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大半辈子的湖北青砖茶,这些湖北茶史你了解么?

发布时间 : 2019-11-12
青砖茶与黑茶 湖北黑茶 黑茶湖北

青砖茶与黑茶。

茶树,是自然界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西起东经108°38′,东至东经116°10′,南起北纬28°38′,北至北纬33°20′。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显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5—17°C,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以砂质壤土居多,一般呈微酸性反应。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茶树的水平分布看,神农架、荆山、齐岳山、幕阜山、大别山等,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两侧坡面,都有茶树的天然分布。如鄂西宣恩县庆阳坝河有“老茶溪”,建始县有“茶河”,利川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野茶坝”,兴山县有“大茶垭”“小茶垭”,麻城县东南九峰寺“山门外多茶树,古屈婆娑”等。由此说明,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现根据有关的资料,对湖北茶史作一简述。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农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当时农民只急于解决眼前温饱,无暇顾及经营茶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认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艹毛]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制茶方法,与现今鄂西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世代相传用油炸茶叶、阴米、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加生姜、葱、蒜等调料,配制成的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实颇相同。可以这样说,前者是油茶汤的原始形态,后者则是古代巴人饮茶风尚的延续。此可证咸丰、宣恩、巴东等地,饮茶历史固为悠久。

两晋之际,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精怖负茗而归。”晋·刘琨为并州刺史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原作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致之。”这是目前可见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的安州,包括现今的安陆、应山、大悟、孝感、云梦、应城等。由此说明,晋时安州已产茶,并自给有余,正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南北朝时期,“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的西阳,包括现今黄冈、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圻水等。武昌郡,包括现今的江夏、咸宁、蒲圻、阳新、大冶、通山等。《述异记》亦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按:《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言:“海内自变乱以来,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之烘焙失宜,色味俱恶,惟长丰里及在市里之羊乳山所出,里人于谷雨前采者颇佳,长丰所产尤胜,惜难多得,是仍茶之野生者”。《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据考,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县西北九十里,望一州之境故名,位于宜昌、宜都二县交界处。此可证鄂东、鄂西、鄂南俱产茶。安州干东真香茗、时已著称。

二、唐宋时期的茶业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相对来说,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较为安定,人民生活较宽裕。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布衣百姓,饮茶蔚然成风。正如陆羽所说:“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这就是说,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家家户户饮茶。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不断上涨,农民见利乐趋,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植茶面积的扩大,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名茶,脱颖而出。

唐代,鄂西荆巴山地,仍有成片的天然茶树林分布。陆羽云:“茶树,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言:山南“以峡州上,生远安、宜都、宜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圻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品与荆州,梁州同。”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江陵有南木,圻州有圻门团黄”。西蕃赞普所珍藏的六种地方名茶,其中就有“此圻门者”一种。

按:陆羽《茶经》乃言淮南之茶,出圻州、黄州者下,恐当时制茶不精之故。这说明,当时圻州所产的圻门团黄,制作精良,堪为上品。除供应内地人饮茶消费外,还远销至西藏,此可证圻州产茶之饶。《膳夫经手录》载。唐·建中时期,“江夏已东,淮海已南,皆有之。”“圻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处出外者,并方厚片,自陈(河南淮阳)、蔡(河南上蔡)已北,幽(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山西太原)以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于浮梁矣”。“江陵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二处,悉皆味短而韵卑,唯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

“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簝矣”。“圻水团黄、团饼薄,每片至百余斤,率不甚麄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其美。”按:王观国《学林新编》言:“圻门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为茶之极品。

唐,佛教兴起,寺僧以饮茶清思。打坐入静,修身养性。并于寺周围植茶,增加收入。据《李太白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叙》云:“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宗僧中孚云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另为仙人掌茶,盖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覩者,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师及青莲居士李白也。”李白对仙人掌的缘起、生态环境,采摘制造、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湖北茶史的重要资料,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五代之世,“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今崇阳),产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可治头痛。”五代十国,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隶羊山镇时,吴元年,定拟“茶每封十窠,官抽一窠,每窠茶芽二钱五分,茶叶一两七钱。”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茶务以卖茶,其利十倍。”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已出产茶叶。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归州土贡白茶。由此可见,当时出茶之饶。

衍入宋代,江南西道:“鄂州土产茶,兴国军土产茶。淮南道:圻州土产茶,出圻春、圻水二县北山。圻水县,茶山在县北深川,每年采造贡茶之所,黄州麻城县山原出茶,安州土产茶,荆州土产,松滋县出碧涧茶。沈子日:“茶饼、茶芽今贡”。按:松滋县西六十里,有碧涧寺,唐代建。疑此茶系碧涧寺所出。峡州土产茶,归州土产白茶。

按《大观茶论》云:“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图经本草》云:“巴川峡山,茶树有两人合抱者,所产乃野生之茶。”《文献通考》载,“宋制,榷货务六,其中有江陵府、汉阳军,圻州之圻口”。乾德二年(964年)八月,始令汉阳军、圻口置务。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于江陵府、襄州、复州增置务。淳化四年(993年),废襄州、复州务。“恐当时襄州、复州茶非佳品,或不及他处产茶之盛,因而罢之”。又有场十三,其中有圻州日王祺、石桥、洗马,又有黄梅场。景德二年(1005年)废。又买茶之处,湖南则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山场之制,领园户受其租,余悉官市之,又别有民户折税课者,其出鬻皆在本场。

诸州所买茶,折税受租同山场,悉送六榷务鬻之。”江陵府受本府及峡州茶。汉阳军务受鄂州茶。圻口务受兴国军茶。凡茶有二类:片茶和散茶。片茶,荆湖旧贡新茶芽,大中详符元年(1008年),“上悯其苦,诏罢之”。片茶有进宝、双宝、宝山两府出兴国军,大拓枕出陵。散茶,龙溪、雨前、雨后出荆湖末茶,清口出归州。高宗建炎初,罢天下榷茶合同场十七处,而兴国军与江州军仍置场监官各一员,可知兴国军产茶之盛。当时的兴国军包括现今的阳新、大冶、通山三县。《宋史·食货志》载,崇宁元年(1102年),定诸路措置茶事官,复置司于荆南。说明江陵府时产茶之丰。

房县土产茶,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云:“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京山县多宝寺产茶,阳新县花尖山之下,“寺中有甘泉,里人用于造茶,其味清香,号桃花绝品。”崇阳县,山民“畲粟种茶,拙以治生。”王洙在《王氏谈录》中云:“春初取新茶芽,轻炙,杂而烹之,气味自复,在襄阳试作甚佳”。时襄阳已产茶。

罗田县,唐宋“产茶极盛,宋仁嘉祜六年(1061年),石桥茶场,买卖归官,官岁计二万四千八十贯,应入岁赋。”故《元丰九城志》云:“江陵府江陵郡,土贡碧涧茶芽六百斤。”《宋史·食货志》支“江陵府贡碧涧茶芽”。从上述可见,唐宋时期,湖北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茶税,是唐宋两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宋代,实行茶叶专利垄断制,侵民渔利,时有过取,引起了茶农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时有发生。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崇阳县“拔茶种桑”。政和初,李璆知房州“时官榷茶”,复强民输旧额,贫无所出,被系者数百人。李璆至,即日释之。绍兴十二年(1142年),洪适知荆门军,时官榷茶,“以人户为率,计口均数,如家有一丁,则岁受茶三斤。”洪适“轻茶额钱”。人咸颂之。

嘉定十年(1217年),郑清之调峡州,时“茶商群聚暴,召慕之。”景德年间,钱冶知圻水,“麻城茶场,岁增五倍”,民苦不堪命(《黄州府志》)。刘立灾害,为荆湖北路转运使,“鄂州官岁市茶五百斤,三司请益减一百万斤,诏许宽一年。(《欧阳修集》)。淳熙间,孟涣知荆门军,蠲免“无名茶租”,民受其利。乾德三年(965年),苏晓,出为淮南转运使,“建议榷圻、黄、寿等州茶,置十四场,规其利,岁入八百万缗。”由上观之,宋代茶业生产,在挫折中有所发展。

三、明清时期的茶业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茶书的增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守土官吏,认识到“牧民之职,兴利除害而已。害不除,则民难以安枕,利不兴,则又无以资生。”虽他们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的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茶业生产的作用。明·何彬然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一卷,明·王启茂著《茶铛》一卷,清·瞿文灿著《种茶炙焙法》,宗景藩著《种茶说十条》、龙赓言著《劝农小识》、王庭桢著《树桑植茶说》、曹南英著《制茶条议》等,皆对茶树的生境、载焙、采摘、制造等方面,详述备至。茶书的增多,标志着我国茶业生产科技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茶业生产技术,用以谋生致富。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茶书,不断公诸于世,对于传播茶业生产科技,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指导茶叶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代,光国军所属的通山、大冶、阳新等,俱产茶。元盛时,“兴国及通山产茶之所,有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每十引为一据,据纳中统钞一百二十五两,其所用袋装茶引纸,俱以江州请用,关防装袋打角,仍运司领给,由富池口批验称盘,然后出江发卖。”是兴国元时产茶之证。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太祖谓参政张昶日:“茶之所产,多在江西、湖广、所以前朝茶运司,在江州专任茶课,尔差官分投前去,各府州踏勘,且数起科作额,以资国用。”《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北以弄昌为首,惟兴国最著。崇阳县西南“龙泉山产茶,味甘美,号龙泉茶。”兴国(今阳新)大坡山产茶”,号坡山凤髓。《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均州志》云:“木之异者,有骞林树,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武当山中官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阳新县,桃花尖山出茶,号桃花绝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兴国州,“贡茶芽六十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讲究茶廛,“每茶一窠,初采茶芽二两五钱,中采二两,末采一两三钱,其焙干五两重。”嘉靖年间,兴国除陈折抽茶课外,岁贡茶芽六十斤,则务虽废,而其制犹存也。嘉鱼南阳山产茶。明·李教有“殷勤烧茶夜煎茶”之句。江夏县九峰寺狮子崖产茶。明末“废去茶园大半,至今每岁不下提余。”荆州海会寺产茶。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

清代初期,政府只“教树桑柘。为衙茶茗。”茶业生产,裹足不前。至清晚期,一些具有深谋远虑的政界首脑,认识到“生齿繁而遗利少,若持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促,有何底止。”为此,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从治国安帮的角度出发,兴利除弊,进行茶业改良,兴办机器制茶,开拓茶叶销路,劝民广植茶树,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时期,各地植茶已相当普遍。有的地区以茶为业,赖以为生。蒲圻之茗山茶。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芙蓉山,峒人迎之,代收茶,取行佣,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发红茶做法,茶只一种,大红雨前为头茶,名乌龙肄。生者为子茶,复末为禾花,又日荷花,最后为秋露。红茶以蒸晒,乘热复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黑茶则晒而复蒸,蒸而复晒。亦有炒热者,可作清茶。”乾隆年间,蒲圻“细民女红,自县南以西,崇山峻岭,挖山采葛,树桑培茶”,衣食丰足。嘉庆年间,山民多种茶,藉以资生。宜统二年,由劝业道开办茶叶讲习所,授以茶树栽培、采摘、制造之法。由于出茶甚饶,年额茶税银四十两,居全省第二位。至清末,羊楼峒所产的茶叶品种有:物华、桦华、精华、月华、春华、天华、天专馨、夺魁、赛春、一品、谷芽、谷蕊、仙掌、如栀、永芳、宝蕙、二五、龙须、凤尾、奇峰、乌龙、华宝、惠兰等二十四种之多。

崇阳县城西四十里鲁溪崖产茶。县西七十里龙窖山产龙渊茶。《崇阳县志》云:“今四山俱种茶,山民藉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茶于蒲圻之差别楼峒,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楼叶,入锅火焙,置布袋中,揉成再搂者,入甑蒸软,取梢细叶,洒面压作砖,竹箱贮这,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履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贮内裹薄锡,住外洋卖之,名红茶”。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商人巴提耶夫,来汉经营茶叶,为减少中间环节,牟取暴利,前往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等地,开设茶庄,利用毛茶,制成茶砖出口。”年额茶税银二十五两。

武昌县南一百四十里,黄龙山,“山顶常年云雾,产云雾茶及佳。”“茶之属者,邑人多种于隙地,隔年播种茶子数十棵,至次年倾生,烈日用树枝遮之,三年便可采,有雨前、明前、雀舌诸名。土人为嫩为贵,故味清香而不腴。”大冶县“之茗同产茶”。《大冶志》云:“茶出天台、汪家崖、吴家岭诸山”。

江夏县东南六十里有灵泉山,其顶平旷,云雾缭绕,产“云雾苛”。通山县城南九十里三界尖,旧产云雾茶,人贡。清末时,“蔸茶不生”。年额茶税银八十五两,甲于全省。嘉鱼县“之阴山产茶”。年额茶税银二十两。

咸宁县,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红茶,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年额茶税银三十五两,居全省第二位。五峰县,“邑属水[氵尽]、石梁、白溢等处,值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日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顾彩去:“王峰渚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汀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顾彩在《采茶歌》中,对五峰土家人春日采茶以及茶农在容美土司的残酷压榨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远安县,“茶以鹿苑为绝品,每赖所产,不足一斤。”鹿苑,乃远安县西鹿溪山寺因名。“鹿苑茶不及凤山茶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才,皆出董家坂、马家坂等处。以地近凤山故名。”凤山即鸣凤山。按:陆羽《茶经》云:茶出山南者,以峡州为上,生远安山谷,盖指此茶而言之。利川县南一百三十里有乌通山,“里人种茶其上,号乌通茶。”忠路乌洞坡,土人遍种茶树,其叶清香,迥异他处,名乌洞茶。”

鹤峰县,“神仙园、陶溪二处,茶为上品,州惟茶利最溥。”《鹤峰州志》云:“容美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咸丰甲寅年(1854年),州人高炳文之同众共议,清示设栈,多方经营,由是远客鳞集,城乡有食其利者,而财源渐开矣。”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茶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休,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建始县邑民多种茶。年额茶税银六两七钱。

黄梅县西北紫云山,其顶平旷,有僧人植茶,号紫云茶。

圻水县,“斗方山及人家诸畏圃皆出茶。”

由此述可见,通称产茶。故《清一统志》云: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

再从湖北茶课来看,额行茶二百四十八引,系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请领所有茶引,向种茶户经纪坐销二百三十三引。建始县经行销十八引,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坐销者征税银一两,行销者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其额征税银二百三十四两五钱,课银二两二钱五分。行茶到关,仍行报税,又均州、荆州、钟祥县本地铺户肩贩小篓、搂茶,每引报税银一厘八毫名落地税。尽收尽解。乾隆八年(1743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茶十八引,随带湖北,每引征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共六两七钱五分。十三年(1748年),议准湖北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至行过残引,由商呈缴申司送部。”这些历史载,皆可证湖北产茶之饶,已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从湖北历史上看,溯自神农氏部落发现茶并利用茶以来,由于朝代之兴废,人事之代谢,历朝历史代政府,均制有各自的茶业政策,保护茶树资源,发展茶业生产,或张或驰,或得或失,左右着茶业生产的兴衰。荆楚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逐渐由单纯利用自然经济,进而发展为生产经济,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cy316.cOm编辑推荐

湖北青砖茶价格


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赤壁地区,已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其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是黑茶中口感滋味不错的一个品种,饮用对身体还有诸多的保健作用。那么,湖北青砖茶价格多少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湖北青砖茶价格

青砖茶价格不固定,因不同的品牌,不同年份,不同类型造成的价位有所不同,有贵的,也有便宜的。它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每斤不等。

不同年份规格的湖北青砖茶价格:

1、2013年青砖茶1700g的零售价大致为65元/片。

2、2014年青砖茶1700g的零售价大致为60元/片。

3、2016年青砖茶1700g的零售价大致为80元/片。

4、2004年青砖茶1700g的零售价大致为1200元/片。

5、1998年青砖茶1700g的零售价大致为1888元/片。

6、1995年2Kg的青砖茶零售价3000元/片。

7、2017年2Kg的青砖茶零售价480元/片。

8、2018年2Kg的青砖茶零售价380元/片。

总的来说,青砖茶规格不同,年份不同,价格差异都比较大,年份越久的青砖茶价格越贵。而且每一年的青砖茶价格都会发生变化,上述价格仅供参考,具体价格还是直接咨询商家,以商家的报价为准。

青砖茶存储方法

储存的三原则为:阴凉、通风、干燥。

具体储存方法如下:

1、青砖茶置于通风干燥无杂异味处,不可置于明水面积较大处。一般应将砖茶用白棉纸包严实,最好多包两层;外面用牛皮纸封严实,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一个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柜子里。

茶叶放置在高处,是为了避免下沉湿气侵袭到茶叶。而且高处较易通风,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可适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

2、置于楼层较高处为佳,不可置放于地下室、车库等阴暗潮湿处。

3、南方梅雨季节时,注意检查茶叶外包装箱是否湿润,如雨季时间较长,建议可将茶叶外箱包裹保鲜膜,待雨季过后拆除;

4、撬开后的青砖茶,用紫砂或陶类的茶叶罐储存为佳。

5、任何茶叶保存均应遮光,因为光线对茶叶品质有不利影响。日晒会使茶品急速氧化,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分。

6、茶叶极易吸味。茶叶不能与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宜放在开阔而通风的环境中。因此,不应将茶叶放置在厨房,通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茶叶保存。

青砖茶的储存环境直接决定年份茶的口感、功效以及价值。因此,选购到一款好的青砖茶之后还要认真的保存好,确保茶质不受影响。

湖北老青砖茶


湖北出产的青砖茶的总称。茶汁浓香可口,具有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入御寒,化滞利胃,杀菌收敛,治疗腹泻等多种功效,陈砖茶效果更好。据史料记载,湖北黑茶大约起源于1890年前后。

产地

老青茶主产于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湖南省临湘县也生产老青茶。

历史

据《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老茶即指老青茶。可见老青茶已有100多年生产历史。1890前后,在莆圻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的篓装茶,即将茶叶炒干后,打成碎片,装在篾篓里(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以后发展为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压制成老青砖茶。

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青砖茶,主产于湖北省。清代在蒲析羊楼洞生产,因此又名“洞砖”。青砖茶的砖面印有“川”字商标,所以也叫“川字茶”。近代,青砖茶移至蒲圻赵李桥茶厂集中加工压制。

老青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0年前后,在蒲圻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的篓装茶,即将茶叶炒干后,打成碎片,装在篾篓里(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约后10年,山西茶商在羊楼洞设庄试制砖茶,其后俄国商人亦在汉口设庄压制。压制工具先是木夹,后改用牛皮夹,进而改用机器压,压成砖形茶,以每箱砖片数命名,分“二七”、“三九”(每片都是2公斤)、“二四”(每片3.25公斤)、“三六”(每片1.5公斤)四种不同规格。“二七”、“三九”青砖销往西北各地,以包头市为集散地,统称“西口茶”;“二四”、“三六”青砖茶销往内蒙,并出口蒙古、苏联等地,以张家口为集散地,称“东口茶”。近40年来,为统一商品规格,只生产“三七”青砖茶。1910-1915年为青砖茶历史上的盛期,包括湖南、江西流入的一部分原料所制砖茶在内,最高年产量达48万箱(每箱54公斤),后因战祸叠起,销路阻隔,产量锐减。直到50年代,国家大力扶植边销茶生产,使老青茶生产恢复了生机,1977年产量达到8000多吨,1978-1982年由于边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年产量下降至5000吨以下,1983年年产量又恢复到7000吨,近年年产量维持在5000吨以上。

采摘

青砖茶的质量高低取定于鲜叶的质量和制茶的技术。青砖茶的压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鲜叶采割的三个级别标准通常按茎梗皮色划分。一级茶(洒面茶)以青梗为主,基部稍带红梗。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二级茶(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青梗。叶子成条,叶色乌绿微黄。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叶面卷皱,叶色乌绿带花,茶梗以当年新梢为度。采割时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年采割两次面茶,第一次小满至芒种采割,第二次立秋至处暑采割。第二种是一年采割隔冬茶一次和面茶一次,隔冬茶在惊蛰前后采割,面茶在夏至前后采割。第三种是一年只采割一次茶(里茶或里茶),夏至前后采面茶,或小暑、大暑间采里茶(有时甚至延至立秋)。)

加工

鲜叶采割后先加工成毛茶,面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等四道工序,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筛分、压制、干燥、包装后,制成青砖成品茶。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每片青砖重2公斤(其中洒面、二面占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大小规格为34×17×4厘米。

湖北名茶那么多你却只知道湖北青砖茶


中国产茶的省份不少,但是同时产三种以上茶类,并且所产茶叶都十分出名的省份却不多,其中包括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第,今天我们就先来扒一扒湖北省都产哪些茶。

湖北绿茶——恩施玉露

提起湖北的茶,小编最早听过的是恩施玉露茶,我国著名的蒸青绿茶。蒸青茶是日本绿茶的主要品种,采用蒸汽的方式来杀青,成品茶极绿,颜值比较高,滋味也比较鲜爽,不过在我国的产区很有限,主要出产自湖北省和江苏省。湖北的蒸青茶有来自恩施的恩施玉露茶以及来自当阳的仙人掌茶,其中恩施玉露可以算是中国蒸青绿茶的代表,曾在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不过,小编个人不是很喜欢蒸青茶的味道,总觉得腥味很重。

湖北红茶——宜红工夫

湖北的宜红工夫也非常著名,是我国出产的工夫红茶之一。宜红工夫产于湖北宜昌地区,也就是宜昌、恩施两地,是我国的古老茶区之一,茶圣陆羽将其所产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宜红工夫以条索紧细、金毫明显、内质香味鲜醇、汤色红亮、冷后浑明显为主要特点。小编曾喝过宜红,确觉得十分鲜醇。

湖北黑茶——青砖茶

再有就是青砖茶了,湖北青砖是湖北黑茶的代表,也是我国五个主要黑茶品类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雅安藏茶和云南黑茶)。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长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区,以海拔600-1200米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成品茶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青砖一般为砖形,传统青砖每片重2公斤,分量比较大,现在也有500g和其他规格,方便人们携带和饮用。

绿茶、红茶、黑茶,湖北的茶叶个个都是有名气的,懂茶的人一定都听过。不过小编有一次碰到一个湖北的妹子,居然三种茶都不知道,这让小编不禁感慨,茶这个圈子你要是不进来,大概离得再近都会被忽略吧。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抱团打造湖北青砖茶品牌


资讯:10月14日上午,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大会在咸宁市召开,来自孝感、宜昌、武汉、黄冈以及咸宁市的30多家企业代表和茶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商全省青砖茶发展大计。

世界青砖茶看中国,中国青砖茶看湖北。湖北青砖茶为中国黑茶四大代表之一,始于晋、盛于唐、兴于明清,是欧亚“万里茶道”和“丝绸之路”茶叶的源头,沉淀了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然而,这块瑰丽的金字招牌如今陷入重重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湖北青砖茶占据全国边销茶市场的85%左右,而现在不足20%;品牌多、乱、杂现象十分突出,有“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长盛川20多个品牌,内耗严重;市场定价权已逐渐丧失。

如何实现品牌突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农业厅进行调查研究,在听取各方的意见,结合全省茶业发展状况后,决定以整合青砖茶为抓手,大力推进品牌整合,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

经过精心的组织筹备,10月8日湖北省民政厅正式下发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的核准通知。首批会员单位共有38家,其中咸宁市有7家(全市共12家青砖茶企业)。在昨日召开的成立大会上,会员单位讨论确定了协会相关制度、章程,咸宁市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当选为会长单位,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军被选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第一任会长。

咸宁市特产局副局长潘国雄表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相当于青砖茶企业的“娘家”,协会的成立,对咸宁市青砖茶企业来说,在品牌宣传、市场拓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据悉,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是全省培植大品牌的大胆尝试,也是全省茶叶公共品牌建设的首次尝试。全省将以此为台阶,适时组建湖北省青砖茶集团公司,推动全省青砖茶的发展。

幕后花絮:25天时间成立协会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筹备组工作人员肖永超说,省委主要领导在半个月时间内,先后调研了全省的青砖茶发展情况,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湖北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擦亮青砖茶的“金字招牌”,重走“万里茶道”,重振“古道”精神,重塑历史辉煌。

“湖北茶产业的症结在哪里?出路是什么?如何抓住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湖北省农业厅提出了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的决定。

9月2日,“湖北省青砖茶品牌建设推进会”在咸宁市召开,正式启动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茶企老总和茶业专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掀开了全省青砖茶发展新的篇章。

9月14日,湖北青砖茶协会筹备会在宜昌召开,商定成立湖北青砖茶协会的相关事宜。这次会议,在全省青砖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筹备会议结束后,筹备组人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经过25天时间的努力,10月8日,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终于获得了民政部门的“身份证”。

咸宁召开别有深意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大会为何在咸宁召开?湖北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万福祥介绍说,青砖茶是湖北茶产业的特色,而咸宁是青砖茶的主产区和发源地,咸宁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茶产业非常重视,提出了打造百亿茶产业的目标,这对青砖茶的发展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了解,咸宁市是青砖茶之乡,具有浓厚的青砖茶历史文化底蕴。清同治、光绪年间,咸安的柏墩,赤壁的羊楼洞两地青砖茶加工作坊林立,羊楼洞鼎盛时期拥有茶庄48家,茶铺商店200余户,热闹非凡。

如今,咸宁市青砖茶产量达到3.6万吨,青砖茶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已形成两大加工产业园(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和赤壁市赵李桥砖茶产业园)。

入会企业信心满满

作为第一任会长,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军表示,他会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茶企一起,把协会的工作做好,让全市、全省的青砖茶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并以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进而带动湖北红茶、绿茶等抱团发展。

作为会员单位,赤壁市赵李桥洞庄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斌也表示,从2008年开始,他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让他深刻的明白到,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只有加入到协会,通过集体的力量,多家企业抱团发展,才能打响湖北青砖茶的名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邱新斌说,加入协会后,他有信心发展好企业,有信心发展好青砖茶。

省内专家建言献策

会上,两位茶叶专家对全省青砖茶的发展提了各自的建议。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倪德江说,我们的青砖茶发展起步较晚,要从中找出青砖茶与云南普洱、湖南黑茶的差异,实行差异化发展。发展青砖茶,不能走原来的老路子,在工艺研发、挖掘以及终端产品的开发方面要提前;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企业和科研院所做好技术对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同时,外销渠道也不能忽视,从而让青砖茶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龚自明表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之后,会员单位应该抱团发展,多走出去参加活动,同时协会要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标识、统一监管,帮助会员单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研发、融资等难题。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简介

协会是湖北省内从事青砖茶生产、销售的企业和有关科研机构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际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调整青砖茶产业发展结构,整合青砖茶产业资源优势,加强省内外、国内外青砖茶产销交流合作,提升湖北青砖茶的知名度,加快“湖北青砖茶”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切实提高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参与制定本行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代持“湖北青砖茶”公共品牌,对品牌进行统一宣传、整合包装;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及会员的意见和诉求;倡导会员依法诚信经营,监督会员遵守行业准则;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组织业务支援;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

湖北“青砖茶”组团亮相西宁


为充分展示湖北青砖茶产品,弘扬中华茶文化,进一步加强湖北和青海产销两地的经贸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在湖北省农牧厅的组织推动下,两地贸促会和茶叶协会等相关单位于8月15日在西宁举办了“湖北青砖茶、健康西北行(青海站)”活动。该活动还得到了青海省商务厅、农牧厅、供销联社和青海省茶叶协会、湖北商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湖北砖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是中国黑茶代表之一,曾远销欧亚大陆。一直以来,湖北青砖茶以香气醇正、滋味醇和的特点深受西北地区广大群众的青睐。

据介绍,这次茶产业推介会是湖北省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青海、湖北两省农业深入交流的具体行动,同时也为青海学习培育支柱产业、推进绿色发展、服务农民群众提供了平台。两省农牧部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希望两地相关企业能够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产销两地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两省合作交流,从而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本次活动期间将举办多场产品推介会,长盛川湖北青砖茶将联合其他湖北青砖茶历史品牌,共同就如何传播和树立茶文化、市场、品牌,共同弘扬万里茶道精神、促进“一带一路”茶产业等方面进行重点推介。

湖北青砖茶如何判断砖茶的好坏


湖北青砖茶是湖北最具市竞争潜力的茶类,但是砖茶的外观让人无法分辨其好坏,所以砖茶的好坏要如何判断呢?

一般来说,为达到耐泡与溢香的双重目标,毛茶采用嫩度适中,三级一等的春料。好的砖茶,以优质鲜叶为基础,注重适度发酵,七星灶明火干燥。松紧度、温湿度,均要掌控湿度,炉火纯青,毫厘不爽。含梗量小于百分之三,金花明黄闪耀,颗粒饱满,内外分布均匀,触手生香。整款茶沉雄厚重,香气高远,松韵突出,甜度较高,回味悠长,久泡不淡。

作为中国黑茶四大代表之一,湖北青砖茶自明清起,就以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具有降血糖、血脂等多重保健功效,远销欧亚大陆,名扬海内外。外看一方砖,长方、正方。大气磅礴,粗犷豪迈,规整有矩,朴实厚重。有神归秦砖,傲立中原之势。内看一片“花”。破铁碎玉,脉网络筋,花簇菌布,金冠盈蕊,悠香乱魂。

但由于缺乏统一公共品牌、市场推广较弱,在国内黑茶市场,远不及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茯茶等品种。黑茶市场占有份额不足5%。传统青砖茶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产品研发必须紧跟潮流,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多开发观赏、饮用、收藏等多功能产品。

什么是黑茶?黑茶分类全解

茯砖茶和千两茶价格那个贵?

有关于湖南黑茶品种的分析你知道多少

湖北赤壁土特产:赤壁青砖茶


夏天大家都喜欢喝冷饮,其实喝太多冷饮并不利于健康。袁昆爱美食建议大家夏天也是可以多喝茶,全国闻名的茶叶很多,但作为湖北人,昆哥认为赤壁青砖茶值得介绍。

赤壁青砖茶是湖北省赤壁市的农产品土特产,相信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吧,说得就是这个赤壁。赤壁的青砖茶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多重保健功效。

赤壁青砖茶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明清古街就是历史的见证!在清代中后期青砖茶已远销内蒙、新疆、东北以及西伯利亚等地,筑就了伟大的万里茶道。

据说赤壁青砖茶起源于明清时期,当时为了降低运费成本,而且为了长途运输减少损耗问题,所以茶叶被拣筛干净、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长方形砖状。

赤壁青砖茶属于湖北黑茶,这种紧压茶以老青茶为原料,原料粗老,制造过程中堆积发酵时间较长,成品茶包呈油黑或黑褐色,其制作工序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青砖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

明代中期,当时产于蒲圻、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及湖南临湘一带的老青茶,运至羊楼洞加工后,大批销往蒙古等边疆地区。青砖茶作为边销茶,运输路途遥远而艰难,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羊楼洞茶工改变了宋代以来用米浆将茶叶粘合成饼状的传统工艺,加工时,先将茶叶拣筛干净,再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圆柱形状的帽盒茶。

茶叶的储存时间比较久,但茶叶的储存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古人想了很多储存茶叶的好方法,赤壁青砖茶的储存就是长时间研究的结果。袁昆爱美食建议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试试赤壁青砖茶。

能喝的古董|湖北赤壁青砖茶


⒈青砖茶简介

青砖茶是黑茶之一,主要产于湖北的咸宁地区。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

青砖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

主要销往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紧压青茶,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今赤壁)、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⒉青砖茶加工工艺

青砖茶加工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四道工序:1、渥堆发酵。2、筛切制坯。3、蒸压成型。4、烘干包装。

⒊青砖茶之源

沿着茶的线索,你会找到不少地方繁荣或者衰败的历史。穿过时间的迷雾,在那些纷繁复杂的因素之中,你最终发现的是,茶在怎样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羊楼洞,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被大山拥抱着的一个小镇,如今冷清得如一眼古井。

明清的石板街头;远处的青山,淡烟般依稀可见;乡道,故墙。房屋老旧,行人稀少,窄窄的小街上,只有闲坐的老人和嬉闹的孩子。

由九眼泉井涌流而成的溪水,如今只能给洗衣的妇人带来一点方便。唯有老街上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路,和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还在无言地诉说着它的历史,诉说着羊楼洞昔日的光荣。

有这样一位老人,在他的记忆里,这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1900年,第一块青砖茶就诞生在这里,用九眼泉井的水制成的青砖茶很快就闻名遐迩,因此,它被人们称为洞砖。

从那以后,每年几十万担的茶砖,就由那些当地或来自江西的精壮农民,用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日夜不停地运往三十里外的新店,再运往汉口,运往包头和张家口,直至遥远的俄罗斯。

湖北的大山里的羊楼洞,用青砖茶紧系着北方广远的地域上的人们。然而这一切结束了,为了不再用独轮车,为了不再让那些当地或江西的农民汗流浃背地运进茶叶送出茶砖,人民政府将茶厂迁到了几里路外的赵李桥。

时代前进了,而羊楼洞被冷落了。不变的是老青砖茶。

在赵李桥茶厂的流水线上,被压上了“川”字的青砖茶,还是分成洒面、二面和里茶,还是那样色泽青褐,香气纯正,还是那样紧密结实,份量足称,还是那样深受蒙古族牧民的欢迎。

内地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青砖茶的。事情是这样的奇怪,在一片风景如此秀丽的土地上出产的东西,却天然地属于几千里之外的风景酷烈的蒙古草原,以及甘肃、宁夏焦渴的土地;属于那些在酷寒与干热中纵马驰骋举杯豪饮的人们。你能说出个中的缘由吗?然而,这就是青砖茶,一片神奇的茶叶塑造的历史与光辉。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喝了大半辈子的湖北青砖茶,这些湖北茶史你了解么?》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