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茶叶大有学问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红茶冲泡茶艺 茶叶冲泡 茶叶泡茶

【www.cy316.com - 红茶冲泡茶艺】

受访专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智

茶叶是一年四季都适用的最佳饮品,很多人只知道饮茶香却不讲究冲泡,这其中可大有学问。在水质方面,水的硬度与茶汤品质关系很大。用软水泡茶,像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茶汤的色、香、味三者都佳;用硬水泡茶,则茶汤变色,香味大减。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解释说,茶水的比例、冲泡温度、冲泡时间三要素共同决定泡茶的品质。一是茶水的比例,一般而言,嫩度高的优质绿茶的茶水比为1:50左右;红茶、黄茶及花茶的茶水比为1:75;普洱茶茶水比约1:30;白茶约为1:20—1:25;乌龙茶为1:15。二是冲泡温度。绿茶冲泡所需温度稍低,而红茶、白茶和普洱茶所需温度较高。三是冲泡时间。冲泡不同茶叶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具体应该怎么泡茶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绿茶,80℃—85℃,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智告诉记者,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以味道清香、回味甘甜取胜。比较常见的像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因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水温为宜,且泡后需立即饮用。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放置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乌龙茶,95℃—100℃,2—5分钟为宜。林智表示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一定要用100℃左右的沸水,且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一般都是把煮水壶放在边上,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红茶,85℃—90℃,3—5分钟。江用文表示红茶是全发酵茶,温度高的水冲泡能够促进红茶内所含物质的有效溶出,不但让滋味和香气更浓,还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功能。如金骏眉,泡茶的水温以85℃—90℃为宜。

白茶,适宜在壶中煮着喝。江用文解释说,因为白茶在加工过程中不揉不炒,茶叶细胞未充分破损,其中内含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所以白茶更适合煮着喝,这样可以使白茶释放出更多的有效物质。

黑茶,需用沸水,先洗茶,再冲泡。林智称黑茶是后发酵茶,均经过“渥堆”这个特殊的后发酵工序,且越陈越香。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用100℃的沸水。散茶容易出味儿,而紧压砖茶还要经过烹煮。第一次冲泡黑茶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后续泡出的茶汤更加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

cy316.cOM编辑推荐

不同茶叶的冲泡有学问


对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注解。无论哪个国家,从茶的品种、喝茶器具,到冲泡的水温、时间,都有要求,尤其是对时间的把握。

近日,美国研究发现,红茶泡得时间越长,越有益健康。美国塔夫斯大学的营养学教授杰弗里·巴伦博格表示,时间长有利于其中有益健康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溶解,最好泡够5分钟。对于其他种类的茶叶,冲泡时间也有讲究,以下就介绍几种常用茶叶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碧螺春芽叶小而细嫩,如冲泡时间恰到好处,才能清汤绿叶、口感香醇。如泡得时间过长,不仅汤色会变黄,而且新鲜度也大打折扣。冲泡时,先倒开水再放茶叶,泡两三分钟即可。

井茶、黄山毛峰冲泡龙井茶、黄山毛峰前,先给杯子里倒点开水,把茶叶浸泡一下,闻到淡淡的清香后,再加水,盖上盖子泡4分钟。泡够这个时间,茶叶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喝的时候,不要等杯里的水全喝完再加水,喝一半时就加满水,这样可以保持浓郁的口感。

普洱茶普洱茶属于黑茶,一般泡5分钟,香味就出来了,与茶饼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也正因如此,冲泡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骤是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第二道茶不仅滤去了茶叶上的杂质,而且更香醇。

另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茶的效果,比如给红茶里加点柠檬汁,抗氧化剂含量可增加80%。另外,奶茶是用红茶作原料,但红茶配牛奶,可能会阻碍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

泡茶喝茶学问大


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保健方法。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是相当不够的。比如一天应该喝多少茶?一杯茶应泡几次?自身的疾病与饮茶保健有些什么关系,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就让我们为你一一道来。 绿茶普洱茶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http:///" target="_blank">红茶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每日饮茶2~6克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不饮用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临睡前不饮茶

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进餐时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饮茶过多不利消化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与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质合成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不但易造成便秘,还会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绿茶和枸杞不可同饮

绿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别用开水冲泡饮用,对人体很有益处。有不少人干脆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冲泡。但是,绿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敛吸附的作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因此,专家建议:上午喝绿茶,以开胃、醒神;下午泡饮枸杞,可以改善体质、利安眠。

·酒后茶伤身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泡茶喝茶的学问


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种茶饮茶,不少人已经把饮茶当作了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是相当不够的。比如一天应该喝多少茶?一杯茶应泡几次?自身的疾病与饮茶保健有些什么关系,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就让我们为你一一道来。 泡茶有学问 ·沏茶的要领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订书机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一杯茶该泡几次 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气和滋味,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一杯茶从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喝茶要喝对 ·四季饮茶有区别 饮茶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每日饮茶2~6克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不饮用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临睡前不饮茶 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进餐时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饮茶过多不利消化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与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质合成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不但易造成便秘,还会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绿茶和枸杞不可同饮 绿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别用开水冲泡饮用,对人体很有益处。有不少人干脆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冲泡。但是,绿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敛吸附的作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因此,专家建议:上午喝绿茶,以开胃、醒神;下午泡饮枸杞,可以改善体质、利安眠。 ·酒后茶伤身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泡茶的学问:泡茶如何掌握水温?


喝茶是一种享受,泡茶却是一门学问,从茶具、用水、水温到环境、心情,这些都有所讲究。就泡茶的水温来说,应该如何掌握呢?一般来说,比较嫩、比较绿的茶叶,水温是不需要100℃。

泡茶的水温——80℃左右

很嫩、很绿的茶叶,各种高级绿茶,特别是那些芽叶细嫩的绿茶类名茶,一般以80℃左右的水温为宜。茶叶越绿、越嫰,泡茶的水温要低,这样茶汤才会嫩绿鲜明、滋味鲜爽,茶叶中的维生素C也比较少破坏。

【小贴士】这里所说的80℃的水温,是指将水烧开(水温达100℃)后,再冷却至所需要的温度,可不是说直接烧到80℃就行了哦。当然,如果是无菌生水,是烧到这个温度就OK了。

泡茶的水温——100℃沸水

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各种花茶,中低档的绿茶,这些比较老的茶叶则要用100℃的沸水来冲泡,有时候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需要在泡茶之前用开水烫热茶具。

少数名族在饮用砖茶的时候,对水温要求更高,一般会将茶砖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煮水小贴士】

泡茶除了对水温有要求外,煮水同样也是一门学问:泡茶烧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沸腾过久,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香味轻淡。

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给“烫熟”了,水温不够,泡不出茶叶的香味。泡茶如何掌握水温?这门学问你学会了吗?中国茶文化的学问,可是非常高深的哦!

泡茶的学问和细节


泡茶是一门高深学问,若只是随手冲泡,断然激发不出茶本该有的芬芳。

要香的彻底,就要将泡茶的细节做得彻底。要注意谦逊谨慎,在平时泡茶过程中多琢磨,多向茶艺大师们请教,说到底这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只有具备这样的态度,茶艺才能大成。

著名歌唱家陈慧娴闻名遐迩,自小便非常喜欢她的演唱,认为在粤语歌中她是唱得最好的那个。钦佩她的唱功,也钦佩她的演唱态度。曾经在一次演唱会上陈慧娴袒露心声,说自己一直都在努力,想要让自己唱得好一些,以回报自己的歌迷。说这番话时的陈慧娴已经在歌坛闯出了偌大名声,是响当当的实力派歌唱家,然而她还是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还在想着进步,若人人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人人都会是人生赢家。

毫无疑问陈慧娴对待演唱十分真诚,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真诚,真诚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的朋友,因为真诚,所以总能收获最大的善意,总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人生一世如同冲泡一杯茶,最忌三心二意,想要冲泡一杯好茶,就必须时时刻刻打磨自己的技艺,如此会不断加深对茶的理解,理解的越多,自然就能明白怎样的操作更能激发茶性,这样的理解基础上,茶艺会越来越高,茶香会越来越浓。

于生活而言,会越来越懂生活的艺术,会将所有的生活细节打理清楚,会明白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会为了这个目标倾尽全力。认真冲泡一杯茶,茶香弥漫,生活中处处都是春天的味道。

泡茶是技术更是学问


人人都会喝茶,但不一定会泡茶。当前,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即便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没有掌握好泡茶工艺和技术,也难真正泡出一杯好茶。

泡出一杯好茶,必须具备五个条件:水质、水温、时间、茶量、心情。

一是水质。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则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

二是水温。水温不同,泡出的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也就不同。通常,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密切相关,比如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作而成的茶叶则需用降温以后的沸水冲泡。具体而言,龙井、信阳毛尖等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等蒸压茶宜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冲泡,最好是煎煮后饮用。

三是时间。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与茶叶品类、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有一定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至5分钟后,便可饮用。一般茶叶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四是茶量。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

五是心情。好心情是泡茶人泡出好茶的关键因素。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若想泡好茶,除了把握好水质、水温、时间、茶量、心情,还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特别是重视好泡茶的八个环节:烫壶、温杯、置茶、高冲、刮沫、低斟、闻香、品饮。总之,泡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值得爱茶者、品茶者去深入探究。

茶叶贮藏大学问


有茶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买到手里的茶叶,包装上的贮藏方式要求:常温、干燥、避光、密封、无异味进行保存呢?

原因是因为茶叶是干燥食品,它的贮藏性能虽比鲜活商品好得多,但仍是一种易变性的食品,贮藏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很短的时期内失去风味。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茶叶变质呢?

茶叶在贮藏期间之所以会发生质的变化,主要是茶叶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结果。

1.色素的变化

茶叶中有一类黄色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这类物质具体成分较复杂,由于都是光合作用中的辅助成分,有顶的吸收光能性质,因此,较易被氧化。氧化后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经贮藏后产生的那种气味,从而使茶汤变劣。

2.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合

通常认为茶多酚类是与茶叶汤色和滋味关系最密切的成分。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寡决定着茶汤的滋味浓度和收敛性、爽度。这种氧化产物还会和氨基酸类进一步反应,使茶汤滋味劣变。

3.维生素C的减少

维生素C不但是茶叶所含的保健成分之一,且与茶叶品质优劣密切相关,好茶含量很高,被氧化后的维生素C可以生成脱氢维生素C,它易与氨基酸反应,既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又使颜色发生了褐变。

4.类脂物质的水解和胡萝卜素的氧化

脂类置于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慢慢氧化,生成醛类与酮类,从而产生酸败的臭味。类脂水解后变成游离脂肪酸,随着茶叶贮藏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不仅茶叶香味显陈,汤色也会加深,从而导致饮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降低。

5.氨基酸的变化

茶叶在存放期间,氨基酸会与茶多酚类自动氧化的产物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致使茶叶既失去收敛性,也丧失了新茶原有的鲜爽度,变得淡而无回味。

6.香气成分的变化

随着茶叶存放时间的延长,茶叶香气日渐低落,陈味显露,由其是新茶特有的清香散失。现代化学分析揭示了这一过程不仅包含着茶叶原有香气成分的丢失,也有一些陈味成分的产生和增加。

造成这些内质成分变化的还是源于不当的贮藏方法,而影响茶叶变质最大的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

01.温度

氧化、聚合等作为一种化学变化,与温度高低紧密相连。在较高温度下贮放茶叶,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速度都将大大加快,从而加速新茶的陈化和茶叶品质的损失。温度越高,茶叶变质的越快。

02.水分

主要表现在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动氧化和酶促氧化,进一步聚合成高分子进程大大加快,尤其是色泽变质的速度呈直线上升。湿度过大反而促进茶叶氧化,所以茶叶贮藏需要干燥环境。

03.氧气

氧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相结合,而使之成为氧化物。茶叶中儿茶素的自动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残留酶催化的茶多酚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均与样的存在有关,脂类氧化产生陈味物质也与氧的直接参与和作用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提倡茶叶要密封保存,防止被氧化的原因。

04.光

光的本质是一种能量。光线照射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能量水平,对茶叶贮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所以在产品包装上都会提醒消费者日常的茶叶贮藏方法,类似于,密封、干燥、避光、无异味。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茶叶的氧化速度,让茶叶能够极大地保留原本的滋味。

水温对泡茶来说很有学问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茶,每个人都会喝,但是你们知道不同的泡茶方式要配上不同的水温才能够泡出茶种的最佳味道吗?以下是笔者的几个小知识:

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之谓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腾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那么,如何来判断水的温度呢?可参照古人“三沸说”。陆羽《茶经.五之煮》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其友李南金提出用听觉辨别水温的方法,以一首诗加以概括:“砌虫唧唧万蝉催(一沸时声如阶下虫鸣,又如远处蝉噪),忽有千车捆载来(二沸,如满载而来,吱吱哑哑的车声);听得松风并涧水(三沸,如松涛汹涌、溪涧喧腾),急呼缥色绿瓷杯(这时赶紧提瓶,注水入瓯)。”现代的煮水器因装有自动控制器,不需要依靠水的沸声来辨别候汤。

水煎得过头或不及,古人常用“老”(或称“百寿汤”)、“嫩”(或称“婴儿沸”)二字加以形容。这种讲究,看似繁琐,实则有其道理。没烧开或初沸的“嫩”汤,泡不开茶固然不好;开过头的水,随着沸腾时间的延长,会不断排除溶解于水中的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此即陆羽所说“水气全消”,亦会影响茶味。特别是不少河水、井水中含有一些亚硝酸盐,煮的时间太长,随着蒸发的加剧,其含量相对增加;同时,水中的部分硝酸盐亦会因受热时间长而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害的物质,喝下有害物质含量高的水,自然对人体不利。

一般来说,泡茶水温与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度温水中茶的内含物质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度沸水中浸出量的45%-65%。

用沸开水冲泡茶叶,既能使茶叶的香气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又能使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较多(如咖啡咸和茶多酚等物质),使茶汤滋味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学的冲泡方法当是第一道茶汤用沸开水冲泡,冲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此时的茶汤品质(指品尝价值和营养价值)较好。

泡茶学问:选茶择水的讲究


泡茶是一门学问,但它不是茶艺师独享的绝活,因为,你了解它时,也会成为你的绝活,泡茶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选对适合自己的茶,茶无好坏,适合你就好。二是泡茶择水很讲究,不同一水质,可泡出不同的味道。

1、选茶

为什么要选茶,茶有茶性,犹如人有个性,不同的茶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有的茶性寒,有的茶性暖,有是茶性气韵刚烈,有的茶则柔甜绵软,选对适合自己的那款茶很重要,心生喜欢,便会甜美。

2、择水

(1)水于茶的重要性

明代张源《茶录》:“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2)水的种类

古代:天水、地水,天水优于地水。

天水:雪水、雨水,雪水优于雨水。

地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山水即泉水,应取清、冽、甘、轻、洁、寒、活者烹茶。

江水即地表水,宜“取去人远者”。

井水即地下水,古人云:“脉暗而性滞,味咸而色浊,有妨茗气”。

(3)现代择水

自来水:

①水缸养水:自来水放入陶瓷缸内,放置一昼夜,让氯气挥发殆尽,再煮水泡茶。

②自来水龙头出口处接上离子交换净水器,使自来水通过树脂层,将氯气及钙、镁等矿物质离子除去,成为去离子水,然后用于泡茶。

桶装水:

纯净水,最能反映茶的真实面貌;矿泉水,需要寻找与之匹配的茶品。

(4)煮水技巧:一沸、二沸、三沸

煮水:水要急火猛烧,待水煮到纯熟即可,切勿文火慢煮,久沸再用。

煮水的“老”、“嫩”与矿物质离子的变化。过嫩时钙镁离子在煮沸过程中没沉淀,会影响茶汤滋味。久沸的水,碳酸盐分解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失殆尽,会减弱茶汤的鲜爽度;水中微量硝酸盐在高温下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水经长时间煮沸,水分不断蒸发,亚硝酸盐浓度不断提高,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隔夜开水不宜次日复烧饮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