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制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步骤方法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毛尖茶 红茶是什么样子 毛尖茶产地

毛尖茶。

机械加工方法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8、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9、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Cy316.com延伸阅读

北港毛尖茶加工工序 流程步骤


亲爱的读者,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北港毛尖茶加工工序 流程步骤》一文,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港毛尖茶加工工序

1、采摘:清明后5~6天开采,一芽二三叶标准,抢晴天采,不采虫伤叶,不采紫色叶,不采鱼叶,不带蒂把,当日采摘当日制。

2、杀青:俗称锅炒。北港毛尖的杀青颇别致,与一般绿茶和黄茶杀青极不一样。北港北毛尖采用高温投叶,中温长炒老杀的方法。杀青要求锅温200℃以上,投叶2000克抖炒2分钟后即降温至100℃左右,再炒12~13分钟,茶坯达三四成千时,锅温已逐步降至40℃左右,即转入锅揉。在较长时间的锅炒中,由于茶叶含水量较高,叶绿素破坏相当严重的,为黄茶要求的特有品质奠定了基础。

3、锅揉:杀青后并不出锅,在锅温40℃左右,茶叶含水率为55%左右时转入锅揉,即在锅中边揉边炒。间以解块操作。待茶叶成条索状时,即出锅拍汗。

4、拍汗:所谓拍汗,即将茶坯盛篾簸内,堆积拍紧,上覆棉套,以保温保湿。闷渥30~40分钟,使茶叶回润变黄。

5、复炒复揉:经过拍汗后,将茶坯再投入锅中复炒。锅温60--70℃,边炒边揉,至茶条紧卷,白毫显露,约八成干时出锅摊晾。

6、烘干:摊晾后用炭火烘干。茶叶烘干后必须摊晾,再装箱内严封,使之后熟。经过后熟,芽叶色泽金黄泽润,便成了质优形美的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茶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

但是也有饮茶禁忌,晚上睡觉前不能喝北港毛尖茶。其次,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到农药等,这样可以防止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虫害,采摘下来的茶叶含有一定量的农药成分,制作成的成茶中也是含有的,在泡茶的第一泡时要对茶叶洗涤一番,取出杂质和农药成分,因此北港毛尖茶第一泡是不能喝的。

同时在空腹的时候是不能喝茶的,空腹喝的话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容易伤到胃,会让人产生呕吐,四肢出现无力的情况;饭前饭后半小时内最好也是不要饮用。

北港毛尖是黄茶的种类,有着很多的功效调理人体健康。当然了,北港毛尖茶叶不是绝对的好,但是每天饮用对身体绝对的有益

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步骤方法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手工制作方法

1、采摘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

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


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制作工艺均为手工操作,存在着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力日趋紧张、扩大生产受到限制限制工制茶人员技术差异大,加工不规范,产品质量难经标准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信阳市茶叶有关企业引进名优茶加工机械,对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成熟的以振动理条技术为关键技术的信阳毛尖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根据绿茶初制的基本原理和传统制作工艺,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确定为:鲜叶→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快分筛→理条→初烘→摊凉→复烘。 工艺技术要点 1、鲜叶筛分 选用6CXF-70型鲜叶分级机对鲜叶进行分级,特别是中、低档茶鲜叶,通过筛分,将老嫩大小不一的鲜叶区分、实现分级付制。 2、鲜叶摊放 鲜叶经筛分后,应及时摊放。薄摊在箩席上或洁净的水泥地坪上,摊放厚度4cm-5cm,每隔2小时反一次;摊放时间6h-8h。至叶质变软,叶色由鲜绿变暗绿,鲜叶减重率为12%左右为宜。 3、杀青 摊放后的鲜叶、用6CST-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温度控制在115℃~120℃之间,按照台时产量标准均匀投入鲜叶,杀青时间掌握在2.5mm~3mm,以鲜叶失去光泽,梗折不断,叶质柔软,手捏成团并稍有弹性,无青草气为适度。鲜叶杀青后要立即摊凉,开启电风扇,降低叶温。 4、揉捻 用6CRW系列揉捻机进行,按照揉捻机投叶量要求投入杀青叶,揉捻压力掌握“轻-重-轻”的原则,高档茶揉捻程度宜轻或不加压、中、低档茶适当增大压力。揉捻时间:高档茶6min~10min,中、代档茶15min~20min揉捻至茶条卷拢,茶汁稍沁出,成条率95%经上,即可下机解快。揉捻过重,虽能揉紧茶条,但茶汁被挤出附于叶表,易使茶多酚被氧化,叶绿素脱镁变色,成茶色泽灰暗。 5、解快 揉捻叶下机后,用6CJF-40型解快机进行解快, 6、理条 选用6CIZ----60系列往复理条机,锅温控制在90℃~100℃,投叶量0.75kg-1.00kg。炒至条索紧直,含水量25%左右即可出锅,时间5min~6min 7、初烘 用6CIIW系列连续烘下机。将理条生的茶叶均匀摊放在传送网上,厚度约1cm控制温度120℃左右,烘干时间8min~10min,烘至含水量10%~15%即可。 8、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要充分摊凉,摊凉时间4h~6h,促使茶叶内含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利于茶叶继续烘干。 9、复烘 用6CIIW系列连续烘干机或烘笼进行。采用低温慢烘方法、温度80℃左右,时间25min-3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5%~6%下烘,充分摊凉后包装密封。

信阳毛尖机械制作茶叶流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机械化,信阳毛尖茶炒制也是如此,它极大的提高了茶农的炒制速度,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信阳毛尖机械制作的各个步骤流程: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信阳毛尖茶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揉捻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烘茶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8、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9、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此外,信阳毛尖也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信阳毛尖的手工炒制方法,我们网站《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全流程》一文为您介绍。

怎样冲泡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饮用步骤介绍如何条件因素方法


都匀毛尖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因此,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其实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此外,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掌控好水质,水温,茶量,茶具等,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a、用水

水质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一般来说,以矿泉水或山上的泉水为佳,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反复煮开的水硬度提高,不宜泡茶)。

b、水温

都匀毛尖茶适合用80度左右的水温冲泡,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

c、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比如150ml的水一般冲泡3g茶叶。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口重的朋友可以适当多投一些,口轻的朋友也可以酌减,多试几次,便能掌握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d、茶具

都匀毛尖茶的冲泡,一般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玻璃杯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雀舌,翠片一类的扁形茶,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盖碗保温性较好,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推荐用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要特别说明的是,盖碗泡绿茶,除了出汤的时候,其它时间是不能盖盖子的,因为这样会闷熟茶叶,影响汤色和口感。

都匀毛尖茶的饮用步骤:

(都匀毛尖茶大部分都富含锌硒等有机成分,产茶区没有工业污染,制茶过程不落地,高清洁,所以很多茶在冲泡时是不需洗茶的)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不过恰是闻香最好的时间。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几乎至满。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开始品饮。

4、待茶汤还剩三分之一左右时,再续入适温,适量的水,接着品饮。

都匀毛尖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都匀毛尖茶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制作炒茶法,也可以进行机械化炒制,一般来说,都匀毛尖茶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茶青叶片长度不超过2.0厘米,而炒制一斤的毛尖茶约需要5.3—5.6万个芽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一下都匀毛尖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1、采摘标准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余叶、叶片等杂质。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一芽一叶初展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揉捻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信阳毛尖茶叶是我国著名的高级绿茶。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信阳毛尖茶的产区和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制作工艺均为手工操作,存在着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力日趋紧张,进一步扩大生产受到限制;手工制茶人员技术差异大,加工不规范,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于1995年引进名优茶加工机械,对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1 工艺流程

根据绿茶初制的基本原理和传统制作工艺,将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确定为鲜叶→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理条→初烘→摊晾→复烘。

2 工艺技术要点

2.1 鲜叶筛分

选用6CXF-70型鲜叶分级机对鲜叶进行分级,特别是中低档茶鲜叶,通过筛分,将老嫩大小比一的鲜叶区分开,实现“分级付制”。

2.2 鲜叶摊放

鲜叶经筛分后,应及时摊放。薄摊在箩席上或洁净的水泥地坪上,厚度4~5厘米,每隔2小时翻1次,摊放时间6~8小时,至叶质柔软,叶色由鲜绿边暗绿,鲜叶减重率为12%左右时为宜。摊放后,叶质萎软,韧性加大,杀青过程中茶汁不易外溢,既可减少脱镁叶绿素的形成,又有利于鲜叶中原始香气成分裂解,产生更多的芳香物质,从而提高成茶品质。

2.3 杀青

摊放后的鲜叶,用6CST-30型或4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温度控制在115~120℃,按照台时产量标准均匀投入鲜叶,杀青时间2.5~3分钟,以鲜叶失去光泽,梗折不断,叶质柔软,手捏成团并稍有弹性,无青草气为适度。鲜叶杀青后要立即摊晾,开启电风扇,降低叶温。

2.4 揉捻

用6CRM或6CRW系列揉捻机进行,按照揉捻机要求的投叶量投入杀青叶,揉捻压力掌握“轻-重-轻”的原则。高档茶揉捻程度宜轻或不加压,中、低档茶适当增大压力。揉捻时间:高档茶6~10分钟,中、低档茶15~20分钟。揉捻至茶条卷拢,茶汁稍沁出,成条率95%以上时,即可下机解块。揉捻过重,虽能揉紧条索,但茶汁被挤出附于叶表,易使茶多酚被氧化,叶绿素脱镁变色,成茶色泽灰暗。

2.5 解块分筛

揉捻叶下机后,用6CJF-40型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分筛,对筛面上条索粗松的揉捻叶,再进行揉捻或单独付制。

2.6 理条

选用6CLZ-60系列往复理条机,锅温控制在90~100℃,每锅投叶量0.75~1.0kg。炒至条索紧直,含水量25%左右即可出锅,时间5~6分钟。

2.7 初烘

用6CHW系列连续烘干机进行,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传送网上,厚度约1cm,控制送风口温度110~120℃,烘干时间10~12分钟,烘至含水量10~15%即可。

2.8 摊晾

初烘后的茶叶要充分摊晾,摊晾时间4~6小时,以促使茶叶内所含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利于茶叶继续烘干。

2.9 复烘

用6CHW系列连续烘干机或烘笼进行,采取低温慢烘的方法,80℃左右,时间25~30分钟,烘至茶叶含水量5~6%时下烘,充分摊晾后包装密封。

3 机械加工效果

通过1996~1998年3年的实践,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茶叶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工效提高,劳动强度降低;三是茶叶加工成本降低;四是茶叶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年试验统计结果表明,机械加工制茶比手工制茶生产效率提高2.5~3倍,茶叶品质提高0.5~1级,劳动力减少60%以上,成本降低12.38元/kg,综合经济效益增加40.4元/kg,效益非常显著。两种制茶方式的茶叶品质比较结果见附表。

4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注意机械加工与手工制作相结合机械制茶不能完全取代手工制作,春茶生产前期的高档茶,数量少,芽叶细嫩,宜采用手工制作,以后随着鲜叶数量的增加,可逐步采用机械与手工结合的方法,中低档茶应以机械生产为主。

4.2 注意制茶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套

制茶机械的选型、配套是否适当,关系到茶叶的制作质量。选择机械要根据茶叶生产规模来确定,同时要掌握机械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

4.3 协调掌握各工序的投叶量、温度、时间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的杀青、揉捻、理条工序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要根据鲜叶质量,掌握“看茶做茶”的原则,钉青、理条工序投叶量,温度、时间以及揉捻压力,处理时间等因素应协调控制,以达到工艺要求,保证成茶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