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著中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09-09
茶文化的历史 中茶文化 茶文化历史简述

【www.cy316.com - 茶文化的历史】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名著中的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历史名著中的茶文化”相关知识!

用热血和义气搅动在一起的惊心动魄的“水浒”故事中,一直凸显着一个“王婆茶坊”,它裹挟着一个香艳风情故事,流传在南宋至明初的四百年的书场茶肆中。后经施耐庵和罗贯中的淘洗、加工、再创作成小说《水浒传》。

“王婆茶坊”出现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当时,茶馆也称茶坊。是众所周知的西门庆、潘金莲风流韵事发生的第一现场。“茶坊”这一场所随着这千古流传的故事展现,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南宋茶馆的经济活动。西门庆是王婆茶坊的顾客,在第二十四回的书中,不到两天时间里,就进出王婆茶坊五次,喝了四次四种不同的茶:他第一次进王婆茶坊,就利用茶坊传播信息的功能,迫不及待地讯问了王婆,潘金莲是谁家妻小?过了两个时辰,第二次走进茶坊,王婆用茶里放入乌梅煎制的“梅汤”奉上;第三次走进茶坊,是在天黑点灯之时,离第二次仅个把时辰,王婆主动递上了一碗“和合汤”的甜茶,宋代风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第二天一早,西门庆第四次上门,王婆“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递给他喝,“姜茶”就是在茶中放入几片生姜的茶。他喝完姜茶离开茶坊后,并未走远,在潘金莲门前转悠一会儿,又第五次入茶坊,王婆边问“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边递上。一个小小的“王婆茶坊”,反映的是南宋茶馆功能,在这个特定的典型的茶坊环境,它已具备了多样化的社会功能,茶坊已不是唐代的只供休息、解渴的茶馆,它除了具备休息解渴的原始功能,还可传播信息、休闲会友、说媒做掮、文化娱乐等,开始作为一个公共交流空间,承载着较多的社会功能。茶馆消费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茶馆业的兴盛成为宋代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标志。

宋代是我国茶馆业第一个发展兴盛期。文献记载,南宋时的临安(今杭州),更是“处处各有茶坊”。就连都市以外的乡村集镇,茶馆同样十分兴盛。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载涉及茶肆和提瓶卖茶者,多达一百多处:如“临川人苦消渴,尝坐茶坊。”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当时首都杭州茶坊“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茶、馓子、葱茶”。WWw.Cy316.COm

明代《金瓶梅》被评为民间奇书之一,大多数人对其第一印象便是风月景色,甚至一度被列为禁书之一。其实不然,明代成书的金瓶梅大篇幅描写了当时世间生活百态,风土人情。其中,对于饮食、生活的部分描绘得更是十分繁丰和细腻,其中最有看头的就是茶文化。

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礼俗,《金瓶梅》中描写以茶待客的就有一百多处,有客来访,以茶待客,表示对人的尊敬。在以茶待客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茶待新亲、官场待客、以茶敬主。在《金瓶梅》中多处体现以茶为聘的社会现象,如孟玉楼第一次嫁西门庆,第二次嫁李衙,两次婚礼中都有提到以茶下聘的现象。其中有段以茶为媒的故事,读来让人最为感慨。“金瓶梅“里的王婆在武大隔壁开茶局,和今天的泡沫红茶店差不多。本小利微,挣点些微薄利。因此说媒拉纤,买卖人口,接生打胎的事情都接,还让儿子出远门跟客人学做买卖,跟大老做跑腿,才糊得过口来。西门庆初逢潘金莲,一竹竿打得魂灵出窍,便踅来王婆茶坊打听消息,安排计谋。两下里定个挨光计,果然把潘金莲勾上手。只是金莲过了门,便与王婆断了邦交。王婆一肚子埋怨不是,通通在西门庆死后月娘发卖金莲时夹枪带棒地发出来。二人最后的悲惨结局早众所周知,不消罗唣。

其实,书中所述的茶,更多也是俗人所喝的俗茶,充斥着市井味,饮茶多从实用出发,不太讲究茶的品牌,不注意茶具的形式,而同样重彩浓墨地大篇幅地描写饮茶背景的《红楼梦》中的茶却是雅的,讲究品位,充满雅趣。

小编推荐

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茶文化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都不乏对茶的描写,其中又以《红楼梦》为最,可以说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其中包括茶的分类、茶礼茶俗、茶诗茶具等等,细节精微,意蕴深远,由此可见明清时期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红楼梦》

在《红楼梦》中,栊翠庵品茶是一个写茶非常精彩的部分,可以说栊翠庵品茶集中国茶文化之大成。这段故事开端很简单,就是贾母乘兴陪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受到妙玉隆重的接待。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详细论说了茶道所讲究的选器、用水、品茗等,让人大开眼界。

先从茶具来说,妙玉给贾母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茶盘里放着成窑五彩小盖盅,是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所产茶具。给同来众人的茶盏则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而不同的人喝的茶也不尽相同,贾母用富态高贵的名茶才能显示其身份,因此她喝的自然是老君眉茶,其他人如林黛玉喝龙井茶、王熙凤喝枫露茶。名茶还需要好水泡,妙玉给贾母泡茶用的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而后来在另一处请黛玉、宝钗喝茶,居然用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泡成的。

不但如此,请黛玉、宝钗喝茶的茶具也可以说是古玩奇珍,给宝钗使用的是一只用隶书镌着的相传系晋代豪门王恺的珍玩;给黛玉使用的是一件形体似钵而小,用垂珠篆刻镌着的点犀盉,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意,用珍贵的犀牛角精镂而成,为宋代苏东坡鉴赏的古董。这些珍奇古董,用之于饮茶的情趣,别开生面。

除了名茶好水,还要讲究烹茶艺术,小说中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名茶冲泡要掌握好开水温度,一般宜用七八十度开水冲泡,使茶叶清醇幽香,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妙玉还借着与宝玉对话道出了茶道之品的实质,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红楼梦》中的好茶还有六安茶、普洱茶、龙井茶、枫露茶等,根据功能还有漱口茶、醒酒茶、消食茶等分类,比如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曾有饮用二道茶的场景,第一道茶是漱口茶,第二道茶才是品饮。

《红楼梦》中,品茗赋诗,也留下许多咏茶名句。如: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苦茗成新赏,孤松订久要;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等等。

《水浒传》

水浒中写茶也很细致,里面提及的茶汤多姿多彩。潘金莲四次到隔壁的王婆茶铺,便提到四种茶汤:梅汤(茶中放几粒乌梅煎制而成)、和合汤(一种甜茶)、姜茶和宽煎叶儿茶。所谓姜茶,乃是宋元流行的七宝擂茶中的一种比较高档的茶品。以一些姜片作佐料,再加一些糖同茶叶放在一起,用沸水冲泡。

不但如此,茶在小说中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王婆向西门庆推荐梅汤,从而表明她看穿了西门庆想勾搭潘金莲的野心,以此来暗示自己可以为其做媒,后来西门庆再次拐进王婆的店里,王婆又说,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这和合汤一般用在婚宴中,等于是进一步暗示,自己能帮助成就好事。

水浒中还有一个喝茶习惯饭后喝茶。施恩为利用武松夺回快活林,每天安排人给监狱中的武松送饭,武松吃罢饭,便是一盏茶,而为武松换牢房的理由是:请都头去那壁房里安歇。搬茶搬饭却便当。因为一只公鸡,时迁被祝家庄擒去,杨雄、石秀到李家庄求救,主人李应就具早膳相待。饭罢,吃了茶。而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写到:(史进入城)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史进便入茶坊里来,拣一副座位坐了。茶博士问道:客官,吃甚茶?史进道:吃个泡茶。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这里说的茶博士,其实已经是身兼煎茶、煮茶、沏茶、泡茶之职的师傅了。

《西游记》

中国饮茶在唐代以煮茶为主,这一时期主要是饼茶,而《西游记》中多是提壶冲泡。第16回中,唐僧一行来到观音院,遇见一老僧,叫献茶时,一个小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这里所用的茶具如茶杯、茶钟等,在唐宋时是没有的。可见《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生在明代,写唐代的事情,未免偶尔会穿帮。

据说,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其中场景很多都和现实生活中的连云港云台山相似,今天在云台山还有一副对联,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云台山也产茶叶,而且茶芽香叶俯首可拾,因此,以茶为菜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反映在小说中,便是不同的茶饭。

《三国演义》

也许罗贯中也查阅了历史典籍,知道在三国时期喝茶是没有太多可以讲的,所以三国里面对茶的描述都比较简单,一般就两个字茶罢,然后主人公该干嘛干嘛去了。有意思的是,虽然典籍没有记载,但现在湖南的擂茶却留有三国的传说。据说三国时,张飞领兵途经武陵桃花源时,部队瘟疫流行,进退不得,苦不堪言。当地山上住着一位鹤发老人,素闻张飞大名,有心要去医治将士之病,于是献上祖传秘方擂茶。张飞和官兵饮服后,病情大好,遏制了瘟疫的流行。

武夷茶的历史茶文化(中)


元朝完全保留了宋朝以前饮用团茶、饼茶的习俗。茶艺不如宋朝的雅致讲究。斗茶、分茶的茶艺渐渐敛迹。进入明代,饮茶习俗由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皇帝朱元璋下诏,罢贡龙团凤饼,改为进贡御茶芽(茶芽即散茶)。从此武夷茶遂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以散茶的形式进贡朝廷。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大改革。散茶突出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形、味,因而提高了饮茶的情趣,推动了品茗艺术的发展。明代著名的茶博士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经大胆指责唐宋时煎茶多用姜盐等调料。皆水厄也。意即破坏了茶水的清甘。田艺衡在书中嘉誉茶芽盖天真自胜耳!据他辨悉: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佳。由于制茶工艺的简化,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推动了茶业的发展,饮茶者增多,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张岱《陶庵梦忆》)茶室、茶馆、茶铺出现于市井街巷,从前只能由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所专享的茗趣,很快地传向民间,传向庶士、平民,飞入寻常百姓家。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老幼咸喜。崇安县也开始出现了茶铺。明代擅长于写散曲并有乐王之称的文人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道: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陈铎就在山间的茶铺里,一边偕友品尝武夷佳茗,一边度曲抒情。清茶七碗品啜已毕,新曲一首即随韵而发。

由于茶叶本身的变化,饮茶及茶文化的普及,原有的建盏已不适应品尝新茶者的要求了。此时,武夷山饮茶的茶具开始使用宜兴壶,即江苏宜兴县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陶,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冷热骤变时不易胀裂,传热缓慢而不炙手等优点而迅速崛起。紫砂新品泛春华,极得赏茶行家的青睐,提高了品茗之趣,而工艺大家所制做的寸柄之壶,往往被人们珍同珙璧,贵如珠玉。

明代改制散茶,品茗艺术随之进步,贵人文士弃旧迎新,崇尚品饮真味;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雅俗共赏,新旧并存。例如宋、元时饮团茶的基本方式则传入民间,并进一步演化普及成为独具特色的擂茶。明朝刘基所撰的《多能鄙事》中,关于擂茶记述颇详:擂茶,茶芽用汤浸软,脂(芝)麻炒熟去皮,用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入浸茶汤。至今武夷山区还流传着擂茶的习俗,保留了唐、宋饮团茶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价值。

明代品茗艺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使品茗不仅仅只是文人、权贵们所独享的雅事,因而为清代功夫茶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初年(一说在明中叶),武夷山土民又在制作绿茶和小种红茶的基础上探索出进行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并日臻完善。这种乌龙茶既没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因而颇得茶家和世人的好评。饮啜之除,雅兴大发,品赏艺术也随之高雅、细致,内涵也更加丰富。茶家们不仅讲究茶、泉、烹,而且讲究品茶器皿,讲究品尝饮用的方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大文人袁枚游武夷,当时僧众道人多有敬茶献盏,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使用如核桃般小巧的茶杯,首先领略岩茶之馨香,而后再徐缓专注地细尝茶汁的滋味,武夷山让袁枚饱尝了绝妙的品茗艺术,使他感慨良久:岩茶远过于龙井、阳羡之茶,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袁子才品茗得个中三味,历史上传为佳话,引为典范。栖息于武夷山茶区僧人道士,不仅精于制茶,而且更精于品尝。天游观的道士静参不但把茶分为四等,而且还把茶品也形象地分为四等。第四等是最起码的,即:茶值得一尝,首要以香馨动人;第三等即:香还要求清纯幽雅;等而上之还要求甘,香而不甘,则苦茶也!武夷山绝品的岩茶,可列入第一等茶品,即它还有更高的层次: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是其它名茶所没有的,其中妙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由于武夷岩茶的熏陶,逐渐在闽粤等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夫茶的品尝体系,茶店林立,比屋皆饮,不分权宦平民,无不以赏茶为乐事,每年茶季一到,广州、潮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大商贾客,每每挟重金接踵而入武夷,把新茶囊括而去,武夷茶一旦运到,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甚至还讲究扇必官溪之蒲(见《龙溪县志》)。当时尝茶、赏茶之具,不论是罐、是杯,或是炉、炭,甚至连煽摇炭火所用的蒲扇,都要求用名牌货,其考究程度,由此可知,真有宋代斗茶之遗风。有些人为了争奇斗胜,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因而有富家一盏茶,抵得穷人半年粮之谚语。随着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出现,岩茶品质的提高,品尝艺术也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奠定了喝功夫茶的基础,茶家们不仅讲究茶叶、煮水,而且讲究水质、品质、器皿、品尝饮用的方式。清人卓尔堪,号宝香山人,用大明寺泉烹武夷茶浇奠诗人雪帆之墓。诗云:茶试武夷代酒倾,知君病渴死芜城。不将白骨埋禅智,为写清泉傍大明。寒食过来春可恨,桃花落去路初睛。松声蟹眼消闲事,今日能申地下情。此诗好像一篇祭文,倾注了诗人对朋友雪帆(宋晋之号、道光进士)的哀悼之情。其以武夷茶代酒,可见这两位挚友对武夷茶的赏识。然而佳茗并非只为富贵者包揽。乾隆三十一年,曾任永安县令的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招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真乃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堂堂的七品县官大人,也仅能在野室里偶然一享武夷奇茗,也只能慨叹于口福远远比不过野叟,可知若要真正享受武夷佳茗之妙谛,确实不易!

清代饮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功夫茶的兴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情趣,难怪有人这样感叹:瓦屋纸窗,佳茗清泉,若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着《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一.中国的茶区分四大区域

西南茶区:云、贵、川、藏南。

华南茶区:两广、海南、福建、台湾。

江南茶区:两湖、江西、安徽、江浙。

江北茶区:陕南、甘南、豫南、山东南部。

二.茶叶分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挤压茶六大类。每一大类又以产地、品种、工艺与品质特色分若干花色,每一花色又分等级。

注:现在市面上所售茶叶,不在传统名录中的茶应视为假茶!现在70%以上属假茶,是一些奸商为了涨假乱起名子,骗百性的钱,本人相信各位正谈茶者,也正喝着假茶!

不知各位要想从学术上谈茶还是一般了解,我会每周提供一些茶叶知识。

茶文化历史: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茶文化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就来说明其中一个部分,即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⑵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⑶茶馆的普及。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惠州的茶文化历史


惠州人食茶的历史同样也很古远。东晋裴渊的《广州记》说: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这酉平县即为后之归善县,古属惠州。所谓皋卢也就是苦艼茶。而陆羽的《茶经》也有单道开所饮茶苏而已的记载,单为敦煌人,晋升平元年(357)落户罗浮。他既要饮茶,自然得种茶,说惠州种茶最迟始于晋代,大致不谬。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后,这与佛教的兴盛颇有关系。唐人《封氏闻见记》便说南方的寺僧习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身怀挟,到处煮炊,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有一点他还没说:僧人视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以为饮之有助屏绝尘念。总之,茶佛一味,唐代寺观众多的罗浮山盛行种茶和饮茶,是情理中事。《全唐诗》载有胡宿的《冲虚观》诗,谓茗园春嫩一旗开,可见罗浮山在唐代已有茶园。李翱于唐元和四年(809)知循州,他的《解惑》文则说王野人移居罗浮,积十年,及构草堂,植茶成园,犁山田三十亩以供食,那时的茶园已是颇具规模。

到了北宋,斗茶已成惠州民间习俗,这又有东坡的诗文为证。东坡游罗浮,品尝了景泰禅师的卓锡泉,作《记》说: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在惠州他也种茶,有《种茶》诗: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紫笋,古茶名,有人释为紫色的竹笋,那是望文生义。还有一首有名的《汲江煎茶》诗,首联云: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如今钓石尚存,就在桥东沿江路边,只是已无清深可取,难再见坡翁当年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情景了。

稍后,唐庚贬惠州,作《斗茶记》,说: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寄傲斋和龙塘,故址在今之子西岭;赍宜,携来佐茶的菜肴(一说是用作调味用的姜蒜葱韭等碎末)。惠人斗茶的情形,于此约略可见。一个烹字,更说明那时所斗之茶,非如今冲泡式的功夫茶。

东坡诗谓薄薄酒,胜茶汤,叫茶汤,是因为当中除茶叶外,还有其他配料如姜葱椒盐米豆油麻等。享用这种连渣带水煎烹而成的茶汤,古人说喝,惠州话说食,都不为无理。采茶作饼,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这种见载于汉末的喝茶方法,据说延至宋代后便逐渐消失,其实未必尽然。旧属惠州的海陆丰地区流传着一首竹枝词:辰时餐饭已餐菜,牙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这里说的擂茶,是惠东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的古老喝茶习俗,有客至或是喜庆事,必擂茶以示隆重。生小孩满月,谓之满月茶;建新房上梁,谓之上梁茶;亲家母头一回上门商议儿女嫁娶事宜,少不了又要擂亲家茶。茶的配料虽因具体条件而有所变化和不同,故有咸茶、菜茶、药茶等众多名目,烹制的方法却与上述古法大体无异。

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据藏族史料记载,西藏高原盛行饮茶之风,是从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之间的茶马贸易开始的。藏族在唐代已经获得许多中华内地的名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西藏的商业贸易兴盛起来,而茶马贸易成为吐蕃与唐朝的主要贸易。唐高宗时缣马交易、唐玄宗赤岭的互市换马开始了唐朝与吐蕃茶马市场之端,用良马和唐朝换茶。对此,唐朝专门成立了茶马司,负责与吐蕃之间的茶马贸易。公元743年,唐蕃会盟,立碑于赤岭(今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建立了茶马互市。为了交换茶叶,吐蕃曾派专人经营藏、汉茶叶贸易,称为汉地五商茶。

西藏高原本是不产茶的地区,史料记载,早在囊日松赞时期,吐蕃民间就开始嗜茶。把茶叶当作开胃、养身之药由来已久。藏文史书《藏汉史集》关于茶叶在藏族地区出现的故事有如下记载:吐蕃王都松芒布杰得了一场重病,静养之时,王宫屋顶的栏杆角上飞来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小鸟,口中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在屋顶上婉转啼叫。吐蕃王派人查看,将小鸟衔来的树枝取来放到卧榻上。他发现这是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的树枝,于是摘下树叶放入口中品尝其味,顿觉清香,加水煮沸,竟是上好饮料。于是派出众大臣及百姓去寻找这种奇妙的树,历尽艰辛终于在汉地找到了,原来这就是茶叶树。从此,茶叶被引进藏区,并逐渐成为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

史籍有关于吐蕃王室储存汉地各种名茶的记载。在藏文的《汉藏史集》中,有两章(《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茶叶的种类》)专门介绍茶是如何从汉地传入吐蕃的情况。书中写道: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族的和尚,此后赤松德赞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札衮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依次传了下来。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知识篇为《甘露之海》。这说明随着茶叶传入西藏,茶文化也随之在西藏广为传播。茶叶一经传入西藏,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肉食乳饮的藏民族的饮食必需品,上至王公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竟相争求。于是,两地之间的茶马古道也应运而生。

在西藏,藏族喝的茶可分为酥油茶、甜茶、清茶,其制作方法也各不相同。而藏族最喜欢喝的是从吐蕃时期就己开始流传的酥油茶。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加入酥油,再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走入高原人家,不少人都使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使这一传统的饮食习俗被赋予了现代的操作方式。

茶文化中的女性


——佳茗与佳人

在中国5000年的茶文化发展史中,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了一些弘扬茶文化的杰出女性,特别是在最能体现茶文化的茶馆行业中,女性不是半边天,而是一整片天。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作为一个老茶人,笔者想谈点妇女在我国茶文化中的贡献。

我国茶馆起源于晋代,就是由女性开创的。茶馆最先是由在街头卖茶水开始的,以后进室成为茶寮。再由茶店兼卖茶水,最后才从茶店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茶馆。那个卖茶水的就是女性。晋代傅咸的《司隶教》中记载:“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妪何哉?”这就是我国茶馆源头的“先奏曲”。

到南北朝时,茶馆已进入发展时期,那时已有了茶寮,专供人喝茶住宿。这时有一本小说《广陵耆老传》仍在颂扬那位茶馆的先驱——卖茶水的女性。书中说:“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叫卖,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中茗汤不减。所得之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妪执所盛器,从窗飞出,飘然升天。”小说歌颂了这位女茶人以茶济贫,饮茶成仙的故事。

茶到了唐代已是非常繁荣了,全国已有八大茶区,年产茶10万多吨。特别是陆羽于公元780年写成了《茶经》,更是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馆更是到处可见。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当时从南到北,各大城市都有卖茶水的茶馆。但是,喝茶的碗不尽如人意,经常烫手。于是,成都有一位妙龄少女,最早发明了盖碗三件套。创造了天地人和的“三才碗”。这个故事在唐代的《资暇集》有记载:在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从小喜欢饮茶,但是经常被茶碗烫手,于是她想出了用一个盘子托着茶碗,但又经常滑落,她先是用蜡固定,后用漆固定。这样就形成了盖、碗、托三件套。用起来很方便,不烫手,不滑落。女儿把她的发明献给了父亲。当丞相的父亲很高兴,称她发明的“三才碗”,孕育着天地人和的哲理。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三者融和在一起,谓之天地人和。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予了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了古人的哲理,“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崔宁把这种富有哲理的茶具介绍给亲友和群臣,后又传到民间,逐步改进,就形成了今天的“三件套”、“三才碗”。

到了清代,茶文化进入成熟时期。体现在茶馆上,北京出现了18种茶馆。一部《红楼梦》全书尽茶香。书中有一位茶艺高手,也是一位妙龄少女。在《红楼梦》的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就记录了妙玉高超精湛的茶艺。单看她用的茶具和用茶用水就可以窥之一斑。她给贾母泡的茶是“老君眉”(据考证是君山银针),茶具是成窑的小盖盅(据考证是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所产的茶具)。泡茶用的水是“旧年蠲的雨水”(古人称天泉水)。对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更是特殊招待,请进自己的住室吃茶。给宝钗用的茶具是旁边有一耳,后边还有小字写着安溪铁观音“晋王恺珍玩”及宋、元丰五月四日眉山苏轼字样。这样的器物是何等的珍贵。给黛玉用的是形似钵而小,也是一件宝贝。给宝玉用的是自己常用的“绿玉斗”。宝玉说,她们用的都是古玩珍奇,我用的却是“俗物”。(他殊不知有位名人曾这样说过:什么叫爱情?两人同用一个茶杯就是爱情)。泡茶用的水更是讲究,是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入瓮中,埋于地下,进行净化和沉淀的雪水。

茶业到了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茶文化虽然衰落,但仍有女杰利用茶馆与日寇及军阀周旋,保护抗日力量,争取和平。这就是阳春湖畔的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这位女性,杰出的抗日英雄。是近代中国家喻户晓的茶人。

在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更是繁荣昌盛。全国已有茶园面积140万公顷,产茶100万吨以上,农业产值400亿元;出口30万吨,换汇5亿美元;内销66万吨,零售额560亿元。全国有初制茶厂18万多个,精制茶厂1800多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300个;茶叶零售店10万多家;茶馆6万多个,经营额300亿元;茶水饮料年产600万吨,产值350亿元。涉茶人员中茶农8000万人(含兼职),加工业500万人,销售人员1500万人。我国茶业已成了上千亿元的大产业,已成为倡导和平、促进健康、发展农业、解决就业的好产业。这个繁荣昌盛的茶产业凝聚了中国女性的丰功伟绩。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茶馆中90%以上的老板是女性,如北京著名的老舍茶馆、五福、更香、博元舫、碧露轩、听壶轩、碧水丹山、东篱茶苑、瓷茗缘等负责人都是女老板,中国上万名的茶艺师中95%是女性,在中国的茶企业中50%以上的老总是女性,特别是知名的茶企业70%的老总是女性,如中茶公司原老总孙月华、张一元茶叶公司的老总王秀兰、吴裕泰茶叶公司老总孙丹威、更香茶叶公司老总朱丽莉等。

采茶工更是百分之百的是女性,那纤纤妙手、巧夺天工,每年采制了上百万吨的各种茶叶。这些凝聚了东方女性智慧的产品作为友谊的使者走向世界各地。作为和平的、健康的饮料,滋润着世界人民和中华儿女。有人说中国人爱和平、善中庸、脑聪明就是得益于喝茶。

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茶这个“佳人”产业,是女性支撑着。

祝茶产业像“佳人”那样美,祝中国的女茶人冰清玉洁、亭亭玉立于世界茶业之林。

陕西茶文化的历史


世人不知,陕西的茶文化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在唐代及唐代之前算得上是茶界的龙头老大,江南茶文化的发育与陕西茶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第一,居住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

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在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汉唐时期因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机遇陕西得饮茶风气之先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推断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第一次在公元前316年,即秦惠王更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灭蜀后徙奏民10000户到蜀地。公元前316年时蜀人已开始种茶、饮茶,并将此艺能传授给迁入蜀地的秦人。

第三,陕西茶业历史悠久并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西茶的主产地又在陕南的汉中等地,唐宋时期茶不仅是陕南农户衣食的重要来源,朝廷也奈此开辟财源和扩充军备。明代的汉中是陕南茶和蜀茶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汉中茶的产量最高达到500万斤(1557年),合2500吨。

第四,陕西是历代封建王朝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

早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急需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适时的设立边贸市场,用茶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换马,开了茶马交易之先河。

第五,唐代长安的宫廷茶文化辐射全国并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于天下。一般说来,中国数千年里皇权中心即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中心,总是皇帝左右朝廷,京都领导全国。陕西长安作为大唐建都之地,成为一切文化现象的发源地和聚焦点而辐射全国,茶文化也不例外。

第六,法门寺唐代地宫系列宫廷茶具的发现是中国茶史划时代的事件

地宫茶具的文化质点是三教融合,较明确地体现了佛教茶文化与宫廷茶文化的相互沟通;标明了博大精深的大唐茶文化的历史源头和最高层次,填补了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为唐代茶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

第七,因长安宫廷茶文化而出现的贡茶之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肃宗至德二年陕南茶被选为贡品,这无形中培养了其的精品意识,刺激了茶农们培植名品的积极性。于科技方面言,唐代植茶技术、制茶技术、储茶技校乃至旁及茶具制造的工艺、产品包装的不断改进无不与贡茶之制有关。

第八,中国茶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唐代长安是最重要的中心

唐代茶叶的出口量很大,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外贸的主体商品之一。明、清至民初,陕西茶在大西北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且仍旧沿着丝绸之路运销西亚伊朗、土耳其、阿拉伯、伊拉克,及北非的埃及、得黎波里、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

曾踏上丝绸之路风光过,曾领导饮茶新潮流潇洒过,曾进贡朝廷高贵过,曾为朝廷交换战马荣耀过,曾稳稳占领大西北市场霸气过曾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曾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陕西茶业和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