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座茶膏博物馆亮相博物馆业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膏制作 好的普洱茶膏 香君普洱茶膏

【www.cy316.com - 普洱茶膏制作】

中国讯:2013年7月23日下午,博物馆业产业交流会暨蒙顿茶膏捐赠仪式在昆明官渡区博物馆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专家、领导和代表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就博物馆面临的问题、生存空间和发展态势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讨。

下午两点,会议一开始,首都博物馆征集部章文永主任首先介绍了首博的概况,并就博物馆业的发展推广建言献策。紧接着,文化产业部张鹏主任认为要实现博物馆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让博物馆、企业和大专院校实现有效互动,优势互补。云南省博物馆的韦坚副馆长就博物馆的产业化发展作了深入浅出的发言,其“把博物馆带回家”的发展思路让人耳目一新。

期间,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项目召集人周重林老师发言中大开大阖的格局和天马行空的思维将会议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当参会人员还沉浸在他精彩的演讲氛围里时,来自官渡区民营和行业博物馆的三位代表就他们在博物馆业发展过程中的大胆尝试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作了有趣的分享。与此同时,蒙顿茶膏博物馆的馆长提出了如何吸引观众入馆参观的问题,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座专家、领导和代表各抒己见,把整个会议推向了新的高潮。

下午三点四十五分,蒙顿茶膏博物馆向首都博物馆损赠“京城第一茶膏”的仪式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据悉,“京城第一茶膏”由蒙顿茶膏博物馆监制出品,是将云南六大茶山的原料拼配,“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制作而成,重720克,呈正方形,外以实木包装盒相衬,古朴方正,厚得典雅。

在本次损赠仪式上,首都博物馆还将一件“粉彩三果纹瓶”(清?乾隆,公元1736-1759年)回赠给蒙顿茶膏博物馆收藏。整个彩瓶木盒盛装,瓶体绘桃、石榴和佛手,称为“三多”,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孙”。

据介绍,蒙顿茶膏博物馆面积200多平方米,是中国首座由民营企业全资打造的茶膏博物馆。该馆是茶膏文化的集大成者,展示了历史悠久的茶膏文化,由序厅、历史厅、原料厅、工艺厅、金瓜墙等部分组成,共有茶膏藏品200余件。

今年5月18日,在文体旅游局和省市区三级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蒙顿茶膏博物馆正式授牌。这不仅为行业的产品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更重要的是,它开始了一场关于文化产业的探索之旅,并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坚定前行。

本次蒙顿和首博的损赠仪式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在这之前,蒙顿茶博物馆就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云南省博物馆、普洱市博物馆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次会议和捐赠更加体现了蒙顿茶膏博物馆把自己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发展的核心定位,以及达成这项事业的理想和追求:让博物馆的发展过程成为茶膏文化酝酿创新的过程,让它成为时代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的社会实验基地,为茶行业的文化归属和城市的文化变革开拓道路。

实际上,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蒙顿茶膏并不追求茶文化历史的完整性。事实上,它取材的范围只限于茶膏史,但是它讲述的内容是充满想象和令人神往的:从宋代的“玉蝉膏”到清朝的宫廷御用茶膏,从白茶膏到普洱茶膏,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历史和文化、工艺和原料、艺术和技术产生新的理解,使参观者完成对一项文化产业的感知和认同。

据介绍,本着让博物馆业发展更上的一层楼的目的,本次活动特意邀请了首都博物馆、省博物馆的专家、官渡区民办博物馆的部分代表,组织召开了这次博物馆业产业交流会,旨在开放胸襟、交流互动,群策群力,为昆明博物馆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策略,以期实现政府与民间的良好互动,强化昆明博物馆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探索博物馆业长久稳健的发展之路。

当然,博物馆业交流和开放的故事永远没有尽头,如何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去打造、经营和管理一个充满创意的博物馆,依然是众多博物馆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必须完成的目标,这既与多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休戚相关,也是时代诉求和人类社会和谐的必然皈依。

cy316.cOm扩展阅读

景迈古茶山: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博物馆


景迈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的景迈山上,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等村,居民以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为主。海拔在1100米-1570米之间,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茶叶内在物质的聚合;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保护非常完整;土壤为沙粒赤红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透水、透气性好,是高品质茶叶生长的黄金区域。

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有茶叶面积2.8万亩,其中古茶园1.64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古朴的村庄仿佛镶嵌在森林中,有数百年历史的干栏式建筑。只有走近才能看清哪些间杂在参天古树之下的茶树,错落有致,稀疏合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飞鸟在树枝上筑巢,不同昆虫在茶林共栖。景迈山常年云雾缭绕,到这里看茶园、古树,观古村落、古寺庙,赏日出日落、云海奇景,体验采茶、制茶的艰辛与乐趣。这些让每一个进山的人痴迷陶醉、流连忘返,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超脱。

景迈山的茶树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外形上都显得沧桑凝重、饱经风霜。茶树的枝干上寄生了很多苔藓、石斛等附生物,其中有一种俗称“螃蟹脚”的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学名“扁枝槲寄生属扁杆灯芯草”,常饮可防治血管硬化,有消炎祛痰、清热利尿等功效。成为景迈山古茶之外又一大招牌产品,市场价居然比古茶还要贵。

景迈山古茶的品质汤色黄绿明亮,蜜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持久。如今,这种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景迈山古茶成为了中外客商和普洱茶人争相品饮、收藏的上上佳品。

195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去北京参加新中国一周年国庆观礼。景迈山上布朗族头人苏里亚背着一袋珍贵的“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在中南海亲手送给毛主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普洱市用景迈山古树茶专门特制的“奥运国礼茶”赠送给各国元首。

景迈山上各民族都信奉叭艾冷为茶祖,如今苏里亚的儿子苏国文成为景迈山上祭茶祖活动领头人。这项盛大的祭茶祖大典以剽牛仪式为高潮,村民们不分民族,都围着祭台,敲着象脚鼓,打起釯锣,跳着舞蹈,吃百家饭,整个活动神秘而隆重,时间可长达数天,有数千人参与,经常会有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这项祭祀活动。

据《布朗族言志》和布朗族地方史《奔闷》等有关史料记载,景迈山栽培茶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0多年。景迈山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2012年9月,以景迈山为代表的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2012年11月,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入选第三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以一座茶山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

景迈山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一千多年来,不管山里山外风云变幻,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这里就似乎注定成为了茶树生长的圣地,茶人心中的圣山。

普洱景迈山:世界茶文明生态典范,茶树自然博物馆


“老木森森,藤草葳蕤,苔藓斑驳,生气幽幽。古茶郁然其间,众木生克有序,浑然相成,根联枝缠,花叶交接,一起轮回春秋,蔚蔚千年……宁静之中见大千气度,淡定之处有灵光隐隐”。这是茶客对世界最资深人工栽培古茶园-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之笔触。在这个“拉祜山乡,边陲宝地”,当地人秉承“万物有灵”信仰,基于地域内原始森林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独特的天然林下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在其制定的严格的古茶园保护与管理的乡规民约下,如今一套基于尊重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古茶园生态系统得以涵育,景迈山古茶园之旱地梯田茶文化农业景观所体现出人类文明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卓越的生态伦理观,不愧为世界茶文明生态典范。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世界环境负责、对传承历史负责、对保护生态负责、对社会进步负责、对普洱人民负责。

作为中国六大茶山之一,景迈山已久负盛名。然而,在茶园普遍承载经济重任的今日,能保持原始森林与古茶种源共生风貌,奉献揉和民族历史与风情的普洱纯净之茗实属珍贵,故人赞它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经济茶园,岁历波澜、绵亘沧桑,罕有能比,景迈山古茶园是人类文明的遗迹,是人类赖以慰藉的精神家园。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景迈山西邻西双版纳勐海,东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三者交界。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腊河)和南门河在山谷中缓缓流淌,使得景迈山犹如人间世外桃源,并拥有成为全世界迄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2.8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世界茶源,茶种流芳

景迈之名始于傣语,景即新、迈即城,其从建立之初便被寄予美好期望,因此景迈傣族村民认为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而来。其所属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着3条边境通道直达缅甸。澜沧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及“芦笙舞”,有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扩塔节(春节)、山康茶祖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有南岭勐炳野阔拉祜、酒井老达保快乐拉祜等特色村寨,素有“拉祜山乡,边陲宝地”之美誉。

然而,景迈山的独特也更得益于普洱-这片北回归线上最大绿洲的互哺互荣。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7%,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2012年9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3年5月在国际茶业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称号授予云南省普洱市;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国云南普洱市,具体坐标直指澜沧邦崴。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昭示出茶树发源与早期栽培驯化同源的规律,改写了世界茶叶演化史,而1991年发现的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在“世界茶源”普洱,茶树起源所演绎的垂直系统尽收眼底: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亮相,茶树生长繁衍的链条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轨迹清晰无比,真可谓民族先祖之传承使得茶种流芳百世。此外,普洱市对民族文化的呵护更是得到肯定,这使景迈山保持着良好的民族传统,也将为景迈山百年家园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将其多年成功经验得以推广和发展。

景迈之茶源于布朗族祖训:金银财宝、牛马牲畜终有尽,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训化古茶树的民族。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2年历史。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乃至皇室贡品了。沿着茶马古道,茶叶远销东南亚、南亚等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将景迈山古茶林内选采制作的“小雀嘴尖茶”献给了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论谈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也把采摘自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作为礼品赠送给各国首脑。

景迈山古茶园距县城72公里,由帮改、南座、那耐、笼蚌、景迈大寨、勐本、芒埂、糯干、芒洪、翁基、老酒房等10多个村民小组组成了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园内各民族和谐相处,仍然保存了各自的民族语言、风俗、节庆、祭祀等文化传统。古茶园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园内均为古茶树,是名副其实的古茶园。

景迈茶是茶迷口中的圣品,其茶叶品质优良,茶体肥嫩柔软,白毫丰满,茶香浓郁享誉中外。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古老的茶树与参天大树交错丛生,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茶人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所产茶叶用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常喝景迈茶能美容、健身、消食、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衍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茶茸),品种珍稀,绝无仅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低血压之功效。

2007年,景迈古茶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着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其已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是茶叶发展的活化石,日本名古屋茶叶协会理事长、国际着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誉之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历史景观,持久生态

中国茶文化以厚重感为支撑,而景迈茶所展现的是生动的历史景观。通过多批国际国内遗产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和基础研究,他们认为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项标准,这些特色使景迈山古茶园具有了突出的遗产价值。

首先,在人类与自然共同演化的过程中,景迈山古茶园以其历史悠久的古茶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形成了一套基于尊重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古茶园生态系统。在山地极限条件下,当地居民严格保护原始森林,开创林下种植古茶技术,塑造了景迈山独特的山地茶文化景观。古茶园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人工培植型古茶山,至今依然具有原始古茶山的风貌和活力。它是景迈山人民与茶驯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证明。景迈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重要饮料之一的茶产业开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见证”.

第二,景迈山古茶园是旱地梯田茶文化农业景观的一个杰出代表,它的历史发展见证了古茶园的演变过程,是中国茶文化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体景观融入了天然森林、古茶园景观与现代台地茶景观,传统民居与自然山林和谐共存景观。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各族人民和谐共生,世代与茶山共同繁衍,展现了各族人民基于茶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与社会凝聚力。繁衍多年的古茶园、各种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当地的传统人文生态,是该区域内以茶业为基础的文明形态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演进的特殊见证,它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茶文化成果,突显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典范,达到了自然和谐与天人和谐、民族和谐的完美境界。

第三,以古茶山保护作为生产生活的核心,以布朗族为代表的景迈芒景人民制定了完善的土地利用和茶园保护政策。这种茶园保护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利用方式对景迈芒景的村镇规划有重大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当地保存着传统的民居建筑,其村寨规划与建筑设计,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与传统习俗,体现了浓郁的地方传统与茶文化特色。民居建筑以干栏式居住建筑为主,融合了布朗族、傣族等民族传统的信仰与装饰元素。这些民居建筑形式

蒙顿茶膏:十年力作,穿越古今,从博物馆拾起的记忆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今依然保存着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宫廷普洱茶膏,放置在玻璃柜里的“普洱茶膏”,由锦缎匣盛装,其翻开的锦缎匣盖上有木刻印刷的文字,上面写着:“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虽然距今已逾百年,但茶膏表面的浮雕依然清晰可见,四只蝙蝠围绕着中间的团寿图,寓意福寿双全,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岁月雕饰的魔力。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马嘎尔尼一行,回馈的珍贵礼物中就有宫廷御制普洱茶膏26匣,茶膏就此出洋海外。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们,一直在不间断地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对茶汁再加工,还原成精华茶膏。

由于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因而没有进入茶学专家的视野,却逐渐演变成高端茶的一条分支,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以“贡品”的头衔,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从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尤其是到了清朝,开辟了独领风骚的皇家贡茶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为何它如此珍贵呢?首先它的原料是由世界茶的发源地——云南——进贡的最好的普洱茶。其次它的工艺精湛,是由故宫内的御茶坊亲自制备。先在清水房把云南贡茶经历“检验-解块-漂洗-再检验”的预处理后,才正式进入御茶坊压榨制作。这个压榨工艺非常复杂,全程操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制出的茶膏品质卓越,成为茶膏典范。再次它的规制非常严格,锦缎盒内共四层茶膏,每层七行四列计28块茶膏,每块茶膏重量四克。茶膏四角为四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共计112块茶膏,448克重。最后,连它的说明书都不一般,由清朝著名药学家赵学敏亲自撰写,非常推崇茶膏的养生价值。

作为一个极少数人群才可以享用的茶品精华,随着1912年清朝灭亡,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了,制作方式也逐渐失传。

但是,时间赋予一件物品的变化和价值往往让人充满希望。茶膏,这一个传奇般的茶品和历史并没有因为清王朝的覆没而永远凝固在那深宫之中,因为人们对科学和历史的探究永远没有停止。

从2002年开始,蒙顿茶制品公司倾注大量心血,采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工艺进行破译与复原,其“低温萃取”工艺使普洱茶膏的品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个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茶膏”也真正意义上从历史和文物中“复活”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其实这些年,围绕故宫的文创产品,市面上早已琳琅满目,就连大清皇帝那些御批的字都被复刻得无处不在(比如“朕知道了”)。但为什么在故宫里享有盛名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却迟迟没有人做出来?答案很简单,因为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除了蒙顿,我们想不出第二家可以做这款产品的人选。

普洱茶膏作为中国古代最有技术含量的农产品,而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实为茶膏最高典范。2005年,蒙顿茶膏成立之初,就以还原和发扬清朝宫廷茶膏工艺为己任,10年来不断精进,已经成为普洱茶膏类别工艺标杆。

蒙顿这十年,就是在创造和制定茶膏话语体系,出版了目前唯一的茶膏专著,创办了目前唯一的茶膏博物馆。如果没有蒙顿,就不会有今天的茶膏产业。

蒙顿十年,一直怀揣着对客户的感激一路走来,也同样感谢云南这片土地所给予的一切,我们再次走进景迈山,带着我们当年在故宫发现茶膏的那份激情,将这份精心制备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回馈给一直支持我们的客户。

临沧漫湾白莺山:遗落深山的世界级“茶博物馆”


这里是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这里还是目前发现茶树品种最多样化的古茶园;这里也是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这是就是遗落在临沧市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委会的世界级“茶博物馆”——白莺山万亩古茶园。

据漫湾镇党委副书记钟明才介绍,白莺山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漫湾镇大丙山,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山地和村落间,面积超过1200亩,目前仍保留野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

云县生物产业办称,白莺山古茶园是目前为止,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是目前发现的茶树品种最多样化的古茶园;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展示了野生茶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白莺山可作为研究茶树起源和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白莺山具有最古老的茶马古道,是普及茶树科学、弘扬民族茶文化的理想基地,堪称世界级“天然茶叶历史博物馆”。

就是这样一个有本山茶、黑条子茶,二嘎子茶,白芽子茶,贺庆茶,藤子茶,大叶本山白芽口茶,枊叶茶,勐库茶,小叶勐库茶,豆蔑茶,红芽口茶等10多个茶叶品种的古茶园,却遗落在深山中,鲜有人知道。

“2005年以来有国外国内的专家到白莺山考查后,白莺山万亩古茶园虽有一定发展,但与省内其他茶区相比,发展还是比较滞后。”云县莺山无极茶叶荘园负责人查荣富说,白莺山村茶园全部属于农户所有,正是这样的分散经营,导致没有制高端产品的制茶企业,没有属于真正自己的品牌,没有产业协会统一经营。目前,整个白莺山仅有30多家茶叶初制所。

尽管有着世界级“茶博物馆”的美誉,但是茶叶价格却相当“接地气”。百年以内的古树鲜叶价在每公斤18到30元;400年以上的古树鲜叶每公斤70到80元;千年以上古树名茶鲜叶价格在每公斤1200左右。查荣富说,这个价格与其它茶区万元古树茶相比,比价实惠。2015年,莺山无极茶叶荘园共收购古树鲜叶3万多斤,由于茶农保护古茶树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做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保持原生态产品,产品畅销海内外。

云县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对白莺山万亩古茶园进行保护性规划发展,包括对人文历史的挖掘、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中国安溪茶文化博览馆有个万壶馆


传奇万壶馆,传奇唐裕;传奇万壶馆,源于传奇唐裕。这样说,可能大家有点不明白,但安溪人应当不陌生。

万壶馆是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的一部分,或说一个分馆,场馆内陈列16000多个茶壶,此乃唐裕先生私人所藏,2003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三万多把茶壶捐赠给故乡安溪。

唐裕,祖籍安溪,旅居印尼,著名侨领、社会活动家,素有“民间大使”之称,为中国和印尼、新加坡的建交,作出卓越贡献,是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会长,充满传奇色彩。

而收藏茶壶之多,之巨,种类如此浩繁,如此专注,几十年如一日,蔚为大观,不得不称其传奇啊!收藏茶壶之多,之广,之久,独唐裕一人啊!

收藏乃个人所好,搜罗天下奇珍异宝,而不独享之,更不为牟利记,无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家乡,日月可鉴,精神可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也是传奇。

现陈列于馆中的茶壶,造型各异,只要你想象得出,大概都有形迹可寻,更多的是你眼力不济,想象不到,谁能说清它们的造型样式,恐怕难也,也是传奇。

万壶馆位于茶都一隅,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尘风满面的茶壶,外行人看来,数量之多,造型之奇,让人震撼,这也就热闹了,但倘若你在远观,俯瞰之外,近前一步,细察一番,或许也别有一番情趣。而玩壶高手,一定惊愕于名家之壶,真乃大手笔,那也是一段传奇。

明清名壶,制壶大家,陈鸣远、顾景舟、徐汉棠等等之壶,一代大师手作,难得一觅,睹物思人,见大师作品,窥他们性情,想象无边,似乎也很好。

而茶壶和茶叶挨得如此近,一脱胎于泥土,一萌生于泥中,茶和壶不分离,也是因缘。

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茶乡赤子唐裕,万壶馆因他得以传奇。

御茗堂茶膏泉州艺术文化馆开业


中国讯:茗客相聚,潜心静修研茶道,睿者通化辩古今。茶膏馨香袅袅余,指点江山字珠玑。

2014年3月28日,御茗堂福建分公司泉州茶膏艺术文化馆盛大开业,各届高端商务精英人士与众多冠军云集于文化馆内,见证御茗堂茶膏文化发展的奠基,协力发展中国茶文化。此乃御茗堂泉州茶膏文化发展的大跃进,也是御茗堂文化践行的重要里程碑。

御茗堂福建分公司泉州茶膏艺术文化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福埔福兴路御园小区109-112号。馆内,雕栏玉柱,画楼朱阁,古色古香,风韵不凡。厅内,展览柜上的珍稀茶膏藏品,更为文化馆添姿加彩。

御茗堂广州总部董事长杨锦雄、御茗堂福建分公司董事长曾榕城、总经理陈天量、御茗堂广州总部运营总监潘玟希、WGC中国赛组委主席邢家铭、社会各商界精英等隆重出席本次典礼活动,并参与WGC“球员之家”、云南印象“庄主之家”挂牌仪式,给予御茗堂茶膏文化艺术馆的发展大力支持。在御茗堂总部杨总鼓舞人心的演讲之后,以完美的剪彩开启了御茗堂历史新篇章。

作为茶尚行业的先行者,御茗堂这几年来始终不改初衷,竭诚为大众服务,传播茶膏文化,弘扬中国历史国粹精神,让”茶膏“二字从此不再陌生,让茶膏深入民心,让你我都可以享受茶膏养生。

欢迎广大爱茶、好茶、喜茶的茶者们,光临御茗堂泉州茶膏文化艺术馆,观赏茶膏历史。品茗几杯,难得壶途。

北京留贤馆茶馆 雕刻时光 储存幸福


北京留贤馆茶馆女主人史涛涛

留贤馆茶馆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附近的国子监街,茶馆面积约200平米。客厅装饰古朴,室内低垂的草帘将客厅分为几间不同规格的空间,茶馆还有两间雅室,一间以日本风格为主,一间接待贵宾。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最新的10个亚洲最具特色的地方,北京留贤馆茶馆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素来是寂寥的,虽然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涌动,但是仰望天地总感觉有一个叫孤独的家伙在扇着翅膀。它扇出的风间隔了人们的距离,吹散了对回忆的牵挂,让每人心里只留下自己,大步地踏在当下的每一块土地上,努力地赶超时间,乃至超越自己。如果说时间是淌下的水,落手之前是未来,流过则是回忆。大家为何很少想到要尽量留住这些生命之水在手中的片刻光阴,与亲密的人一起分享呢?没错,你很忙碌,你有很多的理想要去完成,所以你要马不停蹄。或许你需要的不是各种理由,一颗愿意放松的心和一块能够令你放松的地便足矣。无论你的脚步是沉重似铅还是轻盈如羽,不如都停下来,带着自己的那颗满是旅尘的心,来留贤馆里坐一坐。

让时间充满快乐

留贤馆的女主人史涛涛女士告诉笔者,留贤馆建于2000年,作为雍和宫的一个文化元素装点着国子监街这条满溢着佛语禅香的、浸着600年岁月厚味的老街。在这条街的两端分别有两块牌楼,一块刻着“集贤门”,另一块刻着“成贤街”,据说多有学者聚此开会,会后便从这两个“贤门”散去。茶馆希望这些贤者不妨放慢步伐,多在这条街驻留一下,于是便有了这个“留贤”的茶馆。

不仅是想挽留那些往来的学者,同时史女士创建这家茶馆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心寻觅一个栖息地。多年在影视行业这个大漩涡里奔走的史女士常感慨活得紧张,心情难以放松,因而生活就不会愉快。人的一生最难得的就是活得开心,要尽量让每一天跳动喜悦的音符。可惜大部分人的人生路都不是自己开拓的,而是被现实的山石挤出的一条弯曲窄路。为了迎合现实,他们放弃了很多旅途应有的风景,这也就意味着错过了人生本可以享受的乐事。

谈话间史女士引出了一个伤感而又幸福的故事。刚开业时,一对德国夫妇曾到店喝茶,离开后两人承诺有机会还要再来。然而10年后太太因病离世,只留先生一人重温旧地。之前有与太太一起喝茶的回忆,因而那位先生不愿再喝茶,静静地坐在桌旁,沉浸在悲伤的湖中追忆那些泛着美好波光的昔日涟漪。

生命本就短暂,何不让让它的每一步都成长在快乐中呢!

随意自由的心性

“没有目的就是目的。”这句话史女士常挂在嘴边。做生意不可能不考虑盈利,但是过于急功近利绝不是佳策。史女士坦言自己开茶馆的初衷简单至极,只是想到了“开一家茶馆用来放松养心应该不错”,于是便有了留贤馆。

留贤馆里的茶家具都颇具年代感,木桌上的每一道岁月都在诉说着这些年发生的故事,弥漫在屋子里的一种陈酿的味道逐年变得愈加醇厚。这倒提醒笔者发现这里确实没有看似风格统协一体的新家具,而且旧迹斑斑的多宝阁上摆放的茶杯茶壶仿佛也都藏着一段段耐人寻味的云烟往事。用一套套成型的家具茶具装饰茶馆是常规,而从各地撷取特色各异的物件拼配到一起,则是超越定式的创意。随意搭配本无心,形成风格别具意。史女士说茶馆里的每一把桌椅、每一只茶杯都是自己淘来的宝贝,感觉喜欢便买来。茶馆的物件中饱含了自己的爱,日积月累,东西多了,茶馆里的爱也多了。

同时,还有随缘的朋友送来的小摆件,比如佛像、字画、手串等,这些随意中夹杂着丝丝友爱情谊的物品,也无时不为留贤馆增色。

小茶叶有大包容

聊到留贤馆的茶,当笔者问道哪一款茶最具特色时,史女士迅速且斩钉截铁地答道:“每一款茶都值得品味,都是好茶!”这股自信从何而出?史女士解释说,茶是极具包容性的尤物,它的种植环节里包含茶农的辛苦劳作和费力的制作,流通环节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并与命运安排的买家结缘,待到最后品尝茶时会被倾注品茶者那清淡而悠远的情感。而且自始至终,茶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萦绕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尊重,它们循环往复于喝茶者、种茶者、卖茶者和泡茶者之间。每一款茶都经历着同样繁复但又绝无雷同的故事,难道不足以获得“款款经典”的美言吗?

待茶如此,待人亦是同样。史女士说,留贤馆不会只定位高端,不会只服务于某一类人群,那面古韵中不乏现代气息的大门向每一位茶客敞开。茶馆最初的形态是茶棚,为过往的客人提供茶水解渴,其中有官宦有布衣。如今它的样貌虽然升级,但骨子里的博爱情怀依旧不变。你消费也好,闲坐歇脚也罢,可以是常客,也可以是过客,留贤馆只希望舒缓你倦态的心。

《时代》杂志说留贤馆是“亚洲最佳都市隐居地”,笔者着实不敢赞同。隐居意味着与世隔绝,脱离现实,这反而误解了史女士“心灵栖息地”的真正内涵。我倒是建议把“隐居地”换成“加油站”,在这里洗净身上的倦尘,养精蓄锐,然后继续下一段旅程。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留贤馆茶馆坐落于孔庙对面,青砖灰瓦的建筑风格与成贤街的古建风貌浑然一体,牌匾设计在幽静的环境中,添加了一份书香之气。

馆内采用传统的中式设计风格,以红木色为主色调,配以柔和的暖色系灯光,营造出一幅温婉宁静的氛围,使来客忘却了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坐在茶座之上,习惯周遭的一切,无论是家具摆设,还是茶具茶盏,一切都是那样精致。宛若祥云的书架、精致的红棕雕饰镜框、古旧雕花睡榻……无一不体现着馆主对这方天地的热爱与用情。

散座区以镂空木质屏风和低垂的草帘为隔断,在保证茶客私密性的同时,又不失视觉上的美观与通透。茶座旁边的木质多宝阁上,陈列着数种名贵紫砂茶壶,茶客可在品茗之余,细细把玩一番,亦可将钟情之物买下,常伴左右。

雅间内的装饰风格与其说是日式,不如说是盛唐之风来得更加贴切。雅间内仿照盛唐传统房间,以“和室”铺设地面,也就是后传入日本声名远扬的榻榻米。三两好友相邀至此,以最舒服的姿势,或危坐或斜倚,品茗、看书、聊天,舒适的环境、幽柔的光线,恍若隔世。

御香君普洱茶膏亮相北京茶博


4月19日,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茶叶学会、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茶博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序幕。作为北方春季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茶展,北京茶博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家企业携带万余种产品参展,大量春茶与新品集中上市,将茶博会打造成了一场饕餮盛宴。

此次北京茶博会上最受瞩目新产品,莫过于传承于清宫御用茶膏秘制工艺的御香君普洱茶膏。此次亮相,御香君便吸引了外国使团、经销商、消费者和各大媒体的目光。咨询、试饮、洽谈、抢购,络绎不绝;御香君的展位前经常都是人头攒动,极具人气。据不完全统计,展会期间,光临御香君展位的宾客达6千余人次,现场试饮消耗一次性品饮杯4千多个,现场销售额达到近20万元,宾客人流量与销售额都创下了此次参展茶饮品场馆的最高纪录,使御香君普洱茶膏成为本届茶博会上的一大亮点。

御香君普洱茶膏是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产品,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该公司旗下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作为论坛唯一指定茶礼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认可与喜爱。而“御香君”品牌在保留了“香气扬、汤色亮、口感醇”的高品质的同时,价格更加亲民。

御香君普洱茶膏传承清宫茶膏秘制工艺,经186道工序历时72天,每克茶膏富含茶多酚、儿茶素、茶碱、茶褐素等原茶精华达60%以上,其含量高于普洱原茶数十倍。医学证明,茶多酚、茶褐素可以高效排毒,清理血管内垃圾,并能促进肌肤细胞生长和脂肪分解、实现平衡养生之效。作为“茶中黄金,养生瑰宝”御香君普洱茶膏携带、饮用更加便捷,是忙碌都市人调节因突出的环境污染或过分的营养摄入所导致的健康失衡的好帮手,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健康养生理念,“懂茶的都喝膏了”。

在制作过程中,为完整保留原茶有益物质和原茶活性,御香君普洱茶膏采用了创新科技“恒温仿生浸提工艺”,结合“小分子纳米筛”技术的应用,既完整保留了原茶活性和醇厚香气,又有效剔除了原茶中可能存在的农残和存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物质,让人饮用更加安心。同时,御香君普洱茶膏采用分子团切割技术,有效剔除多余氟含量,让微量元素达到最易于人体需要的标准,有效规避了其他同类产品中容易发生的因饮茶过多而导致钙流失的现象。

通过此次北京茶博会,御香君普洱茶膏不仅让与会者在氤氲的茶香中尽情品味茶膏的醇厚风味,更进一步展示了茶领域新品类、新文化,引领了茶业新经济的发展趋势。

西双版纳风情精彩亮相深圳 普洱茶成亮点


“神奇雨林、多彩民族”西双版纳宣传展览月活动,于9月28日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拉开序幕,成为深圳“十一”黄金周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开展3天以来,前来观赏、参与的游客达2万多人次。

此次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深圳市中科院植物园

承办。活动围绕把西双版纳建成避寒过冬好地方,世界傣族寻根访源好地方,游客亲近自然、追求健康的好地方“三个好地方”的目标,突出宣传打造“热带雨林,

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这一独特品牌,依托深圳特殊的国内国际交汇的旅游大市场,扩展双方文化旅游的交流合作,促进西双版纳文化旅游迈上新台阶、

再创新辉煌。展览活动以展板展示、实物展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展示、茶艺表演,民族歌舞表演、旅游产品线路推介、对外招商引资项

目推介等形式,着力宣传西双版纳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为代表的独特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活动持续到10月26日,为期

29天。

茶膏


茶生万物。除了原叶,根据工艺的不同,茶还可以变幻出各种形态。茶膏就是因茶而诞生的一种形态。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偶有茶叶店有售茶膏产品,这些茶膏多为普洱茶膏,外形多被切割成小方块状,质地或硬或如胶状,遇水则化,每斤售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业内表示,生成茶膏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大锅熬制法,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不同的制作方法决定了茶膏的品质。由于目前茶膏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建议消费者还是谨慎购买。

历史: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清

茶膏,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以民贡的方式出现。茶膏最早是指茶叶膏化。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膏化”现象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仅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膏”。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到了明清时期,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鉴别:看外形、观汤色、品滋味

据了解,通过工艺,如低温恒温、仿真自然条件,以优质水源为媒介提取的茶膏提取率高达10%,这也意味着工艺到位的茶膏在纯度和质量上比茶叶鲜叶更有保证。但提炼工艺缺失的茶膏其品质却良莠不齐。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茶膏时一定要细心甄别。

据称,在购买茶膏时首先要看茶膏的外形。如果茶膏表面呈现灰色,多为变质的表现。其次,看汤色。茶膏冲泡后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品质也较好;反之,汤色混浊,发暗,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则其品质不佳,不适合饮用。再者,好的茶膏因内含物质多,醇度较高、滑感甚佳、回甘持久,并带有轻微的沉香。

此外,消费者不要轻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高年份“老茶膏”,因为保存了大几十年的“老茶膏”即使存在,其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基本没有任何品饮价值。

品饮:冲饮法、煮饮法、调饮法

茶膏虽然不是茶叶鲜叶,但品饮方法与茶叶类似,常见的方法有冲饮法、煮饮法,以及调饮法。其中,冲饮法为:先将茶膏倒入玻璃杯中,注入沸水冲泡,观色,闻香后即可品饮。一般而言,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但茶膏在水中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其溶解的过程可能是数次,因此待茶汤饱和后,可导出茶汤,冲入沸水后再进行溶解、品饮。

此外,茶膏也可以用于调饮,方法与红茶调饮类似。多是在茶膏冲泡,或者蒸煮的基础上,在茶汤中加入花草,或者桂圆、红枣等,以丰富茶膏茶汤的滋味。

但记者亲身体验发现,茶膏是高纯度的茶叶精华,因此其对冲泡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若能用纯净水,或者是弱碱性的矿泉水冲泡最佳,其口感也将更醇和。此外,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品质不同的茶膏其冲泡出来的汤水醇度差距很大。品质稍差的茶膏汤水轻飘,水味偏重,不如茶叶汤水厚重。

何为茶膏


产生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4、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

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这种工艺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花梨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35~42摄氏度之间。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

这一工艺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中间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和过低温度的析出不足,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所以制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如果制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么这样的茶膏在品饮价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现代茶膏制作的三种主要工艺,在符合品饮价值这一要求上,与普洱茶原始价值贴合的应该说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认识茶膏


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摘自《普洱茶膏--一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是选用百年、千年古茶树乔木茶叶原料,通过186道秘制工艺、历时72天,将茶叶有益成分提取、浓缩而成的膏状固体。古时君王御享,现代政商精英名流专属。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这期间,茶膏沿着民贡(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茶膏成于宋代

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相比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1729年,云南土司向雍正皇帝进贡普洱茶膏,随后雍正令御茶房督造御用普洱茶膏。随后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都对普洱茶膏喜爱有加。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全国首座茶膏博物馆亮相博物馆业》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膏制作”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