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悟道“陶瓷收藏之路”

发布时间 : 2019-12-23
乌龙茶收藏 逆水寒品茶茶具对应茶叶 黑茶湖南安化

乌龙茶收藏。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是个耻辱。从那时起,中国瓷器像开闸的洪水一泻千里,涌向欧洲。中国人几乎没有能力保卫家园,更别提保卫我们的瓷器。今天许许多多连创世界纪录的中国瓷器,都是在这之后流到欧洲并沉淀了下来。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欧洲包括后来的美国学者们腾出时间开始系统地研究、搜集中国瓷器。看一看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会明确知道西人的努 力。

正是他们这种不懈的努力,将中国瓷器推向世界艺术的峰巅,尤其是世界工艺美术的峰巅,至今高山仰止,无人企及。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特例,只有中国艺术是工艺凌驾于美术之上。200年来,中国陶瓷的国际价格一直大大领先于绘画雕塑。而西方艺术中,首推绘画,其次雕塑,任何工艺品与其不能相比,望尘莫及。

中国瓷器今天的国际价格与绘画相比,以冠对冠,以亚对亚,以季对季,均在4倍之上。这不是偶然,也没有偶然,原因复杂,大致有 四:

一、中国瓷器为中国人发明,长期霸占世界容器市场,而容器的制造是人类文明的坐标,以致瓷器和中国都叫做CHINA;

二、中国的工艺家(不称工匠)在制作陶瓷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历代陶瓷中不仅有花前月下、弹琴观瀑的怡情之作,亦有“鬼谷下山”、“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军事题材的磅礴之作;

三、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陶瓷工艺上的进步?人有目共睹,唐代的南青北白,宋代的五大名窑,元代的青花,明清的彩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变化,使中国陶瓷丰富而充满魅力;CY316.Com

四、中国陶瓷的美学境界。当陶瓷与古人的生活不可分割的时候,

美学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一次又一次攀登美学高峰。尽管陶瓷美学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但陶瓷代表中国的美学,毋庸置疑地当为魁首。

这些原因,左右着每一位追求陶瓷美器的人,使他们出手不凡。陶瓷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由自己创下的纪录,近半个世纪,每一类型的陶瓷都曾抢眼,汉绿釉、唐三彩、宋官窑、元青花、明釉里?、清珐琅彩,她们交替领先,使中国陶瓷大军色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陶瓷的价格体系是外国人制定的,国人一直在观望跟风。国内有拍卖十几年来,一旦优秀瓷器出现,国人的伸手就显得沉重,就显得小心翼翼,本可以到手的机会大量被放弃。加入国际拍卖行列,面对西人的强劲,多数重器我们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再度漂泊。

时间已经证明,30年来,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涨的幅度,无一例外地呈锯齿状上升,许多重器一旦重出江湖就会风光无限,多数被认定价高而不可再升的瓷器仍以数倍天价让世人瞠目?这个喜人的讯号,像一发上升的信号弹,在夜空划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令人久久回味。我们尚不敢说,我们将大获全胜,统领中国瓷器的江山;但有一点不言而喻,攻坚战已打响,我们用200年的时间,与失去的时间对应,那我们还不能拿回我们的阵地吗?!

陶瓷收藏之路一定漫长。随着国人认识的提高,随着国人实力的增加,随着国家的强盛,早晚有一天,中国陶瓷的各个门类,都会由我们自己标上新的纪录!

陶瓷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当然对它寄托着无限情感;陶瓷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它已成为了世界文明史中的最重要的章节,它在历史、科学、艺术、人文诸多方面都形成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个价值高到无法用语言表述,也没有任何标尺可以标明,对世人只能用金钱作为坐标,通俗易懂,表明中国人发明的陶瓷文明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精选阅读

茶典故中品茶悟道


茶典故中品禅味

1、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

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2、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3、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4、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5、王肃与“酪奴”

《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 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 肃对曰 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

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

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8、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

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

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9、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品茶悟道“用谦虚打扮灵魂”


谦虚是古往今来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它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路标,是乘风破浪前行的有力武器。《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云:“虚心以纳下。”《出师表》中提议“开门纳谏”。

谦虚可以使人进步,而骄傲使人颓废。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一生创作过很多的作品,可他仍不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一次演出前,临时将一句台词进行更换。这并不是没事找事做,而是在原优秀作品上镀上一层金,味道更浓了。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自己很优秀,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一意孤行,任凭自己的思想胡乱操作,到头来只能在别人的嘲讽中了结残生,被人当作反例批判。

谦心更能显示人的智慧。人人都希望自己充满智慧,变成聪明人;只有谦虚地去学习,在成功中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产生更多的智慧。牛顿———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不是与正常人有太多不同,连他自己都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反映他多么虚心啊。对待成功、掌声、鲜花、羡慕、敬仰,始终轻描淡写,从不夸大自己的才能,所以他才会对科学作出那么大的贡献。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只要有真正的才能,何必操之过急,忙于展现自己。那种抛开谦虚,无名的浮躁之辈永远成不了人才。让我们用谦虚来改造人生这朵鲜花,让它盛开得更娇艳。

品茶悟道“元青花的仿制”


元青花的仿制仅有20年的历史,在所有的仿制瓷器中是个新军。没有证据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人仿制过元青花。尽管中国人历史上的作伪匪夷所思,但?确没有人染指过元青花。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波普博士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元青花,当他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也仅限于学术上的成就,与商业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元青花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商业关注,不过20年的光景。

趋利是作伪者的唯一目的。在元青花没有高价值的年代,作伪没有意义。加之很长一段时间元青花并不得宠,研究水平亦低,从社会学角度看,没有仿制的基础和必要。

1987年元青花在香港苏富比第一次达到百万美元大关,当时拍卖现场的热烈至今使人记忆犹新。从那一天起,作伪高手们就开始觊觎元青花的?额利益,开始了一场马拉松式的仿制过程。

一般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元青花的工艺与后来的明清青花工艺无大异,无非是拉坯、利坯、绘制、上釉、烧制几道基本工艺。所有早期仿制的元青花都是想当然的作品,虽说不上离题万里,但千里百里的差距总是有的,明眼人一望便知。

我上世纪80年代去景德镇时,还参观了建国瓷厂批量生产的玉壶春,仿元青花风格,仅售15元。当时的仿制仅是个意思,追求形似,不求神似。没有丝毫欺世的目的,15元钱里已包括工厂谋求正当利润。

早期仿制的元青花漏洞百出。在纹饰、造型?比例关系、釉色、胎体上顾此失彼。20年前的仿品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主观臆造。比如常常可以看到层次多而体形小的“大罐”;上半部纹样与下半部纹样冲突;细部纹饰与整体纹饰矛盾;造型不顾纹样,反之是纹样不顾造型等等,不一而足。总之,矛盾冲突是早期仿制品的普遍现象。当时的元青花与明初青花的研究连一流专家都未吃准,工匠们就更没工夫深究了,在第一次浪潮中,景德镇想当然地烧造了一大批赝品,至今还在社会上游荡于刚入门的新手之中。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元青花掀起的热潮不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频频面世,上述显而易见的?误已被仿制者不断纠正,卧薪尝胆般地使元青花的仿制踏上高一层台阶。这时的“元青花”已有几分模样,以专业眼光看,很多仿制品可以给60分及格或80分良好。越来越多的仿制品像水银泻地般地渗透到市场之中,使许多淘宝者如获至宝。这时的“元青花”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十数年间,我见过无数捧着此类赝品津津乐道者。

金钱的动力使元青花的仿制步伐加快。世纪之交,元青花的仿制在少数人手中已可以乱真。这不是耸人听闻。我以我的专业敬告读者,以肉眼辨识,世界上没有一个专家敢拍着胸脯说他可以百分之百对元青花的真伪作出正确判?。凡是说自己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人一定是个说大话 者。

元青花的工艺在这些高明的仿制者眼中已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他们把自己沉浸在700年前的元朝,摸索出元人的路子,感受着元人的气息。这已和工艺无关,跟感觉有关。当工匠捕捉到这种奇妙的感觉时,与真品无二的元青花就诞生了,在人们没有戒心的头几年,就是这样一些“元青花”闯荡江湖,风光无 极。

元青花的工艺特点中与明清最不同的就是制坯工艺。我们看惯了陶瓷工艺中拉坯的情景,也知道拉坯工艺在陶瓷制作中能提高效率。可元青花时代,拉坯工艺尚未实行,元青花无论琢器还是圆器,第一道工序均是印坯。印坯就是模印,有模在先,成型在后。懂得这一点,就可以体会元青花为什么那么多八方梅瓶,八方葫芦瓶,八方玉壶春,棱口大盘,花口小碟,这些模制的典型均没有摆脱宋影青模制工艺的影响,与景德镇同时代的枢府釉作品相同。模制成型是元青花的制造原则,可惜这个原则长时间被研究者、仿制者忽略,导致元青花仿制之路的马拉松长跑。

 来源:《茶当酒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