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这么多年,你真的懂“回甘”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回甘 乌龙茶回甘 红茶为什么没有回甘

黑茶回甘。

我们在品饮的时候常常会说某款茶叶的生津回甘感觉很好。回甘指的茶叶入口后,口腔内有种回甜的感觉。苦是茶的原味,古人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人的本能味觉确是通过甜来获取愉悦感,以苦著称的茶为何会作为国饮千古流传?其秘诀就在于回甘。然而,你真的明白为什么会回甘吗?

喝茶这么多年,你真的懂“回甘”吗?

回甘的原因:

在《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对于生津回甘这样写道:“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茶多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物质会有甜味,刺激神经产生愉悦感。

同时,甜和苦也是一种相对的感觉。也就是说茶刚入口的时候是苦涩的,但是我们的味觉会渐渐去适应这种味道,随着时间推移,苦味也会渐渐散去,但是我们的感官仍保留着刚才苦涩的错觉,所以便会觉得甜了。

有人说,喝茶就喝茶,回甘的感觉令人惊喜就行了,知道为什么又有什么用呢?简直多此一举。

但我个人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就像我们做茶一样,只有知晓根源,才做得出好茶。明白制作过程中的原理,才能制定出最好的工艺,才能有好生态的好茶叶。品茶亦是如此!(

cy316.cOM编辑推荐

喝茶能刮油?这么多年你都喝错了!


喝茶是我们一辈辈人延续的习惯,而茶一般是指用常绿灌木的叶子泡制的饮品,茶也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所以喝茶对于我们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交融。

而记者却在网上发现有这么一群喝茶的爱好者,把喝茶当作饭后刮油的一种方式。可是,喝茶能刮油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喝茶刮油肯定是不能的,我们说的刮油,一般是俗话当中说的清理胃肠道的油腻,也就是说指的是胃肠道的脂肪,茶叶里不含有脂肪酶,所以它不能直接降解胃肠道的脂肪。看来想通过喝茶刮油是万万不可能了,可是现如今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到底有没有刮油的方法呢?

可以配制一些含有消化酶植物的茶类,比如说我们的山楂茶、陈皮茶,尤其像山楂里面含有脂肪酶,那么进入胃肠以后,它可以分解我们胃肠当中的脂肪。看来不想体内脂肪超标,控制摄入才是根本,也应了那句“管住嘴、迈开腿”。虽然喝茶不能刮油,但是喝茶依然对身体益处良多,不过专家告诉我们喝茶也是有讲究的。

所以喝茶要选对时间与适合自己的茶才能更好的品茶,为此专家也为我们总结了几个喝茶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喝茶非常好,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让我们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绿茶里所含的茶多酚有很好的抗氧化的作用,能够保护心脏与血管,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对于预防肿瘤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喝,比如像溃疡病的病人就不能喝茶,因为喝茶不利于溃疡的愈合。还有喝浓茶是不好的,浓茶可以抑制钙铁的吸收。

再有最好不要晚上喝茶,晚上喝茶容易影响睡眠,有时还会影响到血压,对健康不利。

喝了这么多年茶,你喝对了吗?


无论是爱美的女性,还是注重养生的男性,平日里都喜欢喝喝茶。每一种茶叶都有适合的人群,这么多年,你喝对了吗?

一、花草茶

玫瑰花茶

功效:活血调经、改善内分泌失调;美容养颜、抗衰老。

禁忌:便秘者不宜过多饮用;阴虚火旺或是实热体质者尽量少用。

菊花茶

功效: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缓解由风寒、湿热引起的肢体疼痛。

禁忌:不宜长期连续饮用,一般3~5天即可;手足冰冷、脾胃虚寒、易腹泻者不适合饮用;寒感冒患者忌喝,会加重病情。

茉莉花茶

功效:理气和胃,消肿解毒;抗衰老、润肤瘦身。

禁忌:肺脾气虚或肾虚喘息者忌用。

金银花茶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感冒、发热、咽喉疼痛患者)、消肿止痛。

禁忌: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

薄荷叶

功效:瘦身助消化,明亮眼睛,润泽肌肤。

禁忌:肠胃虚冷的人不宜多喝。

薰衣草茶

功效:净化心灵、安抚紧张情绪、松弛身心、缓和头痛、失声、减轻疲劳感。

禁忌:不要用金属器皿冲泡;孕妇慎饮。

二、饮料茶

柠檬茶

功效:美白、排毒、清肠;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肾结石;缓解感冒症状。

禁忌:胃寒、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喝;女性经期最好不喝;柠檬酸过多易伤肝。

蜂蜜柚子茶

功效:清热降火、美白祛斑、嫩肤养颜

禁忌:脾虚泄泻的人不宜饮用。

枸杞茶

功效:清肝明目、补气养血、补肾益精、抗衰老、御寒和、润肺抗燥、抗脂肪肝。

禁忌:脾胃功能差的人,易上火的人不宜喝;感冒发烧者、患有各种炎症不宜喝;腹泻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喝。

大麦茶

功效:去油腻、助消化、调理肠胃、清热解暑、止渴、利尿。

禁忌:空腹忌喝,严重可引起腹泻;习惯性便秘患者,肝、肾病患者,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忌喝;哺乳期女性不宜喝。

三、基本茶

红茶

功效:抗氧化、降脂、消炎杀菌、驱寒、助消化、保护胃黏膜。

禁忌:发烧忌喝;营养不良者少喝;胃溃疡患者忌喝。

绿茶

功效:提神醒脑、抗氧化、预防消化道肿瘤,对于牙龈出血和口腔细菌有较好的疗效。

禁忌:肝脏病人忌喝;孕妇和手术病人不宜喝;胃寒的人不宜喝。

普洱茶

功效:降糖、降脂、消食减肥、清热消暑、利尿通便、祛痰止咳、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抗衰老。

禁忌:胃不好的人忌喝生普洱,喝熟的养胃。夏季少喝,避免上火。

铁观音

功效:防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防癌、抗氧化、减肥、清热降火、醒酒。

禁忌: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忌喝;空腹忌喝,胃不好的人少喝;经期和孕期不宜喝。

乌龙茶

功效:美白肌肤、预防老化;预防和抑制肥胖;改善皮肤过敏;降血脂;预防蛀牙;抗肿瘤。

禁忌:忌空腹饮用;忌饮冷茶,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还可能引发冷感冒;忌生理期和哺乳期饮用。

喝茶这么多年“茶气”都不知道


长期品茶的朋友,时常会坐在一起谈论到茶气的问题,一泡茶品饮下来,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浑身发热,有的茶友不停打气嗝,有的茶友可能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反应。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就是这样诸多的不同感受,让很多茶友十分迷惑,“茶气”,何为茶气?在这里,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何为茶气。

茶气的体验,通常宜在晴天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进行,其实正值两餐之间,众人行谈之际,其时气候不寒不热,人也正好不饥不饱,饮道通畅,耗蓄平衡,此时饮茶,体验最接近客观,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申时是一天中膀胱经最旺的时刻,此时也是最适合喝茶养生的时段。此时饮茶,茶气随热而发,因此要热饮,以不烫为度,浓淡适宜。茶越自然,其气越正。大多数茶友最初的茶气体验,多表现为喝完茶之后身体会发热出汗。这个阶段其实体验到的不是茶气本身,而是茶气和身体互动后身体的表层变化。

这种表层体验通常会有两个误区,所以需要说明两个问题:

茶气,不仅仅是热量

很多人认为茶气就是一种热量,其实不然,通常,热茶喝下去会有热触感,会令人出汗,因此有人说“那是烫的,喝热水也会出汗”,确实,如果一杯接一杯喝热水,也会出汗,但热量来得快,退得也快。茶气,则会在胸腹处有持续的热感,且喝热水出汗多为身体正面的胸腹之间,背部很难出汗,而喝茶更多是后背脊柱出汗。前面的皮肤更加贴近消化道,背部,尤其是脊柱,隔着很多肌肉和骨骼,这说明茶气除了能够携带热量之外,其主要功效还是渗透和疏通。

2.上头并不代表茶气足

很多人认为茶气从后脑往上蹿就说明茶气足,其实也不然。一部分老树茶(多见于一定发酵程度的茶)会导致热量在上腹部聚集,后脑发热的感觉就会比较强。人的大脑处于身体上部,因此会从思想上认为越往上越神奇,其实茶气往后脑蹿更主要是因为下不去,或者是人体对该茶汤适应程度低,譬如有的很苦涩的茶,喝完后也会满头出汗,但出完后则会有虚脱感。如说的更深入一些,自然的好茶,其热量是自上而下贯通,会在丹田处聚集,先沉而后再升腾,虽升腾但始终有根,虽强烈但令人舒适,整个前面持续发热,且整条脊柱均匀出汗者为正。时常做经络锻炼者以及一部分天生经络敏感者会体验到由内而外的出汗过程,这也不是茶气本身,而是茶气和人体互动的过程。代表身体的经络很通畅,对茶气的体验就会更加强烈。

对于茶气的体验不宜以意念引导

大家都知道,人自身的主观暗示能力是很强的,譬如假如今天碰到一件不太顺心的事,如果这时候认为是自己今天走霉运了,那么之后肯定还会遇上倒霉事,大家可以回想下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这就是主观自我暗示所起作用。因此,体验茶气应当是杜绝自我暗示,不对体内的任何感觉做辨识,顺其自然,用心感受!

以没茶气的状态做对比

在没喝茶以前,以相同的方法感受身体的状态,再对比喝茶后,然后做个减法,剩下的感觉才是相对真切的。

真正能够体验到茶气本身的人,其身体经络必是通透无阻的,这样的身体,就像一个透明隧道,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

通过对茶气的跟踪体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感知到自己的经络,茶气的体验越深,经络的感觉就越深。不但如此,茶气对经络是有较为明显的疏通作用的,所以才会出现(神农本草经)上所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喝了这么多年才知道黑茶有这么多功效


唐朝以丰满为美,到了现在审美观发生了改变,都是以瘦为美,各种减肥广告打得满天飞,但是很多人减肥的路上走了不正确的路,影响了健康,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自己用黑茶减肥的那些事。

黑茶能减肥?想必很多人一开始听了很震惊,但亲身体验,初中时期,对于美还没有概念,所有美食都不放过,常常都是吃到肚子动不了,只能平躺在床上休息,后果可想而知,成了一个人见人叫的小胖子。到了高中,成熟了,爱美了,想穿漂亮衣服自然穿不了,于是跟大多数女孩子一样走上了减肥这条漫长的路,晨跑夜跑坚持的好辛苦,重还没减,骨头倒是长粗了不少。后来又买减肥药,便宜的吃了除了拉肚子还是拉肚子,肉也没见少。贵的吃一段时间之后是减了些,但是反弹的比较害怕。

后来听说黑茶能减肥,开始我还不相信,但是因为是茶,对身体无害,也就养成了喝安化黑茶的习惯。这一切并不是空谈,都有本有依的。

黑茶之所以能减肥,是因为黑茶有清肠胃,具有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D一胡萝卜素等,均衡人体营养的同时降脂、减肥。

黑茶减肥养颜的关键在于,黑茶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维生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SOD的构成元素)和硒(GSHPX的构成元素)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常饮用黑茶,调理身体,让机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身体的营养元素处于平衡状态,杜绝营养过剩现象,自然起到瘦身效果。

黑茶的茶汤主要组成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黄素对流感病毒的侵袭和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肠胃健康,身体远离毒素,瘦身又健康。

茶的香型这么多,你真的都明白吗?


没有人不喜欢香味。不管是早晨公园里的一抹花香,还是美女擦肩而过的一缕发香,还是水入茶壶激荡起一屋子的茶香,都令人神往。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我国的茶类分为六大茶类。不同茶类的香型千差万别,绿茶的清香、红茶的蜜香、普洱茶的陈香等,主要就是是加工方式起的作用。

茶界泰斗施兆鹏教授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具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呢?

1、毫香型

明显看到茶毫的茶,冲泡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为毫香。凡具有毫毛的茶树嫩芽或一芽一叶,无论制成哪种茶均可能产生毫香。

示例: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毫香非常明显,因为白茶的工艺简单,没有形成其他香气而盖住毫香。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带毫毛的茶也会有毫香。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是用新鲜柔软的鲜叶制成的茶会带有嫩香。

示例:嫩香一般用于形容名优绿茶,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清香型

加工过程干预较少,杀青、揉捻、发酵、烘焙不是很重的茶,会产生一种纯正的清鲜香味,一般称其为清香型。

示例:清香型茶叶一般是绿茶,如杀青程度偏低的竹叶青、采用蒸汽杀青的恩施玉露等;此外清香型铁观音也带有清香。

4、花香型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非常复杂和迷人,我们一般会将其形容为兰花香、玉兰花香、栀子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等。

示例:窨制的花茶具有花香毋庸置疑,其他属于花香型的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绿茶中如西湖龙井、舒城兰花等有幽雅的兰花香;作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具有的玫瑰花香和苹果香;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具有兰花香,凤凰单丛有蜜兰香、栀子花香等。

5、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的香气,如桃子香、雪梨香、柑橘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水果成熟的过程中,香气也会发生从清新到甜醇的变化。

示例:重发酵、重烘焙的乌龙茶一般具有比较浓郁的熟果香,而轻发酵、轻烘焙的乌龙茶和红茶常带有清新的青果香。

6、甜香型

甜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甜果香、蜜糖香、焦糖香等等。发酵和烘焙都比较重的茶容易产生甜香。

示例:滇红工夫、祁门工夫具有明显的蜜糖香等,一些凤凰单丛具有甜果香,烘焙程度较重的武夷岩茶具有焦糖香。

7、火香型

制茶的鲜叶原料如果成熟度较高,而在制造中烘焙温度高、时间足,就会产生独特的火香,包括米糕香、高火香、锅巴香等等。

示例:足火的武夷岩茶就具有明显的火香。

8、陈醇型

黑茶经过后发酵,会产生一种有别于其他茶类的香气,而在存放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的陈醇香越来越浓郁。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示例:云南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安化黑茶等。

9、松烟香型

在茶叶的干燥工序中使用了松柏、枫球、黄藤等木头熏制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示例:正山小种、沩山毛尖、六堡茶及安化黑茶等。

上述列举的香气类型,是茶叶审评专家对成百上千种成品茶的香型进行鉴定和检测的总结。

一种茶可能以一种香型为主,也可能同时富含多种茶香。

茶香类型与茶的制作工艺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不炒不揉的白茶主要呈现毫香,经过炒制的绿茶以嫩香、清香为主,乌龙茶经过了适度的发酵呈现出丰富的花果香,全发酵的红茶则为蜜甜香,黑茶因为后发酵工艺而产生陈香。

品茶时,不妨细细品味下它属于什么香型,也会给我们的日常饮茶增添乐趣。

不苦不涩不是茶?喝了这么多年的茶你有没有被蒙骗?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茶叶太苦,那说明你还不够成熟。

其实这只是一种玩笑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什么味道因人而异。

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茶的苦涩,那建议这样的朋友可以尝试从熟普开始喝,因为普洱熟茶基本是没有苦味的。

为什么同是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带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呢?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生普熟和普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来可以给各位茶友增加一点茶桌上的谈资,二来茶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1.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

普洱茶作为六大茶类之外的一种再加工特种茶,因原料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而成为一种风味独特的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人工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2.普洱生熟茶的制作工艺分别是什么?

生普洱茶传统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晒干,后压制成各种紧压茶。

一般的茶厂只要保证原料的品质便能将各茶山的茶菁按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拼配。

熟普洱茶的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压制成品---干燥脱水。

普洱熟茶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是极高的,除温度湿度要求外,它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熟普洱茶的工艺技术是茶厂的核心机密。

3.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外观:看干茶可以发现,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

气味:还未冲泡时,拿点干茶闻一闻,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

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口感:生茶的味道和绿茶很相似,有苦涩味,但是清香,生津回甘好;

而熟茶的滋味是醇和,甘滑柔顺,绵甜爽口,好的熟普喝着会有一种米汤感。

4.如何确定自己适合喝生普还是熟普?

作为一种植物的叶子,茶叶在未经加工时是寒性的,有降火清热的功效。

普洱生茶未经渥堆发酵,茶性未发生太大变化,自然是凉性(寒性)的,特别是新生茶。

而经过渥堆发酵工艺的熟普则变得更加的温润平和,少了寒凉的特性,新熟普喝了甚至还会有点上火呢。

所以如果是体质虚寒或者是胃不好的茶友,应多喝熟茶。

而容易上火或者偏热体质的茶友,可以多喝生普降火。

但是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生普的寒性会慢慢隐去,熟普也更加的温和,所以存放时间较长的老生茶和老熟茶几乎适合任何人饮用。

如何根据茶性喝茶?喝了这么多年茶竟然都喝“错”了?


爱茶之人,不可一日无茶,每天还会变着花样来喝。

但我要说喝了这么多年茶,其实你们都喝“错”了,是不是此时很多茶友们都会顿时觉得“平地一声雷”?

但别急,我们且来看“错”在何处?

不按体质来喝

我敢说大部分的茶客们在喝茶之前都没有想过自己是什么体质的问题。

在中医上,将人的体质划分成“平和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过敏体质”九大类,每种体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做了一张体质表,大家可以在细分自己适合喝什么茶之前先来看下自己是什么体质。

弄清自己体质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茶性

其实茶叶本质属性是味苦性寒的,是因为不同的加工方法,从而改变了茶性。就像西湖龙井与九曲红梅,都采自同种茶树,但因制作工艺的不同,有了绿茶与红茶之分,其茶性也不尽相同。

《本草纲目》中也有详细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我们都知道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被分为了六大类,而就是这发酵程度为茶定了性。

六大茶类的茶性

性寒:绿茶、黄茶

性凉:白茶

性平:青茶

性温:红茶、黑茶

搞明白了体质也弄清了茶性,那么我们就接着往下看,找找属于您的那杯茶。

性寒的绿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等。

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天热、心躁之时品饮,给人清凉爽新之感。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

性寒的黄茶:君山银针、蒙顶白芽、霍山黄芽等。

功效与绿茶大致相似,但黄茶更为醇厚。

性凉的白茶: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白茶经过转化,茶性亦从原来的寒逐渐平和,具有润燥的效果。

性平的青茶(即乌龙茶):大红袍、武夷水仙、凤凰单从等。

适宜人群最广。有不少好的乌龙茶,特别是陈放佳的乌龙茶,会出现令人愉悦的果酸,中医认为酸入肝经,因此有疏肝理气之功,但脾胃有病症者不宜多饮。

性温的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祁门红茶、滇红茶等。

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

性温的黑茶:云南普洱茶、安华黑茶、广西六堡茶等。

能去油腻、降血脂;脸黑无光泽,背脚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者,饮此茶为好。

但注意根据体质喝茶,只是为了茶友们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那款茶,而不是说我是这种体质,那么其他的茶就不能喝。

不按时令喝

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是不时不食,其实喝茶也是如此。

四季的旋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科学饮茶也需顺应四时,一般来讲,春暖花开,正应季的绿茶是在合适不过的。

炎炎夏日,白茶或生普,有益于解暑降燥、清凉心神。

秋天讲究平和,青茶不寒不热,有助于解秋燥,生津平气。

而寒冷的冬季,红润怡人的红茶、甘醇滑糯的熟普,以及醇厚甘甜的老白茶,恰能驱散湿寒,暖身又暖心。

不按身体状况来喝

喝茶,还要看身体状态的即时变化。

当身体状态良好时,自然更容易享受到喝好茶带来的“喉吻润”“发轻汗”“肌骨清”“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感受。

而当健康状态不佳时,对于喝茶时间以及喝什么茶,要有一定的考虑。

比如处于经期、孕期、产期的女性朋友适合饮少量淡茶。

患有神经衰弱的人,不要在临睡前饮茶。

脾胃虚寒者,不要饮浓茶。

在服药期间,应避开饮茶时间。(具体应咨询专科医生)

怎么样,从今天起,就一起开始“对症”喝茶吧。

黄金桂有回甘吗 关于黄金桂有回甘吗


黄金桂有回甘,而且香气特高,芬芳优雅,常带有水蜜桃或者梨香,滋味醇细鲜爽,适口提神,素有香、奇、鲜之说。

鉴别黄金桂的方法:

黄金桂,又称黄棪(旦),原产于安溪罗岩,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0~1860年)创制,叶片很薄,叶片未采摘时颜色就已经偏黄。

外形:条索细长尖梭且较松,体态较飘,不沉重,叶梗细小,色泽呈黄楠色、翠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有“黄、薄、细”之称。

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或浅黄明澈。香气特高,芬芳优雅,常带有水蜜桃或者梨香,滋味醇细鲜爽,有回甘,适口提神,素有“香、奇、鲜”之说。

叶底:黄绿色,叶片先端稍突,呈狭长形,主脉浮现,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浅。

最核心特征:干茶比较轻;传统黄金桂的茶汤有水蜜桃香味;评叶底,发现叶片薄,呈狭长形。

黄金桂的作用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升能改善皮肤过敏。

3、饮用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茶回甘的奥秘,你知道吗?


爱喝茶的朋友们在饮用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茶客便认为这种茶叶并非好茶。事实上,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的。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二、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 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有些茶在我们感受到的苦味后却等不来回甘。有些茶入口时其实并不很苦涩,但其回甘却明显而持久。对于“回甘”的机理,学术界也正在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无绝对定论,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可以供我们参考。

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有哪些?

1. 茶多酚和总糖:许勇泉等采用电子舌(电子舌是模仿人体味觉机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智能识别电子系统)进行茶汤滋味分析。研究表明茶汤苦味与回甘滋味具有显著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茶多酚和总糖含量与茶汤回甘滋味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和总糖都有助于提高茶汤的回甘滋味强度。例如普洱生茶一般茶多酚含量较高,回甘明显,这对此也是一种佐证。

2. 黄酮:虽然茶行业中没有报道过黄酮可以产生“回甘”,但有报道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橄榄的苦味来源是因它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如橄榄苦苷、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含量较其它食物都高。苦瓜中的苦味物质是苦瓜皂苷和苦瓜苷;苦丁茶中的苦味物质也是苷类和少量的黄酮类。苷类物质只表现出苦味,所以吃苦瓜时只觉有苦味,回甘的感觉几乎没有。黄酮的味觉表现非常特别,初入口时表现出苦涩味,一段时间后却可感觉到一种自然的甜味。橄榄所含的黄酮就是其能回甘的主要原因,而且黄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显,气味越醇厚。茶叶中的黄酮类约为干物质的3%-4%。但黄酮回甘的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中,并不十分清楚。

3. 有机酸: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还会形成其它有机酸。在茶叶的萎凋及做青过程中,有机酸的含量会增加。所以品饮乌龙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经过适当摊放的绿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4. 糖类:茶汤中含有多糖类,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

喝茶为什么会有回甘?


没有人天生喜欢苦味,但茶是苦的,之所以还能受到从古至今无数人的喜爱,正是因为苦后有回甘。

所谓回甘,顾名思义,就是初尝苦味,之后喉咙返回甜味,苦甜交织共同作用形成的独特体验。我们常说的先苦后甜,就是这个意思。

爱喝茶的人,最享受的就是回甘的妙处,可是你知道喝茶回甘的原理吗?

1、喝茶为什么会回甘?

对于喝茶回甘的原理,说法很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比较主流的观点有涩感转化和对比效应两种。

涩感转化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指出,茶中的茶多酚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膜“,让口腔产生收敛的苦涩感,稍后“膜”破裂了,口腔肌肉放松,就产生了回甘生津的感觉。

对比效应

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认为,苦和甜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吃了苦味的东西再喝水会发现水会有些甜,这是一种口腔错觉,也就是对比效应。

2、引起回甘物质有哪些?

茶中引起回甘的物质很多,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看一下:

36%茶多酚+4%黄酮+4%氨基酸+3%有机酸+3.5%糖类=一次沁人心脾的回甘

36%茶多酚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4%黄酮

黄酮是茶多酚的一种。黄酮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入口苦涩,一段时间后呈现自然甜味。食用生橄榄会有先苦后甜的现象也是因为黄酮。

4%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总量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春茶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悠长。

3%有机酸

有机酸,在茶中约占总量的3%,且在制茶过程中含量还会增加。有机酸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感觉回甘生津。

3.5%糖类

绿茶中,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粘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正是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3、回甘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

回甘的甜度轻重并不是辨别茶好坏的绝对依据:

比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由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

再比如一些茶类本身甜味就较明显,容易与回甘混淆。如红茶富含具有甜味的茶红素,饮茶时所感受到的甜更多来自于舌尖,而非喉咙中返回的回甘。

那么,怎样判断一杯茶回甘的好坏呢?

饮一大口茶汤,使茶汤充满口腔,慢慢感受其收敛性和刺激性。咽下后如果舌面或舌底有津液缓缓释放,并伴有甜甜的口感,且持续长时间也不减弱,便可以称为回甘持久了。

真正的好茶,能用鲜爽本韵盖住苦涩,再将苦涩不知不觉转化,在喉间酝酿片刻,带来清新爽口的甜味。在一口茶的滋味间,展现十足的反差与对比,对味蕾带来神奇的冲击。

相对于用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使茶更显内涵与底蕴。

茶,也正是这种复杂性,充满了深厚的底蕴和耐人寻味之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