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六要素,判断高品质普洱生茶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品质 普洱茶的品质 普洱茶生茶

【www.cy316.com - 普洱茶品质】

普洱生茶品鉴“净、香、润、厚、甘、甜”六字诀,是茶人在无数次品鉴分析不同山头、茶园、工艺、树种、树龄的毛茶及成品茶的大数据基础上,摸索出的一套包含六个核心指标的品鉴标准。

六字诀是茶人群体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为制作高品质普洱茶奠定了科学依据,也为消费者了解、品鉴普洱茶提供了一个客观清晰,可对比验证的参照体系。cY316.coM

净味正不杂,至纯至净

茶为饮品,净度是首要指标,是其他指标的基础。但净度对于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而言,却是一个不易达到的高标准。

受生长区域和制作要求的制约,优质古树茶目前还必须依托一家一户的茶农家庭制作。若无严格监管,缺乏科学标准,制茶过程随意,则会导致烟味(未采用阳光干燥,而用柴火烘干;或晒好的原料存放在柴火旁,吸附烟味),糊味(炒制过程火温过高或时间过长),馊味(杀青揉捻后没有及时干燥)等杂味。

香山野幽香,清蕴悠远

普洱茶的香气以净度为基础,净度纯,香气正,没有杂味干扰。工艺严谨、制作精良的古树茶,具有淡淡的山野幽香(不会像绿茶香气那样奔涌浩荡、明显外扬)。香气纯正是判断普洱茶制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干茶香、茶汤香、挂杯香,均为含蓄内敛,嗅之,不事张扬;饮之,丝丝缕缕,沉稳遍布口腔,留香持久。

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又各有特点,如景迈、昔归、冰岛等区域香气相对高扬浓郁,陈化后会出现更迷人、独特的香味。

润细腻润滑,不粗不涩

优质的古树茶入口细腻润滑,不粗,不涩,不干喉!

如无此特点,或者是工艺出了问题,或者是原料自身局限。

厚气韵饱满,物质丰富

普洱古树生茶的厚度主要表现为气韵感(易武茶区弯弓为主要代表)和物质感(布朗山区域老班章为主要代表)。

气韵感是指茶气饱满,充盈整个口腔的感觉,很多老茶友都深有体会。苦涩不显,不苦而甜,萦绕丰沛,体感明显。

物质感是指从入口开始,舌面所感受到的强烈变化,起头的苦涩味瞬间转化为回甘生津,层次丰富,物质厚实。

甘回甘生津,舌底鸣泉

回甘是普洱茶品饮中最重要的愉悦感之一,是一个由苦转甘的过程。新的古树纯料生茶,入口丝丝清凉的苦味,瞬间转化成满腔甘甜,两颊生津不断,有舌底鸣泉之感。

苦味是普洱茶的重要滋味,回甘则是苦味退去,转为甘甜的愉悦感,这是一个由苦到甘的整体过程。其苦的程度,苦转甘的速度,甘的强度,综合体现回甘的质量,是鉴别古树茶优劣的重要指标。

低劣的茶品只有单纯的苦,苦而不化、不退,持久滞留于口腔,无法产生回甘。

甜收尾必甜,如蔗似蜜

优质的纯料古树新茶,经久耐泡,滋味稳中有变,循序渐进(茶味不会陡然寡淡,全然水味),最后出现的味道一定是丝丝清甜,或如甘蔗,或似蜂蜜,让人流连忘返。

cy316.cOm扩展阅读

如何通过茶汤判断普洱茶的品质?


对于普洱茶而言,无论生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层次度。茶汤颜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茶褐素。那么茶汤在每泡之间的变化也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普洱茶的品质,甚至可以说茶汤是鉴别普洱茶好坏的条件和标准之一。

普洱生茶汤色有:

1-3年新茶:这个时期的普洱生茶茶性较为寒凉,刺激性较强;体现在茶汤颜色上,以浅黄、黄绿为常见的色泽。新茶阶段的普洱生茶,内含物总量丰富、多酚类含量较高、叶绿素占比较大,因而茶汤的色泽更接近于采摘之时的鲜叶颜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3-8年的生茶:经过三年的存放以后,普洱生茶开始进入稳定陈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普洱生茶,多酚类物质、咖啡碱物质、色素类物质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不断氧化,比例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在茶汤颜色上,则以浅黄、深黄、金黄为常见色泽。通常来说,年份越久的普洱生茶,黄色的特征会不断加深,逐渐进入橙红的阶段。

10年以上生茶: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发现,在仓储得当的基础上,存放时间超过十年的普洱生茶,其茶叶品质会有质的飞跃,开始呈现出迷人的风味。这个阶段的普洱茶生茶,茶多酚氧化程度较高,加之其他物质的变化,汤色由金黄色转为橙红和深红为主。老生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好的老生茶,有老茶友们就喜欢叫红汤老茶。

普洱熟茶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茶菁较嫩,观察叶底,多呈短细黑红,内含物质丰富。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好的茶汤也是有共性的,具体什么颜色我们不论,好的茶汤应该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对应不好的茶汤就是,模糊暗哑,混浊而稀薄,令人恶心难看。这些都是跟它的茶质有相对应的,茶叶胶质重,内质丰富,干净纯正,茶汤会表现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茶叶胶质轻内质小,不干净杂质多,茶汤会表现出模糊暗哑,混浊稀薄。这些都跟茶汤颜色和深浅没有关系,只跟茶叶的优劣有关。

造成这种劣质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茶树品种、制作环境不净、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火工过头、受潮返青、染色加料、杀青温度过高、冲泡不当、存贮不当等。

冷后浑浊不可避免,但是再加温就会恢复透亮清澈,且可以通过改善茶树品种进一步控制。茶汤内的漂浮物多数还是绒毛和外界污染物;茶汤的透明度,亮度更能进一步的体现茶品的好坏。

通过味觉判断普洱茶的好坏


一个茶叶好不好,味觉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我们常常说,茶叶是用来喝的,喝到嘴里感觉好不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再好的茶,如果不好喝,也等于白费。这篇我们从味觉方面谈,挑选好茶。前两篇我们说了从视觉,嗅觉方面挑选好茶,再好看,再好闻的茶叶,最终都要好喝。但其实好喝也不是孤独存在的,它跟好看,好闻也是互为对应的,跟好茶质也是互为对应的。没有理由,看上去不干净,暗哑,无光泽;闻起来有异味、杂味、霉味、没有香气的茶,会好喝,会是优质的茶。

我们这里说好喝,也不是主观的,至少主观成份很少。好喝大概是,甜、甘、津;或甜、苦平衡;或苦、涩即化,回甘、生津。这里又顺便说一下,有些人,喝茶心不在人上,一杯接一杯地喝,一边喝茶一边抽烟一边吃零食,茶的什么味道也喝不出来。品茶是一件很清心优雅的事,应该把心静下来,茶喝到嘴里,停顿一下,用舌搞动一下茶汤,让其在口腔里充盈,再慢慢咽下去。静心感觉一下滋味,才能感觉得到茶的味道的。

很多人,更多到注重茶入口的感觉,而没有注重停口、留口的感觉。其实停口、留口的感觉对试一个茶的好、坏更重要,更真实。因为,停下来的反应好、坏,是更能、更准确地评判一个茶的好、坏。像有些人的人生,一生都不停地向前冲,从不停顿,可能是出于惯性,他们也不能,不可能停下来,停下来他们反而觉得没意思。他们从没有停下来,反省,反思,品味,体味过人生。到死也不明白。人生是什么,只知道忙碌一生,就这样没意思地白过了。也许他们人生旅途中,停下来品味一下人生,可能人生可以不这样过,而用另一种方式过的。可能会过得更有味道,更有意义的,活得更轻松,自在的。

品茶也一样,不需要不停地一杯接一杯的,喝一小口,停下来静心的感受一下,就知道好坏,就知道该茶好不好了。有关味觉,我们写了很多具体、细致的

高品质普洱茶有什么特别?


一篇陈年老帖被挖坟,不过时隔一年,看到茶客们的答案莫名心酸。一个简单至极的问题被回答得如此复杂,午夜时分久久不能入睡,因此就有了此文。

茶客问:“高品质普洱茶有什么特别?”

我的答案:“原料来自具有代表性的产地,工艺精湛,价格合理的普洱茶都可以算作高品质普洱茶。”

可是有的茶友却回答道:“价格贵”甚至是“皇帝的新装”。这俩答案太让人揪心,这到底是买到了怎样的产品,才有如此痛苦的领悟。

我觉得高品质普洱茶应该是一类茶的总称,而不是单指名山古寨。当市场形成“只有名山古寨才算是好茶”的观念后,这就很可怕了。我承认老班章很好,但我也不觉得来自整个大班章茶区的茶就很差。从口感来说,章家三队的台地生态茶绝对称得上高品质,其价格也不过在中端价位。若以价格贵来区分普洱茶品质的高低,那会使茶客错过很多好茶。

“皇帝的新装”这就很可怕了,因为在童话故事中,最后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相小女孩,必然掀起一场海啸。只不过作者为了童话的美感,没有写故事的后续。在普洱茶市场当中,有没有“皇帝的新装”一般的产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明明是台地料,在包上了名山古寨的包装后,以名山古寨的价格卖出。5000元一饼的老班章其实一片老班章的叶子都没有,还好这是极个别不负责任的茶企炮制出来的产品。倘若这类产品多了,市场上恰恰又有这样一个说真话的“小女孩”,那可真要鸡飞狗跳了。

愤怒的茶客会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整个市场当中,受到伤害是所有热爱普洱茶的人。若有人问高品质的普洱茶,确实不该出现这样的答案。

市场能有今天的规模实属不易,每一位茶人都应且行且珍惜。

选购普洱生茶的几个要素


1.看包装

云南普洱茶紧茶包装大多用传统包装材料,如内包装用棉纸,外包装用笋叶,竹篮,捆扎用麻绳,篾丝。查验包装材料是否清洁无异味,包装是否紧实,端正,牢固,外形包装的大小是否与茶身密切贴合,是否松动;棉纸是否为纯棉质,字迹是否清晰等。

2.外观

主要看匀整度,松紧度,色泽,嫩度,匀净度等,看形态是否端正,棱角是否整齐,条索是否清晰,有无起层落面.如七子饼茶,要求直径20CM,中间厚2.5CM,边缘薄1.0CM,而且”臼”处于饼中心,不偏歪,茶条索清晰,无起层落面,掉边,松紧适度,其“泥鳅”边。

3.看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茶紧压茶,泡出的茶汤色明亮.质次的,茶汤欠明亮,往往还有尘埃状或絮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有“酱油”色。

4.闻气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其方法与普洱茶相同,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他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

5.品滋味

与普洱散茶基本相同,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6.看叶底

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和光亮度。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另外,鉴别云南普洱紧压茶质质量还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是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的“盖面茶”或“撒面茶”。

如何判断普洱茶品质?


说到普洱,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养生、保健。在这个养生时代,可见大家对普洱茶有多么推崇了!优质的普洱茶茶香浓郁,经久耐泡,对身体大有益处。那么,我们如何判断普洱品质呢?

如何鉴别普洱茶的优劣?最好的方法是开汤品饮,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

1、看外观

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2、观汤色

普洱茶汤色最基本的要求是红浓剔透明亮,不能浑浊,有浑浊或浮悬物的说明该产品的加工或贮存过程中有霉变等变质现象发生。端起一杯红浓明亮剔透的普洱茶由浅入深轻嗅,便会闻到缕缕陈香。陈不等于霉,陈是指普洱茶的年份久远。与其它茶类不同,普洱茶是越陈越香,这是普洱茶优于其它茶类的一大特点。

3、闻其香

闻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特别要区别霉味与陈香味。如果闻到的是一般霉味,那就不是好的普洱茶了。

有人说陈香味就是霉味,这是错误的。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不能接受的一种气息。而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的香气。有的似桂圆香,有的似槟榔香等等,是一种令人感到舒服的陈香气味,如有霉味、酸味等为不正常。

4、品其味

滋味,主要是尝滋味的醇和、爽滑、回甘。醇和是指滋味清爽带甜味,鲜味不足,刺激性不强。爽滑是指爽口,“滑”与“涩”相反,口腔有很舒服的感觉,爽滑是高品质普洱茶的滋味。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甜味。

品饮一杯普洱茶,可分三口品饮,一品其味,二品其甘,三品其韵,正所谓三口为品。普洱茶的韵味,在于甘甜、润滑、厚重与陈香。好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剔透,滋味醇正,入口清爽润滑,具有回甜味,舌面两颊生津,陈香持久隽永,饮后令人神气清新,肠胃舒适,十分顺畅惬意。年份短的普洱茶,还带有一定的苦涩味,苦涩之后明显回甘生津,这也是好茶的标志。

5、看叶底(冲泡后的茶渣)

主要看嫩度、色泽匀度。嫩度好的叶底含芽(带毫)的量多,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嫩度差的叶底没有芽毫,叶张较粗大,叶底硬、无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赤、炭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泡不开)都属品质不好。

【讨论】茶气强弱是判断普洱生茶品质高低的标准吗?


茶友@先苦后甜说:于普洱生茶而言,茶叶香气好的不一定值钱,但茶气强的一定有价。茶气的强弱一般茶友不容易撑握,也没什么可以量化的指标,而这又恰恰是衡量普洱茶茶质优劣的重要指标,茶气强弱不同,价格就是天差地别,所以不良商家忽悠生存的空间很大,从而造成茶市混乱。你不懂茶,许多茶商人也不希望你懂茶,所以一般茶友也很难从商家嘴里听到实话。在此建议新茶友不必听太多,专心去对冲品饮,多喝多对比反而更容易理解撑握。

很多品质差的普洱生茶也并不是没有茶味,只是茶气偏弱不耐泡,轻泡头几泡香甜四五泡以后就水味较重,许多不懂普洱生茶的新茶友往往容易被这香甜的口感而迷惑,不去更多了解茶气的重要性,殊不知茶气的强弱正是普洱生茶是否能存放的重要指标。茶气弱的普洱生茶往往是越存越淡,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存放下的老茶也不好喝的原因。所以建议新茶友一定要重视普洱生茶的耐泡度,因为茶气强的普洱生茶都比较耐泡。耐泡度相对茶气就更直观一些,新茶友也更容易了解。

总结:茶质好的甜茶依然很耐泡,品质差的苦茶,虽然苦涩重可依然不耐泡,轻泡苦茶滋味好且非常耐泡的是上品。所以用是否耐泡来检验一款茶的品质高底是相对较靠谱的,其次是看茶汤是否透亮,浓厚在且茶汤比较透亮的是上品,这也是最直观、最简单的办法。

以下是董玥说茶整理其他茶友的观点:

@河北鑫:茶底粗壮很重要,茶气比较难把握,新茶以茶气论,容易跑偏。大益08年的高山韵象,10年的黄金岁月,新茶时哪有什么茶气,连耐泡度都不行,滋味淡蔳,你能否定这是好茶吗?就像易武新茶时本就是无味无气的样子,有的易武新茶就茶气滋味甜度好,其实都是制程上弄的。

@江左梅郎:观此文而补充一点,耐泡、涩化、回甘、喉韵和茶气,此五项强则茶佳,此五项任一弱,则茶趋于中庸。

@李盛行:说白LZ的观点就是耐泡的茶就是好茶。那用料1-2级料估计LZ是不会看一眼。

@薄家的瓜瓜:越看越糊涂,到底什么是茶气,是茶的劲道,茶的活性,茶的香气,有的时候喝了有醉茶的感觉算不算茶气?茶喝下去茶香从喉部直冲鼻腔算不算茶气?

@水中的风:耐泡也看人,像俺这种**的,许多人能跑15、6道的茶俺泡到8、9道就显水味了,一直很奇怪,后来和茶友一交流才发现他们泡的茶对俺来说就是淡白开水的。

@射日神弓:至今未能明白茶气是什么东东,是不是象多年前气功大师搞讲座,大师台上一发功,台下就有人手舞足蹈,茶气足,是不是喝了就舌底鸣泉,两腋生风,放屁打嗝。

@阳春白茶:茶气就是它在你身体内表现出的生发宣散的气感,是种动量。所有的茶都有茶气,品茶像是古人品草药的性味归经一样。只有内心纯净明澈的人才能感受到气和气脉的存在。不懂茶器的人亦不懂茶,过程都类似,其实懵懵懂懂的孩子才是天生的品鉴家!

@天地留心:我交流下,对于茶气问题,我觉得抽烟的朋友吃茶或许对茶气要求重,我吃茶觉得茶气并不是最重要的,茶之层次感以及茶后安泰感更重要。我很赞赏有层次的茶,我更赞赏能周身通泰的茶,有些茶友好抽烟,茶气重他就周身通泰,我喝茶,有些茶苦是苦,茶气淡是淡,它能过后一段时间经脉通泰。我比较赞同吃普洱适口为珍,不要急下结论。

继续说下茶气问题:

茶气1,一般就是饮后牙齿至口腔上颚之间有茶气;

茶气2,一般高级点就是直通丹田,泌入肺腑甜暧甜暧的味道;

茶气3,一般中等的是喉腔鼻时不时在说话之间能够喷出茶香气;

@那年我追的普洱:不要再用理论进行阐述了,没有感同身受还是不会明白。举个例子吧,看看自己觉得啥茶有茶气。否则光是坐而论道,玄之又玄。建议结合实际的例子说说,文字描述开汤过程及品饮感受也行啊,最重要的是要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茶来开汤,做到可重复实验。

声明:

如何通过茶底来判断茶料?


写这个帖子,不是基于喝茶实际经验,只是凭着对普洱茶的喜爱,参考了海量文献,自己慢慢归纳写成,经验有限,错误难免,不吝指教。

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欢迎新旧茶友讨论。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辅助意谓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叶面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六、大树茶叶面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括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

怎么鉴别高品质茶膏


怎么鉴别高品质茶膏

茶膏的历史虽长,但是现在消费者了解茶膏的时间不多,我们普及下怎么鉴别高品质茶膏。从茶膏本身来鉴别

1茶膏的工艺特点。

真正的现代普洱茶膏是以普洱茶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和复杂的深加工所形成的高营养茶品。

蒙顿普洱茶膏通过人工二次接种,二次发酵,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工艺使形成了高品质普洱茶膏。它有60年的陈化周期,是真正有生命的茶膏。同时,蒙顿茶膏采取先进技术剔除农残,保证重金属不超标。从工艺特点上,吸取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精华;在品质上,使茶膏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升华。

市面上很多熬制茶膏实质是把正常普洱茶汤进行浓缩,茶膏已无法继续陈化,同时保质期很短。个别厂家混淆概念,打出延续宫廷普洱茶膏的炒作,实属对宫廷普洱茶膏的错误认知。

土法熬制茶膏的特点是其工艺简单、加工门槛低,容易形成产品。熬制茶膏根据原料是生茶和熟茶,就直接称之为熟茶膏或生茶膏。不过也容易理解,熬制过程中通过把茶汤反复浓缩,最终的茶膏冲泡后的口感和原料没有什么区别,是简单的形态变化而已。

实际,根据正规的茶膏质量标准,是没有生熟茶膏的区分的。现代茶膏加工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生产体系,过程控制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种指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背后是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支撑。

2观察茶膏外观。

如果表面泛出一层白霜,则表示出品已有一段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越长,这一点通过观察玉龙胜雪普洱茶膏是最容易的。

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

3观汤色。

这是鉴别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一个简单的判断办法是,把茶膏冲泡后,自然冷却后一两个小时,观察汤色变化,如果出现汤色浑浊或出现沉淀物,则说明茶膏是熬制茶膏,且品质较差。

4口感。

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致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从外观可以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吗?如何判断普洱茶的品质?


学茶路漫漫,令一众茶友上下求索依然不得其法,白白交了不少学费。茶友在选茶购茶的时候,自然需要察其外观、品其滋味,如果说从茶叶的品质完全无法判断其品质未免过于绝对,但仅仅想要通过外观来判断茶叶的好坏,看走眼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我们常常说看干茶外观,条索一定要紧结肥壮,芽毫毕显。其实云南有大树、古树、小树和台地,并且还有很多八十年代后改良的茶叶,比如云抗十号、云抗十四号,它们显芽、显毫。如果做成干毛茶,它的外表极其好看,但是它们和茶叶的内质有天壤之别。

有时候听人说:“我喝的茶叶泡完后条索非常完整,那款茶叶泡完后条索比较烂。”出现这种状况也要分别对待,如果是散料,它的条索相对比较完整,如果是紧压茶的话,在撬茶的时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断裂。

还有人认为,喝起来又香又甜、不苦不涩的茶就是口感、品质较好的茶,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生物碱和茶多酚在茶树鲜叶中占有很大比重,苦味和涩味是茶汤最基础的滋味。喝茶不仅要喝它的滋味,更要体味茶叶作用于我们身体的感觉是否舒服,茶汤喝下去,嘴里是润泽还是干燥?是否有喉韵?耐泡度如何?这些才是需要我们着重关注的。

判断茶叶的品质也是如此,不要仅仅被外观所迷惑,要结合它的原料、生态、口感和存放价值综合评价,不要以偏概全。

如何通过品饮判别普洱新茶的品质? 如何通过品饮判别普洱新茶的品质?


普洱茶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稳定的标准体系,品质的高低变难以判别。

而且,普洱新茶多数说的是普洱生茶,新产出的普洱生茶的口感不像过了一年或两年后的普洱生茶,通常对普洱茶品质因素的探讨,多停留在熟茶和老茶之上,对于新生普品质的优劣,普通茶友很难通过品饮来判别。

虽然笔者认为普洱茶和其它品类的茶区别在于品饮之后的表现,比如回甘。

什么是回甘?是一种入口时苦涩微甜,苦涩味居上,但在口腔内慢慢回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很多人喜欢喝茶就是因为茶有苦尽甘来这一戏剧性的变化。

但如果碰上回甘都很好的普洱生茶,又怎么通过品饮来分格高下呢?也就是如何去喝出新茶的好与坏,其实还是有章可循的,可以从这几点出发:

1、入口轻柔感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是清甜,是浓重的苦味,还是厚重的涩味?第一口入口,是不是你能接受的?茶叶有苦涩是必须的,对吧?但是入口若是连一丝丝的轻柔感,丝毫对于口中的茶汤没有好感,那这样的茶,相比不会在考虑的范围内。

2、吞咽茶汤的顺畅感

别以为,只有老茶有顺畅顺滑的茶汤滋味,其实不然,新茶的顺滑感,要和老茶区分开来,你在喝新茶的时候,茶汤入口,如果一瞬间觉得舌面像是受了滋润,整个茶汤包裹着舌头,滑滑的,润润的,就像是喝纯净水冲的蜂蜜水,除了水的顺,更多了蜂蜜那种滑。很多时候,我在试新茶的时候,茶汤自己入口就会跳过舌尖,直接滑到舌根部,流进喉部,不会有粗糙,卡喉刮舌的感觉。而有些则不会,这是一个奇妙且很细小的细节,或许你不信,或许你没有注意,不过可以用心留意一下。

3、茶汤是否有层次感

所谓的层次感,这个词,我自己都觉得很飘渺,茶友在喝茶的时候,特别是新茶,可能不会注意,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是会有变化的,如果一泡到底,从舌尖到喉部都是一个滋味,这样的新茶,在后面也不会有多出彩的表现。举个例子,入口,舌尖清苦,停留一会,在舌面会有微微苦感,咽下茶汤,舌根的甜味,喉间呼吸有清香的气韵溢出。回忆,感受一下,手上的新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4、茶香是否丰富

茶叶的香气很多变,如果研究形成的原因,那是很庞大的工程,我们先不管,就看新茶香气是何种,新茶,是否多少会带有青草气,或是淡淡水气,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在喝茶的时候,除了青草气,会有淡淡的花香,森林中树木散发的清香,又或者是站在水果摊前面,那种如有若无的果甜香。也许在闻茶汤的时候不明显,有些新茶的茶汤香气,会包在茶汤里面,入口之后,上腭会出现这些香气。如果有,可以继续往下喝,再看看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香会不会继续出现?

如何判断普洱茶的品质?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一般而言,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七品俱佳。

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之一:质。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普洱茶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各产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又各有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的茶,应该都是普洱茶中之极品,但各自的特点却很鲜明。

“质”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范畴:

1、产区: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最主要的传统普洱茶产区为云南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其他如德宏、保山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茶。这三个大产区的茶各有特点个性,喜欢哪一种全凭个人爱好。

2、时序:以采摘时间为依据。春茶、夏茶、秋茶(茶农们又称秋茶为谷花茶)。三种茶中,台地茶以春茶为上,秋茶次之;而老树茶春茶、秋茶各有千秋,春茶韵胜,秋茶以气足。不管什么茶树,夏茶最次。

3、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老树茶(或古树茶,茶农一般叫大树茶),台地茶(茶园茶)、丢荒茶(荒山茶、野放茶)之别。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变异的或稀有的树品,如紫芽茶、藤子茶等。

备注:

①市面上偶尔会出现一些非茶类、但样子非常像茶的怪品,以“物以稀为贵”高价而沽。好在这种怪品对健康虽然无益,但也无害。

②乔木茶的问题。很多茶友通常将乔木茶和台地茶作为相对立的概念,事实上,乔木应该与灌木相对应。并且,云南大叶种都是乔木茶,即使它的形态是台地的。台地是茶园倚山坡而建,为了采摘方便,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不使茶树长高;也就是说,如果不修剪,它就会不断往上长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并且会出现乔木茶的主要特点:有主干,有侧枝;如果是真正的灌木茶,长多少年也是灌木一丛,例如杭州西湖老龙井寺旁乾隆御封的十八棵茶树,几百年了,还是不到两米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是台地茶,但是已经是几十年的老茶园,加工制成的茶品也颇有老树茶的风格。

4、工艺:对工艺范畴的区分第一步就是生茶或熟茶的区别,这是很简单就能识别的。第二步是区别是否撒面、做面,撒面就是为了美观,把条索色泽较好的放在面上,而里面是一些较次的茶。以里外一致的,不做面的为上。第三步:是否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级别的茶菁进行混合加工。拼配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地方的茶滋味好茶气不够足,用临沧茶进行拼配,就能实现口感淳和有茶气厚足的效果,这种拼配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近年来一些在各种展览会获奖的茶品,尤其是熟茶,大多是经过高明的拼配而达到卓越的品质。但另一种是不良商人把质次价低的原料与部分质好价高的进行拼配,最后以好原料生产的市价出售,现在市面上好多打某某古茶山的大批量生产的茶,以这种拼配较多。

5、储存:储存本不属于“质”的范畴,但由于普洱茶传播历史特殊,便有干仓、湿仓的区别。而湿仓茶,在品质上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普洱茶的真性,一言以蔽之,湿仓茶在口感方面见长而缺少精气神,而且还要是好的湿仓茶,退仓处理还要做得好的。所以综合考虑,干仓为上,湿仓可以聊备一格,不能成为普洱茶的主流走向;从未来看,可以预见,湿仓普洱茶将退出历史舞台,干仓湿仓这一组名词将会成为过去——因为,有不自然的“湿仓”,才出现本真自然的、原来本不必强调的“干仓”。

另外,普洱茶保存在何处最好,这也是一个不可能有定论的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要追求口感汤色的迅速变化,存在高温高湿的地方较好;但是相对来说,变化太快的香气韵味就稍逊一筹;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变化稍慢,但气足韵厚;基本的条件,只要无异味,自然湿度不至于使茶霉坏;稍透气,不要太通风,通风太强有损茶性;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则可。但是到底是追求口感汤色的变化快,还是牺牲一点速度追求气韵,这是很难完全统一的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您自己认为何为熊掌何为鱼了。

高品质普洱茶膏的鉴别方法


高品质普洱茶膏的鉴别方法!茶膏的历史虽长,但是现在消费者了解茶膏的时间不多,我们普及下怎么鉴别高品质茶膏。从茶膏本身来鉴别

1茶膏的工艺特点。

真正的现代普洱茶膏是以普洱茶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和复杂的深加工所形成的高营养茶品。

蒙顿普洱茶膏通过人工二次接种,二次发酵,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工艺使形成了高品质普洱茶膏。它有60年的陈化周期,是真正有生命的茶膏。同时,蒙顿茶膏采取先进技术剔除农残,保证重金属不超标。从工艺特点上,吸取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精华;在品质上,使茶膏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升华。

市面上很多熬制茶膏实质是把正常普洱茶汤进行浓缩,茶膏已无法继续陈化,同时保质期很短。个别厂家混淆概念,打出延续宫廷普洱茶膏的炒作,实属对宫廷普洱茶膏的错误认知。

土法熬制茶膏的特点是其工艺简单、加工门槛低,容易形成产品。熬制茶膏根据原料是生茶和熟茶,就直接称之为熟茶膏或生茶膏。不过也容易理解,熬制过程中通过把茶汤反复浓缩,最终的茶膏冲泡后的口感和原料没有什么区别,是简单的形态变化而已。

实际,根据正规的茶膏质量标准,是没有生熟茶膏的区分的。现代茶膏加工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生产体系,过程控制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种指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背后是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支撑。

2观察茶膏外观。

如果表面泛出一层白霜,则表示出品已有一段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越长,这一点通过观察玉龙胜雪普洱茶膏是最容易的。

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

3观汤色。

这是鉴别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一个简单的判断办法是,把茶膏冲泡后,自然冷却后一两个小时,观察汤色变化,如果出现汤色浑浊或出现沉淀物,则说明茶膏是熬制茶膏,且品质较差。

4口感。

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致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通过此六要素,判断高品质普洱生茶》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品质”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