》公元424年,秦灵公于宝鸡吴山祭祀炎帝的记载,这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祭。因此,我赞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的观点: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第一位炎帝神农氏只能在一个地方诞生,另外地方诞生的无疑是他的后裔。虽然八代均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第一代之后显然不具有始祖的地位。据史传炎帝下传八世后被黄帝代之。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临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因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与黄帝的阪泉之战退在湖南。这就是目前最具有逻辑性的解释,这个结论是甘肃、湖南、陕西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的结论,是最具有深度的研究。

所以,我赞同山西学者张辉杰、张玉勤,香港学者冯燊均,甘肃学者路笛等研究结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神农氏也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我认为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二)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的第一人

在茶学界公认的神农氏饮茶的权威文献中,最早的是汉代《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后在《史记三皇本记》、《淮南子修务训》、《本草衍义》等书中也均有记载。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的,应属唐代茶圣陆羽,他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且引《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为佐证。今人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经》提到我国饮茶始于神农氏。可见从古到今饮茶起源问题上,人们一致认为茶之为饮是神农氏的功绩,不涉及炎帝或炎帝神农氏。战国以来很多典籍将神农氏尝百草、得荼归于炎帝神农氏的名下,大概是因为炎帝神农氏是神农氏族发展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人们对炎帝神农氏图腾崇拜,将其神化的结果。

《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说法,从而引发了茶先为饮还是先为药的争辩。综合分析神农氏当时生存和生活的条件,我们认为神农氏对茶的认识是从饮茶或吃茶开始的。《新语道基》记载:神农认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据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神农为什么去尝百草,一般地认识是神农尝百草为了寻找果腹的东西,采集的东西主要是植物,如鲜果、茎叶、植物块根以及菌类等。先民们在长期采集、食用植物过程中,才逐步认识到茶可解毒的功效。茶学界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人们最初饮用的茶叶,大都是从茶树上直接采摘、未经加工的鲜叶,这种鲜叶很难在地层中保存。这是考古界至今未发现茶叶实物的主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当时人们已经具备了饮茶的条件。考古发现,在仰韶文化时期宝鸡一带的氏族已经掌握了较为发达的制陶技术,陶制生活用品有:尖底罐、尖底瓶、罐、瓮、体、盆、壶、杯、鼎、三足器、小盂、器座、器盖、甑等。历史的常识告诉我们,茶器或茶具,是在茶叶生产和饮用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人们最初烹煮和盛、饮茶叶用的,就是当时人们日常使用的灶器和食具,还没有形成专门的茶器。

我们在前文中考证了神农氏是母系社会的人,炎帝神农氏是父系社会的人的观点,分析可知:尝百草、得荼的人应是母系社会的神农氏,而不是少典之后的炎帝神农氏。据目前史料对炎帝的研究可知,湖南株洲、湖北随州的神农氏是炎帝神农氏,既未得荼,更未解之,故崩葬于长沙。而且在早先的文献中找不到炎帝与茶的记载。所以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与湖南、湖北的炎帝神农氏无关。

(三)神农氏尝百草、得荼于陕西秦岭山脉的广大地区

茶树至少已有七八千万年的生长历史,茶树源于中国已成定论。根据记载我们可以认为,人类发现并利用茶是最近五六千年间的事,较茶树漫长的生长历史不过是暂短的瞬间。当人类发现茶树时,茶树这个物种通过自然传播已广布中国,凡能适应茶树生长的地方大多已有茶树生长。可以说,茶树的原产地与人类发现、种植茶没有必然联系。目前我们见到的最老的茶树也不过1700年,不能作为确定茶树起源的依据。正如我们不能认为寿星的年龄大,他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的起源地,人多的地方就是人类起源地。起源地与目前动植物的多寡、寿命的长短没有发现任何的必然联系。茶树的起源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最终需要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古生物地理学家去解决,需要用化石说话。其实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出现饮茶的习俗。比如印度有野生大茶树,但在1780年以前,印度人不仅不知道印度有茶树的存在,更不知道种茶和饮茶。

当今学者之所以不能肯定陕西是中国茶树原产地之一,是因为他们认为关中不出产茶叶,也不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但我们经研究发现陕西有最古老的产茶记载,在远古时期完全具备茶树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即使在今天秦岭南北均有茶树的生长。

从史料记载分析。秦岭以南作为茶叶的适生区,历史由来已久。《诗经》是古周原地区产茶的书证。书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周原膴膴(肥沃的意思),堇荼如饴等,都是古代流传于关中古周原一带的诗句。这些诗句中多次出现的荼字,古代诸多字书和典籍明确指出:荼就是四季常青的茶,非苦菜一类的小草。《诗经》关于古周原一带荼的记载,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

从气候变迁角度分析。根据气候学分析,仰韶时期关中气候非常温暖。拿与茶树生长环境比较接近的竹林来说,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甘肃师赵村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都有竹鼠的骨骼遗迹,表明仰韶时期关中气候温暖,竹林大量生长。我们可以推测当时关中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肯定适合茶树生长。据考察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下已发现有半米高的几十株茶树。

从秦岭的物种分析。《中国茶经》神农架包括茶在内有130多种药材,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但神农架的物种量与秦岭相比,这句话显得没有说服力了。秦岭是适宜于各类植物生长的国家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目前已发现草药3291种,仅太白山就有640种。而且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全国有291科、秦岭包括山茶科在内有188科,占全国的64.6%。如此说来陕西比神农架更具备神农开创人类茶文化先河的条件。

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茶祖神农氏在陕西秦岭一带尝百草、得荼与历史记载是吻合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