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青茶工艺的演变

发布时间 : 2020-07-01
晒青茶的加工工艺 晒青茶的加工工艺为 晒青茶的干燥工艺是什么

晒青茶的加工工艺。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晒青茶工艺的演变》内容,感谢阅读!

《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荼-生益州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采干。”这里谈到“采干”,但采后如何干法,未加说明。按当时的生产条件,晒干或风干是当时最简单直接的干燥方式,这就出现茶叶最原始加工方法:采鲜叶晒干贮藏,形成原始茶类——晒干茶。

唐朝樊绰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由此可见,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对茶的利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类似于原始晒干茶。这种传统晒青茶制作技术一直被传承沿用至今。但就是这看似原始、传统、简单的毛茶制作技术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品质特点“越陈越香"”。

茶农把采来鲜叶倒在竹席上摊晒。阳光下,鲜叶慢慢萎凋、慢慢变色,偶尔茶农将茶叶翻一番,简单揉一揉。雨天来了,将鲜叶架在火塘上熏烘干。这种方法制作的茶,青草气较重,揉捻较轻,口感较淡,后来用锅炒杀青祛除青草气,显清香。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勐海县文史资料第一集1939年):“勐海茶叶制茶,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于竹席上反复搓揉成条,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到了现代,随着制茶机械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机械杀青、揉捻的制茶工艺。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晒青茶制作工艺变化。

原始晒青茶:鲜叶——日晒杀青——轻揉捻——晒干或熏干

近代晒青茶:鲜叶——锅炒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晾熏干

现代晒青茶:鲜叶——机械杀青——较重揉捻——渥黄(揉捻叶薄摊过程)——晒干或晾干

关于本文《晒青茶工艺的演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晒青茶工艺特点及其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晒青茶工艺特点及其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内容,感谢阅读!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缓慢酶促氧化及微生物活动的结果。晒青茶无论传统或现代工艺基本都传承了轻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阴雨天低温烘制半干的特点。

轻杀青(要求:杀匀、杀透)既祛除了茶树鲜叶低沸点青草气,又保留了部分酶活性;促使少部分叶缘或叶梗出现红变,易使晒青茶出现花香和清香,同时为晒青茶出现“黑条”品质特点奠定基础。一般杀青维持出料口杀青叶温度65℃左右。

较重揉捻是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品质的基础。大叶种鲜叶相比小叶种,海绵组织发达,细胞基质及液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茶多酚)。同时在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存在大量的多酚氧化酶。通过揉捻造成组织破碎及细胞破裂,使茶叶多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混合,发生茶多酚的氧化。而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是毛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揉捻造成茶汁外溢粘附于茶条表层,便于环境微生物的定置,为茶叶后期陈化变化提供物质基础。

渥黄:揉捻叶经过8-10h的自然摊晾,既可以使茶多酚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使茶汤色显黄,同时可以让环境中微生物在揉捻叶上定置与富集,为普洱茶后期自然陈化与渥堆发酵奠定一定的微生物基础。营养丰富的茶汁及富集微生物可以使渥堆茶叶快速起温,防止冷堆烂叶现象。当然,揉捻叶摊晾应薄摊,低温、自然通风,适宜夜晚摊晾,防止气温裂变及过度氧化。

晒干或晾干防止了茶叶酶活性的丧失。太阳直射地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这样低温缓慢干燥的过程,会使茶多酚类物质进一步被氧化降解为深棕色的物质,同时茶汁中还原糖与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生深色物质,随色素含量的增加,茶条表层颜色加深而表观黑色。同时叶绿素光热作用进行降解,这一系列生化反应也产生了大量营养物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晒青毛茶外观“黑条”、叶底黄绿、滋味醇厚的品质特点。

可以说,云南晒青毛茶的初制工艺融合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制作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从茶树鲜叶到晒青毛茶及毛茶后期陈化,整个过程茶叶处于不断变化,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之中,这与普洱茶储存醇化“越陈越香”一脉相承,晒青茶不仅是普洱茶制作的原料,更是普洱茶存放醇化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本文《晒青茶工艺特点及其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晒青茶属于什么茶


晒青茶是制茶的一道工艺,晒青是形成普洱茶、乌龙茶等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制茶工艺一般有烘青茶和晒青茶两种,从鲜叶制成毛茶,有晒青和烘青工艺,制作后的茶,都是绿茶。

晒青茶的意义作用

对于普洱茶来讲,晒青是毛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干燥工序,将杀青揉捻过的茶青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即可,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会有物质转化,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干燥。

制茶工艺一般有烘青茶和晒青茶两种,从鲜叶制成毛茶,有晒青和烘青工艺,制作后的茶,都是绿茶。不同的是,一个是有生命,会继续后发酵,一个无生命力,不会继续发酵。

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原料(称为茶青、茶菁或者毛茶)制作工艺,炒制之后,太阳底下晒干。像龙井之类的绿茶、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都是炒青,没有晾晒过程,不是晒青茶。晒青之后压制成饼、砖、沱就是生茶;如果用毛茶(一般都是做生茶之后剩下的下脚料或低等级毛茶)渥堆发酵,发酵之后在压制,就是熟茶。

晒青茶制作工艺变化

原始晒青茶:鲜叶——日晒杀青——轻揉捻——晒干或熏干

近代晒青茶:鲜叶——锅炒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晾熏干

现代晒青茶:鲜叶——机械杀青——较重揉捻——渥黄(揉捻叶薄摊过程)——晒干或晾干

茶叶深加工工艺的历史演变_黑茶知识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叶深加工工艺的历史演变》内容,感谢阅读!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技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晒干或烘干散茶

茶之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将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是乃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

(三)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中唐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四)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普洱茶在与众多名茶在漫长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名扬天下,正如清朝《新篆云南通志》中所言:“普洱之名在华茶中所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可比。”普洱茶的茶型是传统多样,茶种古老神秘,茶性是变化丰富的艺术茶品,有自古“京师尤重之”,有贡茶、历史民族文化的厚重,是高文化社会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其“越陈越香”更成为能喝的古董,其收藏投资价值更不可限量。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云南普洱茶精选云南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优质大叶种乔木茶青为原料,用精制巧妙的方法制成,按传统方法贮藏,具有天然质朴的风姿,茶的色泽与香氛交相辉映。茶马世家普洱茶与云南普洱一脉相承,是道地云南普洱茶的代表,以其优良的品质位居普洱茶品牌前列,被称为“普洱典范,国饮世家,云南名片,世界珍宝”,是云南普洱茶的代表,肩负着发展普洱茶产业,振兴普洱茶文化的使命,立志为世人提供最优质的普洱茶。

梦回茶马古道,香恋茶马世家。让我们重温古道歌谣,感受茶马世家的普洱传奇:

五尺马道蜿蜒绕山冈,南北西东通内外友邦,穷山恶岭险象终难挡,蹄痕杵印马帮刻精魂,

古道沿途记取日月晖,陈香一路腹郁透马背,茶安藏胞定四壤蛮夷,民族文化融汇共茶兴,

明清茶马盛市莫敢忘,古道后人勤恳制茶忙,真纯普洱茶香溢百里,童叟无欺物美价且廉,

茶兴祖业缘布天下客,以茶会友君当惜饮啜,消食解腻清心涤凡尘,品茗论道茶马世家情。

【稿件来源:走遍云南寻茶】

关于本文《茶叶深加工工艺的历史演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晒青茶是一种什么茶


晒青茶属于黑茶,是普洱茶的一道工序,是是将鲜叶或者杀青揉捻过后的鲜叶按照一定的厚度摊放在太阳下,使叶片中的水分得到适度的蒸发、同时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的转化。

晒青茶的含义

对于普洱茶来讲,晒青是毛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干燥工序,将杀青揉捻过的茶青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即可,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会有物质转化,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干燥。

制茶工艺一般有烘青茶和晒青茶两种,从鲜叶制成毛茶,有晒青和烘青工艺,制作后的茶,都是绿茶。不同的是,一个是有生命,会继续后发酵,一个无生命力,不会继续发酵。

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原料(称为茶青、茶菁或者毛茶)制作工艺,炒制之后,太阳底下晒干。像龙井之类的绿茶、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都是炒青,没有晾晒过程,不是晒青茶。晒青之后压制成饼、砖、沱就是生茶;如果用毛茶(一般都是做生茶之后剩下的下脚料或低等级毛茶)渥堆发酵,发酵之后在压制,就是熟茶。

晒青茶的功效

1、普洱茶可清净血液

由于生活品质提升,营养过剩,缺少运动,很容易造成胆固醇在血管壁中积存,引发中风。普洱茶中含有相当于抑制血压升高的安妥明成份,能中和血脂肪,产生净血作用。茶中并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可以阻止体内吸收胆固醇,还能进一步帮助消化胆固醇,若能习惯饮之,能将动物性脂肪排出体外,增加血液良性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版纳农村人,世代茶缸子不离手,喝的全是普洱茶手工炒青生茶,而农村,极少有心脑血管疾病病例。

2、降脂、降压,抗动脉硬化

降脂又称降血脂,是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高血脂。由于肥胖病往往伴随胆固醇的升高,所以,茶的减肥作用同样对降脂有效。茶叶中的茶多酚不仅能去脂肪,而且还具有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抑制动脉壁硬化。研究表明,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焦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普洱茶的减肥功效

发酵之后的普洱茶被俗称为熟茶,但最好瑶瑶空腹饮用。熟茶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多肽氨基酸和矿物质,正因为减少了生茶中对肠胃刺激物因此空腹喝熟茶不会引起身体不适,对于长期便秘和排毒不畅的女生来说,空腹喝普洱熟茶是最好的也是最快速喝茶减肥法。

普洱茶冲泡要用100度沸腾的水,洗茶三次之后第四次的茶汤可以饮用。早起不要吃东西先喝一杯200ml的温热的普洱熟茶,1-2小时后你会有便意,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养成晨起排便的好习惯。之后再午餐和晚餐前1小时空腹喝一杯温热普洱熟茶,既能帮助清肠排毒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量,减肥效果立竿见影。

如果平时摄入过量的精制面粉、加工食品和糖,你的脾脏会因为负荷过重而变得虚弱,主要症状为血压不稳定、疲劳困倦以及发胖。脾脏出现问题,身体很容易囤积水分,造成水肿,这也是许多女生胖(准确地说是“虚胖”)的主要原因。过量的糖分会增加你体内的湿气,引发疾病。普洱正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你,它的祛湿功效改变肠胃里的能量,帮助减肥。同时也有学者指出,普洱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

老青茶的制作工艺


老青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和成品包装三个步骤。鲜叶加工主要是线业采摘、杀青、初揉等步骤,毛茶加工主要是毛茶筛分、压制、烘房干燥等步骤,最后即是成品包装的步骤。

老青茶的制作工艺:

一、鲜叶加工

1鲜叶采摘。鲜叶采割标准通常按茎梗皮色划分。一级茶(洒面茶)以青梗为主,基部稍带红梗。二级茶(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青梗。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采割时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年采割两次面茶,第一次小满至芒种采割,第二次立秋至处暑采割。第二种是一年来割隔冬茶一次和面茶一次,隔冬茶在惊蛰前后来割,面茶在夏至前后采割。第三种是一年只采割一次茶(面茶或里茶),夏至前后采面茶,或小暑、大暑间采里茶(有时甚至延至立秋)。

2、杀青。老青茶杀青多用双锅杀青机。锅温约300—320℃,每锅投叶量8—10公斤。待叶子失去光泽,变为暗绿色,发出香气,叶质柔软,杀青匀透,即可出锅,趁热揉捻。杀青程度要达到杀透杀匀,避免炒焦,产生焦末。

3、初揉。杀青叶要趁热揉捻,老青茶质地粗老,纤维素含量多,果胶质、蛋白质含量少,如不“热揉”,条索很难揉紧,容易揉碎叶片,并会出现大量的“鸭脚板”状敞叶。揉捻加压由轻到重,不可一次加压过重,否则,使叶片揉碎,降低制率,揉叶翻转不好,形成“茶团”。“茶团”外面的叶子揉碎成末,中间的叶子卷不成条,形成大量的“敞叶”。目前使用揉捻机有40型和55型两种,40型揉捻机每机可揉杀青叶7一8公斤,55型揉捻机每机可装杀青叶20-25公斤。一般小型揉机先轻压1分钟,再中压2分钟,后重压4—5分钟;中型揉机先轻压1—2分钟,再中压2—3分钟,后重压5—6分钟。初揉共需8一12分钟。待茶汁揉出,外形卷皱,初具条形,即可下机出晒。

4、初晒。初揉叶要立即出晒,蒸发水分,固定外形。出晒要摊放在水泥晒场或晒垫上,并要经常翻动,待晒至茶条略感刺手,握之有爽手感觉,松手有弹性,含水量约35—40%,即可收拢成堆,使叶间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5、复炒。复炒的目的是把初晒叶炒热、回软,以便复揉成条。复炒仍在杀青机中进行,但锅温较低,约160—180℃。初晒叶下锅后即加盖闷炒,约1.5—2分钟,待盖缝冒出水汽,手握复炒叶柔软,立即出锅,趁热复揉。

6、复揉。复揉的目的是使茶条进一步卷紧,揉出茶汁,以利握堆。复揉仍在中、小型揉机中进行。复揉时间:小型揉机2-3分钟,中型揉机4-5分钟。加压仍由轻到重,但以重压为主。

7、渥堆。渥堆的目的是使叶内多酚类化合物等物质在湿热作用下继续发生化学变化,消除青气和涩味,形成汤色橙红而浓和滋味纯和的特有品质。

8、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法。为避免泥沙和其它夹杂物混入茶内,一律摊放在水泥场上或晒垫上晒干,切忌晒在泥地上。晒至梗折可断,干燥刺手,含水量15%左右即可。在老青茶制作过程中,鲜叶和揉捻叶都不能堆放过久。堆放过久,会造成“渥青”、“渥坏”,成为“网筋叶”。揉好了的茶坯,遇到连阴雨,不能及时初晒,应将揉捻叶抖散堆积,压紧压实。如茶堆内发热,就及时翻动,散发热气后再堆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天晴出晒。切不可将揉捻叶薄摊。因为这样做,会有利于黑霉菌的生长繁殖,使茶叶霉烂脱梗,叶面发黑,品质劣变。

二、毛茶加工

1、毛茶筛分。根据洒面、底面和里茶的不同要求,在毛茶付制前,把沤堆后的不同堆别的毛茶扦样审评。按品质优次统一安排。对照标准样试拼小样,决定毛茶付制的拼配比例,然后按洒面,底面,里茶分别进行交叉取料付制。

2、压制定型。

3、称茶。根据洒面、底面各占6.25%及里茶占87.5%的比例,称洒面、底面各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然后分别按先底面茶、后里茶、再面茶的分层装法,顺序而均匀地装入蒸茶戽内。

4、汽蒸。是利用蒸汽的湿热,使茶叶受热吸湿,叶质变软,增强粘结塑造性能,便于紧压成型,在一定的湿热作用下引起内含物质变化,增进成品的色香味。

5、压制。将蒸茶笼自动推山的热茶盒,按先底面,次里茶,后洒面的分层下料装进斗模,使茶叶分布四角饱满,厚薄匀整,茶梗不外露,确保砖片重量一致。操作时力求敏捷,以免散热难于压紧,影响砖片紧结光滑。斗模须对准压锤,压力须均匀,关门螺丝和钩耳须松紧程度一致,以防砖形紧结程度不一和产生泡砖现象。

6、定型。在斗模内通过一定时间冷却,使其形状固定后,才可退模,避免松散。采取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定型时间过短,冷却不够,易产生砖面松泡和起层脱面现象。适当延长定型时间,则砖面紧结,色泽油润;冷却定型时间,须适当根据气温高低和生产实际情况加以调节。

7、烘房干燥。青砖干燥是采用汽干法。将蒸汽回流铁管安装在干燥室的地面上,蒸汽管内通入热蒸汽,提高室温。在干燥过程中,温度的调节应本着先低后高逐渐加温的原则。一般在干燥初期的1—3天内,保持35—40℃,90%相对湿度,以免加温过急造成砖片松脱。中期3—4天内,保持40—55℃,80%左右相对湿度,末期3—4天,保持55一70℃,70%左右的相对湿度。最后两天温度上升至75℃左右,待干燥适度后,停止通入蒸汽加温,并冷却1—2天后,再行出烘,防止趁热包装出现回潮发霉。

三、成品包装

分为“成码”、“包砖”、“装篓”、“捆扎”四个步骤。“成码”要首先进行刷灰剔杂,然后把青砖堆码起来;“包砖”用商标纸把每块茶砖包封,做到整齐美观,接口浆糊以粘紧为度;“装篓”把包好的砖片装入衬有笋叶的篾篓内,把砖片分成三迭,每迭九块,合计27块,计净重54公斤一篓;“捆扎”在篾篓外面用麻绳捆成“井”字形,捆扎成包后,置于干燥场所,堆放整齐。

老青茶的饮用量:

1、一般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

2、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

3、食用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

老青茶采制工艺流程


老青茶的制造分面茶和里茶两种,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面茶是鲜叶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里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而制成。老青茶一般分成洒面、二面、里茶三个等

老青茶采制工艺流程

1、鲜叶采摘

鲜叶采割标准通常按茎梗皮色划分。一级茶(洒面茶)以青梗为主,基部稍带红梗。二级茶(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青梗。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采割时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年采割两次面茶,第一次小满至芒种采割,第二次立秋至处暑采割。第二种是一年来割隔冬茶一次和面茶一次,隔冬茶在惊蛰前后来割,面茶在夏至前后采割。第三种是一年只采割一次茶(面茶或里茶),夏至前后采面茶,或小暑、大暑间采里茶(有时甚至延至立秋)。

2、杀青

老青茶杀青多用双锅杀青机。锅温约300—320℃,每锅投叶量8—10公斤。待叶子失去光泽,变为暗绿色,发出香气,叶质柔软,杀青匀透,即可出锅,趁热揉捻。杀青程度要达到杀透杀匀,避免炒焦,产生焦末。

3、初揉

杀青叶要趁热揉捻,老青茶质地粗老,纤维素含量多,果胶质、蛋白质含量少,如不“热揉”,条索很难揉紧,容易揉碎叶片,并会出现大量的“鸭脚板”状敞叶。揉捻加压由轻到重,不可一次加压过重,否则,使叶片揉碎,降低制率,揉叶翻转不好,形成“茶团”。“茶团”外面的叶子揉碎成末,中间的叶子卷不成条,形成大量的“敞叶”。目前使用揉捻机有40型和55型两种,40型揉捻机每机可揉杀青叶7一8公斤,55型揉捻机每机可装杀青叶20-25公斤。一般小型揉机先轻压1分钟,再中压2分钟,后重压4—5分钟;中型揉机先轻压1—2分钟,再中压2—3分钟,后重压5—6分钟。初揉共需8一12分钟。待茶汁揉出,外形卷皱,初具条形,即可下机出晒。

4、初晒

初揉叶要立即出晒,蒸发水分,固定外形。出晒要摊放在水泥晒场或晒垫上,并要经常翻动,待晒至茶条略感刺手,握之有爽手感觉,松手有弹性,含水量约35—40%,即可收拢成堆,使叶间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5、复炒

复炒的目的是把初晒叶炒热、回软,以便复揉成条。复炒仍在杀青机中进行,但锅温较低,约160—180℃。初晒叶下锅后即加盖闷炒,约1.5—2分钟,待盖缝冒出水汽,手握复炒叶柔软,立即出锅,趁热复揉。

6、复揉

复揉的目的是使茶条进一步卷紧,揉出茶汁,以利握堆。复揉仍在中、小型揉机中进行。复揉时间:小型揉机2-3分钟,中型揉机4-5分钟。加压仍由轻到重,但以重压为主。

7、渥堆

渥堆的目的是使叶内多酚类化合物等物质在湿热作用下继续发生化学变化,消除青气和涩味,形成汤色橙红而浓和滋味纯和的特有品质。

渥堆是将复揉后的湿坯(洒面、二面茶含水量为26%,里茶含水量为36%),按级分别用铁耙筑成长方形小堆,边缘部分更要筑紧踩实,使茶堆温度逐步上升,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一般约经3—5天,面茶堆温达50—55℃,里茶堆温达60—65℃,茶堆顶上满布水珠(面茶堆为红色水珠,里茶堆为猪肝色水珠),面茶叶面变为黄褐色,里茶叶面变为猪肝色,茶梗变红,即为头次渥堆适度。这时需要及时翻堆,用铁耙将茶堆挖开,打散茶块,把边缘部分的茶坯翻至中心,堆底部分翻至堆顶,重新筑堆,让茶叶继续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再经3—4天,待茶堆重新出现水珠,青草气味消失,含水量接近20%左右,手捏茶叶稍有刺手感觉,即为渥堆适度,立即翻堆出晒。

渥堆时间的长短,因茶坯含水量多少、茶堆大小和气温高低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了正确掌握渥堆中的翻堆时间,必须勤加检查,做到三多:多看,看堆面水汽变化;多摸,用手插入堆内,试探堆温;多嗅,一般开始为水气味,逐步转变为青臭气味、酸气味,到后期发出香气时,即为握堆适度。

8、干燥

一般采用晒干法。为避免泥沙和其他夹杂物混入茶内,一律摊放在水泥场上或晒垫上晒干,切忌晒在泥地上。晒至梗折可断,干燥刺手,含水量15%左右即可。在老青茶制作过程中,鲜叶和揉捻叶都不能堆放过久。堆放过久,会造成“渥青”、“渥坏”,成为“网筋叶”。揉好了的茶坯,遇到连阴雨,不能及时初晒,应将揉捻叶抖散堆积,压紧压实。如茶堆内发热,就及时翻动,散发热气后再堆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天晴出晒。切不可将揉捻叶薄摊。因为这样做,会有利于黑霉菌的生长繁殖,使茶叶霉烂脱梗,叶面发黑,品质劣变。

9、毛茶加工

毛茶筛分根据洒面、底面和里茶的不同要求,在毛茶付制前,把沤堆后的不同堆别的毛茶扦样审评。按品质优次统一安排。对照标准样试拼小样,决定毛茶付制的拼配比例,然后按洒面,底面,里茶分别进行交叉取料付制。

10、压制定型

称茶。根据洒面、底面各占6.25%及里茶占87.5%的比例,称洒面、底面各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然后分别按先底面茶、后里茶、再面茶的分层装法,顺序而均匀地装入蒸茶戽内。

汽蒸。是利用蒸汽的湿热,使茶叶受热吸湿,叶质变软,增强粘结塑造性能,便于紧压成型,在一定的湿热作用下引起内含物质变化,增进成品的色香味。

压制。将蒸茶笼自动推山的热茶盒,按先底面,次里茶,后洒面的分层下料装进斗模,使茶叶分布四角饱满,厚薄匀整,茶梗不外露,确保砖片重量一致。操作时力求敏捷,以免散热难于压紧,影响砖片紧结光滑。斗模须对准压锤,压力须均匀,关门螺丝和钩耳须松紧程度一致,以防砖形紧结程度不一和产生泡砖现象。

定型。在斗模内通过一定时间冷却,使其形状固定后,才可退模,避免松散。采取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定型时间过短,冷却不够,易产生砖面松泡和起层脱面现象。适当延长定型时间,则砖面紧结,色泽油润;冷却定型时间,须适当根据气温高低和生产实际情况加以调节。

11、烘房干燥

青砖干燥是采用汽干法。将蒸汽回流铁管安装在干燥室的地面上,蒸汽管内通入热蒸汽,提高室温。在干燥过程中,温度的调节应本着先低后高逐渐加温的原则。一般在干燥初期的1—3天内,保持35—40℃,90%相对湿度,以免加温过急造成砖片松脱。中期3—4天内,保持40—55℃,80%左右相对湿度,末期3—4天,保持55一70℃,70%左右的相对湿度。最后两天温度上升至75℃左右,待干燥适度后,停止通入蒸汽加温,并冷却1—2天后,再行出烘,防止趁热包装出现回潮发霉。

12、成品包装

分为“成码”、“包砖”、“装篓”、“捆扎”四个步骤。“成码”要首先进行刷灰剔杂,然后把青砖堆码起来;“包砖”用商标纸把每块茶砖包封,做到整齐美观,接口浆糊以粘紧为度;“装篓”把包好的砖片装入衬有笋叶的篾篓内,把砖片分成三迭,每迭九块,合计27块,计净重54公斤一篓;“捆扎”在篾篓外面用麻绳捆成“井”字形,捆扎成包后,置于干燥场所,堆放整齐。

老青茶等级标准

老青茶的品质要求,一级茶(洒面)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二级茶(二面)叶子成条,红梗为主,叶色乌绿微黄。三级茶(里茶)叶面卷皱,红梗,叶色乌绿带花,茶梗以当年新梢为度。

2020黑茶的起源与演变


黑茶的起源与演变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最早产于中国西南,然后逐渐向东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唐朝时,茶业已遍及现时的产茶区.茶的饮用习俗则由南主逐渐向北部地区传播,至宋朝,茶叶已成为西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且举国上下,从皇宫贵族到平民布衣皆喜饮茶,中国最早饮用的茶是绿茶的团饼茶,发展到明朝,废除团饼茶,改饮散茶.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宜植茶,所需的茶叶必须从南方用人力或畜力运至北方,因路途遥远,运输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半载,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茶叶的内含化学成分聚合,使原本汤色青绿,滋味浓强的绿茶变得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干茶色泽也因此变得深褐,当时又称为乌茶.真正的黑茶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入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西北属于寒温带草原气候,牧草丰饶,盛产马匹,马匹是古时运载和征战的最佳工具,且为不产马匹的汉民族(中原地区)所需,汉民族政府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利用中原地区所盛产的茶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进行交易,使两者各得其所.于是在中国古代历史出现了历时千年之久的"茶马交易","茶马交易"从中国的唐朝开始至清朝末年结束.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榷茶司""茶马司"等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黑茶是"茶马交易"中"茶的主要种类之一,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1595年,明朝政府认为湖南茶产量大,味浓,刺激性强,更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加奶酪的饮用方式,遂将湖南安化所产的茶定为"官茶","官茶"运往陕西咸阳和泾阳带加工成"泾阳砖"--茯砖,然后运往西北地区交换马匹.除官茶外,中国的商人也经营私茶,获取利润,经营茶叶的商人以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为主,茶叶来自全国各产茶区,以汉川,湖南,湖北,福建最多,其中黑茶以湖南最负盛名.今天,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均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再需要"以茶易马".中国政府把边销茶的供应作为一项民族政策,实行"敞开供应,补贴差价"(产区的成本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以确保少数民族放心喝上低价(便宜)茶.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由于干茶色泽黑褐故称“黑茶”,因为黑茶是在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茶马交易中发展起来的特殊茶类,故当时又称“番茶”。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上疏讲到黑茶的生产与贸易情况“以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乃第茶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送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明史.食货志》)这是有关黑茶的最早文字记载。(摘自<<湖南黑茶>>)

2020湖南黑茶的起源与演变


湖南黑茶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最早产于中国西南,然后逐渐向东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唐朝时,茶业已遍及现时的产茶区.茶的饮用习俗则由南主逐渐向北部地区传播,至宋朝,茶叶已成为西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且举国上下,从皇宫贵族到平民布衣皆喜饮茶,中国最早饮用的茶是绿茶的团饼茶,发展到明朝,废除团饼茶,改饮散茶。

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宜植茶,所需的茶叶必须从南方用人力或畜力运至北方,因路途遥远,运输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半载,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茶叶的内含化学成分聚合,使原本汤色青绿,滋味浓强的绿茶变得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干茶色泽也因此变得深褐,当时又称为乌茶。

真正的黑茶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入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西北属于寒温带草原气候,牧草丰饶,盛产马匹,马匹是古时运载和征战的最佳工具,且为不产马匹的汉民族(中原地区)所需,汉民族政府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利用中原地区所盛产的茶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进行交易,使两者各得其所.于是在中国古代历史出现了历时千年之久的"茶马交易","茶马交易"从中国的唐朝开始至清朝末年结束.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榷茶司""茶马司"等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黑茶是"茶马交易"中"茶的主要种类之一,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1595年,明朝政府认为湖南茶产量大,味浓,刺激性强,更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加奶酪的饮用方式,遂将湖南安化所产的茶定为"官茶","官茶"运往陕西咸阳和泾阳带加工成"泾阳砖"--茯砖,然后运往西北地区交换马匹.

除官茶外,中国的商人也经营私茶,获取利润,经营茶叶的商人以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为主,茶叶来自全国各产茶区,以汉川,湖南,湖北,福建最多,其中黑茶以湖南最负盛名.

今天,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均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再需要"以茶易马".中国政府把边销茶的供应作为一项民族政策,实行"敞开供应,补贴差价"(产区的成本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以确保少数民族放心喝上低价(便宜)茶.

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由于干茶色泽黑褐故称“黑茶”,因为黑茶是在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茶马交易中发展起来的特殊茶类,故当时又称“番茶”。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上疏讲到黑茶的生产与贸易情况“以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乃第茶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送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明史.食货志》)这是有关黑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晒青茶工艺的演变》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晒青茶的加工工艺”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