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很好的把控泡茶时的投茶量?

发布时间 : 2019-12-09
红茶的投茶量及比例 普洱茶投茶量 乌龙茶投茶量

红茶的投茶量及比例。

泡茶的时候会问到同一个问题——到底要投多少茶叶才合适?虽然泡久了有自然就会明白,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得好。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4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8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

不会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

二、按体积投茶

绿茶和黄茶

普遍认为,绿茶和黄茶是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ps: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太烫的水会伤害到绿茶和黄茶的茶叶,让茶汤变苦变涩,但温度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90~95℃的水,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少近一半。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还需要注意的是紧压茶有“三年以下开盖泡,三年以上扣盖泡”的说法,“年纪较轻”的紧压茶发酵度不高,盖上盖子会像绿茶一样把茶汤闷坏,而三年以上的紧压茶因自我发酵不存在这个问题。

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即可。

三、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碗泡法: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容易变浓;

调饮茶:最常见的奶茶,茶水比例差不多1:30。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奶,所以可以把茶汤泡制得浓一点,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奶还是多茶;

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不是死的,随着熟悉度的提升,自己也会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泡茶理论,更加随性自在地喝茶。

还不会的话那就尝试一下茶文化底部菜单“逛茶馆”里面的茶,0.25g小袋分装,一袋200ml左右,淡了加茶,浓了加水,随时一杯好茶!

cY316.com延伸阅读

标准投茶量,你知道吗?


许多刚刚接触茶叶的朋友,会在泡茶的时候问到同一个问题——“到底要放多少茶叶才合适?”虽然泡久了有经验了自然会明白,但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今天我们就来还讲解一下关于投茶量的知识吧。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2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4-5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二、按体积投茶

1、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近一半。

2、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3、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4、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比如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

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玻璃瓶为例)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的喝茶,几经“修炼”,你肯定会拿捏一份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来。

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


干茶中的各类物质因为溶出节奏和速度以及温度条件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令茶汤产生不同的品饮效果,而品饮效果主要跟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比例相关,在冲泡过程中导致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和比例的相对可以量化的条件主要就是水温,投茶量以及浸泡时间,这三项内容相互影响,要泡好一泡茶,必须三者搭配,彼此协调,其中任意一项的改变则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在投茶量和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手法固定的情况下,越高的水温越利于香气的激发,且越令茶汤中各类物质溶出速度加快。

在水温和投茶量固定的情况下:浸泡时间越长,各类物质的溶出就越多,滋味也就越浓

在浸泡时间和水温固定的情况下:投茶量越多,其溶出物就越多,且滋味就越浓。

干茶中各类物质的溶出节奏是不一样的:首先溶出的是导致鲜爽气味的氨基酸类物质,接着是令茶汤醇和的游离儿茶素,然后才是主要导致苦涩滋味的脂型儿茶素。

在相同水温和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假设以投茶量多浸泡时间短和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长得到一样颜色深度的两杯茶汤,其品饮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由于浸出物在更高的温度下溶出,润出环境单一,故香气高而汤感薄,后者则相反,汤感稍厚,香气相对低沉。

投茶量的多少除了影响到茶汤的浓度之外,还和泡茶的容器相关,影响到茶水的溶合情况,譬如以110cc盖碗泡茶,以晒青毛茶来说,投茶量在8g的时候,其泡开后的叶底刚好可以顶盖,这样在浸泡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茶在水中漂浮或茶底的顶面低于水面,令茶和水接触更加紧密,增加了茶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融合度,而当110cc盖碗投茶量低于6g的时候,茶底仅能积存于盖碗的中下部,这样注水后,当水漫过茶后,则会在盖碗上部形成一段无茶光有水的空间,这样就令茶在出汤的时候在较低的温度点上再一次的融合,导致溶出物的浓度降低,苦涩味降低而令汤感变得更软。

不知道投茶量,怎么泡出好喝的茶?


泡茶的时候茶叶投多了苦涩,投少了寡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六大茶类的投茶量分别是多少。

一、绿茶、黄茶

绿茶和黄茶是公认最鲜嫩的茶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如果要说一个比例,一般来说茶水比在1:50(1克的茶叶,50ml的水)左右,冲泡温度在85度左右。

二、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跟绿茶、黄茶差不多,茶水比一般也在1:50左右,之所以要单独列出来说明下,是因为有一种红碎茶,浸出速度很快(耐泡度差),其投茶量要更小一些,茶水比在1:150左右。

三、乌龙茶

对于条索形状的乌龙茶投茶量可以占茶壶容量的1/2至2/3;而球形的乌龙茶可以占到茶壶容量的1/4至1/3。值得一提的是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叶,用沸水冲泡会更有利于激发它的香气和味道。

四、普洱茶熟茶、黑茶

普洱熟茶或者说黑茶的投茶量一般是1:30左右,冲泡普洱茶或者是黑茶可以有一个洗茶的步骤。

五、白茶

没有经过揉捻程序的白茶普遍较为蓬松,所以在投茶的时候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1/2至3/4左右;而白茶茶饼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左右。

小提示:对于新接触这些茶叶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的投茶量作为参考,待自己喝茶次数多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够轻松的冲泡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茶了。

冲泡普洱茶投茶几克最好喝?普洱茶的投茶量多少比较合适?


我们在冲泡普洱茶时,通常使用的泡具有两种,紫砂壶或盖碗,但许多茶友不知道每泡最佳的投茶量是多少。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起:

1、选择什么样的泡具;

2、泡具的容量是多少?

3、对于出汤时间的掌控。

为了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茶界评茶专家和许多茶友做了很多尝试,最终认为16:1(水量16毫升,投茶量1克)的比例较为合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茶友所接受。因为这个比例对茶中的内含物质释放更为稳定。

结合市场上常见的盖碗和紫砂壶的常规容量来计算,这个比例不会因为泡茶时因前几泡茶未舒展开时,茶的体积过小而相对注水量过多,导致汤量过多而使茶汤滋味淡泊。也不会因为待茶膨胀后而丧失注水空间,使茶汤浓稠苦涩。

市面上通常的盖碗容量为:100毫升、130毫升、150毫升,根据上面的比例可计算出对应的投茶量为:

100毫升投茶量为:6.25克(建议投茶6-7克)

130毫升投茶量为:8.13克(建议投茶8克左右)

150毫升投茶量为:9.38克(建议投茶9-10克)

需要注意的是,茶汤的浓度和出汤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新茶友,5-10秒之间出汤为宜,对于老茶客来说,根据个人喜好,可适当增加出汤时间,生茶以不苦涩为宜,熟茶以不“酱汤”为好。

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泡茶


茶水冲泡比例是指茶叶冲泡时,投茶量与冲泡的水的比例。所以茶水比和泡茶的关系密切重要,关系到你是否能泡出一杯滋味较好的茶。

茶水比,究竟滋味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温格纳(Wigner,G.W.)研究发现,在投茶量和冲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同,茶汤里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就不同。简单从表现上来说,就是茶水比不同,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会浓淡不一、汤感厚薄有异。

那么不同的茶水比,究竟滋味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我们可通过试验(取3g干茶,分别用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然后发现,水浸出物随着水量的增多而增多。但是在滋味表现上,有所不同:投茶量相同条件下,最多水量(200ml)冲泡的茶汤,虽然水浸出物最多,但滋味淡薄。而最少水量(50ml)泡出的茶汤滋味最浓,水浸出物却最少。所以,我们需要衡量的是“什么样的茶水比,所带来的茶汤浓度,能让茶的滋味充分展示,并且浓淡适宜”。

依旧可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水量对茶叶汤味的影响:最后50ml、100ml用水,水浸出物分别约28%、31%,滋味都很浓;而20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4%,滋味淡了;只有15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3%,滋味最适宜。

比较科学的茶水比例

通常情况,我们需要参考使用的器具、冲泡的方法、冲泡的水温等,条件不同,茶水的比例也就会不同。

下面我们就以110ml的盖碗为例,说明不同的茶类冲泡时的投茶量:

①冲泡绿茶、红茶、白茶、黄茶,投茶量为3克。

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生、熟普)、黑茶,投茶量为7克。

当然了,泡茶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来控制投茶量,只是注意不要喝过浓的茶就好。

普洱茶汤的粘稠度是否与投茶量有关?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普洱茶汤的粘稠度与投茶量是否有关?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泡茶时,如何掌握好“茶水比”?


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不同的茶水比,泡出的茶汤香气高低、滋味浓淡各异。

茶水比过小(沏茶的用水量多),茶叶在水中的浸出物绝对量则大,由于用水量大,茶汤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过大(沏茶的用水量少),因用水量少,茶汤则过浓,而滋味苦涩,同时又不能充分利用茶叶浸出物的有效成分。故沏茶的茶水比应适当。由于茶叶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各人饮茶习惯的不同,对香味、浓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而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一般认为,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约置3克茶叶,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适当放大,以1:20为宜(3克茶叶,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再从个人嗜好,饮茶时间来讲,喜饮浓茶者,茶水比可大些,喜饮淡茶者,茶水比可小些;饭后或酒后适度饮茶,茶水比可大些,临睡前因宜饮淡茶,茶水比则应小些。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用水量不宜过大。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则壶内热量增大,易使茶汤味变淡,甚而将茶叶烫熟,减少香味,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若水量过少,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使茶叶苦涩不爽。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一般用紫砂壶泡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原题《泡茶时掌握好“茶水比”》,记者:蓝岚,

冲泡茶叶 泡茶“三投”得法茶香四溢


日常泡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后冲入沸水,此称为“下投法”;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称为“上投法”。

对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对于不同的季节,则可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细嫩的高级绿茶,以85摄氏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至9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泡茶。

普洱茶冲泡:须注意水温、投茶量和浸泡时间


干茶中的各类物质因为溶出节奏和速度以及温度条件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令茶汤产生不同的品饮效果,而品饮效果主要跟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比例相关,在冲泡过程中导致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和比例的相对可以量化的条件主要就是水温,投茶量以及浸泡时间,这三项内容相互影响,要泡好一泡茶,必须三者搭配,彼此协调,其中任意一项的改变则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在投茶量和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手法固定的情况下,越高的水温越利于香气的激发,且越令茶汤中各类物质溶出速度加快。

在水温和投茶量固定的情况下:浸泡时间越长,各类物质的溶出就越多,滋味也就越浓

在浸泡时间和水温固定的情况下:投茶量越多,其溶出物就越多,且滋味就越浓。

干茶中各类物质的溶出节奏是不一样的:首先溶出的是导致鲜爽气味的氨基酸类物质,接着是令茶汤醇和的游离儿茶素,然后才是主要导致苦涩滋味的脂型儿茶素。

在相同水温和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假设以投茶量多浸泡时间短和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长得到一样颜色深度的两杯茶汤,其品饮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由于浸出物在更高的温度下溶出,润出环境单一,故香气高而汤感薄,后者则相反,汤感稍厚,香气相对低沉。

投茶量的多少除了影响到茶汤的浓度之外,还和泡茶的容器相关,影响到茶水的溶合情况,譬如以110cc盖碗泡茶,以晒青毛茶来说,投茶量在8g的时候,其泡开后的叶底刚好可以顶盖,这样在浸泡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茶在水中漂浮或茶底的顶面低于水面,令茶和水接触更加紧密,增加了茶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融合度,而当110cc盖碗投茶量低于6g的时候,茶底仅能积存于盖碗的中下部,这样注水后,当水漫过茶后,则会在盖碗上部形成一段无茶光有水的空间,这样就令茶在出汤的时候在较低的温度点上再一次的融合,导致溶出物的浓度降低,苦涩味降低而令汤感变得更软。

老茶头:投茶、分茶、泡茶、品尝


老茶头作为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普洱形态,她平和而又个性鲜明,可以用传统功夫茶冲泡出它最极致的口感,也可以融入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投茶:老茶头不同于常规的普洱茶,根据器皿的大小,投茶量在7克左右做调整。

冲泡:茶头洗茶可洗2-3次,洗茶时间可适当长一些,这茶头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冲泡出汤的时候,时间上要比其他的茶叶稍长一些,因为茶头结紧,内质物溢出较慢导致的。可根据口感的浓淡来调整出汤时间,一般出汤时间6~10秒为宜。

分茶:茶头出的茶汤颜色很迷人,用红浓明亮来形容似乎也不能完全表达,幸而茶友们的想象是无比丰富的,这就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吧!

品尝:闻其香,陈味伴随左右,茶汤入口温润,有很饱满的冲击感,茶香满口,十分舒适;酒红的流动,带着丝丝茶香,迷醉,没有波尔多葡萄酒的刺激,没有古巴雪茄的烟香,却如冬日的阳光一般,柔软,温暖。

茶叶包装的质量控制要从以下几点把控主要是分别是条件


茶叶是供人们饮用的食品,是一种需要用包装来防止污染、减少因受环境变化而变质的产品。因此在进行茶叶包装时,首先应考虑包装的有效性,即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一)茶叶包装的防潮性;茶叶在包装前应严格控制水分(7%以下),包装材料良好的防潮性能延缓茶叶内的各种水解反应,就能较好地保持茶叶品质。

(二)茶叶包装的避光性;光照会加快茶叶各种成分的缩合反应和变化,特别是破坏叶绿素等物质,降低茶叶品质。包装材料良好的避光性能较好地保持茶叶品质。

(三)茶叶包装的阻气性;大气中的氧气会加快茶叶中各种品质成分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茶叶品质。包装材料良好的阻气性亦能较好地保持茶叶品质。

(四)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目前生产茶叶包装材料的企业很多,但这些企业的卫牛状况值得关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已将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企业要求等同生产食品企业来对待,而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另外,国内许多生产复合包装材料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滥用印刷油墨、稀释剂、合剂等致使许多包装材料带有许多强烈的异味。用这些包装材料包装茶叶,将使茶叶吸收这些异味,破坏了茶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这应引起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极大重视。

业在选择茶叶的包装材料时,要从以上四个基础要求入手,结合不同茶叶的特性,选择最合适的包装材料。在四个基础要求中,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无论选择哪种包装材料,都必须保证材料对人体无害。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如何很好的把控泡茶时的投茶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红茶的投茶量及比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