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

发布时间 : 2020-07-24
茶是怎么被发现的 茶叶怎么被发现的 茶叶的被发现

【www.cy316.com - 茶是怎么被发现的】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相关知识!

想了解《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知识吗,丰富的《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内容等你来看!

“茶”最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呢?茶树为山茶科,茶属,叶用木本植物。茶树原产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茶科植物就在这一地区大量集中,追本溯源,茶树的远祖,大都起源于此。直到现在,那里还有许多茶树的野生亲属。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早在仰韶文化时代,已有野生茶树。远在人类进入文明初期,我们的祖先在从事最简单的采集、渔猎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学会辨别一些有用的和有害的动物和植物。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时代一些儒生托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后劳动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

自从人类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茶就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从野生茶树而发展到人工种植,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促进了茶的迅速传播。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茶从治病的药物而逐步发展成为日常的饮料,其间经历了很长的时期。茶的功能的演变从最初的祭品、菜食到作为药用。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汉代《赵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待不谨,不合啜此茶。”这就说明在当时,茶已成为皇室中的一种饮料了。

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广陵耆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之句,说明茶已逐渐成为普通饮料。晋代诗人张孟阳在成都时所作《登白兔楼》诗中,即描写当时以茶为清凉饮料,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赞美茶叶的芳香,可为六清之冠;茶叶的美好声誉,可播及全国。

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饮茶的历史也是很古老。饮茶起源于西南地区。在秦以前,主要是四川一带产茶和饮茶。明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可见,饮茶风习是从四川传出来的。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蜀道”险阻,种茶、饮茶局限于四川一带。

直到秦统一了中国,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的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五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本文《茶叶初是怎么被发现和利用的》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的发现和利用


1、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与茶的发现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也就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神农的传说有很多,神农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典型代表,神农传说中的种种发现和发明,也就是那个时期广大人民的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神农时代,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逐渐趋于发达,茶叶的解毒功能在日常采集劳动中已被认识。

2.茶的发现和利用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是上古时代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茶叶的传说,也反映出当时先民们在采集和劳作中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

在神农传说中,茶的发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在这种偶然的现象中,也反映出先民们知道如何利用自然界的植物来尝试着治病。说明在蛮荒时代,人们本能地对自然植物加以充分利用,用来保护自己、生存下去。

茶的发现,与其他许许多多的药用植物一样,经过了不断的尝试后,人们终于了解了它有解毒、利尿、提神等等的功能。然后慢慢加利用。

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科学家研究发现,山茶目植物与木兰目植物在形态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在云南野生茶树集中的地方发现了木兰化石,因此科学家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茶树是由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演变而来。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然后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如以神农时代开始算起,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代族社会,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2、茶的文字及其演化传播⑴茶字的由来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沂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⑵茶的各种称呼、字形及其传播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如:

荈诧──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

蔎──西汉扬雄《方言》

──《本草》

瓜芦木──东汉《桐君录》

荈──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

皋芦──东晋裴渊《广州记》

槚──《尔雅》

荼、茗──晋?郭璞《尔雅注》

茶──唐?《开元文字音义》

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出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关于茶字的字形流变可用例图来说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方言的原因,同样的茶字,在发音上也有差异。如:福州发音为:ta厦门、汕头发音为:te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为:chai、zhou、cha等少数民族的发音差别较大,如:傣族发音为:la贵州苗族发音为:chu、ta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的语音直译过去的。如:日语的チセ和印度语对茶的读音都与茶的原音很接近。俄语的чай与我国北方茶叶的发音相近似。英文的tea、法文的the、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发音转译的。此外,如奥利亚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的茶字发音,也都是我国汉语茶字的音译。

通过对各国茶发发音的归纳,可以发现,茶叶从中国海路传播去的西欧等国,茶的语音大多近似中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音和ti音。如英国的tea、法国的the、荷兰的thee、意大利的te、德国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兰卡的they等。

茶叶由中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茶的语音近似中国华北的cha音,如俄罗斯的чай、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兰的chai、阿尔巴尼亚的chi、朝鲜的sa、希腊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

从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到世界各地的有关茶的读音,无不说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


《茶经》中陆羽列举了我国古代识茶的人物,如神农、周公旦和晏婴等,表明了我国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他引《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他引《尔雅》说:jiǎ,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说: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见,我国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学者认为陆羽引用着作,都成书于汉代,况且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我国西北古代气候虽较温润,但历来不产茶,那么神农氏怎能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他们认为我国的茶事较迟,以致外国人趁机制遣中国茶叶来自印度的说法,后来事实证明印度古代无茶。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陆羽《茶经》中提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发生我国中原。即使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茶马古道百年古地图被发现


百年前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精美地图﹐被一位女学者意外地发现。经鉴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张茶马古道地图﹐茶马古道上的许多惊世之谜将由此解开。

千百年来﹐中国青藏高原和内地之间就存在着一条汉藏交往的古老信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传播古道﹐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道路。马帮们沿着这条坎坷崎岖的古老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专家们因此将这条汉藏古道称之为茶马古道。

茶叶和茶文化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第一物种。千百年来﹐马帮在这条茶马古道上频繁活动﹐茶叶从一个商人转到另一个商人手中﹐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等将这些茶叶一站转一站﹐送到世界的另一边。茶叶成为连结不同民族和不同大陆的纽带﹐并形成了一条条无穷无尽的商路。

今天的茶马古道﹐早已被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所覆盖﹐仅有断断续续的一些青石路段淹没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密林之中﹐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

茶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经过哪些地方﹖在主干道之外又有些什么样的附线﹖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100多年前﹐在滇西北这片天荒地老的高原﹐曾有许许多多的法国籍﹑德国籍传教士来到这里﹐足迹曾经踏遍整个滇西北高原﹐他们会不会留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记述﹖热衷于香格里拉和茶马古道研究的女学者﹑云南人民出版社女编辑郭素芹不久前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图书馆查阅资料。她意外地发现﹐不大的德钦县图书馆里﹐竟藏有外文原着近千册﹐其中法文原着就有300多册。当地学者告诉她﹐那些书原本都是茨中教堂的幸存物﹐有些是当年的外籍传教士或探险家们带来的﹐还有一部份是那些传教士们回国着书立说后寄来的。在这些书中﹐她翻到了一张地图﹐印制得十分清晰精美。精通法文的郭素芹将地图上标注的法文地名一一翻译出来后﹐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云南省迪庆州政协副主席刘群激动了﹕这竟是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茶马古道完整路线图﹗地图印制于187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社会》公报。150年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游历﹐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沿着崎岖险峻的茶马古道﹐先后踏访了巴东﹑白地﹑叶枝﹑茨菇﹑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地﹐记载下了详尽珍贵的考察回忆录﹐并绘制出漂亮的地图。

刘群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茶马古道的完整地图﹐对于茶马古道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云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根据民间传说有一种猜测﹕滇藏茶马古道有一条附线可以不经过西藏腹地而直接从云南走出去。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这条路的踪迹﹐但未见突破﹐那条传说中的道路仿佛是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刘群说﹐这张百多年前老地图的发现﹐强有力地左证了研究人员们的猜测。滇藏茶马古道附线自大理经六库过茨菇沿独龙江而不需要横穿西藏腹地便可直接进入印度。

另据报道﹐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雅安出发﹐分两路对举世瞩目的茶马古道进行考察。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对茶马古道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茶的发现与利用始于神农遇茶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中也记载了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远古时代,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类以采摘野果、捕食野兽为生,误食毒果而生病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传说,部落首领神农有个像水晶一样透明的肚子,能够清楚地看到食物在胃肠里的情况,他为解除人们的痛苦,决定把所有的植物都品尝一遍。

有一次,他在品尝的时候中了毒,口干舌麻、全身乏力,便来到山脚下架起铁锅烧开水喝。可是水还没开,他就昏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神农在一种淡雅的清香中慢慢醒来。他听到水沸的声音,艰难地挺起身,正准备舀水喝,却发现锅里的水已经变成了黄绿色,上面飘着几片绿叶,那沁人的馨香就是从锅里飘来的。

神农舀起汤水喝下去,虽然味道有些苦涩,但顿觉舌根生津,神清气爽,他连喝了几碗,几个小时后,身上的剧毒竟然解了。神农四处寻找,发现叶片是从头上方的一棵植物上飘落下来的,于是采摘了很多绿叶带回去。通过多次煎服,神农发现汤汁有生津、解渴、利尿等很多功效。因为神农第一次品尝茶汤时,看到汁液在肚内到处流动,好像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得十分干净,于是将其命名为“茶”。

由此,茶正式登上了人类社会的舞台。

茶叶的利用与传播


茶和其他作物一样,从发现到利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可能是被作为食用或药用,并逐渐演变成饮料。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茶生产有了发展,茶叶还混煮羹饮作为菜食。《晏子春秋》中载:晏婴在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虽身为国相,但吃的除了糙米饭和三五样荤食外,都是以茶叶当菜食。至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仍沿袭古法,有“凉拌茶菜”和“油茶”等吃法。

《神农本草经》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载“巴东有真香茗,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从秦汉时代,人们较关注茶的药用功能。

茶叶是祭祀的珍品,《礼记·地官》有“掌茶”和“聚茶”以供丧事之用的记载。唐代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还记载:“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饭、干饮、酒脯而已。’”

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饭、干饮、酒脯而已。’”

秦至两汉时期,茶从药物扩展为饮品,茶叶的利用进入了一个广阔的新时期。

西汉王褒的《僮约》,其中有两处提到茶叶:“脍鱼包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四川一带饮茶、种茶已日趋普遍。依山傍水的双江镇,早在2 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一个闻名的茶叶交易市场。

茶是谁先发现的


我国是茶的故乡,悠悠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从此,茶从我国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来,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丰涵无比的给养,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可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一个叫祁叶的人,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茶叶的,那个时候茶不是象现在一样经过翻炒的,是从茶树上摘来放进茶具里面就泡的!

到了三国、两晋以后,茶文化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起来,茶人茶事多有所见。

唐宋时期,是茶文化的兴盛时期。茶文化发展到这一时期,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各地,茶一下子成为举国之饮。而且,这时出现了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及其《茶经》,将茶文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由于茶人辈出,使饮茶之道如对水、对茶、对茶具、对煎茶的刻意追求达到了一个极尽高雅、完美、精妙的地步,以至于到了唐朝后期和宋代,茶文化中出现了一股奢靡之风。

禅僧们为了更好地参禅也开始大量地饮茶,他们对茶的研究、理解和追求,迥异于世俗之人,宗教色彩和禅宗思辨的介入,使中华茶文化史上出现了一种特有的现象:茶禅一味。

明清以后,茶文化似乎出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现象,刻意追求好水的人少了,一味讲究贡茶的事也少了,茶人更追求、讲究的是茶的本身至味和内在意味,并藉以实现精神上的追求,得到心灵的抚慰,或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化境。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在现代社会,茶文化更起着丰富文化休闲生活,促进茶叶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推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茶文化规模将更大,涉及领域更广,功能更显著,传统与现代融合更为紧密,茶文化将成为世界性文化。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梁永林日本的饮茶习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最早大概是在唐朝的时候,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日本民族原本没有茶事,但是却发展起来了很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日本茶道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但是日本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茶文化上,近一、二十年来,日本在对茶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很有成效,研制出了品种繁多的茶制品,远远地走在其它产茶国的前面,并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中很瞩目的是吃茶(不是喝茶)越来越风行,即所谓茶膳,就是添加了茶叶的各种日本料理,实际上也是一种传统性膳食,诸如米饭中放茶叶,酱汤中泡茶叶,油炸品中添茶芽,蛋羹中加茶叶,炸蔬菜、炸海鲜、蒸鱼、烤肉撒茶粉,餐后上茶冰激凌,或上茶糕点、茶酸乳。除了茶膳,还有许许多多新出现的含茶食品,如茶面包、茶饼干、茶年糕、茶馒头、茶挂面、茶豆腐、茶糖、茶酒、茶果汁等。含有儿茶素等有用成分的各种营养保健品目前也纷纷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是大量复合保健茶的出现和流行。日本对复合保健茶的研制开发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猕猴桃茶,富含维C及其他营养保健物质,具有清凉、消脂、降压、抗癌、防癌等保健功效;薏苡茶,具有利尿、消炎、镇痛、提神等多种保健功效;红花茶,香气芳醇、滋味鲜美,而且具有舒筋活血、提神健脑、消脂减肥的保健作用;橄榄茶,具有独特的减肥、降压、抗衰老的功效,所以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饮料。

除了食用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份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日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日用品,如沐浴剂、香波、漱口液、手纸等护理用品和化妆品,室内用的防虫剂和芳香剂,电冰箱中使用的防氧化剂等。消臭抗菌剂、芳香剂不仅在卧室、厨房、厕所、垃圾箱、汽车等许多场合使用,而且正在成为饭店、餐厅、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必用品。还有如含有茶成份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着茶香的纸张。

宋初的茶叶法令和榷茶制度的模式


宋初榷茶体制的建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草创到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体现为一系列茶叶法令的颁布。先是建隆三年(962年)刘湛奉诏榷茶于蕲春,开始对从蕲春北销的江南茶叶实行官府的垄断经营。

随后在乾德二年(964年),将榷茶的范围扩大为所有的江南北销茶,令京师、建安、汉阳、蕲口并置场榷茶,令民茶折税外,悉官买。商人经营茶叶,需入金帛京师,指引诣沿江给茶。在确立官府对茶叶垄断经营的同时,还颁行私茶法: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八贯加役流,主吏以官茶贸易者,计其直五百钱流二千里,一贯五百及持杖贩易私茶为官司擒捕者,皆死。也就是在乾德二年实行的榷茶制度,是由沿江的三个榷场(即榷货务)垄断收购自江南的北销茶,商人经营茶叶,先向京师榷货务输金帛,换取算买茶叶的凭证:引,然后持引去沿江榷货务算买茶叶。

在乾德三年(965年)之前,榷茶制度还仅仅是针对由北宋境外销往境内的茶叶,而对北宋境内的茶叶,也即淮南茶,并没有实行禁榷制。对淮南茶禁榷之议,始于乾德三年。如果说之前禁榷江南茶主要是为了防止南商操纵中原利权,禁榷淮南茶则是因为宋政府从榷茶中得到了好处,为了充实财政而实行的。且南北茶法不一,不利于榷茶制度的推行。史载乾德三年九月,苏晓建议榷蕲、黄、舒、庐、寿五州茶,置十四场。后又增加了光州、山场改为十三。淮南茶的禁榷与禁榷江南茶一样,都是由政府统一收购和批发茶叶。其不同在于,由于淮南在宋朝境内,所以政府的千预不仅体现在茶叶流通环节,而且涉及到茶叶的生产领域,淮南榷茶有了关于园户的规定:对于茶叶的生产,置吏总之,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淮南榷茶体制运行的流程是这样的:政府先向园户发放茶叶生产的茶本钱,园户生产茶叶,首先应当先向国家交纳赋税,可以用交纳一定数额的茶叶代替;园户用茶输租后,余茶悉数卖给国家,由就近的山场收购,国家支付的对价就是预先发贷给园户的茶本钱。茶叶由十三山场收购后,统一批发给商人经营。商人经营茶叶,先在京师的榷货务纳金帛,然后持引去淮南的十三山场领取茶叶。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后,把施行于淮南的这一园户管理制度推向江南。

宋灭南唐后,在江南曾一度沿用南唐旧法,官市茶十之八,余二分复税其什一,然后给符,听其货鬻。也就是把园户生产的茶叶,一分为二:官府收购园户所产茶叶的十分之八:对剩下的那十分之二,在收取该份额的10%的税后,可以自由买卖。对于前面的那八分,当然是榷茶法,而后面的二分也属于广泛意义的榷茶,因为政府实际上对该部分收了茶税,如同唐代的税茶法。但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而且听其货鬻与官府收购后再批发给商人的价格,肯定是有所差别的,这样就与在江北实行的全面榷茶相冲突,以至于商人旁缘为奸,逾江涉淮,颇紊国法。于是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从江南转运使樊若水之请对江南茶实行全部禁榷。江南茶法调整如下:

其一,诸州所产茶折税输租如山场,即一如淮南茶法,园户所产茶叶在折税输租后,由官府就近设置的山场将余茶统一收购;

其二,增加了榷货务的设置,由原來的沿江三榷货务增加为八个(后又减为六个),以便于适应江南全面榷茶的需要,榷货务的职能是批发由江南各州军买茶场收购来的茶叶;

其三,相对于乾德二年,减轻了私茶的处罚。私自贩卖茶叶十贯以上黥面送阙下,妇人配为针工,民间私茶减犯人罪之半,榷货务主吏盗茶贩鬻钱五百以下徒三年,三贯以上黥面送阙下。同时还增加了园户私自毁坏茶树的处罚:园户辄毁其丛株者,计所出茶论如法。

太平兴国二年茶法的调整,统一了南北榷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闽越相继归入北宋,自此,除了广南、四川外,榷茶制度推行到全国各地,即《宋史》卷一八三所描述:天下茶皆禁,唯川峡、广南听民自买卖,禁其出境。宋初确立的榷茶体制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

其一、政府与园户之间。在产茶的江淮闽浙荆湖诸路,将茶叶生产者编制为园户,设官置吏,统一管理。园户作为专门的茶叶生产者,其与政府之间形成一种类似合同的法律关系。园户生产茶叶,首先有权获得由政府发放茶本钱,以此作为茶叶卖给政府的对价。而园户所产的所有茶叶,不管是输粗所用,还是折税所用,还是卖给政府,最终都垄断在政府手中,商人若要经营茶叶,只能从政府手中批发。园户负有交出全部所产茶叶的义务,若匿不送官的,以私茶论,按照所隐匿茶叶的价值处以严厉的刑罚:而且园户应尽量保证茶叶的产量,如果私自毁败茶树的,要按照这一部分的产量,以比照私茶处罚,这样园户和政府之间除了横向的合同关系之外,还有纵向的管理关系,其与政府之间的产销关系具有强制性。可见园户对于自己手中的茶叶并没有现在完全意义上的所有权,产权关系不明确。园户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买卖合同关系,因为这种买卖不是双方的合意,是一方的意思的强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关系,因为这种雇佣也具有强制性。他们之间实际上仍然是一种隶属关系,政府组织园户种植茶叶,向园户发放茶本钱作为酬劳,园户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只具有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

其二、政府与商人之间。政府的茶叶经营机构由京师榷货务、沿江六榷货务、十三山场组成。园户所生产的茶叶,在淮南,由十三山场就近收购并批售;在其他诸路,由政府就近设置买茶场收购,然后运往在沿江设置的六榷货务,由六榷货务批发给商人。这三个机构相比较而言,十三山场兼有收购和批发功能;沿江六榷货务不从园户手中直接收购茶叶,而只是接收由其他诸路的产茶州军的买茶场收购来的茶叶并批发。二者是并行并立关系。而设置在京师的榷货务但会给交钞往还,而不积茶货。也就是说京师榷货务的职能是收钱和发引,不负责茶叶的具体出纳。商人经营茶叶的,先向京师榷货务(在东南各地政府也可以)纳钱交款,以射六务、十三场茶,京师榷货务根据商人的要求,区别其所要买的不同场、务的茶,发给不同的买茶凭证。商人持该凭证(引)到沿江榷货务或者十三山场去领取茶叶。这里的引,既有代金券的性质,同时又是商人经营茶叶的许可证。在这里,政府首先充当了一个商人的角色,它把从园户那里买来的茶叶,批发给茶商,这与一般的商人行为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它买茶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它与茶商之间存在一种合同关系,即茶叶买卖合同关系。商人买茶包括两个行为:先纳钱买引,后持引领茶。交易过程其实在第一个行为就实现了,持引领茶是双方履行合同义务。这个合同关系与一般的合同不同,具有特殊性,即它给商人设定了附加义务,商人买茶后,必须按照交引所指定的地点销售,否则要受到惩罚,这与今天的知识产权法中的许可使用颇为相似。在商人买茶过程结束后,政府与商人之间仍然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商人按照规定向政府交纳商税,违反了茶法要受到政府处罚,而且政府也打击私贩,保证守法茶商的正当利益。

其三、以刑法来保障榷茶制度的实施。这包括对园户和茶商私自交易的处罚、园户私自毁败茶树的处罚、聚众持械贩易私茶的处罚、主管经手茶叶的官吏监守自盗擅自贩易的处罚,以及对巡防卒私贩茶的处罚,区别上述各种情况,性质轻重有别,并以贩易茶叶的数量确定不同的量刑等差,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私茶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宋初的榷茶走的是一条官购商销的间接专卖的路子。由于在这种制度下,商人需要向政府纳钱取得交引来领取茶叶,于是被称为交引法或者入中法,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的结果。在这一体制下,政府连接在园户和商人中间,增加了茶叶流通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茶叶的低价收购和高价批发来获取专卖利益。由于茶叶牢牢的控制在政府的手中,对私茶进行严厉的处罚,再加上一系列保证茶叶产量的措施,有利的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至道末,鬻钱二百八十五万二千九百余贯,天禧末,增四十五万余贯,可以说,宋初的榷茶是相当成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