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不同茶类储存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黑茶的储存 喝白茶的注意事项 黑茶储存

【www.cy316.com - 黑茶的储存】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揭晓不同茶类储存的注意事项”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喝不完的茶叶一定要储存好,否则容易影响茶叶的味道,下面我们来看下不同茶类储存的注意事项。

网友还会喜欢的茶叶文化文章推荐:

茶叶保存的方法与技巧,茶叶可以储存多久

西湖龙井-佳茗似佳人,茶不醉人自醉

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的茶文化

1、不发酵茶类储存

不发酵茶包括了:寿眉、银针白毫、君山银针、龙井茶等,这类茶容易受到光晒、潮气与气味的破坏,因此,储存的要求也很高,一定要非常的注意,使用储存器时,一定有密封,否则容易受异味熏染。

2、半发酵茶储存

半发酵茶也就是乌龙茶类,储存这一类茶叶时,要防晒、防气味、防潮,只要注意了这几天,即使不冰藏,也能保存个1年左右,冰柜藏的话时间会更久。

3、全发酵茶储存

全发酵茶包括了红茶和黑茶,这种茶类,一般是越久味道会越醇,且价值也会更高,虽然不需要防潮和防晒,但一定要密封。

三种茶类的储存注意事项,你都知道了吧!记住咯,储存之后,依然想要喝道醇正的味道,一定要注意咯!

小编推荐

变质茶对人身体的危害之注意事项


变质茶对人身体的危害

茶的变质分很多种情况,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操作不善或环境条件的不宜有可能使茶叶发焦、发酸、发霉、变馊或沾染其他异味,均可视为变质。变质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毒素,喝了这种茶会产生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内脏器官,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不能饮用变质茶。

冲泡后放置太久的茶叶,即人们常说的隔夜茶,不仅茶汤营养尽失,还会滋生和繁殖大量细菌,同时茶叶中残留的单宁酸经氧化后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强氧化物,对人体的胃肠会造成刺激,并引发炎症。即使是名优茶也不例外,不能因爱茶舍不得丢弃而继续饮用。

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高级绿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高达0.5%。维生素C对人体有多种好处,能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能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从而对由血脂升高而引起的动脉硬化有防治功效;维生素C还参与人体内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解毒作用,有助于将人体内有毒的重金属离子排出体外;此外,维生素C还有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天饮好茶3~4杯,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茶叶中还含有不少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它们对人体正常生理也很重要。茶叶中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还高,它能维持人体正常发育,能维持上皮细胞正常机能状态,防止角化,并能参加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维生素E(生育酚)的含量为茶叶干重的300~800毫克/千克,主要存在于脂质组分中。它是一种著名的抗氧化剂,可以阻止人体中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因此具有防衰老的功效。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为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因此每天喝5杯茶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故有益于人体的凝血与止血机制。

因为茶的脂溶性成分难溶于汤水中,所以提倡“吃”茶。除饮茶时茶叶入口可吃下外,还可以将茶叶磨细粉制成各种食品吃下去或做茶膳食用。

维生素虽然广泛存在于茶叶中,但含量却也有多有少。一般绿茶多于红茶,优质茶多于低级茶,春茶多于夏、秋茶。

饮茶礼仪上应该注意的六个事项


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方圆之内,必有规矩”是千百年以来,我们中华文明“礼仪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道,没有“酒文化”的酣畅淋漓,但是在饮茶的礼节上应该有所注意。

1.由于是待客,所以忌讳把茶水泡到发白的程度,这个视为是失礼。当然你可以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换茶,如果客人坚持再泡,最多再泡一至两次也要换茶的。

2.准备茶点:不为客人准备茶点的,同样视为失礼行为。当然茶点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花生,蜜饯,腰果,杏仁之类的。不过茶点不必特别的分盘,摆放在茶盘前的适当位置,由客人自行取用。

3.交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平和,品茶和喝酒是有质的区别的,要的是那份“从容”、“自在”和“平和”而已,作为主人而言,忌讳对自己的茶叶自吹自擂或者夸大其词。同时应该注意谈论话题的选取,避让那些低俗的八卦话题,谈论层次应该是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4.动作应该优雅。喝茶就是一种修行,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举手投足之间要有一份自信和优雅。赵老居士说过:“爱茶的人,就是坏也坏不到哪里的。”

5.如果你是一个抽烟的人最好忍忍,正规的茶道是严禁抽烟的。不过如果你和主人的关系很好的话,你也应该在喝了几泡茶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

6.服装整洁。因为有客人在场,所以千万不可以是什么睡衣之类的,至少是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场,如果是参加评茶会,还得是“三件套”。

喝茶是一种“修行”的过程,静心的过程,享受的过程,日常生活中,居家待客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些该有的泡茶礼仪,这可能会让客人觉得不够礼貌,甚至有可能让别人误认为是一种常识的缺失。这些礼仪,一开始可能比较烦琐的,但是慢慢就习惯并且会逐渐的随意自在的但是我们可以去静静地体会其中的平和、自在、悠久、淡定……

“中茶丁酉红印杯”茗星茶艺师济南分赛区决赛结果揭晓


“中茶丁酉红印杯”茗星茶艺师济南分赛区决赛结果揭晓

一杯清茶,释放出无限空间,

玉液琼浆中,茶味灵韵天成。

每片茶的嫩芽恰似红尘中的芸芸众生,

每位茶艺师正是芸芸众生中的艺术家。

5月26日—29日,华巨臣第11届中国(济南)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茶文化节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高新区)隆重举行,期间,由华巨臣主办的“中茶丁酉红印杯”茗星茶艺师第四届全国评选大赛·济南分赛区决赛在展会现场茶文化活动区精彩上演。

现场,选手们大显才艺,向我们展示了泉城茶人的风貌和茶文化风情,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比赛的精彩瞬间吧!比赛结果,小编将在文末为您揭晓哦!

选手风采展示

1、董娜

单位:济南禅茗轩茶行

主题:一叶禅心

冲泡一杯茶,找到最初的你!满山的芬芳汇集杯中,一缕茶香人生味隽永。让我们一起泡一杯茶吧,让心灵回归自然!

​2、公晓雪

单位:翠微茶坊

主题:一片冰心在玉壶

北纬35度,滨海之畔,有北方嘉木历经冰雪,迎春萌生。唯其初叶,壮硕厚实,清香馥郁,方可精制而成,谓之“冰心片”。每一片芽叶均精挑细选,每一片芽心追求至美至善,唯其形、其味、其质,方可显品质高贵之真谛。

3、秦红瑜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主题:雨碎江南

味蕾上蛰伏的绿茶香,总荡漾在江南的文字里,一遍遍地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妩媚的江南,历来是词章里最柔情最艳丽的字句。草长莺飞的夏日,如带的晨曦擦亮如染的山影。一抹绿茶,是唐宋诗人遗失的手帕,在我心中随风飘荡。

4、姜苗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主题:传承

中国茶,传承千年,源远流长。那一抹清香与淡雅,是众多文人墨客乃至平民百姓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美。道法自然,于喧嚣中品味宁静之美。茶香千年,在传承中感受静心之物。这是我的茶心,过去、未来,我会一直保持这份初心,寻茶、泡茶、品茶、爱茶,兜兜转转,循环不息。

5、苏明洁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主题:一片树叶清尘心

我们出生在新时代,网络、电子产品将我们的眼界打开,却也让我们躁动不安。茶,一片树叶却可清人内心,让人收获半亩纯净的心田。茶静人心,它留住浮躁中的宁静,让灵魂归旧故里。

6、孙嘉泽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主题:儒茶雅香

小小一席茶台,可见主人心性,既要美观又要实用,还要与时令、心绪呼应,极讲究儒之雅、禅之静、道之自然。

7、王舒月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主题:夏日参茶,梦入茶境

夏日,闷热的让人烦躁。打盹之时,不觉进入茶的世界,梦游茶境。品一杯绿茶,却似乎让燥热的空气变得宁静且安稳。“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中窥人生,总能得到些不一样的感受。

8、张童羽

单位:山东师大附属小学

主题:茶香书韵

捧一本书,沏一杯茶,在茶香中品味悠悠的书韵。饮茶是一种情趣,让我的心安静下来,看着那一片片细小、纤弱的茶叶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是那样的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读书则是一种乐趣,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增加了我的自信,品茶和读书永远伴随着我快乐的成长!

9、张玉蕾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主题:小城雨巷

江南水乡,淅淅沥沥的雨滴浸润在小巷的青石板上,滴答滴答谱写了雨巷寂静的时光。姑娘撑着油纸伞,踱步在小巷。小巷里茶香四溢,北方姑娘被雨巷悠扬的茶香和壶中舞动的茶芽所吸引,也被茶人口中轻述的茶文化之美所感染,内心的浮躁平息,抛去了在繁华都市中的无所适从,寻到了自己内心一方纯净的天地。

10、赵薇

单位:双髻娘山单丛茶

主题:潮州·茶时光

潮汕功夫茶是我国最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冲泡的大多为水仙、凤凰单丛。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茶早已融入潮汕人的生活,变为一种生活态度。无论嘉宴盛会,或闲处独居,于百忙之中,或闲情逸致,无不以茶享受生活,享受一盏茶时光。

评委嘉宾阵容强大

出席本次茶艺师决赛的评委嘉宾阵容强大,他们分别是:中茶协茶文化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薛德全老师,茶学专业讲师、禾境茶书院创始人之一冷雪老师,山东青年茶人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郑海萍老师,山东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霞老师以及金卫东老师。

颁奖现场

最终获奖名单

冠军:张童羽

亚军:张玉蕾

季军:王舒月

最具魅力奖:赵薇

最佳创新奖:秦红瑜

最佳风采奖:姜苗

最佳人气奖:张童羽

优秀奖:公晓雪、孙嘉泽、董娜、苏明洁

本次茶博会由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济南茶叶集团(第一茶市)、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华巨臣第11届济南茶博会组委会、济南日报、《茶情报》承办,禾境茶书院、58速运、顺丰速运、《茶悦世界》微刊、济南兰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决赛现场茶艺表演异彩纷呈,吸引了众多爱茶之人驻足观看。“中茶丁酉红印杯”茗星茶艺师第四届全国评选·济南分赛区决赛的举办,充分激发了当地茶艺师追求茶艺之道的热情,比赛也集中展示了茶艺之美,更促进了当地茶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泡茶放多少茶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投茶量


泡茶放多少茶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投茶量

泡茶时该放多少茶叶?放多了又怕浓,放少了又怕淡。你是否也曾有这样的困扰?泡茶该放多少茶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投茶方法。

按水和茶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出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如,400毫升的壶,差不多放8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一般的初学者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在没有硬指数的情况下,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

按照体积投茶,以盖碗为例

1、绿茶和黄茶

通常来说,绿茶和黄茶是所有茶类中公认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快,盖碗冲泡时,放差不多刚好覆盖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否则会把茶汤闷坏;二一般用90—95℃的水(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微调)来冲泡绿茶和黄茶,太烫和太低的水都激发不出茶叶的香味,让茶汤变味。

2、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多放一点量。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更多。

3、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类别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因形状特殊,特茶叶展开慢,一般需要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浪费”不说,还破坏茶的口感。

4、紧压茶

紧压茶的投茶量,大概占到盖碗容量的1/5。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紧压茶有“三年以下开盖泡,三年以上扣盖泡”的说法,是因为“年纪较轻”的紧压茶发酵度不高,盖上盖子会像绿茶一样把茶汤闷坏,而三年以上的紧压茶因为后期经过自我发酵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5、白茶

因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白茶大概是最好“操控”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就果断选择泡白茶。

泡茶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勤加修炼,大家肯定会拿捏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来的。

6大茶类的传奇起源


平时我们喝茶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但是大家想过杯子中的这些树叶究竟是怎么来的吗?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漫长的时间里,它们是如何被发现?又是谁成了喝茶的第一人呢?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到了唐朝,饮茶的风气已经遍及民间。在公元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不一,陆羽在书里则统一用其中的茶字,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那么各大茶类是如何诞生的呢?茶名是何时确定的呢?

绿茶起源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今汉中、安康一带)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不争的事实。

另据传言,绿茶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

刘玄一请皇帝赐名。朱元璋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白茶起源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

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黑茶起源

黑茶有两个类型。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四川绿茶运销西北,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因此,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四川绿毛茶要加工为蒸压团块茶的半成品,要经过20多天的湿堆才能变黑。通过这样实践,有了变色的认识,就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发明为黑毛茶的制法。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为黑毛茶,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号)。

历史上记载的黑茶,十六世纪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远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公元1068至1077年)年间就有。十六世纪以后,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后的各种黑茶。

绿色变黑色四川称做色,湖南称握堆,湖北青砖茶称沤堆云南称转色,名称虽不同,其实则一,都湿堆或半干长久堆积之故也。

红茶起源

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国,是红茶的发祥地。但国人中,知道中国为世界红茶发源地的并不多;知道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为世界红茶鼻祖的国人更是凤毛麟角。正山小种红茶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它大约产生于中国明朝后期,确切的时期至今没有得到考证。

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其家族世代掌握茶叶加工技术。

在江氏家族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正山小种红茶产生的说法:大约在明朝后期某年采茶季节,有一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关庙湾,夜晚驻扎在当地的木制茶叶加工地点,睡在了茶叶青叶上。待到天明军队离开后,茶叶青叶已经变软发红,而且带黏性。江氏族人非常着急,为了尽量挽回损失,族人决定把已经变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并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的枯萎材块作为燃料来烘干已经带黏性的茶青。

待到茶叶烘干后,原来红绿相伴的茶叶变的乌黑发亮,并且带有一股松脂的香气。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江氏族人把这种烘过的茶叶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能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

令人没有想到的时是,当第二年的制茶季节将来临时,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于原来茶叶几倍的价格来收购这种乌黑并且带松脂香味的茶叶,并且付了现款。之后,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种乌黑、带有松脂香味的茶叶越做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兴旺,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

六大茶类的起源


中国最先发明绿茶制法。炒青香味比蒸青好,制法比蒸青容易掌握,比蒸青省工。明朝研究绿茶制法越来越多,有很多新的发明。如由烘青到晒青和炒青,是有目的要求发展绿茶以外的茶类。通过炒制绿茶的实践而发展到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等等制法。

红茶先于青茶。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而发展到青茶,是历史的事实。由名称的先后出现以及传播到日本和各国的先后也可以说明是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红茶制法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个工序。品质特点是汤色深黄而泛红,叶底红亮,所以叫红茶。青茶开始标准制法是经过两晒两晾、做青、两炒、两揉和低温长烘等八个工序,采取先红茶后绿茶的复杂制法。品质特点:有红茶的甜香,无绿茶的苦味。

(一)炒青绿茶起源12世纪末,发明炒青杀青制法,明朝很多茶书有具体记述。如顾元庆公元1541年写的《茶谱》、许次纾公元1591年写的《茶疏》,不仅详述了炒青制法,而且说明提高香气的技术措施。

闻龙在公元1630年写的《茶笺》说:"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现时大多数特级绿茶的炒制都是效法于此。

(二)红茶起源红茶制法是在绿茶(晒青做色的)、黑茶和白茶(芽茶)的基础上发展的,小种红茶起源于16世纪,工夫红茶起源于1650年前后。由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由黑茶渥堆变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握红("发酵")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星村小种是远销国外的名茶之一,产地在武夷山范围内,称武夷茶。1762年植物分类学家林奈的《植物种类》就误以武夷茶代表红茶种。清朝董天工于1751年写的《武夷山志》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说明清朝就从小种红茶发展到工夫红茶。

开始制红茶,以日光萎凋来代替绿茶的杀青,克服了高温杀青技术的困难,是制法大改变。在发觉萎凋叶揉捻后很快起了变化,结合黑茶的渥堆,通过实践,对下步进行渥红有了认识,而创新红茶制法。红茶的色香味与绿茶完全不同,是制茶技术进一大步的提高和革新。

(三)青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祯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清朝文宗奕袒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前后,当时福建红茶生产过剩,品质下降,销路不畅,茶价下跌。影响广大人民的生活。促使茶业劳动者在制茶实践过程中加深认识,改变技术措施,创新花色。如台北的包种,政和的白毫莲心(俗称白毛猴),以扩大销路,而改制青茶。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制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茶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

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没有绿茶的苦味和红茶的涩味。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由绿茶而黄茶而黑茶而白茶而红茶到青茶,由量变到质变。内质的变化,按照这个顺序,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制法与品质,一个靠近一个。绿茶、黄茶、黑茶都从杀青开始,黄茶、黑茶品质靠近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都从萎凋开始,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有系统联系。六大茶类的制法与品质都有发展,演变无数的花色,各有特点,而相互联系,制茶分类就以这方面为根据。

制茶与茶类的发展演变


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

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121-1125年)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陆羽《茶经》:饮有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十六日: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5、从蒸青到炒青: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

7、从素茶到花香茶: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中国五大茶类的文化


中国茶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重要工序叫发酵。茶叶的颜色,营养成分和口感等都是依赖于茶叶的发酵程度,发酵的好,茶叶才能色香味俱全。而发酵程度是我们用来分辨茶叶种类的重要依据。中国的十大名茶,包含了五大茶类,也正好对应五色、五行,代表了中国茶工艺和文化的最高境界。

绿茶:是一杯清晨的提神茶,让你开始精神饱满的一整天。

绿茶五行属木,属于不发酵茶。茶叶仅经过杀青保留其绿色外表,然后经过不同制作工艺成型。绿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成分,矿物质丰富,对抗辐射、防衰老、增强抵抗力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茶品多达上千种,造型各异,是最具艺术欣赏价值的茶类。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是我国绿茶的主要基地。

代表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恩施玉露、信阳毛尖等

红茶:是一杯温暖的下午茶,陪你度过一段闲暇浪漫的惬意时光。

红茶五行属火,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其完全发酵,比较温和,因此在养胃方面的功效特别突出,特别适宜胃寒的人群饮用。其他功效包括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代表名茶: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等

白茶:恰似初恋,淡淡地却令人回味悠久。

白茶五行属金,是福建的特产,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其制作方法采用天然晾干的方式,从而茶味非常自然纯净。白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在中国的产量不高,但因其茶味比较淡,广为欧美人士喜爱。

代表名茶: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等

黄茶:如一抹晚霞,温情无限好。

黄茶五行属土,是我国的特产,轻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种闷堆渥黄工序,使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点。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代表名茶: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等

黑茶:是暗夜里远处的青山,充满岁月的沧桑厚重。

黑茶五行属水,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制造过程中往往要渥堆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最常见的种类为普洱茶。而普洱茶根据其发酵种类分为生茶与熟茶。普洱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普洱熟茶相对温和,其降脂、降压和养胃效果优于初制生茶,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

代表名茶:云南普洱、安化黑茶、梧州六堡茶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