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摇青怎么摇?茶叶摇青方法和工艺要点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摇青 乌龙茶摇青 乌龙茶摇青机

绿茶摇青。

摇青是茶叶炒制的一道工序,对茶叶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摇青的速度、时间长短等,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的,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摇青的作用:

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摇青机里的茶青

摇青工艺要点:

摇青转速由小渐多,用力轻渐生,摊叶由薄渐厚,时间由短渐长、发酵由轼渐重。而摇青注重的“五看”。

1、看品种摇青:叶多摇,薄叶轻摇,

2、看季节摇青:春茶气温低、湿度大,宜于重摇夏暑茶气温高,宜轻摇秋冬茶要求达到"三秋"即秋色、秋得、秋味、宜于轻摇。总之,摇青要做到是"春茶消,夏暑皱,秋茶水守牢"。

3、看气候摇青:南风天,轻摇,北风天,重摇。

4、看鲜叶老嫩摇青:鲜叶嫩,水分多,宜于晒足少摇鲜叶粗老,鲜叶粗老,宜于轻晒多摇。

5、看晒青程度摇青晒青轻则重摇、晒青重则轻摇。

看青"三步骤"(即看摇青适度):

1、摸:摸鲜叶是否柔软,有湿手感;

2、看:看叶色是否由青轻为暗绿,叶表出现红点

3、闻:闻青气是否消退,香气显露。

Cy316.com延伸阅读

铁观音摇青技术


铁观音摇青技术

以下以铁观音初制摇青技术为例具体解释:

1 “走水”获高香 “保青”是关键

摇青是制好铁观音的关键,而“走水”又是摇青的主要目的之一。所谓“走水”,即通过摇青,使“嫩梗中所含有的相当数量的芳香物质”和含量比芽叶高出l—2 倍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一道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这也是乌龙茶高香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走水” 的进行,除了要求叶子要处于运动状态,还要求梗叶有一定的水分含量差和保持叶肉细胞的生理机能(亲水能力),也就是茶农所说的“保青”。相反,若过早丧失叶肉细胞的生理活性,就叫“死青”,“死青”就制不出好茶来,因其“走水”无法进行,叶子在摇青过程中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叶子失水过多,制成茶外形干枯、内质香味较低淡。

2 摇青操作的“三守一攻一补充”

铁观音摇青操作上素有“三守一攻一补充”之说法,即第一、二次摇青宜轻,转数不宜过多,停青的间宜短,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以保持青叶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活”过来。到第三、四次摇青则要摇得重,摇得足够,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第四次摇青30分钟。“一补充”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叶子“红变”不够时,再补摇一次。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停青时间也是由短到长。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摇“活”,以免叶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死青”。

3 铁观音摇青中“消水”程度的掌握

“消水”即茶青的水分丧失情况。“消水”适度的掌握,是摇青的技术所在。在摇青摊凉过程中,若摊凉太久,不及时摇“活”,致使摇青叶失水过度,手握叶子有沙沙响声,并有枯燥感,就叫“尽水”。若摇青过程中停青不足,水分散发不够,摇青叶还有“假活”现象,芽仍挺立饱水,手握有梗断之觉,这样就行杀青,就叫“大水”。“尽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松懈,色泽枯黄。“大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也不够紧结,色泽青灰。二者的品质都比较差。

“消水”适度的掌握,往往因季节、气候及品种的不同而异。铁观音摇青“消水”适度的掌握,应掌握“春消、夏皱、秋水守牢”的原则,因为春季气温低、温度大,茶青肥壮多水,做青过程中水分应蒸发多一些,即在摇青时可摇得重一些,停青时间长些,待到做青适度时,梗叶要“消”即嫩梗外观干瘪柔韧,折而不断,这时才会有浓郁的香气。至于夏、暑茶园气温高,水分蒸旋陕,失水应少一些,梗叶略皱,发酵适度即可。秋茶因含水分少,只有保持鲜灵陛,才会形成高强香气,所以至做青适度时,梗叶仍略有光泽,才能体现秋茶的秋香特色。

4 “发酵”程度的掌握

据老茶农的经验认为:“发酵”程度的掌握。应做到“春秋等香,夏暑等红”的原则,因为春秋委节气温比较低,叶子变红较慢,帮摇青可摇到梗叶水“消”,有较高的清花香显露,再行杀青。而夏、暑茶气温较高,叶子边摇边“发酵”,就不能等“梗叶消,有高香”了。而主要是看叶子红变适度时,就要立即杀青,否则变会“发酵”过度,降低品质。

5 低温低湿的北风天

北风天是制高级茶的好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下,叶子中的多酚类的酶促氧化进行得比较缓慢,叶子发酵比较慢,摇青可摇到“梗叶消”,使叶子里面的内含物能充分转化为成茶的香气和滋味物质,同时,在低温低温隋况下,叶子内含物的化学变化比较缓慢,物质的转化,积累大于消耗,并有利于摇青时的“保青”,使“走水”能顺利进行。梗中丰富的有效物质能得以充分的利用,所以说“北风天”是制观茶的好天气。

总之,要制好铁音,应“天、地、人”相配合。天即“天时”,也就是制茶的和天气。地即“地利”,是指铁观音特定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及良好的鲜叶原料,这也是制优质铁观音的先决条件。再者是人,人要“人宜”,即制茶的技术水平,要制好铁观音,就要懂得“看青做青”,要掌握好摇青工序的操作要领及程度,这是制好铁观音的主观因素。

拖酸制法

一是回青、二是拔青、三是拖青。对比正炒茶,区别如下:

一、正炒茶: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圆结,色泽乌绿润,香气高强,带兰花香,滋味醇和但带微涩,音韵明,汤色金黄。

二、回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15-18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强,滋味醇正,音韵明,带花生仁味及酸甜味,但滋味淡些,汤色金绿黄。

三、拔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22-24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较紧结,色泽墨绿,香高,较醇正和有音韵,带酸甜味,汤黄色或深金黄。

四、拖青制法:采青后第三天6-10点炒青(杀青),毛茶外形紧略不沉重结,色泽暗绿,香气尚高,不够纯正,音韵轻,滋味醇和带有较强酸馊味,久浸则茶汤转橙黄色,叶底硬挺暗绿

安溪铁观音的摇青技术要点


摇青机里的铁观音茶青

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中,摇青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也是决定铁观音茶叶品质好坏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茶农对“摇青”这项技术掌握得越好,做出来的茶叶品质就越高,能卖出的价格也更高。那么,安溪铁观音的摇青技术要点有哪些呢?

由于铁观音制作过程中,每次摇(摊)青,茶青都会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这就是一种发酵方法,摇(摊)青会擦破鲜叶的叶缘细胞,加速酶促氧化作用,促进茶青“行水”,从而改变部分水分的散发方式,为鲜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供外力作用,经过4-5次的反复“摇动”和“静摊”相间过程,使茶青的细胞破裂和水份散发到一定程度后,酶促作用剧烈,蛋白质理化特性改变,细胞膜透性增强,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改变,细胞液浓缩等。

根据这种变化过程掌握适时适当的科学方法,是做好乌龙茶的关键,只摊不摇或只摇摇(摊)青要具体掌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摇青后摊青

一、摊青时间由短渐长

摊青时间是和摇青转数相适应的。第一、二次摇青后摊青1.5-2.5小时,第三、四次摇青2.5-5小时,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摇青转数由少到多与凉青时间由长到短是相互一致的。以春铁观音茶正常气候为例,每摇青100转,第一次凉青1.5小时,第二次凉青时间为1小时,第三次凉青时间为40-45分钟,第四次凉青约为30-40分钟。

二、摇青转数(时间)由少渐多

摇青初期,梗与叶水份的通道尚未畅通,多摇则水份扩散速度跟散失速度不适宜,易造成上部叶散水多,梗折弯、茎皮伤,形成上下的叶子水份阻塞,同时细胞破损多,在含水量充足、细胞液浓度低、叶细胞紧密结构未破损时,使得内含物的转化慢,芳香物质不能按序挥发。因此,逐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可以使水份散发和芳香物质转化二者协调。摇青后期,细胞破损多,水份散发快,各种变化加剧,细胞质亲水性减弱,水位差降低,低沸点芳香物大部分挥发,这时应多摇,才能促进“走水”,避免“拨水”,从而形成清香气味。

不凉都不能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

第一次摇青后

三、“发酵”红变程度由轻渐重

达到乌龙茶“青蒂、绿腹、红镶边“的要求。

第一二次摇青宜轻,以充分保水保“青”(鲜灵性)。重摇会过早散香,迫使整个做青过程以及炒青提前,而影响品质。

第三次摇青要根据气候转化等因素而定,要求有一定的散水和红变程度,过多则青力不足,太少则发酵不足。

第四次摇青是关键性的一次,可以多摇,弥补第三次摇青的不足,也可以少摇,薄摊,提早炒青,部分调节第三次摇青的过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少于第三次摇青次数。少摇易使“行水”不足,造成“软青”。第四次摇(凉)青后,“发酵”仍然不足的,可以第五次进行摇青或采用其他弥补措施,包括补晒青、补摇青,拼大堆或拼大篱、用手翻拌鲜叶等,目的是为增加破损程度,用外界热源和摩擦提高叶温,加速变化速度,对于特殊品种还有促进品种香气浓馥的作用。

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有别于其他茶类最显着的品质特征是具有自然、幽雅的花香,香精油含量高,冠于其他茶类(窨花茶除外)。福建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与主产区,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闽北工艺与闽南工艺,闽南传统乌龙茶以花香浓郁而倍受青睐。但是近些年来,乌龙茶加工出现一些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的现象,甚至追求“越绿越好”,忽视乌龙茶关键工艺晒青与摇青对香气形成的作用,轻晒青或不晒青、少摇青,3次摇青后进行长时间的“拖青”、“消青”(历时12-24h,甚至更长)。致使有些产品香清味淡,不耐冲泡,且带有较强的酸味、馊味或“沤味”,失去乌龙茶香气品质的优势,失去高香茶树品种的优势。

本试验参照闽南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两因素的加工工艺试验,以期了解晒青程度、摇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为制订并推广应用乌龙茶品种配套加工技术规程提供试验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供试材料为乌龙茶杂交种(黄观音与黄奇、黄棱杂交),叶片黄绿色,鲜叶采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乌龙茶种质资源圃。采摘标准为对夹2~3叶、小至中开面嫩梢和1芽3-4叶嫩梢。

2.方法

(1)乌龙茶基本加工工艺与做青车间温湿度控制参照闽南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鲜叶一晒青-晾青一摇青一晾青一堆青一杀青一揉捻一初烘一包揉一复烘一复包揉一足火一毛茶。

做青车间控制温度20~24q,相对湿度65%-75%。

(2)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两因素试验处理

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两因素试验共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制样4次,共24个样品(表1)。

(3)采用《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09密码审评、评价乌龙茶品质。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晒青程度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从表2感官品质审评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晒青程度的乌龙茶品质存在明显的差异。

虫害的整理分析,将茶园蜘蛛分为结网型和游猎型两种,其中游猎型比结网型蜘蛛多。在一年中,蜘蛛在茶园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变化,6-8月蜘蛛数量达高峰,9月开始下降,这样有利于蜘蛛的生存和繁育。恩施州茶园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蜘蛛资源,分布广泛。主要优势种群常生活在茶园的中下部,隐蔽在土隙、洞穴中,如狼蛛、跳蛛、蟹蛛、球腹蛛;结网的皿蛛、园蛛、漏斗蛛、肖蛸在茶园上中下三层布网捕食飞虫;不结网的管巢蛛常游猎于茶园之间,捕食各种害虫。总之蜘蛛的生活习性比较复杂,蜘蛛是茶园害虫的主要天敌,控制茶园虫害总量的50%一80%。

(5)有机茶园蜘蛛种类和数量比无公害茶园多。在恩施州2个试验茶园中,熊家岩茶园由于生态环境较好,植被丰富,管理精细,调查到的蜘蛛物种和数量明显多于农科院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也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防治茶园。

在摇青处理I(相对少摇青)的情况下,晒青减重6%-89l的平均审评得分94.0分,花香明显,品质优异,说明晒青程度最适宜;晒青减重9%~11%的品质为次,说明晒青程度偏重;晒青减重3%一5%的品质相对最差,说明晒青程度不足。在摇青处理Ⅱ(相对多摇青)的情况下,晒青减重6%-80/e的平均审评得分93.9分,花香明显,品质优异,说明晒青程度最适宜;晒青减重3%一5%的品质为次,说明晒青程度偏不足;晒青减重9%~11%的品质相对最差,说明晒青程度太重。两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晒青处理间品质的差异极显着(P<0.01),减重6%一8%显着优于减重3%-5%与减重9%~11%的品质。

上述表明,叶片黄绿色品种晒青程度一般掌握鲜叶减重率6%~8%为宜。

2.不同摇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摇青强度包括摇青次数与转数(或时间)。在设计手工摇青5次的情况下,摇青处理I(相对少摇青)与处理Ⅱ(相对多摇青)的乌龙茶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显着。当晒青减重6%~8%时,摇青处理I、处理Ⅱ的平均审评得分分别为94.0分与93.9分,差异不大,乌龙茶都表现花香明显,品质优异;当晒青减重3%一5%时,摇青处理Ⅱ的品质优于摇青处理I的;当晒青减重9%~11%时,摇青处理I的品质明显优于摇青处理Ⅱ的。

摇青处理I、处理Ⅱ总平均品质审评得分分别为91.5分与90.9分,差异不显着(P>0.05)。上述说明,在手工摇青5次的情况下,摇青总转数一般掌握270-450r为宜。如采用机械摇青应视投叶量而定,投叶量多则多摇,投叶量少则少摇。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晒青程度与摇青强度试验处理其品质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IL0.0006)。可见乌龙茶香气品质特征的形成是晒青工艺与摇青工艺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讨论

上述结果看出,叶片黄绿色品种晒青程度一般掌握鲜叶减重率6%-8%,摇青强度一般掌握摇青4_5次,手工摇青总转数270-450r。该工艺制成的乌龙茶具有浓郁的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橙黄,叶底黄绿透亮,叶缘显现红色斑点(即“绿叶红镶边”的特征)。如采用机械摇青应视投叶量而定,投叶量多则多摇,投叶量少则少摇。

试验表明,乌龙茶具有自然、幽雅花香的品质特征主要是晒青工艺与摇青工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晒青程度对后续工艺摇青强度的影响很大,轻晒青,须多摇青;重晒青,则须少摇青。

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基础是茶树品种,关键是晒青与摇青工艺。应根据不同品种的鲜叶特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状况与环境温湿度,掌握晒青程度(鲜叶减重率)和摇青强度(摇青次数、转数或时间),即“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

竹尾忠一研究乌龙茶晒青与摇青工艺对香气成分的影响后指出,乌龙茶特有的香气成分形成的关键在于加温萎凋(晒青)和室内摇青。时友裕纪子、阮逸明以及小林彰夫等人研究萎凋和团揉对包种茶香气形成的作用,结果认为,日光萎凋与室内摇青综合作用结果,各种香气成分的浓度都增加了(1-戊烯-3-醇、沉香醇、栊牛儿醇除外)。研究表明,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是通过晒青、摇青与凉青、堆青的综合作用,使鲜叶内酶类催化基质发生生化转化的结果。离体鲜叶经过晒青,大部分香气成分的浓度都比晒青前提高了,尔后进行4次的摇青,香气成分进一步形成、积累。做青后期香气成分大幅度增加,所有香气成分的浓度都比晒青前提高了一、二倍,以至数倍,尤其是中、高沸点香气成分的增加十分显着。陈志雄等人研究证明传统乌龙茶香精油含量、水浸出物、黄酮含量高,常温下保存时间较长,品质相对不易下降。可见单纯追求外形色绿、内质绿叶绿汤,忽视晒青与摇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不晒青,少摇青,长时间的“拖青”、“消青”,这种加工工艺并不可取。

广东大叶青茶叶品鉴及冲泡要点


广东大叶青

大叶青茶是特色黄茶,因为其名称有个“青”字,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是青茶。大叶青茶产于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为广东特产。相对于别的茶叶种类而言,大叶青茶外形较大,但是制作工艺和其他黄茶完全不同。

【茶叶品鉴】

大叶青茶色泽青润显黄,叶片很厚,晒干后比其他品种的条索大很多。总体大小基本一致,颜色也一样,叶片完整并显毫,看起来比较沉重,老嫩均匀。冲汤后叶片完全舒张,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美回甜,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没有任何杂质。

大叶青茶对治疗癌症有辅助作用,市场需要量大而产量有限,因此假冒货品较多。从外观上看,若条索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则为两种茶叶混合在一起的劣品;若看起来“色彩斑驳”,则为假货,冲汤后可以明显地看到汤色为深黄色或浅褐色,看起来有些暗沉,有时候有细碎的茶渣浮在水中。

【冲泡要点】

1.大叶青茶需要冲泡五次,前面四次都需要98℃的开水,但是最后一泡水温稍低,95℃即可。

2.第一泡、第二泡为5秒,第三泡为10秒,第四泡为20秒,第五泡为1分钟。完全冲泡开后才能饮用。

茶叶小青柑怎么冲泡


茶叶小青柑在冲泡时可以选择整颗成品的方式来进行,所具备的品饮时间也比较多,还能够保证茶汤的口感。

一、整颗冲泡:

这是最简单常见的方法,将小青柑整颗置入盖碗或紫砂壶中,沿柑果外围注水一圈,然后定点细流注水,让小青柑充分被渗透。注意盖碗的水不要太满,方便出汤,适合闲暇时间较多的品饮时间。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

2、将小青柑上的小盖揭开,放入盖碗或者便携冲泡壶中;

3、水开后第一遍洗茶并润茶,第二遍开始每次浸泡15秒后出茶,之后可逐渐增加浸泡水时间,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

4、建议第五遍冲泡过后,可以使用陶壶、银壶、不锈钢壶、玻璃壶等直接煮茶,滋味更加醇厚、果香更加浓郁。

利:耐泡度好,果皮味道与普洱茶汤融合较好,冲泡方法要求不高且易操作,不损坏小青柑的整体,品饮结束后还可以看到完整的一颗。

弊:开水只能从盖口处渗入,滋味释放较慢,普洱茶的溶出效果不均衡。

二、碎皮冲泡:

这种方法类似柑普茶的冲泡,即把柑果壳掰开,与普洱茶混合,再按照冲泡柑普茶的方式进行冲泡。但适合希望尽快品饮的茶友们。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

2、掰碎青皮,将柑皮与茶叶同时放入杯中或壶中。

3、水开后第一遍洗茶并润茶,第二遍开始每次浸泡5-8秒后出茶,之后可逐渐增加浸泡水时间,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

利:茶叶与果皮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灵活调整。

弊:果皮质地硬,难以掰开,只能在冲泡前用茶针戳碎,在品饮结束后不利于观赏小青柑完全释放后的样子,趣味性不强,且耐泡度会较低。

三、戳孔冲泡:

这种方法在茶业界流传甚广,因其效果最佳,即用茶针或茶刀在柑果四周戳上几个孔,以不会漏茶为宜,随后按照整颗冲泡的方法进行冲泡。适合希望完整体会小青柑滋味的茶友。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用茶针或尖物往小青柑外皮戳孔。

2、将戳孔后的小青柑放入盖碗或者便携冲泡壶中,加入开水。茶慢慢浸出,与果皮的清香融合,口感清甜适度。

3、水开后第一遍洗茶并润茶,第二遍开始每次浸泡15秒后出茶,之后可逐渐增加浸泡水时间,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冲泡小青柑的水温不宜过低,以免香气及滋味都不凸显。

利:口感好,浓度香气适中,耐泡度长,滋味渗出速度较快,且又不破坏小青柑的完整性,整体释出较为适度,循序渐进。

弊:需使用普洱茶刀自己动手开孔,稍显繁复,且冲泡速度稍显缓慢。

小青柑中富含的拧苦素具有抗病毒的效用,在流感肆意的季节里,一杯暖香四溢的百花吟“老树青柑”不仅能够打开你的味蕾,同时还能给身体创造防疫病毒的堡垒。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紧挨饭点、睡前半小时等这些时间段饮用“老树青柑”,在午饭后一到两小时饮用较佳。

冲泡小青柑的方式多,自然口感也会被影响。

茶叶采青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目前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茶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作原料制造而成,这些被采下来的新芽或新叶被称为「茶青」,制造的过程包括「萎凋」、「发酵」、「杀青」、「揉捻」与「干燥」,成茶以后尚可从事一些「精制」过程使其外形更加美观、品质更加稳定,也可以从事一些「加工」,使其更加多样化。最后是「包装」成商品,提供消费者饮用。

茶青

前面说过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制成,意思是说要「嫩」,老叶是不能拿来当原料的。但嫩中又有别,有些茶是愈嫩愈好,希望朵朵都带有芽心,但有些茶却希望成熟一点的叶子,也就是等枝叶长熟后才采。前者以嫩芽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芽茶类」,后者以采嫩叶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叶茶类」。

为什么要有这样原料上的区分呢?因为以嫩「芽」为主制成的茶,其茶性比较细致,以嫩「叶」为主制成的茶,其茶性比较粗犷。人们为了制成各种不同风味的茶来饮用,所以在原料上就开始有了不同的选择。我们买回来的茶,不论从干茶的外观或等泡开以后看叶底,都不难看出它是以嫩芽为主的茶还是以嫩叶为主的茶。

「芽茶类」的茶并不是非要全部都是芽心不可,全部都是芽心当然是属质优的一级,但毕竟太奢侈,所以搭配一、二叶刚开的新叶是被允许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一叶」或「一心二叶」,到了「一心三叶」或「一心四叶」就难免影响品质了,但市场上还是可以看到这类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随时要喝那么高品级的。

「叶茶类」的茶青是等茶树该季的新枝长熟,顶芽已开面叶,新芽不再继续抽长之时,采下刚刚开面的二叶或三叶。最新开面的芽心会与前面一片新叶成「对口」的样子,所以茶青这时的状况被称为「对口二叶」,如果第三叶还没有变老,可以多采一叶,就称为「对口三叶」。开面叶的茶青比较容易制成香气,但滋味会嫌薄,所以最好掺杂20%~30%的带芽茶青,也就是在新枝尚未全部长熟之时就要开采。

「芽茶」就如同成长之中的青少年。「叶茶」就如同已经长熟不再长高了的成年人,以它们作原料制成的茶当然有其不同风味。

「芽心」也称为「芽尖」,会多少带有绒毛,也会因品种的关系带有较多或较少的绒毛,这些绒毛在「成茶」上会显现出来,称为「白毫」,所以只要看到茶名冠有「白毫」,如「白毫银针」、「白毫乌龙」,就表示这种茶很强调白毫,它一定选用绒毛较多的品种,而且制造过程中尽量让白毫显现。也有些芽茶不强调白毫,制造过程中将绒毛压实,就成了所谓的「毫隐」,如西湖的「龙井茶」。

采青季节

一年能采制几次茶叶,因海拔高低、土壤状况、经济性需要而定,从六次到一次不等。春天采制的茶称为春茶,冬天采制的称为冬茶(或称冬片)。以台湾而言,春天最适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发酵茶,夏天最适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秋冬与春天相同,但品质略逊于春。

春天的采制季节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明」(四月上旬)以前,是采制绿茶最好的时候,每年清明左右常见茶行门口贴着「明前龙井上市」的广告,强调早春的绿茶已经上市。清明以后是清茶采制的时节,「谷雨」以后(阳历四月下旬,已是晚春),则是冻顶、铁观音、水仙等采制的时候。因为叶茶类需要采较成熟茶青,而铁观音、水仙、佛手等的茶青又要比清茶成熟些。现在有些提早发芽品种被培育出来,所以清明左右就有冻顶等采开面叶的茶类出现。

但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与全发酵的红茶虽属芽茶类,但因发酵重的关系,却适合初夏时采制,因为这时候的茶青含有利于红茶、白毫乌龙的成分多,白毫乌龙需要的茶小绿叶蝉也到这个时候才有。

一般说来,春天是茶叶采制最重要的季节,但有时候冬天的部分发酵茶卖得比春茶还贵,这是因为冬茶产量较少,且香气常有极佳的表现之故。

竹叶青茶叶


竹叶青茶叶是一种养生茶哦,该茶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哦,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竹叶青茶叶

竹叶青茶作为茶,除了他的口感好,可观性强外他也有很多保健作用

竹叶青茶叶的功效

1、兴奋作用:竹叶青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竹叶青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竹叶青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

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竹叶青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竹叶青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茶叶中的各种“青”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即使对茶有一定积累的人,也不一定能完全搞明白,更遑论初接触茶的茶友们,今天八一八茶叶中的各种“青”。

Ⅰ茶青

有叫茶菁,茶鲜叶等,就是茶树鲜叶。

不管是手工采摘的单芽、一芽一叶等细嫩的,还是开面叶、对夹叶等成熟的,用来制作茶叶的原料的统称。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Ⅱ杀青

茶叶制作的专业术语。

功用上类似于家里炒青菜,道理一样一样的,散失掉水分,散失掉绝大部分青草气,保留一部分就成了茶的清香,高温钝化酶的活性,阻止茶中的酶促氧化,这一做法在绿茶、乌龙茶、黄茶、普洱茶中都要利用。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Ⅲ晒青

干燥的方式之一。

此种方法应该是茶叶利用最早的可能,鲜叶采摘下来之后,为了易于保存,先民就利用太阳光,晒干封存,此种做法在普洱茶中仍被沿用下来,茶鲜叶杀青完成之后,会被摊放到太阳下面,进行晒干处理,称之晒青,因此有人声称能感受到阳光的味道。不过拿晒干和烘干的茶叶一对照,差异立现。

另外实际上,白茶、红茶的阳光萎凋,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晒青的范畴,只是要到一定程度就要干预。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Ⅳ蒸青

杀青的方式之一。

茶在被利用的过程中,尽管直接采来晒干确实简单,但是人们在长期利用的过程中,就发现苦涩味难以忍受,可能偶尔的契机,将茶鲜叶上锅蒸一下,再晒干利用,发现口味有了明显的改善,此法被传承。

从唐代的制茶采用,宋代一直沿用,直至今天,一般茶名里有“玉露”字样的茶,都是蒸青绿茶无疑。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Ⅴ炒青

杀青和干燥的统一。

直至到了明代,人们才发现,茶被炒一下,茶叶中的青气基本没有了,有一种熟香,闻起来更舒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西湖龙井茶,鲜叶入锅,一炒到干,香高味醇,惊艳世人。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Ⅵ烘青

干燥的方式之一。

鲜叶杀青之后,直接炭火、电烘箱等设备烘干,此种纯粹的烘青绿茶,一般是做茉莉花茶的茶坯,当然也有非常顶级的名优绿茶的做法是烘青的,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茶,都是典型代表。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名优绿茶,为了保证不做坏,提高香气,一般采取半炒半烘的方法。

“青”字在茶叶中反复出现,您懂吗?

Ⅶ做青

乌龙茶的核心工艺。

有叫拌青、碰青,这个工序是非常耗时和考较经验的,摇青、晾青和等青结合在一起,促进香气等内含物的转化,细胞的破碎,水分的散失等等,由于做青等轻重不同,就形成了发酵程度不一的乌龙茶,如做青最轻的包种茶,其次清香型的铁观音,再深一点的武夷岩茶,更甚一点的东方美人等等。

这么多“青”的名词解释,瞬间有回到大学的考试卷里的赶脚,有没有错乱呢,我只能帮你到这啦。

小青柑怎么泡 小青柑的冲泡方法


小青柑是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茶叶,是水果青柑与熟普洱茶的完美结合,在制作过程中柑皮会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会形成独特的茶叶风味,这种茶叶比普通的熟,普洱茶更有滋味,而且营养价值更高,但想品尝它的真正诱人滋味,一定要掌握它正确的冲泡方法。

小青柑怎么泡

1、在冲泡小青柑的时候,可以把购买回来的小青柑茶拆掉外包装,然后取出里面完整的小青柑,再把小青柑顶部的上盖儿揭掉,然后直接放到盖板或者茶壶中。

2、准备适量的沸水,直接冲入到茶壶中,第一变为喜茶泡,冲出的茶汤直接倒掉,然后再次冲入沸水,5到10秒以后,可以取出里面的茶汤,装入的品茗杯中直接饮用。小青柑在茶壶中冲泡3到5次以后,还可以取出用陶壶或者不锈钢壶直接煮制,这样能让煮出的茶汤依然保持醇厚香浓的滋味。

小青柑的冲泡方法

方法一

1、小青柑在生活中有多种不同的冲泡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把它的外皮弄碎以后再冲泡,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完整的小青柑,把它小心的掰碎,然后取适量的茶叶和柑皮直接放在茶杯中。

2、准备适量的沸水,直接倒入到茶杯中,用手轻轻晃动十几秒以后,把里面的茶倒掉,然后再次注入沸水,十秒以后直接出汤,这时得到的茶汤略带苦涩味,但是香气十分浓郁。小青柑在反复冲泡五次以后,就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

方法二

1、平时冲泡小青柑时,还可以在它表面钻孔,具体做法是把购买回来的小青柑撕掉外层的包装,然后用干净的硬物在它的表面多钻几个孔,然后直接放入的茶杯或者茶壶中,再加入沸水冲泡。

2、这种冲泡方法能让小青柑反复冲泡十几次,汤色依然保持单纯,而且能让泡出的茶汤清澈透明色泽红润。冲泡以后的小青柑,取出以后放到养生壶中,再煮至10到15分钟,这样得到的常常还可以制成凉茶供人们饮用。

竹叶青茶叶介绍


四川名茶之竹叶青

竹叶青产于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山门上“天下名山”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所写。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林木苍翠,云海连绵。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种茶万株,采制入贡。峨眉山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黑水寺一带,居于群山环抱之中,生长于云雾缭绕之处,环境优美,很适合茶树生长。

来峨眉山不仅可赏山景品好茶,丰富的茶文化亦很值得探求。例如在峨眉山报国寺有一茶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万年寺亦有茶联曰:赐茗出龙团,奇书观鸟迹。

名字由来

竹叶青茶是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那么,其茶名是怎样得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64年4月20日,陈毅一行途经四川,来到峨眉山时,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竹叶青茶送到陈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劳倦顿消,连问:“这茶产在哪里?”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们峨眉山的土产,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陈毅又问:“此茶啥个名字?”老和尚答:“还没有名字呢!请首长赐个名字吧!”陈毅推辞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经老和尚再三请求,陈毅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与中国美酒同名的峨眉竹叶青茶,有了自己的名称。

产制工艺

1、采摘要求

竹叶青的芽叶的采摘要求非常严格,他有三个不同的等级来区别相对的好坏。

竹叶青是峨眉山生产的一种很知名的绿茶。竹叶青又名青叶甘露。茶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及其周遍地区,属于扁平形炒青绿茶,其清醇、淡雅的风格有口皆碑。

好的品质来自于好的原料。竹叶青的芽叶的采摘要求非常严格,根据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其标准也不同。一般标准是采摘独芽,形如黄瓜籽,大小匀净,不带空心芽,不采紫红色茶芽,因紫红芽加工后变黑而影响商品性;其次是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开展的芽茶,无芽不采,病芽、焦芽不采,每一等级应作到芽形基本一致。以上可以看出,竹叶青茶对茶叶的原料选取很严格,好的茶叶的背后有着无限的努力。

2、工艺品质

用于制作竹叶青茶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 适当摊放后,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使竹叶青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

竹叶青的工艺特点:系采早春细嫩茶叶制成,属炒青绿茶,其工艺考究,炒茶时低温而适度,投叶量少,每锅150克左右,巧采用抖、抓、撇、压等工艺,一次炒制成形。

竹叶青的品质特点:其外形扁平挺直,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清亮,叶底浅绿匀嫩;滋味清醇爽口,饮后余香回甘。

作用功效

竹叶青茶可以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其味清香可口, 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的功效。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功效

《本草纲目》称:味苦寒、无毒。其作用有: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主五林、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痔瘘并泻血、眼目肿痛及肿毒,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竹叶青茶具有消暑、清热 峨眉竹叶青、去火、化痰解毒等功效,是食疗的理想、佳品,无任何副作用。清热,消炎,利尿通络。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