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百年红茶“谭洋功夫茶”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红茶之都”

发布时间 : 2019-11-12
功夫红茶有什么茶 福建红茶 功夫红茶

【www.cy316.com - 功夫红茶有什么茶】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福建福安,百年红茶“谭洋功夫茶”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红茶之都””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福建福安,百年红茶“谭洋功夫茶”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红茶之都””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福建福安,百年红茶“谭洋功夫茶”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红茶之都”

新华社宁德4月12日电(茅野、郑祖辉)记者12日从福建福安市官员处获悉,经过数月的申请、审查、评估和公示程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授予福安市“中国红茶之都”的称号。

据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秘书处称,云南临沧是第一个获得“中国红茶之都”称号的地方,福安是第二个。

据当地茶叶企业介绍,被誉为“中国红茶之都”的“谭洋功夫茶”对提升“谭洋功夫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功夫茶”的市场份额,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福安是“谭洋功夫茶”的发源地,素有“中国茶之乡”的美誉。该市总人口为67万,茶叶相关人口为42万。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30万亩,毛茶产量2.79万吨,产值15.6亿元。

1915年,“谭洋功夫”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金牌,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它被英国王室指定为一种特殊的茶。100年后的2015年,“谭洋功夫茶”被选为中国唯一的红茶品牌,成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茶”。连续两年,2016年和2017年入选中国茶叶地区十大公共品牌价值。(结束)

cy316.cOm红茶扩展阅读

坦洋工夫发源地福安坦洋村


1371年,福安坦洋村人发现了当地的“坦洋菜茶”。1851年,坦洋村胡氏用该茶首创了坦洋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滋味甘醇),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

坦洋村位于福安市社口镇西部,白云山东麓。坦洋村内青山绿水常伴,青瓦幽巷可见;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坦洋村虽小,建筑物却异常丰富多样。其中,真武桥、丰泰隆茶行、坦洋炮楼、王家建筑群是坦洋村的标志性建筑物。据介绍,截至目前,坦洋村仍有30余家茶厂,6000多亩茶园,主要栽种本地菜茶、福云6号等茶树品种。

走进坦洋村,仍可见街边大小茶行十余家。到了做茶的季节,在坦洋村下街随处可以看到拣茶梗的老人,虽然他们要戴着眼镜拣茶梗,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速度。

据介绍,在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坦洋街上仅大茶行就有36家。但至今,丰泰隆茶行(位于坦洋村下街)是坦洋村保留最完整的茶行建筑,建于清同治年间,三层结构,二、三楼做萎凋,一楼做发酵和烘焙。整个茶行楼高十几米,楼宽五十余米,烘焙间可摆放近两个焙笼,是坦洋村象征性建筑和重要的文物之一。

酿造谭洋功夫茶的细节


坦洋工夫是红类中的一个茶类,外形匀整,内质香气清鲜高爽,尤其是冲泡出来的坦洋工夫,它的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亮,滋味醇厚。喝到好的坦洋工夫,大部分得归功于它的冲泡方法,但冲泡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细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冲泡坦洋工夫应注意的细节。

酿造谭洋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点:

1.将新鲜的冷水倒入壶中煮沸:由于水龙头里的水充满空气,红茶的香气可以完全被导出,而隔夜水、两次开水或热水瓶里的热水不适合冲泡红茶。

2.倒开水,逐渐加热壶和杯,以避免水温变化太大:一般的茶壶有一个坚固的圆体,允许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充分伸展和跳舞。

3.仔细考虑茶叶的量:每人冲泡1茶匙(约2.5g茶叶)的浓茶,但如果你想冲泡好红茶,建议冲泡2杯,两杯红茶(约5g)的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红茶原有的风味,享受再添的乐趣。

4.将沸水倒入壶中泡茶:泡茶的最佳时间是在水开始沸腾后30秒左右,这时喷雾形成一个一美元硬币大小的圆圈。

5.冷静下来,等待正确的冲泡时间:因为快速冲泡不能完全释放茶叶的香气,茶叶的强度(即强度)会专业地标记在一般的专业茶壶上,这与茶叶的闷冲泡时间有关。例如,浓度分为1-4级,1级最弱,4级最强),酿造时间从2分钟到3.5分钟,依次递减。

我相信你已经掌握了酿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酿造过程会非常美味。

世界红茶发源地在哪里?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我国茶叶向外传播也有久远的历史,世界各国饮茶和栽茶、制茶均与我国有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我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是在南北朝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边疆贸易时,茶叶是首先输出的商品之一。公元593年,即日本圣德太子时代,中国的饮茶文化也与中国的文化、美术及佛教同时输出至日本。

茶叶输往欧洲要比输往西亚和日本迟的多,据有关资料记载,1557年葡萄牙在中国侵占澳门后,开始将中国茶带回国。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穆斯奥所写的《航海旅行记》中曾记载中国茶,此为欧洲文学中首次出现茶。长期以来中国饮茶风气所扩展的范围,仅局限于与隋唐帝国相邻的国家及地区,而未能随贸易风传入欧洲。其重要原因是茶叶怕潮湿,而当时的造船技术又不够成熟,无法建造防水的密隔舱,因此无法利用船舶来运输茶叶。

十六世纪,欧洲人早航海、造船等技术上有突破性的进步,葡萄牙人最早在航运上居于领先的地位,因此是他们最先将中国的茶叶带往欧洲。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从中国买的茶叶载回国,正式开始为欧洲引进大批的茶叶。1650年,荷兰人开始输入中国红茶到欧洲。而初期中国茶进入英国是经由荷兰人之手。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萨林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把红茶和茶具当作嫁妆,并在婚后推行以茶代酒,掀起英国王室贵族饮中国擦痕的风潮。英国人赋予红茶优雅的形象及丰硕华美的品饮方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更将红茶推广成为国际性的饮料。据估计,红茶占有全球茶叶总产量的80%,其次才是绿茶,乌龙茶等。

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孰不知最早输出的红茶却是产于福建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存最早的记录。清雍正(1773)年间,崇安知县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记述了这种产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酒,土名江西鸟,皆私售于星村各行。”王国安在其所著《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道:“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下种红茶开始的。”而产于崇安星村镇的红茶是‘正山小种’红茶。小种红茶除了有正山小种外,还有外山小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外山小种指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种的小种红茶,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自从星村小种红茶出世之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世界四大红茶之一与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齐名的安徽祁门工夫红茶,却是1876年由一个在福建罢官的人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成功的。后来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在安徽的‘祁红’外,增添了云南‘滇红’,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其中‘祁红’、‘滇红’、‘美红’最为著名。由此可见红茶的起源当在雍正(1733年)以前,明中期(约16世纪)之后。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多类书籍对此已无异议。

那么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进入西方社会的呢?许钟荣先生主编的《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中详细记载了红茶发展史和红茶大事记,书中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县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这种出自崇安星村乡桐木关的红茶,当17世纪初荷兰人开始收中国茶输往欧洲时,它也随着进入西方社会,由于经过特别的制作过程,使其带有松烟香,所以备受喜爱,至今星村的正山小种红茶仍享誉国际。”16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输入中国红茶至欧洲,这种当是产于福建崇安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因为“祁红”“滇红”“英红”等红茶均未诞生。1650年以前,欧洲茶叶贸易可以说完全被荷兰人所垄断,但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好中国茶的市场,于1644年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开始与荷兰人在茶叶生意上短兵相接。1652年至1654年,英荷二国终于兵戎想见,爆发了第一次“英荷之战”。1665——1667年爆发了第二次英荷之战,由于英国再度获胜,摆脱了荷兰人而渐渐垄断茶叶贸易。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从此,英国政府由厦门收购武夷山茶,取代绿茶成为欧洲饮茶的主要茶类。

行走在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坦洋村


这个时节,绽放一季的烂漫早已鲜艳褪去,大雨初霁后的田塍园径旁,依稀可以看到零落成泥的花瓣残骸,这是种无奈,尽管我们都想极力去挽留。毕竟,道法自然,自然的季节更替并不因人的情感和意志而停滞或推延,该去的终究要去,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红残的去牵引了绿葱的来,一个的结束又带来了另一个的开始。大自然的化迁尚且如此,人类历史的递嬗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是一种茶和一个小山村?当然,人生亦复如是。这些都是坦洋工夫和坦洋村让我体悟到的。

隐藏渊默的强音

灿烂的日头在无私地向大地辐照着。蜿蜒的小径在脚底无尽地蔓延。我知道从这里开始。便是由喧嚣步入宁静的前奏,这对于成日疲于奔命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而言,无疑是种久违的释然与闲适。不多时,一幕明快的葱翠倏忽跃入我的瞳孔,使我根本来不及躲闪。就乖乖地被它给俘虏了。这是一片典型的丘陵茶园,一丛丛茶树齐整地缘山势而植。高处就高,低处就低,显得屈曲有情,行行层层环绕在山丘上,像是穿上了翠绿的百褶裙一般;山坡上,缘坡也装点了一株株黄绿的遮阴树,仿佛是额前的缕缕青丝;山脚下的一泓清塘,波光潋滟,点点滴滴都映衬着天光云影。山谷里徐徐而来的山风,吹皱了池水,曳弯了树腰,茶园里早已是绿浪滚滚,茶的清香在周遭弥散。

若说茶园是涵养坦洋工夫的襁褓,那么,坦洋村则是哺育坦洋工夫的摇篮。坦洋工夫之为坦洋工夫,皆因坦洋村而闻名。这个村子并不大,但它的故事却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诞生了一种驰名中外的香茗,创造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坦洋村距福安市区约28公里,一路的颠簸令我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为了找寻这段传奇历史,再多的疲惫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车在离坦洋村不远的路边停住。小山村位于闽东第一高峰――白云山的南麓,周遭群山环抱,碧树环绕,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它因地处清溪入口处呈“船”形。“四山排闼,一水中流”的布局,使整个村子如同一块长形木板。所以当地人又称坦洋为“板洋”。虽然天气晴朗,但村子里却是雾岚弥漫,覆着黑瓦的村落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俨如仙境的村落。怎不让人心生流连之情呢?

相传,坦洋工夫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有个自建宁来的茶客来坦洋村收购茶叶,将红茶的制造工艺从武夷山传入了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以当地的“菜茶”为原料,成功地试制了红茶,并冠以“坦洋工夫”的茶标,经广州运销国外。这是关于坦洋工夫创制的始末,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坦洋工夫的兴旺与水路、陆路运输航线的开辟的的确确给坦洋村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像是投入清潭的一颗小石块,激起千层浪,让这个静谧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据说。每逢茶季时,坦洋村街上接踵摩肩,熙熙攘攘,将刚刚从茶园里采摘的鲜叶送到茶行加工,放眼望去。像是一片由茶叶簇成的绿色海洋。

好景不长,热闹非凡的景象犹如昙花,美丽而短暂。清廷的腐朽、外夷的入侵、频仍的战乱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使坦洋工夫一度黯然失色,孕育坦洋工夫的坦洋村也因坦洋工夫的颓败而沉寂,昔日的鼎盛也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从此,小山村的一切又复归于静默,甚至在沐浴春风的大好时期,坦洋工夫仍险遭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山村继续选择了沉默。

直到如今展现在我面前的依然是那个默默无语的小山村,除了那条涓涓的溪流和零星的几声鸡鸣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声响。然而,这种沉默并不代表着死寂,亦非靡靡之音,而是蕴藏了强音的“希声”,是无法用耳朵听闻的天籁之音。因为,在这渊默之中,似乎有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如同萦绕在村落间的云雾一般,正在缓缓地从地面上升。

往昔梦华的搜寻

当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到的: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

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这首民谣是对当时繁荣的坦洋街真实写照。据《福安县志》记载,在坦洋工夫最隆盛的时期里,社溪两岸新屋林立。短短1公里的坦洋街上。竟有36家的大茶行在此扎堆,收购周边七八个县的茶叶,畅销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收益甚巨。是坦洋工夫缔造了坦洋村和坦洋街的奇迹。于是,便带着一种崇敬而希冀的新心情,从真武桥下来,向前步行数百米来到当年盛极一时的坦洋街前。踏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我边走边张望,甚至不放过一墙一瓦,遍寻着它遗留的痕迹,然而看到却只是一排排新砌的红砖房,至多也就是一两栋贴着大幅坦洋工夫销售广告的土坯房。就这样,我们在街上悻悻地徜徉着。随行的一位老茶师告诉我说,从前这里的茶行,临街是铺面,为了方便收购、精制和贮藏茶叶。茶商们将茶行修建成两三层楼高。最高甚至可以达到四层。

听着老茶师讲的故事,除了不住地赞叹外,我仍不愿放弃搜寻坦洋街的旧迹。也许是心内的虔诚,也许是机缘巧合,临近街间的尽头时,一栋接近于支离破碎的楼架霎时映入我的眼帘,它犹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茕茕孑立在一堆碎石瓦砾上。从那一根根笔直整齐的木柱和它身后保存完好的飞檐上不难想象它曾经有多么地趾高气扬。楼的一侧已经破旧不堪,而在另一侧木柱间的木板上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半圆形的图案,上面刻着精美的对花。此外。在每根木柱的两侧还各有一个精巧的花草木饰。消褪的朱漆色与灰白的木柱显得极为不协调,旁边一爿长满荒草与青苔的残垣断壁更增添了几分残破与衰败。

斑驳背后的焕然

楼架的“突现”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遂循着旁边的一条深巷继续前行。青石板上。苔迹斑斑,一扇灰砖拱门硬生生地陷在斑驳的土墙里,像只愁云密布的眼眸,毫无生气。徐步前行,一栋黑石砌筑的、楼檐有着柔美线条的院落闯进了我的视线。“这就是坦洋村大名鼎鼎的胡家宅邸!”老茶师大声地说道。伫立宅门前,石墙上除了镶嵌着红色梅花窗格以外,还有几个方形、拱门形的类似小窗的洞口,这大概是为了防范土匪用来架设土炮的。门楣上的字早已剥落。但还能隐隐约约地觑见几笔苍劲有力的笔划,想必内容大约是些励志明德的古训。门虚掩着,出于尊重,我轻叩了几下门,许久没人回应。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忍不住冒冒然地走了进去。和达官贵人的宅子相比,这个院子不算太大,天井里横着几根晾着衣服的竹竿,爬满青苔的地上杂乱地堆着朽木和断石,一侧的厢房墙体斑驳。上面还镶着几扇雕花窗,显得荒凉颓废。

步出宅院,我们看到不远处的房顶上有两个红彤彤的热气球在空中飞舞。下面系着条幅。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祠堂,虽然院门紧闭,但是透过院门的缝隙能清楚地看到门楹赫然刻着“胡氏宗祠”四个金字。新祠堂是在早年胡家祠堂的原址上修葺的,屋顶上覆着油亮的黑瓦,外墙全是用青砖砌筑而成,上面还有几幅美轮美奂的石雕画,在宝蓝色琉璃墙檐的映衬下焕然一新。胡氏宗祠的修缮,是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之父胡福四的怀念,也是对坦洋工夫繁华往昔的追忆。但更多地是在表达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亘古不变的一片深情。

2020行走在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坦洋村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行走在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坦洋村》内容,感谢阅读!

这个时节,绽放一季的烂漫早已鲜艳褪去,大雨初霁后的田塍园径旁,依稀可以看到零落成泥的花瓣残骸,这是种无奈,尽管我们都想极力去挽留。毕竟,道法自然,自然的季节更替并不因人的情感和意志而停滞或推延,该去的终究要去,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红残的去牵引了绿葱的来,一个的结束又带来了另一个的开始。大自然的化迁尚且如此,人类历史的递嬗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是一种茶和一个小山村?当然,人生亦复如是。这些都是坦洋工夫和坦洋村让我体悟到的。

隐藏渊默的强音

灿烂的日头在无私地向大地辐照着。蜿蜒的小径在脚底无尽地蔓延。我知道从这里开始。便是由喧嚣步入宁静的前奏,这对于成日疲于奔命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而言,无疑是种久违的释然与闲适。不多时,一幕明快的葱翠倏忽跃入我的瞳孔,使我根本来不及躲闪。就乖乖地被它给俘虏了。这是一片典型的丘陵茶园,一丛丛茶树齐整地缘山势而植。高处就高,低处就低,显得屈曲有情,行行层层环绕在山丘上,像是穿上了翠绿的百褶裙一般;山坡上,缘坡也装点了一株株黄绿的遮阴树,仿佛是额前的缕缕青丝;山脚下的一泓清塘,波光潋滟,点点滴滴都映衬着天光云影。山谷里徐徐而来的山风,吹皱了池水,曳弯了树腰,茶园里早已是绿浪滚滚,茶的清香在周遭弥散。

若说茶园是涵养坦洋工夫的襁褓,那么,坦洋村则是哺育坦洋工夫的摇篮。坦洋工夫之为坦洋工夫,皆因坦洋村而闻名。这个村子并不大,但它的故事却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诞生了一种驰名中外的香茗,创造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坦洋村距福安市区约28公里,一路的颠簸令我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为了找寻这段传奇历史,再多的疲惫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车在离坦洋村不远的路边停住。小山村位于闽东第一高峰――白云山的南麓,周遭群山环抱,碧树环绕,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它因地处清溪入口处呈“船”形。“四山排闼,一水中流”的布局,使整个村子如同一块长形木板。所以当地人又称坦洋为“板洋”。虽然天气晴朗,但村子里却是雾岚弥漫,覆着黑瓦的村落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俨如仙境的村落。怎不让人心生流连之情呢?

相传,坦洋工夫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有个自建宁来的茶客来坦洋村收购茶叶,将红茶的制造工艺从武夷山传入了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以当地的“菜茶”为原料,成功地试制了红茶,并冠以“坦洋工夫”的茶标,经广州运销国外。这是关于坦洋工夫创制的始末,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坦洋工夫的兴旺与水路、陆路运输航线的开辟的的确确给坦洋村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像是投入清潭的一颗小石块,激起千层浪,让这个静谧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据说。每逢茶季时,坦洋村街上接踵摩肩,熙熙攘攘,将刚刚从茶园里采摘的鲜叶送到茶行加工,放眼望去。像是一片由茶叶簇成的绿色海洋。

好景不长,热闹非凡的景象犹如昙花,美丽而短暂。清廷的腐朽、外夷的入侵、频仍的战乱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使坦洋工夫一度黯然失色,孕育坦洋工夫的坦洋村也因坦洋工夫的颓败而沉寂,昔日的鼎盛也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从此,小山村的一切又复归于静默,甚至在沐浴春风的大好时期,坦洋工夫仍险遭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山村继续选择了沉默。

直到如今展现在我面前的依然是那个默默无语的小山村,除了那条涓涓的溪流和零星的几声鸡鸣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声响。然而,这种沉默并不代表着死寂,亦非靡靡之音,而是蕴藏了强音的“希声”,是无法用耳朵听闻的天籁之音。因为,在这渊默之中,似乎有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如同萦绕在村落间的云雾一般,正在缓缓地从地面上升。

往昔梦华的搜寻

当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到的: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

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这首民谣是对当时繁荣的坦洋街真实写照。据《福安县志》记载,在坦洋工夫最隆盛的时期里,社溪两岸新屋林立。短短1公里的坦洋街上。竟有36家的大茶行在此扎堆,收购周边七八个县的茶叶,畅销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收益甚巨。是坦洋工夫缔造了坦洋村和坦洋街的奇迹。于是,便带着一种崇敬而希冀的新心情,从真武桥下来,向前步行数百米来到当年盛极一时的坦洋街前。踏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我边走边张望,甚至不放过一墙一瓦,遍寻着它遗留的痕迹,然而看到却只是一排排新砌的红砖房,至多也就是一两栋贴着大幅坦洋工夫销售广告的土坯房。就这样,我们在街上悻悻地徜徉着。随行的一位老茶师告诉我说,从前这里的茶行,临街是铺面,为了方便收购、精制和贮藏茶叶。茶商们将茶行修建成两三层楼高。最高甚至可以达到四层。

听着老茶师讲的故事,除了不住地赞叹外,我仍不愿放弃搜寻坦洋街的旧迹。也许是心内的虔诚,也许是机缘巧合,临近街间的尽头时,一栋接近于支离破碎的楼架霎时映入我的眼帘,它犹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茕茕孑立在一堆碎石瓦砾上。从那一根根笔直整齐的木柱和它身后保存完好的飞檐上不难想象它曾经有多么地趾高气扬。楼的一侧已经破旧不堪,而在另一侧木柱间的木板上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半圆形的图案,上面刻着精美的对花。此外。在每根木柱的两侧还各有一个精巧的花草木饰。消褪的朱漆色与灰白的木柱显得极为不协调,旁边一爿长满荒草与青苔的残垣断壁更增添了几分残破与衰败。

斑驳背后的焕然

楼架的“突现”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遂循着旁边的一条深巷继续前行。青石板上。苔迹斑斑,一扇灰砖拱门硬生生地陷在斑驳的土墙里,像只愁云密布的眼眸,毫无生气。徐步前行,一栋黑石砌筑的、楼檐有着柔美线条的院落闯进了我的视线。“这就是坦洋村大名鼎鼎的胡家宅邸!”老茶师大声地说道。伫立宅门前,石墙上除了镶嵌着红色梅花窗格以外,还有几个方形、拱门形的类似小窗的洞口,这大概是为了防范土匪用来架设土炮的。门楣上的字早已剥落。但还能隐隐约约地觑见几笔苍劲有力的笔划,想必内容大约是些励志明德的古训。门虚掩着,出于尊重,我轻叩了几下门,许久没人回应。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忍不住冒冒然地走了进去。和达官贵人的宅子相比,这个院子不算太大,天井里横着几根晾着衣服的竹竿,爬满青苔的地上杂乱地堆着朽木和断石,一侧的厢房墙体斑驳。上面还镶着几扇雕花窗,显得荒凉颓废。

步出宅院,我们看到不远处的房顶上有两个红彤彤的热气球在空中飞舞。下面系着条幅。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祠堂,虽然院门紧闭,但是透过院门的缝隙能清楚地看到门楹赫然刻着“胡氏宗祠”四个金字。新祠堂是在早年胡家祠堂的原址上修葺的,屋顶上覆着油亮的黑瓦,外墙全是用青砖砌筑而成,上面还有几幅美轮美奂的石雕画,在宝蓝色琉璃墙檐的映衬下焕然一新。胡氏宗祠的修缮,是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之父胡福四的怀念,也是对坦洋工夫繁华往昔的追忆。但更多地是在表达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亘古不变的一片深情。

本文《行走在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坦洋村》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坦洋工夫红茶:穿越百年醇香依然


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的春天,来自太平洋的温湿季风带来了福安白云山东南麓的又一阵春雨。坦洋村胡氏万兴隆茶庄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曾有过的独特茶香,万兴隆主人手持茶壶,把盏临风,但见茶盏里的汤色,如玛瑙,似琥珀,香气氤氲可喜。胡氏主人啜了几口,咂咂有声,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对乡亲们宣告:这是真正的红茶,从此,我们坦洋村也能做这样的红茶了!

那一年,在建宁茶客的协助下,坦洋村开始了以本地优质的“菜茶”为原料制作红茶的历史。红茶生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做越好。坦洋村迅速成为闽东最大的红茶制作加工、经营销售的中心。也是那一年,正逢首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坦洋红茶初次亮相,便引起嗜爱红茶的欧洲人士的注目和赞赏,认为它是中国武夷红茶的又一个独特、优质的品种,别有风味,从而备受欢迎。清代的史料记载了这一史实:咸丰间,坦洋“产茶美且多”,“会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坦洋茶业“榷税之征输于中夏,商贾之利施于西洋”。至清同治时期,茶事勃兴,坦洋红茶“遂翕然称颂岛外,”大量畅销英伦三岛,一度成为英王室选用的华茶珍品。坦洋红茶既已名声大噪,坦洋人遂以“坦洋工夫”为红茶商标,销行天下,并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博金奖。白云山下的一个弹丸小村,以红茶之盛,勃然兴起于闽瓯。坦洋,这个昔日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一时驰名欧美茶界,外国来信,只须写有“中国坦洋”,竟能寄达收信人手中。

继万兴隆茶行首创坦洋工夫之后,祥记、生记、丰泰隆、瑞记等知名茶行仿制红茶,相继面世,四方巨商大贾,纷至沓来。兴隆的茶叶生意带来了坦洋的市井繁荣,外姓迁入,人口猛增,妈祖庙、土炮楼、真武桥以及街道两厢酒肆、茶馆、戏台相继建起。36家茶行,鳞次栉比,雇工3000多人,常年产茶2万余担。同治五年,清政府破例把茶税局设在坦洋村。至光绪七年(1881)坦洋村产茶多达七万余箱,约合4.2万担,远销荷兰、英国、俄罗斯、日本等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清宣统二年(1910),以坦洋茶商为主,福安成立闽省第一家“茶叶研究会”。史料所谓“阛阓茂盛”,“冠裳辐辏”,“工兮商兮,攘攘熙熙”,正是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坦洋村茶季的盛况纪实。每年初春伊始,茶商们便依约赶赴省城福州等市,向各国茶商领取茶银定金,桶装船载,运回坦洋,发放给茶农、茶贩。春末至秋则发运成批茶叶,扬帆口岸,辗转出洋。坦洋民谣唱道“红茶净择卖番邦”、“乌换白”,“茶换黄金”,讲的就是红茶换回了外国白银。当然,这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白银。今天看来,实际上坦洋人因了坦洋工夫茶的缘故,在那时就率先进入了国际贸易的大循环。

坦洋工夫红茶的国内、国际贸易造就了一批讲商德、守诚信的坦洋茶商群体,如胡大盛、王正卿、吴步云、施光凌、胡兆江、胡兆淮、施长埙、吴庭元等,他们重视茶叶的质量,反对缺斤短两,更厌恶以假牟利的不良商贾。如坦洋茶行“胜大来”公司鉴于市场上有冒牌的坦洋工夫销售外洋,便印发大量英文版的打假文告,在欧洲商界广为宣示,竭力护卫坦洋工夫的声誉。毫无疑问,坦洋工夫的诞生开创了闽东红茶的新纪元,它带来了闽东乃至整个闽茶的繁荣和发展。

百年品牌“坦洋工夫”引领福安茶产业重振雄风


“坦洋工夫”雄风再起。如今,“坦洋工夫”这个百年历史品牌,正以新的希望重新逐鹿国内外茶叶市场。

近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业作为该市的3大主导产业之一加以扶持,坚持以提升茶业发展水平、促进茶农增收为目标。2006年福安市确定挖掘这一历史名茶作为该市茶叶公共品牌,引领全市茶产业发展,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品牌――坦洋工夫;每年品种改造一万亩,以提高坦洋工夫茶品质;建设一个海峡大茶都,为坦洋工夫茶提供交易平台;每年举办一届茶事活动,以扩大坦洋工夫品牌的影响;建设一个现代化厂房加工区,以提高坦洋工夫茶的生产水平),加速茶产业发展。

政府在“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包括包装、品种、广告、茶机、茶事活动等方面投入逐年增加,实现包装系列化、宣传多样化、营销网络化。

2006年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9个厂家、11个坦洋工夫品种”进行包装扶持,使之提高包装档次。优质的产品加上精美的包装,效益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包装的积极性随之提高。向系列发展,有“英伦皇室”、“醉龙颜”、“百福临门”等达100多种,可满足不同档次茶叶的包装需求。

2006年10月,“中华名人共建海峡西岸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拉开了“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序幕。历经两年多的努力,“坦洋工夫”正成为市场新宠。

2007年2月,“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11月,“坦洋工夫”红茶被认定为“中国申奥第一茶”。2007年12月,“坦洋工夫”红茶重返巴拿马,参加在那里举办的“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坦洋工夫”以其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得到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认可,社会知名度不断攀升。

2008年2月,“坦洋工夫”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成功注册证明商标,更使福安掀起了“坦洋工夫”热潮。福安茶商在北京、太原、上海、福州、银川及海外建立了“坦洋工夫”名人会馆、茶城、专柜、专卖店……

为实施品牌战略,再展“坦洋工夫”雄风,福安市进一步加强对“坦洋工夫”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出台了《坦洋工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坦洋工夫”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明确名牌茶叶质量标准,规范产品质量要求,规定了使用“坦洋工夫”证明商标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以及产品品质特征,并规定了商标被许可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以规范市场,保证产品品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多次茶叶展销评比会并获得多个奖项。“坦洋工夫”还被宁德市列为重点扶持的闽东茶叶主打品牌。

全市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成为全省首个获此类认定的县市。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现代茶业发展项目经国家财政部批准立项,中国海峡大茶都第一期工程完成并顺利开业。全市3家茶叶企业入选2008中国茶叶百强,居宁德市榜首。全市共有12家茶叶企业的19个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36家茶叶企业获得QS认证。

“坦洋工夫”在人民大会堂中华名茶评比中获金奖,“坦洋工夫”红茶和茶饮料系列被授予“中国申奥茶”和2008年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特许茶。

通过打造品牌,茶叶产值逐年提升,2006、2007、2008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7.2%、53.65%、31.87%。“坦洋工夫”每公斤售价从品牌打造前的50~60元,升到1000多元,有的高达3000多元。在2008年的“闽茶杯”评比中,

“坦洋工夫”获得茶王称号,经拍卖每公斤30万元。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申请使用“坦洋工夫”证明商标,已授权生产企业13家,产值1.5亿元。

“坦洋工夫”福建省著名商标已公示,

“坦洋工夫”的加工工艺列入宁德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国家标准也已通过国家标准协会组织的专家论证。“坦洋工夫”品牌进一步提升了福安市茶产业整体水平,尤其今年茶叶市场疲软,但由于“坦洋工夫”的带动作用,仍保持茶叶增效、茶农增收,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市)茶产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和谐健康高贵”这是“坦洋工夫”的文化内涵。“坦洋工夫”这个民族品牌正托起福安茶产业的新希塑。

谭洋工夫茶是哪里生产的?福安,“中国茶之乡”


谭洋时代酒吧圆润紧实,呈现金黄色的花蕾、黑色的光泽、油性的光泽、鲜红色的汤色、明亮的明澈、清澈、清新、甘甜清爽的口感、醇香的喷鼻、红色甚至树叶,深受消费者喜爱。1915年,在“巴拿马安定外国展览会”上,谭洋时代红茶凭借其美丽和深厚的工艺赢得了展览会金牌,为其作为民族品牌和世界知名品牌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它曾经是英国皇室的专属茶。谭洋时间的起源在哪里?

谭洋时间的起源

福安是“中国茶的故乡”,是著名的历史名茶——谭洋时代茶的发源地。它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台湾海峡两岸,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145公里,牙齿65万颗。茶叶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传统劣势产业,以茶叶加工为主要产业的食品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茶叶产量2.43万吨,产值11.32亿元。无性系茶树劣种29.4万亩,占总面积的98%。国家和省两级有40多个劣质品种,每年进口茶叶4000多吨。它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县(市)。全市拥有41万颗茶叶相关牙齿,400多家茶叶加工经营企业,30,000多名茶商遍布世界各地

福安“谭洋时间”红茶是福建三年生红茶中的第一种。它是由国家优秀茶树品种谭洋菜的芽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谭洋时间在医疗保健中的良好利用

“谭洋时间”红茶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鼻喷雾剂材料已从50种增加到300多种。一部分咖啡因、儿茶素和茶黄素复合物分解美味复合物,从而形成红汤、红叶和苦涩酒精的品质特征。它有一定的健身效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儿茶素正在成为氧化聚合物、红色茶黄素和茶红素在发酵过程中的新成分。

美白皮肤:人体氧化形成的深色色素,深色色素的积累会使皮肤变暗。红茶中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加深色色素的成分,有助于皮肤增白。

第二,抗菌:红茶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用红茶漱口可以预防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防止龋齿和食物中毒。

3.养胃暖胃散寒:“谭洋时间”红茶发酵烘烤。茶多酚在氧化酶的影响下被酶快速氧化。这些茶多酚的氧化物可以消炎、维持胃粘膜、养胃、暖胃,所以你可以在黄昏或夜晚享受喝“谭洋时间”红茶的乐趣。“谭洋时间”红茶香甜温暖,能滋养身体的杨琪,清热暖胃,增强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因此,官员们经常用“谭洋时间”红茶作为暖胃助消化的良药。

以上介绍了谭洋时间红茶的起源及其在保健中的奇妙用途。一般来说,谭洋时间红茶是红茶的好产品。从未喝过它的人可以尝尝!

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在哪里怎样选购原产地的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红茶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坦洋村有胡福四试制成功。现在主要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在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在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并设洋行,周围各县额茶叶也逐渐在坦洋云集。坦洋工夫红茶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中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都能出口上万担,坦洋街长一公里,但所设茶行已经达36家,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内,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主要的红茶产区。销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的外汇茶银达百余万元。用当时的民谚将就是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阻断了坦洋工夫红茶的销路,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锐减,50年代这期,为了复兴坦洋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先后建立,开始实行机械化制茶,并引进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的茶树品种,1960坦洋工夫红茶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红”改“绿”的浪潮下,坦洋工夫红茶尚存无几。经过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坦洋工夫红茶产量达8000余担。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福安市坦洋村。想要喝道正宗的坦洋工夫红茶,最好去当地产茶地区走一趟,相信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桐木关寻茶记


有人说咖啡与红茶是白领丽人的标志饮品。尽管不大认同,却无法否认包括我自己都是喜欢在office里捧杯袋泡红茶整理情绪的那类人。也许是早已习惯了立顿等商业红茶的味,所以当某天在死党那儿喝了正山小种红茶时,一瞬间抓住我的,除了惊异,更多的是那不可思议的颠覆性认知。原来,红茶可以是这样的;原来,红茶可以不加奶;原来,红茶可以有桂圆的味道;原来,红茶可以汤明如镜;好多的原来,细问之下,原来,这就是红茶的鼻祖,乃死党在武夷山出差时偶获。对我这种茶迷,好茶即是召唤。邀上一众茶友,就来次武夷寻茶之旅。

这样的人员配置是为了不落下寻访过程中的任何精彩瞬间。尽管大家职业年纪悬殊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好茶!桐木关寻茶序幕来过很多次武夷山,有自己来度假,有出差开会,也有给各地友人做陪的,却从没想过会为了红茶而呼朋唤友地杀到此地。好在不是旅游旺季,宾馆并不难找,但房 价也不便宜。因为皆是好茶之人,所以这行李往房里一丢,拦了辆面的就往茶叶市场跑。正山小种红茶在这并不难找,但冲泡之下,索然没有先前的感觉。到底是旅 游景区,这儿的茶叶都是卖游客的。果然如南茶所说,不爬山涉水,不经历一番艰辛,岂能一睹绝世好茶的芳容?既然今日与好茶无缘,无论如何也得有美食相伴。 因为先前来了多次,对武夷山的薰鹅是久闻其名,但跟团走总是尝不到它。这次连本带利来了顿薰鹅啤酒大餐。没想到,刚刚失落的茶心竟然被这熏香和辛辣的完美 结合品给极大地抚慰了一下。谁也没想到,精心设计的寻茶之旅的第一个亮点居然是只鹅!好一个桐木关也许是惦记着正山小种,也许是宾馆的床让我感到难以亲近。习惯晚起的我早上六点不到就从被窝里蹦出来,打点好行装,催着同伴上路了。目的地很明确,就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桐木关。桐木关距武夷山风景区约40公里 ,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带。因为是世界自然双遗产保护区,进出设有关卡,旅行团队无法进入,所以这里几乎没有游人。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山而上,两岸青 山峻岭,流水潺潺。山是一样的山,但这儿没有中心景区的喧闹,听见的除了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只剩那林中的百鸟朝凤曲和那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水流声。直 想请司机大哥稍停片刻,正踌躇间,“快看!”小吕哥的叫声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左前方。车厢内出现5秒钟的沉默,连呼吸声都快消失了。眼前的景致实在是惊艳 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我失态地喊停车子,抓起镜头就跳下了车。平日里,由于职业的关系,走了不少地方,将不少美景装在胶卷里捎回家。但此时,我却不知从何下 手。因为眼前的是自然界最完美的代表作,山水在这里交融得没有丝毫缝隙。无论我的镜头从哪个角度切割这里,都将是对这儿的亵渎。在我的词典里很难找到一个 形容词能准确地描述桐木关的美景,它的魅力未但在于山的秀美,水的妩媚,更在于那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纯朴与羞涩。当时,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儿的茶必为人间佳 品。不为别的,就为此超凡脱俗的明静与宁臆。武夷山的茶马之路从这儿往北,不用多久就可以到达华东第一峰黄冈山,而明清时期这里因为出产桐油,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桐籽树,所以被称为桐木关。尽管如今这儿人烟罕至,但当 年这里却是福建北部与江西东北部的交通、商贸要道和军事要冲。特别是在清代,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乾隆年间,全国甚至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福建的出 口物资只能通过内陆运输到广州。今日我们脚下宽阔平整的公路当年却是马帮走的马道。我坐在山边的角落,享受着山泉与落石合奏的交响乐,仰望着云朵飘忽的蓝天,想象着同一个天空下,同一座山峰旁响彻着驼铃的马帮,想象着茶马小道的繁荣与喧 嚣,想象着这里每年出产的20万斤红茶就这样在马背上驮出了福建,运往广州,漂洋过海到了欧洲大陆。如今,世界自然遗产的光环使这里在旅游开发浪潮的侵袭 中幸免于难。只有少数因为过路、科考,或像我们这样嗜茶的才来往其间,在这山、这水、这路中。由不得我多想,南茶的友人江元勋已站在我们面前。江兄是一个典型的山中茶人,黑壮的身材,经典的山人笑容。南茶介绍说此君即为正山小种的传人,一旁的小吕 哥随即补充说明,茶界泰斗张天福只写过三幅“制茶世家”的字,一幅在台湾,一幅在福州的茉莉花茶世家,最后一幅就在此君家中。不知犹可,知道了,我可就迫 不及待地要去见见江家的制茶工坊,找找正山小种的过去。我是个习惯旅行前做足功课的人,所以出发前,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在图书馆里啃资料。从图书馆里出来 时,我总有种直觉,这儿的茶会有很精彩的故事,这儿的山里应该埋藏着茶以外的内涵。

传家之宝虽然我们来的时候早已过了制茶期,但南茶还是说服江兄带我们去见识江家历代的传家之宝。五十好几的南茶像个孩子似的非让我们猜将见到的是什么宝贝。瞧他那 藐视我们的神态!于是乎,我们一路走一路将与茶有关的器物数了个遍。于是乎,空旷清幽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就回荡着四个茶疯子荒谬绝伦、是茶非茶的论 道。可直到我们走到江家老屋前,都还没猜到江家的传家之宝是什么?这不免有些令人沮丧,而且难以下台。还说是茶迷呢!好在南茶仅存的良知帮我们找了个台 阶:“说了是传家之宝,都传了几百年了,能这么容易猜到吗?”所以,猜不到不表示不专业,不表示没常识!闻言,深感安慰。但传家之宝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居 然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座乌黑发亮的老屋!将信将疑地在屋外兜了一圈,老屋紧挨着溪涧,约50米长,20米宽,两层构造,外表没有任何装饰,怎么看怎么就是个 普通的乡村木屋!江家居然说这就是传家之宝?困惑间,江兄已经打开大锁,推开吱啦响的木门请我们入内了。一个几乎要绝迹的木制工坊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垛垛还未劈好的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松木整齐地堆放在进门左侧50平方米的区域。古朴硕大的炉台合着直冲屋顶 的烟囱在屋堂中央显得格外晃眼。现代化的机械制茶设备在这个制作坊里明显处于弱势,零星的几台被挤在角落的房间里。江兄告诉我们,正山小种红茶世代都在这 种木制工坊里制作。“现在大部分茶厂都实现了现代化规模生产,为什么你们还沿用古法制茶呢?”我忍不住直接就将心中的疑问倒出。江兄倒也不甚介意,领着我 们上了二楼,临溪的一边,一道长长的走廊,挂着铜锁的房间一字排开。“做茶时,这平台,这过道都用来晾晒茶青。”江兄一边开门,一边道破天机,“我们曾经 试过用机械加工小种红茶,很神奇,离开了这木屋,用机器做的正山小种毫无神韵可言。所以即使到现在,正山小种的大部分制作工序都是在这儿完成的。”说法有 点神,但因为自己不是制茶的专家,也无法深究这是何原由。看这木屋,确实有好些个年头了。因为正山小种要用松木来薰,所以这里的每块木板都被烟熏得乌黑发 亮。二楼的这些个房间则正是用来薰茶叶的。推开房门,我有一种进入干蒸桑拿房的错觉,不同的是地上铺的是一整大片竹席,而正山小种的玄机就在这竹席之下。 翻开竹席,原来松木炭就隐藏在此!做茶的时候,将小种茶放置在竹炭上烘烤,茶叶吸收了松木的香气,就有了正山烟小种红茶特有的松香味。品味桐木关正山小种午饭过后,我们寻茶之旅的重头戏终于开锣了。江兄捧着三大盘红茶走进评茶室时,我们四人都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动。这么大老远的,这么颠簸,就为了 它!要品好茶就要懂茶。因此对我这种初识红茶的低级茶友,还是有必要进行普及教育的。尽管来之前作了资料收集,但真实的茶摆在面前,让你摸得着,喝得到 ,又有老茶人挨个儿讲解,却是完全的另一码事。外形上看,正山小种与其他红茶还是略有不同,更细、更黑、更小,难怪最早国人都称红茶为“乌丹”“乌茶”, 真的“乌”得可以。从品种上分,正山小种又分为烟小种与正山小种两类。当地人称烟小种为西方口味茶,因为中国人一般很难接受烟熏得味道,但老外喜欢,所以 这种茶叶都是出口的。虽说如此,我们四个人还是不想就此放过它,品了一小口。要不是主人家在场,真是喝不下去。不但苦,还有股说不上的霉味,搞不懂老外怎 么喜欢这味道?中西文化差异原来还可以体现在这?另外一种就是吸引我跑这来的有桂圆味道的正山小种了,当地人称为东方口味茶。确实,沸水冲泡后,满屋飘 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清的桂圆香味夹杂着一种小时候的味道,心中的正山小红终于出现了。有着桂圆的清甜,却没有桂圆汤水的腻味;有着悠长难散的清香,却 没有难以容忍的焦味;有着清澈透亮的金汤,却没有丝毫的混沌。就这样,我们坐在江兄茶厂的阳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冲泡着正山小种,没有交谈,大伙都在心里数 着,第十泡了,不走水……第十三泡了,味还在……十六泡!十六泡有余香的正山小种让我们醉在了桐木关的山水茶间。告别江兄,踏上回程,望着沿途山边的正山小种茶树,惦记着这里茶树的幸福,因为这里完整的生态链,茶树得以幸免加诸在它们身上的各种农药。感谢那块世界自 然遗产的牌子,这里的人和茶都保留了那自然古朴的生存方式,拥有这一切的它们是幸福的,而能有幸来此一游的我们也同样参与了这份幸福。链接:红茶之漂洋过海播香韵记得大学那会儿班上有个英国外教就特爱饮茶,而且是每天早上一醒来空腹就要喝茶的那种。当时班上就有个东北学生特纳闷:这英佬的胃怎就这么强,空腹喝茶居 然没胃病?搞得后来外教专门花了一节课给我们讲英国人的茶道。原来英国人一日三茶,喝的都是熟透了不伤胃的红茶。英佬很自豪地夸赞他们是个严肃、规律而理 性的民族。因此他们定时每日醒来喝晨茶,上午十点半饮上午茶,下午四点一杯下午茶。尽管事隔多年,我还清楚地记得英国外教夸他们的茶道时的神态,他的眼神 里闪的东西分明是一个民族的光芒。可惜那会儿对茶没研究,否则一定告诉他,红茶那可是咱老祖宗发明的!这是事实!尽管红茶起源的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从现有的众多史料中,我们还是知道了最迟在明代,桐木关这里已经出现了小种红茶。而且,现今世界四大红茶 之一,与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齐名的安徽祁门功夫红茶也是从这里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1876年,一个在福建任内罢官的官员余 干臣返回安徽老家时,将桐木关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红茶成功。由此才出现了祁门红茶。我国的茶叶最早是在公元五世纪末向海外传播的。而在欧洲的文献中最早出现中国茶的却是到了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威尼斯作家拉姆斯奥所写的《航海旅行记》中才提 到中国茶。尽管还不大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没有将茶叶输往欧洲,但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国的茶叶是经由荷兰人从海上带回欧洲。而它得以进入欧洲上流社 会,则是得缘于1662年葡萄牙的凯萨林公主嫁给英王查理二世,那时,中国的红茶和茶具是公主的嫁妆。婚后,公主在皇室中推崇以茶代酒。由此,英国上流社 会开始风行饮茶。英国人饮茶始于十七世纪初,到了十七世纪中叶,茶叶已在伦敦市场上出售,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已有了饮茶习惯。1688年以后,英国饮茶者日益增多,到十七世 纪末茶叶不仅是家庭饮料,饮茶已成为商业等领域接洽业务的一种媒介。十八世纪以后,大众化的茶馆在伦敦蓬勃兴起。至十八世纪末,伦敦共有茶馆2000家, 还有许多供政客名流议论国是、青年人跳舞、文人雅士抒发情怀的“茶园”,甚至寺院中也开辟不少茶室。于是,不仅上层贵族日益嗜茶成癖,其他各阶级人士也逐 渐掌握了茶艺。英国人饮茶极有规律,清晨空腹而饮称为床茶;下午喝一次称为“午后茶”或“下午茶”;晚餐后喝一次称为“晚饭茶”。但是各个时间饮的茶中,以“午后茶”最 重要,即使遇上办公或会议,也要暂时停下来去饮茶。在英国人的心目中,饮“午后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同样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据说饮下午茶的开头人是一个名叫柏福的公爵夫人,后来上流社会纷纷仿效,遂成定俗。现在,午后茶已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到英国去的旅游者也喜欢 领略一下饮午后茶的有趣风情。在英国旅行,住在旅馆,每日早上,服务生都会静悄悄地把早茶送到你的房间,由于他们配有房间的钥匙,所以,他们连门都不用 敲,就轻轻地把装满茶具的托盘放在床前。如此一来,客人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可爱的红茶。红茶是英国人的至爱,方法是先把茶叶捣 碎,加进玫瑰、薄荷等。即使饮纯红茶,也要加鲜奶或鲜柠檬。喝茶时一定要先倒一点冷牛奶在茶具里,然后再冲入热茶,再加一点糖。饮茶的用具都很精美,讲究 用上釉的陶器或瓷器,不喜欢用银壶或不锈钢的茶壶,因为其不能保持温度,而锡壶、铁壶又嫌有损茶味,而且饮茶时习惯由女人来倒茶。英国午后茶何时开始,有 各种不同说法,1711年文艺评论家艾迪生说:“生活有规律的家庭,每日早餐都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黄油面包、喝茶。”1712年3月的《旁观者》杂志刊 载了一位贵妇人的日记,日记记述了许多饶有趣味的事情。但其中最有趣的是上层社会一日两餐,上午10点吃早饭,下午3点吃正餐,并且每日早饭都喝茶。有意 思的是,每天饮茶吃早餐之前都在床上吃巧克力,这就形成了英国人特有的“早茶习惯”。一天数次饮茶是从十八世纪中期开始的,1840年以后,喝下午茶的习 惯在中产阶层中流行开来。之所以需要下午茶,是因为上班路途遥远以及瓦斯灯的普及而使晚餐时间推迟的缘故。由于以茶为中心的情趣的流行,使英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十六世纪后半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早餐是三片牛肉,而到了十八世纪初 则变成了以黄油面包和喝茶为早餐的习惯。英国是传统饮茶的国家,当今虽然受到多种新颖饮料的竞争,但茶仍是英国第一大饮料,其消费量占饮料消费总量的 44.5%,而且有80%的英国人有饮茶习惯,因此饮茶可算是英国的“国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