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第一茶区大念“茶经”

发布时间 : 2021-10-06
世界四大红茶排第一 花茶第一泡 黑茶第一泡

世界四大红茶排第一。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江北第一茶区大念“茶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东日照因蓝天、碧海、金沙滩而富有魅力,又因盛产绿茶而声名远扬,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产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开采茶园茶叶总产量近7000吨,总收入近5亿元。近年来,日照市坚持把茶叶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培植壮大绿茶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日照市农业局局长孔宪斌介绍,近年来日照市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力茶叶,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管理方式科学化。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组织茶叶科研攻关,先后取得了30余项科研成果,并建立了茶叶生态示范基地,推广了名优茶叶综合生产、机制名优茶、茶树设施栽培、茶树良种生产、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保鲜等关键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二是竞争理念名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借鉴南方茶区经验,组织开展了名优茶的研制开发,已开发出扁平形、卷曲形、针型等多种形状的名优茶,涌现出碧波、雪青、浮来青等一批名牌产品。全市累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各种奖项140余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山东名牌4个。三是生产要求安全化。连续8年承担并组织实施了10万亩放心茶基地建设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日照连续5年进行抽检,茶叶合格率达到96.7%。目前,全市已有60家茶叶加工企业获得QS认证,3家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市涉及茶叶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3家。四是加工工艺机械化。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茶叶加工企业迅速发展,改变了原来家家炒茶、户户冒烟的小作坊生产方式,提高了名优茶叶产量、质量。2009年全市各类茶叶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在5吨以上的企业达到73家。五是市场开拓多元化。通过搭台唱戏、借水行舟等方式,不断扩大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日照茶博览会,承办了全国性茶树良种、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全省茶叶质量评比等会议,部分茶叶企业在青岛、济南、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立经销处200余处,个别品牌进入了北京老舍茶馆等著名的茶叶消费场所,日照绿茶外销量已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南茶北引以来,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让日照尝到了绿茶带来的巨大收益。目前,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照市茶叶科技研究所都已经在日照成立,正在筹建的山东省茶叶学会也将不日落户日照,还有不久前成立的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些单位对于提升日照茶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日照茶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cy316.com延伸阅读

江北茶区之山东茶叶


由于茶树是南方喜温作物,引种到北方后由于冬季干旱少雨,低温时间长,极易造成茶树冻害,导致茶叶减产甚至绝收。如何克服越冬冻害,改善茶树种植环境,提高茶园温湿度,是曾经困扰袁洪刚的难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冻害,袁洪刚主持的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借用日本腊梅抗冻研究方法,首次制订了茶树抗寒评定体系;茶树速成高产区田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改变了茶树种植5年后才有产出的模式,创出了一年种,二年摘,三年亩产超百斤的北方栽培新技术;山东茶区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研究,使无公害茶叶生产走在全国前列;3S技术支持下的山东茶树适生环境评价与区划研究,利用卫星定位、遥感、信息处理等系统对山东茶园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山东系列高档茶开发研究,研制出以碧芽、卧龙剑为代表的系列高档茶,被誉为江北第一茶,填补了山东无名优茶的空白。

在袁洪刚主持研究的70余项茶业科研课题中,有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促使全省茶叶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增加了30%,茶园亩产值也翻了一番。袁洪刚也成为北方茶叶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被评为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江北茶区之安徽祁门红茶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祁门一带历史上很早就盛产绿茶,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唐咸通三年(862年),司马途《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称: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黄而香。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据传,光绪元年(1875年),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羡福建红茶(闽红)畅销利厚,想就地试产红茶,于是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获得成功。次年就到祁门县的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始制祁红成功。与此同时,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贵溪进行绿改红,设立日顺茶厂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从此祁红不断扩大生产,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红茶产区。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

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

茶经第一章关于茶的起源讲解


茶,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高约30~70厘米,有的甚至高达数十米;在巴山、峡川一带,就有这样高大的树木,树杆粗到需两人合抱,只有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到树叶。这种树的形态类似瓜芦木,树叶就像栀子的叶,花朵像白色的蔷薇,种子像棕树的种子,花蒂好像丁香,根部好像胡桃。

“茶”字的字形,有的写成“草”字头(即“茶”),有的写成“木”字旁(即“”),有的“草”“木”并重(写作“荼”)。茶的名称也有很多种:“茶”“”“”“茗”“”等。

种植茶树的环境,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土为最差。通常情况下,没有精湛的栽植技术,茶树难以旺盛生长。其栽培方法类似于种瓜,三年即可采摘。野生茶树的品质要高于人工栽培的。在阳面的山坡上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其芽叶呈紫红色的品质要高于呈绿色的;芽叶卷曲的品质要高于芽叶舒展的。相反,在阴面山坡或山谷中生长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宜采摘,其性凝结不散,如果饮用容易导致腹胀。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是如此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原本就是双胞胎,上帝是公平的,痛苦往往是伴随幸福并存。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享受痛苦,享受幸福会增加你的成就感,享受痛苦则会提高你的自信心和忍耐力。身陷痛苦的囹圄,你的心灵颤抖了吗?地处绝望的深渊时,你坚持了吗?这就要看你有没有坚定信念和意志力。

许多时候,我们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心灰意冷,甚至更多的时候,我们因为生活上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就指天骂地,仿佛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最可怜的人。其实,生命中的每个挫折与羞辱都有它的意义,振作起来勇往直前,你会惊奇的发现:“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活总以一种高压的姿态肆意考验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让我们叹息或者窒息这个世界真的很拥挤,我们难以寻找一方精神的栖息地。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在雷电中舞蹈,即便淋得透湿也是领略生命的快意。不要抱怨与哀叹不必嫉俗与愤世,只有当心灵坚强了心头那些洪水才会慢慢退去。

当我们遇到坎坷、挫折时,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它作为人生中一次历练。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生成长中的常态,这将助你更好地谱写出自己的人生精彩。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人生必有坎坷和挫折!挫折是成功的先导,不怕挫折比渴望成功更可贵。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碰到挫折,不要畏惧、厌恶,从某方面说,挫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历练意志的好事。惟有挫折与困境,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失敌。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

挫折足以燃起一个人的热情,唤醒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达到成功。有本领、有骨气的人,能将“失望”变为“动力”,能蚌壳那样,将烦恼的沙砾化成珍珠。奇迹,是不会在容易的道路上绽放的。也许,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选择的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希望的天空,在无路可走时迫使你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经历。经历挫折。挫折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挫折来的温柔,如同漫漫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挫折来的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急防范;当我们难于承受挫折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经历了挫折,我们就会变的坚强自信,那么,此时,挫折就变成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失败的人生绝不是完美的人生。没有任何人可以击垮你,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拯救你,人只要拥有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成功,就是征服自己。人,不怕渺小,只怕卑微,生活是公平的,要活出精彩,需要一颗奋进的心。以勤为本,以韧为基,尽自己的全力,求最好的结果,行动成就梦想,奋斗成就人生。

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之后才取得辉煌成就的。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更优秀。

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遭受挫折不但可以使人生积累经验,而且挫折可使人生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珍爱生命。为了看看阳光,我们来到这世界,就让风雨当作岁月的衣裳,让心安详地徜徉,没有忧伤,没有恐惧。就算太阳会落山,那也不是结束,只是为了迎接下一个光明的到来。它,没有苦恼,没有悲哀,只为下一次向温暖的人间致意问好。追随阳光,我们的生活就会时刻充满力量。

没有品尝过挫折的人,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要成功,就要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成功!谁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却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难有完满的时候。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幸福与快乐的秘诀就在于:要看到拥有的那一半,并享受已有的那一半。

人生中,快乐带给我们愉悦,痛苦则能带给我们回味。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快乐,我们很难想起,但痛苦却往往难以忘记。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们又无法抗拒,为什么不学会面带微笑迎对痛苦的来临呢?追梦的路上怎能不磕磕绊绊,追梦的路上又岂会一帆风顺?小时候学习走路的时候,谁没有跌倒过啊,跌了一下,再爬起来,就这样慢慢的你才学会了走路,而我们追梦的过程,和学习走路又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在学习,同样是在追逐,其实都一样。

逝水流年,我们笑过,沧海桑田,我们经历过,人情冷暖,我们承受过,缘深缘浅,我们痛过。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场奔波,一路的沟坎,不停地跨越,一路的酸辛,不断的超越,一路上成熟着、感恩着。赏一场春花,看一季落红,珍藏一份懂得,旅途匆匆,只是一场得失兼容的路过,放逐一份心情,还灵魂一份洒脱,让生命一路欢歌。

人生路漫漫,蹉跎与欢笑会陪同我们一路前行,而我们总是把挫折牢记于心,把随行的欢笑淡漠,用回忆的方式,反复的去蹂躏那些已经过去的不愉快,残酷的对自己进行精神上的折磨,那些留在生命里的错落,已经无法再回到原来的起点,也就没有必要抓住过去的尾巴不放,而卑微现在的美好生活。生活需要的不只是奔波,还有一路相伴的心情,假如把昨天的不愉快带到今天来过,我们会被阴影所掩盖,看不到曙光,看不到未来,当我们用快乐的心态去感受晨起的朝阳,用感恩的心去欣赏落日的余辉,就会在满足中睡得更加香甜,才会解除人生旅途中的疲惫。一直以为是生活主导我们前行,慢慢的懂得了,是心情主导着生存的意义

人生匆匆,转瞬就是几十年,因为有梦,有追求,我们总是向往着完美,但完美其实就是一种心态,懂得知足完美自然就来了,更不要给自己背负太多的负累,到最后弄得满身疲惫,人生需要一种淡然,生命更需要减负,当我们抛弃了许多杂念,用理智战胜心态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特别的强大,而此时还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呢?当健康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那就是最大的财富和幸福。一路走,一路聆听,让美好的生命韵律融入每一条脉搏,在静好的岁月里陪伴我们老去,让生命的旅程携带倾世的馨香,温婉着一路欢歌.....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会激发出人生那脉脉幽香。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生命中,经历一次磨难,就是锻炼自己的意志;挺过一次灾难,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或许,从我们出生,哭出了生命中的第一声时,我们就开始感受到,人生必定充满了泪水与艰辛。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它充满了苦与乐。

《茶经》 一之源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

得大茶经 一瓯三清茶,无事惹尘埃


《三清茶》诗是乾隆皇帝于十一年(1746)秋巡五台山,回程至定兴遇雪。收聚雪花,于毡帐中烹煮三清茶时所作,诗题后乾隆特别加注:“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乾隆四十六年《咏嘉靖雕漆茶盘》诗的诗注中亦说明:“尝以雪水烹茶,沃梅花、佛手、松实啜之,名曰三清茶。纪之以诗,并命两江陶工作茶瓯,环系御制诗于瓯外,即以贮茶,致为精雅,不让宣德、成化旧瓷也。”这些书有三清茶诗的茶器,通常也会在茶壶上、茶碗或茶盘内,画上梅花、佛手、松树三株,来象征三清。

而乾隆之所以如此喜爱三清茶,不惟三清茶诗所提“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的色、香、味清绝宜人而已,最重要的应该是乾隆认为三清各为清高节操的道德象征,即如其诗所言:“高洁为邻德表贞,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拈花总在兜萝手。”

三清茶为乾隆皇帝一生中极为喜爱的茶,常于各种场合品啜,如祈谷斋居、重华宫茶宴廷臣或山斋闲居皆见烹煮三清茶。尤其是重华宫茶宴,通常是立春日前后举行。皇帝特别信任和倚重的大臣都会被召入参加茶宴,品瀹三清茶,和韵联赓,君臣酬唱。

北京西山植物园卧佛寺乃清代皇家寺院,寺内天王殿之东配殿曾为僧舍禅房,亦是乾隆皇帝与禅师们品茗论道之地。

得大茶舍借此殊圣之地,每年蜡梅茶会至正月十五期间,特奉“三清茶”。三清为卧佛寺之蜡梅、金华佛手丝、东北野生松实。用乙未六安茶、素面“三清瓯”,汲山泉瀹之。以飨众茶友。

茶经一之源 讲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高约30~70厘米,有的甚至高达数十米;在巴山、峡川一带,就有这样高大的树木,树杆粗到需两人合抱,只有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到树叶。这种树的形态类似瓜芦木,树叶就像栀子的叶,花朵像白色的蔷薇,种子像棕树的种子,花蒂好像丁香,根部好像胡桃。

“茶”字的字形,有的写成“草”字头(即“茶”),有的写成“木”字旁(即“”),有的“草”“木”并重(即“荼”)。茶的名称也有很多种:“茶”“槚”“”“茗”“”等。

种植茶树的环境,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土为最差。通常情况下,没有精湛的栽植技术,茶树难以旺盛生长。其栽培方法类似于种瓜,三年即可采摘。野生茶树的品质要高于人工栽培的。在阳面的山坡上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其芽叶呈紫红色的品质要高于呈绿色的;芽叶卷曲的品质要高于芽叶舒展的。相反,在阴面山坡或山谷中生长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宜采摘,因其性凝结不散,如果饮用容易导致腹胀。

陆羽与《茶经》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竟陵子,湖北竟陵人。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记载:“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故陆羽自幼熟练于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年幼时已是茶艺高手。陆羽12岁时离开寺院,浪迹江湖。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得识竟陵太守李齐物,开始研习诗书。后又与礼部员外郎崔国辅结为忘年之交,而崔国辅与杜甫友善,长于五言古诗,陆羽受其指授,学问大进。陆羽22岁时告别家乡,云游天下,结交四方挚友,开始了立志茶学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陆羽住乌程苕溪(今湖州),结识了许多著名文人,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诗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各地茶的资料,江南清丽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倾力支援,给他带来了著书立说的激情。公元763年,即陆羽28岁时,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诞生了。

《茶经》对茶的起源传说、历史记载,采摘、加工、煮烹、品饮之法,水质、茶器,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从而使茶学升华为一门全新的、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崭新学科。《茶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步入成熟时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