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又一文化被挖掘——普洱茶膏!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云南 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饼茶

普洱茶云南。

云南又一文化被挖掘——普洱茶膏!云南,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更是许多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今天,继云南白药、普洱茶等传统文化之后,又一重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精华被挖掘,那就是茶膏。

很多人认为茶膏是普洱茶的一种,所以茶膏文化与普洱茶文化是一样的。这种认知是有很大的偏差的。不说茶膏的制作工艺与普通的普洱茶有很大差别,仅仅从茶膏的饮用对象来说,与大众化的茶文化不同,茶膏代表的是一种贵族文化。

作为普洱茶的特殊成员,茶膏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朝廷贡品。成为贡品最主要的是因为其乃茶中最高端的存在。这种存在为什么直到现在也不为人知,主要就是因为朝廷把它牢牢的控制在手里,民众根本没有见到的机会。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清。在清朝的时候,被正式命名。清朝不仅把茶膏作为贡品,甚至把生产地迁到宫廷内。在清朝,茶膏仅仅供皇族或者贵族享用,偶尔会作为礼品用于外交。

茶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从侧面反映的是封建时期贵族的生活。从茶膏的生产、用途、饮用方式等等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封建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这种生活方式是与丰满的具象的,与史书中记载的只言片语的抽象是不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补充了史料的不足。

茶膏的古代制作工艺、制作人群、享用人群、饮用方式等都是独立存在的,这种独立的存在形成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特有的内涵和表现,并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和信念,这是茶膏作为独立文化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明。

茶膏文化的挖掘,不仅仅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让茶膏这种独特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cy316.cOm扩展阅读

一文入门普洱茶感官评审(五)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是认知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的步骤,也是判断一款茶的优质与否重要参考因素,是茶叶品质判断重要的一环,今天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关于普洱茶感官审评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重、冲泡、开汤审评。

干评:主要从茶品的外形的四个因素即: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轻重)、整碎、净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色泽来审评。主要看茶的色泽与形状,色泽有四个审评维度:深浅、润枯、鲜暗、匀杂。

外形审评常用术语:端正、松紧适度、龟裂、平滑、缺口、泡松、松泡、歪扭(沱茶)、通洞、脱面、芽头、单张片、茎、梗、猪肝色、黑褐、黑润、棕褐、褐红、泥鳅条、折叠条、壮结、金毫、乌黑、褐黑、显毫、锋苗、重实、轻飘、粗松。

取样:分为散茶取样和紧压茶取样,取样的时候要保证取样均匀。

开汤评审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一文入门普洱茶感官评审(四)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是认知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的步骤,也是判断一款茶的优质与否重要参考因素,是茶叶品质判断重要的一环,今天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关于普洱茶感官审评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重、冲泡、开汤审评。

干评:主要从茶品的外形的四个因素即: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轻重)、整碎、净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色泽来审评。主要看茶的色泽与形状,色泽有四个审评维度:深浅、润枯、鲜暗、匀杂。

外形审评常用术语:端正、松紧适度、龟裂、平滑、缺口、泡松、松泡、歪扭(沱茶)、通洞、脱面、芽头、单张片、茎、梗、猪肝色、黑褐、黑润、棕褐、褐红、泥鳅条、折叠条、壮结、金毫、乌黑、褐黑、显毫、锋苗、重实、轻飘、粗松。

取样:分为散茶取样和紧压茶取样,取样的时候要保证取样均匀。

开汤评审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尝味道

1.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一文入门普洱茶感官评审(三)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是认知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的步骤,也是判断一款茶的优质与否重要参考因素,是茶叶品质判断重要的一环,今天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关于普洱茶感官审评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重、冲泡、开汤审评。

干评:主要从茶品的外形的四个因素即: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轻重)、整碎、净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色泽来审评。主要看茶的色泽与形状,色泽有四个审评维度:深浅、润枯、鲜暗、匀杂。

外形审评常用术语:端正、松紧适度、龟裂、平滑、缺口、泡松、松泡、歪扭(沱茶)、通洞、脱面、芽头、单张片、茎、梗、猪肝色、黑褐、黑润、棕褐、褐红、泥鳅条、折叠条、壮结、金毫、乌黑、褐黑、显毫、锋苗、重实、轻飘、粗松。

取样:分为散茶取样和紧压茶取样,取样的时候要保证取样均匀。

开汤评审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一文入门普洱茶感官评审(二)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是认知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的步骤,也是判断一款茶的优质与否重要参考因素,是茶叶品质判断重要的一环,今天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关于普洱茶感官审评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重、冲泡、开汤审评。

干评:主要从茶品的外形的四个因素即:形状(大小、长短、粗细、轻重)、整碎、净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色泽来审评。主要看茶的色泽与形状,色泽有四个审评维度:深浅、润枯、鲜暗、匀杂。

外形审评常用术语:端正、松紧适度、龟裂、平滑、缺口、泡松、松泡、歪扭(沱茶)、通洞、脱面、芽头、单张片、茎、梗、猪肝色、黑褐、黑润、棕褐、褐红、泥鳅条、折叠条、壮结、金毫、乌黑、褐黑、显毫、锋苗、重实、轻飘、粗松。

取样:分为散茶取样和紧压茶取样,取样的时候要保证取样均匀。

开汤评审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一文看懂普洱茶南北仓储的口感区别


很久未写了,闲来无事,跟同行交流聊天,谈到大益茶乃至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广州仓储的普洱茶,卖到北方或者说卖到除华南地区之外的地方,总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争议最多的就是广州仓的“闷仓味”,北方理解为“霉味”,多数情况以退货解决,损失不算还直接降低了相互的信任度!既然和仓储相关,那我们就谈谈普洱茶仓储的几组名词:

1、干仓,湿仓;

2、昆仓、北仓,广仓

3、霉变味,仓库味

一、干仓和湿仓

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干仓”,所谓干仓我们指的是干净且相对干燥的仓储环境简写,干净第一,干燥适度!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它离不开湿度和温度。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普洱茶的转化是由酶促反应和微生物促进发酵,使得口感的不断变化。参与转化的微生物简称有益菌落,酶促反应和有益菌群的生存和活跃,讲究温度湿度,温度在20—30℃左右,湿度在60—70%为佳。

这个,就是正常能储存出好茶的广东仓环境。

“酶促反应”,具体化学名称(找度娘)通俗来说就是通过适当的湿度环境,有益菌大量繁殖会产生酶类物质,而这些酶类物质会促发酶促反应,就是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催化剂催化来自茶叶里的有机物质。在有益菌大量繁殖过程中慢慢改变茶叶色泽,香气,滋味等等。

酶促反应呢,跟温度相关;而有益菌,则跟湿度相关。

温度低了酶促反应缓慢甚至停滞。湿度高了,霉菌的繁殖速度快于有益菌。导致霉变。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研究,酶促反应活跃度和有益菌繁殖相对的最佳温度在20℃~30℃以内,湿度在60%~70%为佳。

这个,就是广东茶人根据经验和科学依据,人为创造出来的干仓环境。

二、昆仓、北仓和广仓

再来了解下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普洱茶的转化

1、高温高湿:温度长期高于30℃,湿度长期高于75%,茶叶霉菌繁殖速度快过有益菌使其产生霉变,后期无法品饮——这就是湿仓了。

2、高温低湿:温度长期高于30℃,湿度长期低于50%,有益菌难以繁殖,由于温度偏高酶促反应加快,使得陈化缓慢,长期下去易产生高温仓!——正常情况下,很少这种仓。

3、低温高湿:温度长期低于10℃,湿度长期高于75%,这种状态下酶促反应与有益菌繁殖缓慢,长期下去,茶叶香气差,饼面颜色阴暗,不够油亮,同时也有一定的发霉的风险!——这种仓应该也不容易存在。

4、低温低湿:温度长期低于10℃,湿度长期低于50%。过于低温低湿,使得普洱茶的酶促反应和有益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长期放下去口感基本无转化。——昆明仓、北方仓基本这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再来谈谈广州仓和北方仓口感区别!

广州仓特点:足够的温度和湿度。

优点:自然环境影响,生茶转化快,汤色红甜润,茶汤厚度好,熟茶滑润醇和!

缺点:不够清爽,香气对比北方仓储略低沉(环境因素)。所以为什么广东雨天喝茶通常喝不到茶的正味!

北方仓特点:温度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不错,湿度大部分时间不够。

优点:口感纯正,香气高扬,层次感强。

缺点:不具备广州仓的优点了——转化慢,不够滑润!

三、霉变味和仓库味

对比以上特点我们再来重点说说广州仓的仓味。说到仓味,大家通常联想到湿仓。其实,湿仓茶,指的是霉变茶,从味道到饼面再到叶底都已经因为湿度太高受潮霉变了的茶。

我要重新定义下广州仓储里的“仓味”定义——仓味,指的是仓库的味道,是基于广州仓湿度高,通风不够及时导致的闷仓味!

这种茶的香气与仓库的味道并存,饼面也是油光的,除了轻微仓库味道和茶香略低沉,其余均为北方仓储达不到的优点。尤其是刚出库的茶!味道明显!

这种茶,需要从大仓库里搬出来,重新接触新鲜空气,还需要空气有流动,而且不超过相对湿度75%,以便散去仓库味道——这,就叫做“醒茶”。

这就好比我们伟大的建筑工人长期户外工作,表面蓬头垢面,内心是缺美无缺,回家洗洗,一样都是黄种人,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常人!茶叶也一样。

如广州仓储的茶放在北方干燥的通风环境中半个月左右,散去仓库味道,去除水气,即可达到南北优势结合的特点!各位茶友不妨散提、单饼购买些好仓储出来的广仓茶,醒醒茶,试试!

声明:

普洱茶膏被追捧


普洱茶膏被追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从2002年至2013年,茶叶出口从23万吨增长到31.4万吨,出口金额从3.4亿美元增至10.4亿美元,形势大好。不只茶叶,茶膏的市场份额额逐年增大。

茶膏虽然是茶行业的新生代产品,但追其历史,可远追溯到唐朝古代。历史中,普洱茶膏一直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与达官贵人享受,民间鲜有听闻,至现代,一些茶行企业将古代茶膏制作,流通与市场中。然而由于茶膏制作工艺复杂,众多茶业做制作的茶膏技术和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尽管如此,茶膏还是打开了茶叶消费者的心门,受到了茶叶消费者的大力追捧。

2008年,由广州帝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以张鹏飞为首的强大的专家科研团队,历经数载,独立研发了十多项专利技术,并联合了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及技术研究机构之精英人士,成功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剖析皇室普洱茶膏制作工艺,让茶叶消费者们真正享受了古代皇室专用贡品质量的茶膏制品。

茶膏在现当代已经成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冲泡的养生茶文化。平衡健康养生已经是当代人的快节奏、高压力生活总的刚性需求,御茗堂茶膏中富含高于原茶30—50倍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有益物质,能够清理人体血管内垃圾、高效排除毒素、抗衰老、从而达到平衡养生的功效,成为了都市人群健康生活的新潮流。

一文读透关于普洱生茶的知识


生普,可能是很多喝茶人的起点,也是茶友普遍公认的最具魅力的茶,甚至被誉为茶叶的“终极追求”。作为普洱茶的大半个代表,我们对生普的了解究竟又有多少呢?

什么是生普?

生普也称为生茶。普洱生茶的定义,是以在云南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云南大叶种茶内涵物质丰富,是制作生普的上佳原料。

当然,云南大叶种茶的适制性很强,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制作普洱生茶、熟茶,还可以制作红茶、绿茶和白茶等其他茶类。所以说,很多入门茶友认为云南茶树上产的茶就是普洱茶这种说法不准确。

生普的工艺

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步骤有采摘-摊晾-杀青-摊凉-揉捻-阳光晒青-紧压(或散压)。其中,杀青和干燥是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低温杀青起到钝化酶的作用而不是杀死酶,这保留了茶叶的活性,达到后期可继续转化的效果;阳光晒干相比于高温烘干也会起到低损耗茶叶活性物质的作用,这两步工艺也决定了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质。

生普的特质:越陈越香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特色,而收藏普洱,业内尤其特指生普。由于工艺特性,普洱生茶有的良好的活力,制成后普洱茶还会继续转化,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口感滋味。

新茶阶段,香气高扬,蜜香型突出,口感滋味比较霸气,茶性偏凉。随着时间的延伸,生普中的刺激性物质降低,口感更加醇厚柔和,逐渐显现陈香,茶性趋于温和,汤色也会由最初的淡黄、明黄向金黄、橙黄、橙红转变,年份越久,甚至可以转化出酒红色。生普的冲泡

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经久耐泡,冲泡次数可达20-30泡左右,茶叶取量需根据饮茶人数和个人口感喜好而定,一般情况下6-8克为宜。

生普储存方式

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但需要良好的储存方法来实现。收藏普洱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茶品存放环境干燥;

2、避免光照;

3、隔离异味;

4、生普熟普分开存放。

人人享受的生普,现代的生普

生普在当下多选用上佳的茶叶来制作,一般为春茶、高山区大叶种茶,追求更加极致的甚至要选择数百年古树茶来制作,消费者们对于生普的理解和看法也越来越成熟,综合来看,生普是云南上等的茶叶的最佳呈现方式,而且生普人人可以品饮,人人都可以收藏。生普,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的,人人可以触摸得到的极致享受。

被遗忘的茶膏文化


那一日,雾霾光光,天也蓝蓝,阳光大欢喜,白云观自在,郑州的冬天出现了少见的清爽、安逸。当阳光安详地踱进了悠乐居的大门,其香阁茶室内青青葱葱的绿色,正衬托那公杯中耀眼明媚的一抹红光。

初见茶膏始惊艳

茶室主人李佳娴熟地从罐中抖落几粒不圆不方的“东西”至公杯,水注顷刻间,不起眼的颗粒在水面漂浮羽化,仙女散花般卷起袅袅丝带,仿佛用仙术将清水变作橙红晶亮的琥珀色。咂巴咂巴嘴,微涩、微苦,浓郁的茶香奔涌而来,原本因冬燥的喉痛鼻塞也觉得好了大半,五脏六腑也好似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安抚了一番,舒坦许多。

不禁请教,此乃何方神药?李佳笑道:“这黑乎乎的东西不是神药,乃茶膏也。”

历久弥新的茶膏文化

茶膏,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由来已久。茶膏之妙古来有记,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曾提道:“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由此可知,茶膏应不止一种颜色。

得知如此,我便垂涎求颗“绿色仙丹”尝尝鲜。李佳讲道:“方才喝的是蒙顿茶膏中的‘鸿运当头’,这次来换一泡‘黑金’,这其中拼配了部分老茶在其中,细细品味,可以喝到媲美七十年老茶的药香滋味呢。”

取之三粒,投掷沸水,黑金融化得很快,稍不留神的工夫,杯中已分明是内外两圈,内圈红似落霞,外圈灿若熔金。小啜一口,绵滑甘醇,且茶气十足,药香中还掺有一丝丝浓郁枣香,汤色通透无浑浊,令品饮者不得不为其净化萃取的老道技法所惊叹。

据李佳介绍,这看似清透的茶膏制作起来可是相当不易。宫廷记载的古法工序竟有86道之多,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产量极低,且成本奇高。后经多年的研究实践后,创造了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制作工艺,避免了高温对茶膏内含营养物质和香气成份的破坏,茶味更贴近原茶本味;随着后续陈化,口感会更加醇正,陈香味更足。

茶膏始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曾一度跃为宫廷御品,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其价值也是千金难求。近年来拍场上屡见不鲜的清代茶膏拍品,也成为收藏者们热追的对象。

2004年广州,一块清代的百年老茶膏就曾震撼了茶界,难能可贵的它居然来自鲁迅先生的遗物。

鲁迅收藏的茶膏是清宫贡品,国家博物馆闻讯,赶在拍卖之前表示有意收藏,鲁迅后人们决定只拍卖其中一块茶膏。这块茶膏备受追捧,拍卖现场观者如云,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1.2万元成交。3克茶膏竟能拍出如此天价,可见百年老茶膏经过岁月的洗礼,仍具有越陈越香,价值斐然,品饮价值与收藏空间。

此刻望着杯中莹光斑驳的宝石色茶汤,不禁感慨时光的缩影竟如此神奇,恍惚中想起《红楼梦》中妙玉用陈年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烹煮,才得露珠的清冽、阳光的甘爽。苦涩的浓郁,回甘的喜悦,淡泊的平静,悠长的韵味,统统融进这杯中,化作一缕心头的茶香。

普洱茶膏文化


普洱茶膏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膏的功效与作用很丰富,普洱茶文化很深奥,那么普洱茶膏文化怎么样呢?普洱茶膏有什么文化呢?

我国普洱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云南土司以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叶为原料,采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小范围制作,形成普洱茶膏雏形。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接受,成为上层贵族(包括活佛级以上的僧侣、宗教领袖)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民间则禁止流通。之后,清朝皇室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接触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云南普洱茶团茶和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到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开始制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普洱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

宫廷制作的普洱茶膏成为茶中珍品,始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能够得到它的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赏赐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使用,只是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一旦身体不适时才拿出冲饮。

据史料记载,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茶,经过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汤色浓艳,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以上就是对普洱茶膏文化的介绍,大家通过以上的讲述是否对普洱茶膏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了呢?

一文告诉你普洱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


相信很多很茶友们一定听过“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说法,也有不少茶友品过存储期二三十年的老茶。而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每一种事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区别在于保质期时间的长短。

那么普洱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呢?老茶会不会到达一定的时间后就失去了品饮的滋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两个方面来看。

1、从品饮价值来看

一款茶的品饮价值,即适口。喝茶的人不同对茶的适口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适不适口嘴巴和身体会告诉你。

目前公认的是普洱生茶的保质期要长于熟茶,因为在制作工艺上生茶没有渥堆发酵这一步骤,茶叶中保留了大量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后期的转化中所花时间更长,变化更加丰富。

而熟茶经渥堆发酵后,茶叶中活性物质减少,在后期的转化中变化没有生茶那么丰富。

影响一款普洱茶保质期长或者短的因素包括:茶的选料、工艺、后期的仓储环境等。若是这些因素都不满足,那么这款茶的保质期会很短,品饮价值自然也低。

先从以春茶鲜叶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成的生茶在昆明干仓下来说:

新制成的生茶,三个月左右为保质期的起点,此时品饮优缺点一目了然;

存储一年以后的生茶,为保质期的初始阶段,此时适合饭后小啜;

七年以后的生茶,为保质期的上升期,此时茶中陈香略显,茶性温和;

二十年及以上的生茶,达到保质期的峰值,这样的生茶是不可多得的良品,其不仅茶香丰富,对降脂减压等有较好功效。

超过百年的生茶,已经失去品饮的价值,整体品饮口感和存储价值处于回落阶段。

再说选料优质、工艺精良,在昆明干仓下的熟茶:

刚制成几个月的熟茶,堆味重、茶性燥热,此时属保质期开始;

存放三年左右的熟茶,堆味退去,茶性朝着温润转变,此时属保质期的升值期;

存储期在十年以上的熟茶,茶性温和,茶香纯粹,滋味甘醇,此时属保质期的优质期;

存储二十年以上的熟茶,茶性温和,滋味甘醇,达到保质期的峰值。

总结一下,昆明干仓温度和湿度较低,普洱茶在存储的过程中转化所需时间较多。

生茶因在制作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活性物质,在后期的转化中表现出较大优势。

而熟茶因经过发酵后,基本成熟。后期的转化中变化不大。

从品饮价值来看,普洱茶是有保质期的,当其到达一个峰值以后,即我们所说的最佳品饮期,品饮的价值也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降直至丧失。

2、从精神文化价值来看

普洱茶除了品饮外,另一个价值在于其上有着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关于云南茶的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下可察今。

真正以“普洱茶“作为名称是在清朝,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茶马互市的兴起带动了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今天我们仍能在易武、版纳看到那沧桑厚重和充满历史感的茶马古道。

迄今在故宫里珍藏着的“普洱金瓜贡茶”是普洱茶文化延续的代表。珍藏至今约莫有百年时间,历经时光的沧桑巨变,保存完整,茶芽仍能清晰可见。

有专家尝过其味:“汤有色,但茶味淡。“真正达到了“无味之境”,虽然已经没有了品饮的价值,但在在精神文化上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近年来,云南普洱茶山头茶的兴起。从另一角度来看,许是少数民族饮茶文化被发掘和重视。

大自然赐予这些人民天然的资源,他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饮茶、制茶。

早在茶中融入了人的情怀,所以当都市里的我们在品饮一杯茶的时候,除了适口另一个因素便是感悟茶中情怀了。

因而从精神文化价值来看,普洱茶的保质期是无期限的。

综上所述,普洱茶从品饮价值来看保质期并不是无期限的;而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普洱茶的保质期是可以无期限的。

普洱茶膏在清代被定名


普洱茶膏在清代被定名!清代的茶叶发展是继中国唐宋之后又一个顶峰。与唐宋时期不同的是,唐宋只专注于饼茶的制茶技艺。而清朝则是“百花齐放”——各类茶及不同的制茶技艺群芳斗艳,色彩斑斓。我们现今熟知的“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等,都是在清代得以正式定名。

普洱茶与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自己的名称。

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清朝政府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普洱府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统管当地的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这就使在云南普洱府管辖区域交易的大叶种茶统称为普洱茶。进而又将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团茶、饼茶、沱茶、砖茶,统称为普洱茶。就在清朝设立普洱府的当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叶,制成普洱团茶、女儿茶和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

茶膏再次悄悄浮上水面。依旧是贡茶的角色,依旧神采飞扬。毕竟在当时,被皇帝钦点的茶品,是何等的荣耀。

这个茶膏其实就是普洱茶膏的前身,云南土法制作的普洱茶膏。

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而初创的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与唐宋茶膏的制作工艺有很大区别。宋代茶膏是采用“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方法,将蒸熟的茶叶榨出茶汁,并将茶汁经空气氧化与干燥后演化为“膏化物质”。而云南土司的大锅熬制茶膏,则是借鉴古代中医熬制“药膏”的工艺,直接搬过来使用的一种制膏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相比宋代茶膏的制作,更简单易学,人人都可操作。而且,对制膏设备的要求也没有宋代制膏需要“大小榨床”的要求。只要有锅,无论是在家里或是茶坊都可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不仅一下子接受,并且迅速推广。由于它的操作简单,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食品生物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

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气一并挥发,必然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的缺失

三是大锅长时间熬炼,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会很大。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普洱茶“忌高温”的特性。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仍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作为贡品。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初始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情况在乾隆执政后,迅速得以改变。

有一个小故事,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疑案,令当今的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在雍正皇帝“驾崩”的第三天,雍正还没有入殓,有诸多重大问题急待处理的情况下,乾隆就下令将宫里专门为雍正“炼丹”的道士驱逐出宫。

为什么?

其实,在乾隆心里,他认为“皇阿玛”(即父亲)的死,很可能与道士提供的“丹药”有关。

雍正皇帝在世的时候,尤其是晚年,对道士们搞的“炼丹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认为这种“丹药”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他不仅派人到处寻访这些“炼丹”高手,还将他们引到宫里,并专门为他们设置了“炼丹间”。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观念。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我们没有确切的纪录知道古代的服药者吃什么丹药以求长生,但若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记载,他们所服食的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

“炼丹术”中所使用的各种金属矿物都是由土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学说中就有土生金的说法。于是当时就有一种设想,那就是认为矿物在土中会随时间而变的。例如认为雌黄千年后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后化为黄金。朱砂200年后变成青,再300年后变成铅,再200年成为银,最后再过200年化成金。能不能加速这种变化呢?这时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在“鼎”(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中能做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于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炼金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到了秦皇汉武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炼金术就大发展起来,这时不仅要由低贱的金属如铜、铁等制造出贵重的金、银来,还要为统治者修炼出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来。

后人将这场探索活动叫“金丹术”。他们把人与物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这时炼丹家就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与普通物质配合就能变成黄金。

由于“炼丹术”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在炼丹术发展初期就有人服食丹药,首先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曹操的义子)带头服用“五石散”,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社会上“服石”之风盛行。由于“五石散”中主要成分为砷制剂,服后浑身发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脱,所以社会上就又流行起宽肥的服装,甚至有人索性躲在竹林中,脱光了衣服混日子,还被誉为高士。后来炼丹家们进一步又炼出了升华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点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就这样,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果不是中毒就是发病死亡,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所造成社会危害相当严重,可与今日的吸毒热相比。所以在当时的古诗中就有“服石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批评此事。

但尽管如此也未能因此而停止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中国历代皇帝几乎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仅在唐代,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炼丹术”的牺牲品。

但乾隆不同。青年时的乾隆广闻博学,已开始通过国外来的传教士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科技,尤其是了解到一些化学知识。他隐约感到,这种“炼丹术”制成的“丹药”内含大量的铅、砷一类的重金属,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这种观点与当时传统的医学是相违背的。因为当时被奉为“医圣”的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认为:“粉锡(铅粉)辛寒无毒”。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显然是错的。

但是,乾隆皇帝还是将道士逐出皇宫,并中止了“炼丹术”。应当说,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尊重科学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云南的贡茶——“普洱茶膏”。这又是为什么呢?

翻阅清朝的各种史料,我们发现,自乾隆当政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上贡朝廷的数量相比雍正时期不是在减少,而是逐年扩大。但有一点,是很多人不注意的,那就是少了“普洱茶膏”。

我们从很多反映云南上贡的茶品目录中,再也没有看到“普洱茶膏”的影子。是普洱茶膏就此停产?还是清朝皇宫将其逐出,不再列为皇室的饮品?

答案出乎我们的意料。

普洱茶膏不仅在乾隆时期,乃至以后,始终成为皇帝的主要茶饮品,而且,还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海外使节(后面章节详述)。那么,这些普洱茶膏又是怎么来的?答案也同样出乎我们意料:

是清朝皇宫自己制作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

第一,当时的云南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经常出现“反清复明”,加之地处在边陲,离京城路途遥远,统治者极为害怕投毒;

第二,云南土法制作的茶膏基本上以熬制为主。这种反复的熬炼与“炼丹术”有点相似,其铅、砷的含量自然很大。加之这种高温会破坏茶叶多种营养物质,失去原有的价值。

于是,乾隆时期,乃至以后的茶膏制作被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创造了一种新的“压榨制膏”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原料仍然是云南上贡的普洱茶。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选料更精细,或者防范茶中投毒,竟在御茶房之外建了“清水房”,将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检验—解块—漂洗—检验”。在正式压榨前对原料进行检测和“预处理”。然后将其移到御茶房正式压榨制作,其压榨的整个工艺极其复杂,所有的制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没有任何高温的过程,使生产出的“普洱茶膏”在品质上有了新的提高,一跃成为宫廷制品(又称为“宫廷御品”),使普洱茶膏的制作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普洱茶膏”由此正式确立。也就是我们现今俗称的“宫廷普洱茶膏”。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正式纳入其中。这是我们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他出身官宦之家,其父知医,本人自幼爱好医学,勤于钻研。他曾开辟药圃(即养素园),亲自种药,以获取直接经验;同时,又遍游各地采访药物,善于向地方民间医生吸取经验。他一生著述甚丰,大约有十几部专著。但可惜的是,至今只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两部留存,其余十几种都已佚失。

《本草纲目拾遗》采录药物921种,其中716种药物为补充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未收录的民间草药,其余则是对《本草纲目》所叙述草药形态、主治不够详尽之处加以补充,或纠正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讹误等。更重要的是对《本草纲目》中的欠妥和错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本草纲目》中说,粉锡(铅粉)辛寒无毒,赵学敏则指出有妇人“服铅粉致死,手足皆黯。”说明铅粉有毒,纠正了这一错误。而且赵学敏对于《本草纲目》中分类不恰当的都加以订正。

《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据的医药书达282家,引据的经史百家书目也达343家,包括当时罕见的钞本和珍秘本。如汪连仕的《采药书》,李草秘《海药秘录》、《百草镜》,王安卿《采药志》等。另外,该书附录了一些方剂,还辑录了很多嘉庆以前的医学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纲目拾遗》打破了中医药只强调“国粹”,拒绝外部(指外国)的成就,破天荒地第一次将国外的一些草药(相当于现代的进口药)介绍给了国人。如金鸡勒(即金鸡纳皮)、东洋参、西洋参、鸦片烟、日精油、香草、臭草、烟草等。可见,赵学敏不是一个封闭的学者,其开放的心态足以令当今的中医药学者汗颜。何况,他又是处在乾隆时期极其封闭保守的国度。

不管怎么说,自乾隆年间普洱茶膏正式定名及工艺确立之始,就以特殊的身份位列茶中珍品。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必然造成出品量极低,自始至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普洱茶膏就此流入海外。以后,它又成为馈赠外国使节及要人的礼品之一。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3500千克茶膏,供给援藏干部,但这几家企业仅生产了2000多千克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但在2004年以后,普洱茶膏又悄然出现。

先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普洱茶膏(3g)拿出来拍卖,轰动一时。鲁迅先生保存下来的普洱茶膏就是来自清朝皇宫。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朝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极少量的普洱茶贡品——团茶和茶膏,被现今的普洱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当时因属皇宫贡品,定量加工,所以存世不多,后经文化大革命中的浩劫,现已奇货可居。目前,贡品团茶(金瓜贡茶)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匣盛普洱茶膏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几匣,堪称国宝,难得一见。2007年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展出。

接着,广东著名的普洱茶专家林荣坤也将自己熬制的茶膏向世人展出,并用最精彩的语言描述它:“生在山里,死在炉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饮在口里,记在脑里,爽在心里。”

2005年,云南出现了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普洱茶膏的生产,也是第一个将普洱茶膏作为成熟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它所生产的普洱茶膏是沿着清朝宫廷的“压榨制膏法”的思路,用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温萃取”和“低温干燥”等技术手段实现的,是传统普洱茶膏的升级产品。

自此,云南普洱茶膏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由传统普洱茶膏向现代普洱茶膏转变。

探秘茶中奇葩,被遗忘的普洱茶膏及其养生文化


茶膏是传统再加工茶的一种,它药效好,流传至今。在老家寻访,都没有明确答案,神之又神,让人向往。

开茶楼后没事瞎折腾,自己就搞了起来:毛茶熬汤,过滤再熬,熬后再过滤,直到汤浓缩成膏,取出整形晾干或晾干后整形,就这么简单。开发冷泡茶时,又把茶打碎后熬。后听说专业化的大厂有碎茶、茶片、茶梗、茶末、茶灰,用这些副料就行,何必用正品,何必用好茶。

到普洱县后,有机会接触到普洱茶“贡八色”,茶膏也是期中的一种。深入了解后,发现它道理简单、精品难得。研究发现非也;时古时的很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都被更科学、更方便、更低廉的替代。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保证有足够的料来制茶膏,它不是什么奇珍异品。但它的制作古今同理,重在选料。料的承接性不好,膏的品质会有波动,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品牌推广。但药效影响不大。

茶膏的品种主要分生膏和熟膏两种(传统只有生膏,熟膏是熟茶成型后才有的)。生膏的药性更好,应用更广泛。熟茶的口味易于接受,发展更迅猛。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它的品质好坏:

1、溶解快慢;

2、汤是否透亮、有无沉淀;3、口感是否饱满、层次是否丰富、是否有异味。

但两种膏都不便于冲泡,于是又出现了更现代化更方便的“茶粉”,其普及度远超茶膏。但在现代化的今天,茶粉制作、门槛低、易生产,造成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它的广泛普及。再有,许多人还是忠爱茶膏、忠于传统。茶膏仍有一大市场。

茶膏的缺点在于冲泡不方便,许多人就把它小型化,做成一定重量的颗粒型茶膏。还是就是对它进行“膨化处理”。改善外形,进一步加快溶解速度,方便快捷,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有的厂家购入现代化机械设备,专业化生产茶膏,品质提升而且稳定,价格合理,外形多来。这些设备相当精细,生产工艺已达到药品级,可实现对茶汤中的物质进行“定向提取”,顾客可以完全放心的使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茶膏的纯度与品质今非昔比。茶膏的纯度已达“茶晶级”,溶解极快,已达到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发掘传统,遵循古法,不代表要死搬硬套的遵循守旧。今天的生产力发达程度不是往昔可比的,注重质量、创出风格,关注前沿、紧跟时代,才是良策。(原题《普洱茶一路向南之“茶膏”》)

《云南又一文化被挖掘——普洱茶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云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