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整理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器的选择 茶器都有哪些 茶盘茶器摆放

茶器的选择。

1、 置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 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 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 涤洁器

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小编推荐

超详细的茶器知识


超详细的茶器知识

喝茶怎么能少了茶器,但茶是有道,这道中器也是繁琐的紧,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份很详细的茶器知识让大家了解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茶器

2、理茶器

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 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 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 涤洁器

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这就是关于茶器知识,虽然内容不少也算详尽,但只能说入门大家有兴趣可以多加了解互相讨论。

茶类品鉴知识整理:(二)干茶品鉴的标准


(一)干茶外形评语(嫩度、条索、净度)

细嫩:叶芽细嫩,显毫。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嫩度低于细紧,结实有锋苗,身骨重。

紧实:紧结重实,嫩度稍差,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条索粗大,稍感轻飘。

心芽:尚未发育开展成茎叶的嫩尖,一般茸毛多而成白色。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茸毛称“白毫”,芽尖多而茸毛浓密者称“显毫”,毫有金黄、银白、灰白等色。

细紧:条索细长卷紧而完整。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身骨: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为好茶。

重实: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一般是叶厚质嫩的茶叶。

匀齐: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等相近。

光滑:形状平整,质地重实,光泽发亮。

扁平:扁直坦平。

短碎:面长条短,碎末茶多,无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丝筋显露。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嫩度差,色泽露黄。

(二)干茶色泽的评语

墨绿:色泽深绿泛黑,匀称光滑。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色泽绿中带灰。

铁锈色:色泽深红而暗,无光泽。

青绿:色泽绿中带青,光泽稍差。

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为优质乌龙茶的色泽。

青褐:褐中泛青。

乌润:色黑而光泽好。

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

猪肝色:色泽红而带暗,像猪肝的颜色。

棕色:色泽棕色带红,叶质较老。

(三)七大茶类干茶外形评点:

茶器选择有它独有的道


器为茶之父,关于器的选择,有好多玄而又玄的理论,不去管他,只要简单记做下面几个原则,八九不离十。

一、器之质地粗细与茶之发酵和新老程度成正比

也就是说,发酵程度越低的茶,宜用质地细密的器物,如绿茶宜用青瓷或玻璃器皿,乌龙宜用泥质较细的紫砂,黑茶宜用粗陶或泥质较粗的紫砂。是因为,质越细密,越容易将发酵程度低或不发酵的茶的温润体现出来。而粗陶,能吸收老茶异味,所谓水过砂则甜,有助老茶浊气散发。

二、器形之高矮与茶之老嫩成正比

原则上,越老的茶,由于不怕焖,宜选择高深的器皿,如紫砂中的秦权、汉铎等,能将老茶的茶性很好地逼出来。而细嫩的茶,如绿茶,宜选择无盖或浅腹的的器皿,才不会将嫩芽焖坏。按这个标准,嫩芽做的红茶,如金骏眉,虽然发酵程度高,由于细嫩,宜选择浅腹的紫砂。

三、香气多少与茶器质地粗细成反比。

以紫砂为例,以香气见长的茶,如乌龙茶,宜选择泥质较细的紫砂,香气不宜散发。而香含在茶汤中的茶,如普洱,宜选用泥质较粗的紫砂。

四、当你无法选择时,盖碗是万能的替代品

由于盖碗的可控程度高,如通过盖之开合,可散可闷,来适应不同老嫩和发酵程度的茶;通过观看汤色,判断茶汤浓淡,决定出汤时间等等。当你无法备齐各种茶器时,盖碗是必不可少的泡茶用具。

茶器选择有它独有的道,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常用的四种供参考。

什么茶器最配凤凰单丛?


清晨六点,老街巷尾。红泥小炉、三杯一壶。毫不夸张地说,在潮州城内,随处可见“凑茶脚”的潮州人。这一切,均早已融入了每个潮州家庭的生活滋味。但更为准确地说,一把红泥壶,一泡凤凰单丛,沁润的则是怀旧潮州人的血液和灵魂。

在拥有漫长历史的潮汕工夫茶历史中,潮州手拉壶之于凤凰单丛,似乎有着宿命的绑定。坯薄、身小、耳细、口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所谓“圆非一相”,这说的就是传统的潮州手拉朱泥壶。而至于“胶己人”而言,凤凰单丛与潮州手拉壶,早已打上“绝佳搭配组合”的烙印。甚至,在老一辈潮州人心中,“泡单丛最好喝的还是用潮汕手拉壶,集香,升温快,更能把茶滋味的浑厚感泡出来。”

“以器引茶”,诠释一泡茶的特质

事实上,作为因茶而生的潮州手拉壶,与其他众多器物一般,都是生而为茶服务。器物对茶的影响,最终还是以人的味觉、嗅觉、视觉等感官为主导。借助不同茶器,能够让我们对一泡茶产生更多的理解。

这次,我们为了辩证单丛与不同器物的适配性,做了一场关于“以器引茶”的实验。在屏蔽了水、茶、人、泡茶方法等影响维度,单纯在器物中寻找,寻找更细致地体验一杯单丛茶汤的可能。

这是一场关于单丛适配性的实验

一般而言,作为茶桌上最常见的两大主流泡茶器,盖碗与紫砂都有一定的包容性。盖碗釉面的密度大,而朱泥作为顶级紫砂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此次,为了验证单丛与潮州手拉壶的适配性,我们便分别运用白瓷盖碗和潮州朱泥手拉壶两种泡茶器。在尝试相同茶水比、泡茶水温条件、浸泡时间及冲泡方式下,到底运用哪种器更能将单丛的特质凸显出现。

另一边,为了达到较为公平的呈现,我们分别选择了白叶单丛(浓香)、凤凰单丛·鸭屎香(清香)及凤凰单丛·东方红三款不同茶叶,进行实验尝试。在此过程中,我们刻意让参与实验的小伙伴们进行了盲品。即在同一款茶,不同器具的对冲上,以事先不告知茶品与泡茶器的前提下,让品饮者自行评判香气、口感的喜好。

潮州朱泥壶相比盖碗,愉悦度更甚

对冲实验结果如下

白叶单丛茶(浓香):一款特殊品种的演绎,茶汤稠滑软糯,蜜韵扎实。

瓷质盖碗冲泡:与潮州朱泥壶相比,盖碗冲泡后水含香明显,甜度更高,闻盖香气张扬。但在汤质厚度和饱满度上略有欠缺,且涩度较为明显。

潮州朱泥水平壶冲泡:相比于盖碗冲泡,其香与水的融合度更好。茶汤汤质更为稠滑饱满,蜜味浓,整体协调度更高,回甘留香会突出。焙火的火工香会较弱。

凤凰单丛·鸭屎香(清香):延续了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耗时一年,通过三次烘焙让茶叶品质稳定成熟。其中,拼配的少量乌岽老丛水仙,令茶汤韵味凸显,饱满柔滑。

瓷质盖碗冲泡:较为明显的是,香气格外高爽外露。水含香及口腔留香明显,口感更为爽快带劲。但不足之处在于,涩度也较为明显。

潮州朱泥水平壶冲泡:与盖碗不同的是,手拉壶冲泡涩度不明显,汤质显得更为厚滑。温嗅时,香气更通透、丰富舒适。

凤凰单丛·东方红:这是一款有一定年份的单丛,采用传统工艺炭焙而成。以数款陈年东方红单丛混拼,再辅以凤凰老丛拼配而成。茶汤滋味更显协调、饱满浑厚。

瓷质盖碗冲泡:滋味润滑较为饱满,但是稠感不明显。茶汤甜度显,喝完后口腔内回香突出。汤内的花香气更容易被捕捉到,但也伴随其他香,略有涩感。

潮州朱泥水平壶冲泡:整体汤厚滑饱满,汤感更稠糯,水含香丰富,有涩但不突兀。整体协调感更好,回味的香甜更为迅速。温嗅叶底香,香气通透愉悦。

总体而言,这三款茶分别的冲泡表现和区别基本较为明显:

盖碗冲泡单丛茶,香气闻起来更为外放,汤内的水含香更清晰。不过茶汤的涩感也会相对比较明显。而水平壶冲泡单丛茶,茶汤的厚度能够明显地增强,使茶汤更为稠厚,茶汤显得更软。并且,对涩度有一定的收敛作用。

另外,有趣的是在盲品过程中,哪怕是口感并不算敏锐之人,也能在一杯之后指出那杯最爱。而绝大部分的指向都在这里,不论是哪类品种、年份、香型的单丛,在潮州红泥手拉壶的呈现下,更加令人有愉悦之感。当告知其实这是由不同茶器冲泡的同一款茶时,可见品饮者脸上分明有惊艳炸开。

事实上,在相同茶水比、水温和浸泡时间的情况下,朱泥手拉壶所冲泡出来的茶更醇厚有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茶性。这与潮州朱泥壶保温强,散热慢,能够帮助单丛茶叶释放出溶出物,使之更加醇厚,密不可分。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体验茶汤香甜,白瓷盖碗可以捕捉更多;而朱泥手拉壶因材质特殊,冲泡出的茶更显醇厚,回味上也会有更特殊与惊喜的表现。最终的选择,还是要以个人喜好和习惯而定。

茶类品鉴知识整理:(三)茶汤香气品鉴的


(一)香气品评:

1.茶汤香气品评要领:

(1)最适合闻茶香的叶底温度是45℃~55℃。

(2)闻香时的每段嗅香时间最好是2~3秒,不易超过5秒或小于1秒。

(3)闻香时宜将整个鼻部探入杯内,但呼吸换气不能对着茶杯,以防异味冲淡茶香浓度。

(4)冬天时闻香速度要快,夏天可以在泡茶后3~5分钟再嗅香。

2.茶汤香气品评角度:

(1)香气高低:

纯:香气纯正,没有其他异味;

浓:香气高长,浓烈;

鲜:香气清鲜,有醒神爽快之感;

清:清爽新鲜之感;

平:香气平淡,无杂异气味;

粗:感觉糙鼻,有时感到辛涩,属老叶粗气。

(2)纯正程度: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佳。凡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嗅之必然香气高、气味正;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多的茶则香气淡薄、低沉,而且夹杂异味。

3.茶汤香气评语

甜香:香气高而有甜感,似足火甜香。

纯正:香气纯净,不高不低,无异杂味。

清香: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优雅。

幽香:茶香优雅而文气,缓慢而持久。

清高:清香高爽,柔和持久。

花香:香气鲜锐,似鲜花香气。

鲜嫩:具有新鲜悦鼻的嫩香气。

馥郁:香气鲜浓而持久,具有特殊花果的香味。

青气:带有鲜叶的青草气。

高火:茶叶加温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火香。

浊气:茶叶夹有其它气味,有沉浊不清之感。

焦气:干度十足,有严重的老火。

闷气:一种不愉快的闷熟气。

异气:感染了与茶叶无关的各种气味。

松烟香:茶叶吸收松柴熏焙气味,为黑毛茶和烟小种传统香气。

(二)七大茶类茶汤香气评点:

影响茶汤效果的茶器因素有哪些?


明许次纾《茶疏》曰:“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茶、水、器、火四者是一个统一体,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器为茶之父,茶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是通过器完成的,合适的茶器能够保证茶的药用成分最大程度分解和浸出。如同中药是通过“药吊子”熬成的一样,茶的各种药用价值是通过茶具浸出来的。茶水是最好的药,最好的药离不开器。

茶器的择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茶汤的香气、色泽、味道。这些都是通过火来完成的,这里的火主要指水温,茶器是配合温度的能量场。现代茶具种类繁多,瓷、玻璃、紫砂、陶、金属等各种不同材质十分丰富,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紫砂陶器,民间形容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变馊”。其次是瓷茶具,坚硬质密,表面光洁,吸水率低。显然,不同的茶具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质,其中影响泡茶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茶具的质地密度是关键

质地密度高的茶具透气性比较差,泡出的茶香味比较清扬,如玻璃、瓷器类茶具;质地密度低的茶具透气性比较好,泡出的茶香味比较低沉,如陶器、紫砂类茶具。所以如果茶的风格比较清扬,如绿茶、生普、白茶等,可以用高密度的茶具来冲泡;如果茶的风格比较低沉,如黑茶、乌龙茶、熟普等,可以用低密度的茶具来冲泡。常用茶具质地的密度高低排名为:玻璃、瓷器、陶器、紫砂。

茶具的保温性很重要

保温性决定于茶具材质的导热性,导热性越高,茶具的保温性越差,导热性越低,茶具的保温性越好。瓷质茶具保温传热适中,能较好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适合大部分茶叶的冲泡;紫砂陶类茶具既可保持茶的真香,又有较好的保温性,特别适合需高温冲泡的茶类;玻璃茶具则相对保温性差,适合冲泡鲜爽度高的茶叶。

茶具的散热性要注意

茶具的散热性跟保温性是相对应的,跟茶具的材质有关。这里要讨论的是茶具的器型,不同器型茶具的散热效果不同。口宽敞的盖碗类茶具,散热效果比较好,方便置茶和去渣。因此,很多人习惯用盖碗作为冲泡茶具,在冲泡过程中揭开盖子就能很容易观察到茶汤颜色及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这样既能控制茶汤的浓度又能方便欣赏茶叶。而一些紫砂壶类,则有利于保温,在对冲泡温度要求较高的,如老茶、黑茶类茶、乌龙茶等,会更有利于其香气滋味的呈现。

茶器作为品茗艺术的载体,不仅决定着茶汤的优劣,而且承载着品茶人精神享受、精神娱乐的全过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沏茶选器是一种享受生活美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实践。只有多实践,才能多感知。

马尾长柄窑出土宋元斗茶器皿


宋代各地风靡斗茶,斗茶器皿——黑釉盏,大都是福建窑生产的。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位于福州马尾区的区级文保单位长柄窑,因琅岐(闽江)大桥建设的需要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黑釉盏。从长柄窑生产的器物来看,初步估计是一处从南宋到元初,生产黑釉盏的窑址。

“自1986年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后,这里是首次进行发掘。”省考古所研究员高建斌介绍,相传这里有36座窑炉,发掘调查并没有发现这么多。

“这次发掘出土了匣钵、垫饼、支座等窑具,以及大量的黑釉盏。”高建斌说,不过这些黑釉盏胎土粗糙,釉色少光泽,精品比较少。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中,记者还看到出土的黑釉盏多数与匣钵叠烧在一起。高建斌说,这样的产品在当时属于残次品,无法销售,直接就地丢弃。

考古队员对长柄窑的发掘,选择了三个地点,在其中两个点的断崖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

据了解,这座明代的古墓有四个墓室,因潮湿,仅有一个墓室保存得相对较好,但上面的文字已经辨识不清。(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墓葬内的随葬品均为陶盅,共发现10件,均敞口,圆唇,鼓腹,圆底,器物釉色均匀,保存完好。墓室内盅的排列非常规律,从排列布局可以了解当时的陪葬习俗。

专家分析:斗茶风靡福建茶盏热销

“黑釉盏是古人比试茶叶和茶技使用的器具。”高建斌研究员介绍,他说,斗茶这种茶艺,以点茶方法进行评茶及比试茶艺技能的竞赛活动,宋代最流行。

他介绍,斗茶通常是几个人互相点评,看谁的点茶技艺更高明,点出的茶色、香、味比别人佳,“这种喝茶的方法也叫点茶法,这种方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就是现在日本中的抹。”

记者还了解到,连江定海曾发现名为“白礁一号”的沉船,沉船内装的大部分都是黑釉盏。这批黑釉盏从胎质、釉色、器形等方面分析、比较,认为是福州地区窑址的产品,尤其与亭江长柄窑及闽侯南屿、鸿尾等窑址的黑釉盏较相似。

“当时福建在宋元时期烧制的瓷器,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外销出口的。”高建斌分析,在东南亚、日本等地都有实物发现。

好茶 不仅要茶好还需合适的茶器


茶的种类有很多,要想让不同种类的茶泡的好喝,在泡茶时就要有所讲究,泡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器具,比如泡绿茶用玻璃杯,普洱茶用紫砂壶。正所谓“器为茶之父”,用对了器具泡茶,才能把茶最好的味道泡出来。这并不是在装逼,这是对茶的一种尊重,更是文化上的修养。

绿茶水中游

泡绿茶的话一般都会选用长直型的玻璃杯,一来可以观赏到茶叶在水中曼妙的舞姿,二来用玻璃杯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比较请、鲜、甜。另外,绿茶也适合用盖碗泡,盖碗有利于把绿茶的香气发散出来。用玻璃的盖碗也有玻璃杯的效果,同样可以观赏到茶叶舞动的姿态。

红茶闷闷泡

红茶适合用盖碗来冲泡,泡红茶需要一个过程,通过盖碗闷泡出来的红茶想必是极好的。好的红茶要用开水泡,用盖碗慢慢泡,把香气泡出来,从浓到淡,至少要五泡,慢慢品味。

青茶盖一盖

乌龙茶要用盖碗泡,盖碗不容易串味,能够泡出它原来的味道,口感也比较好,各方面层次分明,也便于闻香,准确评价出茶的好坏。

黑茶高温冲

泡黑茶首选紫砂壶,紫砂散热慢,保温性强。普洱,尤其是陈年普洱,需要用高温的水去冲泡,才能把普洱的魅力完全散发出来。而且紫砂能吸味,可以把不好的杂味去掉。

泡一壶好茶,要找到合适的壶,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泡茶,不仅仅是为了入味好喝,也是为了入眼好看。找到一个好壶,泡出一杯好茶,品出一种好味道,这是一个过程,更是一场修行,在喝茶中沉淀自己,品出茶香,品出人生。

影响茶汤效果的茶器因素有哪些?原因如何


明许次纾《茶疏》曰:“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茶、水、器、火四者是一个统一体,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器为茶之父,茶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是通过器完成的,合适的茶器能够保证茶的药用成分最大程度分解和浸出。如同中药是通过“药吊子”熬成的一样,茶的各种药用价值是通过茶具浸出来的。茶水是最好的药,最好的药离不开器。

茶器的择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茶汤的香气、色泽、味道。这些都是通过火来完成的,这里的火主要指水温,茶器是配合温度的能量场。

现代茶具种类繁多,瓷、玻璃、紫砂、陶、金属等各种不同材质十分丰富,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紫砂陶器,民间形容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变馊”。其次是瓷茶具,坚硬质密,表面光洁,吸水率低。显然,不同的茶具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质,其中影响泡茶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茶具的质地密度是关键

质地密度高的茶具透气性比较差,泡出的茶香味比较清扬,如玻璃、瓷器类茶具;质地密度低的茶具透气性比较好,泡出的茶香味比较低沉,如陶器、紫砂类茶具。所以如果茶的风格比较清扬,如绿茶、生普、白茶等,可以用高密度的茶具来冲泡;如果茶的风格比较低沉,如黑茶、乌龙茶、熟普等,可以用低密度的茶具来冲泡。常用茶具质地的密度高低排名为:玻璃、瓷器、陶器、紫砂。

2、茶具的保温性很重要

保温性决定于茶具材质的导热性,导热性越高,茶具的保温性越差,导热性越低,茶具的保温性越好。瓷质茶具保温传热适中,能较好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适合大部分茶叶的冲泡;紫砂陶类茶具既可保持茶的真香,又有较好的保温性,特别适合需高温冲泡的茶类;玻璃茶具则相对保温性差,适合冲泡鲜爽度高的茶叶。

3、茶具的散热性要注意

茶具的散热性跟保温性是相对应的,跟茶具的材质有关。这里要讨论的是茶具的器型,不同器型茶具的散热效果不同。口宽敞的盖碗类茶具,散热效果比较好,方便置茶和去渣。因此,很多人习惯用盖碗作为冲泡茶具,在冲泡过程中揭开盖子就能很容易观察到茶汤颜色及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这样既能控制茶汤的浓度又能方便欣赏茶叶。而一些紫砂壶类,则有利于保温,在对冲泡温度要求较高的,如老茶、黑茶类茶、乌龙茶等,会更有利于其香气滋味的呈现。

茶器作为品茗艺术的载体,不仅决定着茶汤的优劣,而且承载着品茶人精神享受、精神娱乐的全过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沏茶选器是一种享受生活美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实践。只有多实践,才能多感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