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古茶山: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博物馆

发布时间 : 2019-12-09
茶文化 千年普洱茶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茶文化。

景迈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的景迈山上,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等村,居民以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为主。海拔在1100米-1570米之间,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茶叶内在物质的聚合;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保护非常完整;土壤为沙粒赤红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透水、透气性好,是高品质茶叶生长的黄金区域。

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有茶叶面积2.8万亩,其中古茶园1.64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古朴的村庄仿佛镶嵌在森林中,有数百年历史的干栏式建筑。只有走近才能看清哪些间杂在参天古树之下的茶树,错落有致,稀疏合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飞鸟在树枝上筑巢,不同昆虫在茶林共栖。景迈山常年云雾缭绕,到这里看茶园、古树,观古村落、古寺庙,赏日出日落、云海奇景,体验采茶、制茶的艰辛与乐趣。这些让每一个进山的人痴迷陶醉、流连忘返,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超脱。

景迈山的茶树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外形上都显得沧桑凝重、饱经风霜。茶树的枝干上寄生了很多苔藓、石斛等附生物,其中有一种俗称“螃蟹脚”的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学名“扁枝槲寄生属扁杆灯芯草”,常饮可防治血管硬化,有消炎祛痰、清热利尿等功效。成为景迈山古茶之外又一大招牌产品,市场价居然比古茶还要贵。

景迈山古茶的品质汤色黄绿明亮,蜜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持久。如今,这种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景迈山古茶成为了中外客商和普洱茶人争相品饮、收藏的上上佳品。

195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去北京参加新中国一周年国庆观礼。景迈山上布朗族头人苏里亚背着一袋珍贵的“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在中南海亲手送给毛主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普洱市用景迈山古树茶专门特制的“奥运国礼茶”赠送给各国元首。

景迈山上各民族都信奉叭艾冷为茶祖,如今苏里亚的儿子苏国文成为景迈山上祭茶祖活动领头人。这项盛大的祭茶祖大典以剽牛仪式为高潮,村民们不分民族,都围着祭台,敲着象脚鼓,打起釯锣,跳着舞蹈,吃百家饭,整个活动神秘而隆重,时间可长达数天,有数千人参与,经常会有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这项祭祀活动。

据《布朗族言志》和布朗族地方史《奔闷》等有关史料记载,景迈山栽培茶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0多年。景迈山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2012年9月,以景迈山为代表的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2012年11月,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入选第三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以一座茶山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

景迈山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一千多年来,不管山里山外风云变幻,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这里就似乎注定成为了茶树生长的圣地,茶人心中的圣山。

小编推荐

普洱景迈山:世界茶文明生态典范,茶树自然博物馆


“老木森森,藤草葳蕤,苔藓斑驳,生气幽幽。古茶郁然其间,众木生克有序,浑然相成,根联枝缠,花叶交接,一起轮回春秋,蔚蔚千年……宁静之中见大千气度,淡定之处有灵光隐隐”。这是茶客对世界最资深人工栽培古茶园-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之笔触。在这个“拉祜山乡,边陲宝地”,当地人秉承“万物有灵”信仰,基于地域内原始森林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独特的天然林下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在其制定的严格的古茶园保护与管理的乡规民约下,如今一套基于尊重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古茶园生态系统得以涵育,景迈山古茶园之旱地梯田茶文化农业景观所体现出人类文明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卓越的生态伦理观,不愧为世界茶文明生态典范。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世界环境负责、对传承历史负责、对保护生态负责、对社会进步负责、对普洱人民负责。

作为中国六大茶山之一,景迈山已久负盛名。然而,在茶园普遍承载经济重任的今日,能保持原始森林与古茶种源共生风貌,奉献揉和民族历史与风情的普洱纯净之茗实属珍贵,故人赞它已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经济茶园,岁历波澜、绵亘沧桑,罕有能比,景迈山古茶园是人类文明的遗迹,是人类赖以慰藉的精神家园。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景迈山西邻西双版纳勐海,东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三者交界。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腊河)和南门河在山谷中缓缓流淌,使得景迈山犹如人间世外桃源,并拥有成为全世界迄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2.8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世界茶源,茶种流芳

景迈之名始于傣语,景即新、迈即城,其从建立之初便被寄予美好期望,因此景迈傣族村民认为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而来。其所属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着3条边境通道直达缅甸。澜沧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及“芦笙舞”,有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扩塔节(春节)、山康茶祖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有南岭勐炳野阔拉祜、酒井老达保快乐拉祜等特色村寨,素有“拉祜山乡,边陲宝地”之美誉。

然而,景迈山的独特也更得益于普洱-这片北回归线上最大绿洲的互哺互荣。被誉为“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7%,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2012年9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3年5月在国际茶业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称号授予云南省普洱市;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国云南普洱市,具体坐标直指澜沧邦崴。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昭示出茶树发源与早期栽培驯化同源的规律,改写了世界茶叶演化史,而1991年发现的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在“世界茶源”普洱,茶树起源所演绎的垂直系统尽收眼底: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亮相,茶树生长繁衍的链条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轨迹清晰无比,真可谓民族先祖之传承使得茶种流芳百世。此外,普洱市对民族文化的呵护更是得到肯定,这使景迈山保持着良好的民族传统,也将为景迈山百年家园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将其多年成功经验得以推广和发展。

景迈之茶源于布朗族祖训:金银财宝、牛马牲畜终有尽,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训化古茶树的民族。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2年历史。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乃至皇室贡品了。沿着茶马古道,茶叶远销东南亚、南亚等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将景迈山古茶林内选采制作的“小雀嘴尖茶”献给了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论谈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也把采摘自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作为礼品赠送给各国首脑。

景迈山古茶园距县城72公里,由帮改、南座、那耐、笼蚌、景迈大寨、勐本、芒埂、糯干、芒洪、翁基、老酒房等10多个村民小组组成了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园内各民族和谐相处,仍然保存了各自的民族语言、风俗、节庆、祭祀等文化传统。古茶园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园内均为古茶树,是名副其实的古茶园。

景迈茶是茶迷口中的圣品,其茶叶品质优良,茶体肥嫩柔软,白毫丰满,茶香浓郁享誉中外。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古老的茶树与参天大树交错丛生,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茶人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所产茶叶用古茶树发出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常喝景迈茶能美容、健身、消食、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衍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茶茸),品种珍稀,绝无仅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低血压之功效。

2007年,景迈古茶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着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其已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是茶叶发展的活化石,日本名古屋茶叶协会理事长、国际着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誉之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历史景观,持久生态

中国茶文化以厚重感为支撑,而景迈茶所展现的是生动的历史景观。通过多批国际国内遗产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和基础研究,他们认为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项标准,这些特色使景迈山古茶园具有了突出的遗产价值。

首先,在人类与自然共同演化的过程中,景迈山古茶园以其历史悠久的古茶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形成了一套基于尊重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古茶园生态系统。在山地极限条件下,当地居民严格保护原始森林,开创林下种植古茶技术,塑造了景迈山独特的山地茶文化景观。古茶园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人工培植型古茶山,至今依然具有原始古茶山的风貌和活力。它是景迈山人民与茶驯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证明。景迈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重要饮料之一的茶产业开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见证”.

第二,景迈山古茶园是旱地梯田茶文化农业景观的一个杰出代表,它的历史发展见证了古茶园的演变过程,是中国茶文化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体景观融入了天然森林、古茶园景观与现代台地茶景观,传统民居与自然山林和谐共存景观。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各族人民和谐共生,世代与茶山共同繁衍,展现了各族人民基于茶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与社会凝聚力。繁衍多年的古茶园、各种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当地的传统人文生态,是该区域内以茶业为基础的文明形态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演进的特殊见证,它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茶文化成果,突显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典范,达到了自然和谐与天人和谐、民族和谐的完美境界。

第三,以古茶山保护作为生产生活的核心,以布朗族为代表的景迈芒景人民制定了完善的土地利用和茶园保护政策。这种茶园保护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利用方式对景迈芒景的村镇规划有重大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当地保存着传统的民居建筑,其村寨规划与建筑设计,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与传统习俗,体现了浓郁的地方传统与茶文化特色。民居建筑以干栏式居住建筑为主,融合了布朗族、傣族等民族传统的信仰与装饰元素。这些民居建筑形式

故宫博物馆展出的百年茶膏


故宫博物馆展出的百年茶膏!在故宫博物馆里,有一件百年的茶品古董,外行大多不识此物,但熟知中国茶文化的人却知道,这件国宝,正是赫赫有名的普洱茶膏。它虽然历时百余年,但不腐不坏,突破食品大都有保质期的规则,且可泡食饮用。二是此物数量稀少,可谓奇货可居,留存于世的仅仅有区区数盒。

事实上,普洱茶膏,在公元一千多年前,便跻身庙堂之高。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则在《本草纲目拾遗》里详细描绘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清肺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医学大家对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有深刻解读的清代,也正是它风华正茂,风靡于大清皇宫和达官贵人之间的嘉年华。

谈到清宫与普洱茶膏的渊源,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千里送茶膏风雪漫京城的故事”。公元1729年的冬天,大地银装素裹,千里内一片银白。在大清版图的西南部,一支来自云南的神秘马队冒雪进京。在行程3000多公里之后,他们要把一件珍贵的礼品进贡给大清皇帝雍正。这件礼品就是800多年前南唐皇室贵族饮用的普洱茶叶制品——茶膏。这种神秘的饮品在明代的历史中沉寂了近300年,现在,马队带着云南土司寻求荫庇的偏安愿望,要把这个存活在民间的茶制品再次进献宫廷。

然而雍正喜怒无常,这一次大胆的尝试究竟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茶膏,这种绝妙的饮品迷住了雍正皇帝,并且正式成为了清宫贡品。然而,由于有吴三桂叛乱的前车之鉴,大清皇帝对地处偏远的“云南番邦”的忠诚一直心存怀疑,担心云南土司在进贡的茶膏里下毒。另外,普洱茶膏虽属云南特产,但是在清朝,云南毕竟是边疆蛮夷之地,人才、工艺、科技和清宫自然不能相提并论。英明睿智的乾隆皇帝觉得云南进贡的普洱茶膏虽好,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于是,他下旨创建御茶坊,专司制作茶膏。眼皮底下生产出来的东西,喝起来毕竟放心些。

清宫茶膏神秀贡润祥承传扬

古人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客观地讲,皇宫大院确实是天下英才云集之地。大凡民间奇珍异宝,很多都被纳入皇室彀中,经过皇室权威的衬托及天下精英之士的锤炼提升,从而让其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更加闪光。普洱茶膏,就是这样一个由民间而至宫廷,由宫廷而福泽民间的尊贵养生饮品。清宫的御茶坊云集了天下才华横溢的茶叶专业人才和奇能异士。而普洱茶膏的这一次卧在君王侧,其制作工艺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由于工艺极度复杂和制作周期长,清宫的御茶坊茶膏产量还是非常稀少,仅够皇室饮用。从而成了皇权的象征,王公大臣只有受皇恩所赐,方的一粒珍藏。

公元1792年,英国派遣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戈尔尼勋爵为首的观见团一行九十五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朝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贺礼。乾隆虽然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的礼物,其中就有普洱团茶一百五十八个,普洱茶膏二十六匣的详细记载。这段史实反应了两点,一是尽管清宫的茶膏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数量仍然稀少;二是作为代表天朝上国回赠“番邦”的礼品,茶膏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清宫对茶膏品质的自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普洱茶膏这一次远渡大洋,深得英国女王钟爱。但她舍不得品饮,仅留纪念。据说,大英博物馆仍有当年清宫普洱茶膏珍藏。

茶山行:景迈山——千年布朗古寨翁基


景迈山上的众多寨子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翁基。初秋的景迈山,色彩日渐斑斓。那天早上,当太阳将自己的第一缕光芒洒向芒景村委会所在的这个山谷时,我正站在布朗公主山庄的露台上极目远眺。云雾从山谷底不断往上升腾,渐渐地笼罩了整个山谷,停留在一座伸入山谷的山岗顶部。金色的阳光,突然间洒在这座山岗茂密的林木上。远远望去,林木间隐藏着一片房舍,黝黑的屋顶上冒着几缕炊烟。就在那一刻,我被眼前这迷幻得充满诗意的景致震住了。

山岗上的这座村寨就是翁基,一个古朴而原始的布朗族寨子。我们无从知晓翁基是不是景迈山上最早的布朗族村寨,但一定与这个山谷里布朗族山寨的布局有着莫大关联。在布朗语中,“翁基”的本意是看卦,意为看卦选址的地方。据说当布朗族的先祖带领族人迁徙到芒景时,不知道该把寨子建到哪里,于是找人来看卦选址,而当年看卦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翁基。翁基也的确具有这样的地理优势,如今当我们站在翁基的高度极目远眺这个山谷时,可以看到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等布朗族村寨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密林掩映下的山腰。在这个历史久远的古村寨,布朗族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完整,古旧的干栏式建筑在参天古树的掩映下,古朴得让人仿佛看到时间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翁基古寨最醒目的是一座寺庙以及一棵巨大的柏树。柏树高达20余米,据当地人介绍,其根部径围有11米。关于柏树,在寨子中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翁基后山有妖龙为恶,为解除苦难,一佛爷来村头打坐诵经,点化恶龙。日久天长,恶龙终受感化而变身成为柏树,与古寺相伴相生,最终绿荫蔽天,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地方。整个寨子全是干栏式的建筑,现今还完整保留着布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布朗族的干栏式建筑可粗分为两层,屋顶是陡峭的坡面,一楼主要用来堆放家里的杂物,二楼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而在二楼的房舍外一般还有一块露台,用来清洗衣物、晾晒各种东西或是纳凉小憩。走进古旧的寨子,好客的布朗族人家便会盛情相邀,为你冲泡一杯普洱。

1986年出生的倪罗,是土生土长的翁基村民。在布朗族传统文化中,“倪”是排行老二的意思。“以前房顶都是茅草,现在随着条件的改善,已经改为用挂瓦覆盖了。”倪罗边泡茶边介绍说。虽然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精明能干的他近年来抓住茶所带来的机遇,不但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注册了自己的茶品牌,还在寨子边盖起来崭新的房子。房子是仿布朗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倪罗说这种传统民居的造价要比混凝土结构的新建筑高出40%多。

现在的翁基,因完整保留着布朗族的生态文化和历史传承,加上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的缘故,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在政府的重点保护和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古村落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漫步翁基,蓝天白云下古旧的干栏瓦房,连片的传统民居,居高临下的翁基古寺,身穿布朗服装的老人,让整个寨子一片古朴。与景迈山上成片的古茶树一同经历过千年风雨的翁基和其他古村落,如同古茶树一样沉淀了上千年的时光,至今散发着醇厚的余香。

简要介绍千年古茶园—景迈!


景迈古茶园是1000多年以前他们的祖先叭岩冷遗留下来的。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

景迈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

景迈古茶山由糯岗、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村寨组成。

芒景、景迈古茶园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整个景迈茶区所产出的普洱茶(尤以普洱茶生茶为主)的口感都是一脉相承的,浓郁的兰花香是景迈茶最大的特点之一。当然景迈山上各村寨所产的茶叶在口感和味道上也都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

2007年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著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

景迈的古茶园面积在云南省境内古茶园连片面积是最大的。景迈古茶园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

多植物混生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

茶树的枝干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

景迈茶入口即甜且从头甜到尾水,茶汤厚重饱满,涩感若有似无地隐于口腔两侧,生津迅速且明显。二水开始,涩感转向舌头下侧,比入口时略有明显,回甘出现于靠近喉咙的位置。回甘和喉韵持久。继而嘴里甜韵悠悠,汤感鲜爽,茶汤入口,是森林的气息、山野韵味十足尤为惊喜。景迈茶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

普洱景迈古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想那个地方,炊烟绕夕阳,茶的摇篮,云的故乡……”歌中的田园生活图景,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内的景迈古茶山。

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在这里,家家有树,户户种茶;茶与树为邻,人与茶相伴。千年万亩古茶林,不仅让祖辈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也让如今的当地人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他们恪守传统、吃苦耐劳,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茶最佳,世代传”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拥有古茶园的景迈山一直为政府和茶叶专家所重视,即使后来新开垦台地茶园,也是在以前种旱谷的轮歇地上进行,古茶园因此得以完整保护。

20世纪60年代,澜沧县政府组织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到芒景村南翁坝建设茶叶示范培训基地,精选古茶枝条扦插,搞密植速生茶园,完成了澜沧县科学种茶的第一次实验。

20世纪90年代,景迈山迎来现代茶园发展的高峰期。依托退耕还林政策,当地拿出部分粮地种植茶叶,景迈山从此形成了古茶林、台地茶并存的局面。在原芒景村党总支书记南康看来,台地茶不符合茶树自然生长规律,因为不种树、高密植,就必须施化肥、打农药,否则茶叶长不好。“2002年以前,农药、化肥用量很多,通过调研我们意识到这会给生态带来破坏,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下定决心要走转型之路。”

转型,意味着要告别单纯追求数量的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茶园建设之路。作为澜沧县现代茶产业的策源地,景迈山再次成为现代茶产业的急先锋。通过继承并发扬传统自然生态文化,当地总结出“稀疏留养生态茶园”模式,成为普洱乃至云南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个范本。

2010年普洱市开始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把原有的台地茶园进行稀疏留养改造,移除或砍掉70%的茶树以增加株距,不修剪不打药,只施有机肥,再种植一些遮阴树,恢复茶园自身生态系统。如今在景迈山,“台地茶”已经完全被“生态茶”取代。

景迈山古茶林每年的普洱茶产量不足300吨,但市场上以“景迈山”“景迈古茶”名义销售的茶叶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大量真假难辨的景迈茶随处可见,保护和打造当地茶品牌迫在眉睫。

在南康的带领下,芒景村成立了茶叶合作社,拥有社员300多户、茶园上万亩,注册商标“阿百腊”,在布朗语中是“茶魂”的意思,寄托着布朗人对茶的信仰。2016年6月,澜沧古茶公司、澜沧县芒景古茶农民合作社等5家企业成立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支持下,制订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生茶)紧压茶》产品标准,确定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地及定义。

门前云海日出,屋后古树茶园。景迈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普洱市实施的生态茶园建设项目,不仅对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大意义,还大幅度提升了当地人的收入水平,茶农们年收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景迈山通过种植茶叶和发展相关副业,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一个年轻人因为生计问题外出打工。

让资源禀赋变成财富,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以科学的开发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普洱市及澜沧县数次修改景迈山开发与保护方案,包括放弃对巨型铁矿的开采、关停昆钢在景迈山的铁试验厂项目等,确保当地原生态村落及古茶园不受破坏。“虽然我们眼前失去了快速超车的机会,但保留了永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澜沧县惠民镇党委书记兼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李开富表示。

茶山行:何处茶林千年好?云南边有景迈山


四月春光好季节,不少市民赶着好天气到郊区踏青,感受大自然风光。佛山不少茶圈好友集中在这段时间陆续踏上“茶山行”,各种茶山美景照刷爆朋友圈。云南景迈山因古树丛立,坐拥世界第一大原生态古茶园,吸引众多茶客前往。今日,记者为你展开一段景迈山茶山行,了解一片茶叶的故事。

何处茶林千年好?云南边有景迈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道桃花盛开在高山古寺,箐箐茶叶也在云南西陲的景迈山上成一片春景独好。云南多有著名茶山且开发者众,景迈山则保留着原生态的万亩乔木古茶园,有近两千年的种茶历史。站在茶山一千多米的海拔处,看眼下云雾缭绕,平日流淌在杯中的茶叶正水灵灵地在树上蓬勃伸展,汇成养眼的浮翠一片。益木堂团队在堂主王子富的带领下作茶山行,呼吸山里清新自然的茶香。

最深山处有最美风景人情,近年景迈山有山路维修改善,但上山还要拐上二百多个弯。益木堂曾小姐介绍,名满四海的景迈山古树茶园要两个小时车程颠簸才能到达,一路艰辛,更显得古树难得。山上拥有悠久历史的茶马古道,记载着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痕迹。原住民生活缓慢,民风淳朴,守着如此矜贵的茶树却经济意识淡薄,视茶树为祖辈流传的珍品。

一片茶叶的珍贵

坐在茶馆中,我们可能不理解上千元一饼的普洱之价值所在,但只要身处茶园中,就明白每一片茶叶都弥足珍贵。据景迈山茶农介绍,一棵2—3层楼高的茶树产出的春茶仅4—8斤,平均每4斤茶叶可制成1斤毛茶,况且一片茶叶来之不易。

景迈山的好茶叶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度,山路难行,缺乏经验的人士则举步维艰。四月采茶季,原住民一家老小来采茶,小孩不上学,带着布袋随长辈摘芽叶尖,一溜儿爬树,手脚灵敏,皮肤晒得黝黑。看到茶山行的外来客,就对着人和拍照镜头憨憨地笑。景迈山原住民民风淳朴,用家族和整副岁月去守护这片茶园,更赋予了每一片茶叶值得尊敬的意义。

采茶讲究阳光充足天气干燥,炒茶讲究师傅手劲儿老道。一片茶叶的故事,从采青、萎凋、炒茶杀青,到揉捻、晒青、毛茶压饼。茶叶矜贵,不仅在于地域优势、天公作美,还有对各个环节上的茶人心血的致敬。杯中静躺的上好茶叶,每一口茶都要心存感恩。

茶山行见真情

茶山行完满收官后,曾小姐感叹此次旅程“有欢笑,有亲情,有太多难舍难逢和说不完的故事”。茶山风景无限好,但在爬山采茶、铁锅炒茶等体验式接触茶的过程,还有更多的是艰辛。加上交通不及城市快捷,住宿也不如城市舒适,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茶山行中,茶友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尤为重要,也更朴实真挚。

南段古茶山:景迈古茶山的姊妹山︱老包开讲


南段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南段、洛勐、阿里、宛卡、戈的等村,共有茶园28600亩,其中古茶园面积868亩;南段古茶山最高海拨215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茶园生长在海拔1600米-2100米之间,四季气候温凉;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保护非常完整;土壤为沙粒赤红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透水、透气性好。是中国与缅甸分界的山,国境线长56.8公里。糯福位于澜沧县南部,距县城97公里,全乡辖糯福、阿里、宛卡、南段、洛勐、戈的、勐宋、阿木嘎、坝卡乃等9个村民委员会,92个村民小组,有国土面积879平方公里。糯福乡居住着拉祜、哈尼、佤、傣等多种少数民族,是拉祜文字的发源地。

从景迈山的芒景村往前16公里就是南门河,海拔不到800米,一个V形河谷,没走多久,茶园逐渐稀疏,然后过渡到橡胶林,进入糯福乡洛勐村,又是橡胶林渐渐变成了茶园。自古以来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习惯于定居在山上,南段古茶山上的居民大都居住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腰上。由于河流、沟渠缺水,种田只能种“雷响田”--要等天空雷电交加之时,在雨季来临之后才能栽秧,所以叫“雷响田”。2014年6月13日,我到南段古茶山采访,前夜下了一夜的大雨,恰逢当地百姓在抓紧栽秧,看到3个男子一人在犁田,一人在耙田,一人在糊埂,8个年轻妇女在栽秧,突然听到一阵欢歌笑语,女方唱:“大河发水小河干,过河栽下一丘秧,认得秧好早下种,晓得好玩早成双。”男方回应唱:“大田栽秧谷棵稀,谷棵下面有秧鸡,抓着秧鸡来下酒,抓着小妹来做妻。”我赶忙照下几张难得的照片,终于碰到了久违的田园美景,让人追忆起乡愁。

南段茶山只要有茶园就盖有简易小屋,我们好奇的询问陪同的张文灿经理。他说:“茶园里盖小屋是这里的传统,过去全都是小草屋,特别好看,现在很多用石棉瓦代替茅草。它的用途首先是避雨休息;其次是摊凉茶叶;还有一个用途就让你们猜猜。”在我们一番催促下,他笑着说:“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比较贫困,每家的干栏式草屋,人和牲畜拥挤地住在一起,年轻小伙和姑娘谈情说爱不方便,就到茶园小草屋里来谈恋爱。”拉祜族、佤族是幸福指数特高的民族之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月亮升起来,山寨静悄悄,青年男女在小屋里倾诉心声,唱着“芦笙恋歌”、“快乐拉祜”。所以人们就给这些简易小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拉祜甜蜜小屋”。

南段山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中有“三宝”:多雨果、野杨梅、南段野茶。普洱市有117.8万亩野生茶树群落,而南段野茶是一个特殊变种,茶果是单核的,为了保护茶树资源,澜沧县严禁采摘、销售野生茶。登上南段山海拨2150米的最高峰,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可以欣赏景迈山美景,观古村落、古寺庙,游夸国长廊,赏异国山水。

龙竹棚老寨是目前拉祜文化保存最完整,风光最美丽的拉祜族寨子之一。寨子后有一稍高的靠山,山向两边延伸,寨子仿佛象坐落在一把龙椅上,是一个极佳的风水宝地,寨子边自然生长着很多竹子,拉祜族的先民们就把这里叫龙竹棚。寨子最高处是神秘、庄重的佛房及神鼓。只要有拉祜族寨子都要建一座佛房,佛房也有级次之分,龙竹棚佛房就统领其他多个寨子的佛房,其中包括缅甸的6个寨子,信徒要在这里祭拜后才能回到自己寨子的佛房祭司,龙竹棚佛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佛堂。

南段村是南段古茶山的核心区,有720户,2400多人,茶叶是这里的主业,全村有茶园面积1.4亩,其中古茶660多亩。南段茶山的茶园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种植的台地茶,普洱市2010年开始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把景迈山上的台地茶进行稀疏留养,从原来的每亩1000多株,只保留300-400株后,茶叶产量虽然减少,但茶叶品质显著提升,价格明显提高。也影响带动了南段茶山进行稀疏留养改造生态茶,引进企业建加工厂,筹建龙竹棚茶庄园,打造“龙竹棚”茶叶品牌,将对哪里的生态茶进行有机茶转换认证。

龙竹棚拉祜族寨子周边古茶园是南段茶山的核心区,主要分布在龙竹棚拉祜族寨子周围群山之中,走进这里的古茶园仿佛是在景迈山大平掌,参天古树之下的茶树错落有致,稀疏合理,茶树的枝干上不时长有“螃蟹脚”。“螃蟹脚”只有在生态环境特别好的古茶树才会生长。

南段山与景迈山仅南门河一河之隔,南段古茶山与景迈古茶山土壤、气候、雨量、植被等自然环境近似。南段古茶山种茶历史没有景迈山久远,茶种及种茶技术皆从景迈山传入,品质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密香,滋味醇厚,回甘持久。所以它的茶质、香气、汤色都与景迈山近似。当地政府结合茶资源、茶文化、拉祜文化、边界文化的自然禀赋,打造南段古茶山和“龙竹棚”茶叶品牌。在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时,南段古茶山也列入辐射、缓冲区域。所以南段古茶山被称为景迈古茶山的姊妹山。

解读景迈古茶山的“孪生姐妹山”:南段古茶山


中缅边境古茶山,拉祜文字发源地

南段古茶山是中国与缅甸分界的山,主要分布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南段、洛勐、阿里、宛卡、戈的等村,共有茶园28600亩,其中古茶园面积868亩;南段古茶山最高海拨215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400毫米—1450毫米,茶园生长在海拔1600米—2100米之间,四季气候温凉;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保护非常完整;土壤为沙粒赤红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透水、透气性好。

糯福位于澜沧县南部,距县城97公里,全乡辖糯福、阿里、宛卡、南段、洛勐、戈的、勐宋、阿木嘎、坝卡乃等9个村民委员会,92个村民小组,有国土面积879平方公里。糯福乡居住着拉祜、哈尼、佤、傣等多种少数民族,是拉祜文字的发源地。

茶园稻田两相宜,乡愁自在随处见

从景迈山的芒景村往前16公里就是南门河,海拔不到800米,一个V形河谷,没走多久,茶园逐渐稀疏,然后过渡到橡胶林,进入糯福乡洛勐村,又是橡胶林渐渐变成了茶园。自古以来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习惯于定居在山上,南段古茶山上的居民大都居住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腰上。由于河流、沟渠缺水,种田只能种“雷响田”——要等天空雷电交加之时,在雨季来临之后才能栽秧,所以叫“雷响田”。

2014年6月13日,我到南段古茶山采访,前夜下了一夜的大雨,恰逢当地百姓在抓紧栽秧,看到3个男子一人在犁田,一人在耙田,一人在糊埂,8个年轻妇女在栽秧,突然听到一阵欢歌笑语,女方唱:“大河发水小河干,过河栽下一丘秧,认得秧好早下种,晓得好玩早成双。”男方回应唱:“大田栽秧谷棵稀,谷棵下面有秧鸡,抓着秧鸡来下酒,抓着小妹来做妻。”我赶忙照下几张难得的照片,终于碰到了久违的田园美景,让人追忆起乡愁。

茶园小屋谈情说爱成一景

南段茶山只要有茶园就盖有简易小屋,我们好奇的询问陪同的张文灿经理。他说:“茶园里盖小屋是这里的传统,过去全都是小草屋,特别好看,现在很多用石棉瓦代替茅草。它的用途首先是避雨休息;其次是摊凉茶叶;还有一个用途就让你们猜猜。”

在我们一番催促下,他笑着说:“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比较贫困,每家的干栏式草屋,人和牲畜拥挤地住在一起,年轻小伙和姑娘谈情说爱不方便,就到茶园小草屋里来谈恋爱。”拉祜族、佤族是幸福指数特高的民族之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月亮升起来,山寨静悄悄,青年男女在小屋里倾诉心声,唱着“芦笙恋歌”、“快乐拉祜”。所以人们就给这些简易小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拉祜甜蜜小屋”。

南段有三宝,国际佛堂山中藏

南段山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中有“三宝”:多雨果、野杨梅、南段野茶。普洱市有117。8万亩野生茶树群落,而南段野茶是一个特殊变种,茶果是单核的,为了保护茶树资源,澜沧县严禁采摘、销售野生茶。登上南段山海拨2150米的最高峰,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可以欣赏景迈山美景,观古村落、古寺庙,游夸国长廊,赏异国山水。

龙竹棚老寨是目前拉祜文化保存最完整,风光最美丽的拉祜族寨子之一。寨子后有一稍高的靠山,山向两边延伸,寨子仿佛象坐落在一把龙椅上,是一个极佳的风水宝地,寨子边自然生长着很多竹子,拉祜族的先民们就把这里叫龙竹棚。寨子最高处是神秘、庄重的佛房及神鼓。只要有拉祜族寨子都要建一座佛房,佛房也有级次之分,龙竹棚佛房就统领其他多个寨子的佛房,其中包括缅甸的6个寨子,信徒要在这里祭拜后才能回到自己寨子的佛房祭司,龙竹棚佛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佛堂。

与景迈山一河相隔,主打生态茶有机转换

南段村是南段古茶山的核心区,有720户,2400多人,茶叶是这里的主业,全村有茶园面积1。4亩,其中古茶660多亩。南段茶山的茶园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种植的台地茶,普洱市2010年开始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把景迈山上的台地茶进行稀疏留养,从原来的每亩1000多株,只保留300—400株后,茶叶产量虽然减少,但茶叶品质显著提升,价格明显提高。也影响带动了南段茶山进行稀疏留养改造生态茶,引进企业建加工厂,筹建龙竹棚茶庄园,打造“龙竹棚”茶叶品牌,将对哪里的生态茶进行有机茶转换认证。

龙竹棚拉祜族寨子周边古茶园是南段茶山的核心区,主要分布在龙竹棚拉祜族寨子周围群山之中,走进这里的古茶园仿佛是在景迈山大平掌,参天古树之下的茶树错落有致,稀疏合理,茶树的枝干上不时长有“螃蟹脚”。“螃蟹脚”只有在生态环境特别好的古茶树才会生长。

南段山与景迈山仅南门河一河之隔,南段古茶山与景迈古茶山土壤、气候、雨量、植被等自然环境近似。南段古茶山种茶历史没有景迈山久远,茶种及种茶技术皆从景迈山传入,品质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密香,滋味醇厚,回甘持久。所以它的茶质、香气、汤色都与景迈山近似。当地政府结合茶资源、茶文化、拉祜文化、边界文化的自然禀赋,打造南段古茶山和“龙竹棚”茶叶品牌。在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时,南段古茶山也列入辐射、缓冲区域。所以南段古茶山被称为景迈古茶山的姊妹山。

蒙顿茶膏:十年力作,穿越古今,从博物馆拾起的记忆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今依然保存着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宫廷普洱茶膏,放置在玻璃柜里的“普洱茶膏”,由锦缎匣盛装,其翻开的锦缎匣盖上有木刻印刷的文字,上面写着:“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虽然距今已逾百年,但茶膏表面的浮雕依然清晰可见,四只蝙蝠围绕着中间的团寿图,寓意福寿双全,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岁月雕饰的魔力。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马嘎尔尼一行,回馈的珍贵礼物中就有宫廷御制普洱茶膏26匣,茶膏就此出洋海外。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们,一直在不间断地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对茶汁再加工,还原成精华茶膏。

由于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因而没有进入茶学专家的视野,却逐渐演变成高端茶的一条分支,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以“贡品”的头衔,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从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尤其是到了清朝,开辟了独领风骚的皇家贡茶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为何它如此珍贵呢?首先它的原料是由世界茶的发源地——云南——进贡的最好的普洱茶。其次它的工艺精湛,是由故宫内的御茶坊亲自制备。先在清水房把云南贡茶经历“检验-解块-漂洗-再检验”的预处理后,才正式进入御茶坊压榨制作。这个压榨工艺非常复杂,全程操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制出的茶膏品质卓越,成为茶膏典范。再次它的规制非常严格,锦缎盒内共四层茶膏,每层七行四列计28块茶膏,每块茶膏重量四克。茶膏四角为四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共计112块茶膏,448克重。最后,连它的说明书都不一般,由清朝著名药学家赵学敏亲自撰写,非常推崇茶膏的养生价值。

作为一个极少数人群才可以享用的茶品精华,随着1912年清朝灭亡,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了,制作方式也逐渐失传。

但是,时间赋予一件物品的变化和价值往往让人充满希望。茶膏,这一个传奇般的茶品和历史并没有因为清王朝的覆没而永远凝固在那深宫之中,因为人们对科学和历史的探究永远没有停止。

从2002年开始,蒙顿茶制品公司倾注大量心血,采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工艺进行破译与复原,其“低温萃取”工艺使普洱茶膏的品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个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茶膏”也真正意义上从历史和文物中“复活”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其实这些年,围绕故宫的文创产品,市面上早已琳琅满目,就连大清皇帝那些御批的字都被复刻得无处不在(比如“朕知道了”)。但为什么在故宫里享有盛名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却迟迟没有人做出来?答案很简单,因为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除了蒙顿,我们想不出第二家可以做这款产品的人选。

普洱茶膏作为中国古代最有技术含量的农产品,而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实为茶膏最高典范。2005年,蒙顿茶膏成立之初,就以还原和发扬清朝宫廷茶膏工艺为己任,10年来不断精进,已经成为普洱茶膏类别工艺标杆。

蒙顿这十年,就是在创造和制定茶膏话语体系,出版了目前唯一的茶膏专著,创办了目前唯一的茶膏博物馆。如果没有蒙顿,就不会有今天的茶膏产业。

蒙顿十年,一直怀揣着对客户的感激一路走来,也同样感谢云南这片土地所给予的一切,我们再次走进景迈山,带着我们当年在故宫发现茶膏的那份激情,将这份精心制备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复刻版)回馈给一直支持我们的客户。

茶山行:朝圣之山景迈古茶山_景迈茶怎么样?


年轻的时候,我曾无数次路过景迈山下那个小镇,可一次也没认真停留过。因为街道上污水横流,蚊蝇乱飞,猪屎遍地;连街边的小餐馆也被人们取名为“邋遢一号”、“邋遢二号”……后来,著名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来到这里曾说:“这么山青水秀的地方,街道却脏得让人下不了脚,政府到哪里去了?”

对于多数人来说,景迈山这个名称他们并不熟悉,知名度远比不过现今西双版纳境内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和南糯山等地。但它在几年之内就名声鹊起,国内外知名度越来越大,除了这座茶山身处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之外,被精心保护的生态环境和古朴深厚的多民族茶文化风貌,让远道而来的旅行者们无不深感震撼,被誉为“一座山的博物馆”、“古农耕文明和茶叶种植文化的活化石”、世界茶人的“朝圣之山”。

七年前,我和一位朋友来到景迈山,目光所及之处,让我们惊叹:一片片的古茶林与古木参天的森林混生在一起,两、三人高的千年古茶树上,满身披挂着数不清的寄生植物,小花草藤,野果山菌,甚至还有幽香的兰花和石斛;鸟儿在树上合唱,松鼠在林冠跳跃,不时山猫野狸从草丛灌木间窜过;这种多种生物混生的古茶林竟有两万多亩,孩童和老人爬在树上采摘茶叶,茶林中飘荡着幽远的古歌;沿着林间的小路,可以看到在林莽中时隐时现的布朗族、傣族山寨的灰色屋顶;竹木结构的竹楼,连屋顶上也长着地衣、苔藓;恍惚间使人有些分不清是村在林中,还是林在村中;人在现代,还是在远古……这幅人类原生态的生活图景使他万分珍爱。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因为发展滞后而被动保留下来的稀有资源;我也看到了山里因封闭带来的贫困和周边硬环境的极端落后。

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许多人苦口婆心地说服山上的人们要保留自已和茶林生态融为一体的建筑特色和生活风貌,政府协调停止了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的矿产开发;在景迈山,上世纪60、70年代有人把古树茶林视为低产林大量砍伐,改造为和内地一样的梯田“高产台地茶”。后来,景迈山上茶农们重新将那些台地茶重新间苗野放,改造为生物多样性的有机茶林或疏林茶园。事实证明,真正生态的才是高附加值的,几十年后,百年后这里不又是一片片古茶林了吗?而今,景迈人称种茶为绿色生态茶,价格要高出原先的台地茶两三倍。

五年前,一对企业家夫妇来到景迈山,同样被这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风貌深深打动,经过精心谋划,勾画出一座美轮美奂的茶庄园的蓝图。庄园,无论在当时和现在,都是能包容人们众多向往和遐想的一个词。那是一些激情迸发的日日夜夜,我和同伴有幸参与了那些不断碰撞出灵感和思想火花的日子。五年,这对企业家夫妇率领着他们的团队呕心沥血,在一个最缺乏基本建设条件的边远之地,奉献出了一个他们梦想中集种植、生产、仓储、旅游为一体的景迈山茶庄园。

在现行的体制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一片珍爱传统的人文情怀,这无疑是一种前瞻性的眼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它应当凝聚成一种信念,一种内心里坚守不渝的操守,这样对我们未来发展才有保障,才有希望。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说: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与春花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五年、七年,旅行者和问茶人看到的是一座最美的茶山,而开拓者们记住的却是艰辛过程中的那些难忘的细节,历史留给人们的最大财富却是那些曾经拥有的激情。

临沧漫湾白莺山:遗落深山的世界级“茶博物馆”


这里是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这里还是目前发现茶树品种最多样化的古茶园;这里也是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这是就是遗落在临沧市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委会的世界级“茶博物馆”——白莺山万亩古茶园。

据漫湾镇党委副书记钟明才介绍,白莺山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漫湾镇大丙山,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山地和村落间,面积超过1200亩,目前仍保留野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

云县生物产业办称,白莺山古茶园是目前为止,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家种整个变化过程的地区;是目前发现的茶树品种最多样化的古茶园;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展示了野生茶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白莺山可作为研究茶树起源和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白莺山具有最古老的茶马古道,是普及茶树科学、弘扬民族茶文化的理想基地,堪称世界级“天然茶叶历史博物馆”。

就是这样一个有本山茶、黑条子茶,二嘎子茶,白芽子茶,贺庆茶,藤子茶,大叶本山白芽口茶,枊叶茶,勐库茶,小叶勐库茶,豆蔑茶,红芽口茶等10多个茶叶品种的古茶园,却遗落在深山中,鲜有人知道。

“2005年以来有国外国内的专家到白莺山考查后,白莺山万亩古茶园虽有一定发展,但与省内其他茶区相比,发展还是比较滞后。”云县莺山无极茶叶荘园负责人查荣富说,白莺山村茶园全部属于农户所有,正是这样的分散经营,导致没有制高端产品的制茶企业,没有属于真正自己的品牌,没有产业协会统一经营。目前,整个白莺山仅有30多家茶叶初制所。

尽管有着世界级“茶博物馆”的美誉,但是茶叶价格却相当“接地气”。百年以内的古树鲜叶价在每公斤18到30元;400年以上的古树鲜叶每公斤70到80元;千年以上古树名茶鲜叶价格在每公斤1200左右。查荣富说,这个价格与其它茶区万元古树茶相比,比价实惠。2015年,莺山无极茶叶荘园共收购古树鲜叶3万多斤,由于茶农保护古茶树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做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保持原生态产品,产品畅销海内外。

云县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对白莺山万亩古茶园进行保护性规划发展,包括对人文历史的挖掘、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承载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云南勐海


勐海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态系统良好,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优势,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的产茶大县,大叶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普洱茶产量居全国第一。所产普洱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墨绿油润,叶底肥厚鲜嫩,香气馥郁飘荡,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甘,久放之后汤色更透亮鲜艳,味道更纯浓爽口,陈香独特持久”的特点和“清热解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的药用功效,人们得之为幸,饮之为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传承千年的普洱茶制作技术,形成了以“勐海味”为特征的普洱茶,为国内外饮茶爱好者所喜爱,风靡海内外茶叶市场。

勐海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宰相诸葛亮)之说。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225年)到南糯山(今勐海县境内),许多士卒无缘无故昏睡不起,百治无效。诸葛亮探视后即将一手杖植于土中,随之发芽着叶,尉然成树,诸葛亮取其叶煨水煮汤,令人给病人服用,昏睡士卒即清醒恢复正常。据说,这些树木就是茶树。后来,每到清明节、鬼神节、泼水节,当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纪念诸葛亮。这一传说说明,茶叶为当地人民所栽培利用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境内树龄1700余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和树龄800余年的栽培型茶王树,是研究茶树种源、茶叶生产历史状况的活化石。茶学界将这两株茶树和澜沧县发现的邦崴千年过渡型大茶树同称“三大古茶树王”。值得一提的是,树龄1700余年的巴达野生型茶树王与“武侯遗种”历史时间恰好吻合。这充分说明,勐海早在1700多年前已种茶,勐海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之一,是普洱茶的故乡。唐代,境内所产的茶叶已远销西藏。清?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清代,普洱茶已成为贡茶。清?阮福《普洱茶记》中又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清宫廷专设有普洱茶“贡茶案册”,每年上缴贡茶1千多担,将其视为珍品。清?赵宇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有伪作者,名川茶,乃川省与滇南交界处土人所造,其饼不坚,色也黄,不如普洱茶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历史上,采制于春季雨水来临之前的普洱茶称毛尖;采制于夏季的称芽茶;采制于秋季的(俗称“谷花茶”)称“女儿茶”,清?倪蜕《滇云历年传》载:“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治,故名”。普洱茶之所以能“名遍天下”是与其独特的陈香味分不开的。勐海等地所产茶叶在靠人背马驮辗转半月、1月以上的运输长途中,受潮湿多雾气候的影响,发生微妙的后熟发酵作用,产生独特的陈香味,如此一变,反倒倍受饮者喜爱。

民国年间,内地商人纷纷来勐海开设茶庄,加工茶叶,勐海茶业产销兴旺,运输茶叶之人群马帮不绝于道,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茶业中心。民国10年,茶商张棠阶首次开通国外商道,将普洱茶从打洛口岸出口,经缅甸、泰国、印度商道再销往西藏及东南亚各国,不再经思茅、普洱转运。勐海所产普洱茶具有“外形紧结,内质细嫩,茶心温和,味纯回甜,香高耐泡”的特点和“助消化健胃,去脂解腻,暖胃养气,散热解渴,扩肠通便”的作用,深受藏民喜爱,因此有“藏人非佛海茶不过瘾”之说(佛海即今勐海)。民国27年(1938),白耀明(字孟愚)受云南省财政厅委派到南糯山建立云南省思普区茶业试验场第二分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身)。民国28年(1939),建立南糯山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机制出第一批红茶、绿茶,产品远销香港、缅甸、印度,开创了云南省机制茶先河。同年,云南省中茶公司委派范和钧、张石城筹建佛海茶厂。民国29年(1940),佛海茶厂(勐海茶厂的前身)建成投产,诞生了云南省骨干制茶企业。当年,佛海茶叶产量达4万余担,创民国时期最好水平。勐海等地所产茶叶之所以称为“普洱茶”,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民国年间所著)载“十二版纳(即今西双版纳)出产茶叶,概集中普洱制造,同时普洱又为普思沿边一带茶叶之集散地。”“‘普洱茶’一名之由来,当以开始集中普洱制造,以普洱为集散地得来为近似”。

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扶持茶叶生产,建立茶叶科研(建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管理、加工经营机构,发动群众垦复老茶园,建设新茶园,茶业发展迅速,成为勐海县支柱产业之一。1973年,勐海茶厂在“热蒸”的基础上,借鉴广东和香港“发水茶”的经验,结合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试验成功人工速成发酵工艺,使普洱茶制作技艺发生飞跃性变革。1974年,勐海县被列为全国100个产茶5万担的重点县之一。1987年,勐海县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创汇县之一。1989年,勐海茶厂的“大益”牌普洱茶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为云南茶产业中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驰名商标。1992年,勐海茶厂率先在同行业中制定普洱茶产品标准并发展为行业标准,年生产能力达7500吨,成为生产绿茶、红茶、普洱茶、紧压茶、保健茶等系列112个花色品种的云南省骨干制茶企业。2004年,云南省博文投资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勐海茶厂,成为自主经营的民营企业。2005年,勐海茶厂率先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成为云南省获得QS中A级认证的唯一企业。2006年,勐海县精制茶产量1.3万吨,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同年,福海茶厂茶叶出口创汇位居云南省茶企叶第一,出口茶叶261吨,创汇388万美元,占全省一半以上(全省茶叶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2008年,勐海茶厂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有精制茶企业123家,其中:89家企业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茶叶初制所559家,精制茶产量1.46万吨,年产千吨以上的规模生产精制茶企业有:勐海茶厂、黎明茶厂、福海茶厂、郎河茶厂、兴海茶厂、鹏程茶厂、双溢茶厂、博友茶厂等10多家。勐海加工的茶叶以“白毫悦目,汤色浓艳,香气馥郁,滋味醇厚”而深受饮者喜爱,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和英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波兰等20多个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普洱茶圣地—勐海,当之无愧。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景迈古茶山: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博物馆》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景迈古茶山: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博物馆》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茶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