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新手成长为泡茶老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泡茶绿茶 怎么泡茶 茶叶泡茶

泡茶绿茶。

导读:学习泡茶的要素我们总结为两点:物性与悟性。物性主要包括各类茶的知识和泡茶手法等;悟性则是指对茶深入的认知和针对每类茶冲泡的领悟。

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优秀的泡茶者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敢泡到不敢泡

无论是对茶一无所知的白丁还是老茶客,第一次坐在茶桌后面亲手泡茶时,多少都会有紧张和不知所措。这时只要做到勇敢、坚定、沉着,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坚持将茶泡完。如果没有因此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的话(常见是烫到自己,还曾有过某位同学因烫到手后立即把满是滚烫茶汤的盖碗直接向前扔出去的情况,幸亏对面没人,不然后果很严重),那么恭喜,你已经正式踏上了学习泡茶的第一步。

之后学人要做的是大量的冲泡练习和急需的茶相关基础知识的补充。什么是急需的茶相关知识呢?

比如常见茶叶的基础知识(产地、工艺、特点等),茶叶的冲泡手法与要点,相关的茶文化(茶的起源发展、故事传说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多方面积累对茶叶的了解,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茶“——一个你所认知的“茶”。尽管开始时很模糊很单薄,但这就是将来领悟的基础。

另外茶叶的冲泡练习是每日必须的,而且是需要一定量的(每日认真泡三泡茶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茶的三个阶段


喝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及讲究;第二阶段甚求讲究;第三阶段不求讲究。

第一阶段,刚开始接触茶,对茶较为模糊,什么茶都喝喝,试试;怎么冲泡,怎样冲泡才好也不太清楚;怎样的口感才是好,也不清楚;所以,这个阶段喝茶,是谈不上讲究,更贴切地说是不及讲究。

第二阶段,对茶熟悉了,了解了,而且对喝茶产生了兴趣了,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对喝什么茶,怎样冲泡有了要求和追求,对喝茶就讲究起来了。这阶段,对茶越了解,就越是追求更好的;追到更好的,就越想更了解;更了解,就更讲究;所以,叫甚求讲究。

第三阶段,对茶了解到了一定高度,层次,会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突然明白茶是怎么一回事,无论喝什么茶,怎样冲泡,都能清晰地体会茶的真谛。这阶段,会很享受地欣赏茶的优点,释然接受其缺点。喝茶到了随心随意的境界,并不执着于喝那一个茶,怎样冲泡,不求讲究,实际上是超越了讲究,自由了,才是真正享受于喝茶,而不受茶的束缚。

但第三阶段,必须是经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才能得到的。我们不能说,在第一阶段不及讲究,不经过相当的努力,就会到第三阶段不求讲究的。很多人以为茶太复杂了,太多是非了,图个清心,不需理那么多,了解那么多,随心随意喝茶就好了。这样随心随意跟第三阶段的随心随意喝茶,不是同一回事,不在一个层次上。当然,不能说这样随心随意喝茶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享受不一样而已。

新手泡茶必学的三个技巧:学会泡出一壶好普洱茶


很多朋友喜欢喝普洱茶,品茶是一门学问,泡茶亦然。掌握这些泡普洱茶的基本技巧,就能更好的泡出一壶好普洱茶。要想泡一杯好茶除了掌握一些基础的原则外,还需要对泡的普洱茶了解,加上经常冲泡,渐渐的,你就会泡出加分的茶滋味。

合适的投茶量

你是否知道,泡不同普洱茶类除了放不同量外,还要考虑泡茶器的容量,并不是所有的量都是放6g、8g或者10g。家里有电子称的如果轻松记住两个数据就基本上不怕出大错了。盖碗容量为110ml的时候,一般7-8g就能成一泡了。

当然这些只是建议,但是具体的量,可以根据自己浓淡的口感,再在这个基础上面灵活调整。普洱茶饼一般密度较高,只需占盖碗容量的五分之一就能轻轻松松给你一泡好茶。

但是,普洱茶饼茶还有紧饼、铁饼、石磨饼、砖、沱等不同形态,紧实程度不同,具体投茶量自个儿在五分之一的基础上调整一下了,最好还是用电子秤来解决问题。

从容的注水和出汤

首先,注水的时候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冲撞,这样才能使茶汤更顺滑。

其次,水线的粗细不同,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也是不同的,水线粗有利于香气的激发,水线细能够让茶汤的内质表现得更好。

使用盖碗的小技巧

盖碗的缝留太大,茶叶都露出一大半,靠近手心的缝,瞬间变为蒸汽机,新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成为了熟猪蹄。对初级茶友来说,选择的盖碗纽不能很低,太低的纽导热很快,很容易烫到手。

若是将盖碗里的水倒得太满,茶汤还容易溢出来烫到手。所以防止被烫手,这两点是很重要的。出汤前可以先练习拿盖碗的手法。练顺手后再实操也不晚。

要想泡一杯好茶除了掌握一些基础的原则外,还需要对泡的普洱茶了解,加上经常冲泡,渐渐的,你就会泡出加分的茶滋味。

普洱茶门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求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喝过普洱茶,对普洱茶有点兴趣,想要更多接触一下的人。这个阶段的人对普洱茶还是处于一种懵懂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才是普洱茶,普洱茶该是什么味道的一类人。我的建议是先耐心的喝完半饼当年的7542、7572、2个下关甲沱、1块0081熟砖。不过在喝这些茶的时候心里要明确一点,选择他们作为入门茶不是因为他们好,只是因为他们各方面都很平均。喝它们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普洱茶生茶、熟茶分别应该是什么味,给自己正确认识普洱茶奠定一个标准。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上手高端茶,因为高端茶未必在各个方面都是完美的,可能某些优点会特别突出而某些方面会存在不足,如果一上来就喝它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此外,在喝茶的同时可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历史,产地和制作工艺。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为探索阶段

当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对普洱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应该学习两件事。

第一就是要学习了解普洱茶在陈化后口感上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对于这个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不同年份的入门茶,比如09、08、07、05、01年的7542。07、04年的下关甲沱、09、07年的7572等。只是如果要收集上述那些茶不仅价格昂贵、假的多,而且仓储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们不妨试着去茶店蹭或者买一些试喝装。不一定要喝很多,就算没喝全也无所谓,只要我们能喝明白它们之间的不同,能感受出陈化对普洱茶的影响那就足够了。一般来说,饼的陈化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沱的陈化每七年为一个阶段,但每一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改变,对此我们也要有个基本概念。

第二件需要学习的事就是要基本喝懂各个厂的厂味,例如熟茶的勐海味、下关生茶的松烟味。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这些厂相近的几款茶,比如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8582、下关的8853、特沱。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7262、7592、7562等。通过比较,喝懂它们之间相似的东西,那就是厂味。同时也试着区分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原料等级与拼配技术的差异对口感的影响。我认为在学习厂味这件事上,也同样无需花太多的钱,蹭喝或者买点试喝装就好。除了喝茶外,我们还可以上网参考他人写的茶评。对比自己的感受,试着学习如何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口感。

第三阶段:当我们已经能初步掌握普洱的口感规律与厂味,希望能进行更多尝试时,那就到了第三阶段。

由于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普洱茶,并且确定自己喜欢的口感与收藏策略,所以我把这个阶段称为定味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尝试没有限制,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循序渐进。比如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些价位上或地位上与入门茶相近的黎明、澜沧、土林、福海什么的,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说的有些小厂茶就是学费茶。除了假货B货外,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可以尝试的。在尝试了一些中、低端茶之后,就可以逐步把茶的等级提高,试试大厂的高端产品、福今、陈升号、勐库戎氏、黎明合和昌、澜沧古树系列都可以。在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较他们与入门茶的区别。如果在尝试中觉得越喝越迷糊了,那就再把那些入门茶拿出来对比着喝。当自己对各类茶都有了基本认识,并且在试喝中逐步有了自己的口感喜好后,那么最后再少量尝试一些纯料或者山头茶吧。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以上所说的这些,我认为还是应该以试喝装或者蹭茶为主,不要盲目地整饼或整提的买,万一自己不喜欢,那就浪费了。在喝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写一些茶评,通过对口感的描述,也是帮助自己强化认识的一个过程,能提高自己品茶的鉴赏能力。

好了。经历完上述三个阶段,那么差不多已经能算是普洱茶入门了。但千万不能因此而自满,因为你对普洱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后面要学的还多着呢,只是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普洱茶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茶友们,在喝普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吧。

普洱茶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普洱茶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云南茶业发展史。据考证,普洱茶区的种茶历史约为1700多年,晚于巴蜀地区,其产制历史悠久,是云南传统名茶,也是中国名茶,普洱茶贸易始于唐,闻名于宋,极盛于清。

云南是实价茶树原生地,普洱茶非常悠久,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普洱茶是以云南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自古以来,云南普洱茶素有“普洱典范,国饮世家,云南名片,世界珍宝”的美誉。说到普洱茶历史,其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三国至唐宋时期,散收无采造法阶段,生煮羹饮,晒干收藏;二是清末以前的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阶段,散茶逐渐向饼茶过渡,以团饼茶为主,直至清朝开始逐步出现炒青、茶膏等各花色品种,以团饼茶为主;三是现代普洱茶阶段,则是自清末以来,自然、社会、商业、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过程,出现红、绿、黑等多茶类分化。

普洱茶品鉴入门的三个阶段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其妙处就在于它历久弥新,经年累月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一件用时光雕琢的艺术品,让人领略它的“陈韵”。但如何品鉴一款普洱茶,以及如何鉴别一款普洱茶的陈化潜力,是很多新茶友都不太了解的,那么对于新茶友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品鉴能力呢?

对于很多刚接触普洱茶,或者对普洱茶友一定兴趣,还在观望阶段的茶友,他们对普洱茶还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不太了解好的普洱茶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对于这一类的茶友,想要培养自己品鉴普洱茶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影响一款普洱茶品质的本质因素,通常我们认为是这三点尤为重要,分别是原料、工艺和仓储。

第一阶段

其中原料的本质(也就是内涵物质)差异很大层度上决定了茶品后期品质转变的基础,而工艺和仓储则是决定了茶品后期陈化的能力。

在明白了影响品质的本质因素以后,就可以开始挑选茶品进行试饮了,建议不要从高端茶入手,选一两款品质比较均衡的生茶和熟茶,比如大益7542系列就是不错的入门之选,耐心的喝上几次,以此作为自己对普洱茶口感的一个标准。

第二阶段

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对普洱茶口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了,试着感受普洱茶在陈化后口感上的变化差异。

茶友们可以试着对比不同年份的茶,比如将06年的早春银毫与09年的早春银毫作为对比,品尝不同年份沉淀的滋味,如果喜欢,甚至还可以直接入手一整提,边放边喝,这样我们对普洱茶的陈化变化,就会有更明显、直观的体会。

第三阶段

一般来说,饼的陈化每五年为一个阶段,但每一年又或多或少会有些改变。通过比较不同的茶叶,喝懂它们之间相似的联系,同时也试着区分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原料等级对口感的影响。

当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普洱茶的口感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更多各种各样的普洱茶了,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口感喜好和收藏标准。这个阶段推荐茶友们可以尝试一些小产区、小山头茶,最后还可以试试一些具有特色口味的茶,如06年烟味明显的一品堂布朗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经历完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就算是新人也差不多已经算是普洱茶入门了,但不要自满,普洱茶品鉴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体系,要时刻保持空杯以待的心态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普洱茶的方法,所以后面的路也会变得通畅的多。

泡茶三要素 新手茶友必看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产茶,不少人把饮茶当作了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用量: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应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茶、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水温: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时间: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传统普洱茶包装纸三个历史阶段


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人称之为“马三”。使用过程中,得先把外面的皮剥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2-3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为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普洱茶的制茶用手工饼纸,大体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以前为私人制茶时期(称为“古董茶”时期),因为纸质不流行加上茶区购纸不易,所以1938年以前茶农只在自己生产的茶品上放一张长宽约6-8厘米的纸,作为该号生产的证明,后来就叫“内飞”。每筒茶有7张小内飞,分别放在茶饼的正表面;而每筒又会放置一张长宽约10-13厘米的“说明书”,后来叫“大票”。1938年以前的茶很少有外包纸的装潢。

第二阶段:中茶公司成立后,1938年范和钧奉命成立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并开始生产普洱圆茶,直到1967年为止。约30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生产的中茶牌圆茶,称为“印级茶“。现存留世有著名的中茶红印、蓝印、黄印。所有的“印级茶”外包纸一律采用手工纸;1967年以后开始把“印级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

第三阶段:也就是“七子系列”茶品(这是最复杂也最让人头疼的混乱时代),此类茶品的外包纸有数万种之多。

普洱茶门徒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哪种好


第一阶段:我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求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喝过普洱茶,对普洱茶有点兴趣,想要更多接触一下的人。这个阶段的人对普洱茶还是处于一种懵懂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才是普洱茶,普洱茶该是什么味道的一类人。我的建议是先耐心的喝完半饼当年的7542、7572、2个下关甲沱、1块0081熟砖。不过在喝这些茶的时候心里要明确一点,选择他们作为入门茶不是因为他们好,只是因为他们各方面都很平均。喝它们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普洱茶生茶、熟茶分别应该是什么味,给自己正确认识普洱茶奠定一个标准。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上手高端茶,因为高端茶未必在各个方面都是完美的,可能某些优点会特别突出而某些方面会存在不足,如果一上来就喝它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此外,在喝茶的同时可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历史,产地和制作工艺。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为探索阶段

当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对普洱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应该学习两件事。

第一就是要学习了解普洱茶在陈化后口感上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对于这个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不同年份的入门茶,比如09、08、07、05、01年的7542。07、04年的下关甲沱、09、07年的7572等。只是如果要收集上述那些茶不仅价格昂贵、假的多,而且仓储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们不妨试着去茶店蹭或者买一些试喝装。不一定要喝很多,就算没喝全也无所谓,只要我们能喝明白它们之间的不同,能感受出陈化对普洱茶的影响那就足够了。一般来说,饼的陈化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沱的陈化每七年为一个阶段,但每一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改变,对此我们也要有个基本概念。

第二件需要学习的事就是要基本喝懂各个厂的厂味,例如熟茶的勐海味、下关生茶的松烟味。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这些厂相近的几款茶,比如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8582、下关的8853、特沱。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7262、7592、7562等。通过比较,喝懂它们之间相似的东西,那就是厂味。同时也试着区分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原料等级与拼配技术的差异对口感的影响。我认为在学习厂味这件事上,也同样无需花太多的钱,蹭喝或者买点试喝装就好。除了喝茶外,我们还可以上网参考他人写的茶评。对比自己的感受,试着学习如何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口感。

第三阶段:当我们已经能初步掌握普洱的口感规律与厂味,希望能进行更多尝试时,那就到了第三阶段。

由于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普洱茶,并且确定自己喜欢的口感与收藏策略,所以我把这个阶段称为定味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尝试没有限制,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循序渐进。比如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些价位上或地位上与入门茶相近的黎明、澜沧、土林、福海什么的,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说的有些小厂茶就是学费茶。除了假货B货外,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可以尝试的。在尝试了一些中、低端茶之后,就可以逐步把茶的等级提高,试试大厂的高端产品、福今、陈升号、勐库戎氏、黎明合和昌、澜沧古树系列都可以。在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较他们与入门茶的区别。如果在尝试中觉得越喝越迷糊了,那就再把那些入门茶拿出来对比着喝。当自己对各类茶都有了基本认识,并且在试喝中逐步有了自己的口感喜好后,那么最后再少量尝试一些纯料或者山头茶吧。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以上所说的这些,我认为还是应该以试喝装或者蹭茶为主,不要盲目地整饼或整提的买,万一自己不喜欢,那就浪费了。在喝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写一些茶评,通过对口感的描述,也是帮助自己强化认识的一个过程,能提高自己品茶的鉴赏能力。

好了。经历完上述三个阶段,那么差不多已经能算是普洱茶入门了。但千万不能因此而自满,因为你对普洱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后面要学的还多着呢,只是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普洱茶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茶友们,在喝普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吧。

存储普洱茶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相信爱喝茶的茶友都知道,吸湿及吸味性特别强,很容易就吸收空气中水分和异味。如果一款云南普洱茶存放不得当,则会使云南普洱茶在短短时间内,就会失去云南普洱茶风味口感。而如果茶叶在特定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发生变化,原来的新茶叶就会消失,陈味渐露。云南普洱茶的保存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的品质。总结普洱茶的保存条件,大致可归纳为是空气、温度、湿度三方面。

一、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普洱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二、流通的空气

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上,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因此,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

三、适度的湿度

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何仕华说,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相信了解了专业、正确的保存普洱茶的方法之后,您能将自己的普洱保存得越陈越香。

泡茶,需要洗茶吗?


【一杯茶贵吗】

@馨慰古茶创始人:一瓶云南山泉2元;一瓶可乐3元,一瓶王老吉的凉茶易拉罐装在5元,一杯星巴克的咖啡是35元,而一杯普洱茶,又需要多少元呢?而一饼普洱茶(标准饼为357克),价1000元/公斤(357元/饼),每泡需8克,这意味着每泡8元,每天一泡,一饼茶可以喝一个多月的。

【泡茶,需要洗茶吗?】

@老聂:只要是茶水,就应该可以喝。第一泡茶水不能喝,是中国茶行业的耻辱。认识一个朋友,福建人,开一家红茶公司,主营斯里兰卡红茶。我经常去她店里喝茶。有一次她说公司到了一批小种,约我去喝茶。我到后坐上茶台,她把茶样交给店里的茶艺师,特地交代了一句“要洗茶啊!”茶艺师可能没反应过来,问“为什么?”。她白了茶艺师一眼,说:“这是福建茶,喝之前需要洗茶,也就是第一泡水要倒掉”。

她店里的斯里兰卡红茶,印度红茶,是不需要洗茶的。

其实,中国茶,最初也是不需要洗茶的。至少我老家湘西的名优绿茶,现在也不需要洗,第一泡我都喝了的。

还有,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君山银针,蒙顶甘露这些名优绿茶,也是不需要洗茶的。我还知道,正山堂的金骏眉,润思的祁门红茶,也是不需要洗茶的。

茶行业的每一个品牌,应该以不洗茶为基本修养,而不是制造不合格的茶品,让消费者洗茶。

第一泡茶水凭什么不能喝,那是茶企不愿意做良心茶。凭良心做茶,第一泡水就能喝。黑了良心,再怎么洗也是枉然。

洗茶,是中国茶行业的难言之隐。

@周喜乐:这个要根据茶的种类来。一般不发酵的绿茶不用洗茶,其精华也就2-3泡,典型的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毛尖、毛峰。发酵类的话根据发酵程度,轻发酵、半发酵、全发酵和后发酵的工艺进行细分,看情况酌情1-3次,例如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大红袍、一则洗去杂质和残留,二则可以激发茶水的特殊芳香气息,洗茶水还可以养壶。注意泡的水温。

@桃源雨吁:具体分茶的种类来看。第一道主要用来冲洗干茶表面的灰尘、霉菌、污垢等等所谓“不干净”的东西,也用来浸润、唤醒、激发茶叶的活性、香气等。通常绿茶、白茶第一道可以直接喝,焙火的乌龙茶、熟普、有年份的生普、黑茶等,第一道不喝。

【世相】

@EC品牌观察:【资本的钩子】电商公司制造出无数让你剁手的优惠,游戏公司制造出游戏,直播公司用主播让你荷尔蒙上升,资讯公司用算法让你沉迷消耗时间,订票平台用隐私让你不明就里的掏钱…资本也在用钱,引导创业者,逼着他们去寻找用户喜欢的东西。

@见闻实时新闻:【巴菲特进一步增持苹果股票】巴菲特表示,6月以来,买入“略微”更多的苹果股票,并不关注苹果季度性销售情况。苹果的实际估值存在于消费者与苹果公司的深度关联里。人们对iPhone用处的认识表明,iPhone“被大幅低估”。

@刘春:资本市场真是过山车,2015年我到四季酒店大堂吧喝茶,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耳边不时传来几百亿几千亿的字眼儿,几十亿的项目都不好意思说。我家附近的漫咖啡,人声鼎沸,黄渤黄晓明的名字半天就被提上十几次,投资不过亿的电影没人敢说。现在好了,四季大堂都在安静喝茶,漫咖啡都在看书写字,消停了。

@刘五一:方向对了,“一万小时努力”才有效,西方心理学中有个类似于我们“功到自然成”的研究发现:专家是练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了最多时间的人”。后来,这个理论被概括为“1万小时法则”。

可现实中那些苦练了一辈子却一事无成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努力1万小时,真的一定能够成功吗?答案是:当然不!

“功到1万小时”是有前提的,最基本的就是要方向正确并“刻意练习”。它包括如下步骤:设置目标、勇于努力、专家的有效反馈、专心致志。

其中,“勇于努力”的“勇于”,要求持续不断地努力尝试那些刚刚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专家的有效反馈”则要求有专家指导——没有及时反馈的练习常常无效,专家指导不仅能够在最初就使用最正确的方法,而且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精准反馈,从而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最终,刻意练习会改变大脑的神经回路,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从而令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并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提到英语,你想到的只是字母和单词,你就还没有建立关于英语的心理表征;而如果能立刻想到英语思维、英美习俗、语言习惯、英汉语法上的异同等,才是建立了有关英语的心理表征。

你有非常明确的、符合条件的成长目标吗?你找到名师做指导和反馈了吗?你准备好走出舒适区并且下功夫了吗?那么,10年左右的功夫,你就准备收获“功到自然成”的硕果吧!(中国青年报)

@中华遗产杂志:“你在哪呢?”

“Peking。”

“你搁北京拽啥英文,快来找我!”

“我……我在美国的北京呢。”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天朝上国”地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开始坍塌,不过,中国的地名输出并没有停止,反而远跨重洋,强势登陆美国。19世纪的美国正忙于西部拓荒,很多新的居民地都由移民们来命名。他们还借用了一些国际知名的地名。比如,中国的“北京”(Pekin/Peking)、“上海”(Shanghai)和“广州”(Canton)。

美国现在有不少城镇和社区都以“北京”命名,这些“北京”大都与中国北京的纬度相当。当年的白人开拓者除了考虑到北京是神秘东方大国的首都、名气很大,还认为北京正好位于地球的另一端,即对跖(zhí)点,就像超级马里奥从东京打一条水管通道,横穿地球,从里约热内卢冒出来一样。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知名度比北京还大,所以美国人一口气山寨了二十几个(以前广州的英文名是Canton,音译回来叫“坎顿”)。与广州相比,上海开埠较晚,所以只被山寨了三处。

@楚襄ing:毛泽东在读三国历史时,曾慨叹:原子弹还不如刘关张的大刀长矛。因为他发现汉末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的惊人程度。

在整个东汉,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和帝、顺帝在位时,人口接近6000万。桓帝在位时,公元157年,东汉政府普查全国户口,人口是5600多万,比起最高峰有所下降。随后黄巾之乱爆发,东汉崩溃,接着董卓之乱、群雄大战、三国争斗,在这些战乱中,又伴随着瘟疫,造成中国人口大规模锐减。

对于当时惨状,青年曹操有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鼎立后的具体人口数字,唐人杜佑《通典》记载说,蜀国在公元223年刘禅登基时,人口是90万,到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人口增长到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一起统计,中国北方加上四川,一共是537万。《晋书》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有230万。魏蜀吴人口加起来,当时中国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长期休养生息才达到的。

汉末三国时期人口从5600多万到700多万,中国人口数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惨重,在前代后世都难以找出第二个时代与之相比。后来在西晋武帝时代,经过“太康之治”,中国的人口总数回升到了1600万。

@中国艺术品收藏:【清·佚名《少愚先生小照》】卷,绢本设色,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这是一个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开始流行的描写绰号“少愚”的“醉侯”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故事。刘伶(221-300),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他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嗜酒如命,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他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

刘伶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西晋泰始二(266)年,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此图描述了少愚坐着一辆鹿拉的马车,身边有侍从,其中一个侍从拿着铁锹,如果主人因放荡而死,就会把他就地埋葬。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茶余】

@思想聚焦:钱能给人带来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毛姆《刀锋》

@乐读好书: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同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即可称为幸福。——周国平《何来何往》

@媒体人张晓磊:昨天接了个电话,问我买不买房子,不买还会涨。我说已经有几套了,手头实在没钱,对方沉默了几秒钟又说,那你房子卖不卖?现在房价那么高,再不卖就卖不到这价了。我感觉不说实话不行了,就对他说,其实我穷,既没房也买不起房。他沉默了几秒又说,明天有个楼开盘,晚上带上椅子来排队,给你200元一天……

掌握泡茶三要素,自己泡茶也好喝!


有的茶艺师泡茶很好喝,而自己泡茶却总是苦涩,这是怎么回事呢?

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今天,馆长就谈一下泡茶三要素:投茶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投茶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投茶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冲泡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好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泡茶三要素,在冲泡之中随意改变,趣味无穷。

怎么样进阶为泡茶高手?


人人都会喝茶,但不一定都会泡茶。当然,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即便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没掌握好泡茶工艺和技术,也难真正泡出一杯好茶。那么在喝茶成为习惯的基础上,如何进阶成为一名泡茶高手呢?我们先来看看泡出一杯好茶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

水质

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则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笔者建议大家平时泡茶用纯净水。

水温

水温不同,泡出的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成分也不同。通常,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密切相关,比如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作而成的茶则需用沸水降温后再冲泡。具体而言,红茶冲泡水温宜控制在90—95℃,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

时间

以红茶为例,浸泡时间不含冲水和出汤的时间。第一次浸泡时间10s左右,第二次浸泡时间5s左右,第三次浸泡时间15s左右,第四次浸泡时间20s左右,第五次浸泡时间25s左右。品鉴者可依据个人品饮习惯不同调整茶汤浓度,方法是调整茶水比或浸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茶量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

心情

好心情是泡茶人泡出好茶的关键因素。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其实笔者觉得这喝茶,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情,随意就好。平常人以平常心喝平常茶。你觉得呢?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泡茶新手成长为泡茶老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泡茶新手成长为泡茶老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泡茶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