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该如何品鉴?

发布时间 : 2019-11-12
乌龙茶品鉴 乌龙茶的品鉴 青茶乌龙茶

【www.cy316.com - 乌龙茶品鉴】

青茶,亦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类。

其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降血脂、抗衰老等。

加工制作乌龙茶,通常步骤是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由于发酵程度、烘焙方式不同,制成后的品质特征也不尽相同。

鉴赏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北部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故称“武夷岩茶”。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茶叶称正岩茶;武夷岩边缘地带所产茶叶称半岩茶;靠武夷岩两岸所产茶叶称洲茶。

武夷岩茶外形条索壮结匀整,色泽青褐油润呈“宝光”,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人称“蛤蟆背”;香气馥郁持久,具有“岩韵”;滋味浓醇回甘,清新爽口;汤色橙黄或橙红;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叶脉浅黄色。

岩茶干燥时多采用碳火烘焙,碳焙的轻重也会影响发酵程度的轻或重。也因为如此,成茶都带有碳焙香。

注:

1、武夷岩茶有上千个品种,大体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和奇种,其中以大红袍名气最大;

2、大红袍既是茶树名,又是茶品名。原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母树六株,一般以研究为主。后有经扦插、压条等方式培育的大红袍树种,但产量有限,市面不常见。现在大红袍是一个公共品牌,通常是把其它茶树品种或是将几个茶树品种拼配做成,它基本上可与武夷岩茶划等号。

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以成熟叶片为主加工制成。

铁观音一直受到闽粤台茶人及东南亚、日本人的珍爱,很多人把铁观音当作乌龙茶的代名词。

清香型铁观音:外形条索卷曲、壮结、重实,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显砂绿,红点明,叶表起白霜;冲泡后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留余香”之誉,有蜜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有光泽,音韵显。

浓香型铁观音:在清香型铁观音的工艺上加了碳焙工艺。外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熟果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注:

1、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是清香型的铁观音,即做青次数较少,一般三次左右,发酵程度偏低。多清汤绿叶,接近绿茶的品质特征。比较好看。

2、浓香型铁观音加了碳焙工艺,香气更丰富。

3、市面上的老铁和陈年铁观音,侧重点不一样,老铁是多次碳焙,陈年铁观音强调年份。究竟有无品饮价值?还是谨慎为好。

凤凰单丛

产于广东潮州市凤凰山,以乌岽山所产最佳。

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数百年历代茶农单株优选,单株培育,单株采制而得名。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

大多采一芽二至五叶。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芝香、玉兰香、桃仁香等等。

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呈鳝鱼皮色,油润有光;冲泡后清香持久,内质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或果香;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山韵显。

注:

1、单丛茶分为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又名白叶单丛)。岭头单丛出自凤凰水仙群体品种,1961年岭头村在该村1957年种植的凤凰水仙品种茶园中发现一颗特早、芽叶黄绿的茶树,以后连续三年对这株茶树单独采制。经专家审评鉴定,该茶树质量稳定,具有花蜜香特点,品质达单丛级别,可与凤凰单丛媲美。1988年将该单株茶树单列为一个品种,定名为“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品质特点:外形紧结尚直,色泽黄褐油润;内质具有独特蜜香,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回甘力强;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黄绿腹朱边。耐冲泡,耐储存。

2、凤凰水仙由于选用原料优次和制作精细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丛、凤凰浪菜和凤凰水仙三个品级。采用水仙群体中经过选育繁殖的单丛茶树制作和优质产品属单丛级,较次为浪菜级,再次为水仙级。

冻顶乌龙

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冻顶山海拔700米的高岗上,属“半球型包种茶”。

传说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蹦紧脚尖(冻脚尖)才能上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

外观紧结,呈半球型,色泽青绿润,带有光泽;茶汤清澈呈蜜黄色,具有花香,上等带牛奶糖香;滋味甘醇浓厚,喉韵十足,带明显的人工焙火韵味与香气;叶底肥厚软亮,带有茶梗,耐冲泡。

注:

冻顶乌龙茶外形上看跟铁观音相似,但冻顶乌龙揉捻更紧结,明显看到有梗。

冲泡技巧:

1、选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

2、冲泡水温100℃

3、茶水比例按1:20,即150毫升水7至8克茶

4、可以冲泡七泡仍留有余香,不用留汤底。

编辑推荐

普洱老茶如何品鉴


普洱茶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是“可入口的古董”。因此,沉香是老普洱茶的魅力所在,也是衡量一款老普洱茶好坏的重要指标。

品鉴老普洱茶的第一个重要技巧是冲泡。冲泡老茶最关键的就是水温,水温越高,老普洱茶的香味发挥的越好。因此冲泡老普洱茶时水一定要开,泡茶壶一定要壶壁厚,保温好的壶,冲泡前和冲泡过程中一定要多次用开水淋壶来加温、保温。

品鉴老普洱茶的第二个重要技巧是不看包装纸,不看品牌、年份。先入为主是品鉴老普洱茶的大忌。

现今的茶叶琳琅满目,假货横行,所以品鉴老普洱茶的不要重点放在包装纸的考证上;要知道现在的印刷技术要印出50年代或哪一年代的“手工棉”、“雕版印刷”、“人工盖章”的包装纸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如何品鉴出老普洱茶的好与坏呢?

1、看,嗅茶饼

好的老普洱茶应该是条索分明、老嫩叶色泽不同,油亮发光的。

2、看汤色

好的老茶其汤色一定是红而明亮的。如果汤色发黑、发浑茶就有问题。但是汤色不是品鉴老茶的重要指标。湿仓茶、轻度发酵茶中也会有汤色红亮的茶品。

3、品滋味

好的老普洱茶应该是汤中带甜,汤质滑润饱满。如果年份够,由于茶中与苦、涩相关的成分已转化,会有“化”的感觉,所谓“化”就是褪尽苦涩只剩滑润饱满的感觉。

4、体味沉香

“越沉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普洱茶的最重要魅力。

5、体验回味

回味包括回甘和饮茶之后口腔、咽喉的感觉。好的老茶以后回甘而且口腔、咽喉有滑润、甘爽的感觉。

6、细查叶底

看叶底是鉴别普洱茶原料好坏、制作和贮存是否科学合理的最重要的方法。好的老茶叶应该是色泽一致,叶片清晰,摸之有弹性,揉之不软烂。

总的来说,现在保存下来好的老茶可以说是很少的,分类大致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级沉香明显,汤中带甜,饮后口腔咽喉润滑甘爽,叶底正常。第二级饼有少许霉点,叶底有少许黑硬叶,但沉香明显,汤中带甜,饮后口腔咽喉润滑。第三级香弱,汤中带甜,饮后口腔咽喉滑润,叶底正常。第四级,基本无香,汤中基本无甜,以后口腔咽喉无不适感,叶底正常。第五级香,汤中有甜,饮后口腔咽喉有干、苦等不适感,叶底有黑硬叶或软烂叶。第六级无香,汤中无甜,饮后口腔咽喉有干、苦等不适感,叶底有黑硬叶或软烂叶。

永春佛手茶该如何栽培?


栽培技术

永春佛手茶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园地建设,茶苗定植和幼树护理,耕作制度,修剪技术,施肥技术。

园地建设

园地建设十分强调水土保持及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本地茶叶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茶园建设主要是集中连片,建园方式以水平梯层茶园为主。水平梯层注重建设等高线的修梯原则,畦面要平衡,防止水土冲刷,一般随弯随势,采取表土回沟,心土筑岸,将心土挖出外沿筑岸,岸高20cm左右,畦面向内稍倾斜以利于保水、保土、保肥,畦面宽度视坡度而定,一般在1.5—2.5m左右,质量较高的深垦60cm。

茶苗定植

佛手茶苗木的主要繁育方式是扦插苗或压条苗。苗木移栽定植时期一般选择在秋季,因此时茶树地上部分休眠,根系恰逢一个生长高峰,移栽后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而且其茶苗萌发生长也较之于明年春季移栽的为早。采取单行条栽,行距约为150—160cm,穴距25—33cm,每穴定植2—3株,每亩2500—6000株。种植时应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500—5000公斤,磷肥25—50公斤。水分管理是幼龄茶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栽植后当年夏季抗旱是保证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时期,对此,除种植时注意适当深栽,以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外,可于夏季来临前铺草覆盖茶园地面,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调节土温。一般可采用农作物、秸秆、杂草等铺盖,每亩用量约为1500—3000公斤。

耕作制度

根据该地实践经验每年浅耕削草3次,分别在3、6、9月份进行,深度为5—8cm,这样即可消除杂草,又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疏松土壤。秋冬季进行一次深耕,深度为20—30cm,衰老茶园深度可达30—40cm,并结合施用基肥。深耕时距植株15cm以外进行,并注意少伤害根部,同时注意天气变化,长期干旱天气不能耕锄,防止水分散发。

修剪技术

1.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一般一年进行1—2次定型修剪,分别在2、6月进行,分3—4次完成。当茶树长高30cm,主茎粗达0.3cm以上,并有1—2个分枝时,即可进行第一次修剪,修剪高度以离地15—20cm为度,以后每年定剪一次,第二次定剪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cm,第三次或第四次则分别在其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cm左右。这样连续通过3—4次定型修剪,把茶树骨架控制在50—60cm,连同主茎形成5—6层分枝,在此基础上结合打顶轻剪,多留少采,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2.成龄茶树的修剪。青壮龄茶树每年、隔年或隔2年进行轻修剪1次,一般只修剪绿色嫩梢的一部分或仅达到红梗部分,以后每次在原有修剪面上提高2cm左右,当轻修剪几次,茶树高度过高难以采摘,而且结节枝形成使育芽力下降时,就需要进行一次深修剪。深修剪即剪去结节枝,恢复育芽能力,一般深修剪程度约剪去10—15cm,以剪除该节枝层为度。深修剪后第二年仍进行轻修剪。

3.衰老茶树的修剪。对于未老先衰茶树、重采摘、轻管理的茶园等,树龄在15年以上,均应采取深修剪或台刈。一般在春茶采摘后进行,深修剪高度离地30—50cm,台刈掌握在离地面20—25cm。重修剪或台刈的茶树一般要留采一年。经过一年的留养后,再进行打顶定剪和轻剪等一系列管理技术重建新的树冠。如玉美村康志亮有一衰老茶园采取重剪结合留养方式。春茶前后重剪高度20—30cm,当年春夏茶留养不采,秋后第一次定剪45—50cm。第二年打顶采,春茶后第二次定剪65—70cm。第三年开始留叶采并每年春茶后轻度修剪,剪平树冠表面,使高度控制在75—80cm。

施肥技术

在茶树栽培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措施中,以施肥效果最为显著,也以施肥与茶叶品质、产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最为密切。永春佛手茶的施肥应注意根据佛手茶的品质特征,茶树各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优化施肥技术,努力做到合理施肥,以达到优质、增产、树旺、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效果。

N、P、K三要素合理配合。N肥有利于茶叶中含N物质生成,但过量又会使叶绿素含量增加,并抑制茶多酚、糖类等物质的合成,对香气的形成,滋味的浓鲜爽度和叶色都有影响。而P肥能促进茶多酚和糖分等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K肥对茶红素、茶黄素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N、P、K三要素的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佛手茶的品质,据调查如表1所示分析,N、P、K配比约为2.18:1:1.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