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普洱茶晒青毛料能否在家中保存转化?(一)

发布时间 : 2019-12-10
晒青普洱茶 普洱茶晒青 普洱茶转化

【www.cy316.com - 晒青普洱茶】

问题描述:最近家中留了一批晒青毛茶散料,本来想存几年陈化以后再喝,但是有朋友说散料没法保存,存久了没有茶味,想请教一下知乎大神指点迷津,目前我已经按照以前存茶的方法,用干净无味的瓦缸保存了,宣纸垫底,适当压实,缸口用宣纸包住了,没用密封,宣纸上用大米作为干燥剂。我家在华南。

答:

1、从长期仓储转化的目标出发,散茶确实不是一个较好的保存方式。

2、普洱茶压饼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远途运输,提高运输效率,且可降低耗损。后来发现此种形式下的茶品经过多年仓储转化后风味更佳(香港,传统港仓),方才开启普洱茶的老茶时代。

3、饼茶形制下茶品既可与空气接触,为茶品的转化(所有仓储状态下的自然氧化、酶促氧化,以及湿仓状态下的微生物氧化——也就是真正的发酵)提供氧气,又不至于因为过度接触空气造成茶品茶质过度损耗。这一点把一饼茶的外包纸去掉,放在一个避光且强通风(为了区别紫外线造成的茶质劣变)一个礼拜以上,尝一尝就知道什么是过度通风的坏处了——当然,损失您得算在习茶的学费之列。

4、散茶存储面临的就是这个过度氧化的问题,盖因散茶与空气的接触面过大,茶质过度损耗。所谓“能否在家中使其转化”,这是一定能的,只是方向上未必如你的预期罢了,毕竟劣变也是转化之一种。

5、至于工业上存储生毛茶散料,与家庭存茶的方式和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从图片可看出,工业存储毛料,因为堆叠高度和紧密度的关系,单颗毛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不大,且仓库中空气流动并不剧烈,各种温湿度之类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不如家庭环境的明显。

显然,这些都是家庭存茶所无法复刻的。同时,工业制茶虽然有存老料,但目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成本核算,因普洱茶价格年年上涨,适当囤积毛料,其仓储成本远低于每年的价格涨幅。

②稳定茶质,新制毛料并不适合立刻品饮与压制,存放一段时间(数月至数年)后品质更为稳定。当然这一点许多消费者和茶山“游人”并不知道。

③拼配需要,为了满足各种拼配需求,需要存储各种风格的毛料以备用。

这些多是一般喝茶人所不需要的。

6、一般而言,毛料多为纯料(因此状态下拼配的茶品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因密度不同而分层,造成拼配效果的逸散。当然,许多纯料也都是“拼”出来的,若是喝不出来就当它是纯料,世界更美好,而纯料无论是毛茶还是饼茶状态,其长期的存储预期均不理想。

排除仓储失败,不同山头纯料经过长期的仓储后,其风格会随着时间的增加愈发趋同。最后可能仅仅根据甜茶和苦茶分成两个大的风格。无数人疯狂追捧的所谓“山韵”,在仓储的面前无非是个笑话。

以老班章为例,若是真正的纯料古树且工艺制程正确,经过多年的仓储(五年以上)后其口感会空掉,仅余下其气感。若是不懂其中道理的野生大师,必然会以为茶品仓储失败。但若是大小树混拼的老班章(去年的行情价是6000~8000元/公斤,今年有所下降),反而会因为拼配(拼配可不仅仅是不同的山头混拼,大小树、季节、等级甚至朝向对于茶质都有影响,当然,喝不出也是个白费)保留更为清晰的口感。

此条对于没有长期大量多品类存茶的茶友而言,既无法理解也无太大意义。

7、因此并不建议家庭大量存储毛料,因为家庭存茶再大量较工业仓储也只能是零头。而长期仓储后并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更为可怕的是若将毛茶长时间存放后的转化状态作为普洱茶转化的正态,会建立一个错误的口感,然后各种放坏的茶就有销路了。

8、因此,一般茶友若有部分毛料,建议在其风格仍在的情况下在数年内喝掉,长期存储的预期相当不看好。

若题主所在地为洛阳,那么基本不用担心所谓回南天云云。北方存储相对南方存储而言转化更慢,但这也意味着茶质损耗更低,茶质保存更充分。一般而言做到离地离墙即可,容器密封,不用刻意加干燥剂(以北方一般家庭环境论)。书架上是个好地方,寻一些干净无味的食品级塑料袋,毛茶放入其中再放入干净无味的纸箱(需注意不少纸箱有很重的胶味,在散干净前不适合存茶)中合上即可。每次打开取茶进入的空气已然足够茶品的短期转化。

记住,普洱茶仓储,在家庭环境下,永远做不到最好。

余下的,就是避光避热避异味的老生常谈了。作者:真的是单大宝(更多知识请关注

小编推荐

在家中如何存放普洱茶?科研学者有一套看法!在家中如何存放普洱茶?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一大特点。作为“可以品的古董”,普洱茶中的“陈香”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值”。因此,“存茶”成为了每一个普洱客关心的课题。

老茶客们每每谈及此,皆自有一套“普洱茶存放”的“方法论”。但在纷繁各异的说法中,到底存茶有什么讲究?什么样的存储方法才合理呢?

今天益信君邀请了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中心主任、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的高林瑞主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讲讲“存茶这门课”!

存茶:专业仓库条件可控,家庭存储更为复杂

据高林瑞主任介绍,关于普洱茶的存放,目前存在两种主要模式,即:专业的仓库存储和一般的家庭存储。

包括勐海茶厂仓库在内的专业仓储,在对温度、通风、整洁度等方面有严格的把控,所以一般会有专门选址,配合采用专业设备、设施来完成调节,为茶品的后期转化提供最有利条件。

相对而言,家庭存茶反而要更加复杂,因为每个家庭中的具体存放环境各不相同,存在更多的不可控性。

一般家庭存放普洱茶技巧问与答

Q:家庭存茶,哪些地方更适宜?

A:茶叶的吸附性很强,如果家里油烟味较重,很容易被茶叶吸附。所以,家庭存茶要存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容器)里面,有条件的话可以空出一间房来存茶,如书房或独立封闭的阳台;而厨房、离卫生间近的地方不适宜茶叶的存放。

划重点:家庭存茶,书房是首选

Q:家庭存茶哪些容器最适合?

A:容器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紫砂、紫陶等陶制品。

有些家庭在存放普洱茶时,会把存放茶叶的袋子抽成真空状态,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很讲究与外界的“沟通”,它的后期转化必须要有空气的参与,不建议采用玻璃瓶等密闭容器。

划重点:善用紫砂罐、陶土罐存茶,不建议真空包装

Q:茶叶存储是否要拆开外包装?

A:尽量不要拆掉笋壳包装,笋壳是三层结构,中间层是蜂窝状,它的通风、透气、防潮效果都很好。当然,也存在用笋壳包装的茶叶发霉的情况,如果存储环境中湿度太大,湿气就会渗透进去。

但如果不得不拆掉包装,把每个饼单独拿出来存放,就建议存放在家中的书房或书柜里。

划重点:尽量不拆笋壳包装

Q:存茶必须记住的要点有哪几个?

A:主要是要实现这三个条件:环境无异味、空气相对干燥、空气流动。相反,如果普洱茶的存放环境空气不流动,湿度、水分较大,茶叶发霉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这里重点说一下“空气流动”这一点,也就是要保证“通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要求最贴近茶叶的一层包装,要使用有透气特性的棉纸——但透气的同时也意味着,空气中有很多东西都会附着在茶饼的表面,在温度、水分的作用下,普洱茶饼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发生生长,从而引起发霉现象。如果随后水分减少了,微生物会停止生长,但是菌丝留下来了,就变成了霉斑。

所以我们说通风是普洱茶存放的一个关键。空气流动能对茶饼表面起到风干作用,就避免水分沉降到茶饼的表面引起发霉。如果家里面通风条件较差的,可以买通风设备强制通风。如果门窗打开能明显感觉到房间里有风,空气能够流动起来,就没必要强制通风。

如果住在地下室等地方,家里实在没有通风条件,就需要配备一个鼓风机强制空气流通,而且除湿也变得很关键。家里藏茶较多的建议买除湿机,在湿度大的季节里,每天除一除水分。

划重点:保证通风很重要,要避免茶叶发霉

Q:发霉的茶叶怎么处理?

A:发霉的茶叶,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晒干,把霉点刷掉,可存放一段时间再品饮。

如果发霉情况不严重,仅是饼面上有少量白点、灰霉点,可直接用刷子将其刷掉,再将茶饼放置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如果刷过之后,仍然存在一点点菌丝,也不要害怕,菌丝是可以自溶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但发霉严重的茶叶就不能继续饮用。发霉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是不一样的,饮用发霉茶叶存在风险。普洱茶常作热饮,面对发霉茶叶时要慎之又慎,在品饮时发现霉味重,应该立刻停止饮用。

划重点:有霉味的、发霉严重的茶叶不能喝

Q:生茶和熟茶能存放在一起吗?

A: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生、熟茶的风味不一样,理论上来讲两种茶存放在一起会串味。所以,专业的仓库都会将生、熟茶分开存放,最起码是分区堆放。

但考虑到家庭存茶的实际条件,完全将生、熟茶分开存放可能很难做到。目前我们看来,“生茶、熟茶放在一起会串味”是一个理论上的说法,并没有时间的检验。考虑到它们有着“相同的根”——都是

在家中如何存放普洱茶?科研学者有一套看法!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一大特点。作为“可以品的古董”,普洱茶中的“陈香”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值”。因此,“存茶”成为了每一个普洱客关心的课题。

老茶客们每每谈及此,皆自有一套“普洱茶存放”的“方法论”。但在纷繁各异的说法中,到底存茶有什么讲究?什么样的存储方法才合理呢?

今天益信君邀请了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中心主任、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的高林瑞主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讲讲“存茶这门课”!

存茶:专业仓库条件可控

家庭存储更为复杂

据高林瑞主任介绍,关于普洱茶的存放,目前存在两种主要模式,即:专业的仓库存储和一般的家庭存储。

包括勐海茶厂仓库在内的专业仓储,在对温度、通风、整洁度等方面有严格的把控,所以一般会有专门选址,配合采用专业设备、设施来完成调节,为茶品的后期转化提供最有利条件。

相对而言,家庭存茶反而要更加复杂,因为每个家庭中的具体存放环境各不相同,存在更多的不可控性。

一般家庭存放普洱茶技巧

问与答

Q:家庭存茶,哪些地方更适宜?

A:茶叶的吸附性很强,如果家里油烟味较重,很容易被茶叶吸附。所以,家庭存茶要存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容器)里面,有条件的话可以空出一间房来存茶,如书房或独立封闭的阳台;而厨房、离卫生间近的地方不适宜茶叶的存放。

划重点:家庭存茶,书房是首选

Q:家庭存茶哪些容器最适合?

A:容器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紫砂、紫陶等陶制品。

有些家庭在存放普洱茶时,会把存放茶叶的袋子抽成真空状态,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很讲究与外界的“沟通”,它的后期转化必须要有空气的参与,不建议采用玻璃瓶等密闭容器。

划重点:善用紫砂罐、陶土罐存茶,不建议真空包装

Q:茶叶存储是否要拆开外包装?

A:尽量不要拆掉笋壳包装,笋壳是三层结构,中间层是蜂窝状,它的通风、透气、防潮效果都很好。当然,也存在用笋壳包装的茶叶发霉的情况,如果存储环境中湿度太大,湿气就会渗透进去。

但如果不得不拆掉包装,把每个饼单独拿出来存放,就建议存放在家中的书房或书柜里。

划重点:尽量不拆笋壳包装

Q:存茶必须记住的要点有哪几个?

A:主要是要实现这三个条件:环境无异味、空气相对干燥、空气流动。相反,如果普洱茶的存放环境空气不流动,湿度、水分较大,茶叶发霉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这里重点说一下“空气流动”这一点,也就是要保证“通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要求最贴近茶叶的一层包装,要使用有透气特性的棉纸——但透气的同时也意味着,空气中有很多东西都会附着在茶饼的表面,在温度、水分的作用下,普洱茶饼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发生生长,从而引起发霉现象。如果随后水分减少了,微生物会停止生长,但是菌丝留下来了,就变成了霉斑。

所以我们说通风是普洱茶存放的一个关键。空气流动能对茶饼表面起到风干作用,就避免水分沉降到茶饼的表面引起发霉。如果家里面通风条件较差的,可以买通风设备强制通风。如果门窗打开能明显感觉到房间里有风,空气能够流动起来,就没必要强制通风。

如果住在地下室等地方,家里实在没有通风条件,就需要配备一个鼓风机强制空气流通,而且除湿也变得很关键。家里藏茶较多的建议买除湿机,在湿度大的季节里,每天除一除水分。

划重点:保证通风很重要,要避免茶叶发霉

Q:发霉的茶叶怎么处理?

A:发霉的茶叶,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晒干,把霉点刷掉,可存放一段时间再品饮。

如果发霉情况不严重,仅是饼面上有少量白点、灰霉点,可直接用刷子将其刷掉,再将茶饼放置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如果刷过之后,仍然存在一点点菌丝,也不要害怕,菌丝是可以自溶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但发霉严重的茶叶就不能继续饮用。发霉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是不一样的,饮用发霉茶叶存在风险。普洱茶常作热饮,面对发霉茶叶时要慎之又慎,在品饮时发现霉味重,应该立刻停止饮用。

划重点:有霉味的、发霉严重的茶叶不能喝

Q:生茶和熟茶能存放在一起吗?

A: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生、熟茶的风味不一样,理论上来讲两种茶存放在一起会串味。所以,专业的仓库都会将生、熟茶分开存放,最起码是分区堆放。

但考虑到家庭存茶的实际条件,完全将生、熟茶分开存放可能很难做到。目前我们看来,“生茶、熟茶放在一起会串味”是一个理论上的说法,并没有时间的检验。考虑到它们有着“相同的根”——都是

详解普洱茶晒青毛料的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晒青毛料的加工,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加工得当的晒青毛茶,条索紧结,色泽墨绿或褐绿,具有日晒气味。

1、采摘

鲜叶采摘时间很关键,太早上山采茶,鲜叶会有露水,苦与涩的比例会较重,含水量的增高会导致茶香不明显。早上9点至下午3点是最好的采茶时间,在此时间段,阳光照射后的鲜叶吸收了晨露,茶香显扬、滋味甘醇。鲜叶采摘的一般要求是一芽二叶,不能太嫩亦不能太老,采摘5-6芽即放入茶袋,以免握于手中的嫩芽过多而导致嫩芽折伤,阻断走水。

2、摊晾

摊晾的目的是去除鲜叶里的水蒸气和青草味。因此,采摘的鲜叶应尽快摊开,若鲜叶长时间放置在背箩和袋内,会导致鲜叶透气不好,甚至被挤压,或把鲜叶闷到发热红变从而影响茶叶品质。

3、杀青

晒青毛茶的杀青方法分为两种,传统的做法是手工铁锅翻炒法,现代工艺做法为机械自动杀青。杀青的温度及时间控制,要根据鲜叶的鲜嫩程度及含水量来确定,杀青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杀青程度不够会使得茶叶青味过重,程度过重会导致茶叶边缘烧糊从而带有糊味。

4、揉捻

揉捻目的在于破坏茶叶叶表组织,茶汁溢出使片状鲜叶揉捻成条索状。传统做法为手工揉捻,现代工艺做法为机械自动揉捻。揉捻的程度需根据鲜叶老嫩程度不同来调整,如轻重度以及时间长短。

5、干燥

日光晒干为传统做法,揉捻完后解块摊开,利用阳光将鲜叶晒干,但不宜过度晒燥。晒青时要视茶叶干燥程度适宜翻动,翻茶次数不够,茶叶干燥不均匀,次数太多将影响茶面毫毛完整度。另外,也有部分茶企采用机器低温烘烤干燥。

普洱茶后期能否完美转化“看”哪一步骤?杀青


杀青,是普洱茶的初制程序之一。而就这个看似简单的程序恰恰在普洱的后期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咱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普洱茶的杀青?它为什么要杀青?在普洱茶尚是鲜叶的时候,需要用高温将这些鲜叶的水份去除,这样才能破坏鲜叶中茶多酚的酶活性,进一步阻止茶叶中的酶促氧化反应。

恰恰就是这一步影响了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和普洱茶香气的形成。

后期转化: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会有一个漫长的后期转化过程。如果在杀青的过程中,工艺不足,也就是说茶叶中的酶活性没有被彻底“杀”死,茶叶中的微生物继续活动,在后期存放的时候,就可能导致茶叶发生质变,原本甜醇的口感可能会发酸或者是其他怪味出现;

如果杀青锅中,茶叶会出现焦化(碳化)现象,即便是经过时间的存放,茶中仍旧会有苦涩味。也就是说,在后期的转化过程中,茶的味道会过于浓郁,从而显得苦味更重,影响茶汤原本的口感。

而杀青正好的普洱茶,抑制了茶叶的酶活性,减缓了发酵的速度,在后期转化的过程中,茶叶的陈化效果会出现一种质的变化。

香气:杀青对于茶香气的影响主要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

鲜叶杀青不足,不仅新茶中会有青味,即便是存放到一定时间的老茶中,也会有一股青味出现,有些还会发展成青臭味。

如果杀青过重,茶香中会有一种较浓的焦香味,不同于一般普洱茶的清香或者醇香,这种茶香中会有焦糊味。

普洱茶杀青一般以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抖闷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果杀青的程度适宜,茶青味消失,并在后期转化的过程中使得茶汤香气饱满而纯正。

普洱茶的优劣不仅表现在原料上,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工艺上,杀青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影响着普洱茶品质的好坏。

当然原料、工艺以及后期仓储等的共同作用才能成就一款好的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一定要晒青?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在这里,一个关键词就是“晒青毛茶”,为什么一定要是“晒青”呢?

晒青的核心是低温干燥,这是保留的微生物的活性,也保留了后发酵的前提。

具体说,普洱茶要越陈越香,必须采用晒青毛茶为原料。因为,有真菌的孢子是普洱茶能够后发酵的源泉。晒青可以保证叶片上孢子的存在,而普洱茶的后发酵,则始于晒青毛茶的后发酵。

晒青毛茶上附有很多真菌类,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黑曲霉。曲霉有许多种,对人类最有益的叫黑曲霉。青霉也是曲霉的一种,能产生抗菌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比如青霉素就具有这种功能。此外,酵母菌、木霉等都是有益真菌。像这一类的微生物就附着在晒青毛茶上。

而晒青毛茶,无论传统或现代工艺,基本都传承了轻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阴雨天低温烘制半干的工艺。绝没有温度超过200度以上的烘干工艺,就是为了避免这类有益真菌被高温杀死。

可以说,云南普洱茶从茶树鲜叶到晒青毛茶及毛茶后期陈化,整个过程中,茶叶都处于不断变化、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这与普洱茶储存醇化“越陈越香”一脉相承,晒青茶不仅是普洱茶制作的原料,更是普洱茶存放醇化的前提和基础。

普洱茶三青——晒青、烘青、炒青


常听制茶师傅们讲普洱茶三青,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晒青、烘青、炒青。普洱茶三青指的是制作普洱茶的三种方法。晒青、烘青、炒青加工的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品质风格。

晒青毛茶常使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较低,叶温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钝化较少,低沸点香气物质未完全消失,杀青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

烘青、炒青毛茶:

锅炒、滚筒、蒸汽、热风杀青均可用,杀青温度高,叶温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低沸点香气物质消失,杀青叶透清香,无青草气,杀青程度较老。晒青毛茶杀青温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带青草气。有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烘青、炒青杀青温度高,酶活性破坏彻底,不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普洱茶晒青原料,苦涩为首选,汤色泛黄、苦涩杂味会随时间化掉。当年春芽、春尖、春玉烫色滋味的,消费者极易鉴别;

烘青、炒青茶味清爽,汤色碧绿,有糯米或板栗微香,但陈旧后出苦不出甘。

存放多年后,晒青叶色褐红,烘青、炒青叶色变黑,冲泡后晒青茶底微微皱折黑褐,而烘青、炒青的茶底则较平滑光鲜,叶底色泽非常接近红茶。

烘青和炒青在氧化和发酵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遇湿、遇潮、遇水就变苦。烘青和炒青与潮湿为敌,而晒青则与潮湿为友。自然陈化的生普和人工发酵的熟普都同湿热发生过联系,因而区别茶中是否混有非普洱茶烘青和炒青还有一些其它方法,除观察叶底外,对比品尝非常重要。

普洱茶晒青的概念


晒青的概念是相对的,多雨的云南要保证所有的原料都是自然晒干,那首先要露天晒,突然下雨又要抢收,若少量抢收不及的茶受潮后怎么处理?另外也不能保证所有铺晒的毛茶里里外外都是均匀一致的“干”,所以有些茶菁不排除是经过烘干或蒸干的,导致茶叶在冲泡开始时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自然是在杀青和弄干过程中串了烟所致。

晒青是绿茶类中用日晒干燥的青毛茶,50年代前产区遍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省,产品有滇青(即滇晒青,以下同)、黔青、川青、粤青、桂青、湘青、鄂青、陕青、豫青等。青毛茶除少量供内销和出口外,主要作为沱茶、紧茶、饼茶、方茶、康砖、茯砖等紧压茶原料。

晒青茶中质量以云南大叶种所制的滇青最好。滇青生产已有千年历史,是制造沱茶和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滇青初制分杀青、揉捻、晒干三道工序。

杀青:多用锅炒杀青,锅温200℃左右,锅径80厘米,投叶量2~3.5公斤,要翻匀炒透,防止翻叶不匀,产生茎叶夹生和烟焦现象。

揉捻:主要使用中、小型揉捻机,也有用手揉的。机揉时间20~30分钟,手揉须50分钟以上。如果揉捻程度不足,不仅条索粗松,且茶味欠浓。传统的滇青初制技术,是以揉捻为提高茶叶品质的主要环节,一般分初揉、堆积、复揉三步进行。较老的原料应趁热揉捻,揉后不抖散,适当堆积,对形成醇厚的滋味和橙黄的汤色,特别是消除粗老茶的粗青气作用很大。一般第一天揉捻叶堆到第二天晒,晒至四、五成干,叶质还较柔软时再复揉一次,使条索紧结,色泽油亮。

晒干:把茶叶薄摊在篾笆或水泥晒场上,用阳光晒干,中间翻叶2~3次,以使失水均匀。雨季晒干有困难,为防止酸馊霉变,只能用柴火烤干,要建造简易的土烘房,防止产生烟味。晒青毛茶含水率标准为10%,要求晒至足干,符合毛茶水分标准。

滇青毛茶是云南传统茶类,主要用作紧压茶原料,所以又称“散茶”。滇青按原料老嫩分为10级。毛茶经筛制后,制成的散茶有春蕊、春芽和各级配茶等花色品种,投放本地市场,大部分毛茶经过筛制,作为紧压茶原料。

滇青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

在家中收藏普洱茶,是散茶好还是紧压茶好?


就普洱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普洱散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

但是散放的普洱茶,对于受到水分轻微变化时吸收与蒸发的影响比较直接,从而茶叶的物质和香气都会较易地散失于空气中,而留下的内含物中更多的为甜味物质。温度的高低变化对于散茶来说也是随即易高易低变化很大,而微生物随着温度的大起大落而很难存活,不利于茶叶变化中的微生物作用转化。

如果考虑到普洱茶以茶品年代久远为珍贵、考虑到普洱紧压茶有别于其它茶叶形制带来的鉴赏愉悦,以及收藏爱好者储藏空间的局限等,那么,家庭收藏普洱茶,则应以收藏压制以后的普洱紧压茶为好。为什么呢?

首先,收藏普洱茶的目的在于获得良好品质、实现价值增值。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不论生茶或熟茶,经蒸压过的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奠定了紧压茶收藏时品质的初始基础优于散茶。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还有就是散茶容易风化,显然是不利于长时间储存的,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匀持久、耐储藏。

第三,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沱茶亦圆、茶柱亦圆),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

紧压茶则变化不大,特别是团茶内部温度较为稳定,当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会使微生物大量滋生,微生物分泌酶的活性也保持均衡,茶叶口感变化也均衡。所以家庭收藏普洱茶建议还是以紧压茶更好。

普洱茶为什么必须要晒青?普洱茶晒青要多久?晒青和炒青有何区别?


晒青,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日晒干燥的毛茶,晒青指的是毛茶的干燥方式,而不是杀青方式。普洱茶制作工序:采摘-摊鲜-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晒青是揉捻之后的干燥。晒青与炒青、烘青等其他干燥方式重要区别是“温度”,炒青、烘青干燥工艺温度高,基本切断了茶叶中酶类活性物质的生命,而晒青则不同,自然阳光,温度低,保留了活性物质的生长可能性,也是为普洱茶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创造了潜在的活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晒青”并非一定“日晒”不可,在多雨或阴天的时候,也会考虑采用阴干的方式(这一点在业界尚有争论,有人固守“传统”认为,晒青就一定是日晒,但实践中往往会遇到阴雨天气),但必须是低温,这才是关键。业界经常有“晒青”的争论,有认为“晒青”必须是日晒。其实,传统工艺也是灵活的,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采用灵活的方法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概念理解不能僵化思维。

在阳光不足的情况,还可能采取“半烘半晒”的方法,即先用烘干设备短时间烘干一部分水分,再在自然光下晾晒。无论何种方式,低温是关键,通常认为不超过60度。晒青的低温干燥方式虽然时间较长,但保留了茶的原味和活性物质。普洱茶是慢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或许也包含了制作工艺上的“慢工出细活”。

讲到低温制程,在普洱茶工艺有三个环节至为关键:一是鲜叶杀青、二是毛茶干燥、三是紧压茶干燥,在上述环节中不排除采用锅炒、烘干等方式,但同样必须保证是合适的低温(但不能太低温,否则干燥不足水分含量高容易发生变质),这是普洱茶与绿茶在工艺的重要区别,绿茶采用高温杀青快速提升香气,但后续存放无法做到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只能在限定时间内饮用,否则存放过久就会产生氧化劣变,茶汤味薄寡淡,价值全无。

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冒充“晒青”普洱茶的“紧压绿茶”,在新制茶阶段香高气扬、茶汤透亮,一时容易迷惑茶友,但其实根本就不是“晒青普洱茶”,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茶亦如此。

常见普洱茶问答知识(一)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气蒸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演变而成;或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

什么是生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什么是熟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区分生熟普洱茶方法很多,一般从外观方面,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其次是闻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最后是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

普洱茶既不属于黑茶也不属于红茶。因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本质特点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所以云南茶叶协会向中国茶叶界呼吁,并将认真同全国专家学者商榷:将云南普洱茶称为再加工特种茶,重新排列其在中国茶谱中的位置。

不懂“晒青” 就不懂普洱茶


晒青,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日晒干燥的毛茶,晒青指的是毛茶的干燥方式,而不是杀青方式。普洱茶制作工序:采摘-摊鲜-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晒青是揉捻之后的干燥。晒青与炒青、烘青等其他干燥方式重要区别是“温度”,炒青、烘青干燥工艺温度高,基本切断了茶叶中酶类活性物质的生命,而晒青则不同,自然阳光,温度低,保留了活性物质的生长可能性,也是为普洱茶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创造了潜在的活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晒青”并非一定“日晒”不可,在多雨或阴天的时候,也会考虑采用烘干或阴干的方式(这一点在业界尚有争论,有人固守“传统”认为,晒青就一定是日晒,但实践中往往会遇到阴雨天气),但必须是低温,这才是关键。业界经常有“晒青”的争论,有认为“晒青”必须是日晒。其实,传统工艺也是灵活的,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采用灵活的方法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概念理解不能僵化思维。在阳光不足的情况,还可能采取“半哄半晒”的方法,即先用烘干设备短时间哄干一部分水分,再在自然光下晾晒。无论何种方式,低温是关键,通常认为不超过60度。晒青的低温干燥方式虽然时间较长,但保留了茶的原味和活性物质。普洱茶是慢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或许也包含了制作工艺上的“慢工出细活”。

讲到低温制程,在普洱茶工艺有三个环节至为关键:一是鲜叶杀青、二是毛茶干燥、三是紧压茶干燥,在上述环节中不排除采用锅炒、烘干等方式,但同样必须保证是合适的低温(但不能太低温,否则干燥不足水分含量高容易发生变质),这是普洱茶与绿茶在工艺的重要区别,绿茶采用高温杀青快速提升香气,但后续存放无法做到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只能在限定时间内饮用,否则存放过久就会产生氧化劣变,茶汤味薄寡淡,价值全无。

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冒充“晒青”普洱茶的“紧压绿茶”,在新制茶阶段香高气扬、茶汤透亮,一时容易迷惑茶友,但其实根本就不是“晒青普洱茶”,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茶亦如此。

从如何鉴别上,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晒青茶干茶墨绿,而不是青绿;茶汤金黄色,而没有青绿色;口感上晒青茶一般有股独有的太阳味,香气下沉,而不是清扬、高香。

普洱茶的晒青与烘青


资讯:2003年实施的《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中,规范了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节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2008年12月,新普洱茶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个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艺制成的,也是形成云南普洱茶的原因。

不论是地方标准还是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都包含“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句话,意为只有用晒青毛茶为原料才能称为普洱茶。虽然标准上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但我们还是会经常听到业界关于晒青普洱茶与烘青普洱茶的争论,有的茶友认为烘青的普洱,只要滋味处理得好,一样是很好的普洱;有的茶友则认为烘青的茶,根本就不能叫普洱……本文从几个常见的争议点出发,简单明了地为读者解析两者的不同。

争议一:晒青和烘青在工艺上是怎样定义和区分的?

茶影:探讨晒青和烘青这两种工艺首先应该区分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传统工艺是指机电等制茶设备使用前的普洱茶制茶工艺,晒青是传统工艺中毛茶和紧压茶干燥的唯一方式。经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在太阳下进行日晒干燥,由于茶叶中酶的活性在20℃~45℃之间表现最佳,而日晒的温度正好有利于茶叶内酶活性的发挥。日晒后茶叶中保水量在9%~10%之间,一方面不会让微生物活动使茶叶继续发酵,甚至发霉变质,一方面又可以让酶在茶叶内进行催化作用。

素心:传统的晒青完全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因此干燥后的毛茶具有一股特殊的“太阳味”,在传统工艺里,通常早上十点左右会完成采摘、杀青与揉捻,从十点开始晒青到下午四点左右结束。但如果碰上阴天或雨季,晒青不能及时或者干燥不彻底,茶青便会过度发酵,甚至出现霉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才借鉴其他茶类的烘干方式,在一些山寨里的传统作坊,采用锅炉加温,热风烘干的方法,在一些较成规模的茶厂里,则使用机械烘干机进行干燥。我认为这是普洱茶制作工艺上的一次改进。茶品人生:无论是毛茶干燥还是紧压茶干燥,烘青已经作为现代普洱茶的干燥方式之一而普遍存在。在毛茶干燥过程中,由于酶在超过60℃的温度会逐渐失活,超过80℃便会停止其催化作用,因此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0℃以下。而用烘房进行紧压茶的干燥,需要采用仿照日晒干燥的方式,40℃左右温度烘12小时后,晾12小时候再用40℃烘再晾干,直至紧压茶内保持9%~10%的含水量。用烘干机干燥如果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也可以达到和日晒干燥相似的效果,也许少了那一股“太阳味”但并不会对普洱茶的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争议二:烘青的普洱茶不能叫普洱茶?也一定不适合陈化吗?

茶影:严格按国家标准来说,烘青的普洱茶当然不能叫普洱茶,标准中很明确定义了必须是晒青的毛茶,这既遵循了自然规律,也是对普洱茶千年传统制作工艺的一种肯定与传承。喜欢普洱茶的人有很多是喜欢普洱茶自然的味道与时间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指的是普洱茶从茶树的生长开始就始终遵循自然的原则,茶树是原生态大叶种,制作中的杀青、揉捻、晒青、包装都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品饮生茶就像是品味自然的味道;而时间的味道指的是普洱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也完全依靠自然的陈化,品饮老茶,就像是品味时间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素心:如果晒青毛茶制成的普洱茶才叫普洱茶,那么现在市面上有多少“普洱茶”是不能叫普洱茶的呢?晒青不仅对天气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还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特别是那些大茶厂,每年的生产量那么大,完全依靠晒青是绝对不可能的。烘青是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的一次改进,它不仅解决了完全依靠天气的弊端,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普洱茶的量产提供了可能。不可否认晒青对普洱茶优秀品质形成的影响,作为传统工艺也是必须保留和传承的,但也不能把烘青一棒子打死了,只要掌握好技术上的关键点,也能做出很好的普洱茶。

茶品人生:今天被茶客们诟病的并不是烘青本身,而是很多商家对烘青的使用违背了普洱茶本身的特性。和其他茶类相比,后发酵是普洱茶的特性,因此前期的初制是要为后期的存放和陈化提供一定的空间。但是现在很多商家在使用机器烘青干燥时多采用高温快速干燥,有时温度高达到200℃。还有不少企业由于产量大,烘房与产量不相匹配,也会采用高于60℃的温度进行连续烘干,这都破坏了酶的活性,甚至已经被高温钝化,在后期存放过程中,又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催化作用呢?高温烘青还会导致茶叶内包水量过低,变成了烘青绿茶。这种茶没有越陈越香的可能,不适合存放,失去了普洱茶的特性。

争议三:晒青的普洱茶与烘青的普洱茶在品质上有什么区别?

茶影:晒青的普洱茶一般有股特殊的“太阳味”,类似清鲜味、青草味的自然味道,烘青茶的新茶香气一般比晒青茶的香气更高,有类似绿茶的豆香,但存放三五年后,烘青茶就没什么干茶香,而晒青的普洱茶茶香依旧明显。

素心:如果烘青工艺掌握得好,与晒青普洱茶的区别不会很大,而且也同样适合陈化。但如果是高温烘青的普洱茶,与晒青茶就会有比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已经绿茶化的烘青茶,口味已经更接近绿茶,比较鲜爽可口,苦涩也比较重。

茶品人生:烘青茶与晒青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后期的转化上,烘青普洱茶陈化后出现的苦,不同于晒青茶的苦,苦味在口腔里不转不化,对喉底的刺激感强烈。晒青普洱茶的苦味在入口后会在舌根部转化为甘,在喉底感觉很舒服。这种苦在陈化过程中会逐渐消失,转化出醇滑、甘厚的感觉。

总结:在与众多茶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晒青与烘青的争议点其实不在晒青,而在烘青。晒青作为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而烘青原本是绿茶的制作工艺之一,在被运用到普洱茶制作上时,却因为“各方观点”和“各种理由”被业界所诟病。可于此同时,看似有悖于“国家标准”的烘青却已经普遍存在,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心知肚明,秘而不宣。“存在即合理”,烘青作为一种可掌控的工艺手段,也并非一无是处,与其为它是否应该存在争论不休,不如好好研究它,扬长避短,发挥它的优势,只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让传统工艺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问答:普洱茶晒青毛料能否在家中保存转化?(一)》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