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的普洱茶膏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膏制作 好的普洱茶膏 香君普洱茶膏

【www.cy316.com - 普洱茶膏制作】

天价的普洱茶膏!“深加工是普洱茶成长的标的目的。”白枯华剖析,茶膏、茶油精油、茶多酚、茶粉等深加工产物,不管正在价钱仍是自己的价值圆里都具有十分广漠的远景。“沟通重量的一盒茶膏上百元,乃至上千元,而一盒茶仅几十元,近百元,那中心的差同太年夜了。今后,正在范例市场、财产量量的同时,价钱也要开理才行。货真、价真才是普洱茶成长的硬本理。固然,深加工的经济效益会更好。”

“普洱茶被神话了,一些天价普洱茶已价值纪律,普洱茶市场需要的回回。”文化学者与茶界人士今天活着界名饮普洱茶产地云南宁洱县论道,为普洱茶的安康成长出经营策。

白枯华透露表现,普洱茶的保健功效被放年夜化,与茶商对市场上的自觉期许和种种好处驱动有闭。夸大的背后,致使价钱呈现了巨年夜的泡沫。如许的做法,无疑是搬着石头砸本人的脚。

与白枯华持沟通不雅点的还有被誉为最后的“马锅头”之一的田仕华白叟。“2005年,马帮送茶上以后,普洱茶就被炒起来了,有的人是以年夜收普洱茶的财,也有的人由于炒茶弄得破产。”田仕华作为本地马帮的少数“马锅头”他称,“厂家不要用劣量茶来充任普洱好茶,不要用新普洱茶膏价格天价普洱茶价值纪律茶充任陈茶,不消那些还出有的保健成果往骗消费者,普洱茶才会被消费者更好地回收。”

普洱茶膏价钱白枯华以为,普洱茶的商家应当成立起一种透明的运营形式,让普洱茶的价钱与现真成果回回。“让消费者知道,本人购置的普洱茶的贮存工夫,费用是几多,本料来历于那边,其树种是乔木仍是古树,都应当睹告消费者,只要将市场价钱控造正在必定的浮动规模内,普洱茶市场才能安康成长,否则,很难真现财产与支益的双赢。”

普洱茶膏价格天价普洱茶价值纪律,白以为,普洱茶确切有暖和有热胃、可降血脂等保健成果。然则,其真不像一些商家宣扬的那样“可以避免动脉硬化、避免冠芥蒂、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蛀牙、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数十项成果。”

“2007年,所谓茶王被标价600多万元每千克,现正在忽降到10多万元一千克……被忽悠的近近不止消费者。”着名普洱茶文化人白枯华以为,“普洱茶市场需要的回回。”

他举例称,普洱茶的心感是会正在工夫的感化下产生变革。“但是,其真不是越陈越好。普通而行,普洱茶最好的饮用工夫为保留5到25年。此中还要有温度、适度等浩繁身分的齐备共同。若是出有相干的前提的辅助,普洱茶得不到充真收酵,它的功效和心感真正在鄙人滑。”

cy316.COM编辑推荐

天价普洱茶不在于"茶"


近几年来可谓是普洱茶最热闹的一年,从投资客把熟茶当生茶炒到古树天价茶的横空出世,用一个乱字岂能概括。一些天价茶也成了普洱茶圈内最热议的话题。天价茶的出现正是折射出普洱茶投资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

天价茶的中心是价而不是茶,茶分三六九等,茶友同样也分三六九等。有人喝茶是为了品茶,有人喝茶则是为了炫耀。喝天价茶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别人他喝了什么茶,而是为了告诉别人他喝的是多少钱的茶。再直白点,炫的是富而不是茶。

炫富起源于社会比较。当我们在高呼人人平等的口号时,行为上所表现出的却是要成为人上人,思想上也毫不松劲地探寻着人群中的较佳位置。而社会身份、财富地位成为人们表现个人价值的最佳外显形式。如同学生考试排名次一样,人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谁也不喜欢落在后面。于是跑在前面的人便会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优异,而炫富正是人们宣告自我优越感最直观的一种形式。

品茶的人大部分都处于社会的中上层,对于炫富者来说能在社会的中上层里显摆自己的财力那要比在大众面前显摆自己财力要威风的多。炫富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如同谁穷谁光荣的年代一样,其意义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内容,用一款茶来体现自己在茶友中的社会地位。能被用来炫富的茶首先要被绝大多数喝茶的人认可,即虽然我喝不起,但是我知道那是一款好茶。如果有人晒了这款茶,我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应该是羡慕嫉妒恨。要是用一款成天被茶友拿来取笑的天价茶来炫富会怎样?恐怕受到的嘲笑会远远大于羡慕。

作为高价茶本身,并不是说价格越贵越能彰显饮茶者的身份。有时候用一些高价茶中的低价茶反而更能吸引茶友的追捧。能被用来炫耀的茶可不单单只凭价格,还要看茶的品质、品牌、底蕴、人脉等综合因素。

“天价”普洱茶疯狂背后的真相


近些年来,云南的“天价”普洱茶总能成为茶友们饭后茶谈的重点,从68万的茶王到今年88万的冰岛老寨古树茶。几乎,每年的天价茶都掀起了一个大浪涛,引起的不仅仅是茶友们的热议,可见其波及之广。

有人谴责炒作“天价茶”,也有人却拍手叫好。这背后,谁是真正的推手?

天价普洱茶的背后,你知多少?

云南古树茶为什么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古树茶和普通的普洱茶有什么不同?树“老”。

再加上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古树茶投资、收藏渐渐成为了热潮。在商家深度的挖掘普洱茶的市场属性下,在资源稀缺、资本进入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古树茶的高价势不可挡,迎来了古树竞价交易时代。

古树茶更是古董中的瑰宝

人们常说,普洱茶是能喝的老古董,而古树茶更是古董中的瑰宝。其稀缺性,不亚于某些即将灭绝的物种。用一茶友的话来讲,就是喝一泡少一泡,咋能不贵?

据曾经的数据统计,从种植面积上看,古茶树不到栽培茶园的十分之一;从产量上来看,古茶树每亩单产只有50公斤左右,比普通茶园少20公斤。老班章茶王树头春茶仅能采摘1公斤左右鲜叶。这还没算上采摘过程中、后期制作所造成的亏损。可见,古树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富饶”。

资源稀缺使得人们对古树茶趋之若鹜。每年头春茶采收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客纷纷涌上了老班章、冰岛、易武等名茶山,抢夺为数不多的明前春茶鲜叶。这已成为云南茶山一道景观,不信,你可以关注一下近期的茶山行。

谁是真正的推手?

就前段时间的88万冰岛老寨古树茶,让不少茶友想不明白竟然有人会买:“这个价格都有人买,疯了吧?”、“88万的茶喝了会返老还童?还是能升仙?”、“喝了会长命百岁吗?”、“刚想接触普洱茶,听到88万一公斤就望而却步了。”

恰恰,茶圈真的有很多所谓的“茶疯子”,对普洱茶非常痴迷,我就认识一个。只要他喜欢,只要在他的消费能力范围内,就是再高的价格,他也愿意掏,因为在他看来,千金难买心头好。

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是富人的需求让我们长见识了!正如一茶友说的:“几十万一个包包都有人抢着买,88万的茶叶相比较而言也不算太离谱,有钱人买贵的,钱少的人买便宜的,这个世界的消费从来都是分等级的!”

在云南的“天价”普洱茶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的同时,拉开普洱茶新时代的序幕,迎来了“古树茶竞价交易时代”。如果说是市场造成了古树茶,还不如说是消费升级,时代催生了这一切。古树茶竞价交易时代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普洱茶膏探秘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运。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掛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既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远。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普洱茶膏探秘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编者按:陈杰老师的《拾起悠远的记忆----普洱茶膏探秘》一文在文献梳理考证和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展示了茶膏由唐至清起落浮沉的历史,尤其从实验和工艺制作的角度考辨了清代“宫廷普洱茶膏”的来龙去脉,并在厘清茶膏发展史的基础上,论及现代茶膏的特点及鉴别,实为现代茶膏行业的奠基之作,对现代茶膏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陈杰《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书。

普洱茶膏作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与普洱茶前四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即使在当今,云南普洱茶大红大紫之时,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专著与文章层出不穷,可谓“泛滥成灾”。但仔细研读发现,关于普洱茶膏的介绍极为罕见,即使有,也只局限陈述古人的话语,对其产生、演变、特性、工艺及生产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剖析,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空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中的团、饼、沱、砖四种茶品,从一出现到现在,同属于“雅俗共赏”的茶品,即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乃至普通百姓,都可品尝品质不同的茶品,而唯有普洱茶膏不同,则是“非雅不能赏”,是皇家的专属贡品,非平民百姓所能得到。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功能,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中最高贵的成员。

我们从现今能够查阅的历史资料证明,普洱茶膏的名称是与普洱茶同时定名的。即1729年(雍正七年)。当时,清朝皇室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这样就使在普洱府地区交易的大叶种茶,统称为普洱茶,因此茶叶史专家们认为,普洱茶名称是以地方名称定名的。也就在这一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朝廷做为贡品。这里指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由此可见,在1729年之前,即普洱茶及普洱茶膏正式确定名称之前,普洱茶及普洱茶膏就已经存在,否则,清朝皇帝不会在圣旨中明确点明。

一、普洱茶膏的产生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亇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风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独有情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的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迷。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溫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官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消声匿迹。

普洱茶膏探秘三: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


三、现代普洱茶膏的特点

伴随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也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并相应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与云南传统的大锅熬制思路不同,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用现代生物科技的手段,去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群,采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原云南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普洱茶独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中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那么,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呢?

1、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2、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我们知道,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我们说天然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其物质基础在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恰恰是这些有效成分,促进人体增强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或康复的特殊的药理机能,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具备特殊用途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亇缺陷,就是其含量很低。这不仅是普洱茶,几乎凡是天然药物,其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含量都很低。如紫杉醇、喜树碱、人叁皂苷Rh2等在植物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几或更低。这是因为天然产物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中常含有多亇不对称中心,既使想对其采用化学合成都是难度极大。就如普洱茶中所含有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简称EGCG),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但也存在含量极低,并无法采用化学法或结构修饰合成生产。

现代普洱茶膏是采用的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对制膏的普洱茶原料在作业环境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接种与发酵,并在温度与湿度上严格控制,使普洱茶原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酶法转化阶段;再通过低温萃取(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提取),低温干燥获得。其茶膏的成品率为15%。使普洱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我们从现代生物医学角度分析,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很多化学成份对人体产生药用机理。如普洱茶膏内含的类黄硐物质具有明显的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功效。同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并且,它还可以通过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根据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这种类黄硐物质还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而且,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难怪《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碱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绿茶等其它茶类的3-4倍。

当然,普洱茶膏的药用机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陈述。

虽然普洱茶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对它的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即我们对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冰山的一角。尤其是对普洱茶膏后续陈化过程中内含的各种化学成份的转化,及这种转换后的物质对人体产生的种种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还有大量实验分析留待我们及后人逐步完成。

普洱茶膏的陈化机理: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我们知道,普洱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陈化周期,才能使品质趋向“成熟”。这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普洱茶膏也需要陈化的过程,与普洱茶不同的是,它不是“巨变”的过程,而是内部的成分组合产生“细化”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普洱茶膏的陈化也属于“变的艺术”,只是这个“变”不似普洱茶那么“剧烈”,犹如“脱胎换骨”。一饼生茶在自然存放50年之后,其外观颜色与冲泡后的汤色口感都与50年前截然不同。普洱茶的“变”,则是在原有物料基础上逐渐拔高的过程。它最初的汤色也是红色,但是呈褐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越来越红亮、通透,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丰富。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作一个说明:我们这里探讨的普洱茶膏陈化机理只涉及现代普洱茶膏,即靠低温过程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而“大锅熬制”与“速溶茶粉”之类凡是高温过程生产的普洱茶膏,由于“酶”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缺乏陈化的基础,更没有陈化的“功能”。它们只有保质期的概念,但陈化是缓慢发酵所需时间的特殊表达,它不仅包含时间概念,还有陈化方法与品质提高的综合内容。而保质期表达的时间概念相对单纯,是纯粹的时间界限,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意味着保质期概念的失效。

普洱茶膏陈化的“路径”

普洱茶膏的陈化,就其内部的化学变化而言十分复杂。它是分子的一次次分解、聚合、再分解、再聚合的过程。说得通俗点,是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转化的过程。普洱茶膏中的多种生物酶参与了这个过程,并成为这个过程的“主力军”。

以茶多糖为例。

所有茶叶及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方法制成的普洱茶膏。其最初的多糖成分一般都是粗多糖。粗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绝大部分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灰分和其他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粗多糖具备人体需求的部分营养源,但对儿童、老人而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粗多糖是禁忌的。

茶多糖是由粗多糖纯化的精细多糖,优于粗多糖。其蛋白部分主要约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组成,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钙、镁、铁、锰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组成。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可谓老少皆宜,对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功能。

普洱茶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其加工制成的最初,都具有粗多糖的组分。但不同的是: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后者则是没有生物活性的粗多糖。

普洱茶膏的粗多糖向茶多糖(也称精茶多糖)转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一是制备过程必须是低温或常温的条件,保证粗多糖这种复合多糖的生物活性,这是粗多糖向茶多糖的转化基础。反之,如是高温的过程,像“大锅熬制”,会使茶膏内含的复合多糖失去生物活性。同时也失去转化的“动能”。我们常见“大锅熬制”的普洱茶膏黏性很大,含糖量较高。只要是在多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加大,茶膏的黏性也会加大。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就会滋生细菌而生成绿毛菌与黄褐色霉斑。其原因是粗多糖在高温中已被“恒定”,没有转化基础。容易变质。

二是陈化。低温过程制作的普洱茶膏在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一般最短为三个月(必须是厌氧环境),利用粗多糖的生物活性,加上生物酶一次次将其降解,自然纯化,才能纯化出茶多糖。没有纯化的过程或是陈化的基础,茶多糖是很难出现的。这与普洱茶的陈化如出一辙。因此,无论是一款陈化时间较长的普洱茶,还是陈化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膏,我们都会在品饮中发现其特有的润滑,好的产品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这个“滑”是果胶类物质“放大”的结果。

同样,我们在品饮这类产品时,会感到一种醇厚,杂气味不重或者说没有杂气,是因为茶多糖本身就是影响茶品的滋味与香气物质之一。

再以茶红素为例。

茶红素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酚性化合物,包括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极大的异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0~40000,至今还未能分离纯化出单体。我们现在说的茶红素实质是茶红素的分子团,是茶色素中的某种混合物。

茶红素在红茶、黑茶及普洱茶中普遍存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茶叶中最宝贵的营养物质之一,未来可能对治疗癌症都会有突破性的医学发现。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红茶素形成的“路径”: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即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包含普洱茶膏)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是笔者的一个观点。也是笔者和几个研究人员正在做的课题。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个:

①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橘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橘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竟一点点红亮起来,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市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②普洱茶膏的色素变化也证明这点。普洱茶膏最初的制成,其汤色也是偏暗,茶褐素的含量在色素检测中高达66.6%。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短的在半年左右,其汤色的红亮度明显好于最初。同普洱茶一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汤色的红亮度愈来愈高。也与普洱茶的陈化机理趋同,呈现品质整体向上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与陈化——这一特有的后发酵有关。

这个陈化机理再一次证明,低温萃取的方法使构建现代普洱茶膏品质的基础,而陈化的过程则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不用天价喝到老普洱?普洱茶如何存储?


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普洱,尤其是“老”普洱。

问理由,有人简单地答一句好喝,也有人说,老茶是有灵魂的。

新茶,若是生普,保留着青绿的外表,难免有着新鲜的冲劲,即使有回甘生津,那入口的一下也似乎是极力想让人印象鲜明,就像是一股孩子气的倔。

而随着时间的陈化,它会慢慢沉淀,外放的性格渐渐变成收敛的内劲,包在貌似柔滑的茶汤中,随之而来的是“四两拨千斤”般的,看似绵绵的十足茶气。

即使是温和的熟普,新茶时期就是顺滑微甜的,也有免不了的微微的燥意。或许入口都是格外地容易接受,但是多饮或者几泡过后,新燥感会越来越明显。虽然不能说是包着糖衣的药丸,但是喝到最后,总归是有些不适。

有些年份的熟普,就要从本质上更温和得多。不只是干茶变得乌润有光,汤也变得稠滑偏糯,甜感明显,完全褪去了初时的燥,成为纯粹的醇厚稳定。

有时我们想用眼睛去看透历史,也许很难很难,但用舌尖来体验历史的味道,却很轻易。打开一包陈年普洱,就像揭开了历史的盖子,我们冲饮的仿佛不是那一片一片的叶子,而是一岁一岁年月的痕迹和历史的生动。

一饼老茶,茶刀撬开的是一段回忆:初生时的模样已被岁月洗礼过几世几回,在辗转的生命里倔强生长,等待再次被唤醒的漫长时光里,它独自芬芳。

一旦遇水复苏,它整个生命的鲜活,用层次细腻的香气、浓厚顺滑的茶汤、润泽软弹的叶底跃然呈现。冲泡的每一道,品出时间的滋味,每一味,感受本质的灵魂。

然而,对于许多茶友来说,优质陈年普洱茶的价格似乎是过高了,更有涉及管道、真伪、仓储等问题,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尤其很多陈年普洱茶的真伪鉴别、年份断代更是一大难题。

那么若是自己存茶呢?

在它年岁尚青时收入,待它一点点被养得“成熟”,有一种费尽心思终成器的满足感;不论外面炒得漫天飞的高价,自己便没有压力享用的轻松感;还有,不担心年份的真假,不担心是否人工刻意“做老”的安心感。

但是,你首先得有耐心。老普洱茶需要时间去喂养,若是压制紧实的铁饼,其转化就要更慢一些。

你要不急不躁,精心地守着它,或许一开始是自己存茶的兴奋感,后来,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与见证成长的安然。见着它,就像是老友一遇,很自然地,就温润了容颜,柔化了嘴角。

存茶的方法似乎是众口不一,但是也总脱离不了清洁、干燥、避光、无异味。但若是存的茶从一开始就不好,那么它还有存放的意义吗?

外禅内定,专注一境,此乃一个茶人修为的极致表达。从良初品到良禅品,从原料、工艺,到成品,都秉持以“良”。用良品以存茶,当是极好的。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普洱茶膏的欣赏《普洱茶膏》第十一章

目前市场上虽然普洱茶膏的产品很多,但能够做到具有欣赏价值的产品还很少。蒙顿茶企业是业界的先行者,也尝试制作了一些较为精美的产品。本章就以蒙顿茶膏为例,将部分产品展示给读者,但愿能给您带来愉悦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更希望通过这种欣赏,引起更多人对普洱茶膏的关注,以期创造未来更有价值的产品。

一、普洱茶膏的“三绝”

蒙顿茶膏的三款特殊产品:玉龙胜雪、红运当头、普洱黑金,被业界奉为普洱茶膏“三绝”。它们的制作工艺、外观形态、汤色、口感各有特色,为蒙顿茶膏的经典作品。而且,这些制作工艺内含的生物技术水平较高,目前仅为蒙顿企业一家掌握与生产。因此,这三款产品也被业内称为“茶膏三绝”。

玉龙胜雪(珍品级)

“玉龙胜雪”的名称是沿袭古代宋朝著名的一款名茶“龙园胜雪”的称谓。“龙园胜雪”,产自福建,为宋朝时期三十八款名茶之一。这两款名茶其外观具有颜色上的相似性,为加以区别,依据云南著名的玉龙雪山这一“圣景”,故将这种特殊的普洱茶膏取名为“玉龙胜雪”。虽然“龙园胜雪”早已失传,但“玉龙胜雪”却延续至今。是“茶膏三绝”之一。       

“玉龙胜雪”又称茶石(也有称石乳),其外观显出重度白霜,为茶膏长时间后陈化所致。这种白霜,是茶膏自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天然络合物,有极高的营养与品饮价值。如能发现其白霜向茶膏内部浸透,更是稀有。由于它陈化条件要求极高。古时候生产全凭偶然性,出品率极低。十分难得,基本上只用于观赏。即使在现代,高品质茶膏能转化为“玉龙胜雪”品级的也只有15%,出产量极低,属于十分难得的产品。

蒙顿企业生产的“玉龙胜雪”,选用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筛选与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得。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没有任何杂气,有百年茶膏的灵秀与韵味。好似一部历史沉积的书,有沧桑巨变,也有曲径通幽,让人回味无穷。

红运当头(珍品级)

“红运当头”是选自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采用最先进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为目前国内外唯一“上投茶”产品。       

“红运当头”的特点是,在冲泡时,先放水,后放入茶膏,且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让茶膏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似天赐福运,又似独中头彩,是祝福,也是期盼。

品饮时,更是沉香浓郁,口感醇厚,为茶中难得的珍品。被尊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普洱黑金(珍品级)

“普洱黑金”外观呈“煤精”般的乌黑油亮,其断面的“亮”度更为明显,可谓普洱茶中的“黑金子”;在品饮中,它打破以往茶膏“淡薄”的口感,在普洱茶特有的“厚、滑”基础上,具有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基本上可与陈化七十年以上的普洱老茶相媲美,可视为普洱茶中的“金子”,被称为“茶膏三绝”之一。       

本品选用云南勐海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在遵循清朝宫廷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经过特殊的后陈化工艺所制成。在品质上,它注重内质丰富厚重,汤色呈宝石红色,回甘持久,茶味具有独特的普洱老茶特有的“药香”。

二、普洱茶膏的“三杰”

蒙顿企业自2005~2009年先后制作了上百种块状压模茶膏,其中三款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即:二龙戏珠、吉祥凤凰、吉祥孔雀。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版形漂亮,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其外观堪比艺术品。被业界及收藏者奉为“茶膏三杰”。       

二龙戏珠(珍藏级)

原料:临沧市、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一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图腾“二龙戏珠”,线条优美,有立体雕刻之美,细节逼真,色泽光润。

汤色:呈葡萄酒色,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润,茶味纯正,有淡淡的沉香,回甘悠长。

特点:寓意喜庆,龙运持久。观之赏心悦目。

同时,本品另装有20克散块茶膏,选用精美象牙白开片瓷瓶包装,与二龙戏珠的品质一致,供鉴赏者品尝。

吉祥凤凰(珍藏级)

原料:易武正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中国古代凤凰图案,线条极其流畅,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红亮。

口感:厚、滑、浓、润,有淡淡的药香。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同时又是寓意吉祥,观之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超级普洱茶膏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吉祥孔雀(珍藏级)

原料:勐海布郎山乔木大叶种茶叶,品级特级。

外观:选取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孔雀图案,羽毛丰满,形象逼真,立体感极强,色泽光润。

汤色:宝石红,通透明亮。

口感:厚重,滑感极强,回甘持久,具有特有的韵味。

特点:为大块膏体,净重700克。寓意吉祥圣洁,赏心悦目。

本品由于制作复杂,成品率极低,至今不公开销售,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每年生产不超过50块。

三、“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

蒙顿企业自2006年就开始了普洱茶膏一款特殊产品“金瓜”的试制。由于这款茶膏近似半球形状,其茶膏的堆积与成型十分困难。到2009年,该工艺经历上千次试验终于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仍然存在成品率极低的问题。

“七十二先生”普洱茶膏只向普洱茶膏超级发烧友提供。

这款茶膏有两大特点:

①原料是选用云南特有的18个茶区的原料拼配而成。

②每年仅生产72个。

普洱茶膏的作用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今天小编带各位茶友一起来了解一下普洱茶膏的作用。

很多人对普洱茶膏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体。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直接点出了普洱茶膏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黑膏,一个是绿膏(呈墨绿色)。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产品,且每款产品的品质与外观差异极大。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几乎是“夸张”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见,他认为普洱茶膏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茶膏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普洱茶膏的汤色比普通普洱茶更加通透明亮,因过滤了杂志,茶汤也更加纯净。结合高科技制作工艺后的普洱茶膏,在剔除可能存在的农残等有害物质后,饮用也更加安全。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普洱茶膏内含的茶碱通过增加人体肾脏血流量,刺激小肠分泌钠离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体内酒精、烟碱、吗啡等有害物质的排泄。

普洱茶膏内含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明显的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功效。同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血清胆固醇以及胆固醇在血管内膜上的沉积。并且,它还可以通过增加前列腺环素,减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纤溶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根据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的这种类黄酮物质还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普洱茶膏的形成


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据史料记载,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茶,经过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汤色浓艳,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包括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醒酒、抗疲劳、缓解亚健康等。鲁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婴回忆说,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许广平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给他喝,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礼品赠予到访的英国使团。当时英国人不知此为何物,把它封存起来。据说这批茶膏现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辛亥革命后,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随之终止,制作方法也已失传。虽然后来民间也曾出现过一些茶膏制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云南土司大锅熬制的方法,与皇宫御茶房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区别。

普洱茶膏的过去


普洱茶膏的过去!【始于唐】【兴于宋】【失于明】【盛于清】【现于当代】

普洱茶膏,这是现世千年养生饮品,几经沉浮,在几家现代茶膏公司的发掘努力下,如今已如旭日之势冉冉而升。然而它那鲜为人知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它记载着什么历史,要几经浮沉至今才重新面世?

一、【始于唐】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而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叶的兴盛。茶叶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也就为茶膏雏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条件基础。

陆羽(公元733年—804年)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在他著作的《茶经》一书中多次提到了“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然而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后,“茶膏”一词悄然出现了。

史籍《十国春秋》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茶膏”这一名称在史册中开始正式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唐代出现了“茶膏”,但其仍然没用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只是属于“含膏”的性质。

二、【兴于宋】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代的品茶与赏茶,有皇帝与上层人士的直接参与,打破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为主导的局限。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

宋代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造就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在这对茶品喜好浓重的氛围下,其制茶者对茶叶膏化现象比较重视,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后来采用榨取的工艺(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作为一个独立产品存在。

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年—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年—1067年)在他著述的《茶录》中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此处的“珍膏”指的就是茶膏。

三、【失于明】

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其之所以罢造,其一,贫民出生的朱元璋深知社会底层人的辛苦,而茶膏的制作工艺复杂,耗费太多人力物力,被朱元璋斥之为“奢侈”;其二,唐宋延续下来的贡茶制作,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社会的不稳定;其三,由于宋代过分强调制茶技艺,在制茶技艺达到顶峰之时,出现了无计可施现象,导致了掺假现象激增。

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朱元璋的一道圣旨,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中国的制茶技术由盛转衰。

值得庆幸的是,远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明代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改成了“煮”。这种制作工艺使得云南的团茶与饼茶没有宋代茶品的精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唐宋龙团凤饼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膏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盛于清】

清代的茶叶发展是继中国唐宋之后又一个顶峰。伴随着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了自己的名称。

雍正七年普洱茶膏开始作为贡茶进贡朝廷,是当时历史上的“八色贡品”之首。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于是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在品质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跃成为“宫廷御品”,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命名。更使普洱茶膏发展成为宫廷御品、至尊国礼。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正式纳入其中。

1925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五、【现于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1950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斤任务,其中省公司1000斤,下关茶厂1000斤,顺宁茶厂1500斤,结果制成四十二市担运出,就没有了下文。原因是其质量较差援藏干部不接受,初步分析是其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直至2004年以后,普洱茶膏又悄然出现。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3g普洱茶膏拿出来拍卖,以12000元成交,价值4000元/克,轰动一时。

能够记录历史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普洱茶膏如是。作为开创茶膏新一领域的御茗堂茶膏亦如是,它延续了千年传承,重现历史精华,润泽天下。

《天价的普洱茶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膏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