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茶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白茶凉了以后颜色变了 世界红茶 茶叶

白茶凉了以后颜色变了。

茶叶号称是与咖啡、可可并列的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虽然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时兴喝茶了,可在历史上,茶不仅是中国的饮料之王,也是世界的饮料霸主。而且,它不仅仅是普通的饮料,历史上许多改变政治局势、推动世界发展的事件都与它有关,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就连让中国走向彻底没落的“鸦片战争”,其根源也是因为中国茶叶太畅销、中英贸易失衡,导致了连锁反应。

北方民族离不开茶叶

据历史记载,早在西汉时期,茶就以饮料的身份进入上层人们的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已经在寺院和上层贵族中间普遍流行了;到了唐朝,茶就开始在民间大行其道,甚至传播到边疆的游牧民族地区,至此茶叶成为风靡中国的主流饮料。

茶叶能在短时间内为不同疆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广泛接受,除去是因为古代物资匮乏,没有像现在一样五花八门的选择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茶叶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茶树本身含有多种药性,以保护自身、抵抗来自病毒和细菌的侵害;而且茶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酵素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已经被证实对缓解和治疗中风、心脏病等疾病有疗效。正是因为茶叶有如此多的医疗保健作用,才会被各族人民所接受和肯定。当中原世人雅士们以饮茶为风雅的时候,游牧民族已经把茶当成比盐更重要的物资。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同,吐蕃、回鹘、党项以及辽、金、蒙古等北方边疆民族都是以肉奶为主食,缺少蔬果,导致食物不易消化,而茶叶恰好因为富含茶碱、维生素和单宁酸,能去燥热、解油腻、助消化;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况且,游牧民族多是逐水草而居,即便是建立政权的民族依然保留着喝生水的习惯,但是茶需要滚水冲腾,这又起到了杀灭细菌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寄生虫感染的几率,而且还能有效对抗坏血病。正是因为茶的这些功能,少数民族对茶的依赖性远远大于汉族,饮茶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风雅,是生理需要,所以北方一些地区长期流传着“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中国历朝“以茶治边”

正是因为茶叶对少数民族如此重要,所以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康熙四十四年,茶叶一直为国家官营,因为朝廷要用茶叶控制边疆嗜茶如命的少数民族,这是一种统治策略。即便是偏居一隅的南宋王朝,也牢牢掌握着茶叶交易的主动权。

茶叶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茶树的嫩芽,我国主要的产茶区集中在长江以南。因此,只要掌握了茶叶的贸易,中原政权只需要用少许茶叶就能换取大量北方边疆地区的马匹。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最快速的移动工具,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役马也在各种运输途径中担当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马匹又是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中原地区没有广阔的牧场,饲料品种和饲养技术也不过关,只能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买进。

明王朝是把用茶控制少数民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王朝,因为每年茶叶交易都有定量,统治者就用茶叶奖赏和吸引归附者,对有二心的刺头就减少茶叶量甚至断绝茶市交易。宋代茶马互市之初,一匹马可换茶二百斤;在南宋马源危机时,一匹马可换一千斤茶;可明朝官方茶市竟然设定平均每匹马才价值五六十斤茶。即使是这样失衡的茶马比价,明王朝还不是每年都互市的,曾经蒙古部的俺答汗曾两次请求明朝互市茶马都无功而返,最严重的茶马互市风波是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

公元1572年,万历皇帝以孩童身份登基,首辅张居正为保政权稳定,下令关闭边境茶马互市,本意是打击私茶维护官方垄断,然而严厉的清查措施导致茶叶贸易完全断绝,这对蒙古和女真而言等于断绝了生命线,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重开边境茶叶贸易,可惜被断然拒绝。北方少数民族指的向明王朝宣战,这场战争打了三年,直到明王朝在清河堡重开茶市,战火才归于熄灭。

这种由茶叶导致的边境战争屡见不鲜,直到清王朝建立,马匹可由关外的东北供应,茶叶和马匹的不对等交易才终止。

茶叶协助“工业革命”

18世纪,伴随着欧洲列强向全球殖民的步伐,东西方的贸易交流也愈来愈多。在中国,茶叶在18世纪初,就成为出口西方的最大宗商品,事实上,欧洲人也和游牧民族一样饮食结构缺少蔬果,因此茶叶的药用效果同样适用于他们,这其中,英国茶叶进口量位居欧洲第一位,这是英国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决定的。在咖啡和可可传入之前,需要热水冲泡的茶叶是英国人对抗潮湿阴冷的最佳选择,而且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比起让人脾气变暴躁的烈酒,茶可温和得多了。

英国能发起工业革命,茶叶也要记上一大功。工业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产业工人大规模、高强度、长时间的劳作,正是这样艰苦的劳作,才使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迅速发展。而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不仅需要工人们保持充沛的体力还需要集中精神。于是,价廉物美的茶饮料成为了提神解乏的首选。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里粗劣的饮食不可能让工人们强撑着干活的。”再加上茶叶对腹泻、疟疾这类病菌感染病有一定疗效,也让工作环境恶劣但又没钱买药的穷人得到了一些保障。

茶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英国的文明形式和社会文化。在传统的英国社会,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女性都是陪衬品,社会地位很低。英国满大街遍布各式酒馆的时候,男人们潇洒的身影进进出出,而女性是不被允许进入这些地方进行消费的。但是茶叶改变了这一情况。英国的饮茶风气形成后,家里的下午茶是以女主人为主角的,而这就成为女性表现自己的绝佳场合。在这时,家里的男女老少以及家庭的朋友围坐在一起,由女主人主持交际。久而久之,英国的下午茶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组成部分,而英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也要感谢茶叶。

茶叶在为英国工业革命出了汗马功劳的时候,却为自己的家乡——中国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因为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清朝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对于英国的工业品,例如纺织品、西餐、钢琴等等都没兴趣,于是,不可逆转的贸易逆差让英国吃不消了。为了阻截大量白银外流,英国干起了走私鸦片的勾当,清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随后几十年的衰败都要归结到万恶的鸦片贸易。

小编推荐

喝茶改变了你什么?给您二十二个喝茶的理由!


1.喝茶会让疲倦被消灭。劳累后喝一杯茶,你会感到如释重负,从香气到水感,从内到外按摩你紧绷的神经。

2.喝茶会让审美更提升。布置一个茶席,构图、摆件、插花搭配,你的生活美感会越来越好。

3.喝茶会让口气变没了。中午吃了蒜,益达刚好吃完了,下午见客户怎么办?生嚼两三片茶叶,数分钟后,清水漱口。去接吻也是OK哒——如果你刚好一个人,就着口水,直接咽下,也是可以的……

因为,茶让人更善于社交

4.喝茶会让谈资更丰富。把茶当成名片,在合适的场合,与其介绍自己的名字,不如告诉别人你喜欢的茶,带出自己的性格,以及擅长的领域,让人产生记忆联结。有意思的人,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最有个性的套路。

5.喝茶会减少辐射伤害。逛淘宝、刷社交网站、等邮件、被boss要求24小时待机——皮肤全天裸露在各种电光屏下,从当年的吹弹可破,变成现在的黯哑无光泽?当粉底越抹越厚时,从内而外的代谢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三个月,多摄入茶多酚,经历过,你就会欲罢不能。

6.喝茶会让旅行更精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拥有路途的归属感。在每一个有茶树的目的地,摘一片茶鲜叶,记录时间和地点,夹入笔记本。自然累积,无需着意,经时间发酵,就是你的“茶树旅行笔记”

因为,茶是一种生活方式

7.喝茶会让生活更丰富。除了逛画展、拍人物、看电影、到小剧场看一出话剧,还可以去茶会,坐坐、喝茶、聊天、发呆、思考,给生活留个空隙。慢生活,会充满有氧气感。

8.喝茶会让身体更健康。因为喝茶,连便便也能干净彻底。

9.喝茶会让身心更愉悦。即使任性,你也要给自己一天,让心灵暂离困囿,让身体自在舒展。泡一壶清茶,让身体聆听心灵的节奏。看似“无聊”的时间空档,其实带给你的,是来自心底的答案。因为喜欢自然,所以喜欢喝茶。

10.闭上眼闻茶香,慢啜细饮轻呷,似也能触及草木的灵韵美。

因为,茶香让人流连忘返

11.白茶口感清润,带有轻盈的清甜香。前调显花香,中调出果香,在尾水处,回味悠然。

12.西湖龙井,真正好的雨前龙井,遇水便夺取阵地。山野之灵轻绕水气,嫩芽之羞直挺味蕾,鲜爽跳跃,直击味蕾。而后调,美感丰盈。

13.喜欢喝红茶,具体哪款忘记了,但应该是很高冷的一款茶,因为后调的味道很性感。

14.茶味,就像人生,万般磨砺千般苦。苦过后更加清,万般过去亦无味,但有领会留下。

15.绿茶:绿茶清洌,尤其春茶季的傲娇嫩芽,饱满高挺,高香逼人。一如年少时的锋芒与自信,一路肆意猛进直逼理想。虽有几泡,茶气“横冲直撞”,但饮毕酣畅,全身淋漓通透。

因为,茶总是那么神秘

16.乌龙茶:乌龙茶派系良多,火候拿捏的微妙差异,让各色茶自带气质迥异的口感回味。清香型铁观音像江南雨后的吴侬软语;浓香型碳焙铁观音更像香脂丰腴的大唐仕女;传统焙火的武夷大红袍像高冷龙女,岩谷花香,出尘而立;而传统焙火的单丛和肉桂,像青涩褪去后的风韵夫人,带着满足感和些微肉香。

17.红茶:张扬的是口感,隐藏的是性感。

18.黄茶:有温和的外貌,以及同样随和的口感。

19.普洱生茶:普洱生茶经过陈放,锋芒之气会收敛。所有原本放肆的张扬,会内敛为层次丰富的内在。就像真正的大气无须啰嗦,真正的表演不会做作。感觉对了,即使不说话,也是满身戏,也难怪它现在这么红。

20.黑茶:特别的亲民,尤其在价格上。但口感并不轻率,即使是挑剔的老茶客,也很少责难。

21.白茶:白茶更像治愈系,尤其是陈放经年的老白。而通常忘记她的原因也在于此,功能的光芒盖住了口感的美貌。没错,她其实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治愈系女神。

22.身体尤其能够感受岁月的力量,而最好的逆龄,就是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

茶叶是如何改变历史的?


最近有本新书,叫《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里面讲了几个茶叶改变历史的例子。

第一点,茶叶贸易的竞争,让海上运输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最开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他们的货船经常是由着性子在海上漂,要漂上9个月,甚至一年,才把茶叶运到英国。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新茶运到英国就变成陈茶了,英国人喝到的茶叶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后来,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结束了,很多贸易公司开始争着倒卖茶叶,有了竞争,谁的运输速度快,谁的茶叶就新鲜,谁赚的钱就多。于是,贸易公司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开始设计更快的货船。只用了20年,货船的速度就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美国人生产的帆船100天就能从纽约开到广州。当时最快的船就叫“茶叶快船”。直到今天,“茶叶快船”还是最快的帆船。

第二点,作者说,喝茶的习惯,让英国的死亡率都降低了。十八和十九世纪的时候,英国城市化特别快,尤其是伦敦,人口密度大,排污系统落后,老百姓喝的水很不干净。而且,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经常发生霍乱,很多从印度回来的英国水手,因为喝了当地不干净的水,把霍乱病菌带回英国,最严重的一次霍乱死了5万人。但英国人喝茶之后,就不容易得传染病了。因为泡茶必须用开水。水烧开了,就把水里的病菌杀死了。后来,为了防止感染传染病,英国军队每次打仗时都会带上茶叶泡茶喝。

第三点,茶叶还给英国带来一个新产业。我们知道,喝茶要用陶瓷的杯子,但18世纪之前,英国生产的陶瓷不好用,而且容易碎,根本做不了茶具。但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英国人为了研发坚固耐用的陶瓷,展开了一场工业竞赛。到了18世纪中期,英国人终于知道怎么制造瓷器了,新产业就这么诞生了。

第四点,茶叶甚至影响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没有茶叶的时候,英国工人都比较穷,吃得不好,喝啤酒能补充点儿能量。这在工业化之前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时候都是手工劳动,喝啤酒对工作没什么影响。但到了工业化时代,都是机器生产,如果一个工人喝醉了,坐在飞速旋转的纺纱机旁边工作,这相当于玩命啊。这个时候,茶叶救了英国工人。一方面,英国人喝茶的时候会加糖和牛奶,这样就补充了能量;另一方面,喝茶能提神,提高工人的注意力。书里说,法国和德国就是因为喝酒而不是喝茶,在工业化方面比英国落后了15年。

茶叶如何改变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


茶叶已经和糖、咖啡、烟草、鸦片一样,跻身世界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日用品行列。尽管茶叶并非工业革命的诱因,但它在英国广受欢迎;随着印度新式茶叶的出现,购茶变得越来越方便,大大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这类全球性日用商品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以茶为例,售价1英镑的茶叶,其采摘时所花费的人工成本只有1便士,而且行销世界各地。它通过销售链条上的每一环,从山中的农场到英国人的住宅,重新分配了这个世界的利益。通过茶叶这种普普通通的药用商品,中国的劳工开始与美国的商人、广州的帕西银行家打起了交道,开始与伦敦的金融家以及正享用早餐的曼彻斯特妇女、儿童有了交集。

茶叶也彻底改变了英国的资本和经济体系,其影响力通过英国在远东的商贸网络迅速扩散。当大英帝国的魔爪伸到包括诸如缅甸、锡兰、东非以及其他适于种茶的地区时,茶叶就变成了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先前上述地区被认为除了枯萎的热带雨林外,别无他物,但现在英国利用茶叶种植得以在这些地方建立产业经济。茶叶的影响力还蔓延到了加勒比海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区,在那里,它有助于满足英国人对糖的需求。与东方的贸易成就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确立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英镑在全球经济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还没有一个人口稀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岛国能以别的方式取得这一非凡成就。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亦因茶叶而改变。茶叶贸易起源于繁华的、被实施殖民统治的城市香港——现在这座城市再次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它也是东方的商业中心。有人认为,如果由一系列茶叶贸易所导致的革命没有打断中国大陆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那么现在的整个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可能更类似于香港。在华外国势力的存在,再加上茶叶和鸦片贸易所引发的巨大浩劫,使得大清王朝的皇权遭到严重削弱。大清王朝的没落引发了一连串的历史演变:先是国民党崛起,最后为中国共产党所取代,当所有的历史大戏尘埃落定后,便成了今天的海峡两岸远远相隔的局面。没人能合理地论证出,这一幕幕历史演变都只是因那些茶叶而起的;但同样没人会忽视,正是外国势力对这种充满中国风情的日用商品的渴求,才迫使中国向西方开放门户,进而导致了这个自给自足的封建帝国的没落。

除了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后果外,茶叶贸易几乎左右着地缘经济的每一个环节。

运输

到了19世纪50年代,在同等情况下,从中国前往伦敦比起十几年前要快上一个月,茶叶货运方面的竞争令航运时间大为缩短。出于贩运茶叶的需要,最为敏捷轻便的货船出现在海面上;它们的速度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

茶叶贸易兴起之初的200年间,只有东印度公司拥有在远东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权,因而当时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的货船全都隶属于东印度公司。那些被称为“东印度人”的船只简直是些慢吞吞的浮动仓库。这些“海上茶叶货车”在泰晤士河和广州之间来来回回。新采下的茶叶要在海上漂浮9个月——有时要整整1年——才能出现在民辛巷拍卖行的大厅里。这就意味着即使船上装载的是花白毫和毛尖这样的极品好茶,其质量上的优势在抵达英国后也必定荡然无存。尽管旅行家和商人的报告已经指出:“初摘茶”一眼看上去就是制作茶饮的最佳选择,但英国人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新品茶叶”。当时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伦敦品茶师曾注意到茶叶质量的下降,那些吃茶叶商贸饭的人们清楚: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只要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那些优质的新鲜茶叶就行。但当时的茶叶生意为东印度公司所垄断,没有了竞争,也就无人愿意冒险完成在一季之间将茶叶从中国的半山腰带到英国拍卖桌上的壮举。在缺乏变革动力的前提下,英国茶叶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也就不足为怪了。

19世纪的时光见证了造船工艺方面的突飞猛进。当英国于1815年击败了拿破仑帝国后,战争所带来的压力随之消失,他们不再需要那些武装到牙齿、自给自足到可以在海里漂上老长一段时间而不需靠岸的老式英国战舰了。在和平年代里,船体变得更长,外表变得更光滑,航速也变得更快了。

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的局面于1834年终结,新的贸易公司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它们纷纷要求从这块大蛋糕上分走一块——这些商界新贵的名头在东方依旧备受尊敬:太古集团、渣甸集团以及马西森集团(后两者合并后即是著名的怡和洋行。——译者注)。这些商行为了抢占利润丰厚的茶叶贸易市场,而向东印度公司发起挑战,后者就像它名下的船只一样,笨重臃肿、效率低下。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为结构更为精密、速度更快的高桅帆船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原动力。

1849年,《不列颠航海条例》(BritishNavigationLaws)的撤销使得美国造船只得以在中国出入,美国人终于可以直接在英国码头卸下一箱箱中国茶叶了——他们的卸货时间还能比英国造船只提前几周。美国舰船是以1812年战争中出现的快速私掠船的流线式船体为蓝本而设计的,这种船往返纽约和广州之间只需不到100天时间。出于对航速的渴求,英国的船舶设计师们又重坐到制图板前:他们削减了船头,将船体设计得更窄,让桅杆倾斜化,用这些新创意朝波士顿最好的舰船工程师叫板。

短短20年时间内,在上述三大因素——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时代的终结,以及美国船舶开始进入中国——的共同作用下,舰船航速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茶叶航运的时间成本也大为缩短。新式舰船被命名为茶叶快船,只要看到那修长低矮的船身,鱼头形状、好似竖起的刀刃般垂立于水面之上的船头,便能立刻认出它来。这是一种横帆三桅船,“在每一个海员的心目中,它都是一位无瑕的美人。”当时的一位船长评论道。

随着运茶快船的出现,茶叶贸易也变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每当东方舰队的第一艘斜桅帆船出现在英吉利海峡的海平面上的时候,伦敦市登时万人空巷,大家一齐拥到泰晤士河畔,驻足观赏一年一度的运茶比赛。期盼装载着刚采摘下来的新品茶叶的中国快速帆船的到来。竞赛开始了,一路上,一直到伦敦的每一个海岬上,充当信号的火焰都在熊熊燃烧着。投注开始了,赌徒的手气取决于第一个从帆船舷缘投下的茶叶板条箱在码头上落地的一刹那,英国人对这一竞赛的热情不亚于对赛马结果的关注。

运茶快船如今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帆船是工程学和人类进取精神的结晶,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们再也不需要那种体积大、速度快的帆船了。与远东的贸易所获利润实在太丰厚了,法国人眼红之下,开始动手开凿苏伊士运河。尽管快速帆船是根本无法在运河河道通行的——它们实在禁受不起红海海面上大风的考验,然而蒸汽轮船却能够以比帆船快一倍的速度抵达中国。由于沿途的燃料补给站选址布局合理,乘船前往中国和印度比以往变得更容易了。到了1869年,随着苏伊士运河开凿完成,因茶叶运输业而生的航海技术革新全都成了历史。野心勃勃的英国商船船队已经不再需要变化无常的风来驱动,它们可以用可靠而稳定的煤作燃料。

生产

茶叶的分量很轻,这决定了运茶商船要用压舱物来保证行驶途中的平稳;在茶叶贸易刚刚兴起之时,大部分时候,压舱物都是由蓝白色的中国瓷器来充当的。尽管商人们对这种商品的估价往往偏低——那些人更喜欢丝绸那样利润巨大的日用品,但人们一致认为,当瓷器填充在装茶叶的板条箱的夹层空间时,它起到的作用与那些“压舱铁”是一样的;而当瓷器沿着船体和龙骨排成一线的时候,还能起到附加效果——可以有效防止船舱漏水。运送茶叶一类的奢侈品风险很大:它们的质量很容易因为浸水而受损,价格也随之下跌,而一艘船在海上航行也就意味着它一直冒着损失金钱的风险,因而可以说瓷器的存在分担了这一风险。瓷器还能挡住船舱底部的污水,从而对那些利润更高的货物起到保护作用。

茶叶消费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带动了英国瓷器工业的发展,它也成为第一批享受到19世纪机械创新成果的行业之一。在18世纪以前,尚无一家欧洲工厂能制造出能盛开水的陶瓷茶杯。

由于欧洲出产的黏土缺少瓷土所需的必要元素,因而欧洲黏土无法像中国黏土那样用于制作茶杯。中国的瓷器是利用高温烧制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坚固透明的釉,所以具备低廉、耐用的特点。而欧洲的黏土则是在低温环境下烘烤,它们只能覆盖多孔的釉料,这样制成的瓷器更容易破裂。

对更为坚固耐用的瓷器的追求,在英国引发了一场工业竞赛。英国的制造商们能生产出质地更坚硬、价格更便宜的餐具来吗?长期以来,英国工厂车间里造出来的瓷器又笨重,又粗糙,又易碎,但它有个优点:运输成本较低,因而在价格上还是能够和中国瓷器较量一番的。大约到了1750年的时候,欧洲工厂终于刺探到了瓷器制造工艺的秘诀,借助当时英国工业向机械化转型的契机,一项新的产业随之诞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约西亚·韦奇伍德(JosiahWedgwood),最早一批使用瓷器改良工艺的陶艺家之一,可以算是与罗伯特·福钧同一时代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爷爷辈人物]。

茶叶贸易在依托瓷器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对“异国”之地——中国和东方——的探索热潮。带有浓郁中国艺术风格的图像——垂柳和高耸的宝塔,以及身着长袍、举止娴静的妇人——以印在邮票上或画于进口茶杯的两侧的方式而在西方广为流传。这种充满东方浪漫风情的艺术品对大英帝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有帮助。它展现了一个未知世界的美好形象,创造出一种优雅迷人的氛围,取代了西方人先前的想法:出国前往东方的旅途是可怕而危险莫测的。贫困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伴随着疾病和混乱正在一点一点地摧毁英国。城市化进程蚕食着农村地区,原先的农村居民现在正在工厂里劳作,呼吸的是被烟尘污染的雾气,住的是拥挤的廉价公寓,然而那些在瓷器上随处可见的图像向他们描述了一个更为宽广、庞大、怡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希望的世界,一个大不列颠帝国可以征服的世界。

英国人的生活

正如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所预言的那般,印度的茶叶种植产业借着茶税的取消和航运技术的发展这两大有利因素而迅速繁荣起来。随着东印度公司一家独霸的历史的终结,茶叶贸易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导致了茶叶价格的全面下跌。茶叶越来越便宜,也意味着那些黑心茶商觉得既没必要再将其他植物混杂在茶叶包装袋之中,也不用再用危险的化学品对茶叶进行加工,因而茶叶的质量有所改善。尽管此前英国全民饮茶的风气已经整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茶价的便宜化对于这个城市化进展迅速的国度而言仍不啻为一个福音。

很久以来,人口统计学者和医师们就已经注意到随着饮茶习惯的日益大众化,死亡率在不断下降。随着18世纪和19世纪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污染程度越发严重,疾病传播率也随之上升。霍乱这个恶魔在印度次大陆上肆虐已久,它的魔爪于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伸到了英国大陆,当时几个水手饮用了船上水桶中的水,而这些水桶是在印度被灌满的,这些水手因此感染上了霍乱病菌。而他们回到船只所在的母港时,这种致命的病菌开始通过当地的下水道到处传播。到了19世纪中叶,霍乱这一传染病已经几次三番地夺去了数以万计的伦敦市民的生命;单单1848~1849年的那次大暴发就导致5万人丧生——这5万人无一例外都是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染病的。

在英国这样的国家,比起用热水而不是用开水冲泡的咖啡,茶叶更受人们的欢迎,这种饮用习惯直接给他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好处,因为将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那些在近距离传播病菌的微生物。由于伦敦的人口密度庞大,且缺乏有效的排污系统,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伦敦市民的饮用水也是非常不卫生的。在传染病这个维多利亚时代全球经济产物的反复侵袭下,一个喝茶民族的生存概率比一个喝咖啡民族的要大。

对于帝国的宏伟战略而言,茶叶同样是上天的恩赐。它成了英国军队配给标准的一部分,由当地人组成的英属殖民地军队同样享受这一福利。当英军在热带丛林中困苦不堪地行军,寻找着帝国边界的时候,喝上一杯茶就能让他们身心放松,与此同时,还能预防水源性传染疾病。

如前所述,糖类是大英帝国那错综复杂的经济中另一种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它产自新大陆中仍由女王陛下统治的几片殖民地:巴巴多斯(Barbados)、牙买加(Jamaica)和维尔京群岛(VirginIslands)。在英国,糖类已经过剩了,而茶饮的普及让糖有了新的伴侣。

加糖的茶饮为大不列颠人提供了便捷的热量来源。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意味着穷人们已经难以吃到农产品,而茶叶本身并不含有营养价值,喝茶时可以在里面掺上牛奶、蛋白质和糖,这样一杯茶就变成一份廉价而营养丰富的能量来源了。

在饮茶之风还未盛行的年代,工厂里的工人们所摄取的大部分卡路里来自啤酒和麦芽酒,这种习惯造就了一批不理想的劳动力。在工业化之前,工人们的劳作方式以手工为主,因而喝点啤酒是可以容忍的,但这就给英国经济的工业化领域——这一行业需要较为精细的劳动技巧——带来一个严重问题:曼彻斯特纺织工业的主要设备为飞速运转的纺纱机和纺织针,而让一个醉醺醺的工人去操作它们实在是件很危险的事。但大不列颠人如果在周末喝的是加糖的茶,吃的是面包和肉的话,那么他们既可以获得所需的所有热量,又不必冒喝醉的风险。毫无疑问,茶叶有提神的作用。它能让工人们集中精力,有助于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完成那些艰巨的工作。

像酒精这样的发酵饮料有清除寄生虫、将卡路里以液体形式加入日常饮食中的优点,但到了18世纪初,啤酒生产要耗去英国将近一半的小麦收成。对于英国国内的农业而言,同时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和啤酒供应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养活每一张工业化时代新增的嘴,现有的农场完全不够。这样只能另辟蹊径,从英伦三岛以外的地方,从帝国那无边无际的领土中寻找外来的热量供应源。对食物的追求总会塑造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维多利亚帝国时代,我们的现代全球工业化食物链形成之初,掺了牛奶和糖的茶满足了英国对廉价营养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诸如法国和德国那样继续选择酒精作为主要饮料的欧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落后英国达15年之久。

以茶代酒还有别的好处,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怀孕期间的妇女如果不喝酒,而选择喝茶的话,婴幼儿群体的健康状况就会发生显著改善。茶叶中也含有抗菌的酚类,它们是可以起到天然杀菌作用的植物类化学物质。在英国,婴儿诞生的头一年一般是用母乳喂养的,因此妈妈们以茶代酒也就意味着英国的婴儿们将不再受到酒精的影响。饮茶习惯的流行不仅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在需要更多劳动人口的工业化时代也提高了人类的免疫力。

到了19世纪中叶,“以茶待客”现象的出现首次标志着饮茶这一仪式化行为已在英国社会牢牢扎根。下午茶起初是英国上流社会的一项礼仪,随着茶叶价格的逐步走低,这一生活方式开始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习俗。下午茶时间是一段享受的时光,是拜亲访友的时光,是午餐和晚餐之间的闲谈时光。茶叶是工业革命的助推器,创造了足够多的剩余资本的英国人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他们那些殷实的劳动成果了。

时至今日,在西方似乎有一项新的、每日公布成果的科学研究:检验喝茶对健康带来的益处——从茶叶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癌功能入手,推断出它在缓解糖尿病症状、提高新陈代谢速率,以及降低发胖所带来的风险或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尽管这一类结论尚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证实,但随便哪一个普通的茶叶消费者都可以证明:喝茶可以提高精神警觉性和短期记忆力,也能舒缓压力。专家将茶叶当作一种具有暂缓疲劳、放松身心、改善健康以及延年益寿效果的灵丹妙药,并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它。

英国在印度进行的伟大的茶叶种植试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花更少的钱喝更多的茶饮。福钧窃走中国商业机密后不到20年,茶叶贸易的重心就从中国转移到了英国的版图内。当一个单一物种被移植到它的故土之外的时候,这个世界也随之发生了永恒的变化。

世界茶叶产区分布


茶叶是世界重要饮品之一,历史悠久。茶树是一种喜温常绿作物,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根据茶叶生产分布和气候等条件,世界茶区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等。如图1所示,五大洲都有产茶。

东亚茶区主产国有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六大类。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日本茶叶总产量的45%。韩国最大的产茶地位于宝城,茶叶产量占韩国茶叶总产量的40%左右。

南亚茶区产茶国主要有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国。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印度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印度茶叶的种类以红茶为主,饮用方式以纯茶和加奶两种。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斯里兰卡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其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孟加拉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

东南亚产区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所产茶叶占世界总产量的8.4%。

西亚、欧洲茶区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葡萄牙、俄罗斯的索契和亚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等。

东非茶区主要产茶国有东非的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的纳塔尔地区、中部的扎伊尔、卢旺达、喀麦隆、南淝河印度洋中的毛里求斯等。

南美茶区自20世纪初才有茶树栽培,产茶国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南美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8%。

据2016年统计显示,就茶叶种植面积而言,世界各茶区主要产茶国中,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斯里兰卡居第三位,肯尼亚居第四位,越南居第五位,印度尼西亚居第六位,缅甸居第七位,土耳其居第八位。就茶叶产量而言,位居世界前八的分别是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尼和缅甸。图2为2011-2016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及茶叶产量趋势图,可以看出,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呈现上升趋势。

曹琼,女,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级硕士研究生。

宁井铭,男,博士,教授,199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2011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宁井铭博士目前主要从事茶叶加工、茶叶品质分析及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上应用等方面研究。

茶喝多了,人就变了


喝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给生活带来根本的改变,但是茶喝多了,身体愈发觉得通透,生命的状态让人更舒适、更轻松。

1.茶喝的多了,长相年轻

爱喝茶,坚持常品常饮茶的友,由于茶的物质功用早已经被无数证明,美容养颜、消自由基,抗衰老,这些是从茶的生化分析来讲,更主要的是茶里,获得的是精神愉悦,心理上的快乐自在。心态好,自然年轻快乐。

2.茶喝的多了,穿着素雅

茶,自天然,茶人,淡然,茶性俭,不媚奢华。爱喝茶的友,多喜淡雅、手工、亚麻,色调和合。不求华丽惊艳,但求朴素高洁。不饰粉黛、天然去雕饰。

3.茶喝的多了,开始变得低调沉稳

爱喝茶的人,宠辱不惊,低调沉稳,谈吐文雅。喝茶止语,静而安,安而定,定而慧,慧而悟。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幽居,浅斟慢品,视尘世浮华如水雾,缭绕飘散。茶,低调生活,是一种无限的优雅。

醉在茶里的人儿,低调内敛,温婉柔和,香而不浓,艳而不媚,细品似散发淡淡的雅气,回味绵长。

4.茶喝的多了,做事风格也会改变

习惯喝茶的人,端杯、品饮、泡茶程序。虽简,却规规整整,喝茶之人,多是守规矩之人否则也就不会有如此的讲究如此多的茶道细节。

5.茶喝的多了,处世态度会改变

有的人说,喝咖啡的人坐一起谈论的是未来。喝茶的人坐一起却多是叙叙旧。诚然,喝茶之人,不激进、不急燥。沉得下心来思考,对世事看得更淡、更高、更远。

喝茶之人,大都有着一个强大也更加宽容的内心。

6.茶喝的多了,心会静下来

一壶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静下来。一壶茶水,收藏令人多年来人们的悠闲时光。无论多忙碌,只要泡上一壶茶,看那香气萦绕,心灵就逐渐丰满。茶香的源头,不在双手,而在心间。

那清甜的滋味从嘴边流淌到心里,仿佛把人带进了广阔茂密的森林中,听竹林里轻音缭绕,若有若无的风沁人心脾,宛如来自缥缈洪荒。

7.茶喝的多了,生活更有滋味了

有茶相伴的日子,生活总来得更有滋味些。早起,无论是阴天或是晴天,一杯散发着淡淡芳香的茶令人倍感温馨。美好的一天,就从一杯茶开始了。静心品一杯清茶,放空自己,让心放下烦恼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事。在茶的世界里,品茶会让时光变慢,那是因为很享受喝茶的时光。

8.茶喝的多了,越有气质了

因为爱喝茶,你的气质里,藏着你喝过的茶、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所以与众不同。在流动的茶汤中获得对生活的鲜活体验和了解,也因此多一些对生命的理解,少一些偏执和狭隘。

征服了全世界的茶叶


在清朝时期,有个问题很流行:白银都去到哪儿了?这个是一个严肃的世界性问题都,不光中国。 这里小编告诉大家因为茶叶都流到中国了

在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中,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而今,在世界各地茶叶无处不在,茶叶在世界上的消费超过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

英国人说,都流到中国去了——通过贸易逆差。为什么会有逆差?就因为英国人要喝那口茶,放不下。

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出了世界首富。为此,英国派了马戛尔尼到中国来,想改变一下这个局面。负责接待的,就是后来被美国人评为“世界首富”的和珅。

马戛尔尼来时,正是英国的一个尴尬时期,这尴尬,便是喝茶喝出来的,对外喝丢了新大陆,对内喝出了贸易逆差。大清朝虽然闭关锁国;但中国茶叶却参与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喝茶改变世界。

喝茶,喝出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的经济格局,还喝出了一种新文化。

17世纪,中国茶叶的出口,就已超瓷器和丝绸,约占了出口货物的90%。那时欧洲人以茶为极品,尤其英国人,饮茶都已自成一套茶文化。

据说,茶叶是有史以来最先在伦敦做广告的商品,不仅贵族趋之若鹜,中产阶级也跟着大饱口福,就连英国工人也以茶点为饮食。时有名士,如约翰逊博士,亦“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自称“顽固不化的茶鬼”。

茶叶

在《傲慢与偏见》里,主人餐后必有茶席,开茶会,饮的就是中国茶。英国民谣这样唱道:“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

最有名的,当然还是英式下午茶;但英式茶文化却来自葡萄牙。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陪嫁物品中,就有中国茶具和红茶。她在英国宫廷,向英国王室和贵族展示了茶文化的风雅,掀起一阵“中国风”。

“中国风”不仅席卷英伦,还风靡世界,从17世纪到18世纪,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国,则是唯一能出口茶叶的国家。于是,有人琢磨着将当时最有商业价值的植物——“真正的茶树”带到欧洲去。

有个名叫奥斯贝克的瑞典人,1751年来中国旅行,在广州买了一株茶树,返程时,起锚,点炮,扬帆,一行人欢呼雀跃,不慎,茶树掉入海中……

茶叶之路,除海路,还有两条陆路。

一条是草原之路,往西北去,经由蒙古,通往俄罗斯。这条路,南起福建,由晋商转运,将武夷山茶叶加工成茶砖,水运到汉口,经洛阳,过黄河,越沙漠,驼运至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然后,运往俄罗斯及北欧各国。

下午茶

还有一条,则是高原之路,有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三条线经由南亚、中亚、西亚,抵达欧洲。

不过,茶叶贸易还是以海路为主,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人从海外来,接着是荷兰人。葡萄牙、西班牙人老眼光,还将贸易大头放在瓷器与丝绸上,是荷兰人率先发现了中国茶的商业价值,大举贩运中国茶至欧洲,一口中国茶,居然打通了全球经济的“任督二脉”,喝通了全世界。所以,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中国的茶带走了世界的白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