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为何要带梗制作?

发布时间 : 2019-11-12
乌龙茶铁观音 铁观音乌龙茶 铁观音是乌龙茶

乌龙茶铁观音。

未接触过铁观音的茶友大抵都认为茶要越嫩越好,明前茶、雨前茶备受市场追捧。对于铁观音而言,越嫩却并不意味着越好,反而带梗制作出的才更具铁观音韵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铁观音茶青从采摘到初制结束的时候都是茶叶连梗一同加工,带有茶梗的铁观音称为毛茶。

铁观音茶青采摘要求开面采,一般是一芽二三叶。铁观音带梗采摘可以保证青叶的鲜活,茶梗中的水分含量更高,可以为消失水分的叶片进行“补水”,让青叶更鲜活,促进香气的凝结进程,从而使茶水更醇厚,茶香更浓郁。其次带梗采摘速度更快,直接影响了加工成本。

铁观音的制作过程比较长,采摘之后要经过12小时以上的“做青”过程。做青过程是茶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步骤。

做青是茶叶发酵的重要阶段,此过程茶青叶面细胞继续保持活性,新陈代谢照样进行,需要消耗一定的水分。同时,叶面也会进行蒸腾作用,散发大量水分,带走茶叶发酵所产生的热量。茶梗的含水量丰富,茶梗水分可以通过木质部从叶脉向叶肉组织输送,保持叶片不容易干焦,维持茶叶的发酵进程。

在摇青过程中,茶梗的水分向叶面流动,茶叶恢复活力,同时叶片边缘与摇青工具摩擦破边,氧化形成红边,加速发酵。

此外,茶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厚的茶叶。

如果失去茶梗对叶片的水分调节,乌龙茶类的发酵过程将被大大缩短,无法使茶多酚良好发酵,难于制作出铁观音独特的色香味。

因此,好的铁观音都是带茶梗采制的,毛茶做好后再拣去茶梗。总的来说,带梗制茶是为了保证茶叶更好地走水,让茶叶更好的发酵,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铁观音茶叶。

小编推荐

安溪铁观音为什么带梗制作?


铁观音采摘一般是一芽三叶,铁观音茶青从采摘到初制结束的时候都是茶叶连枝一同加工,带有茶梗的铁观音称为毛茶。

铁观音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夜的发酵,茶枝和叶子会交流水分,带梗的毛茶能促进发酵,做出来的茶叶才会有好的品质。虽然也有单独采叶子来做的,虽然味道也还可以,但是水质轻薄,不够浓郁。所以好的铁观音都是带茶枝茶梗采制,做好以后,再拣去茶梗。说白了,带梗制茶是为了茶叶更好地走水,让茶叶更好的发酵。

那么,为什么市面上99%的铁观音“不带梗”呢?

1、商品化时代,过于苛求精致、美观的卖相。茶梗粗老敌不过“以貌取人”的世俗,终被忽略舍弃;

2、收购各家农户的毛茶后,品质参差不齐,去梗的净茶更匀整稳定;

3、品饮时,不带梗的铁观音便于欣赏和冲泡,且口感较顺滑,而“带梗”既不好看,也不好泡,还会带有苦涩感,影响泡茶的清点度和鲜爽感。

被丢弃的铁观音茶梗有哪些用法和功效?

铁观音茶梗,具有灭菌、抗辐射、消暑解热、安神、明目、消烦、生津止渴等功效。

据报道,铁观音茶梗因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有祛痰定惊、开窍醒脑、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直接作用于头部,可防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用铁观音茶梗做成枕头,可吸异味,透气好,特别适合新陈代谢旺盛,头部出汗较多的人使用,汗渍容易把枕头弄湿,一些病原微生物、螨虫、灰尘等落在枕头上,会诱发支气管哮喘症或者感染皮肤病。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使用最合适。茶枕不仅有安神保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快速消除疲劳,让人安然入睡。

其实,当您喝惯了铁观音净茶,不妨偶尔试下带梗的铁观音,特别是用传统工艺制作、正味又带梗的铁观音,别有一番滋味,口感更醇厚浓郁,内含物质更丰富。会给您带来更多的新鲜味觉体验。

铁观音茶叶为何要叫“铁观音”


铁观音的大名对于茶客来说绝对是如雷贯耳的,即便是从不饮茶的朋友,也都大多听过这铁观音的名字。为何会和观音有所联系呢?说起来铁观音背后还是有那么多不被广泛知道的趣闻。

铁观音名字的由来,有两个版本,一说是“魏说”和“王说”。关于“魏说”--观音托梦:相传,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关于“王说”,则是由乾隆赐名: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究竟铁观音名字是从何而来,这两个说法在茶界向来还是很有争议的。不过就茶客来说,这两个版本到算是一种趣闻,闲来无事品茗之余,也当着一种消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