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茶中的苦与涩

发布时间 : 2020-08-31
龙井新茶喝的有点涩涩的呢 红茶为什么会苦和涩 普洱茶的涩

龙井新茶喝的有点涩涩的呢。

茶涩口是怎么造成的?有人说是因为茶不好,也有人说是因为泡茶时水温过高,或闷的时间过长,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让茶不涩。

不苦不涩不是茶?

茶的苦涩从何而来?

茶的苦与涩是要分开说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苦涩总是相伴而生,但喝茶的经历中的确遇到过,或者茶汤香甜却有涩口或者茶汤苦但涩极轻的情况。

事实上,茶的苦、涩的确是不同原因造成的。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涩味物质主要是多酚类,鲜叶中的多酚类含量占干物质的30%左右。

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络合物,此结合物呈鲜爽味。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就茶树的一个枝条来说,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第三、第四叶依次减少。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酯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绿茶因制作工艺没有“发酵”,因此保留的苦涩味物质最多,此外,如云南省大叶种因其内含物比起其他茶类丰富,所以云南的大叶晒青茶的相对苦涩味比较重。

茶之涩,茶质之过?

茶之涩不仅仅是茶叶的品相问题。

首先,必须要认知的一点就是:无论茶质优劣,涩的存在是茶叶“与生俱来”的。尽管人们总是把苦与涩相提并论,但涩与苦仍然分属于不同味觉。

涩是一种给人感受甚强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味觉世界中占据着特殊位置。Erin曾感受到的“涩”更像是一种在口腔中的收敛,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并非苦而与苦相近,我们常常宁可把这种感受的交流保持在心照不宣的状态,或者用比喻的方式加以解读,例如,像青柿子一般涩。涩是一种阻滞的味道,略近苦比苦更曲折漫长,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

人们习惯把涩归于味觉实际上是出于习惯,因为它仍然是口尝到的。严格地说,涩算不上是一种味觉,因为舌头上并没有感知“涩”的味蕾。涩的基本成分单宁质亦即鞣酸刺激了口腔粘膜上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兴奋,再传到大脑以后产生了“涩”的感觉。

不同茶叶含涩味的成分不同,相同茶叶由于加工方式或者摘采时节不同也使得“涩”之表现不尽一致。例如,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通过高温祛除茶叶中低沸点化合物,彰显茶香。“杀青”需要适当的温度与足够的时间。“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会造成茶叶具有较重的“青涩味”:而普洱茶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陈化,经过氧化聚合过程,茶汤的涩味可能大大降低。

怎么才能让茶不涩?

去涩——世间滋味,尝尽酸咸苦涩。时今倒食蔗,无甜汁。

饮茶者论苦说甘,品香谈醇,以为常态,渐成规则,鲜有把“涩”作为话题拿来把玩的。即使有,多半染上“抨击”或“嘲弄”色彩,诸如“涩味重,品相欠佳”等等。

尽管如此,茶之涩却是存在的,是不以茗香与否、回甜多寡的客观现实以及饮茶者讳“涩”忌“涩”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民间所谓“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的谚语说辞,从一个侧面不仅道出了涩乃茶之本相之一的事实,而且强调了夏季采茶会更加凸现茶涩的特征。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回避茶涩的现实。

固执的茶涩与执着的饮茶者在太极推手一般的柔和交锋中彼此相生相克。人们没有因涩生而弃茶,没有因涩重而厌茶,却津津乐道地在祛涩、消涩、除涩、避涩、缓涩各种尝试和努力之中感受着茶的其他美妙之处。

例如,人们在冲泡某品牌普洱茶时,对除涩求甘有如此体会与总结,饶有趣味——

第一泡:入口微苦,涩较轻,舌底生津迅速,水较软柔,栗香明显。

第二泡:胶质感渐浓,苦较重,反映在喉后部,七秒左右化甘,口感饱满,粟香浓,涩较长,反映在上齿两侧。

第三泡:汤质醇厚,如米汤般浓稠饱满,苦如第二泡,涩感较长,喉底甘韵渐浓,生津不绝。

第四泡:如上,已达到茶的最佳喉感。

第五泡:苦涩渐弱,入口甘醇,汤软滑饱满。

第六泡:苦极弱,涩在,香味依旧,水软滑。

第七泡至第八泡保持韵味和口感。

第九泡:甜味彰显,苦无涩轻。水质依然软滑。

第十泡至十二泡为闷泡,甘爽软滑,口感清香,木质甜感明显……

当然,一定不排除另类而特殊的爱好者——对于“涩”的情有独钟。总之,在采茶、制茶、泡茶、饮茶时如何除涩,好像成了一种游戏,成了一门知难而进的学问,有规矩、有门槛、有难度,因而也有乐趣。

人们给予茶许多美名、爱称,诸如佳茗、叶嘉、雀舌露、灵芽、瑞草、雪芽等等,每一个美名之后都包含着不乏浪漫色彩的解释或者对应着渗透了个人情怀的诗文,不过茶涩的事实表明,即使像备受人们宠爱的茶叶,本身兼备幽香、回甜、静心、醒脑等诸多优长,也难免不被人们抓住“涩”的把柄。

Cy316.com延伸阅读

如何品鉴茶中的甘、苦、滑、涩?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学习喝茶并不难,学到高深的程度才算难。

喝茶的关键是喝。茶里面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得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

初学喝茶的人一般都不喜欢苦涩,但苦涩往往伴随着香气,久而久之,就可以承受一定的苦涩了,因为苦涩换来了香气。一般说来,真正的好茶是没有多少苦涩的,好茶是甘甜的,滑顺的,细腻的,持久的。

甘甜的感觉是品尝获得的。老练的人可以从舌尖接触到茶汤就开始有了甜的感觉。但茶汤中往往给我们呈现出的最初感觉不是甜,而是微苦,随后迅速转变为清凉,在从清凉中感受到滋润,继而觉得舌底生津,这时甜开始出现了。很多人第一次喝茶就被开始的苦吓坏了,真可惜,没有等到紧接着就会出现甜就放弃喝茶。

茶汤咽下之前,茶的甘甜的从舌尖到舌根的过渡,蔓延;茶汤咽下之后,茶的甘甜是从咽喉往舌根部涌现,伴随着清凉感觉,口舌生津。一阵阵地涌现着甜的回味。把这个感觉称之为甘是再恰当不过。如果仅仅甜,那么苦就是对立面了。而甘却可以在苦和甜之间迂回变化,是茶汤里最富戏剧色彩色的因素。它既是茶汤本身固有的物质,也是人们对茶汤的体会。千百年来,人们喝茶喝出文化,离不开这苦尽甘来的滋味。

好茶的甘甜回味是持久的,它像镀在口腔里面的一层腊,久久不会失去。这样的滋味,加上丰富变化的香气,难怪有那么多人迷恋和依赖它。但好茶数量比较少,价格昂贵。大多数时候,我们喝的茶是甘苦相伴的,苦苦地入口,慢慢地回甘,持久力也差点,冲泡次数也少很多。但由于有了回甘,茶还是那么迷人。

纯粹苦而不能回甘的茶喝的人就比较少了。甘苦是茶汤中的一对孪生兄弟,而滑涩则是孪生姐妹了。茶汤中也很少有绝对的滑顺,往往是滑顺人口过后,就伴随着涩。涩在茶汤中扮演的角色不体面:把喉咙锁住的涩中麻涩,让舌苔变粗变厚的涩叫干涩,带有杂味不生不熟的涩叫青涩,爱潮捂坏了涩叫酸涩。

涩与滑本来是没有关联的,他们是一对矛盾。但是往往接受了涩的感觉后,一切都显得滑顺了。而有时滑顺过后马上滋生了涩,相生相伴。这样一来,涩跟滑就很难用一个界限来区分它们了。

好茶始终滑顺,茶汤自动流转于口腔,丰富的质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会像甘甜一样铳上一层膜,有“釉面”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我喝的茶,开始滑顺,后来慢慢地就不滑顺了,舌苔变厚了,有些开始感到喉咙不适了。这个时候往往我们会选择换茶或者停止喝茶。

有些劣质茶叶,一开始就又涩、又麻、喉咙像卡了鱼刺,挥之不去,毫无美感。

值得一说的是,无论甘甜滑顺,还是苦涩,往往会被茶汤的香气所掩盖。能够鉴别茶汤中苦涩甘滑的比例,我觉得就算喝茶入门了。

茶中的鲜、甜、苦、涩从哪里来的?


“喝茶的时候,敏感的舌头能迅速将茶汤里的滋味传达给大脑,这样我们就会产生满足或者享受的感觉。但是,舌头所尝到的滋味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茶汤中的呈味物质归纳起来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有机酸和茶皂素等。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因此各种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涩味——酚类物质及其氧化物

茶汤中的酚类物质以儿茶素含量最高。酯型儿茶素呈苦涩味,收敛性强。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因为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从感官的角度讲,涩味也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

苦味——嘌呤类物质(咖啡碱为主)

茶叶中含有的嘌呤类物质中咖啡碱是主要呈味物质,咖啡碱呈现苦味。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咖啡碱由于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同时对活跃大脑皮层细胞、刺激胃液、胆汁分泌都有作用,因此形成是人们对茶叶嗜好的主要物质。

茶汤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来源成分,花青素在茶汤中含量超过它的阈值时茶汤有明显的苦味。150毫升茶汤含有15毫克花青素时,就有明显的苦味。紫芽中含有1%甚至更多的花青素,夏茶由于受强光照射,花青素含量高,多紫芽,也是夏茶多苦涩,品质差的原因。

鲜味——氨基酸

绿茶滋味要求醇和甘爽,其中甘和鲜爽的口感都与茶叶中的氨基酸有关。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这也是茶叶中独有的一种氨基酸。茶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酰胺、天冬酰胺等。就每一种氨基酸的味质特点来说,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呈鲜味,大多数氨基酸是呈甜味或苦味。

据有关资料报导,L型氨基酸大多数呈苦味,少数呈甜味或鲜味;D型氨基酸均呈甜味。自然界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因此,茶叶中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给予茶汤的味质多为苦味。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构型虽难断定,可以肯定它给予茶汤的味质决非仅为鲜味,也有苦味和甜味。这些不同味质经过不同的配比和综合作用,便构成了茶汤的各种不同味感特点。

甜味——糖类及其他物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糖类的含量并不高,但由于人类味觉器官对甜、苦味道的不同感受阈值以及不同味觉的感受位置,茶汤中少量的糖在人们感受到轻微苦味之后反而呈现较强的感受,甜味与苦味的协同作用产生品茶时的愉快感受。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和酚类物质的糖苷也对茶汤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胶可以使茶汤产生厚、醇的口感。

茶汤中为什么有“苦、涩、鲜、甜”的滋味?


茶,其核心都离不开“苦涩鲜甜”,这是与其本身的内含的成分密切相关。

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片茶叶,其所含的化合物成分种类繁多。经研究,经过分离和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在450种以上,茶味的“苦涩鲜甜”,决定于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茶多糖类。

01.苦:咖啡碱

咖啡碱属于一种生物碱,呈现苦味。

茶叶中咖啡碱含量高于咖啡,但从口感上茶的苦味要比咖啡更弱一些,这正是茶叶神奇的的地方,当咖啡碱综合茶叶中其他成分的后,品尝起来苦味的感觉就会更弱一点。

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所以茶喝到最后是甜的。同时,咖啡碱还能与茶多酚氧化物以氢键络合形成具有鲜爽味的复合物,从感官上来说,这正是茶汤爽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02.涩: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其中以儿茶素的含量最多。茶多酚具非常好的抗氧化功效,所以常喝茶可以抗血栓、抗辐射等,这些功效都与茶多酚密切相关。

酯型儿茶素呈苦涩味,收敛性强。从感官的角度讲,涩味也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而简单儿茶素主要是产生茶汤中令人爽口的感觉。

03.鲜: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所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这种氨基酸是茶叶独有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呈现有鲜、爽、甜的特点。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再加上茶多酚的含量比较恰当,那么整个茶的口感就会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04.甜:茶多糖类

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茶汤中含有一定的甜度,但是甜味不是茶汤主要的呈味物质,但甜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削弱苦味和涩味,从而缓和了茶汤的刺激感。

茶汤中一定量的果胶和酚类物质的糖苷,水溶性果胶可以使茶汤产生厚、醇的口感,也对茶汤滋味的形成起作用。

总的来说,茶叶滋味就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就有点像调味品一样,哪一种调味稍微多一点,茶汤的口感就会偏向哪一方面多一点。

品茶过程中的鲜、甜、苦、涩是从哪里来的?


“喝茶的时候,茶汤里的滋味通过舌头传达给大脑,产生满足或者享受的感觉”

让舌头产生这些滋味的物质是什么?让我们来科普一下它的构成物质。

茶中的呈味物质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类物质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有机酸和茶皂素等。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因此各种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所以,取材的老嫩程度,以及春夏秋冬各季节所制作的茶的口感都会有较大差别。老嫩,季节的不同,茶叶内涵的呈味物质含量都会不同。

PS: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

【氨基酸】——鲜味

茶滋味中甘和鲜爽的口感都与茶叶中的氨基酸相关。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这也是茶叶中独有的一种氨基酸。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主要表现为鲜味、甜味,可抑制茶汤的苦、涩味。

茶叶中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酰胺、天冬酰胺等。就每一种氨基酸的味质特点来说,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呈鲜味,大多数氨基酸是呈甜味或苦味。据有关研究表明,L型氨基酸大多数呈苦味,少数呈甜味或鲜味;D型氨基酸均呈甜味。

自然界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因此,茶叶中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给予茶汤的味质多为苦味。

PS: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6%,助极易溶于水,因此喝茶能很好补充人体所需蛋白。

【糖类及其他物质】——甜味

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形成。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多糖、寡糖等,可溶性糖占干物质的4%左右,是茶汤的主要甜味成分。

其成分并不高,如果单按成分比例是基本品不出甜味的,但人的味觉器官对甜、苦味道的感受阈值不一样,且味觉的感受位置不同。茶汤中少量的甜味在感受到苦味之后反而会展现出较强的甜味感受(就像我们吃“辣木籽”时一样)。甜味与苦味的协同作用产生品茶时的愉快感受。

PS: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水溶性果胶可以使茶汤产生厚、醇的口感。

【咖啡碱为主的嘌呤类物质】——苦味

茶叶中的嘌呤类物质,以咖啡碱为主。而其中咖啡碱是主要呈味物质,呈现苦味。咖啡碱遇热就会很容易会发,所以在茶叶经过多次冲泡后,它的含量会下降,苦味会缩减。茶叶中的花青素也是苦味的

普洱茶的苦、涩就是‘霸气’吗?


事茶者说:

茶,有其性格。一位老茶人曾说:“浓非厚,淡非薄。”初尝普洱茶者,容易被普洱茶的‘苦、涩’引入‘歧途’,而此文可以让你对普洱茶有更好的了解。

原标题:普洱茶不是涩、苦、霸气就好

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普洱茶“一山一味”,“十山十味”。不同产区,形、色、香、质,绝无雷同的特点。不同的茶喝起来有不同的感受,并不是所有好茶都要用“涩”、“苦”、“浓”来描述。

现在一些无良的商家,把普洱茶的苦、涩、霸气当成最好的普洱茶,疏不知普洱茶中的老班章就苦、涩、霸气。几乎都想向老班章靠去或者联系上,实际中各个地方的茶有各自的味道,在现在普洱茶工艺几乎同质化,也就意味着突出各个茶山的味道。

普洱茶的“涩”:其实任何普洱生茶都是有涩味的,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味道,无法抹去。涩味的浓淡每个地区山头的茶叶都不一样,不能做好坏评定的依据。不过,台地茶(近年人工大面积茶园种植,茶树年龄不长)涩味易久留口腔,难散去,大树乔木茶(一般来说树龄几十年以上,乔木类)虽有涩味,但易散开,瞬间转化为回甘。

普洱茶的“浓”:茶味的浓是指茶一入口,便飞快占领口腔各个部位,使之全部充满此种茶的味道,再马上去喝其他的茶便索然无味了,如近些年被很多茶友所追捧的“老班章茶”,也有人把茶味浓叫霸气。

普洱茶的“苦”:苦有两种,一种是季节性的苦,春茶为上,最为香,甜或回甘。夏茶最次,入口便苦,有甚者接近于中药的苦,因为夏季雨水充足,虽助长了茶条索的宽大,亦造成苦底,相反,接受阳光日晒充足的植物,味偏甜,水果蔬菜同理。

二是地域种植的苦,茶叶的味道很大部分取决于土壤和天气,“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就是这个道理了,在众多普洱茶的产地来说,临沧、思茅(今普洱市)、文山州很多地方因气候和土壤不大适宜普洱茶的生长。种植出来的茶叶便是苦的难以入口。当然了,这种苦也被某些人说成是浓,实有误导之嫌。

普洱茶的苦、涩、浓不是一回事的,普洱茶最苦的老曼峨,而且现在最流行的老班章、冰岛,过几年还在不在流行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不能混谈普洱茶不苦的不是好茶,不霸气的不是好茶。

茶汤何以鲜、甜、苦、涩?


喝茶的时候,敏感的舌头能迅速将茶汤里的滋味传达给大脑,这样我们就会产生满足或者享受的感觉。但是,舌头所尝到的滋味究竟是什么物质呢?爱科学的小编特别邀小伙伴们来科普喝茶的硬知识!

茶汤中的呈味物质归纳起来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有机酸和茶皂素等。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因此各种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1、涩味——酚类物质及其氧化物

茶汤中的酚类物质以儿茶素含量最高。酯型儿茶素呈苦涩味,收敛性强。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因为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从感官的角度讲,涩味也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

2、苦味——嘌呤类物质(咖啡碱为主)

茶叶中含有的嘌呤类物质中咖啡碱是主要呈味物质,咖啡碱呈现苦味。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咖啡碱由于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同时对活跃大脑皮层细胞、刺激胃液、胆汁分泌都有作用,因此形成是人们对茶叶嗜好的主要物质。

茶汤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来源成分,花青素在茶汤中含量超过它的阈值时茶汤有明显的苦味。150毫升茶汤含有15毫克花青素时,就有明显的苦味。紫芽中含有1%甚至更多的花青素,夏茶由于受强光照射,花青素含量高,多紫芽,也是夏茶多苦涩,品质差的原因。

3、鲜味——氨基酸

绿茶滋味要求醇和甘爽,其中甘和鲜爽的口感都与茶叶中的氨基酸有关。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这也是茶叶中独有的一种氨基酸。茶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酰胺、天冬酰胺等。就每一种氨基酸的味质特点来说,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呈鲜味,大多数氨基酸是呈甜味或苦味。

据有关资料报导,L型氨基酸大多数呈苦味,少数呈甜味或鲜味;D型氨基酸均呈甜味。自然界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因此,茶叶中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给予茶汤的味质多为苦味。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构型虽难断定,可以肯定它给予茶汤的味质决非仅为鲜味,也有苦味和甜味。这些不同味质经过不同的配比和综合作用,便构成了茶汤的各种不同味感特点。

4、甜味——糖类及其他物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糖类的含量并不高,但由于人类味觉器官对甜、苦味道的不同感受阈值以及不同味觉的感受位置,茶汤中少量的糖在人们感受到轻微苦味之后反而呈现较强的感受,甜味与苦味的协同作用产生品茶时的愉快感受。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和酚类物质的糖苷也对茶汤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胶可以使茶汤产生厚、醇的口感。(

深度解读中国高端定制的小罐茶的独特魅力


越是精细的茶叶,唯有细品方能体会其中绝妙的味道。在繁多的茶叶品种中,有一种小罐茶,这是茶行业里的一项创新之举,用越加严格的标准确保消费者所饮用的茶的味道,让人感受到小罐茶的魅力。

茶,源自中国并在数百年间传遍世界。早在我国的盛唐时期,陆羽著写的《茶经》被爱茶之人奉为经典,饮茶文化开始兴盛。而后茶又漂洋过海到达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备受当地人们的喜爱。纵观千年历史,茶业已形成了成熟而稳定的市场环境、流通网络、产业格局、消费群体,茶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饮品,行业发展可谓一片大好。尤其国外茶饮品牌,近年来动作频频,赚足了市场和消费者的眼球。这不禁让国人和中国茶企思考,为何茶叶的发源地、拥有千年茶文化的中国,竟不能有一个品牌与之一较高低。直到小罐茶的出现,它所引发的“小罐茶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

深度解读小罐茶

在销售方面,一年来80家专卖店、10余家店月销售额过100万元,线上电商同步销售,破竹之势赚足眼球。同样,广告宣传力度不小,无论是航空媒体或是央视广告随处可见。平心而论,茶行业内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品牌达到小罐茶这样的热度。

在品牌推广方面,不仅有高品质的央视广告投放,小罐茶还覆盖了线上线下各种广告渠道。他们与逻辑思维、滴滴打车、一条等互联网平台合作。比如在罗辑思维进行春茶预定,一天销售额突破百万元;TimKobe参与的开业直播有数百万人围观;电商平台上的春茶预售活动备受网友追捧;中国各大展销会上频频亮相、一鸣惊人……(以上数据引用自“36氪”)

在行业内,小罐茶被视为一匹黑马,一头冲进了看似平静的茶行业。因为小罐茶,国人改变了对茶保守、陈旧的印象,年轻消费者对茶有了浓厚的兴趣,商家不再对“水深”的茶行业望而却步。一时间,互联网上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翻版”小罐茶。

小罐茶,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茶行业:标准与品牌

中国人的喝茶历史长达千年,至2015年,国内茶叶市场3000亿元,但在国内A股市场,却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如此境况,着实令人尴尬。

有品类,无品牌,是茶行业的难题。中国茶企最大的特征就是小而分散,此前统计,7万多家茶叶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超过1%,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而历史名茶的品类已经知名度颇高,如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因而我们见到的大多数茶叶产品宣传,都是以品类为主。看似简便快捷的方式,却让中国茶企走上了一条打造知名品牌的漫长之路。

只有跳出品类,才能成就品牌。这一点,小罐茶做出了尝试,产品偏向全品类高端原叶茶。经过三年考察走访原产地,小罐茶选取了六大茶系里的十种茶,每种茶只做一款高品级的产品,所有产品统一等级,统一定价。

茶行业里吃螃蟹的人

如果没有标准,就以大师成就标准。茶行业的标准化,简直难如登天。于是,小罐茶邀请了八位业内权威的制茶大师为品质把关。这八位大师基本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覆盖六大茶系八种名茶。大师们都是一辈子精研制茶的老茶人,必然不是会只为了利益出山,名人最是爱惜名誉,小罐茶能和这样的大师合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所以,大师变成了“产品经理”,以其技术和经验确保茶叶的品质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对于原料,小罐茶也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小罐茶在选择普洱茶原料时,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要求,选用的原料必须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茶,且含芽率要超过60%,以确保色、香、味、形俱佳。

商业营销,并没有那么可耻。有时候,越商业化,就越会公开透明。因为想获取利润,首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如果想让铺天盖地的广告产生价值,产品本身就需要经得起考验。

在当代社会,有时候,资本投入本身,就代表了相当大的诚意。这的的确确是商业运作,然而花费如此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做营销,传统茶企往往不太舍得。专家懂茶,却并不擅长营销。小罐茶集合了专家与营销的优势,才能做到让大家都可以在茶中接触到专家。

消费者:喝的不只是茶

小罐茶自面市起饱受争议,与其看似高昂的价格不无关系。做足了功夫的小罐茶售价并不便宜,一款20个小罐包装的茶叶售价1000元,一斤茶的售价是6250元。

不熟悉茶的人,会觉得这应该是贵到了极点。但在老茶人的眼里,这样的价格,并不是最贵的。龙井,普洱,铁观音,一斤好茶的售价动不动就一两万元。一些年份久远的老茶,售价甚至高达几十万元。

小罐茶也许贵,但并非传说中的“天价茶”。小罐茶的贵,是因为清晰的市场定位。它的客户群,基本锁定30岁以上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也就是说,小罐茶的设计,是为茶行业原有的高端消费群体量身定制的,故而,也对原有的茶叶高端消费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它一直都不是茶馆里平易近人的大碗茶,之所以如此定位,是因为小罐茶卖的不只是茶叶本身。它的定位,唤醒了茶曾经的身份。高端,商务,有好茶的品质做底子,也有认真设计的包装做面子。

它昂贵,却标准,某些程度上,其实降低了消费的风险。统一定价,其实很需要勇气,小罐茶的贵,贵得很透明。相比之下,想以同等的价格,购买同等品质的茶叶,在小罐茶出现之前,往往需要依赖消费者的运气。商家的茶叶价格,常常会有很大波动,而风险,是由消费者自己承担的。有保障的贵,并不一定是很贵的。

说起这一点,对比之下,令人不忿,西方的奢侈品品牌在国内几乎从未受到过如此刁难。极少有人质疑,LV的包包为什么那么贵,迪奥的香水不也就是一瓶液体。大牌的奢侈品标签,体现的是优雅的设计感和不凡的身份,再没有人拿着原料的价格去咄咄逼人地质问。可是,在中国茶面前,有人会问,不就是几片叶子么?

哪怕再贵的茶,也是用来喝的。这是小罐茶令人感动的一点。不参与山头,年份茶的产品开发和概念宣传,倡导及时消费,不把茶做成收藏品,让茶回归本质。茶,就是用来喝的,不是收藏,不是资本,茶只是天地造化之初,与神农相遇的几片绿叶,一杯饮品。

年轻人不喝茶,喝茶的人都不太年轻。如此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压力之下的人们不敢轻易碰触传统茶道繁琐之下的悠然。于是,小罐茶邀请到了日本的设计师神原秀夫,邀请到了苹果体验店的御用设计师TimKobe,以国际化的视野,去重新设计中国茶的用户体验,让茶时尚起来,让年轻人也喜欢上喝茶。

中国茶:不是贵,是高贵

都说烟酒茶不分家,但如今烟与酒的经济地位卓然,茶,却变成了烟和酒的陪衬,只能尴尬地怀念着自己曾经的尊荣。烟和酒,在一定程度上会伤身,茶明明是健康绿色的传统饮品,却始终没有一流的国际品牌。

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心酸。

时至今日,“7万中国茶企,敌不过一个立顿”,茶行业里流传的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茶企有7万余家,但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仅有几家。历史悠久的中国茶,产量几乎占到全球的近四成,市场消费规模高达3000亿元,但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无视消费需求设计产品、有品类无品牌等一系列因素,品牌茶企在其中比例不足10%。(引自《新金融观察报》)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舍得付出如此成本的小罐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茶行业的尝试和突破。中国茶,总有一天,应该以标准化、国际化的姿态,走向世界。也许,不一定是小罐茶,但,总该有个开始。

从古到今,茶也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必备饮品和对外贸易的高端奢侈品,变成了快餐时代速溶饮料的苍白背景。如果真的有一种品牌可以引领中国茶走向规范的市场,让中国茶再次成为尊贵的象征,无论成败,对于小罐茶这种有勇气有毅力的尝试,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你还在喝着又苦又涩的茶吗?


为什么你泡的茶又苦又涩,同样的茶叶,在茶叶店里喝的时候甘醇爽滑,结果买回家以后自己亲手泡了一壶,喝起来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明明是一样的茶叶,别人泡出来的茶就芳香可口,为什么你泡的茶又苦又涩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泡茶的技巧,在泡茶时犯了几个错误,茶水自然就会变得苦涩了。

无论是泡哪一种茶,茶水的比例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置茶量太多,导致茶多水少,茶水自然就会变得苦涩、难以入口。有些人喜欢喝浓茶,可是太浓的茶同时味道也会偏于苦涩。如果你没有把握应该放多少茶叶,那么可以参考茶叶包装上建议的茶水比例,或者置茶量宁可少一些,再根据茶水的浓淡慢慢调整比例。

对于泡茶新手来说,经常会忽略掉水温的问题,无论是哪种茶叶,统统用沸水来冲泡。事实上,很多茶叶都是不可以用沸水来烫的,像绿茶、白茶、高档红茶等,茶叶都比较细嫩,需要用85度左右的开水来冲泡,如果用沸水来泡,茶水的味道就会变得苦涩,而且茶叶的香气也被烫坏了。

在泡工夫红茶或者其他茶叶时,往往会进行洗茶这个步骤。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如果闷久了会让茶水变涩,而且后面怎么调整都很难挽回味道了。而且像红茶之类的茶叶,不能闷,每泡茶汤的时间都要掌握好,快速出汤,时间过长就会闷坏茶水的香气和味道,茶水又苦又涩不说,茶底都烫烂了。

投茶量不宜过多太浓了也会苦涩。有人喜欢喝浓茶,所以每次泡茶的时候都会往杯子或盖碗里放很多茶叶,投茶量过多不仅会使在泡茶过程中操作不方便,还会增加茶的浓度和苦涩度。

直接沸水泡,泡出来的茶又苦又涩,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比鲜嫩的绿茶要“老一点”,比乌龙茶以及黑茶要“嫩一些”,所以红茶不能用沸水冲泡,就算是品质一般的红茶也不能。冲泡红茶的水温在90°—95°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品质优秀的,嫩度(全芽头)较高的,可以采用85°的水温。

洗茶要迅速,千万别闷,一闷就坏,虽然说名优红茶不需要洗茶,但是一般来说都会习惯性快洗一下。洗茶的时候,采用快进快出,别想着等三秒又三秒,这样再好的茶也坏在了这一步。

泡茶既是一个优雅的活儿也是一个技术活,按照许多人的想法,这泡茶有多难啊,还不是烧开水直接丢两片叶子就行了。如果是这种单细胞的想法,那您还是尽早抛弃吧,想要喝到好茶,还得讲究一下,当然我们说的讲究并不是环境的讲究,而是投茶量和水温以及出汤的讲究。

茶叶之美:茶的苦、涩、甘、鲜、活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涩、甘、鲜、活”。

苦是指茶汤入口,舌根感到类似奎宁的一种不适味道;涩是指茶汤人口有一股不适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汤人口回味甜美;鲜是指茶汤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础上,审评师们对茶的滋味有鲜爽、浓烈、浓厚、浓醇、醇爽、鲜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赞言。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对咸味敏感,舌面对甜味敏感,舌侧对酸涩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古人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

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环境和心情,可从茶中品出不同的“味”。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历尽沧桑的文坛宗师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

“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之味;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昧永。”豪气干云、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君子味;

“双鬟小婢,越显得那人清丽。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风流倜傥的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从美人尝过的茶汤中品出了“樱桃味”;

“一岭中分西与东,流泉泻涧味甘同。”统治全国达60年之久的清代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认为,在他的国家里,各地泉水泡出的茶味都甘同,他从茶中品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大同之味。

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苏东坡拟人化地把茶称为叶嘉先生并写了《叶嘉传》。在《叶嘉传》中,他借皇帝之口说:“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吾始见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爱。”只有爱茶,才能成为不俗的茶道中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肉清骨腻和且正”。

爱茶,爱上一种生活方式!

茶叶中的苦


苦与甜是一个对立,苦通常与哭、难受相连;甜通常与笑、舒服相连。小孩哭,大人会给块糖小孩吃,小孩转哭为笑。

我们最初尝到苦,大概是小孩子时刚开始吃药,难受。之后,小孩看见药未吃就先哭。小孩虽还没有苦的概念,但看见药就害怕,所以先哭起来。长大渐渐辨别了药的苦,吃到其他东西有类似于药的苦,就有了苦的概念了。

苦是令人难受的,但有些时候又必须要去面对的。为了鼓励人们勇敢地去面对“苦”,乐观地接受“苦”,就有了:苦口良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人们大多注意苦过后的结果,很少去品味苦,和认真仔细去分辨苦。

因为,人们总希望苦尽快过,好的快来。对苦不太愿意去留意,所以很多人以为所有的苦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苦是多种多样的,苦也有好和不好之分;也有舒服和难受之分。举个例子:苦瓜,又称凉瓜。小孩子是不吃的,因为小孩吃到苦瓜有一种苦,就以为是吃药那种苦,于是他就不接受吃,害怕吃。大人爱吃苦瓜,因为他吃着吃着,觉得吃苦瓜,是苦凉的,甘凉的,吃了舒服。很多人照着吃,只不过没有反思其中的道理而已。人的味蕾除了可以尝出“味”来,还与大脑神经相通,遇到好的,它畅开接受,表现出舒服;遇到不好的,它收敛,抗拒,表现出难受。

这就是苦瓜虽苦,但很多人爱吃的原故了。茶之中的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分辨出苦的好和不好,舒服和难受,大概也就可以分辨出茶的优和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