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洱茶里的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

发布时间 : 2019-12-04
七子饼普洱茶 普洱茶七子饼 普洱茶印级

七子饼普洱茶。

由于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道理,在“贵新贱陈”的原则指导下,大量的陈茶会通过各种渠道处理掉,所以现存的普洱茶最晚不过光绪年间,距今一百多年,至多不会超过两百年。

所以我们从市面上还能看得到的普洱茶来说说它的历史。

目前市面上还能见得到的普洱老茶,按照年代,大体可以分为“号级茶”、“印级茶”以及“七子饼茶”三个重要时代。

号级茶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主要茶品有:百年同庆号(龙马、双狮)、贡品同庆号、福元昌号(紫票、红票、蓝票)、宋骋号(红票、蓝票)、贡品同兴号(厚纸、薄纸)、宋骋敬昌号、敬昌号、江城号、同昌号黄文兴、同昌黄记(红票、蓝票)、杨骋号、普庆号、车顺号、鼎兴号(红票、蓝票)、易武兴顺祥号、易武永茂昌、福禄贡、思普贡茗、群记圆茶、猛景号、新兴号、云南河内号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易武正是号级茶的发源地。现今市面上遗留下来的号级茶,大多都是易武茶。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的荣辱兴衰。

印级茶

从1939年中茶公司成立后,生产首批红印圆茶为开始,至1972年,在这期间生产的茶品为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

主要茶品有红印圆茶、绿印圆茶、无纸红印、无纸蓝印(绿印)、大字绿印圆茶、小字绿印圆茶、黄印圆茶、圆茶铁饼等。

中茶红印

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大多数茶品都是勐海茶厂制造的。

七子饼茶

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而且“七子饼茶”沿用到现在还在使用,所以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主要茶品有黄印七子饼、大蓝印七子饼、水蓝印七子饼,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cy316.Com精选阅读

关于普洱老茶你不得不知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


“号级茶”又叫“古董茶”,其时间年限为晚清至解放初期(50年代中后期),这种普洱茶是由私人商号出产的。在当时均用“号”来命名茶庄,所以出产的茶几乎都称之为“号级茶”。号级茶以圆茶为主,使用石磨压制,通常350克为一饼,一桶有七饼,茶的包装是竹罄,在竹罄顶面标注着制茶商号。那时的茶饼和现在的茶饼不一样,那时的茶饼为“裸饼”没有任何包装,有内飞但是没有内票。

号级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同庆号、宋聘号、车顺号、福元昌号等,存留至今的号级茶,几乎都是易武茶,因为号级茶的发源地就是易武。

普洱茶的辉煌时期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在当时为了管理普洱茶,清政府特意设立了“普洱府”,正因为如此“云南贡茶”得以产生。云南的产茶的茶区非常之多,但是最著名的是六大茶山,而六大茶山中排名榜首的为“易武”。

在“道光”至“民国初期”,易武茶的发展特别旺盛,茶号、茶庄可谓是遍布各地;而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也非常之多,较为著名的有:同庆号、同兴号、车顺号、宋聘号等等。这些商号的兴起,也为号级茶奠定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同时也见证了易武茶山的兴盛与没落。

1950年到1965年之间,国家开始进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普洱茶开始进入国营时期,而私人作坊也从此消失。这个时期出产的普洱茶饼,都会在包装纸之上打印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或者中茶牌圆茶”。

印在当中的“茶”字有黄印、绿印、红印、蓝印等,这些不同的颜色用来命名不同的品种,所以在这个时期的普洱茶,我们都称之为“印级茶”。

50年代无纸红印

印级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红印铁饼、大红印、蓝印铁饼、无纸红印等。

这些都是以前在国营体系下的,因为那时管理比较严,而现在国营企业对普洱茶生产的控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弱,民营茶厂也在逐渐增多,唛号也没有以前那样规范了。

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从号级茶到七子饼


(一)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

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二)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

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

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知识:印级茶纯不纯?什么是印级茶?


导读:根据号级茶的内飞史料,基本上我们可以排除这些古董茶应该都不是纯料茶。那么印级茶呢?他们纯不纯?

印级茶生产期大约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这段时间云南的原料大多作为红茶(滇红)和绿茶(滇绿)创汇去了,但仍有一部分原料拿来作为普洱茶之用,也就是滇青毛料,根据云南省下关茶厂志(简称下志)第83页记载:下关茶厂加工的晒青毛茶均来自各地州,茶厂根据历年收购经验订定自己收购的样茶,在各茶叶集散地收购。1954年省公司下发通知,将茶叶产地划分为六个区,其中下关茶厂的茶叶主要由以下各区调入。1、顺宁区:包含昌宁、云县、顺宁、蒙化各地。2、缅宁区:包含勐库、双江、缅宁、镇康、耿马。3、景谷区:包含景东、景谷、江城、思茅、墨江、元江、镇沅等地。4、佛海区:包含西双版纳、镇越两地。

另外,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简称“省志”)第68页记载,50年代滇青毛料的收料范围大概是思茅、普洱、景谷、镇沅、勐海、勐遮、澜沧、景洪、江城、勐腊、易武、景东、临沧、耿马、云县、双江、巍山、永平、德宏、文山、元江、新平、德宏外四县、宜良、路南、昭通等,收料范围广大,可见这个时期的茶不可能是纯料。

从上述史料可知,50到70年代云南当地嫡亲所产滇青普洱茶的原料已经绝非纯料了。1973年之后,云南从广东学得了渥堆之术,勐海下关两个茶厂相继出头,76年开始借着“广交会”这个媒介直接与香港几个茶叶进口商如德信行、天生公司、南天公司、东荣公司、元亨茶行等直接贸易,自此普洱进入了唛号茶的世界,7452、7572、7542、7532、8582、8592、8653、8663、7581等数唛号全面席卷市场,唛号茶代表了普洱茶进入了配方相对稳定的“拼配时代”。

据笔者所知,近20年内,第一片印有山头

从号级茶到七子饼: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


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

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

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

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什么是印级茶?带你了解‘印级’茶的真正意义


前言:普洱茶是属于越陈越香的茶类,在现今标榜老茶为荣的时代,追求陈年普洱茶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而印级茶就属于陈年老茶中的典型例子,可能我们都没有机会品饮的到,但作为普洱茶历史知识和谈资,还是可以集中的来说一下!

1、1950年之前,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号级茶时代,俗称的“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字,也就是内飞。

2、50-70年,所谓印级茶品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的颜色印刷,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70年代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是印上“中国茶叶公司”的字号,而是由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比如:七三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

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意义是什么?

红印: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的。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中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黄印:“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60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在“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绿(蓝)印: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是什么?


“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这些名词是按照年份来划分的。

新茶:指的是新近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老茶(旧茶):在云南当地,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而在广东、港台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称之为“老茶”。

陈茶:代表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前面都会加上精确的年份,例如,“5年陈茶”。

中期茶的两个概念,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这个概念转化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认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尽管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明确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达到较好阶段的茶品。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七子饼茶: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

关于普洱茶的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


喜欢普洱茶又对普洱茶了解不深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被很多时间概念搞得一头雾水?什么“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是个什么?很多茶友涉及到这些词的时候是懵的,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词的意思吧。

这些名词是按照年份来划分的:

新茶:指的是新近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老茶(旧茶):在云南当地,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而在广东、港台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称之为“老茶”。

陈茶:代表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前面都会加上精确的年份。例如,“5年陈茶”。

中期茶的两个概念,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中生代普洱茶”这个概念之上根据市场细分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认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尽管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明确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达到较好阶段的茶品。

中期茶另一个概念,是指大品牌在某一精确年份之间的茶。我们以大益、下关、中茶普洱为例,来看看: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T8653铁饼(357g)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中茶普洱中期茶:是指出厂10年左右的中茶普洱茶

当然,以上三个品牌茶企的界定并非唯一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茶友带来困扰和误导。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代表性老茶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的荣辱兴衰。

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代表性老茶有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

88青饼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是业内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定称谓。

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不过,以上只是当年国营体系主导下的做法。现在,随着国营体系对普洱茶生产管控的弱化,随着民营普洱茶企的不断增加,唛号的做法现在不再是严格规范使用了。

从号级茶到七子饼 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


(一)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二)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什么是古董印级茶?


1953~1957年间由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八中茶”商标饼茶。民间称红印、甲乙蓝印、蓝印铁饼等等,亦有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土首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所生产茶饼,七子黄印、中茶简体字、73青钢瓶(小绿印)乖茶品并入统称。

印级茶的称呼,最早在香港坊间流传,于1995年邓时海教授《普洱茶》一书系统整理与界定才成为业界所共认知。

八中茶

中国茶业公司于1951年9月14日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商号:8071,同年通知全国直属茶叶公司统一使用。商标设计为“外八中红字,内绿茶字”,坊间称“八中茶”。有着“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之涵义。

印级茶

1953至1957年间由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八中茶”商标饼茶,坊间称红印、甲乙蓝印、蓝印铁饼等等,亦有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所生产茶饼,七子黄印、中茶简体字、73青饼(小绿印)等茶品并入统称。

红印

外包装“八中茶”之“茶”字为红色印刷,整个外包装纸均为红色,称之为“红印”。坊间红印之外包装有数种,但应只有薄油纸包装是为20世纪50年代茶品,无光粗棉面纸类均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新包装,亦后根本就是后期茶品。

无纸红印

早年为坊间称为1942年茶品,后以八中茶设计与注册时间证实,仍为1952年以后所生产。据了解,红印无包装纸原因,应与香港早年仓储及销售习惯有关,推测为蓄意将包装纸剥除以利放仓与销售。香气口感不下于有纸红印,然目前坊间常以无纸蓝印甚或部份无纸八中黄印替代,饼模茶质上有差异,但无经验者难以辨识。

甲、乙级蓝印

外包纸八中茶之茶字为绿色印刷,下端原印刷有甲级、乙级字样,后于其上以人工盖印蓝色方形印色,称之甲级蓝印、乙级蓝印。使用猛海茶区野放茶,茶菁级数较红印为细嫩,导致香气口感与汤质较不如红印,价格一直在红印的一半。二者幷非独立包装,时与大字绿印、小字绿印混合筒装。

大字绿印

甲、乙级蓝印相同包装,然无印刷上甲级、乙级,且无人工蓝色盖印。基本上四种混装之蓝、绿印香气口感十分接近,若有些微区别,均应仓储与个别状态。蓝、绿印较之红印与蓝铁在外包纸与年份上较无争议。

小字绿印

外包纸印刷为美术字体,与蓝印铁饼相同。于四款蓝、绿印中,数量最少之包装,茶质香气口感与其他三款差异不大。

因多数早期蓝印铁饼茶品外包纸与内飞茶字为蓝色印刷,故称蓝印铁饼;又因包装印刷版本与小字绿印相同,故又称绿印铁饼。然中茶公司生产印级茶只于1952-57年间,使用125克平底铁模是于1955年开始,也就是说印级茶之铁饼生产时间只有在1955-57年间。

以当时历史时代背景,难有可能在五年间生产七种以上不同包装纸质、印刷、饼模,且茶菁使用差异甚大。根据茶菁与饼模、外包纸判断,应只与其他早期印级茶一样肥壮、外包纸质与红、蓝、绿印相同之薄油纸,才是五零年代茶品。

普洱茶种的“印级茶”


在普洱茶行业内,红印、绿印皆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无人不识。“印级茶”中的精品,“红印圆茶”更是称霸市场。那什么是“印级茶”呢?为了让更多的茶友能了解印级普洱茶,今天向您粗浅地做些介绍。

“印级茶”缘起于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勐海茶厂成立之初,以其优秀且独具个性的内在品质获得海内外好评之后,由于其高品质及其包装上内圈字体的不同颜色,茶友们便自发地以其包装上的颜色命名“印级茶”系列产品,为其“加冕”上“印”字桂冠,在普洱茶界享有极高的盛誉。

1949年至1967年中国茶业生产的“印级茶”产品,也就是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1968年以后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时光流转,“印级茶”已成为普洱茶界推崇备至的元老级茶品,凝聚了一代茶人的特殊情感,以及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品鉴“印级茶”,茶友们常会用“顺、柔、活、洁、亮”来评说。这既是感受普洱茶茶性、茶美、茶俗的过程,也是评审普洱茶品质好坏、有无收藏价值的重要过程,当中充满茶文化的乐趣。

印级普洱生茶


印级普洱生茶有:易武正山、南糯山、班章山、攸乐山、倚邦山、邦崴山六大茶山的经典六大野生茶饼,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饼型工整、松紧适度、条索完整、汤色黄亮、香气显、叶底色泽嫩黄绿。

1、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的茶叶属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口感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大所有人接受并喜欢的茶品。

2、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的茶叶香气轻柔、刺激性较低,口感甘醇顺滑,味醇清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但经过时间陈化后,茶叶韵味也比较厚足。

3、攸乐茶山

攸乐山所产茶叶茶香气高扬,口感苦涩度稍高,回甘快而持久。

4、南糯茶山

南糯山所产茶叶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

5、班章茶山

班章山的茶叶以质重、气强著称。口感刺激性强而协调、舌面苦味重、回甘快、茶气强而持久,香气下沉,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

6、邦崴茶山

邦崴茶山所产茶叶其香气高锐持久,香甜质量饱满,是云南大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它滋味浓烈,醇厚稳健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汤色清澈明亮,越陈越香。随着陈期的延伸,品质越佳。

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是什么?你知道吗?


普洱茶真是个奇葩!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被很多时间概念搞得一头雾水?神马“新茶”、“老茶”、“中期茶”、“印级茶”、“号级茶”,彻底凌乱了!

这些名词是按照年份来划分的。

新茶:指的是新近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老茶(旧茶):在云南当地,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而在广东、港台等地,10年、15年以上方可之为“老茶”。

陈茶:代表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前面都会加上精确的年份,例如,“5年陈茶”。

中期茶的两个概念,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这个概念转化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认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尽管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明确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达到较好阶段的茶品。

中期茶另一个概念,是指大品牌在某一精确年份之间的茶。我们以大益和下关为例,来看看: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T8653铁饼(357g)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当然,以上两个品牌茶企的界定并非唯一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茶友带来困扰和误导。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以圆茶为主,石磨压制,一饼350克,七饼一桶,外用笋叶包装,包装顶面有制茶商号标志。茶饼不像现在用棉纸包装,裸饼,没有内票,有内飞,上面记录着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

宋聘号:红标宋聘

同庆号:双狮同庆

代表性老茶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的荣辱兴衰。

印级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出产的普洱茶,亦被称之为“印级茶”。

50年代无纸红印

代表性老茶有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从文革时期圆茶改名为七子饼,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

▲88青饼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是业内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定称谓。

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不过,以上只是当年国营体系主导下的做法。现在,随着国营体系对普洱茶生产管控的弱化,随着民营普洱茶企的不断增加,唛号的做法现在不再是规范了。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什么是普洱茶里的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什么是普洱茶里的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七子饼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