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必不可少的早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www.cy316.com - 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州人必不可少的早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广州人必不可少的早茶文化”相关知识!

广东人特别喜欢喝茶,尤其是广州人,广州人都有去茶馆饮草茶的习惯,而且早上见面打招呼也习惯问“饮左茶未”,由此可见,早茶也成为了广州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带你去看看。

1、早茶对于广州人来说尤为重要WWW.cY316.cOm

其实广州人饮茶大多分为早、中、晚三次,早茶是最为讲究的,所以早茶茶市也极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早茶茶市会比较多人。

2、广州早茶的作用

广州人喜欢饮早茶,这些茶馆里除了有各种茶以外,还会配置一些点心,像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等,还有各种小菜,广州人聚会、淡生意和业余消遣,都喜欢来这里,在这里点上一壶茶,吃上几件点心,几个人聚在一起,不仅可以淡心联络感情,还有可能会淡成一桩生意。

3、广州早茶礼仪

其实广州人在饮茶在并没有太多的礼仪,但是在主人给客人斟茶的时候,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上轻叩,这样是为了身客人致谢,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时。

广州的早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存在于人们心中,它更体现了广州人的饮茶文化。

小编推荐

广州人的饮茶文化


一、“饮茶’与“饮早茶”

喝茶”在广州话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的特色。广州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至清代,广州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州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

“饮早茶”是广州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车夫“苦力”;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州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早茶”突出体现岭南文化“早”的特色。岭南,春早;岭南人。起早。正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广州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与之相应的有“趁早墟”(赶早集)、“饮早茶”的习惯。广州人“饮早茶”,早得出奇,凌晨4点来钟起床,步行到茶馆,“一盅两件”(一壶茶、两件点心),慢慢“叹”(好好地享受)。饮茶配以点心或炒粉、面,这是广州早茶的特点,也是广州茶系异于其他茶系的突出之处。中国人喝茶大都就茶喝茶,没有佐食,而广州人却不然,饮茶总配以点心。其原因不知是由于光喝茶太单调,还是由于气候炎热不喝茶吃点心难以下咽,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广州人开始有了这种习惯,是否受到西方饮食的影响,也无从考究。

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更为普遍,茶市兴旺。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首先是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能否节省时间;虽然广州人并不能在理性上认识“时间就是金钱”,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传统的时间观念开始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观念被动摇,人们处处珍惜时间,饮食中“饮早茶”正是合乎“惜时”的原则。“饮早茶”是利用未开始工作之空暇,喝茶,清洗肠胃;吃点心,喂饱肚子;聊天,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大清早漫步至茶居(茶楼)吸收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而多得,精明的广州人何乐而不为。

二、茶、茶点、茶楼

广州人饮早茶,注重好茶,也注重配茶的点心与茶楼的环境。清代的茶楼,茶台上摆有茶盅、茶盅盖和茶杯,点心糖果放在茶台旁的小窗橱里,由茶客自取,吃完再结帐。广州人多爱饮龙井、水仙、普洱、寿眉、红茶等。广州茶楼所供应的点心,开始时较为简单,仅有蛋卷、薄饼、酥饼之类。近代以来,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广州的茶楼也接受了西方传进的点心,如各种面包,蛋糕等。民国时期,茶楼的点心出现多样化趋势,增加了各种富有岭南特色的包点,以及岭南特有的用肉类制作的“烧卖”,如豆沙包、麻容包、椰容包、叉烧包、腊肠卷,以及排骨烧卖、干蒸烧卖、虾饺烧卖等。

广州的配茶点心,由简单到丰富多彩,不仅体现广州人饮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标志着广州茶文化逐渐进入兴盛时期。二十世纪初,广州配茶点心愈来愈丰富,茶市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为适应竞争的新形势,惠如楼首创“星期美点”,每周更换一次点心品种,以吸引茶客。广州点心,兼收中西点心制作之优长,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是:选料广博,造型独特,款式新颖,制作精细,皮松屑薄。茶点,也成为广州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人饮茶,讲究环境。广州人称茶楼作“茶居”,有不同的档次。上乘茶居,门户金碧辉煌,室内字画高挂,瓷盅沏名茶,配以高级点心,名伶演唱,此为达官贵人的去处;较低层的茶居、茶寮、炒粉馆,不设茶盅,用瓷茶壶,消费水平较低,薄茶足以解渴,闲聊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消遣与歇息,顾客多为“苦力”(搬运工)和“收买佬”(收破烂者)等下层劳苦民众。广州的茶市,从来就十分兴旺,大清早就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即使在抗战时期也不中落,可见“饮茶”已成为广州人饮食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广州老字号茶楼,多创于清代,长年陈旧的字号,始终客似云来。老茶居有市内的惠如、巧心、太昌,东关的东如,西关的太如、平香、西如等,均有令人虽一日数登而不厌的吸引力。

带你了解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人喜欢饮茶,这不仅是他们的习俗也是他们的嗜好,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早茶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有的当作早餐,有的喝完后即可去上班,也有的则以此当做享受。广东人的饮茶分为早茶、午茶和夜茶三种,饮早茶最多,一把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待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糕点通常是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等,随着茶文化的增进,近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广州特色饮茶名店推荐:陶陶居

陶陶居是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以经营中式饼食和茶面酒菜驰名,茶楼泡茶十分讲究,用红泥做成的小火炉,烧乌榄核做炭,瓦茶煲内是沸腾的九龙泉水,盅内装着客人自选的茶叶,还有专人侍候。

陶陶居地址:广东广州荔湾区第十甫路20号

此外,莲香楼、祥珍楼、成珠楼、惠如楼、太如楼等,这些都是广州百年老字号茶楼,曾被称为“二厘馆”的茶寮、茶座、茶室则更早遍布于羊城的大街小巷。

广州的茶文化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洛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署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署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歧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体味广州茶文化


俗语说得好:“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上千种材料便变成桌上佳肴。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既然吃在广州,那么究竟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呢?

因此,本课就以“食在广州”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围绕“品味羊城美食,体味广州文化”,以课前小组探究活动、课内活动展示的形式结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探究活动课。

首先,由第一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大家最感兴趣的饮食话题“饮茶”开始,通过情景短剧与课件展示了广州茶点,及其代表的广州饮茶文化。从这些如此普通的点心里面,我们能体验到浓郁的广州饮茶文化;而到茶楼饮茶的这种习惯,已经成为广州人相互沟通、联系感情的一种习惯方式,成为广州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一盅两件”就是指一盅香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叫做“叹茶”,这也正是广州的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品尝过了香茶美点之后,该来尝试一下广州的地道风味了。第二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他们的镜头带领大家品尝广州的地道小吃。一场精彩的小品剧“沙河粉的由来”,体现纯朴善良、善于创新的广州人能善于运用本地丰富的物产,制作出各种特色鲜明的地道小吃。

品过美点、尝过小吃,下面该轮到主菜上场了。第三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广州传统菜肴的角度,带领大家一边品尝羊城的佳肴,一边咀嚼品味广州的传统民俗习惯。广州地处我国的沿海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位置。历史上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商业气息浓厚,广州人重商求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希望顺顺利利,趋吉避凶。就连饮食方面都特别讲意头,图吉利。酒楼食肆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特点,都会为每款菜肴度身设计一个吉利好听的菜名。佳肴配美名更加相得益彰。品尝羊城的佳肴就能咀嚼出广州的传统民俗风情了。

广州地饶物丰、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故当地食风甚盛。而广州人又能善用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羊城美食。同学们亲身的探究调查和以上几位小食家的介绍中获益非浅。他们使我们在品味羊城美食的同时,又体味到浓浓的广州饮食文化。同学们能从广州美食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的联系中,深切体会到广州人的纯朴善良、勇于创新的特质及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夏丽娜)

广东早茶的来源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广东早茶的来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广州人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

在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常在茶楼进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所以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早茶的风尚至所以能长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饮茶,其实质是上酒楼“吃早餐”而已。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广东早茶的来源》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诸葛八卦村的早茶文化与饮茶习俗


吾为老广,一向自得于名闻天下的粤人饮早茶习俗(广东人称喝早茶为叹早茶)。但在大山环抱的浙西一个神奇诡异的古村里,我发现饮早茶在此古已有之。

诸葛八卦村的早茶文化与饮茶习俗这个古村名为诸葛八卦村,距浙江金华兰溪市18公里,据说是孔明先生的后人为避祸而迁徙在此开的基业。村子以阴阳八卦布局,中央为一大池塘,弯弯地包住诸葛孔明的祠,旁边是一个晒谷坪,以相反的造型伴住池塘,从高处望下去恰如八卦图形。村中道路与房屋也依八卦来布局,错综迷离,走之饶有意趣。村子的西头有一个更大的池塘,这里才是村子的社交中心。沿池塘全是古民居,现在都改成了古色古香的小饭店和商店。这里有个很有趣的民俗现象--饮早茶,那可能是一个远比广东早茶历史更久远的习俗。

为了一睹此地的早茶景观,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这时天还没亮,才刚过5点,池塘边石阶上传来一片捣衣声:虽然家家都有自来水洗衣机,但捣衣的习俗仍然保留得很好,这当然有赖于那个池塘。它的一头是山溪活水,注入另一头流向田间。沿池塘的小店面全都开了,灯光极昏暗,桌子都摆在水边,一片喧哗。泡的当然不是广东式功夫茶,多数是大茶壶,有的用小紫砂,则是直接嘴对嘴独享。点心全是小店土产,不高档,但很实惠,如包子煎饼之类。开店的全是老头老太,喝茶的更是老者。

茶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内容,感谢阅读!

不久前,同几位朋友一起喝茶闲聊时,话题不自觉地转到了“茶文化”上。大家都慨叹:我们日照是北方绿茶之乡,但在哪里能看到茶文化?

我们确实缺少像“茶艺”表演那样看得见的茶文化。但传承、弘扬茶文化,不仅在于传承那种看得见的茶文化上,更重要的是要弘扬那种看不见的茶文化。

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高中期间一个暑假里的下午,我一个姑家表姐带着一个同伴到了我家。表姐说她们是到我们村里干活的,口渴了,过来喝点水。我听后忙着泡茶,表姐说她们不喝茶,喝点白水就行。但我坚持泡了一壶茶,她们每人好象只喝了一碗就走了。一向勤俭的母亲回家后看到那壶茶基本没喝,觉得要浪费了,就对我说:“她们闺女家不喝茶,你给倒碗白开水就可以了,好好一壶茶浪费了多可惜!”

我其实也知道农村里的姑娘们是不喝茶的,但总觉得给客人倒白水是不合适的,因为“以茶敬客”的理念,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早已深入到内心深处了。

这恰恰就是茶文化的根本所在。因为真正的文化,是那种看不见、但深入到人们骨子里面和内心深处的东西。

年轻时只知道要“以茶敬客”,至于为什么,就不清楚了。后来才慢慢地知道,我们中国人不仅是把茶当作一种健康的饮料,而且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部分,而茶道的重点在“道”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可以用“廉、美、和、敬”四个字来概括,并且是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的。

清茶自古就是“廉洁”的象征―――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举。康熙、乾隆时代请三老进京品茶,敬老、清廉两相宜,“千叟宴”因此名传千古。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时,有一年新春茶话会用了这么一副对联:“座上清茶依旧,国中景象常新”。如果干部都少一些“酒肉朋友”,多一些“清茶之友”,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清明许多。

茶乃大自然的精灵,其质朴无华自然天成。中国人饮茶,讲究品味,讲究意境,茶艺的重点也在“艺”的习茶审美艺术。“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茶带给文人的是净化,是纯洁的心灵与山水融为一体,是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从茶中寻找这种美的享受。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通过习茶品茗的茶事使人修养自省、平和、儒雅、谦恭的人格魅力,这是中庸处事的必备修养。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雅静、健康的文化―――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有助于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少些酒气,多些茶香,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对人尊敬,对己谨慎。以茶为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茶桌上的朋友都是相互尊敬、平等相待,绝没有酒桌上常见的那种讨好巴结、附炎趋势。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真诚、平等的待人之道。

一切文化都是“人”的文化―――“茶”本身并无文化,是“人”赋予其文化的意蕴。传承茶道,在品茶时多品味做人的道理,不仅是有益于人身体的好事,也是有益于人心灵的雅事。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羊城的早茶泛指广东人的饮早茶


羊城是广州的别名,这里所说的羊城早茶,是泛指广东人的饮早茶。广东人有个传统习惯,就是每天早晨,尤其是节假日的早晨,喜欢到茶楼饮茶。茶楼在早晨5时就开始迎接茶客,一直到上午10时才终止。

广东人饮茶并不是单纯地饮茶,而是边饮茶边吃点心。他们吃的点心也不是一般的糕点、饼干之类,而是花样繁多,既有皮蛋粥、香米粥,糯米粥等,又有饺子、水晶包、面条等,此外,他们饮茶时还有小菜,如牛腩、凤爪之类。其实,他们的饮早茶就是到茶楼去吃早餐。这是广东早茶的特点之一。

第二个特点是将茶楼作为生活消遣、会友谈天和社会交往的场所。在广东城市和乡镇,都设有茶楼,人们喜欢到茶楼饮茶,而不愿意在家里饮茶。这是因为到了茶楼便于边饮茶边聊天,是一种适意的消遣。一些或乡邻,或亲朋,或素昧平生者,围桌而坐。在饮茶品点的同时,畅谈天下大事,邻里纠葛,传闻逸事,觉得非常开心。改革开放以来,茶楼更多了一道风景,那就是来这里洽谈生意、约定会友的越来越多。在装潢典雅、幽静的环境里,会友聊天,洽谈生意,显得宽松、适意,常常是在消遣中就完成了很重要的事情。

第三个特点是广东的早茶以暖胃的红茶为主,也饮乌龙茶和铁观音。茶具更是讲究,茶壶一般是紫砂的袖珍壶,茶盅恰似酒盅一般,都使用带漏孔的储水托盘。饮用的茶水都经过茶网过滤,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再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其情缱绻,其乐陶陶。

第四个特点是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为了表示感谢,一般不是用言语表达谢意,而是沿用了乾隆下江南时在茶楼饮茶,侍从叩指谢恩的方法,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