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步骤方法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毛尖茶 红茶工艺流程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手工制作方法

1、采摘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

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Cy316.com延伸阅读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都匀毛尖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都匀毛尖茶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制作炒茶法,也可以进行机械化炒制,一般来说,都匀毛尖茶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茶青叶片长度不超过2.0厘米,而炒制一斤的毛尖茶约需要5.3—5.6万个芽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一下都匀毛尖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1、采摘标准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余叶、叶片等杂质。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一芽一叶初展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揉捻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绿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1)杀青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 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 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昭君毛尖茶制作工艺方法


昭君毛尖茶加工方法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8、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9.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制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步骤方法


机械加工方法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8、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9、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


九华佛茶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采摘,只对一芽二叶初展的进行采摘,要求无表面水,无鱼叶、茶果等杂质;采摘后按叶片老嫩程度和采摘先后顺序摊放待制,制作工序为杀青、揉捻及烘焙,火候温度是这三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只有把握得当,才能制造出顶级的九华佛茶。

等级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摊凉、做形、烘干、拣剔、包装。其独特之处是做形,利用理条机分二次理条,期间摊凉加压,手工压扁,理条机理直,达到九华佛茶独特外形。

杀青:

杀青用桶锅,投叶前锅温上升到 150~160℃,要求锅温稳定,先高后低,出叶时保持 125~135℃左右。投叶量 0.5公斤左右,嫩叶适当减少。杀青时间约 6~7分钟。杀青以抖为主,抖闷结合,要杀透杀匀,无焦叶红梗。杀青过程减重率 35~40%。杀青叶出锅后放在小簸箕内,撼簸二三下,散热去湿,簸除焦叶、碎片。

揉捻:

轻揉 1~2分钟,待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基本成条即可。揉捻时,结合解块散热2~3次。每锅杀青叶,单揉单烘,及时烘焙。

烘焙:

烘干分毛火和足火。毛火用三只烘笼,按温度90℃、80℃、70℃,先高后低,顺序移动。第一、二只烘笼投叶量为一锅杀青叶,第三只烘笼为二锅杀青叶。掌握高温、勤翻,翻匀摊平的原则。毛火叶含水率不低于 8~10%,下烘后摊凉。足火文火慢烘,温度 60~50℃,每烘笼投叶 3~4公斤,烘 6~8小时,干茶含水率 3~5%,下烘后趁热装筒。

红茶制作工序工艺流程介绍


红茶制作工序萎凋:

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自然萎凋就是将鲜茶叶放在室內或者室外阳光不是很强烈的地方,经过一定的时间,令鲜茶叶失去一定的水分而变成萎蔫凋谢的状态。萎凋槽萎凋则是将鲜茶叶放在通气槽体中,使用热空气来加快鲜茶叶的萎凋过程,这是当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揉捻:

揉捻的作用是令茶叶初步成形,同时提高茶叶色、香、味的浓度,并且通过破坏叶细胞来促进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准备。

发酵:

红茶发酵过程的实质是使茶叶中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红茶色素的一部分能够溶于水中,因此会形成红色的茶汤,而另一部分则仍然留在叶片中,形成了红色的叶底。

干燥:

发酵之后,茶坯需要经过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固定茶形,与此同时,红茶所特有的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类物质也被保留在茶叶当中,从而形成了红茶所特有的醇厚、香甜的味道。

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红茶制作工艺流程揭秘


安徽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功夫红茶之一,它以独特的蜜糖似的香气而享誉国际市场,你知道祁门工夫红茶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吗?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采摘】

祁门工夫红茶的采摘一般是分春夏两季完成。第一批茶叶很关键,它们很可能就是以后最顶级的国礼级别祁门工夫红茶,因此时间对于这批茶叶的采摘就显得尤其紧要。而最好的时间则是在4月5日~15日,也就是农历清明后到谷雨之前。

茶叶采摘

一定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偏偏是这几天?因为此时是春天里茶树的第一批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芽头最鲜嫩也最漂亮的时候,单是看看都令人心生欢喜。整个祁门县最热闹的采茶季,也就是从这几天开始。

【二、萎凋】

茶叶初制是茶叶基本品质形成的基础,祁门工夫红茶的初制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共4个步骤,每一个过程对于祁门香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茶叶萎凋

作为初制工艺第一步的萎凋,即是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在较长的萎凋时间段中,但凡有一个时间段里的萎凋环境受到了影响,都会大大影响茶叶品质。

所以,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人工的密切监控保证萎凋环境的稳定。想来这也是个耗心耗神的细活,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三、揉捻】

接下来,便要进行茶叶成形的第一步,揉捻。当我们冲泡一杯成品祁门工夫红茶时,能通过热水的刺激迅速品尝到茶叶的滋味,揉捻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茶叶揉捻

这个步骤是增进内质的重要环节,适度揉出茶汁,让茶叶里的细胞破碎,茶多酚由此得以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发生酶促氧化,为下一步发酵打下基础的同时利于红茶香气的形成。通俗点说,揉捻就是把萎凋叶像揉面一样搓揉,使其形成条状的过程。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能见出真功夫。“揉”的力度和频次不同,即便是很细微的变化,也能做出完全不同风格的茶叶。所以无论是人工还是器具,都需要有制茶师进行监控以便随时做出调整。

【四、发酵】

如果说揉捻为祁门工夫红茶的品质打下了基础,那么发酵可以说是形成祁门工夫红茶品质的关键。经过揉捻的茶叶只有经过发酵后,绿色的茶叶才会逐渐转化为红色,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想想都很神奇。

茶叶发酵

发酵是一个极其讲究的过程,传统的发酵方法是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现在则大多采用专门的发酵室来完成发酵,省时省力,还能更好地稳定品质。经过发酵的茶叶,就已经可以算作红茶了。

【五、干燥】

初制最后的工序便是干燥。这个工序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通过高温烘焙,使发酵好的茶青中的水分蒸发,以保持茶叶干燥的过程。

祁门工夫红茶的干燥工艺分两步,先高温毛火烘干,再足火低温慢烘,双管齐下。其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气特点就是于此环节形成。

茶叶干燥

至此,整个初制环节算是完成了。在祁门,大家都把初制完成的茶叶叫做毛茶。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春末夏初,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茶师的介入,才能保证祁门工夫红茶一贯的高品质。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觉得很麻烦了?别着急,费工夫的环节——精制,现在才真正开始。精制的目的,就是整饬细致、分别等级、剔除杂物、减除水分等,使茶叶达到外形漂亮、内质丰富的标准。而只有经过精制后,才能真正称得上“祁门工夫红茶”。

【六、抖筛】(含初抖、毛抖、净抖)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去过祁门工夫红茶的精制车间里的朋友都知道,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竹筛子。

光是不同型号的筛子都有十几种,每种筛子的目数也有区别,仅仅是这个就足以让人犯糊涂。所谓目数,就是筛子上网格的数量,这也是能将毛茶分出各种大小的关键。

茶叶筛选

这筛子的第一个用法,就叫“抖筛”。初制后的毛茶还是大小不齐的状态,这就需要抖筛这个环节,分出茶叶粗细,使之符合要求。别看只是抖抖筛子,也分为初抖、毛抖、净抖3道工序,且频次、幅度都不一样,是个很考耐心的技术活。

【七、手筛】(含分筛、撩筛、挫脚)

紧接着,制茶师用不同号的筛网筛制茶叶,使茶叶在筛网上做圆周运动,按照要求分出多个号头和长短。

抖筛子的时候,手一定要端平,匀速地晃动,将不符合筛号茶规格的茶或梗或茶末分离,一旦倾斜就会走料,好茶就筛不出来了。如此苛求细节,不得不说,一杯上好的祁门工夫红茶的确来之不易。

【八、打袋】

经过了严格的手筛之后,那些通不过筛网的茶头该怎么处理呢?在祁门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中,是不会浪费优质的早春茶料的。关于这个环节,各位可以自行想象过肩摔的场景。

这些茶头通常是被装进布袋里,置于平滑的石头上,由制茶技师双手紧握布袋口,用力甩袋,让袋底与石头撞击,进而把茶头打小。打了再进行筛分,条索大的还要继续摔打,逐次降级,直到不能做祁门工夫红茶为止。

【九、风选】

风选的目的,是为了分出茶身的轻重,从而剔出轻质茶,保证茶叶的品质。图中的器具是手工传统工艺中使用的木质风扇,通过人工手摇风扇,进茶口的茶叶中身骨较重的茶叶从本身口吹出,身骨较轻的茶叶从子口吹出,子口处的茶叶需要再进风扇中进行风选。

这个环节会进行多次的反复,直至分选出不同规格标准的茶。其实小编还挺想参与这个环节的,飞舞的茶叶、清扬的微风,那画面一定很美!

【十、飘筛】

其实这个环节是用于弥补风选的不足的,毕竟全靠风扇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无误差。有了飘筛,就能进一步精确地剔出轻质黄片。

不得不说,筛子这个工具,对于祁门工夫红茶来说还真是非常重要。如此耗费人工和时间,说到底都是为了祁门工夫红茶的标准品质。

【十一、撼盘】

对,没错,这道工艺依然是为了弥补风选的不足,剔出轻质茶。制茶师有节奏地将撼盘中的茶叶飘起,轻的茶叶就被飘到撼盘外。

所以说,轻质茶,看你往哪里跑!一环扣一环,保准一个都留不下。如此精益求精的精神,小编忍不住大开了一个脑洞:嗯,发明祁门工夫红茶的人很有可能是处女座。

别看这么多环节都是用筛子,这手上功夫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老师傅甚至练习了十几二十年。只有当自己真正尝试后,才知道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做起来有多难。

【十二、手拣】

在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和筛分之后,各号头的茶中仍有微量的轻片、破叶、黄片、茶梗和杂物。然而,在祁门工夫红茶的标准当中,是不能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操作,将这些“滥竽”手工拣剔出来。

捡茶梗

到了这一步,毛茶已被筛选成不同形制的茶叶,并用标有不同数字编号的布袋装好,成为我们说的号头茶,就等着之后的拼配了。

【十三、拼配】(含扦样、审评)

不同号头的茶,状况略有差异,接下来就需要这一道非常考技术的工艺——拼配,将各号头按一定比例拼合出符合规格的成品茶小样,以保证祁门工夫红茶传统、正宗、恒定的品质特点。

一般人就别想了,茶师在拼配过程中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感官为判断准则,只有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完成。据了解,技艺高超的老师傅所拼出来的茶样,等级只会升不会降,品质也会达到一种可以算作完美的状态。

拼配就像是魔法一样充满魅力,甚至可以为原本不那么出色的茶叶寻找到它最好的状态。不过这是个靠时间积淀下来的技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品饮、调整才能得到最为平衡和丰富的经验。

【十四、补火】

因筛分和拣剔时难免有潮气浸入,故在装箱前还得补火一次。补火是将筛拣好的茶放置烘笼上,笼下用炭火烘焙。

补火十分讲究对火候的掌握,除了进一步散去水分,以便于储存外,补火也会起到发展茶叶香气,改善品质的作用。处女座苛求完美的气质,再次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十五、匀堆】

匀堆,又称“官堆”,也是拼配工艺当中的一个部分。简单点说,匀堆就是将补过火的各号茶分层倒入匀堆场,用木齿耙向外梳耙,使各号茶调拌均匀。

匀堆最开始是用少量的茶样来进行拼配,将有同种特质而形和质又有些许区别的茶样按照比例拼在一起,由拼配的茶师品尝后再调整比例和号头茶,然后重复这个动作直到茶师认为拼配出来的茶叶达到最平衡的状态为止,经过认可后,即可装箱成为精制红茶。

可以说,初制奠定品质的基础,而精制则将相对粗糙的毛茶升华而成丰神俊秀的上品。经过了这15道严格工艺后的祁门工夫红茶,茶叶外形整齐并与内质一致,就可以按计量要求装好成品入库。

【小编总结】所谓祁门工夫红茶,“工夫”二字不可或缺。祁门工夫红茶从国礼、特级到六、七级,有近10个级别,且每一级都有着严苛的标准。其制作工艺更是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共17道工序。但也正是靠着这明晰的分级制度和精准稳定的制作工艺,祁门工夫红茶一直有着稳定特质的表现。

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工艺


信阳毛尖工制介绍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

,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5、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6、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7、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8、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9、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 左右,每烘摊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