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饮茶有讲究

发布时间 : 2020-09-19
饮茶的讲究 饮茶有哪些禁忌 泡茶摆放茶具的讲究

【www.cy316.com - 饮茶的讲究】

茶的品种众多,因此泡茶方法也就不尽相同。用量由于茶叶种类多,因此用量各有不同。如冲泡一般红、绿、花茶与水的比例为150~160,即每杯放3g干茶,加入沸水150~200ml。用茶量最多的是铁观音,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2,或者更多,即每杯放7g干茶加入沸水150ml。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年龄、饮茶历史密切相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多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水温泡茶的水温主要由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以60~80℃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就愈低,泡出的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铁观音茶,必须用100℃滚开水冲泡;饮用砖茶,则要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一般来说,泡茶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

泡饮时间泡饮时间和次数差别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有关。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冲泡后加盖4~5分钟即可饮用,通常以冲泡3次为宜。饮用铁观音多用小型紫砂壶,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第三泡1分40秒。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茶汤浓度才较均匀。冲泡的时间可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贮藏由于茶叶疏松多孔,易吸潮、吸收异味,故家庭买回茶后可将茶叶放置铁听内,将口用封口纸或胶带粘好,放置-20℃冰箱冷冻室内,茶叶陈化进程基本接近停止,茶叶保存一年以上香气、色泽仍如新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泡茶讲究温度,饮茶更如此


掌柜导读:一般我们都知道泡茶需要的合适水温,并且会根据每个茶种来区别对待,以保证最佳的冲泡质量。但是却很少会去关注喝茶时,茶汤的温度。喝茶温度还需要什么讲究,不就是端起来,入口就喝呗,哪需要这么复杂的考量?

但事实上,喝茶温度还是有许多讲究的。茶的最佳饮用温度,不但是关乎茶的滋味、有益元素的释放,还关乎健康。

数据:英国研究报道

2011年9月,英国著名杂志《英国医学》刊登了一篇《饮用69℃以上茶可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的研究报道。由于杂志的权威性,这篇报道在普遍喜欢饮用红茶的欧洲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在国内却知者甚少。

研究人员在48582位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饮热茶与患食道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根据筛查出的300位食道癌患者统计,他们坦言平时有定期饮用红茶的习惯,但是患食道癌风险与饮茶的数量无关,只与茶的温度有关。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饮用70℃或温度更高的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了8倍;饮用65℃~69℃茶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是饮用温度低于65℃者的2倍;饮用沏好不到2分钟的茶与沏好4分钟之后的茶相比,危险高5倍。

很遗憾,这篇报告对于饮茶的最佳温度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只是笼统地说,不能饮用超过70℃的热茶,尽量在茶水沏好4分钟后再饮用。因此,很多国内外学者在此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纷纷给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大概的温度集中62℃、60℃、56℃这三项上。

总的来说,学者们一直认可,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就在60℃左右。

科普:食道粘膜

其实,饮茶最佳的温度的关键不是温度本身,而是食道和胃粘膜的承受能力。

根据医学专家解答,食道最外侧由粘膜组成,它是一层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能分泌粘液,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粘膜就会被烫伤,而刚刚沏好的茶水,温度高达80~90℃。

根据医学理论,粘膜一旦烫伤,为了及时修补这些损伤,食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就要加快增殖。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粘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烫伤修复,就会引起粘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瘤。

因此医学专家给出答案,为消除过烫食物引起的食道癌,吃饭、喝水均应不要太烫,热汤、热茶、热咖啡、热牛奶最好凉至40℃左右时饮用。

中医:茶有冷热之分

爱热茶的人,一般都会这样替自己辩解:茶只有趁热喝才能品出茶香。尤其是功夫茶流行之后,喝茶又越来越烫的趋势。而中医对喝茶温度给出的答案是——温。温者,不热不冷,性情柔和,最适合入口。

另外,根据中医理论,同样一杯茶,冷热喝出的健康效果大相径庭。

冷茶入肚,不仅无清热化痰之功效,且有凉寒聚痰的副作用;热茶入肚,茶的凉性借体内“火气”而升散,使人暂时的神清气爽;而喝温茶,效果最好,体内“火气”因茶性而下降,自尿排出,最自然和健康。

科学:味蕾的适宜温度

暂且不论冷热对食道粘膜的刺激,茶一定要在热的时候喝才最美味么?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热时饮茶最宜并无实践经验支持。

因为从现代医学的味觉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味觉与温度的关系很大,即使是相同浓度的同一物质,也会因温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味觉。而理论上,最能刺激味觉的温度是在10℃~40℃之间,其中30℃最为敏感。比如甜味,在50℃以上的茶汤中时,感觉会明显迟钝。

结论:掌柜亲测适宜时间1分钟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能没法对喝茶温度给出一个标准的数字答案,而且喝茶又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茶最好等温了喝。如英式下午茶的饮茶方式,是一整杯茶倒在瓷杯里的,难免较烫,所以英国研究报告中的合理方式是尽量在茶水沏好4分钟后再饮用。

但因地制宜,我们大多是以中式茶道方式泡茶,茶汤从盖碗中出,经过了公道杯的降温,再倒入茶杯中,就不必等4分钟再喝了,倒是人走茶凉可别怪掌柜。因此,掌柜在室温下做过了几次实验,以不同的冲泡速度泡茶出汤,最后茶汤倒入茶杯后,大概1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降到适宜饮用的温度了。

茶友们喜爱茶滋味的同时,也要考虑下食道粘膜的承受。热茶是不可取的,当然冷茶也不可取,温茶最宜。

冬季饮茶有讲究


茶作为中国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种常用饮品有着它不可撼动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饮茶品茶,甚至用茶来治病,有的人甚至是一年四季以茶带水,茶不离口。殊不知,茶水虽好,但在冬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喝什么样的茶还是必须注意的。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人体生理功能也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因而冬天喝点茶是必须的,不仅能够达到养生作用,还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但是我们冬天又该如何去喝茶呢?

日前,笔者走访了市区一些茶叶专卖店,发现买茶的市民非常多,通过一番了解,笔者也发现,不少市民选择茶的种类不尽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那么这些市民对于冬季喝茶的看法是否存在误区呢?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春喝花茶,可以散发淤积体内寒邪;夏喝绿茶,能清热解毒;秋喝青茶,能消除体内余热;特别是冬季,市民们喝茶更应该注意。冬季应该喝普洱茶的熟茶,或者普洱茶老年的生茶,其次就是红茶,这些茶都是温性的,冬季喝茶对人有好处,特别是一些女性,冬季手脚冰凉,和红茶可以加一些枸杞和红枣,起到御寒作用。

笔者了解到,如果有些市民冬季一定要喝绿茶的话,加入一些红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红枣也是属于较温暖的,它能够帮助去掉绿茶的寒性。业内人士还强调,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但是如果饮用不合理的话,那对人体就产生了一定危害。茶艺师还告诉大家:”我们喝茶不能同时喝几种茶,而且我们喝茶在茶叶的分量上也得注意,根据杯子的大小放茶叶,不然喝多了对身体还是有害的。“

冬季饮茶”六忌“

1. 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 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5.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6.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

泡茶用水有讲究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佳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而关于中国饮茶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源于周,也有认为起于秦汉、三国。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且不管茶起源何时,如今市场上的茶按颜色可分绿、白、红、黑、黄、青六大类。

绿茶: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冲泡茶汤的色泽较多地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龙井、碧螺春、竹叶青、毛尖等均属绿茶类。

白茶:白茶为福建特产,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福鼎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均属白茶类。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和冲泡茶汤的色泽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市场上有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正山小种、闽红、祁红、宜红等。

黑茶:属全发酵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叶色油黑或黑褐,香味醇和,汤色深,橙黄带红。茯砖茶、六堡茶、普洱茶等均属黑茶类。

黄茶: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特征是色黄、汤黄、叶底黄,香味清悦醇和。有山银针、蒙顶黄芽、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大红袍、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等均属此类。

其实,无论哪种茶,泡茶的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这说明了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就提到“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也是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而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最终也是通过水的冲泡,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达到的。

山泉水

山泉水,终日处于流动状态,经过砂石的自然过滤,通常比较干净,味道略带甘美,水质的稳定度高,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作为泡茶用水,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沏茶后汤色明亮,并能充分地显示出茶叶的色、香、味。但须注意山泉水不宜放置过久,最好趁新鲜时泡茶饮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泉水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黄矿山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深井水

深井水略具泉水性质,用来泡茶亦是不错的选择。

江、河、湖水

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用来沏茶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但必须经过充分煮沸,因为这些水多半是暂时硬水,含酸式碳酸盐(钙盐和镁盐)较多,易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结合,不仅会使茶汤色泽浑暗,还会影响茶叶色、香、味的质量。经充分煮沸后,可使酸式碳酸盐分解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而形成沉淀,使水软化,消除酸式碳酸盐造成的影响。

自来水

现在城市里的人大多使用自来水,这种水也多为硬水,往往还要加漂白粉消毒,尤其在夏季漂白粉的使用量会稍有增加。用自来水沏茶,会有一股异味。倘若先将水贮在缸内,静置过夜,使漂白粉中的氯气散失,并延长煮沸时间,既能使水软化,又能驱散残余的氯气。用这种处理后的水沏茶,茶的汤色明亮,也能保持茶叶较好的色、香、味,饮之清醇爽口。

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彻,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味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蒸馏水

蒸馏水是人工制造出的纯水,水质绝对纯正,对茶汤色味毫无增减作用,泡茶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水质,加上蒸馏水的成本高,以蒸馏水泡茶的人并不多。

古人云:“水为茶之母”,又说“茶必借水,然后发其德”,可见水对茶是何等重要。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享受,因此泡茶用水是十分有讲究的。

泡茶时间有讲究


研究发现,茶叶所含有益成分与其浸泡时间颇有关系,这对防病保健很重要。有的疾病患者是否适宜饮茶要具体分析,不过在喝茶时当注意以下几点:

助消化、解腻滞:沸水泡茶5分钟左右可将咖啡碱、芳香挥发油全部溶解出,饮时可起到促进胃肠消化分泌作用。如果泡茶过久,茶多酚溶出增多,反而会妨碍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防饮食不洁或痢疾:宜饮浸泡时间长的浓茶,因为浓茶中的茶多酚已全部浸出,而茶多酚是有杀菌和止泻作用的。

防血管硬化:应将茶的泡浸时间稍长一点才饮。这样既不会失去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d等,也可溶出较多的类黄酮及茶多酚,这几种物质均有一定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作用。

高血压:不宜饮头道泡的茶,因茶液中的较多咖啡碱,咖啡碱有升提血压的作用。饮第二、三次泡的茶却有益,此时茶水中有较多的茶china tea多酚,有助于茶商网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肥胖症:白天宜喝浸泡较久的浓茶,尤其是白天胖人睡觉较多时,喝浓茶可提神减睡,从而增加体能消耗。浓茶中的茶多酚,又可减少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溃疡及胃酸过多:可喝适量淡茶,要严禁饮浓茶。最好头道茶不喝,因为在最初浸出的茶中芳香油及咖啡碱较多,它们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

神经衰弱及失眠:失眠不算太严重者,可适量在白天饮淡茶,但别饮浓茶,也不要喝头道茶,因为茶中咖啡碱溶出较多,有兴奋提神作用,会加重失眠。

体质各异饮茶有讲究


生活中,我们常会因为他人的经验或建议,或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口味,来选择茶饮,但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大有讲究。

中医学里把身体划分成九大体质: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过敏、气郁、平和。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这里整理了一个九大体质最突出的个体表现特点表,可简易的做出一个对身体的初步判断:

1、平和体质:健康

特点: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品质好,二便通畅。

常见人群:年轻男性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养生关键:保持就好

推荐茶类:均可

2、阳虚体质:怕冷

特点:手脚不温、畏寒怕冷、嗜睡,容易夜尿和拉肚子。

常见人群:长期坐在办公室者、几乎无户外活动者、月经期和产褥期的女性

患病倾向:水肿、腹泻

养生关键:防寒保暖,多食用具有驱寒补阳,温肾壮阳功效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推荐茶类:青茶、红茶和黑茶(熟普洱)

养生茶:人参花茶

3、阴虚体质:缺水

特点: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易渴、脸易潮红、大便干结,嗜吃凉的东西。

常见人群:体形消瘦,易心烦意乱者

患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

养生关键:保证午休,重滋阴补肾,清热润肝

推荐茶类:绿茶、青茶、白茶和黄茶

养生茶:麦冬石斛茶、枸杞茶

4、气虚体质:疲乏

特点:疲乏无力、爱出虚汗、健忘嗜睡、呼吸短促。

常见人群:先天不足者、营养不良者、年老虚弱者、久病未愈者、大手术后及压力过度者

患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难以痊愈

养生关键:宜吃补气益气、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小米),忌吃破气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推荐茶类:红茶、青茶和黑茶(熟普洱)

养生茶:党参红枣茶、茯苓人参茶

5、痰湿体质:肥胖

特点:体形肥胖,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多汗多痰。

常见人群:大多集中在管理阶层或生活较安逸的人群,且男性居多

患病倾向: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养生关键:饮食清淡为主,多进行户外活动,忌甜腻肥厚的食物,忌居住潮湿的房屋

推荐茶类:绿茶、红茶

养生茶:荷叶麻竹茶、茯苓桂枝茶

6、湿热体质:长痘

特点:急躁易怒,满脸油易生痤疮粉刺、口有异味不爱吃饭、舌红苔黄。

常见人群:喜欢吃高热量食物者,嗜烟好酒、生活压力过大者

患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等皮肤病,胆囊炎、冠心病、和糖尿病

养生关键:不要熬夜,宜清热燥湿的食物,忌辛辣油腻的食物

推荐茶类:绿茶、白茶和黄茶

养生茶:菊花佩兰绿茶

7、血瘀体质:长斑

特点:皮肤晦暗,身上容易出现瘀斑,掉发严重、健忘。

常见人群: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患病倾向:出血、中风、冠心病

养生关键:保证睡眠,适量锻炼,多吃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豆、紫菜)

推荐茶类:红茶、黑茶和青茶

养生茶:花茶、黑豆红茶、益母月季花茶

8、过敏体质:过敏

特点:原因复杂多样,有接触过敏、食物过敏和物理过敏。

常见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史者等

患病倾向: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养生关键:荤素搭配合理,少食辛辣、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贴身之物(如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保持心境开朗

推荐茶类:青茶(武夷岩茶)、红茶和黑茶

养生茶:防风金银花茶、黄芪白术茶

9、气郁体质:郁闷

特点:体型一般偏瘦,多愁善感、忧郁脆弱,易心慌、易失眠。

常见人群:压力大者,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年轻人

患病倾向:失眠、抑郁症

养生关键:多食解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如燕麦、菊花),睡前避免饮茶等提神醒脑的饮品。增加户外活动,多结交朋友

推荐茶类:红茶、青茶

养生茶:花茶、佛手绿茶、丹参红枣茶

泡茶饮茶的五大讲究


1.四季喝茶各不同,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2.不是越新鲜越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3.不是人人都能喝。虽然茶叶中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能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茶会使人“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4.不是随时都能喝。临睡前尽量不要喝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与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质合成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不但易造成便秘,还会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泡茶有讲究 教你怎么泡茶好喝


泡茶时,影响茶汤口感的因素有很多,如器皿、水质、环境,再比如泡茶人的技术,对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控制。如下,我们在假定水质、器皿、环境等不变的情况下,只将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来做一个搭配和调整,教你怎么泡茶好喝。

我们列举一些泡茶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1、水温、浸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投茶量过大,会出现苦涩味或者较为浓郁的口感;投茶量偏小,口感相对比较淡薄,且不耐冲泡。

2、投茶量、浸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过高,香高但会出来透支的熟味;水温过低,芳香烃物质无法激活,香气沉闷不爽。

3、投茶量、水温不变的情况下,浸泡时间过长,也会出现苦涩味明显,且不耐冲泡的问题。浸泡时间过短,茶水浸出物未能析出,茶汤不够饱满,茶味淡薄。

如上,为了解决泡茶时这些不佳的口感,我们建议:

1、水温不变,投茶量大时,缩短浸泡时间;投茶量小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2、投茶量不变,水温高时,缩短浸泡时间;水温低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3、浸泡时间不变,投茶量大时,相对降低水温;投茶量小时,适当提高水温。

其实,我没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理化数值做参考,具体到温度多少度是高是低,浸泡多少秒是延长时间或是缩短时间,投多少量就是多或者少,我认为,泡茶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匹配、和谐。同一泡茶,你可以用你尽可能多的手法去做实验,改变一个变量、两个变量甚至三个变量都改变,一次次去尝试,找到属于这一个茶品的最佳匹配冲泡,把最和谐的最好喝的口感呈现出来。

大体上我们会比较认可一类茶的泡茶方法比较接近,但不能认为一种泡茶方法适合泡这类茶里的每一款,即使是同一类的茶品中,还有不同的等级之分品质之分,所以我们对每一款茶品都要用心去尝试,去找到这款茶真正的特点并且去激活它。

泡茶一开始泡的不好喝,或者平时泡茶觉得还可以,突然某几次就觉得泡砸了,这些情况都很正常,每一次泡茶都是一次探索和尝试,重要的在于我们知道不适宜的口感是哪一个环节里哪一个因素起了影响,然后再去调整,再改进。

泡茶,就是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接近完美。

泡茶的讲究有那些?


泡茶的讲究

首先是泡茶用具宜小大不宜大,以紫砂陶器最好,瓷器和玻璃皿次之,一般不用金属茶具。现在有些人喜欢用保暖杯泡茶,其实不科学。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在高温和恒温的水中,部分芳香油会挥发,香味因而减少,茶碱大量浸出,茶叶色泽变得过深,味变苦涩,甚至还有闷沤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

其次是老茶嫩泡。茶叶靠高度的热力才能把香气挥发出来。所以,所用的茶杯都须用热水烫过,同时也是洗涤,这一步骤叫做“温茶”。然后,在壶内放入适量的茶叶。冲水中,水壶提高到30厘米左右,易于将茶叶冲开。泡茶的水温,则要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要掌握“老茶宜沏,嫩茶宜泡”原则。所谓“沏”,就是用开水直接冲茶;“泡”,即将滚水放一会,待水温降低时泡浸。从科学角度来说,用高温的水来“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但水温过低,又难使茶叶的香气散发出来,为求两全,品尝高级绿茶和嫩名茶,水温可掌握在80摄氏度左右。

另外,善于饮茶的人,总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优质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将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现在自来水中含化学物质较多,如能静置一夜,使氯气散失后再煮沸泡茶,效果则更佳。

泡茶水有讲究 泡茶应先知“水性”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种为好,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茶客们的兴趣所在。

要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茶,用水相当重要,所以必须了解泡茶用水的特性也就是水质。

一般水可分为硬水与软水,泡茶用水以软水为宜。除了蒸馏水、雨水、雪水之外,自然界中的泉水均为硬水,硬水通过煮沸而成为软水,因此,泡茶用水是有讲究的。最适合泡茶的水有以下几种:

山泉水。山泉水位于无污染山区的天然泉水,终日处于流动状态,经过沙石的自然过滤,通常比较干净。味道略带甘美。水质的稳定度高,非常适合作为泡茶用水。但须注意山泉水不宜放置过久。最好趁新鲜时泡茶饮用。在取山泉水泡茶时,应对附近地形地质略做了解。部分山泉水因受地质影响而含有害溶解物。此水泡茶效果则适得其反。

井水。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代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雨水和雪水。雨水和雪水古人称雨水和雪水为“天泉” 。但现当下空气污染严重。雨水和雪水都不宜用来冲泡茶叶。

自来水。自来水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纯净水。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蒸馏水。蒸馏水是人工制造出的纯水,水质绝对纯正。对茶汤表现毫无增减作用,泡茶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水质。加上蒸馏水的成本高,以蒸馏水泡茶的人并不多。

泡茶之水泡茶用水有什么讲究?


寻茶未果的第二日,我忽然思量起泡茶之水来。水为茶之母,在泡茶的过程中,水至关重要,水质的优劣决定了茶汤的最终品质。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按照陆羽的讲法,煮茶的水,以山泉水为最好,其次是江水、河水,井水最差。山泉水最好取用乳泉、池塘等流动缓慢的水,瀑布、涌泉之类奔流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期饮用这种水会使人的颈部生病。数支溪流汇合,蓄于山谷中的水,虽然清澈澄净,但因一直不流动,从酷暑到霜降期间也许有污秽的东西和毒素在里面,取用时要先挖一处决口,使不好的水流出,同时新的泉水涓涓流入,这时的水才能汲取饮用。取用江河的水,要到距离人群远的地方去取。井水则要在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世事变迁,如今,制茶的工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质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优质的山泉水在煮茶用水中,始终位居第一。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剧增,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江河水的水质已经严重降低,大都不能直接饮用了。远离市井的湖泊水和井水成为泡茶用水的优质选择。

我曾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反复感受泡茶之水,从纯净水、井水、天然水到山泉水,水源地从长白山、千岛湖、太白山、昆仑山、武功山、峨眉山、阿尔卑斯山到法国的卡沙泉……尽管书中列明了各类水质对冲泡茶叶的影响,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亲身实践,始终觉得印象不够深刻。实践之后的感受为:水源地生态环境决定了水质的优劣,生态环境越好,水质越佳,冲泡出的茶汤更为好喝。

写到此处,不得不提一下依云矿泉水,虽然价格高昂,却不是泡茶的优选,依云的取水点为法国的卡沙泉,泉水富含矿物质,当加热温度达到70度时,水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物。用煮沸的依云水泡茶,口感平淡。相较而言,国内的众多优质水源地所出产的天然水,更适合用于泡茶。

另外,茶类不同,对水的需求也不同,个人感受为,白茶适宜用纯净水冲泡;用天然水和山泉水冲泡的普洱茶,口感更佳;绿茶用山泉水冲泡,兼具汤色外形之美……择水泡茶,据茶取水,亦是茶人当认真研习的功课。

选水是一门学问,储水是一门艺术,储水环境决定了水质的优劣。水是生命之源,属至阴之物,流经岩层的的地下水,大都水质极佳,过于刚烈的水——如瀑布、山洪,不宜饮用。

优质的泡茶用水是忌讳见到阳光的,主要原因在于,阳光是万物生长的能量之源,光线中有红外线、紫外线等辐射通量,直射的阳光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存水质,储存水时,需避光,将水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近年来,除却寻茶,我极钟意于崇山峻林中穿梭,寻一泓清泉,在远离尘世车马喧的荒郊野岭,体会来自大地之母的洗礼与纯净自然。被尘世晕染的心,会随着水的流动,归为平静,这大抵整理人生的极简而又极其奢侈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