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

发布时间 : 2020-07-24
茶道以轨的流程 以美的花茶 以美花茶好吗

茶道以轨的流程。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相关知识!

想了解《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知识吗,丰富的《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内容等你来看!

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崇尚道法自然、朴实谦和之礼。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饮茶文化由来已久,却讲究浅饮,则不加入任何佐料,品出茶叶的自然滋味。而在其他国家,他们用茶做饭,以茶叶入食,或浓稠,或鲜甜,总之,茶味已然淡化。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法不可说,平心感悟。譬如饮茶来说,一杯茶,不同心境之人感触不同,所获便各异。人生如茶,人的心态如茶,历程如茶,沉寂亦如茶。

若说,人生如茶,那该以何种茶的心态处世呢?有的人说,人当如普洱茶。普洱茶内敛醇厚,在岁月无尽的洗礼下,愈发醇香,那既是时间的馈赠,也是生命的馈赠;有的人说,人当如乌龙茶,七八十遍的冲泡仍散发着绵绵的茶香,那香味不腻反而令人清爽之极。而我则认为,人当如绿茶,常怀绿茶之心处世,便可少了许多冲击,少了一些矛盾。

相比于其他茶类,绿茶的颜色便是生机的象征,它透亮,它青翠,它无暇。品之其味,比之红茶少了些厚重;比之铁观音,少了些苦涩;比之普洱茶,则少了些陈味。它是一种不温不火的、清清爽爽的,像是夏日里的蜂蜜一样,解了人们心头的疾病。

我们的心态当如绿茶,烦闷时可来杯绿茶。绿茶,可谓是去火消燥的佳品。一杯透着森林的自然之气的茶品,便也看透了,心也看开了。

本文《以绿茶的心态接受一切》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cy316.com延伸阅读

放宽心,一切自有安排


想了解《放宽心,一切自有安排》知识吗,丰富的《放宽心,一切自有安排》内容等你来看!

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这世上?一位年龄仅27岁的女性朋友最近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然而,越想心神越是混乱。

曾看过这么一段话,花儿不是为了凋零而选择开放,太阳也不是因为黄昏而选择的东升。仿佛,一切的开始并不为了某一目的,仅仅只是一种经历,一段历程。我想告诉她的是,放宽心,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切,天自有安排,如茶香,沁入心脾,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茶气,若有似无,却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挥散不去,却摸不着,也看不见;如茶道,知道了这么多的人生道理,路还是得自己去走。一遍一遍,一次一次,一缕一缕,有经历,才会有感悟。道理,从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亲历者总结的。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别人比自己幸运一百遍?那是因为,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好,不去知足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就像一位好茶之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新奇的茶品,不远万里去寻茶,壮着胆子去品尝奇形怪状的茶叶,最后,怅然发现,一无所获。既无自己所钟爱茶品,对茶叶也只是一知半解。

放宽心,坚持住,一切将自由安排。品一杯,需要随心随性;过一段人生,也需要随心随性。太过刻意地去“拼命”的人,才会觉得生活是个累人的东西。

关于本文《放宽心,一切自有安排》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当下午钟敲四下 世间一切为茶停止


英国的皇家骑兵

风味:下午茶

提示:作为英国特有的慢生活标志,下午茶的风俗一直为人钦羡。茶从东方来,却有了英伦味道,这味道也浓缩了英国的历史

在我这个茶人看来,本届伦敦奥运会,就是从茶色中开始的——谁让曾执导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将“绿色和愉悦”作为开场第一乐章呈现呢?绿色的茶!愉悦的茶!而英国,则恰恰是除中国之外全世界最爱喝茶的国度!想一想那淳朴的田园风光:12匹马、3头牛、70只羊和3只牧羊犬,挤奶的工人,在草地上野餐的家庭……啊……绿色愉悦的生活!我还要感谢丹尼·博伊尔将第二乐章主题设定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因为茶在英国,的确是作为“工业革命的饮料”而成就自身伟大价值的。最后我要说,一个再有思想性的狂欢,其尾声也不可能不是豪迈的,所以导演以“迈向未来”作为第三乐章合情合理。然而豪迈者难道必定以酒相伴吗?未必!以绅士著称的英国人早在十八世纪便已写下如此诗行——悉尼·史密斯曾这样歌颂:“感谢上帝,没有茶,世界将暗淡无光,毫无生气。”诗人将茶与光相提并论,茶就是光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迈向未来怎么可以没有光明呢?将茶溶入灵魂深处的英伦人民,又怎么可以在光明中没有茶呢!因此,虽然茶是宁静而温良的,是慢生活中的极品,而赛事是激越而狂热的,是快生活中的极致,我依然要将这两项似乎八不靠的生命存在合并同类项。奥林匹克旗帜下固然云集四方豪杰八路英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数十亿人民坐在电视机前,绝大多数还是品茶论英雄的。这个世界的慢与快,静与动,赢和输,欢笑与泪水,荣誉与伤痛,共同构成人类生活——博伊尔将一大群牛羊赶上舞台,以田园牧野生活作为开篇,其中怎会没有深意?奥运会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体育盛事,其本质是要树立人类和平生活的经典范例。在本届奥运会旗帜下品茶,尤其是品下午茶,按我们中国茶圣陆羽的原话,那就叫做——饮之时义远矣哉!

伦敦印记

富人餐桌上的时尚

穷人的食粮

1662年可谓英国饮茶史上划时代意义之一年。5月13日,英国南端朴次茅斯海港外的洋面上,一支由14艘英国军舰组成的船队,威风凛凛驶入人们的视线。领航的那艘,正是英国皇家查尔斯号,乘它而来的则是葡萄牙国王胡安四世的女儿凯瑟琳。伊比利亚半岛富裕王室的公主,即将嫁给英国统治者查理二世。

据说,查理二世是在一大笔嫁妆的诱惑下缔结这场婚姻的,而新嫁娘却只带来承诺嫁妆的一半数目,且大多为葡萄牙船队泛海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的“奢侈品”,它包括美洲食糖、亚洲香料、印度特产,压箱底的则是来自中国的香茶。债务缠身的查理二世气得差点要取消这次联姻,而整个国家其实却都应该为这次小小的“婚骗”感到庆幸。葡萄牙公主给英伦的味觉带来了一种特有而迷人的东方味道,她常常在宫中品饮的一种绛红色饮料引起贵族们的种种热议,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这种饮料来自中国,名叫“茶”。至于葡萄牙人何以热衷于茶,想来应该是与1553年侵占中国澳门有关的吧。1556年,葡萄牙神甫克鲁士来华传教,四年后回国,据说正是他将中国茶和品饮方式传入本国。王室举办的宫廷舞会上,茶频频亮相,越来越多地取代了红酒,引领了英国贵族饮中国茶的风潮,而当饮茶习俗成功落户英国之时,一位饮茶皇后亦从此诞生。

接着,十七世纪到来,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饮料,那正是中国古老的茶。工业化带来的大工厂生产,大批量的工人汗如雨下工作,田园牧歌的时代结束,茶取代了诸多饮料,开始独占鳌头。它的解渴性,消毒性,保健性,以及越到后来越能够感受出来的廉价性,得到一个国家中最主力劳动阶层的热烈拥戴。满身油污的人们端起了茶杯,曾是富人餐桌上的时尚,如今变成穷人的食粮。需要产生了商品交易。早在1637年,英人便驾船四艘,首次抵达广州珠江。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次运载中国茶112磅回国,此为英国直接从广州采购、贩运茶叶之始。而1651年英国通过航海法,与荷兰争夺海上贸易权,英国获胜,从此开始了英人大规模需要茶叶的历史。一场英国人的饮食革命,从此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茶叶广告。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将其在伦敦街头原有的嘉拉惠咖啡店置换门庭卖茶,并贴出了全英国第一个茶叶广告,我们亦不妨称之为世界茶叶史上的第一个茶叶广告:可治百病的特效药——茶!是头痛、结石、水肿、瞌睡的万灵药!接下去便是至关重要的1664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献中国茶叶约2磅给查理二世,此举颇得英皇及皇后欢心。1669年,英国正式规定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并在中国福建收购武夷山茶,他们将此茶称为武夷茶。1689年,英东印度公司委托厦门商馆代买茶叶150担直接运往英国。1699年该公司定购的茶叶有优质绿茶300桶、武夷茶80桶。在英国,武夷茶被誉为“东方美人”。英语茶的发音“Tea”,正是由厦门方言“Tay”的读音而来的。而当时光进入1718年,中国茶叶已经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从中国进口的支柱商品。

茶中的战争

1840年的茶事可叹可泣,那一年在中国是鸦片战争的爆发,当我们的东方美人茶向西方温良而去时,英国则给我们送来了蛇蝎美人罂粟花。而同一年对英国本土而言又温馨无比,以华茶为下午茶的英国茶风,正是在此时形成。据说这是因为贵族们的晚餐吃得太迟,傍晚之前就开始饥饿,一位名叫安娜的贵夫人由此开始施行下午茶,四点左右便在沙龙中边喝茶边吃小点心。一首歌谣就这样被唱开了:当下午四时的钟声响起,那破落的贵族,当掉了最后一件外衣,便朝那有下午茶的地方而去……

一个从骨子里热衷于茶的民族,必然重视茶叶贸易,一种专为运输东方货物的快剪船应运而生。常常有好几艘运茶的快剪船同时从中国出发,以相同的航线驶回伦敦,有很多伦敦赌徒则已经下注,赌哪艘船只首先到达。赢者茶贵人显,煞是威风。最后的一次运茶比赛发生在1871年,那时蒸汽船已替代了大多数快剪帆船,苏伊士运河也已经开放,欧亚之间航程缩短了几周,一个危险的走私茶的时代也随之到来,它的结果是英国政府下决心自己控制茶的主动权。直到今天,英国依然是不产一片茶叶的国度,但亦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国度。

公共茶室与茶舞

女性在英国茶的品饮过程中,散发着特有的芬芳。1864年,一位名叫阿尔莱·蒂德面包公司的伦敦桥分店女经理,决定在她商店后门开放一间公共茶室,以至于那些卖牛奶卖香烟卖蛋糕的公司都急红了眼。挣钱谁不会?大小公司纷纷效仿,整个伦敦和英国城乡突然冒出很多茶室。这些茶室的流行,吸引了各路饮茶发烧友,在流行音乐中,廉价的茶壶和茶杯盛放着各种热的、冷的、甜的和独具风味的茶品端上,饮茶休闲成了一种更为普及的可能。伦敦新开的时髦旅馆则更高雅一些,它们提供时兴的午茶,小资情调的弦乐器四重奏,以及棕榈庭院中的三重唱,宁静,优雅,被浸润在一杯茶中,款款茶烟缭绕。随着那颇被正人君子们侧目的、狂热而被认为有伤风化的探戈舞从阿根廷进入英伦,1913年的午茶增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茶舞。伦敦报纸有关这方面的消息以这样的方式吸人眼球,在“探戈茶点变得越来越疯狂”的大标题下,报道了“1500种探戈茶点”。茶加上探戈,竟然酿出酒一般的狂热。

狂热总是不能迟久的,二战之后,时尚潮流中,茶渐渐退居二线,喝鸡尾酒成为最时髦的人士当中新时尚。快餐店和咖啡吧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取代了老派人的饮茶,今天的伦敦街头,已很少看到茶室,但下午茶的传统还是通过种种途径保留了下来,英国人还继续保留着在家和在工作场所喝茶的习惯,用餐时的茶热饮,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去年秋天我去英伦,在皇家植物园,惊喜万分地看到了一株茶树,它长得即不高,也不密,仿佛去国万里,神情忧郁,营养不良。但它毕竟是一株茶树啊,这让我想起了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饮茶皇后凯瑟琳的画像,还有上世纪末英女王伊丽莎白来上海城隍庙喝茶的情景。英伦茶风虽然从中国吹来,却已经成为英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精髓部分。它再吹回东方之时,亦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喝茶的中国人。本届奥运会上,年近高迈的女王是一定要出场的。庄严的国礼之后女王回到宫中,想必也会和她的人民一样,边品下午茶边看赛事吧。而全世界三分之二喝茶的人们,如果都能够和平地边喝茶边看赛事,那么,奥林匹克旗帜也就真正地高高飘扬了。

备注:因作者在国外,有关茶事资料及出处一时无法确考勘订,特此说明。

喝禅茶需要的四种心态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这大概就是许多茶友说的“禅茶一味”的真正涵义吧。

禅茶文化讲究的是“正、清、和、雅”,要想品得茶中的禅味,就必须如坐禅修行一样。那么,品禅茶需要哪四种心态呢?

品禅茶与一般的喝茶不一样,一般喝茶讲究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听吵吵闹闹的音乐也行,想高谈阔论也行。但是,禅茶却恰恰相反。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品禅茶需要需要以下四种心态,即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分享之心及结缘之心。

学会感恩是修行的必要功课。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方能时时发现世间的美好。怀着感恩的心喝茶,便能尝到茶味之外的味道。一杯茶当然不及山珍海味来得诱人,也不及千千万万碳酸饮料来得可口,但是,茶里却饱含许多人的汗水。茶农的辛勤培育,茶师傅的精心制作,茶商的诚心包装售卖……因此,我们需怀着感恩之心品禅茶。

品禅茶还需有包容之心,包容茶叶的不美好,包容不完美的社会,包容所有的棱棱角角,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品禅茶需要有分享的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推己及人,分享亦是收获。

除此之外,品禅茶还需要有结缘之心。禅讲究缘分,万事万物皆有缘,因果是缘,相遇是缘,因而,需要我们去珍惜。

以上即为品禅茶所具备的四种心态。

鉴别茶饼的方法以色辨以质辨以声辨


自“前丁后蔡”的大、小龙团“争新买宠”后,在宋神宗的熙宁年间,又出了个贾青为福建转运使,那时非常珍贵的御用茶品是密云龙。在《宋稗类钞》的工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然密云龙之出,则二团(指大小龙团茶)少粗,以不能两好也。”这也说明当时为保证密云龙茶的绝对地位,大小龙团的质量不得不退避三舍的情况。

建安在宋代成为贡茶之地后,渐渐有了一种“试茶”风气。因为当时的北苑诸山,官私茶焙之数达1300多家,制茶者造出茶叶来,自然首先要比较一番高下。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描绘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后来,由贡茶产地相聚而品评的“试茶”逐渐演变成了全民的“斗茶”风俗。而且,这种由品茶生发成集体裁决茶叶优劣的新事,很快风靡全社会,上至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小民,多乐此不疲。

“斗茶”又叫“茗战”“点茶”,宋代斗茶承继的是唐五代之习。因为建安贡品多为饼茶,虽然唐代也有饼茶,但宋人对饼茶质量要求很高,用的都是建安北苑所产的选料,加工也极为精细,斗茶人首先要会辨别饼茶的质量。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总结了鉴别茶饼的方法:一是以色辨,要求茶饼“色萤彻而不驳”;二是以质辨,要求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即要求质地密而不松散,拿在手里有一定分量;三是以声辨,要求茶饼“碾之则铿然”。总之茶饼要坚密、干燥、干净,达到上述要求,就“可验其为真品也”。

以茶载道,以茶明志


古语有云,以文载道。意思是说将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来记录思想、道德等准则;古语又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此语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意思是说,除了淡泊名利,没有什么可以表明我的志向的了。

以茶载道又是何解呢?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至千年之年,宽至风靡全球各大洲,无不为其歌颂。我们常说“茶道”,其实是与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相呼应的东西。茶,既可入道,亦可如禅。茶,来自于生活,又蕴含着高于生活的理念。人生如茶,生命如茶。沉沉浮浮,几经波折,几经磨难,却愈发地芬芳。

以茶明志。品茶,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茶有六大类,茶味不同,形状不同,但经过几次冲泡后却都是淡淡的。如同人以淡泊之心立世,处纷杂的环境却仍可安之若素。茶,不管经历过什么,仍是茶;人无论受到什么诱惑,仍保持淡泊的心境。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品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品的也是人的一种心境。人生也一样,“品人生”和“过生活”是两种心态。以茶载道,讲究不见可欲,为无为。只要有乐观的心境,茶汤就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品茶的心境。所以,茶叶的好坏并不最终决定茶的优劣,有一颗无为的、感恩的心,才是万物的真谛。若能时刻坚守“以茶载道,以茶明志”,便可避免走入混沌之路。

以茶道为圆心,以茶艺为半径


“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是形而上的,自然存在的道理;“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茶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是,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如何享受一杯茶是属于哲学,是一种艺术。品茶,因人、因时、因地,有各种状况,无法一概而论,所谓:茶有随时随地味,佛有随缘随喜法。

日本的茶道里千家曾倡言“一碗茶的和平”。儒家的规矩、内敛、修身,道家的自然、无为、现世,佛家的和、雅、静、来世,基督教的积极、科学、入世,伊斯兰教的纯净、绝对、清真,一碗茶中能同时将五大宗教的内涵特色接纳、融合,茶文化就是这五种思想的综合体。

茶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清真,即外在行为的洁,内在思想的清,既清又净。既清又净,就是无争、无事,世间就能平静,就能和平,这是“和、敬、清、寂”的境界,就是道。

与茶有关的的绘画:以茶入画 以画释茶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

《萧翼赚兰亭图》由阎立本所作,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宫乐图》(会茗图)(唐)

《宫乐图》描绘了唐代贵族仕女聚会品茗、奏乐的热闹场面。长案中置一大盆形容器(茶铛)盛茶汤,中置一长柄汤勺,四周有若干茶碗。画中有正在啜茗者,弹琴、吹箫者,也有执纨扇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这幅展示汴河两岸城乡生活风貌和市肆百业盛况的图景中,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气息。仔细观摩,你能看到屋檐下、店门前都设有许多茶桌,里面正有饮茶者在其中把盏闲谈、各得其乐;更有一些流动的茶摊、茶寮散布其间分茶贩茶。

刘松年 《撵茶图》(南宋)

《卢仝烹茶图》描绘了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并当即烹尝的情景。

[明]

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的矮桌,主客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看来相谈甚欢。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

图中描绘了两位高人逸士相对而坐,琴弦收罢,茗乳新沏,良朋知己,香茶间进,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谈古论今。

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去,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

[清]

画中一小童正站在火炉边烹茶,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以茶待客是一种文化,也是礼仪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以茶待客”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普遍的礼节。有客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茶水虽然物美价廉,但饮茶却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好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南宋时,临安(现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这种习俗,今日杭州郊区农村还保留着。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当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以示祝愿新年甜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待客十分诚挚,礼仪十分讲究。你到蒙古包去做客即或是主人来访,主人都会躬身迎接,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香美的奶茶、糖果、点心。你到布朗族村寨去做客,主人会用清茶、花主、烤红薯等来款待你。另外,在饮茶习俗上,除了用于招待偶然来访之客外.也用于正式的宴会。

饭前饮茶、寒暄,饭后又继续饮茶叙谈,借茶表意,其乐无穷。

进入现代,敬茶习俗比古代简便了,特别是在茶具上比过去简化了。茶具多用有盖的瓷杯或无盖的玻璃杯,来客人数较多时,茶泡在瓷壶里,然后一一倾入茉杯,一人一杯,各自品尝。在个别地方,也有采用特制小壶的,一人一壶,独自品饮。

总之,茶,是礼敬的表示,友谊的象征。亲和力特别强,是中华民族一个突出的特征。要想加强亲和力,首先要有彼此的包容和尊重,又要礼让和节制。中国民间茶礼,突出反映了劳动者这种笃高谊、重友情的优秀品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