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制作流程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的制作流程 青茶制作流程 绿茶制作流程

【www.cy316.com - 茶的制作流程】

黑茶最具特色的工序是初制过程中的“渥堆”发酵工序以及“松柴明火”干燥工序。如果没有这两大工序,就不能称之为黑茶。大多数湖南黑茶现在仍然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技术性强,某些茶品的工艺世代沿袭。没有对外传授,这样,更使安化黑茶充满了某种神秘感。在安化黑茶的加工工序中,有很多细节是非常讲究的。如七星灶的烘烤法等。这只是黑毛茶的制作部分。后期还有精制工序,包括挑拣、装袋、控制温湿度来发花等。天尖经过七星灶的烘烤,使口感具有松香的味道。

前期黑毛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01/杀青:杀青分为手工和机械杀青两种,现在多为机械杀青。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利用高温蒸汽将茶叶均匀杀青。

02/初揉:杀青后趁热揉捻,将茶叶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宜轻压、短时、慢揉。

03/渥堆:此工序最为关键,也是黑茶色香味形成的重要环节。此时选择较暗、洁净的地面,渥堆高度一般不超过一米,表面覆盖湿布或蓑衣等物。温湿度都很讲究,过干则需洒水,过湿则翻拌。当看到茶叶已经变得黄褐,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闻起来青气也已经消除,散发出淡淡的酒糟香气的时候,渥堆就已经完成了。

04/复揉:渥堆后茶条容易回松,需复揉使之紧卷,时间一般为6-8分钟。

05/干燥:传统上,黑茶的干燥采用的是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此时需用特制的七星灶,进风口用砖砌成七个孔,烘茶坑分大中小,下以松柴明火烘焙。烘焙时茶叶色泽渐渐变为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这样,黑毛茶的制作才算完成。

安化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黑毛茶经蒸压装篓后称天尖,蒸压成砖形的是黑砖、花砖、青砖或茯砖。

前期黑毛茶还需要通过精制工序以达到其特有的风味。很多茶人都知道益阳茶厂的茯砖,就具备特别的风味。这是其他厂很难比拟的,其秘诀就在于精制过程。他们在15-20天的发酵时间里掌控了最佳的温湿度,这些精细的制作,如掌控拼配的比例、压制的松紧度、水分等等使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精选阅读

黑茶的制作流程,黑茶的制作工艺 


黑茶一般都采用比较粗老的茶青,采摘晾晒后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初制工序加工而成,渥堆是决定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

茶青采摘,获取制茶原料是前提,具体的采摘方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品种可能有所差异。

2、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 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杀青能杀匀杀透。

3、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黑茶渥堆

4、渥堆

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5、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6、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干燥判断标准: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安化黑茶如何制成?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


安化黑茶是黑茶的一种,它是采用大叶种茶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制成的黑茶,具有特别的松香味道,品尝起来有点涩。那么,安化黑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是通过高温把酶活性破坏掉,安化黑茶的杀青过程可以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因为黑茶的原料粗老,为了让杀青均匀,把雨水叶,幼嫩芽的叶子和带露水的叶子去除,通常是按照10:1的比例洒水,机械杀青是通过锅温进行闷炒抖炒,手工杀青是通过高温快速炒的方式。

2、初揉

初揉是在杀青后热的时候揉捻,揉捻是要把粗大的茶叶揉成细条,揉捻的要轻,速度要揉,短时间揉捻,控制在15分钟就可以了,把茶叶揉成条粗老的叶子变成叠皱即可。

渥堆

3、渥堆

渥堆的温度在25度左右,湿度则是保持在85%以上,渥堆把握得好,会令黑茶色香味俱全,选择干净的,背对窗户,不要被阳光照射的地方,在渥堆的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防止烧坏茶坯,当叶色变黄褐,青味没有,散发甜酒的香气,茶的表面层有水珠,叶片没有多大的黏性,带有竹青色和透明时渥堆程度就适合。

4、复揉

复揉是在把渥堆适度茶坯完成后进行,复揉的时间在6到8分钟,复揉是要把茶条卷紧,从而改进茶叶外形。

5、干燥

在复揉后进行干燥,安化黑茶是用松柴火烘焙,采用烘焙专制的七星灶,当茶叶的是带油黑润,还有松香味道,黑茶的制作就可以完毕了。

在对安化黑茶进行不同的加工,就会形成安化黑茶的三个品种“三尖”、“三砖”、“一卷”。上述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碧螺春的制作流程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特点: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初到安化访黑茶:详解安化黑毛茶制作工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湖南黑茶”这几个字眼,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是彻底隔绝的。直到2009年,走进普洱茶行业,才慢慢有所耳闻,但是生活在云南,因为普洱茶的强势,令湖南黑茶完全没有容身之地,整个云南没有任何一家茶叶店是专卖湖南黑茶的,对于黑茶的认识只能通过外省的茶博会。这次能够以记者的身份回到家乡采访黑茶,我比往常更加兴奋。

几经辗转,到达安化县——湖南黑茶的核心原产地。这是湖南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属于益阳市,以湖南省的版图来看,安化在“侧面人头”太阳穴的位置,在湖南四大水系“湘、资、沅、澧”之一的资江岸边。在2007年以前,这个小县城几乎不为大众所知,2007年后,伴随着普洱茶的大起大落,同为后发酵茶的湖南黑茶也借势从边销转内销,广大的消费者才开始知道,有这样一种茶,看起来其貌不扬,粗枝大叶,尽是茶梗、老叶的,可喝起来还挺好喝,还有不少保健功效,而且也有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的特点。

说安化因茶而兴一点都不为过,对于安化黑茶的历史,官方的说法是“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而清朝以后,黑茶的生产几乎从未断代,延续至今,只是长久以来,黑茶是作为“边销茶”主销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在古代,黑茶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商品,在近现代,黑茶是国家稳定边疆民族政策的战略物质。湖南黑茶一度稳坐边销茶产量的第一把交椅,只是边销茶是计划专供,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在内陆的消费市场,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产值都是很低的,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所以,安化长期带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19850年,根据杨开智先生提供的图样,修建的木制茶仓,在安华茶厂内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

到安化的第一天,陪我吃饭的有个90后小伙谌寰宇,是安化茶厂的员工,也是土生土长的安化人,所以我一直打趣地问他:“你18岁以前安化如何如何。”因为小谌18岁正是黑茶开始转内销的时期。小谌很开朗,他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我18岁以前,安化县城很破,像个小镇,楼房都没有几栋。”“我18岁以前,安化都没有几家茶庄。”“我18岁以前,家里人都不怎么喝茶,一般只有乡里人会自己做点茶,装在猫儿篓里挂在火塘上,家里有人头疼脑热、肠胃不舒服的时候拿下来喝,效果很好。”“我18岁以前,这一片都是山(老城区隔江对面的新区)。”……而现在的安化呢,走到哪里,似乎都无法摆脱黑茶的影子。

安化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江,县城以及大部分乡镇都是沿资江两岸而建,县城不大,只有沿岸两条纵向的主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黑茶品牌的形象店,甚至还有以黑茶为主题的商业广场,规模宏大,罗马式的建筑为这小城增添了一分时尚的气息。而茶厂则分布在安化的各个镇上,几乎每一个镇都有数十家茶厂,据统计,整个安化县生产黑茶的茶厂已经超过了200家。连接这些乡镇的道路边上,同样是茶庄林立。这样的密集程度,是我从未见过的(没有去过安溪,不知能否匹敌)。至2013年止,湖南黑茶的产量已经达到5.3万吨,据说今年有望突破6万吨,数字直逼普洱茶。

黑茶的原料是以安化境内生长的云台山大叶茶(群体种)为原料所制成的黑毛茶。以高马二溪、六洞、云台山、芙蓉山等地的品质最佳。旧时称安化境内的茶为“道地茶”,境外的茶称为“外路茶”,品质次之。虽然同样称为“大叶种”,与普洱茶不同的是,黑茶的原料从茶树品种上来看,属于中小叶种的灌木种,所以茶叶的内含物质方面不及云南大叶种丰富。以至于喝惯了普洱茶的我,再喝黑茶会觉得过于清淡,耐泡度就更不用说了,而安化本地人也和我说,他们喝不惯普洱的“重口味”。其实,茶无优劣,在于个人是习惯与口味罢了。据统计,目前安化全县茶园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干茶年产量为300kg/亩。虽然黑茶近些年的产值成倍增长,但是黑毛茶的价格不算太高,个位数的价格不在少数,二三十元一公斤的已是好茶,只有少许原料上百元一公斤,而中小叶种的茶树树龄有限,一般只有几十年,基本不可能有类似普洱茶区那种成片生长,有一定产量的古树茶。即使黑茶已经在小范围内玩起了“山头茶”概念,也不过是知名茶山的台地茶而已,比如高马二溪、云台山。所以,在茶厂里是看不到从鲜叶到黑毛茶的生产过程的。茶厂都是直接从茶农手里或者初制所、毛茶供应商手里收购黑毛茶,几家大厂也都有数以千吨的黑毛茶储量。

安化茶厂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王大量向我详细介绍了黑毛茶的制作过程:黑毛茶的制造工艺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

1、杀青:由于黑毛茶鲜叶原料粗老,含水率低,叶质硬化,杀青时不容易杀透杀匀,所以在杀青前对鲜叶原料一般都要进行洒水处理。杀青程度以叶色由青绿变为暗绿,青气基本消失,发出特殊清香,茎梗折而不断,叶片柔软,稍有粘性为度。

2、初揉:作用主要在于揉破细胞壁,使茶汁附于叶的表面,为进行下道工序创造条件,并使叶片初步成条。揉捻程度以较嫩叶卷成条状,粗老叶大部分折皱,小部分成“泥鳅”状为准。

3、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与普洱熟茶的渥堆有两大区别:黑茶的渥堆是在揉捻之后、干燥之前进行的,利用茶叶自身的水分进行发酵,而普洱茶是用干燥完成后的晒青毛茶进行泼水渥堆发酵;再者,普洱茶的渥堆时间一般在45天左右,而黑茶的渥堆时间前后不超过3天,从发酵程度来说,普洱熟茶是高于黑茶的,又因为茶树品种的区别,黑茶也最适用于这样的发酵方式。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干燥:在传统的黑毛茶制作工艺中,渥堆、干燥、复揉其实是循环进行的,一般要循环三次。第一次渥堆约摸20小时,接着进行首次干燥,大约三分干即可,后再继续渥堆约摸15小时,再进行第二次干燥,大约五成干,再进行第三阶段的渥堆,约要30个小时,最后一次的干燥就得上七星灶,经过松木明火烘焙出黑毛茶。

安化黑茶三尖制作秘密


三尖茶介绍

天尖、贡尖、生尖在湖南历史上被称为“三尖”茶,是湖南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滋味醇厚,品质稳定,是湖南成品黑茶中的佳品。“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最古老的包装方式。

“三尖”茶滋味清醇,口感甘润爽滑,有独特的松烟香。西北人食用羊肉后,饮用此茶,感到特别舒爽;南方人在饮酒后,饮用几杯“三尖”浓茶后,倍感舒适清爽,即使积食腹胀,只要几杯浓浓的“三尖”茶下肚,便可无忧,且长期饮用,具有减肥功效。“三尖”茶既可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也适合制作奶茶。

1、品格规格

天尖外形条索紧结,较圆直,嫩度较好,色泽黑润。内质香气纯和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黄褐尚嫩。贡尖条索粗壮,色尚黑润。香气纯正带松烟香。生尖外形折片多于条索,色泽较花杂,汤色稍暗。香味平和显粗淡,叶底黑褐。

2、加工工艺

天、贡、生尖加工技术较为简单,原料经过筛分、风选、拣剔、高温气蒸软化、揉捻、烘焙、拼堆、包装等工序,即为成品。

天尖以一级黑毛茶为主拼原料,少量拼入二级提升的毛茶。贡尖则以二级黑毛茶为主,少量拼入一级下降和三级提升的原料。生尖用的毛茶较为粗老,大多为片状,含梗较多。

另外有芽尖、捆尖等湘尖类茶叶,芽尖较天尖茶叶等级及茶叶品质更好。

安化黑茶工艺制作过程


安化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制作过程如下:

一、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 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

二、初揉:黑茶原料粗老,待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三、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四、复揉: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五、烘焙:茶坯经过渥堆后,解决复揉并及时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有别其他茶类,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判断标准: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

六、自然晾置:我们称自然晾置干燥法为传统干燥工艺,现在黑砖仍采用这种传统工艺,茶叶踩压成包压制成形后,置于阴凉通风之处,10-15天时间。千两茶百两茶等则用日晒夜露49天的干燥工艺,让水分缓慢干燥。

黑茶品类丰富,从早期的篓包散装茶到后期的全手工捆压而成的千两茶,再到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天、贡、生尖茶,可谓是琳琅满目,花色齐全。近年来各种不同级饮、品味风格的新型的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惠明茶的制作流程


惠明茶的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采回后进行筛分,使芽叶大小、长短一致。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揉条、煇锅4道工序。鲜叶稍经摊放,即行杀青。杀青在锅中进行,锅温200℃左右,每锅投叶量500克。

杀青后期逐步降低锅温,在锅中边揉条,边抛炒,当茶条初具弯曲时,改用滚炒与抛炒相结合的手法整形,此时锅温再度略升,以有利于茶香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再在锅中煇干。

制作惠明茶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制作时先将芽叶于铜锅中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搓揉,然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缩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汤色清澈明绿。

惠明茶的相关文章:

1惠明茶的历史渊源。

2惠明茶的生长环境。

4惠明茶的获奖记录。

5颂惠明茶古诗一首。

6惠明茶的历史传说。

7惠明茶的相关事物。

8惠明茶的茶史追溯。

9惠明茶的品质鉴赏。

10惠明茶的民间历史传说 (一)。

11惠明茶的民间历史传说 (二)。

黑茶普洱茶饼是制作工制及流程


传统普洱饼茶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开始生产至今,饼圆寓意团圆,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故而七片一筒,七子饼普洱茶之名由此得来。

普洱散茶按照原料的粗细、大小、长短等分出等级,根据产品需求,使用不同的压制模具,压制出饼茶、砖茶、沱茶、金瓜茶等紧压茶。

压制普洱茶饼时,将选好的原料放入蒸筒中,使散茶在蒸汽作用下变柔软,再将蒸软的茶叶倒入特制的三角布袋中用手轻揉定型,收紧袋口,紧结于底部中心,放入特制的圆型茶模具中,压制成四周薄而中间略厚,直径宽约七八寸的圆型茶饼,既为传统普洱茶饼。

称茶

传统普洱紧压茶,一般分为面茶、芯茶、底茶三部分。面茶最细嫩,底茶次之,芯茶相对前两者较粗老。故不同的茶叶会同时分几个原料来称重。

蒸茶

将称好的茶叶按底茶、芯茶、面茶的顺序倒入一个铁皮制成的圆桶内,放入内扉,将装有茶叶的圆桶放到特制的蒸汽设备上方蒸软。

装茶

将蒸软的茶叶放到一个定型缝制的布袋内,裹口做型,定出紧压茶的基本形状。裹口做型是个技术活,要做出饼形圆润,厚薄适度、均匀,窝心端正的外形美观的茶饼,不是一件简单事。

压制

布袋装茶叶做型完毕后根据不同要求,放入机械压制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根据不同形状的紧压茶,调整压制的压力、时间、次数。普洱饼茶一般使用“机械压制,石磨定型”的独特成型方式。机械压制使茶叶内含物质得到适度的释放,再用石磨定型,使得成品茶饼松紧度适中,茶饼由内到外的空间密度均匀。

剥饼

把压制成型的紧压茶摊凉之后,从布袋中剥离出来,整齐的摊放在晾茶架上。

干燥

产品压制成形后,一般放在晾茶架上阴干1-2天,再进入烤房低温干燥,烤房温度维持在40度以下,阴干的时间及进烤房的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而定。

包装的茶饼

普洱古茶在压制过程中使用“机械压制+石磨定型”的好处:这样成型的产品外形美观,饼形饱满,条索清晰可见,冲泡时内含物质释放适度且均匀,香气、口感表现饱满,内质稳定。茶饼松紧度适中,由内到外的空间密度较均匀,在后期的转化更加均匀,保证了茶饼陈化后茶汤口感的一致性及稳定性。

武夷岩茶解制作流程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嫩芽底叶

1 茶叶品质除了品种以外,还要看制作水平,最终才能体现茶叶的品质高低。

选叶

2 武夷山的古老茶品种应该是水仙茶,在武夷山脉一带甚至整个福建境内,水仙茶的种植面积最大。 水仙茶叶大(比佛手小)、厚、适应面广。所制成品茶滋味醇厚、花香悠远、回甘通透。

3 由于历史久远,水仙茶很多老枞还在产茶。原生态状态下生长的老枞水仙茶更是制茶、喝茶人的钟爱,人们往往把被虫咬过还带着虫眼的茶青当做原生态和野生的标志之一。

4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制作,区别于台湾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

5 一些讲究的制作也用手工制作,具体体现在做青上。 让茶叶的苦水走失,达到突出香气、滋味的目的,通常人们把这个过程叫萎凋或者做青。

萎凋是洋气一点的说法,老百姓爱用做青的说法,因为青是做出来的,一泡茶的好坏,往往是靠人工控制的结果。意思是把鲜叶的青做掉,使茶叶呈现刚刚好的状态。 做青过程中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繁复。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可以让水分走失更快,但走失太快,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等青的目的是让水分走失的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这些“做”的过程非常仔细,是实现好茶的制作关键环节。

6 做青的诀窍就是“看青做青” 要根据茶青的转化因素来决定摇次数,摇速度,摇多久,等多久等等,还要根据天气、湿度原因决定怎么摇。

7 大部分人采用机械摇青的做法,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大量生产茶叶,缺陷是茶叶在机械运动中比较难控制,尤其对茶叶大小发酵的均匀程度容易失控。尽管机械已经有了很大改良,速度的快慢,次数都可以控制,但总难避免茶青的磨损不均现象

8 做青好了以后,武夷山人把茶叶堆放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让茶叶的滋味醇和,这个时间比较短暂。

9 我们用薪炭加温的办法,比现在很多人采用的油燃和气燃方法不同,我过去把手放在烟处熏了一会儿,发现烟是香的,这种透着香的烟恐怕也是不一样的木材才能达到的效果。 武夷山茶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这小异也许就是区别与他人的秘方。

10 果然,炒锅里透出阵阵芳香,诱人垂涎。

11 乘热揉碾,看似做型,其实揉碾过程让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也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12 烘干茶叶仍然用柴火,香味也是很好。

13 烘干技术看似简单,其实用多少温度把茶叶焙到几成干燥,是有讲究的。 武夷岩茶通常都用复焙方式使茶叶更具耐力,挂杯香、杯底香、汤底香通透,这些都是复火焙茶的功效,所以在初焙时用多少火功是比较讲究的。

14 初焙毛茶样品

15 薪炭复焙示范

君山银针的制作流程


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杀青

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

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于,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

复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倍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贮藏

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中国十大名茶之君山银针的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君山银针简介。

2君山银针详细介绍。

3君山银针的历史渊源简介。

4君山银针的特性特点简介。

5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简介。

7君山银针是什么时候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8君山银针的历史传说。

9君山银针茶质鉴赏。

10君山银针的历史渊源。

11颂君山银针茶之汲君山柳毅水试茶于岳阳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