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茶的苦涩和津润甘甜

发布时间 : 2019-11-13
黑茶润茶 国津黑茶 津路乌龙茶

【www.cy316.com - 黑茶润茶】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茶的回甘生津是源于茶的苦涩。

一、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汤滋味构成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

氨基酸,具有鲜爽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也称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儿茶素也称茶单宁,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二、茶汤苦涩与回甘生津的味觉转化解释

茶汤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咖啡因和茶单宁。茶汤的涩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茶单宁。咖啡因的苦是不会长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这种苦味是“回甘”的基础。当呈苦味物质不再长留舌本,化掉时就可导致味感改变出现味感“错觉”呈现回甘。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人的本能需求反映,好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作用减缓,使这种本能错觉停留在了口腔舌本。我们经常听说的“茶毒,喝了上瘾”就此因由。

茶汤的涩感是因为茶汤含有茶单宁成份,茶单宁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当茶单宁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

如果茶单宁的收敛性过强,浓烈的涩对味蕾刺激性很强,会长留舌本让人反感,经常涩伴随着苦让人难受,这种苦涩主要是茶叶加工过程的不当形成的,这种苦涩对茶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而咖啡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茶汤中茶单宁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我们经常听说的“茶会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

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

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

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Cy316.com延伸阅读

如何正确理解茶的苦、涩、甘、甜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茶的回甘生津是源于茶的苦涩。

一、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汤滋味构成: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

氨基酸,具有鲜爽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也称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儿茶素也称茶单宁,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二、茶汤苦涩与回甘生津的味觉转化解释:

茶汤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咖啡因和茶单宁。

茶汤的涩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茶单宁。

咖啡因的苦是不会长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这种苦味是“回甘”的基础。

当呈苦味物质不再长留舌本,化掉时就可导致味感改变出现味感“错觉”呈现回甘。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人的本能需求反映,好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作用减缓,使这种本能错觉停留在了口腔舌本。我们经常听说的“茶毒,喝了上瘾”就此因由。

茶汤的涩感是因为茶汤含有茶单宁成份(即儿茶素),茶单宁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当茶单宁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如果茶单宁的收敛性过强,浓烈的涩对味蕾刺激性很强,会长留舌本让人反感,经常涩伴随着苦让人难受,这种苦涩主要是茶叶加工过程的不当形成的,这种苦涩对茶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而咖啡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茶汤中茶单宁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我们经常听说的“茶会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

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

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

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这就是我常说的:苦不叮口,涩不挂舌。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

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正确评出茶的甘甜和苦涩是一种实力


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

茶是由什么味道构成的?

1、苦味——咖啡碱等

茶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等。而同属于茶多酚类的儿茶素、黄酮类既是苦味物质、又是涩味物质。

因此,苦涩往往是相伴相生的,而苦涩也正是茶的本味,构成了茶的浓度和强度。

虽然,过多的苦涩味让人不适,但试想,如果把苦涩味去除,茶就不是茶了。喝茶,不就是喜欢这种苦后回甘的感觉吗?

2、涩味——多酚类等

涩味就像吃生柿子、生芒果那样的涩口、舌面收紧的一种感觉。

茶中的涩味主要由多酚类构成,多酚类中的儿茶素占多酚类的70%-80%,其中又分为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

酯型儿茶素占儿茶素的80%,收敛性强,苦涩味明显,非酯型儿茶素收敛性弱,口感微涩,但回味爽口。

3、鲜味——氨基酸等

鲜味,是一种特别的味觉体验,我们吃水果、蔬菜、海鲜类,都会感觉到鲜。喝新鲜的绿茶,会感觉鲜爽,如果是隔年的绿茶,则会感觉不够鲜。

烹饪提鲜用的味精里,主要的鲜味成分就是谷氨酸钠。

而茶中的天然鲜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还有茶黄素、儿茶素、氨基酸与咖啡碱的络合物等。

4、甜味——糖类等

甜味不是茶汤的主要味道,但甜味一定程度上能削弱苦味,协调茶汤,让茶汤更加好喝。

呈现甜味的物质主要是茶中的少量可溶性糖,负责鲜味的氨基酸也会有一定的甜味。糖类中的可溶性果胶,是一种具有黏稠性的物质,能够使茶汤产生稠厚甘醇的口感。

5、酸味——氨基酸等

酸味不是茶汤主要的味道,但也是协调风味的要素之一。酸味主要由茶汤中的氨基酸、有机酸、抗坏血酸等构成。

发酵茶中比较容易出现酸味,如红茶、乌龙茶等。但有些酸味是不愉悦的闷酸、馊酸,是由加工不当引起的,而一些茶中的酸味却是喝起来协调、舒服的。所以酸味好还是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茶中的五味,并不是说甜就是好,苦就是差。这五种味道里面,缺少了一个都不会完整。诚然,茶的味道都是融合而非单一的,但其中的滋味,值得你慢慢去品。茶汤中的呈味成分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茶如果不苦,便会觉得淡;茶如果不涩,便会觉得弱;茶如果不鲜,便会觉得闷;茶如果不甜,便会不好喝。

没有人天生喜欢苦涩味,而鲜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苦涩与鲜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苦、涩、鲜、甜这几种味道,一个也不能少。

苦涩与品质是否有联系?有的茶叶使用的原料粗老,内含物质少,喝起来粗淡无味。这样的茶滋味淡薄,没有茶味。有的原料细嫩、做工精良的优质红茶,喝起来也主要以类似蜂蜜的甜味为主,几乎没有苦涩感。有的海拔较低的台地茶,加之制作工艺粗糙,可能会出现浓重的苦涩味,让人难以入口。总而言之,有没有苦涩味,苦涩味是淡还是浓,与茶叶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人喝到嘴里的茶味,其实是苦、涩、鲜、甜共同作用的结果。感受茶汤的苦涩味,主要就是看苦涩在茶汤中是否协调,在增强茶味的基础上,又不会长时间占领口腔。好的茶入口感觉到苦,但是其他感觉也同时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从喉底涌上来,苦味在嘴里的感觉已经化掉,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个嘴巴、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苦涩能够慢慢化开,苦中有甜,先苦后甜,方是好茶。

细品茶中的苦涩、甘甜与鲜爽


茶叶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生百味,因为在一盏茗茶之中,人们品味出的不仅有茶的鲜爽与芳香,还有萦绕于口腔舌面之间的甜、苦、涩等迥然不同的滋味。

为何不同的茶叶,抑或同样的茶采取不同的冲泡手法,会有的苦涩,有的甘甜,有的鲜爽可人,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呢?

形成这诸般口感的原因主要在于茶叶内所含有的特殊物质,据科学研究,茶叶之中的呈味物质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和茶皂素等。

在这其中,氨基酸是使茶叶呈现鲜爽的重要因素。茶叶之中所包含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其中以谷氨酸与茶氨酸对于提高鲜爽度作用最为明显。但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给茶叶带来鲜爽的味感,大多数氨基酸所呈现出的是甜味或苦味。

而对于茶汤之中所呈现的甜味,主要是茶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可溶性糖份。另外茶汤中所含的果胶与酚类物质糖苷,也会对茶汤滋味产生一定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果胶还会使茶汤生出醇厚的口感。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种主要的化学成分,也是造成茶汤苦涩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而其中的酯型儿茶素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茶汤的主体呈味成分。所以当茶汤在口腔中引发涩味感觉,主要便是这种成分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发生反应,引起收敛所至。

茶叶中所含有的嘌呤类物质是呈现苦味的主要因素,在茶叶之中主要所含有的是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活跃大脑皮层细胞、刺激胃液、胆汁分泌,是形成人们对茶叶嗜好的主要物质。

除去通常人们所能品饮感受出的这几种口感,由于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所以还会形成微微的咸味,只是由于没有达到阈值,所以一般在品饮之时难以察觉。

正确分析茶的苦涩,才能辨别茶的品质


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饮品,因此大家经常会面临挑选购买茶叶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到一款好茶,但是鉴于知识有限,往往很难判断一款茶叶好不好。

其实,苦不苦并不是判断好茶的标准。口味是一个非常个人主观化的感觉,你觉得苦,别人未必觉得苦。

“不苦不涩不是茶”这是肯定的,除非没有茶多酚的存在,苦涩是茶叶的基本口感,没有了这个属性,绝对不是茶。

有的茶叶粗老,没什么味。对懂茶的人来说,没有茶味;对不怎么喝茶的人来说,却是比较甘甜可口,觉得还挺好喝的,但是茶叶的内含物太少了还能是好茶吗?

所以,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比如生普,有的台地茶比山上的古树茶要苦,相对来说,不苦的茶更容易被不懂茶的人接受。然而,大家都知道,只要加工和储存没问题,山上的古树茶是要比台地茶要好的。

所以,苦的茶也不一定是好茶。

茶的基本味觉因素

苦味

主要由茶多酚、咖啡碱构成茶汤的苦味,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如果没有苦味,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涩味

涩味是口腔中感到干燥、收敛的一种感觉。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苦味、涩味共同形成了茶汤的浓度、刺激性。

鲜味

类似味精的鲜爽味,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构成。鲜味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嫩茶的鲜味尤其明显。

甜味

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构成。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味道,苦与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

这几大茶汤的口味,一个也不能少。

茶如果不苦,便会觉得淡;

茶如果不涩,便会觉得弱;

茶如果不鲜,便会觉得闷;

茶如果不甜,便会觉得难喝。

一般来说:内含物丰富口感饱满,苦涩能化能生津才是好茶。

茶汤的每一种味觉因素,都是构成这一杯茶的有机因素。如果缺少了一个,都会觉得不够饱满不够有层次,因此苦涩味还是必须的。

那么也许有人就纳闷了,苦的茶不一定好,不苦的茶也不一定好,那怎么判断呢?

茶叶好不好,不单单只是看茶苦不苦,而是要看苦味化不化得开,化得快不快。

好的茶入口感觉到苦,但是其他感觉也同时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从喉底涌上来,苦味在嘴里的感觉已经化掉,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个嘴巴、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

茶是苦的,苦中带涩,先苦后甜,甘甜回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茶喝得让人觉得很舒服,而有的却苦得让人难以下咽的原因。

看完这些,你领会如何判别茶叶好不好了吗?

喝茶和品茶如何理解呢?


喝茶和品茶的区别

喝茶就是为了解渴,或者尝点甜头;品茶更多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不是生理需要。

品茶,有色,香,形,味,4个方法,舌头各部位的味蕾的感受不一样,如舌尖最易为甜味所兴奋,舌的两侧前部最易感觉咸味,两侧后部易感受酸味,舌心对鲜味最敏感,舌头近根部位易辨别苦味,所以,茶汤入口后,不要立即下咽,而要在口腔中停留,使各部位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观色: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形状发生变化,几乎恢复到自然状态,汤色也由浅转深,晶莹清澈,即使同类茶叶因年份的不同,其颜色也各具特色,观赏普洱茶汤色变化是种享受,饮用之前先将茶汤审视一番,好好欣赏一下。

闻香:观色之后,就要在公道杯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好茶的香气是自然、纯正的,闻之沁人心脾,且令人陶醉,低劣的茶叶一般香气不高,不够纯正,有的还有股烟焦味和青草味,甚至夹杂异味,茶叶的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嗅闻茶香须细心品尝,认真辨认,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辨形: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后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普洱因茶种、茶区、树龄不同,所展露出的叶片形状也不一样,从叶片辨别中找寻茶源地,从仓储转化了解茶叶变化,从叶片变化过程观赏中享受无穷乐趣。

品味: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与茶的香气一样,茶的滋味也是非常复杂多样.初入口后,很快就舌底生津,韵味无穷。这是茶叶的化学元素刺激口腔各部位感觉器官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