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马帮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 : 2020-11-03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马古道 马帮生活方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

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

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上的“茶生活方式”


在千年茶马古道上,地处云南思茅的小城普洱为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虽然幽深的古道已经青苔满布,马帮的足迹也无从寻觅,茶却早已渗进当地的文化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普洱产茶、卖茶,普洱人制茶、品茶,这种传统在普洱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而宋朝时期普洱已是着名的茶马市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茶即为普洱茶,就连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喝中国普洱茶的记述。

在普洱一些普通人家中,农村厅堂、宾馆大堂中常挂的匾额已经不再流行墨书,而是茶书用茶叶压成芬芳的文字,制成匾额、对联、挂画悬在客厅。老人在院落里,坐在茶树下,品着普洱茶,下着象棋,连棋子也是茶叶所制;逢喜庆、婚姻、儿女即将出世等重要场合,一些人还会到茶庄订购一桶普洱茶,仿造葡萄酒存放方式,将普洱茶在木桶里封存数年后赠与自己珍爱的人。

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凤阳乡附近,一条长约12公里的古道原封不动地封存于岁月里。行于古道中,周围树木藤萝漫布,残留着深深马蹄印的青石茶马古道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延伸。

古道遗迹的起始点,有一家茶场,茶场的原址为茶马古道兴盛时供马帮歇脚的茶庵和迎来送往的接官坊,当地人想在茶庵附近恢复建造四合院风格的接官坊,开发茶马古道体验旅游。

作为一个名词,茶马古道是晚近的产物,但是作为一条滇藏、川藏乃至国际间的茶叶、马匹等物资的交换通道,它已经横亘千余年,茶庵鸟道也曾是这条古道的名称之一。

为探访普洱古茶园及其周边居民的茶生活方式,记者从县城驱车约35公里,进入古茶树居住的困鹿山。在困鹿山十社村中,在古茶树下世代居住的还有13户人家。

54岁的村民薛金强在自家院子里摆上自己在火上煨烤的古茶,琥珀色的茶水盛于棕色的陶盏里。大家尝尝这些从几百年老茶树上摘下的古茶,这种茶我从小就开始喝了。

茶过三巡后,薛金强又走进厨房,蹲在火塘前烘烤另一罐茶,边烤边介绍道:我们平常每天都喝茶,一天只在陶罐里烤一把茶叶,喝干了以后把剩茶再放到火上烤一遍,然后续水,反复冲泡茶味还是很浓。

像薛金强这样在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古茶树和村民的玉米、南瓜、蔬菜生活在一起,百姓除了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点上。

车从困鹿山开出,转过山脚,一间名为宽宏小学的学校闪在眼前,打听之后,发现这家小学校也有百年历史。这所百年小学容纳了70余名学生,上课的内容也离不开茶叶教授《自然》课的李兴昌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提起茶叶的学问,还和学生上山采集了茶叶标本摆放在学校陈列室里。

茶马古道马帮商人几回还?


历史上茶马古道有很多条,有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北上经昆明、大理、丽江、成都进入中原,最后到北京的;还有在成都东进到江浙的;以及到丽江后进入西藏到拉萨进而翻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尼泊尔、印度的。最经典的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北上经普洱、佤寨、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拉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最后到印度新德里,全长7790公里。

在云南历史上,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以茶叶(主要是普洱茶)为主要交易商品,往返于云南与其他地区的商贸交易,史称走马帮。马帮商人被称为马锅头,其翻越千山万岭的艰险古道被称为茶马古道。最早的茶马古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茶马古道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云南历史上的经济贸易发展史。

走马帮异常艰险,除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雪山,沼泽,饥饿,疾病,寒冷外,有时还要冒着土匪抢劫以及无缘无故被杀的生命危险。

走马帮的马帮商人从西双版纳出发,马匹载着大量新鲜的普洱茶一路北上到达拉萨,交易换回毛皮玉石等,途经云南南部一个叫佤寨的必经之路。当地人有个血腥的传统习俗,在每年四月的某一天(按他们自己的历法计算),早晨第一个过路的外地人除去女人和小孩外,都要被当地人不问青红皂白地砍掉头颅,然后把头颅挂在寨子里高高的桅杆上,任凭鲜血沿着桅杆流淌,他们认为这样会驱除邪恶,昭示当年五谷丰登。据说直到云南解放,中央政府得知这一邪恶习俗后,遂下令取消。1958年,当地人把杀人改为宰杀一头牛,将牛头祭祀在桅杆上。

后人感慨马帮商人异常艰险的生活是:茶马古道路艰险,马帮商人几回还?

茶马古道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

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

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

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

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

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

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

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

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

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

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现在,我已将滇藏马帮们的生涯写成了一本小书。我想尽可能真实而有血有肉地再现出那一段历史和那一种生活,为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为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茶马古道·走进西部的“科研马帮”


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民族生活和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符号。

马帮是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大西南自然条件使水上航行成为不可能,山道崎岖险峻无法行驶车辆,而西南地区又出产虽矮小却极有耐力的山地马,这样,以“马锅头”为首领的马帮徒步运输就应运而生。

一般来说,“马锅头”既是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赶马人是锅头的雇佣劳动者,可以按成文或不成文的契约,自由地参加或脱离各个马帮。有的马帮连锅头带骡马属商号所有,有的是马锅头独立经营,受雇于顾客商家。有的赶马人仅以劳力为生,有的是自带骡马入伙,他就兼有了雇工和股东两重身份。这样,马帮就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西南马帮的存在和运作,起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他们仍在一些不通公路或交通不便的地区辛勤劳作,他们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久而久之,在马帮的赶马人和马锅头身上,就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精神特征。马帮作为大西南独有的一种经济交通方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明文化载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在西南历史上,乃至今天,都有其重大而特殊的文化意义。而茶马古道上千百年来形成的马帮文化和马帮精神也感染、激励着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自己的事业上去努力和奋斗。

云南省委、省政府注重人才、科技资源与自然的整合,通过普洱市政府建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科研模式,打造现代“科研马帮”,为西部和边疆地区引进人才、整合科技资源,为打造特色生物产业提供很好的科技开发模式。

普洱市政府通过建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组织了由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清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天津天士力集团等22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开发,组织包括院士在内的100多位博士、专家,实施“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拓展云南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学科建设平台,组建了“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科技成果+企业跟进式转化”,探索了“资源+成果+企业”的招商引资新模式,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产业开发成效明显。

组织实施“科学普洱”五个一工程,普洱市以及其他州市的普洱茶产品、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带动了云南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领科研团队,经过两年的集中攻关,相继开发出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等40多个系列产品。

“没有围墙研究院”的团队就是“科研马帮”。这个“科研马帮”的成功运行需要四个基本要素:一是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二是需要提供人才创新创业的软环境,三是要组建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四是要有具有凝聚力的科研领军人物。走进西部、走进边疆的“科研马帮”,为云南的传统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必将成为云南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科技推动力;同时,“科研马帮”为科技人才探索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模式。

“科研马帮”是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的一种科研新模式,也是高端人才利用当代科技资源、延伸科研题目、拓宽科研视野、开拓科研领域的一种新尝试。云南普洱的“科研马帮”所体现出的合作、宽容、创新、冒险以及勤勉精神,正是马帮精神的缩影和延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外人才甚至是团队,加入到这个走进西部、走进边疆的“科研马帮”,为产业送去科技,为农民送去财富,为自己实现科技创业和事业梦想!

闲话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

茶马古道上有着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有着与藏民生命生活融为一体的宗教以及藏民的善良、纯朴和美好。

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和极富灵性的石头、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

那些虔诚的朝圣者,在茶马古道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长头,纵然他们磕头磕得面额鲜血淋漓,但他们的眼神里却充溢着信仰之光……

滇藏道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而后再经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然后出境。

川藏道

它是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卢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

怒江河畔的古道

经怒江大峡谷,从大理、六库、福贡、丙中落、五里进藏。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马帮文化

由于茶马古道险峻崎岖,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只有靠人和马的徒步运输承担货运。在长期的发展中,为消除旅途的孤寂并防范路上的盗赃和劫匪,逐渐形成—个人数30-60人,马匹50—140匹左右的马胡队伍。他们在古道上南来北往,在担任着相当于现代物流业角色的同时,更促进丁各民族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也形成了古道上特有的马帮文化。

马帮的特点:

1、充满冒险精神,敢于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强盗土匪的戚胁等不稳定因素;

2、劳力劳心,每个人要懂四时节令,天气变化,要能辨别方位道路,通晓各民族语言,而且要识骡马的性情;

3,他们内部组织严密、成员分工明确,主要由马锅头、伙夫、赶马人和钉马掌人构成,赶马人绝对服从马锅头的指挥;

4、马帮的经营讲究信誉和信用,马锅头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十分干脆果断,而且说到做到,绝无戏言。只要预先交付—点定金,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这以成为他们的定例;

5、他们有着宽容、亲和与合作的精神,马帮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就是每个人的利益。在路上碰到其他马帮,大家都很亲切,遇到困难相互都会彼此帮助。他们最忌讳争抢道路,争抢草场,争抢顾客货物;

6、他们把一些新奇的商品带到各地,也把一些新的观念和思想传播进去,能够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

茶马古道流动的血液——马帮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马古道流动的血液——马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树开花红艳艳/有姑娘莫嫁赶马哥/日子好像流浪汉/一年守寡半年孀……

就像这首赶马调唱的那样,马帮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边行走,生存的压力不允许他们呆在家里过儿女情长的生活。

在云南和西藏等地,马帮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五马为一把,五把为一帮,若干小帮构成一大帮,规模可达一二百匹。马帮内有锅头、二锅头和管事,每小帮还有小锅头。而赶马人又被人们称作“马脚子”,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

《茶马古道马帮生涯》一书记录了一个曾在解放前在茶马古道上行走的马帮赵应仙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们行路的艰难和愉悦。

丽江是赵应仙马帮之路的起点,他通常在端午节过后出发,所带的货物有面条、粉丝、铜锅等,其中最大宗的就是茶叶。这些来自滇南思茅的茶叶是他的雇主“达记”派另外一些马帮去运回的。

云南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原产地之一,其特产的大叶普洱茶,深受藏族人民喜欢。明末,云南进行了17年的抗清斗争,对藏族的茶叶供应随之减少,等到清兵入滇,藏族就立刻要求恢复茶马贸易。民国以后,每年入藏的滇茶至少有一万担。茶叶从云南运到丽江之后,经重新分装,再由赵应仙运去拉萨。

每次出发前,赵应仙会翻看皇历,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他随身除了佩戴一个银质的护身符“左贡”外,还有一支十响的小手枪,这样的武器不光是要对付熊和豹子这样的野兽,还有沿途出没的土匪。

入藏的马帮会入乡随俗地穿上一身藏族服装:宽袍大袖的楚巴,用一根腰带束紧,右臂袒露着,行囊里还有兽皮帽、羊皮袍和藏靴。据说只有藏装才能适应那里的气候,也便于骑马。

赵应仙一行有二三十匹骡马,他虽然名义上是这支队伍的最高管事,但这支马帮并不属于他本人所有,他只是他所受雇的商号的代理人,负责将货物在滇藏茶马古道上运来运去,也就是说,他只管运输,不管生意上的事。此时,商号和马帮之间已经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商业关系。

马帮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带着自己全部的生活家当,一步步地丈量着丽江与拉萨的距离。他们每天早晚两次上驮卸驮,有时碰到特别危险的路段,还要将货物卸下,一趟趟背过去,以免骡马和货物发生事故。

这一路的危险自不必说,世界屋脊的地形,很多人都知道。正是这样,很多马帮虽不信佛,但六字真言却始终牢记,每当过险要地方时,马锅头都要守在一边,用树叶枝将每匹骡子都掸一下,嘴里念着“唵嘛呢叭咪吽”,说一些吉利话。

到了拉萨,赵应仙只需把货物交给他的雇主“达记”在那里的分号就可以了。他们运到西藏的茶叶大多为紧茶,一个个用竹箨(竹子上一片一片的皮)包起来。七个装作一筒,又叫“七子茶”,一驮一般有30或36筒,100~120斤。一驮茶叶在西藏能卖到70多两银子,而在丽江市场,也就20几元半开银元,合银七八两左右,价格差不多翻了十倍。

赵应仙返回时还要把分号准备好的货物带上,那些来自印度等地的洋货和西藏当地的特产能让他们再赚上一笔,有时这些东西的利润比茶叶还要高。

但是,丰厚的利润并不是马帮在茶马古道上不停跋涉的惟一理由。“我们曾调查过一个马帮,他不走茶马古道就没事儿干,在村子里东走走,西逛逛,感觉很无聊,过去他们沿途从这个村子看另一个村子的变化,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陈保亚说,“现在这种生活方式慢慢丢失也是很可惜的,我相信当初他们去走茶马古道除了挣钱以外,就像我们当年一样,除了做学术考察,很多人也都是为了去探险,看看没见过的东西。”

如今,现代交通路线已经延伸到许多地方,大量的物资以铁路、公路等方式运送到大西南一些偏远地区,马帮也随之慢慢在历史中消失了。同时,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尤其是茶马古道知名度的提高带动了旅游业,让这一地区的人们快速地与时代接轨,旅游景点林立的餐馆、商店,无不在击碎着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情结,住在这一带的人们已经不再像他们的祖辈那样闭塞,终于享受到了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生活。

“大量的茶通过现代交通工具运到西藏,马帮古道肯定会缩小”,陈保亚说,“但在半山腰或者峡谷深处,公路不容易到达的地方,马帮还在起作用,是局部的。因为对茶的需求,山里叮叮当当都在响,我们在翻梅里雪山时,用不了多久就会遇见一伙马帮。”

对于当地的百姓,交通的发达无疑是一件喜事,有谁愿意过出门就要攀岩、过河就要滑索道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在乘坐现代交通工具云游四方的时候,去要求大西南地区的人们保持刀耕火种的生活。

但是,这个逐渐消失的古道,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条商贸古道,还是一条文化之脉,沿途一些地方至今还保存着很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族语言,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画卷。在时下火热的经济大潮中,如何真正地对茶马古道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存进行保护,成了近几年很多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道在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冲突之下亟待破解的难题。2005年,有一队120匹马的马帮,从滇南古镇普洱浩浩荡荡地出发,历时5个月,行程八千里来到北京。在日行万里不再是梦想的今天,这支行走缓慢的队伍显得不合时宜,但它所传达出来的马帮对自身历史的敬意,也许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有价值。

关于本文《茶马古道流动的血液——马帮》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


一、历史悠悠的茶马古道

每次打开地图,我的视线立即会被亚洲大陆中部的奇异地貌所吸引。这里高山群峙,大江汇集,呈南北纵向,仿佛是地球母亲紧蹙的眉头。这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山脉西侧,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东边是奇妙的云、贵、川地区,南面是富饶的东南亚诸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踏上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石板上嵌有的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历历在目,欲说风尘;道旁的嘛呢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像和宗教箴言,几经沧桑。据说,有些跨越江河连接古道的铁索吊桥和圆木架成的悬臂桥,便是由马帮们的买路钱架设而成的。深山的洞穴中,陡岩下,时时可见森森白骨,我将在本书中写到的主人公赵应仙老先生当年就亲眼见过整架整架架在大树上的白骨,那是雪山洪水卷走骡马后留下的杰作。许多岩洞、道旁被火焰熏得黝黑的巨石在倾拆着无数代马帮风餐露宿、如歌如泣的传奇经历。沿途上了年岁的老人喝着酥油茶,用苍凉的声音向我们讲述着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茶马古道。

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地理上自成格局的生存空间:西、北部有雪岭大漠,东、南部临无际沧海,西、南面则是大山大江横亘。要发展,要交流,就必须打破地理环境的拘束。茶马古道作为大西南地区联接地域文化,打通对外交流途径的道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一直在想,大约二千年前西汉时的张骞出使西域时,在那儿突然看到产自中国汉地的邛竹杖等等,会是怎样的惊讶。他据其实地见闻,提出:在陆路交通方面,除了从敦煌至哈蜜,由天山南北两路过葱岭、大月氏、大夏等地这一通道外,在西南还存在另一条对外交通途径。于是,雄才大略,个性豪强的汉武帝于公元前109年、105年两次用兵云南,征服了阻挠他实施交通印度计划的昆明夷,大理、洱海一带也随之归顺,使古道一带的地域第一次纳人了中央王朝的势力范围。而其实,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藏族先民及氐羌族系中的各族群已经分布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带,各族先民之间已经由山间谷道来来往往,并已存有共同的文化因素。及至唐时,樊绰在其《蛮书》中就清楚提到了由滇入吐蕃的道路,以后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云南本是山茶科植物的家乡,是茶树的原产地。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巴达山及勐腊县易武、象明山区以及思茅一带发现的一批家培和野生的被人们称之为茶王树的大茶树证明了这点。它们的树龄在800年以上。1980年在巴达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初步鉴定树龄达1700年。而据历史文献载,1,200多年前南诏时的银生、开南节度辖区(即今云南元江以南地区)内已盛产茶叶,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产地。

也就在这一时期,生息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古代藏族逐渐兴起,向东发展的一支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麓、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据藏族典籍载,他们已经获得许多中华内地的名茶。茶叶一经传入西藏,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顿使它成为肉食乳饮的藏民的生活必需品,上至王公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竟相争求。于是,一地产茶,一地需茶,联系两地之间的茶马古道便应运而生。这正如丝绸之于丝绸之路。

二、流动的血脉

中国大西南区域山高水急的自然条件使水上航行成为纯粹的恶梦,而山道的险峻曲折,又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只适合马帮的徒步运输,这也正形成了茶马古道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完全是一条用人和马的脚力踩踏出,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躯辅就成的道路。

大致说来,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这么两条:一是从云南的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在两条主线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蛛网般密布在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息息相关地联络在一起。1990年,跟着都吉赶的马帮在滇藏川大三角区域一趟100天走下来,我才真正领略到茶马古道的魅力。那异常险恶的生存条件,那长达数千公里,来往一趟需耗时四五个月的漫长旅途,造就了马帮们为人称道的冒险精神,这种冒险不只是拿生命财产作孤注一掷,而且需要非凡的胆识、坚韧的毅力、勇敢的气魄和卓越的智慧以及亲密无间的合作等等一系列美德。马帮身上不乏这些东西。这也正是茶马古道的迷人之处。

当然,马帮们冒死来往于茶马古道,主要是为了贸易获利。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总得进行相应的贸易交流,于是,为了丰厚的经济实利,马帮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卓绝的抗争,翻越千山万水,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往来供需各地,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马帮运输的壮观景象。这正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所录藏族古谚唱道的:来往汉藏两地的牦牛,背上什么来西也不愿驮,但遇贸易有利,连性命也不顾了。就是这千千万万马帮抛家别子,风餐露宿,常常逾年不归的来来往往,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一步一步踏出了一条山道,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生命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成力中国与外面世界沟通的又一条通道。这些马帮集中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往往就成了后来的城镇。

过去我们对经济需求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认识得太不够了。在民间,这样的相互交流要比官方记载或人们所想象的丰富得多。

三、古道隐苍茫

1992年初,我来到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重要集散地并作过勐腊县(镇越县)府的易武镇。从镇长任上退下但仍在主持地方志编撰的张义先生,给我讲述了他少年时候亲眼所见并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由于滇西抗战的影响,茶马古道被长期阻断,藏族地区严重缺茶,战争才一结束,来自中甸、德饮的藏族马帮就蜂拥而至,一个马队就有一百多匹牲口,将六大茶山的茶叶搜罗一空,甚至连多年的老茶叶也全部买走,他们付的藏银洋多得无法计数,只好堆码在桌面上一摞一摞地数个大概,油灯下,那些沉甸甸的银洋压得桌子吱嘎作响易武及思茅一带的人们都把马帮来往的道路称为茶叶之路,许多路段都由当地有名的茶庄茶号出面出钱,修桥铺石,在山间密林中蜿蜒伸展,直达远方。这些路至今仍在。

其实在宋代,茶马互市已经成为汉藏间的一件大事。及至元世祖忽必烈由西昌、丽江奔袭南诏,进一步打通了滇、川、藏间的道路,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明、清两代,茶马互市有了空前的发展。明末,云南各族人民进行了十七年抗清斗争,因战乱,对西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一俟清兵人滇,达赖喇嘛立刻遣使要求恢复茶马贸易。据载,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6年),滇茶销西藏就达三万担!滇藏山道在那时已名正言顺地成长为一条茶叶商道。

至民国年间,据《云南边地问题研究》记载:普思边沿的产茶区域,常见康藏及中甸阿墩子的商人往来如梭,每年贸易总额不下数百万之巨。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的茶马古道是如何的繁忙和热闹。抗日战争中后期,这条古道更成为中国大西南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商道,难以计数的物资通过世界屋脊源源不断地流来淌去。就这样,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形成了茶叶的大量运输,造就了茶马古道。而古道上经济物质的大量交流,必然带来相应的其他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更由于行进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这种极特殊的裁体,使得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了联系沿途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但由于各种缘故,主要是由于茶马古道的不可思议的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这条古道被人们忽略忘却,对它的研究开发几乎是一个空白,古道在静默中浸透各种神秘苍茫;曾经在古道上来来往往的马帮们一个个故去,他们的生活也早已掩埋在逝去的时光之中。在这条路上,数千年的岁月积淀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它期待着人们去探索它那无尽的奥秘。

四、尚未打开大门的宝库

我们多次循着马帮阵阵幽远的响铃,走过长达数千公里串连起无数山谷、平坝和村寨的古道,它让人体味到一种中国西南部特有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慑人心魄的内核:那从远古至今天延续着的土著血脉文化,那包孕着的那么多的民族群体文化,那么凝重多彩的宗教文化,那么多丰富而复杂的个体文化及混合文化那多彩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令我们瞠目结舌。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不少精彩论述。费孝通先生认为,滇、川、藏走廊蕴藏有十分丰富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存,应该花大力气去做。罗烈赫也指出:西藏麋集了许多族源不同的民族,其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尤其是童恩正先生曾反复论证,中国的西南部,特别是西藏及其邻近地区,很可能是从猿到人进化的摇篮。这是人类自身至今未能解开的一个谜。

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出,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雅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木里,到云南德钦、中甸以及丽江,构成了一系列石棺墓分布带,无论葬式还是随葬器具都基本相似。也就是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的文化就已经相互联系,并接受了来自黄河流域古文明的深刻熏陶,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古文化在西南边疆发展的一支。与此同时,由于地缘的关系,它又感受到了来自西亚、南亚、东南亚诸地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因素通过山间谷道流传到远方。

茶马古道正是这样一条不同部族集团及文化大板抉之间文化交流的主渠道。研究这条古道及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对亚洲古文明形成过程的进一步认识,也有助于们对西藏地区与祖国大家庭关系的认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地形极为特殊,气候、物产也因之相差甚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使自己的文化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狩猎、采集、农业、畜牧来如何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发展,与此相适应的艺术、宗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等又带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都是急待探索的问题。许多谜底可能就在茶马古道上。

五、通往圣地的天梯

1932年,刚刚15岁的益西旺秋就离开了云南永宁美丽的泸沽湖,离开了湖畔那座他已呆了整整七年的黄教小寺,离开了家乡的父母亲人,由大哥陪伴,跟随一队马帮商队,沿茶马古道踏上了前往拉萨学经念佛的漫漫路途。他是家里九兄妹中最小的一个。家人之所以把他送往遥远的圣城,是觉得他在拉萨当喇嘛可以提高家庭的荣誉和地位。益西旺秋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条艰辛曲折的茶马古道,那在茶马道上经历的各种人生洗礼,后来竟是他踏上追寻来生道路,一心一意将整个灵魂皈依于佛法全过程的一个缩影。苦修了将近半个世纪后的1976年,59岁的益西旺秋在拉萨祈祷大法会的考僧辩经中,获取了佛学最高等级的拉让巴格西学位的第一名,成为西藏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从此,这个从茶马古道走来的云南人成了西藏佛学界的一个权威象征,后又成为西藏佛教协会副主席。益西旺秋的故事不过是茶马古道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宗教文化的一丝光芒。每次行进在茶马古道上,我都倍感其宗教传奇色彩的浓烈。

在茶马古道沿途,我们目睹大批来自四川、西藏乃至青海、甘肃的信徒前来朝觐被视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而且是唯一的男性神山的云南德钦太子雪山。它集佛教精神、原始自然崇拜和民间信仰于一身,融铸沉积了丰富而复杂的宗教文化意蕴。自古至今,每年秋冬之际,通往圣城拉萨的朝圣道上更是挤满了虔城的朝圣者,崎岖蜿蜒的山道上善男信女们牵羊扶杖,络绎不绝有的更将全身投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洋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茶马古道与朝山朝圣的路线是完全重合的。今天,在茶马古道上仍处处可见难以计数的嘛尼堆、转经房和大小寺庙,它们肃穆地立在每一道山梁、每一条路口、每一个村头,时刻在煊示着古道那沧桑的岁月和宗教的神秘与超凡。

茶马古道所经地域的宗教文化,可以说是世界宗教文化的一片神奇而罕见的天地。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及历史沿革,更由于众多民族生息于斯,于是造就了这一带宗教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性、地方性、扩散性和融合性等等特点。仅就作为主体的佛教文化来说,藏传佛教、内地禅宗、巴利语系即上座部佛教都在这一带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高原上的二十多个民族更是各取所信,又各自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等,加上各地各民族间密切的往来,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就如万花筒般缤纷杂呈,气象万千了。

六、民族文化大走廊

在金沙江边作为茶马古道一大码头的云南德钦县奔子栏,我们为所看到的景象惊讶万分。过去,奔子栏以出最能干的马脚子(赶马人)而闻名于茶马古道,他们一人就能赶八九匹骡子,甚至多达15匹,像赵鹤年老先生这样在茶马古道上奔波的藏客都愿意雇用奔子栏的马脚子,这些藏族马脚子也就跟随各族马帮走遍天涯,带回了各民族的文化。

居民全为藏族的奔子栏并不像其他藏族地区一样盛行过藏历新年,而是隆重地欢度农历的春节,这一节庆活动热闹非凡,其情形使人感到似乎是中原内地某个农村的春节,其实里面更包含了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年三十合家团聚,喜过年关;初一访亲拜年,给压岁钱;初二到喇嘛寺拜佛,初三、初四上坟祭祖;初五、初六则庆山神、敬山神其中将汉族、藏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中的佛教、东巴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许多民间信仰都融合在了一起。奔子栏的藏族服饰也与其他藏区大异其趣:普米族式的大包头,蒙古式的夹祆,彝族式的百褶裙显得十分的独特美丽。

显然,茶马古道沿途是多民族大交流、是不同民族文化大融合大贯通的传送带。大家知道,地理生态环境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及文化集团的格局。茶马古道延伸在海拔五百米至五千米的广大区域内,纵占十多个纬度,横跨二十多个经度,众多的民族集团就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再加上河流的切割,山脉的纵横交错以及气候的垂直分布,构成世界最奇特的地形地貌,因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地理单元,大大地塑造了不同民族集团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其后,这些民族文化又因为茶马古道的贯通,于是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最终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一个亮点而被吸收了。也就是说,这一区域自然形成的生态格局,给了各民族及文明文化制约与丰润的机会,而茶马古道的网状贯通,又使这种种文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使得这一地区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熔炉和杂烩火锅。

茶马古道沿途地区至今仍生息着二十几个民族,其语言、文化不但非常独特,又有共通的成分,何以如此?这片广袤的地域,在历史上曾受到过众多民族集团文化的冲击,最突出的如印度文化、中原文化以及西北氐羌文化、东南沿海的百越文化,中南地区的百濮文化等多种文化,这些区域又出产稻米、茶叶、丝、蔗糖等,因而又形成了相应不同的文化,这些曾改变过世界的文化又在茶马古道上汇集在了一起。

今天,在藏族的碉楼院房中,五音阶的丝竹旋律隐然有傣家凤尾竹的婆娑之声;在西藏左贡县加朗村藏族村民世世代代传唱的歌里,其衬词反复咏叹着苍山洱海的明月;雪山脚下,还有着纳西族先人留下的村寨城堡遗址和水利旧迹;遍及各地的寺庙壁画上飞动着印度、尼泊尔文化和汉文化的色彩和线条;河谷地带,半山坡上,可以见到许多十分相近似的岩画和石棺墓;村落深处、小路尽头,还存有许多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奇风异俗

七、确证生命的真义

美国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说得好:人们往往度过了一生却从不知道挖掘巨大的勇气、力量和忍耐是怎么回事。而我发现,当你想到你肯定要死去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尚未发掘出的力量源泉和你从来没有梦想过要拥有的支配权力。当你在发掘它们,那就可能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对我来说,每次踏访茶马古道的征程,就是一次找死的旅行。茶马古道超乎寻常的艰险,正可以使你发现自己身上巨大的勇气、力量和忍耐,正可以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正可以确证你生命的真义。

茶马古道串联着的几大经济区域不仅对那些经商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所包容的异常丰富多彩的人类学和民族文化也不仅仅令学者专家瞩目,这一地带那沧海桑田变化万千亘古未语的神奇地貌同样会令地质学家、生态学家们着迷。茶马古道沿途地区的动植物及各类物产更是特别的丰富和奇异,格外令人神往,是博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地。

但最根本的是,这一大片地域别具魅力,令人心醉。茶马古道不仅拥有亚热带的莽莽丛林和美如仙境的湖泊、变幻无穷的云海和超逸飘缈的山岚,更横跨汹涌咆哮、姿态万千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川,经过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虎跳峡,神秘莫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无数雪岭冰峰,最后转上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地方。

那是一个令人顿生虔城的宗教感情和泛起各种奇思妙想的地方。在那儿,轻易便可沉人一种超然的静寂,在那静寂中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和热呼呼的鲜血在体内奔涌的声音。循着山谷间和草原上泥土的浓重碱味儿,就能碰撞到一串串古老而新奇的谜语,那里面有鹰,有雄健的牦牛,有高山牧场里哔啵作响的火苗,有山腰间翻卷迷朦的云雾,有满天云雀的啾啾鸣叫,还有酷峻的雪峰后闪闪烁烁的星星

最令人兴奋激动的是那澄净的蓝天、宁静的湖泊、峻峭的山谷和那五彩斑斓的原野,因力它们具有这样一种能力,最能让人体味到生命代价的崇高和人的各种潜能及真正价值。

这是一片令人惊讶和振奋的土地,是一片能够无边宽容和无限赐予的土地

茶马古道就在这片大地上穿过。它像血管一样使这片大地富于生命和活力。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条古道网,因为它实在太不可思议太艰险了,艰险得让人们极少去接近它、认识它。

茶马古道正在呼唤着人们的了解和重视,正在逐渐吸引着人们惊奇的视线。曾在这条古道上活跃过的马帮的生活,也将以其传奇色彩,以其冒险精神,以其激动人心的事迹,永远流传于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