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植物学上的首次命名是谁?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乌龙茶命名 红茶是谁 红茶小弟是谁

乌龙茶命名。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茶在植物学上的首次命名却是瑞典的植物学家林奈。

林奈是现代生物学分类的奠基人。1737年,林奈试图在瑞典种植茶树。他委托奥斯比客船长帮他在中国采集茶树标本,很不幸此次采集的标本在回程中被好望角的飓风吹落坠海。之后林奈又委托瑞典东印度公司董事拉格斯托姆在中国带回两株茶树,经过一年的培育,发现带回来的并非茶树而是山茶,就又委托赴中国经商的厄客堡船长把茶籽埋在花盆中带回,没想在回程途中茶籽发芽,到岸时竟枯死了一半。

林奈将存活下来的茶苗移植到了乌鲁萨拉培育,欧洲由此而来第一次有了茶树活体。由于气候及水土差异,茶树只能长在植物园中,无法发展规模种植。林奈想在欧洲种茶制茶的想法并没有实现。

林奈之后,英国也陆续指派了许多植物学家来中国寻找茶种、植株带回印度殖民地研究如何发展大规模种植。移植成功后,印度、锡兰茶大规模倾销致使中国茶在世界市场失势。

在欧洲的茶叶栽种历史上,植物学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与植物学在西方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西方在结束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植物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冲垮了神创论。19世纪英、法等欧洲强国向外扩张,这些国家的植物学家已开始致力于对世界各国植物的探索。从17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300多年间外国人在中国采集了121万余份植物标本,这些标本大多保存在欧美几个大的标本馆里。苗木和种子则繁殖引种在欧美一些大的植物园中,比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虽然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在甲骨文上有了植物名称的记录,并发现有早期的植物分类思想的萌芽。但从十八世纪到辛亥革命大约200年的时间内,中国植物学却因发展缓慢而落后于西方。对茶树植物学价值的探索与发现是在解放后才逐渐有了起色。

在此之前中国人喝茶只知道帝王喝芽茶,百姓喝粗茶,文人则依托茶附会了许多想当然的文化符号。即使是现在,‘茶禅一味’仍不绝于耳,岂知植物学在一杯茶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茶道。植物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密切相关,尤其是现代社会,对植物资源的拥有、研究和利用水平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如果用植物学的方法来喝茶,茶会是什么味道?不妨让我们按照茶树植物标本的顺序逐次饮来。

季节更换的味道都悄然的藏于茶梢中。茶树在冬季通过越冬休眠,体内氧份储藏充分,当年花芽尚未分化,耗费养分不多,春梢发生数量多,且整齐,采下的茶叶有效成分含量高。春梢的茶芽原料因氨基酸含量高,是全年中茶树原料鲜甜度最高的。追求极致味觉的茶客,必是只饮春茶的。

夏梢则由春梢的顶芽、腋芽发育而成,少数是春天时候营养差的短枝上刚刚发育出的越冬芽。夏梢是夏茶的主要原料。夏季气温高,新梢的生长速度快,由于春天消耗了茶树体内大量养分,夏天又是花芽的分化期,故夏梢的生命力不及春茶。夏梢内的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氨基酸的味道以鲜甜为主,茶多酚则易于发香,所以夏茶多被用于制作红茶。若拿来制成绿茶、乌龙茶则容易香气低闷,味道苦涩。夏茶制作的原料,多会被茶农拼配到春茶当中来降低成本。拼配后的茶除了能品出春天的鲜爽外,收尾带着夏季的湿闷。

夏摘过后的秋天,茶树会形成秋梢。秋天温度跟光照都较夏季低,秋梢的发育比较夏梢要好,得益于季节,品质要高于夏季。在乌龙茶乡除了春茶,就是秋茶能卖上好价钱了。但秋季干燥,茶叶走水速度较春天要快,秋茶的高香往往带着某些季节的燥感。

冬至以后海拔较低的地方发育的冬季新梢,一般不采摘。因为市场需要,也有采摘后制成茶叶的,因经历了前三季的采摘,茶树的品质大不如前,滋味单薄、香气清淡。个别商家喜好把冬茶形容为‘清雅’、‘泠冽’,玩儿的也是文字游戏。这个季节若再行采摘,茶叶没有得到良好的休眠,春季时候味道必是打折扣的。

茶山有句话叫做:砍不完的麻,采不完的茶。说的就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茶作为经济作物,以创收为前提的情况下一年多次采摘的常态。现在的消费市场则更看重茶叶品质以及风格。在此前提下若想保证高品质的春茶,最好一年只采摘2~3季茶,若再多采摘容易损害茶味而得不偿失。原题:《植物学的味道(上)》

cy316.cOM编辑推荐

品种起源的秘密:从植物学开始读懂中国茶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叶作为饮料最早的国家,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说的“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中国茶叶较普遍饮用约有2500年以上历史。

目前,茶、咖啡和可可并称为世界上的三大无酒精饮料,据“中国有机茶产业网”数据:“2017年,全球生产茶叶557万吨,预计2020年将突破600万吨。其中,2017年,中国茶叶产量255万吨,出口35.5万吨居世界第二。”出口最多的国度有些令人意外是肯尼亚41.6万吨。

近二十年,中国茶叶生产发展迅速,2000年,茶叶产量约68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25.19%;2005年产量超过印度,成为产量第一;2017年茶叶产量255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45.78%。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国内对茶叶的需求及向国外出口。

但是,也出现异常现象:在茶叶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的数据下,国内每公斤名茶单价6位数的现象。

以普洱茶的“大白菜”、“孔雀”等为代表,“孔雀”六星居然1400万元/84片!究其原因是中国的超量货币发行和茶叶炒作叠加。一方面GDP主导的经济发展及外汇储备的剧增,导致中国的超量货币发行,茶叶和房屋一样成为超量货币发行的蓄水池,或者说是“保值品”、“避风港”;

另一方面是茶叶的炒作,早在2004年2月,曾以茶传情的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珍藏数十年的清宫普洱茶砖的部分,3克拍出12000元天价;2005年,云南马帮在老舍茶馆义拍的一块357克青饼,竞拍出16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一位有十多年茶叶市场经历者在网络撰文提及“老班章普洱茶历年收购价格”称:“2000年:勐海茶厂收购价格为每千克8元钱,茶芽过于硕大,且色彩也不理想。2001年:每千克涨到11元至12元,但勐海茶厂只收了一部分就停止收购。2002年:每千克突然涨到80元至120元,一般古树茶每千克才几十元。2005年:每千克干毛茶120元至180元。2006年:每千克180元至400元。2007年春茶:每千克飙升为800元至1500元;2008-2009年:价格骤然回落,每千克400-600元。2010年:迅速升至每千克1200元。2011年:价格居于普洱茶新茶之首。2012年:大小树混采价格为每千克2000—3000元。2013年:春茶为每千克3500元。2014年:春茶涨到每千克8000元。2015年:每千克5000-10000元不等。2016年:古树头春茶每千克6000-8000元不等。2017年:古树头春茶每千克8000-15000元。”

我从此收购价格,2002年,仿佛看到中国加入“世贸”;2007年、2008-2009年则看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前奏、爆发;2010-2014年则看到中国“四万亿”“救市”效应;2015-2017年则看到中国股市2015年初的暴涨及后来的楼市暴涨。

中国茶叶市场的“乱”象,有前上所述的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原因,也有大众对茶叶缺乏通识和信息不对称原因,认识中国茶叶及市场应从回归茶叶的植物本质及属性谈起。

人类为了认识自己所处世界的数以十万种计的植物,1867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植物学会议,起草植物命名法规(LoisdelaNomenclatureBotanique),称为巴黎法规或巴黎规则。经百多年的补充完善,最新的法规是2005年7月第十七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通过的“维也纳法规”(ViennaCode)。

根据法规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根据亲缘关系把共同性比较多的一些种归纳成属,再把共同性较多的一些属归纳成科,如此类推而成目、纲和门。因此,植物界从上到下的分类等级顺序为门、纲、目、科、属、种。在各分类等级之下根据需要建立亚级分类等级。

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目前,世界上山茶科植物有23个属380余种,在中国有15个属260余种。由于茶树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许多类群,再加上是常异交植物,使茶树的变异体非常繁多,山茶属以下的划分带来困难。

我国对山茶属以下的划分,最有影响的是著名植物学家张宏达,这位广东揭西的客家人,对山茶属近200种植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在1981年所著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一书中,把山茶属分为4个亚属,即原始山茶亚属、山茶亚属、茶亚属和后生山茶亚属。

茶亚属下又分8个组,我们平时饮用茶种类划分在茶组。茶组再根据子房有毛或无毛,子房5(4)室或3(2)室,分为五室茶系、五柱茶系、秃房茶系和茶系。这4个系是按性状的逐步进化而划分的。如野生型茶树多属于前3个系,栽培型茶树多属于茶系。

更重要的是张宏达在《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中,把1844年,英国学者马斯特斯(Masters)在阿萨姆栽培型茶树上采的标本命名为阿萨姆茶(Theaassamiga),中文名改为普洱茶,认为普洱茶是中国原产,从茶属的地理分布看,普洱茶分布到印度阿萨姆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由人类的活动引过去的可能性更大,经过深入研究,进一步确认普洱茶为独立种,这是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最大贡献。

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山茶亚科》中,张宏达在1981年发表的分类系统和后续研究的基础上,将山茶属分为4个亚属,20个组,280种。成为从事山茶属分类学的研究人员的基本框架。

在植物分类学界对山茶属植物分类,与张宏达有较多争鸣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闵天禄,1992年发表《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将张宏达建立的秃茶组并入茶组之中,根据是秃茶组花丝管与茶组无异。

张宏达在深入研究后,1996年回应,闵天禄从模式产地采集到的植物不等于模式标本,不能因此认为花丝管不存在,同时,指出秃茶组的种子球形,叶片不含咖啡碱及茶碱等嘌呤生物碱,不能作饮料使用。

1999年,闵天禄在《云南植物研究》第2期发表《山茶属的系统大纲》,提出了山茶属植物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也是继张宏达之后较有影响的一个新系统。它将山茶属植物分为2个亚属,14个组,119种。归并了张宏达系统中的原始山茶亚属和后生山茶亚属,对组一级做了较多的订正和归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茶叶研究的最高机构,倾向闵天禄的分类,对茶树种和变种提出自己的分类法,将茶组植物分为大厂茶、大理茶、厚轴茶、秃房茶、茶5个种,在茶种下分茶、普洱茶和白毛茶3个变种。

中国茶学家庄晚芳等认为,茶树分类的范畴是介于种以下,品种(variety)之上。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分类,也不同于茶树品种分类,但两者有密切联系。根据茶树类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价值和地理分布,认为所有茶树都是一个种茶(C.sinensis)。同时,根据种内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在种之下再分为亚种、变种与变型。

在庄氏分类系统下,茶树只有两个亚种:云南亚种:乔木,分枝稀,叶大,花少,结实率较低,茶多酚与咖啡碱含量高,抗寒性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以及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国的部分茶区;武夷亚种:灌木或小乔木,分枝较密,叶片以中、小叶为主,少数大叶,花多,结实率高(不孕变种除外),茶多酚与咖啡碱含量低,氨基酸含量较高,抗寒性强。在我国广大茶区及世界主要产茶国都有分布。

从以上可见,不同的界别的科学家对茶树的品种分类存在较大的争议。在我看来张宏达系统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山茶属植物系统发育的途径,他总结的:凡是花部的数目减少,体积从大变小、从长变短、从离生到合生,属于前进发展;山茶亚属和原始山茶亚属的古茶组较为接近,茶亚属则和实果茶组发生联系。

后生茶亚属和茶亚属直接发生联系,但它的发展不像茶亚属表现在苞片的数目及宿存与否,而表现在花各部分的减退和子房的能育水平。对于我们认识茶树品种的进化及现实中各种茶树的价值有帮助。

庄晚芳先生的分类则显“中庸之道”,十分实用。相信随着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进步及运用茶树的分类,将会产生更清晰地茶树分类方法。

从《中国茶树品种志》附录的79个野生大茶树记录的花瓣瓣数、花柱裂数等,我们会发现处于云南的北回归线南北、澜沧江中下游的西双版纳州、临沧、普洱市的野生大茶树花柱裂数基本是5裂,花瓣10瓣以上,例如云南省澜沧县云盘乡的“澜沧大茶树”花瓣12-14瓣,花柱5裂,云南省镇沅县和平乡著名的千家寨1号花瓣14瓣,花柱5裂。

以这三地为中心向北及向东的野生大茶树,花瓣瓣数、花柱裂数都在递减,例如普洱市东北的“元江野茶”花瓣8-10瓣、花柱4-5裂;四川省古蔺县的“黄荆大茶树”花瓣8瓣、花柱3裂;重庆的“綦江大茶树”花瓣7瓣、花柱3裂;湖南宜章的“莽山野茶”、江西省安远县的“中流苦茶”、广东台山的“白云野茶”、海南的“通什野茶”都是花瓣6瓣、花柱3裂。

而西双版纳州、临沧、普洱市三地又同时拥有各种花瓣数、花柱裂数等不同的茶树品种,按物种起源理论,云南南部地区最可能是茶树的原产地。

我们日常饮用的茶叶,主要是国家、省审(认)定品种茶树、地方品种茶树、名枞和珍稀品种、野生茶树所产,可能审定品种占90%以上,重要原因是审定品种注重茶叶的产量及效益。以国家审定品种福建安溪的“毛蟹”、地方品种福建安溪的“大红”、名枞和珍稀品种福建武夷山“大红袍”作比较,三者均以制乌龙茶为佳且产地相邻。

植物分类上,三者的均为花柱3裂,花瓣“毛蟹”、“大红袍”均为6瓣,“大红”为7瓣,理论上“大红”的品种为古老。三者均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二倍体。

产量及一芽三叶百芽重比较:亩产“毛蟹”200-300KG、“大红”130KG以上、“大红袍”100KG以上;一芽三叶百芽重“毛蟹”68.5G、“大红”60.0G、“大红袍”41.0G。

附注:

用植物学的方法来喝茶,茶会是什么味道?


上接《茶在植物学上的首次命名是谁?》在欧洲的茶叶栽种历史上,植物学家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中国植物学却因发展缓慢而落后于西方。对茶树植物学价值的探索与发现在解放后才逐渐有了起色。

在此之前中国人只知道帝王喝芽茶,百姓喝粗茶。文人则依托茶附会了许多想当然的文化符号。即使是现在,“茶禅一味”仍不绝于耳。岂知植物学在一杯茶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茶道。

那么茶树其它部位的滋味又如何呢?

味觉与气质存在着某种暗合,不同的人往往喜欢取用茶树不同的部位饮用。细腻敏感的饮者,不需要更多的味觉刺激就可把握茶中细腻入微的滋味,这样的人适合应用嫩芽。

曾听朋友问茶叶是不是茶毫越多越好?茶芽上的茸毛是由叶片下表皮细胞向外凸起时形成的表皮毛。平铺在叶背面,茶芽没有打开的时候茶叶的页面部分都卷曲在茶芽中,露出部分是叶片的背面,所以茸毛较多。

茸毛为单细胞,色白,得名白毫。芽茶刚萌发时茸毛较老叶多,大叶种的茸毛较中小叶种多。白毫环绕着密集细微的腺细胞,能分泌芳香精油,增强表皮的保护作用,会让茶树有特殊的香味。茸毛随着叶片的成熟而减少,若绿茶类以嫩度为先,白毫多象征更鲜嫩。

有些比较特殊的品种会产生紫芽(violetbud),顾名思义就是茶芽的颜色呈紫色。紫芽多发生在一些体内的飞燕草甙这类花色素含量高的茶树品种中。尤其是在春夏交替的时候,茶树体内的花色素含量在此期间大增,加之细胞液中pH值升高导致紫芽的大量形成,这与pH值高的葡萄会偏碱性而呈现暗红或者茄皮紫的道理一样。

但是紫芽因为pH值高,碱性物质含量也高于绿色茶芽,碱味的直接体现就是苦涩,就不适合制成绿茶,因为绿茶的工艺简单很难走掉茶叶内的植物碱。乌龙茶则不同,完全可以通过走水规避紫芽茶的苦涩性。所以市场上所炒作的紫芽概念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在植物学上只是茶树品种的一个简单的现象,对这个现象有了解后则可以通过种植的时候遮阴避免紫芽的形成,或者通过制作时候的技术来规避紫芽茶的苦涩。

每年春茶结束,除了把茶叶捡剔精制好。还要留下一部分上好茶叶的茶茎来。身边有许多并不爱细腻饮茶鈍感的人,往往都是茶茎的深度爱好者。他们觉得茶茎经济实惠,而且没有茶叶内的苦涩,耐泡不说,还不需要特殊的冲泡。茶茎就是平时我们称作‘茶梗’的那部分。

茎干是茶树体内水份、矿质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疏导的主要通道,因此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的香气由第一叶致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往往最高。茶叶的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氨基酸在味道上的主要体现就是“甜”,所以茶茎的味道往往比茶叶要甜。

由此有些茶叶在精制过程中,茶农会故意遗落茶梗进去为茶叶提味。也发生过两人斗茶,一人拿茶梗斗过了另一人上好的芽茶的趣闻,道理也在于此。茶梗在中国,经常被茶农留下当作日常凉茶的主料。炎炎夏日农作归来,从柴烧的陶壶中倒出一碗茶梗泡的凉茶,咚咚咚几口饮下可解半日疲乏。

茶梗在日本则遵从植物学的名称叫做茎茶,顾名思义就是茶茎制作的茶。茎茶泛指以制作煎茶或者玉露时收集的茶茎做成的绿茶。因为日本绿茶为蒸青工艺,茶茎在后期需要多一道焙火的程序,焙过的茶茎气韵温暖,倒没有了蒸青茶的寒气。茎茶据说是在明治中期开始流行的,被商家开发利用后竟成为一种适合平常百姓毫无负担饮用的日常饮料,倒也可以借鉴。

如果既不是味觉敏感的饮者,亦非鈍感粗线条的‘茶梗党’,喝茶更多追求仙风道骨的意境。这样的人群更适合品饮冬季的茶花。

茶花是茶树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芽发育而成。根据海拔与产地气温状况茶花逐次开放。不同品种的茶树,茶花的大小与香气各不相同。每年入冬后茶花就会开遍山野,远远看去竟像一片芳香的雪海般。

而经过采摘干燥后的茶花,也是冬季来自南方充满灵气的礼物。茶花的冲泡方法很简单,以三百克热水(90度),浸泡四克茶花五分钟,第二次冲泡时温度稍微提高即可。素润白皙的几朵茶花,飘在透明的玻璃杯中,随着水温徐徐松软。甚至,最近好友在茶区的旅行中采摘茶花做了茶花戚风蛋糕。茶花的香气细幽,属于白花香中香阶最低的花类,大概只有冬季深夜里痛哭的人才能看到茶花独特的美感吧。

如若以上都不符合您博爱的口味,那么可以将萃取完全的茶汤内,放入一块熬煮后冻成的茶冰块,淋上茶梗熬成的糖浆,再放入一朵茶花。若比例调配得当,一株茶的植物学腊叶标本就以具象的味道浓缩于一杯饮品当中了。

植物学的实践,不仅仅停留在书中,还跃然杯内,这过程中渗透了人的情感,并在生活的细节里修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往,茶要么被隐遁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要么被以“美”或者“道’”的名义束之高阁。茶在植物学范畴的味觉体验,却恰好浓缩了“道”的智慧与“美”的精髓,有着比茶道更丰富的精神探索,在叶脉与花朵间感受大地丰厚的馈赠。原题:《植物学的味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