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 千年黑茶

发布时间 : 2020-09-23
千年白茶 千年普洱茶 万寿路绿茶

千年白茶。

万里茶路千年黑茶

如果不曾相识,您能否将这样一个场景与茶联系起来?这是制作安化黑茶的场景,这些貌似树干的物品,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茶王’的‘千两茶’。

中国黑茶之乡.益阳雪峰山.洞庭湖.湖南的大山大水在这里相会,大湖之南的益阳,是最经典的湖南。湖光山色,嘉木生华。

山崖水畔,不种自生。

益阳境内的安化县是黑茶的核心产区,这里千山叠翠,分布着地球上85%的冰碛岩,这种形成于6亿年前的珍稀石种夹杂着砂石和小生物化石,富含锌.硒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长寿石’。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说;‘上者生烂石’,岩茶是世界公认的上品之茶,冰碛岩茶更是上之上者。

北纬30度玮线上的益阳,温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阳光.雨水。云雾.独特的山水造就了安化黑茶的‘天生丽质’。一款黑茶,数十道工序,囊括了世界上所有制茶工艺。

杀青,揉捻,渥堆,烘焙,紧压,锤打,日晒夜露。

鲜鲜嫩嫩的茶叶转化成铁色的黑茶,品质,内含,风味,营养得到全面升华,灿烂的金花---‘冠突散囊菌’在茶体内绽放,这是一种贵比黄金的益生菌,它在益阳有独特的生物酵场里恣肆地生长。

成就了益阳黑茶健胃,消食,降脂,降糖的独特药理功效,一款黑茶制成后,发酵,转化仍在静静,持久地进行,年代越久远,茶香越醇厚。安化黑茶因具备了国酒茅台,法国葡萄酒的窖藏品质。

这种茶香是山的味道,水的味道,更是时间的味道。是从容淡定的人生历练与感受,香醉人间千百年,安化黑茶:起源于唐,鼎盛于明,阅尽人间沧桑。

千百年来,益阳黑茶被称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在雪域高原,在塞外边疆,处处飘逸着黑茶的芳香,千百年来,安化黑茶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千年黑茶,万里茶路。

这是‘茶马古道’的历史故事,这是民族融合的文化传奇,人在草木之间,是茶意的诠释,更是生命的总结,或者渴求,或者品味,在我们的生命与情怀里,幸遇黑茶,会是一种不舍的拥抱,安化黑茶,千年的等待,只为您的到来。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安化黑茶:传承千载不灭 丝路万里茶香


安化黑茶:传承千载不灭丝路万里茶香

人民网济南2月28日电有人说茶如诗书,有千余年历史的安化黑茶应如线装古籍,每一枚茶叶都是一句古风浓郁的诗。这古老的经典,至今仍被人们吟唱品读,回味无穷。

关于安化黑茶,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淋湿了茶,茶商心痛不甘心丢弃。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事实上,安化黑茶的产生,比传说中的要早得多。

据史书记载,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自唐代始,安化黑茶便成为贡茶,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清代集黑茶生产工艺之大成而问世的“千两茶”,被近代人誉为“世界茶王”。现今故宫仅存的一支“千两茶”已成为无价之宝。

现代社会,饮食不均衡、生活不规律、空气污染严重已经使得都市病的存在越来越普遍。黑茶,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智慧老者,为现代社会的人们送去慰藉。中国自古就有“以茶治病”的历史,古代民间采用老茶治疗糖尿病、痢疾、伤风等的记载甚多,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独特的加工过程,尤其是微生物的参与使其具有特殊的中医药理功效,其富含茶多糖类化合物,被医学界认为在降脂减肥、助消化、清肠胃、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药理保健功能;在预防和治疗现代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具有独特的作用。临床试验证明,黑茶之特殊功效显著,是其他茶类不可替代。正因如此,黑茶被誉为“人类健康的新希望”。

有漫长边销历史的黑茶在边区早已家喻户晓,不可或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茶”牌湖南黑茶是近六十年来广泛使用于边销茶和中高档黑茶领域的传统品牌。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目不识丁,并不认识中茶二字,只有红“中”绿“茶”的商标是他们心中茶叶的图腾。西北人民把它称为“共产党茶”、“毛主席茶”,质朴的称谓,是他们对茶最朴素的热爱和感恩。

近年来,声名渐盛的“中茶”湖南安化黑茶一改旧观,不独为多年茶客所珍爱,且兼受年轻人的欢迎。黑茶口感清香绵长,是年轻人也能认可和喜爱的味道。如今湖湘一带,黑茶已经成为送礼首选佳品,彰显着送礼人的不凡品位,也为受礼者送上一份健康和问候。

“淳淳资江清泉水,绵绵安化野生茶”。穿越千年历史风沙,黑茶依然年年吐露枝头嫩芽,仿佛风霜从未有过,仿佛古老的历史每一刻都在新生。

为何黑茶里有千年灵芝才有的功效?


千年灵芝上才会偶尔出现的冠突散囊菌(也就是金花菌)有着神奇的去油降脂,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

而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黑茶也具有同样的功效!

千年灵芝上才会偶尔出现的冠突散囊菌(也就是金花菌),在茯砖茶中普遍存在。

答案只有一个——黑茶里的金花菌。

日本学者松下智在《中国名茶之旅》一书中,将湖南黑茶中的茯砖茶称之为“神秘的丝绸之路之茶”。

黑茶金花——比黄金多一点健康。

西北少数民族对长满“金花”的茯砖黑茶情有独锺,到了“一天不喝则滞(胀),三天不喝则病”的地步。

这是因为他们以游牧为生,多食牛羊肉和奶酪,饮用“金花”茯茶有明显的消滞胀,利消化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金花中富含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有必需的氨基酸。

在对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选取50名高血脂症男性患者,60-70岁,实验前进行血液生化检查,饮茶前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检查,在不改变饮食结构的前提下,每日服用茯砖黑茶12克,一个月后,50位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茯砖黑茶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因为金花的帮助,使得黑茶成为对人体极有益处的茶品,具有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帮助消化的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有很明显的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黑茶之父”刘仲华经过研究证明,“金花”菌是一种抑制作用极强的强势菌种,只要它生长出来,其它杂菌就被抑制了,因此“金花”菌又被称为“霸王菌”,有关研究结果证明,“金花”菌能有效抑制腸癌、胃癌和肝癌细胞的扩张。

千年黑茶,品味天下


安化黑茶,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古时西北地区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人们吃的大多数是牛肉、羊肉和奶酪等,不易消化,常吃易患疾病。

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因而被边疆牧民视为“生命之饮”。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但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产茶历史悠久。安化野生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据此,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野茶。

安化代代有贡茶,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唐朝有“渠江薄片”,宋代有“芙蓉仙茶”,元朝有“云雾茶”,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

在中国五个黑茶主产地,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黑茶中心。现在狭义的黑茶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神秘何在?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间地头,不种自生”。

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曾经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条条古道载茶马。那么,安化黑茶,到底神秘何在?

1、神秘的地理环境

六亿年前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为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球含量的85%。目前世界上除南非有小面积的冰碛岩外,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堪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安化也因冰碛岩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类植物的生长,“有冰碛岩的地区必出好茶”之说正因于此。

安化地处雪峰山北段,境内峰峦叠嶂,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峰63座,最高的山海拔1622米,资水贯穿安化全境,境内溪谷纵横,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条。安化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酸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雨量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

因环境独特,安化云台山大叶茶种成为了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1965年,“云台山大叶茶树种”被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种之一。

2、神秘的千年工艺

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现已入选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发酵、复揉、烘焙干燥等工艺。

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发酵: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如果堆温过高则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堆均匀。堆积12-18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堆使黑毛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80%,其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然后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因许多人不喜欢松烟香,现不少企业改用日晒方式来干燥黑毛茶。

6、下焙入库:黑茶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黑毛茶特点:叶张宽大,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香味醇厚,具有扑鼻的松烟香味,叶底黄褐。

千年黑茶 神韵安化


千年黑茶 神韵安化

自古以来,黑茶因安化而生,安化因黑茶而名。安化黑茶,以其悠久而神秘的历史、独特而优质的原料、传统而合理的工艺、醇厚而绵长的口感、显著而神奇的功效、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足以傲然屹立于中国名茶之林。安化黑茶,源于药食一体的远古传奇、以茶易马的历史功勋、万里茶路的辗转经历、抗战军兴的佐国之用、民族团族的边销伟绩、调理身心的国饮精品,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值得追寻的悠久历史2008年9月21日《益阳日报》晚报版在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马王堆出土茶叶源自安化黑茶》,称“36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装的黑米状的小颗粒。古文学家翻译墓葬中刻有‘一笥’的竹简,意为‘一箱茶’。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通过多年潜心研究,为这一箱西汉时期的神秘茶叶找到了出处——马王堆出土茶叶源自安化黑茶。”1987年《茶叶通讯》杂志刊登文章,称马王堆汉墓中竹篾篓所装黑色颗粒状物品通过切片分析确认为茶叶。易梁生认为,他有三大理由可以支撑马王堆出土茶叶来自安化的论点。第一,从地域位置来看,汉唐时期,今安化县境隶属长沙郡管辖,而安化茶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品质优良,是封建社会上层人士的首选佳茗。第二,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装形式,与马王堆出土的黑茶包装契合。第三,安化黑茶要经松枝、松木烘烤干燥,具有杀菌防腐的功效,陪葬功能显著,而马王堆出土的茶叶已凝成规则不一的黑色小颗粒,与现存的解放前后生产的安化散装黑茶十分相似。易梁生的观点得到省内茶叶界专家的认同。湖南农大教授施兆鹏认为,这一观点对研究安化黑茶历史以及整个湖南茶叶生产发展进程极具科学价值。茶文化专家蔡镇楚教授亦表示,马王堆汉墓出土茶叶可能是安化黑茶的原形。当然这个观点还在论证中,还需要找到更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安化黑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处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上、“不种自生”的安化茶一直存在,安化这方土地上的先民食用茶叶、制作茶叶的活动也是古已有之。即使抛开推测与孤证,据目前掌握的文字资料,安化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五代及唐时期。

柘溪库区的生态茶园

唐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属于古梅山地区的渠江薄片茶,称其“有油,苦梗……唯江陵、襄阳数十里皆食之”,粗略介绍了这种渠江薄片茶的形态、味道以及销售情况。这说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中期,梅山先民已经开始采茶、制茶,而且山外的人们对梅山茶叶已经有所了解。到了五代,毛文锡在《茶谱》中对渠江薄片茶作了更细致的描述:“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唐至五代时期渠江薄片茶能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说明这种茶有一定的产量,否则茶质再好,没有一定的产量,不能在社会上通过进贡、买卖等方式传播,也不一定能够出名。这也说明渠江薄片茶不太可能仅产于今天狭小的安化县渠江镇一带,而应该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地方,这个更为宽广的地方或许就是今天安化的资江两岸,古时称为茱萸江的地段。资水新化段也称“茱萸江”,为何安化茶独称“渠江薄片”?这恐怕要从安化茶叶的特质来分析。陶澍曾有诗云:“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宋时有此语,至今尤能道”,这种说法从宋朝就一直流传了。宁吃安化的下等茶,不吃新化的上等茶,究其原因,乃是“斯由地气殊,匪籍人工巧”,安化茶叶之所以好,是由于地质、土壤等原因而导致茶叶的内质好。杨晔至毛文锡两次记载渠江薄片茶,其间相距七八十年,而且从毛文锡记载的情况来看,渠江薄片茶在五代之时流传已广。这说明在此期间,梅山地区渠江薄片茶的生产一直在延续,而且其质量越来越好,制茶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个时期很可能就是安化先民创制黑茶的初始阶段,“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茶或许就是安化黑茶的前身。宋代对安化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茶马互市制度的确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盐铁使王明上书:“戎人得铜钱,悉销铸为器”。因而设“买马司”并禁止以铜钱买马,改以茶换马。熙宁年间,结合榷茶制度分别设立茶司、马司掌以茶易马之事。绍兴初,因陕西失守,并川秦茶马四司为都大提举茶马司。茶马互市制度的确立,直接导致了“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盛况,从而也使安化茶进一步进入统治者的视野。第二是榷茶制度逐步完善。雍熙前,商人购茶只要向榷货务交金帛;雍熙后,改令商人输粟京师、纳粮边塞,再按值付券。崇宁四年(1105年)引制推行,分长引、短引,长引由商人交纳银钱边粮,由榷货务发引自买于园户,然后按引面规定销售远方州军;短引只限于产地和邻近州县出售(此后元明清都基本沿用引法,至清光绪年间左宗棠整顿茶务改引为票,引法才废止)。这种榷茶制度,人为提高了茶叶的价格,导致私茶屡禁不绝,百姓饮茶困难、成本提高,想必对安化茶也有影响。但即便在尚未开梅山置县的雍熙年间,取得射贴的商人也已经准予兑卖荆湘茶叶,这是史有记载的,说明当时安化茶(应该是以潭州茶的名称出现)已经在社会上行销。安化是宋熙宁年间置县的,且不论是否因茶置县,宋代的茶叶销售系列政策对“归安德化”后的安化茶业发展肯定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明代在安化黑茶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万历年间,安化茶被正式定为官茶。明末清初,由晋陕甘等地茶商开辟了以安化为重要起点的“万里茶路”。明代也是安化古老的茶叶制作技术和江南茶叶制作技术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明代“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大潮,使大量江西人迁入安化,江西地接瓯越,历史上就是产茶之区,这些掌握先进茶叶技术的迁入者,自然为安化茶叶发展带来了技艺上的支持。

有百年历史的东坪镇裕通永茶行

在明代基本形成了安化茶叶制品的主流形态。一方面,由于明代取消团饼茶制作,改以散茶充贡,梅山地区唐以来的蒸青饼茶制作基本告终。另一方面,先祖们在不停的制作与比对中,发现安化茶叶这种肥厚脆硬的茶叶通过捂堆发酵制作的粗黑之茶,“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安化黑茶的功用越来越凸显,安化黑茶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法》说:“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于西北,利尝至数倍。”于是,就出现了“茶商低伪,悉征黑茶”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的现象。明万历廿三年(1595年),御史徐侨奏称:“汉川茶少而直高,湖南茶多而直下。湖茶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因此不宜作私茶禁止。万历皇帝采纳了徐侨的意见,于万历廿五年(1597年)将湖茶(安化茶)钦定为官茶,以“贮边易马”。安化茶定为官茶后,身价自然就大大地抬升了。明代强化了“以茶制边”的政策,使安化黑茶有了发展的机缘。《明史·食货志四·茶法》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这种日渐完善的“以茶制边”之策,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强力榷茶,确保政府以茶换取边疆马匹及其他财富;二是强力征课,抬高茶叶价格,减少内地消费,增加易马之茶;三是严禁私茶,既禁私贩夹带,也禁民间多蓄用茶,使边疆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茶叶,确保政府专茶之利。私茶出境按通番严惩,一律问斩,甚至连朱元璋的女婿也不能幸免;民间蓄茶不得超过一月之量,否则按通番罪论,如此种种,唯明代执行得最为彻底。这些严厉的政策一方面制约了安化茶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又因安化茶身价抬升而刺激了它的发展。安化茶定为官茶后,晋、陕、甘等地的茶商纷纷到安化办茶,安化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至明末清初时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据统计,明代后期安化黑茶最高年销售量达4000吨。于是,一个以安化为重要起点的“万里茶路”逐渐形成。“万里茶路”滥觞于明万历年间而兴盛于清,这也是安化黑茶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清初延续了明代的“茶马互市”制度。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西宁、甘州等5个茶马司,以茶易马日益兴旺。至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廷裁撤茶马司,实行“引票”(茶商纳税凭证)制度,改征茶封税。延续千载的茶马互市制度虽然退出,但安化茶的发展因政策的宽松势头更劲,“万里茶路”亦也日见拓展。据乾隆《湖南通志》记载:“陕甘两省茶商,领引采办官茶……,皆于安化县采办,以供官民之用。”这一期间,安化黑茶产销两旺,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以外,产品还远销到蒙古、俄罗斯等地。据《甘肃通稿(130卷)》记载,中国黑茶销售总量的比例为:安化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左宗棠推行的“改引为票”举措亦是安化黑茶和“万里茶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为整顿茶务,推行了“改引为票”、降低茶税、设立吸引湖南茶商的“南柜”等举措。左宗棠曾长居安化8年,深谙茶事。这一茶政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晋、陕、甘等地茶商的积极性,纷纷前往安化办茶,也为“万里茶路”的拓展和安化黑茶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国肇造,中国大西北茶叶市场分为六大区域,其中安化黑茶及以之为原料的砖茶、千两茶、“三尖”茶等品种,行销于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蒙古、绥远、陕西等地,并继续与苏俄进行交易,可以说占领了西北的大半壁江山。抗战军兴,原有茶路阻隔,“安化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于1939年在安化县江南坪压制砖茶,并在烽烟中开辟了“安化-溆浦-沅陵-保靖-彭水-重庆-广元-兰州”的新运输线路,缓解“西北茶荒”,并用茶叶换取前苏联的战略物资。

造福人类的神奇功效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开始,茶叶经历了“为药”、“为食”再“为饮”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直到今天,茶叶仍然保留了“为药”、“为食”的功用。唐代苏敬等编撰的《新修本草》最早将茶叶载为正式官药,这部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在木部中品卷第三十二中记载:“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淡渴,令人少睡,秋采之。主下气,消宿食……”此后,宋代的《本草图经》、元代的《汤液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等传统医药典籍中,广泛记载了茶叶令人少睡、安神、明目、清利头目、止渴生津、消暑、清热解毒、消食、去肥腻、醒酒、下气、利水、通便、止痢、去痰、疗疮治瘘、祛风解表、坚固牙齿、治心痛等功效。西医及医药化学领域的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至少300种以上的化学成分,如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茶色素、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等,而且这些化学成分都有其药理作用。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用茶汁来预防鼠疫,今天的许多心脑血管保健品和药物中都含有茶叶提取物,商家还将茶叶提取物开发为防龋齿牙膏等日化用品。尽管如此,茶叶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仍然没有被现代科学完全认识,茶叶在现代中西医学及保健中的应用仍需大力开发。

安化第一茶厂

安化黑茶是一类特殊的茶类,它在黑毛茶制作过程中通过渥堆的方式进行前发酵,同时在存放中继续后发酵。现代研究者普遍认为,在渥堆和后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中固有物质的转化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安化黑茶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保健功能。可以说,是渥堆和发酵这只神秘之手,掌管着安化黑茶神奇风味与功效之门。我国学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黑茶的渥堆和发酵机理及其独特功效的原因,但正如黑茶研究权威施兆鹏教授所说目前“尚未充分认识黑茶”。现在只能说,在安化黑茶渥堆和发酵过程中,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合等反应生成更加复杂的对黑茶品质有利的物质。其主要原因是安化黑茶中的微生物在代谢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对碳、氮的需求,就分泌胞外酶分解、转化、降解纤维素、果胶、萜烯类以及蛋白质,形成各种滋味成分、香气成分和其它功能成分。黑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胞内酶的作用,使得安化黑茶内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大幅增加,同时微生物代谢分泌的胞外酶促使酶活力的增强及新的同工酶的形成,安化黑茶内含物在这些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酶等)的酶促作用下发生茶多酚氧化、缩合与蛋白质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分解及产物之间的聚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使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糖及可溶性糖。茶叶中所含蛋白质占干物质量的15%~30%,经加工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赋予茶汤营养及“醇”的口感。此外,在一些安化黑茶制品中,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一种有着多种保健功能的益生菌,它所产生的黄色闭囊壳似细小花斑,俗称“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冠突散囊菌在改善茶叶的品质、提升抗氧化作用、抵制有害菌、提高酶的活性、调节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用。一般而言,茶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主要有七类,即茶多酚类、茶色素类、茶皂素、茶多糖类、氨基酸类、生物碱以及无机元素。但经过渥堆和发酵的安化黑茶,其内含成分与一般红绿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除“天尖、贡尖、生尖”系列外,安化黑茶一般由成熟度较高的茶叶制成,因而茶多糖的含量在所有茶类中最高、活性最强,因而安化黑茶在降低血糖、血脂,抗血凝、抗血栓,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羟基自由基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功效。安化黑茶在渥堆发酵时,其厌氧环境导致特种氨基酸的形成。如谷氨酸转化为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降血压效果,它还有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改善大脑细胞功能、改善视觉、降低胆固醇、调节激素分泌、解除氨毒、增进肝功能、活化肾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功能。安化黑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及其微生物氧化缩合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是影响汤色的主要成分。同时,茶黄素也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突变、抑菌抗病毒、改善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还可以抑制肉毒芽孢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流感病毒、牛状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等等。在安化黑茶的成熟叶、茎、梗,蕴含着比其他茶类高得多的无机元素。由于安化土壤中富硒,安化黑茶含硒水平是全国茶叶平均值的两倍,世界茶叶平均值的7倍,安化黑茶是典型的天然适度富硒茶,对增强人体抵抗力、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效果。安化黑茶中茶皂素含量同样丰富,其溶血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生育作用、抗菌作用,杀软体动物活性、抗凝活性、镇静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血压等功能均较其他茶类突出。安化黑茶以上各类有益成分,是其神奇功效的物质基础,也被广大茶人所认同。不论安化黑茶的产区还是销区,自古以来就有喝茶、收藏茶的习惯,人们用安化黑茶配制各种茶剂,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安化茶区和西北销区,长寿老人随处可见,疑难杂症相对较少,这些都有力地证实了“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但安化黑茶毕竟不是一种纯粹的药物,而是一种真正的饮料。饮用安化黑茶,首先是一种习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它和现代社会的契合,更多地表现在对“亚健康状态”和“富贵病”的调理方面。亚健康是一种非病非健康的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当今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约占60-70%,其主要表现是营养不良、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肥胖综合症、疲劳综合症等。施兆鹏教授曾经郑重建议,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应该把黑茶作为功能性饮料,以达到调理和防治的目的。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人们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从而产生的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15%~20%便秘,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由于“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预计今后富贵病在我国将更广泛。对于富贵病的防治,专家普遍开出了“粗茶淡饭益寿延年”的“药方”,而“药方”的具体内容之一,就是长期坚持饮用黑茶,特别是安化黑茶。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令人神往的安化原产地安化黑茶产地的神奇,从历史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来。五代毛文锡《茶谱》称:“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这一记载在反映安化茶质优良的同时,也揭示了茶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态好,“多毒蛇猛兽”有力地证明了古代安化优良的生态环境:首先是植被好,其次是物种丰富,还有就是土著居民对生态的保护很好。事实上,安化所属的梅山区域,从远古开始,一直是一块没有被历代王朝所征服的“化外之地”,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土著是现代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先祖,史称“梅山峒蛮”,过着“摘山射猎”的生活,形成了信奉多神、巫蛊合一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恪守“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基本理念,讲究“秋采留种、春不狩猎”,以保持生态的多样与物产的丰富,维护本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北宋熙宁年间“开梅置县”。据县志记载“当北宋启疆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这为安化茶叶自古以来的优良生态环境提供了充足的证明。

直到今天,安化的生态环境依然十分优良。植被茂密、溪流交错、沟壑纵横、群峰竞秀的安化,向来是湘中地区的“生物基因库”、“湘中药库”。全境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步溪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43个群系;植物205科678属2067种,大型真菌19目43科82属188种,脊椎动物28目78科224种。1957年,湖南省农业厅组织茶叶专家到安化调查茶树品种,于海拔978.8米的云台山一带溪谷发现了与众不同的野生大叶茶树,叶片肥大,长度竟达20厘米。1965年,在福州召开的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研究学术会议上,云台山大叶茶列入我国八大优良大叶种茶,为我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随后,政府组织对云台山大叶种茶进行普查,在云台山系周边的330多平方公里内均发现了云台大叶茶。现在,安化人更加自觉地树立了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思路,采取建设生态茶园,推进林茶、药茶、果茶套作,实现茶旅一体化等措施,促使安化在青山绿水中持续发展、绿色崛起。清代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安化人陶澍在夸耀安化黑茶时,称其“斯因地气殊,匪籍人工巧”,一语道破了安化黑茶品质的气候与地质条件保障。安化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东经110°43′07″-110°58′51″、北纬27°58′54′-28°38′37′之间,正好处于北纬30度附近神秘而奇特的地理纬度带,特别是境内约占全球总量85%的冰碛岩,很多人都认为是形成安化茶叶优良品质不可复制的环境条件,并由此而使安化成为中国两大优质茶叶带不可复制的组成部分。其中的雪峰湖地质公园位于雪峰山脉中段,地跨10个乡镇,地质遗迹景观丰富,以岩溶地貌、南华纪冰期的冰碛砾泥岩和水体地质遗迹为主体,自中元古代至晚生代地层均有分布,震旦纪南沱组冰碛砾泥岩遍布全区。这种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安化全境土壤种类齐全,土质肥沃,酸碱度适中,养分含量丰富,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独特品质的形成。在地形和气候方面,安化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63座,资水横贯县境中部,干流5公里以上的支流170条;因资水梯级开发所形成的柘溪、将军、红岩、廖家坪等数十座大中小型水库分布全县,再加上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共同形成了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益阳茶厂现代化生产车间历代茶商对安化黑茶的神奇产地也有着细致入微的体验。近年新发现的山西长裕川茶庄《行商遗要》中,就对安化黑茶产地进行了精准的记载。该书认为安化“产茶地土佳者”,包括资水南岸的“马家溪、高甲溪、蔡家山、横山、杂木界、白竹水、白溪水、马河坂、黄子溪”,以及资水北岸的“竹子溪、水天(田)坪、小水溪、龙阳洞、董家坊、雷打洞、半边山”。该书还一再叮嘱:“我号买黑茶,首重地土归正,择选产户潜心之家。预闻留心上年未摘子茶之货,必根条柔气、精力沉重,油水、色气、香味、种种皆佳,内外明亮,满碗俱青。此茶用心切买……勿惜价而弃也。”晋商总结安化黑茶量多质好的著名产地还有“六洞二溪”,即资水南岸的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条鱼洞,大酉溪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以及高家溪、马家溪两处。这些地方的茶好,也因土质好,茶叶内含物丰富,口感独特,因而茶商公认为“道地茶”中的上品。前来安化采购的晋、甘、鄂等茶商为了保证采购到“道地六洞茶”还设立了行帮组织互保……如今,安化的茶农又在追逐着一个神奇的茶业梦想,每年要建设3万亩以上高标准茶园,重点建好资江两岸“生态茶廊”、茶马古道沿线“生态茶带”、雪峰湖湿地公园“生态茶湖”和芙蓉山区域“生态茶山”,把安化建设成中国黑茶之都。

千年黑茶 品味天下


千年黑茶品味天下

安化黑茶,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古时西北地区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人们吃的大多数是牛肉、羊肉和奶酪等,不易消化,常吃易患疾病。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因而被边疆牧民视为“生命之饮”。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但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产茶历史悠久。安化野生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据此,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野茶。

安化代代有贡茶,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唐朝有“渠江薄片”,宋代有“芙蓉仙茶”,元朝有“云雾茶”,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在中国五个黑茶主产地,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黑茶中心。现在狭义的黑茶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神秘何在?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间地头,不种自生”。

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曾经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条条古道载茶马。那么,安化黑茶,到底神秘何在?

1神秘的地理环境

六亿年前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为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球含量的85%。目前世界上除南非有小面积的冰碛岩外,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堪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安化也因冰碛岩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类植物的生长,“有冰碛岩的地区必出好茶”之说正因于此。

安化地处雪峰山北段,境内峰峦叠嶂,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峰63座,最高的山海拔1622米,资水贯穿安化全境,境内溪谷纵横,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条。安化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酸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雨量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

因环境独特,安化云台山大叶茶种成为了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1965年,“云台山大叶茶树种”被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种之一。

2神秘的千年工艺

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现已入选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发酵、复揉、烘焙干燥等工艺。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发酵: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如果堆温过高则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堆均匀。堆积12-18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堆使黑毛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80%,其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然后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因许多人不喜欢松烟香,现不少企业改用日晒方式来干燥黑毛茶。

6、下焙入库:黑茶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黑毛茶特点:叶张宽大,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香味醇厚,具有扑鼻的松烟香味,叶底黄褐。

安化黑茶迈向万里茶道新长征


安化黑茶迈向万里茶道新长征

泰山极顶看大世界,安化黑茶迈向万里茶道新长征。

10月22日,安化黑茶通过政府组织行业抱团品牌领头的方式开启了安化黑茶“走出去,引进来,创品牌,看天下”的又一大动作--重走万里茶道登泰山行.将拥有世界茶王之称的安化万两茶抬上泰山极顶。真功夫比众家之长,大英雄怀众生天下.安化黑茶特别是安化千两茶将“中华功夫”融入其中,制作过程中摘如“拈花手”、揉以“云手”、以“易筋经”发酵、七星灶炼“九阳神功”,再以扛、压、踩、绞、捶等外家功夫打造铜皮铁骨,又经七七四十九天晾晒净其心智方成,实为内外双修之“高手”。但侠之大者必先自正其身,后心怀天下。茶为国饮,湖南为先。心怀天下是湖南精神代表,这次登泰山是为百姓健康作宣传,为国泰民安作祈福,也为共同打造世界的民族品牌做行动,为侠之大者也。万里茶道南起安化,经蒙古、俄罗斯远赴欧洲,是中国茶人用两手创造的神话,是古今湘商用双脚丈量出的奇迹。今天安化黑茶产业再次抱团重走万里茶道,不管结果如何,精神必扬。

谋事在人,行必有果,走出去,走向世界,这就是希望。

10月23日,白沙溪至武汉论万里茶道新道路。

10月25日,白沙溪河南推荐。

10月29日,登泰山极顶展世界。敬请收看。

十年匠心铸精品——《安化茶香飘万里》


十年匠心铸精品——《安化茶香飘万里》

湖南省梅山剪纸项目传承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益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安化县梅研会副会长向亮晶创作了一套剪纸大作---《安化茶香飘万里》。

该套作品共3件,每件全长41米,高1.13米。作品以连环剪纸长卷形式创作,长卷中的每一个内容相互连接,将图案和文字剪刻再同一画面,既可展开欣赏,又方便卷抽收纳。

向大师说完成一件优秀的剪纸创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十足的匠心,持久的恒心,必胜的信心。十年磨一剑,向大师从2008年开始设计,经过反复的推敲,最后定稿为《安化茶香飘万里》。作品分为《安化茶香序》《黑茶的霸气》《红茶的洋气》《绿茶的仙气》《擂茶的客气》《茶香飘万里》六个连环画组,每组五幅,共三十帧画面,外加完整的标题图案。

整幅作品花了2个月时间制作剪纸小样,组织数10人历经700多个工作日潜心制作完成。

整幅作品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内涵,反映了安化地方文化特色。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9月份,向大师将其中的一件作品捐赠给了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捐赠作品将存放中国黑茶搏物馆展出,供游人欣赏。

安化黑茶,一品千年


安化黑茶在历史长河中的漫长积累过程,同时安化黑茶的功效价值、生长环境、工艺流程、冲泡过程,以及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作用,更体现了安化黑茶能百年收藏、越陈越香的特别之处。

冰碛岩

冰碛岩是世界稀有的石种之一,其色泽为灰褐或暗褐,质量重,坚而脆,内夹杂有砂石或其他生物化石。由于产生年代久远,冰碛岩亦被称作长寿石、吉祥石,含锌硒等人体所紧需的微量元素。据考证,安化是世界上冰渍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整个地球含量的85%,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及规模和岩石质量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

世界上只有安化的茶叶生长在冰碛岩地貌上,其含硒量高于世界茶叶平均水平7倍,也只有安化黑茶才能溢出特有的香甜滋味,喝下一口,久久不能忘怀!

七星灶

七星灶是安化黑茶特别是天尖黑茶不可或缺的一道烘焙工艺,没有七星灶,就没有安化黑茶特有的烟松香味,也就无法品味其流传近千年的纯正滋味,这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金花茶

金花茶,金花茯砖。金花黑茶中的金花,其科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湖南农大刘仲华教授已在分子水平上论证金花具有减肥去脂降血糖等功效。

金花的生成技术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早些年,日本,韩国多次有人到安化,企图窃取金花的生成技术,由于我国政府的严格保护,始终未能得逞,由于金花的各种功效,在日本茯茶称为瘦身茶,在韩国称为美容茶。

雪峰山水冲

安化黑茶冲泡流程讲究天然山水或井水冲泡,这样茶更加纯正,或者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返璞归真茶。

九重工

九重工,是说安化黑茶必须经过九道加工工艺。

一重采摘;二重杀青;三重初揉;四重渥堆;五重复揉;六重烘焙;七重筛分;八重压制;九重发花。其中每重工艺中还有很多重复杂的技术,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工艺在6大茶类中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

茶马古道饮

茶马古道饮,早在唐朝,安化茶人就开辟了从安化顺资江水路下洞庭,经汉口长安包头至今天的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其分支从包头经陕西运往新疆蒙古等地,为了方便运输,安化人将茶叶压成砖,做成卷(千两茶),打成包(天尖一包为50斤)置于马背,运抵恰克图,为中俄边境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万年藏

安化黑茶有一个说法,叫可以喝的古董,因为这是安化黑茶的特质决定的,可以存放收藏百年,而且越陈放越香,越陈越好喝,这样价值也越大。2005年,央视二套鉴宝栏目对一位陕西茶商存储的一篓1953年的一公斤安化天尖进行了验证鉴评,拍出48万元的天价;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上,奥运纪念版千两茶以200万元的价格被神秘夺走,堪称茶王。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万里茶路 千年黑茶》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