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鉴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怎样技巧方法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乌龙茶大红袍 大红袍乌龙茶 大红袍是乌龙茶

乌龙茶大红袍。

大红袍,属于我国茗苑中的优品,是乌龙茶中的极品,享有茶王的美誉,堪称国宝。大红袍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乃武夷岩茶中的极品,因其香幽而奇、味醇益清的独特口感,受到广大茶叶爱好者的推崇。细细品尝大红袍会发现有种岩韵在里面,这是大红袍最大的特色。品鉴大红袍,主要从外形,比如条索、色泽、整碎度等来品鉴;从内质上看,比如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几个方面来鉴别,其中以香气和滋味最为重要,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大红袍茶叶的具体品鉴方法如下:

一、外形

武夷岩茶干茶条索匀整,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反之为劣品。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优质大红袍茶叶体现典型的三节色,三节色是指干茶头部呈浅黄色,中部呈乌褐色,尾部呈浅红色三种色彩。佳品大红袍冲泡后叶底柔软、明亮、整齐,叶底略带红边。

二、色泽

大红袍干茶新茶色泽油润略带宝色为佳品;陈年茶色泽油润深褐的为佳品。

三、香气

首先从茶的香气时行评鉴,而这个评鉴标准与绿茶不同,乌龙茶更注重水中香,也就是说成品茶中生成多酚类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有多少,溶于水中的精华物质才能被人体真正吸收,所以大红袍不仅仅是闻香,而且还要注重水中香、口中香、吐气香和杯底香,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大红袍最理想和具品位的香型当属在花果香的础上辅之以恰好的火功技术所形成的花果焦糖香,为佳品。

四、汤色

大红袍茶叶汤色为橙黄至橙红,清澈艳丽,明亮者为上品,主要是汤色明亮的茶,果胶含量足够,茶汤润滑且耐泡。

五、滋味

佳品大红袍冲泡后饮用,入口滋味甘爽顺滑;下品大红袍滋味淡薄;劣品大红袍滋味苦涩、酸麻。佳品的大红袍滋味明显无苦涩,有粘稠感,爽滑、回甘及回味非常明显。

六、叶底

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有弹性。红边较显。呈现蛤蟆背,三红七青。蛤蟆背则是传统的武夷岩茶在长时间焙火之后,局部受热膨胀,在茶叶表面鼓起的小泡点,一般干茶难以看到,需从泡开的叶底观察。三红七青指武夷岩茶的发酵度,三分红边七分青叶,绿叶镶红边。

七、冲泡次数

品质越高的大红袍,冲泡的次数会越多;能冲泡八次以上的为最佳品。佳品大红袍冲泡规则七泡八泡仍有余香,八泡九泡仍有余味。

小编推荐

如何品鉴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序,才能真正品尝到其特殊韵味。

那么如何才能泡制出一杯香气馥郁的大红袍呢?

第一,选择泡茶的器具非常重要,要选用透气性好、保鲜性佳的紫砂壶。第二,必须把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这样有利于提升茶香。第三,茶叶用量一般8克一泡为宜,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在冲泡大红袍之前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茶的外形、色泽、闻一闻干茶的香气。第四,尽可能地保持冲泡时水的温度达到100度,在冲水后大约15秒钟立即倒茶。对于岩茶而言,高冲低斟显得非常重要,冲水时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斟茶时低斟,避免茶香飘逸。

大红袍的品鉴方法有着很多的讲究,品鉴大红袍则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等。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吸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则为上品;入口甘爽滑顺,则为优;通常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另外,干茶的外形色泽、叶底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其外形要求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叶底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大红袍应该如何冲泡,冲泡方法是什么?技巧怎样


武夷岩茶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甘、清、香。

主要用具:盖碗或紫砂壶、茶杯、搁茶杯的茶盘、茶洗、公道杯、茶巾,茶匙、热水壶等。

大红袍的冲泡步骤:

一、洁具

这一步骤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用100℃之沸水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

二、赏茶

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

三、置茶

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置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四、洗茶

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这时不要泡的太久,不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会溶解其中,造成浪费。

五、冲泡

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六、出汤

冲泡好后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中进行品茗。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

大红袍耐冲泡,可反复冲泡7-8次。之后几次冲泡,可适当根据茶的老嫩和茶量的多少来调节时间,以后每泡可延长5-10秒。

大红袍茶香四溢,在品茗的过程的我们能够闻到其茶香,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滋味甘爽,香气清爽。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

极品大红袍


1、形状: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香气: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4、水色:岩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5、滋味: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短期可口。岩茶品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一般山场好的岩茶喝后舌面上附着一层物质,感觉好像是“涩”,其实不是,涩是脸颊内侧有“涩麻”感方为涩。

6、冲次: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八泡有余香、九泡有余味。”7、叶底: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如何品鉴大红袍呢?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武夷山,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武夷岩茶产于中国乌龙茶之祖、红茶之祖的故乡福建武夷山,而其中成为武夷岩茶名丛中的名丛——大红袍,因其“香幽而奇、味醇益清”的独特口感,受到广大茶叶爱好者的推崇。细细品尝大红袍会发现有种“岩韵”在里面,这是大红袍最大的特色,但我们该如何品鉴大红袍呢?

品鉴大红袍以滋味最为重要,其次是香气、形、色以及叶底。茶汤滋味可根据“清纯、浓醇、回甘、润滑、鲜活度”五个方面品比:

其一中正平和。毫无杂味、青草味、土腥味,否则差不入品。

其二舌感厚实,浓厚中强调苦而不涩,这样的茶往往茶素含量高,能够有效清除人体自由基,抗癌,抗衰老。

其三回甘,是反映茶汤饮后回甘状况的滋味指标,饮后回甘是茶叶多糖类物质在口腔水解酶的作用下讲解为单体葡萄糖后产生的甜感。回甘越快越明显,越持久,茶叶品质越高。

其四润滑,指茶汤似浆液圆滚润滑在喉腔轻顺下滑,它是茶汤的张力和果胶物质作用共同影响于茶汤产生的效果。润滑是优质茶汤相当重要的特征。

其五鲜活,是极品大红袍的特有感觉,多种氨基酸产生的鲜爽滋味,跳跃性的刺激味蕾,使人不由自主的神清气爽,愉悦兴奋。

香气:首先从茶的香气使行评鉴,而这个评鉴标准与绿茶不同,乌龙茶更注重水中香,也就是说成品茶中生成多酚类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有多少,溶于水中的精华物质才能被人体真正吸收,所以大红袍不仅仅是闻香,而且还要注重水中香、口中香、吐气香和杯底香,香气越强越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大红袍最理想和具品味的香型当属在花果香的基础上辅之以恰好的火攻技术所形成的花果焦糖香,为佳品。

形态:武夷岩茶干茶条索匀整,紧结壮实稍扭曲,略弯曲并紧实肥壮,反之为劣品,体现典型的三节色,三节色是指干茶头部呈浅黄色,中部呈乌褐色,尾部呈浅红色三种色彩。佳品大红袍冲泡后叶底柔软、明亮、整齐,叶底略带红边。

汤色:为橙黄至橙红,清澈艳丽,明亮者为上品,主要是汤色明亮的茶,果胶含量足够,茶汤润滑且耐泡。

叶底: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有弹性。红边较显。呈现蛤蟆背,三红七青。蛤蟆背则是传统的武夷岩茶在长时间焙火后局部受热膨胀,在茶叶表面鼓起的小泡点,一般干茶难以看到,需从泡开的叶底观察。三红七青指武夷岩茶的发酵度,三分红边七分青叶,绿叶镶红边。

色泽:大红袍干茶新茶色泽油润略带宝色为佳品,陈年茶色泽油润深褐的为佳品。

滋味:佳品大红袍冲泡后饮用,入口滋味甘爽顺滑,下品大红袍滋味淡薄,劣品大红袍滋味苦涩、酸麻。佳品的大红袍滋味明显无苦涩,有粘稠感,爽滑、回甘及回味非常明显。初学品茶者不易掌握。

冲泡次数:品质越高的大红袍,冲泡的次数会越多,能冲泡八次以上的为最佳品。佳品大红袍冲泡规则“七泡八泡仍有余香,八泡九泡仍有余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