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芽枯病

发布时间 : 2019-11-13
柳树芽的茶叶叫什么茶 蒙顶山雪芽是什么茶 黑茶心脏病

柳树芽的茶叶叫什么茶。

茶叶枯病是我国江南和江北茶区茶树芽叶的重要病害,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湖南等省茶区。主要为害春茶幼芽和嫩芽。该病发生严重的茶园,梢发病率可达70%,春茶减产约30%,而且茶叶品质下降,开采期推迟,使茶农经济效益大大下降。 1、症状 症斑开始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病斑呈黄褐色,以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褐色细小粒点,以正面居多,病叶已破裂扭曲。幼芽、鳞片、鱼叶均可变褐,病压萎缩不能伸展,后期呈黑褐色枯焦状,严重者整个嫩梢枯死。 2、发病规律 茶芽枯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老病叶或越冬茶叶中越冬。竖年春天气温上升至8℃以上时形成器孢子,在潮湿中释放孢子,并随雨水溅泼而传播,侵染幼嫩芽叶,2~3天后出现新病斑,进行扩展蔓延。本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仅在春茶期发生。春茶萌芽期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春茶盛采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高气温在20~25℃时为发病盛期。6月中旬以后最高气温达29℃以上时停止发病。此外,茶叶内含成分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春茶期,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可促进病菌生长发育;而夏茶期,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高,则会抑制器孢子的萌芽,病害停止发展。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萌芽早的品种如大叶长、迎霜、福鼎大白茶、龙井43等品种发病较重;而萌芽迟的品种如福建水仙、鸠坑、大毫茶、祁门槠叶中等发病较轻。 3、预测预报 根据上年越冬菌源老叶发病率(在4%~6%)和新芽萌发后1芽1页或2叶初展时(4月中旬到5月上旬)天气形势,可预测茶芽枯病的发病趋势。在此期间,如果平均气温持续在15~20℃,最高气温在20~25℃之间,温度上升较慢,又有寒流侵袭,降温显著,并伴随着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有可能导致病害流行,应发出预报。 4、防治方法 (1)在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 尽量少嫩芽叶留在茶树上,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抑制发病。 (2)利用品种间抗病性 在重病区改种植时,尽量选种抗病良种。 (3)药剂方法 感病品种可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上述药剂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7~10天。停采茶园可喷洒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Cy316.com延伸阅读

春茶芽枯病


茶数芽枯病是新发现的茶叶新病害,被害茶芽叶稍生长受阻,叶片萎缩卷曲,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对茶叶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芽枯病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防治时参考。 1.发生为害特点 茶芽枯病主要为害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幼嫩芽,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黄色或黄褐色小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不明显。芽尖受害成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病斑叶片易破碎并扭曲,严重制约高档茶的制作,降低了春茶的经济效益。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侵染引起,在气温15-20℃,春雨绵绵,湿度偏大时,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嫩器官上侵染致病。当气温高于28℃时,病菌生长受抑制,停止发病。 2.防治技术 2.1加强健身栽培,首先要对茶园增施有机肥,萌芽期结合用药喷施复硝钠,提高芽叶抗病力,一般每667平方米用1.8%复硝钠水剂10毫升,兑水50-75千克喷雾2-3次,不但能有效的防治茶芽枯病,而且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产量。 2.2及时采摘。春茶期间实行早采、勤采,可附带清除菌源,减轻病害发生。 2.3适时用药。用药宜早不宜迟,严格掌握好用药安全间隔期。用药时间可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初期各用药1次,当年发病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结束时进行封园用药。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WP或50%多菌灵P500-800倍液喷雾;在非采摘茶园上可用65%代森锌WP600倍液,用药时雾点要细,喷药要均匀,可提高防病效果。

茶树芽枯病


1、症状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的幼芽、嫩叶和新梢。叶尖、叶缘染病病部初为黄褐色,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病叶扭曲或向上下卷曲枯焦,易破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幼芽、鳞片、鱼叶染病多先变褐,造成病芽萎缩不再伸展,后期变为黑褐色枯焦状,病部可见黑褐色小粒点。 2、病原 Phyl10sticta germmiphliae Chen et Hu 称一种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正面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生于表皮下,孢子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大小90—245μm,器壁薄,膜质。器内生很多无色单胞圆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大小2—6×2—4(μm),孢子里具油球1—2个。该菌器孢子小,但分生孢子器及孔口较大,仅侵染嫩芽、嫩叶,不为害茎,别于为害茶树的其他叶点霉或茎点霉。该菌生长适温20一27℃,高于29℃时菌丝不能生长。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及越冬的芽叶中越冬。翌春3—4月份气温升 到10℃,相对湿度80%左右,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在水湿条件下释放出来,借雨水和气流传播蔓延,侵染幼嫩芽叶,经2—3天潜育,产生病斑。该病属低温型病害,主要发生在春茶期。每年3月下旬一4月上旬,春茶发芽期开始发病,4月中旬一5月上旬进入春茶盛采期时,气温20一25℃进入发病盛期,6月中旬后最高气温超过29℃时,病情扩展停滞。此外春茶期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对病原菌生长发育有利,利十该病发生和扩展。进入夏茶期以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增高,则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病害停止扩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福州水仙、坞坑、大毫茶、祁门储叶等萌芽迟的品种较抗病。碧云种、福丁种、黄叶早、龙井43号等萌芽早的品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的茶树品种。如鸠坑、福建水仙、政和、龙井长叶、荚红1号、台茶7号、台茶9号、台茶13号等。(2)春茶期提倡早采、勤采,茶树上尽可能少留嫩芽,以减少侵染机率,减少发病。(3)春茶萌芽初期老叶罹病率4%一6%时,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0.5:100半量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此外,茶叶采摘前20一30天,喷迦姆丰收液肥500倍液。

茶 胴 枯 病


症状 又称枝枯病。是茶树当年生枝干病害。发病初期在茶树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浅褐色至褐色长椭圆形病斑,后扩展成环状,稍凹陷,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重的,水分输送受阻,地上部叶片蒸发量大,致病部以上的枝叶枯死。

病原 Macrophoma sp.球壳孢目大茎点属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顶端具孔口,分生孢子器内壁着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线形,其上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直或稍弯,单胞,无色,透明,大小15.7—23×7.3—9.7(pm),多具1—2个油球。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从新梢侵入。该病多在5月盛发,7—8月出现枝叶枯

死。茶树衰老或地势低洼茶园易发病,通风透光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中耕锄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对衰老的茶树要进行修剪或台刈。采用茶树配方施肥技术,合理配施氮磷钾,使茶树生长健壮。(2)发病初期春茶采摘前及时喷洒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冬季可喷洒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一800倍液。

v

茶胴枯病


症状 又称枝枯病。是茶树当年生枝干病害。发病初期在茶树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浅褐色至褐色长椭圆形病斑,后扩展成环状,稍凹陷,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重的,水分输送受阻,地上部叶片蒸发量大,致病部以上的枝叶枯死。 病原 Macrophoma sp.球壳孢目大茎点属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顶端具孔口,分生孢子器内壁着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线形,其上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直或稍弯,单胞,无色,透明,大小15.7—23×7.3—9.7(pm),多具1—2个油球。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从新梢侵入。该病多在5月盛发,7—8月出现枝叶枯死。茶树衰老或地势低洼茶园易发病,通风透光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中耕锄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对衰老的茶树要进行修剪或台刈。采用茶树配方施肥技术,合理配施氮磷钾,使茶树生长健壮。(2)发病初期春茶采摘前及时喷洒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冬季可喷洒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一800倍液。

马静:春茶芽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日前,第一的《一年之茶在于春》专题推出后,引起了相关茶人一定的反响。到发稿时止收到了许多茶人,特别是一线种植茶叶茶农的反馈,要求能否再搞一个有关植茶制茶的专题。为此,第一特请陈吓冬、周光来、马静等植茶专家围绕"如何提高春茶产量"、"春茶防治措施"、"影响春茶效益的因素"以及"改善茶叶品质,提高效益"等方面,对春茶的种植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讨论,也欢迎各茶界人士进一步做出探讨!

春茶芽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 世 纪 70年代在我国茶树上发现的茶叶新病害一茶芽枯病(Phyl losticta.sp ) ,近年来因冬季气候变暖,在闽东乃至江南茶区早芽种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严重地影响着春茶的产量与制茶质量,给茶叶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被病菌侵害的春茶芽叶叶梢生长受阻,叶片萎缩卷曲,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

发生危害情况

春茶芽枯病主要危害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幼叶和第1至3片嫩叶,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小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病斑后期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且以叶片正面居多,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严重制约高档茶的制作,降低了春茶的经济效益。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叶点属真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气温15.200C,空气湿度较大的春季。病菌器抱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嫩器官上侵染发病。当气温高于29℃时,病菌生长受抑制,停止发病.

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上最常见的病害。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叶片,叶为害新梢、枝条和果实。茶树患病后,叶片常提早脱落,新梢出现枯死现象,致使树势衰弱。茶云纹叶枯病在树势衰弱和台刈后的茶园发生较重,扦插苗圃发生也较多。发生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枯褐色,幼龄茶树可出现全株枯死。除茶树外,还可为害油茶、山茶、茶梅等植物。 1、症状成叶和老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病斑上有云纹状轮纹,最后由中央向外变灰色,上生灰黑色扁平圆形小粒点,沿轮纹排列。嫩叶上病斑褐色、圆形,后转呈黑褐色枯死。枝条上产生灰褐色斑块,稍下陷,上升灰黑色小粒点,可使枝梢回枯。果实上病斑圆形,黄褐色至灰色,上升灰黑色小粒点,有时病部开裂。 2、发病规律 茶云纹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发病组织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竖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遇水萌芽,从茶树表皮或伤口侵入,经过5~8天出现新病斑,孢子随风吹、雨溅传播。全年除严寒外,均能发病,以高湿季节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由于本病的病原是一种兼性腐生菌,凡茶树树势健壮,抗病性极强;相反茶树生长衰弱,抗病性极弱。在夏季凡土层浅薄,茶树根系发育不良,或幼龄茶树根系尚未充分发育,均会因水分供应失调,叶片上出现日灼班,而病菌随机侵染。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等致使树势衰弱,均有利于发病。台刈、密植茶园及扦插苗圃,发病也较重。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一般大叶种如云南大叶种、福建水仙、广东水仙等较感病;而小叶种则较抗病。 3、防治方法 (1)病叶落叶处理 秋茶结束后,结合冬耕将土表病叶埋入土中,同时摘除树上病叶,清除地面落叶,并及时带出园外予以处理,以减少竖年初侵染源。 (2)加强茶园管理 做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勤除杂草,增施肥料,以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在6月份初夏期,气温骤然上升,叶片出现枯斑时,应喷药保护。8月间,降雨量大于4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时,立即喷药。可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苯菌灵、70%甲基托布1500倍液进行防治。喷洒多菌灵、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后续间隔10天才能采茶,百菌清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非采摘茶园还可喷施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怎样识别与防治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


茶云纹叶枯病又名叶枯病,它与轮斑病一起成为我省茶园中最常见的叶部病害,轻者使茶树生长不良,树势早衰,产量下降;重者茶园一片枯竭,叶片早期脱落,枝梢枯死。幼龄茶树更可整株枯死。

茶云纹叶枯病病菌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也侵染芽叶、枝梢和果实。初期病斑呈黄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成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成叶上的病斑色泽往往深浅不匀,形似云纹状,后期病斑中央部分组织枯死,变成枯白色,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点沿轮纹或分散排列。如嫩叶受害,往往是叶尖向下变成黑褐色而枯死,为害枝条时形成灰褐色斑块,上生灰黑色小粒点。病斑部分有时裂开。

茶轮斑病主要发生于当年生的成叶或老叶的叶缘、叶尖或叶片的其它部位。初期病斑黄褐色,渐变褐色,最后呈褐色、灰色相间的半圆形或圆形的病斑。病斑上常呈现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有一褐色晕圈,病斑正面轮生有许多煤污状小点。

茶叶枯病和轮斑病的病原菌都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病斑上的小黑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这两种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叶片,一年内可完成多次再侵染。这两种病发生期长,除严寒期外,其他时间均可发生,但以6月和8―9月,平均气温在28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0%时,发生最盛,它们是属于高温高湿型的病害,凡土层浅、根系生长不良的茶树、密植、排水不良的茶园、苗圃、修剪、机采以及虫害多的茶园,发病多。广东栽培的云南大叶种容易感病。

防治这两种病可以采用:(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勤除杂草,做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促使茶树生长健壮,减轻发病。(2)茶园冬耕,深埋落叶,或清除土表落叶,以减少侵染来源。(3)春茶结束后,在病害盛发前(粤中一带是七月份)喷药保护,可选用25%灭菌丹400倍液,50%苯菌灵1000―2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易遭日灼、风害的茶园,要种植防风林与遮荫树,优化茶园的生态环境,减少发病。

茶树云纹叶枯病的综防技术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常见而严重的叶部病害。被害株生长不壮、芽头瘦弱、未老先衰,严重影响产量。该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管理,培育健壮茶株。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做好茶园排水或抗旱、抗寒工作,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促进茶树健壮,提高抗病力。

二、清理田园,减少病菌来源。对重病茶园,冬春期应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落叶或进行茶园冬耕,将表土病叶深埋,以阻断病害来源。在发病期间,摘除病叶,防止传染发病。

三、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由于该病的发生与小绿叶蝉、螨类、黑腐病和红锈病等有一定关系。因此,防治该病应结合防治上述病虫进行。可选喷下列药剂:0.6%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后20天才可采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农用抗菌素放线酮30~50毫克(升)/公斤(喷后5天可采摘)、抗菌素风光霉素1毫克(升)/公斤(喷后7天可采摘)、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后15天可采摘),每亩喷药量60~75公斤,10~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在未采摘的茶园或苗圃,也可喷上述药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时间,增加喷药次数,以达到更好的防病目的。

对茶小绿叶蝉和螨类,可根据虫情喷施下述药剂;40%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这几种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和造成药害。

茶树云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常见而严重的叶部病害。被害株生长不壮、芽头瘦弱、未老先衰,严重影响产量。该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管理,培育健壮茶株。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做好茶园排水或抗旱、抗寒工作,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促进茶树健壮,提高抗病力。 二、清理田园,减少病菌来源。对重病茶园,冬春期应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落叶或进行茶园冬耕,将表土病叶深埋,以阻断病害来源。在发病期间,摘除病叶,防止传染发病。 三、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由于该病的发生与小绿叶蝉、螨类、黑腐病和红锈病等有一定关系。因此,防治该病应结合防治上述病虫进行。可选喷下列药剂:0.6%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后20天才可采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农用抗菌素放线酮30~50毫克(升)/公斤(喷后5天可采摘)、抗菌素风光霉素1毫克(升)/公斤(喷后7天可采摘)、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后15天可采摘),每亩喷药量60~75公斤,10~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在未采摘的茶园或苗圃,也可喷上述药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时间,增加喷药次数,以达到更好的防病目的。 对茶小绿叶蝉和螨类,可根据虫情喷施下述药剂;40%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这几种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和造成药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