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十德

发布时间 : 2020-11-12
饮茶有哪些禁忌 六德红茶价格 饭前饭后饮茶

【www.cy316.com - 饮茶有哪些禁忌】

[摘要说明]中国品茶文化:饮茶十德 喝茶,可以养生长寿、去病散郁、树礼行德、怡神蓄雅。喝茶,除了大家都已经知道的可以消除疲劳等好处以外,中国古代还留下很多长寿的例子,如乾隆活到八十八岁,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他那句最有名应对“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那个句子“国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六下江南就写了六首杭州龙井茶诗,又如长期郁郁不得志的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位活到八十多岁的嗜茶诗人,他写的茶诗就有二百多首。

喝茶的好处多多,现代人品茶应该首先学到什么呢?我觉得,大家应该首先对唐代的刘贞元将前人颂茶内容慨括为“饮茶十德”理解深透,“十德”的内容是:

一、 以茶散郁气;

二、 以茶散睡气;

三、 以茶养生气;

四、 以茶去病气;

五、 以茶树礼仁;

六、 以茶表敬意;

七、 以茶尝滋味;

八、 以茶养身体;

九、 以茶可行道;

十、 以茶可雅志。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德与石德


茶有茶德,石有石德。茶以灵山秀水为宅,明月清风为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早在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提到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当代一些茶学家也相继提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在晚年归纳各家之言,明确提出中国茶德:“和,廉,敬,美”。以此四字涵盖了中国茶德的基本精神,得到茶学界的普遍认可。和:要和睦相处,搞好人际关系;廉:勤俭之意。以茶待客,以茶代酒,体现俭朴的精神;敬:敬人、爱人,助人为乐,同时讲究器净水甘,环境幽静(谐音));美:饮茶要饮名茶、真茶,追求完美。

有关石德的阐述方面,日本永平寺熊泽禅师提出“石德五训”:一奇形怪状,无言而能言,石也。二沉着而有灵气,埋土而成大地之骨干,石也。三雨打风吹耐寒,坚固不移者,石也。四质坚,而能完成大厦高楼之基础者,石也。五默默伫立山中,庭园,增加生活情趣,并能抚慰人心者,石也。清代赵尔丰说:“石体坚贞,不似柔媚取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石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笔者认为,中国石德也可象中国茶德那样概括为四个字。这四字可以是:“坚,雅,静,朴。”

坚:奇石要经历烈日曝晒,风雨肆虐,急流冲击,腐蚀,坎坷曲折,炼就了钢筋铁骨。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先生有诗赞曰:“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奇石的硬度越高,其石质越细密润滑。

雅:清高不俗。自古以来奇石就有雅石的称谓。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至今仍称奇石为雅石。

静:奇石无论是在山川河流沉睡千百万年,还是被人们发现后登堂入室,总是默默无语,宠辱不惊。

朴:质朴无华,古朴自然,不加任何修饰。

归纳起来,品茗和赏石的功效有这么几点:(一)都能起到健身强体、益心、益智的作用。无论采茶制茶、泡茶、表演茶艺操作或是觅石、购石、藏石的过程,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活动筋骨,并吸收茶和石的营养成分。(二)都能达到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文化修养的目的。正如陆羽所言:“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赏石之人,也是以石为师,以石悟德,修身养性,高洁一生。(三)都能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四)都能协调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化解矛盾。天下茶人一家,天下石友也是亲如一家。(五)都能通过举办展览、展示、研讨等各种活动,进行宣传,以茶会友,以石会友,引导人们追求高品位文化,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

饮茶十忌,切记切记


茶虽有益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有些茶也是喝不得,如果喝了,反而对健康不利。请切记以下十忌。

一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等于“引狼入室”,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二忌饮烫茶太烫

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饮用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另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oC茶者,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饮茶的温度宜在56oC以下。

三忌饮冷茶 低温茶

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四忌浓茶

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

五忌冲泡时间太久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六忌冲泡次数过多

一般茶叶用盖碗可以冲泡6-7遍,如果是其他容器,3、4遍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茶汁了。据有关试验测定,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

七忌饭前饮茶

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八忌饭后马上饮茶

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

九忌用茶水服药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所以,俗话说:“茶叶水解药”。

十忌饮隔夜茶

因隔夜茶时间过久,维生素已丧失,而且茶里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当然,未变质的隔夜茶在医疗上还是有它的作用的。如:隔夜茶含丰富的酸素,氟素,可以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温疹,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疮口脓疡等可用隔夜茶治;眼睛出现红丝或常流泪,每天用隔夜茶洗眼多次,可奏奇效;每天早上刷牙前后或吃饭以后,含嗽几口隔夜茶,不仅可以使口气清新,还有固齿的作用,等等。

茶德颂


唐末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明代周履清著《茶德颂》。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提出了“中国茶德”。有识之士也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历代文人雅士都认为茶性高洁与人伦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是对茶德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非常可喜的,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只有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继续深入地研究探讨,茶德才能发扬光大,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饮茶价值观

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首先是利用它作为药用的,这是由干茶叶中含有生物碱等多种药效成份,所以自古至今,人们对茶的认识多偏于药理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过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一再实践的深化,人们对茶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偏重药理功能,发展为药理功能与精神功能并重,进一步发展为注重精神功能。兹梗概列举于后:偏重药理功能《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桐君录》:“巴东别有茗荼,煎饮令人不眠”。华伦《食经》:“苦荼久食,益意思”。张华《博物志》:“饮真茶,令人不眠”。周履清《茶德颂》:“乃掀唇快饮,润喉漱齿,诗肠灌涤,妙思猛进……一吸怀畅,再吸思陶,心烦倾舒,神昏顿醒”。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药理功能与精神功能并重皎然:“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饮茶歌消崔石使君》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宋徽宗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大观茶论》注重精神功能:《别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眼之”。陈芷器《本草拾遗》:“上通天境,下资人伦”。屠隆《考盘余事》:“人品: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皎然:《采茶歌·送郑容》:“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欧阳修《双井茶》诗:“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苏轼《叶嘉传》:“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质异常,矫然有龙凤之姿……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日本:“四规”:“和、敬、清、寂”。庄晚芳提出中国茶德:“廉、美、和、敬”。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时代的进步,它的发展趋势,很明显向精神财富倾斜。《茶文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有待我们去研究。

茶德的形成

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饮茶初成风俗。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南朝著名医学家、道教思想家陶弦景的话:“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说饮茶有利于健康长寿羽化成仙。道教徒修炼而嗜茶,茶与宗教开始结缘。茶德也开始蒙上宗教的色彩,并开始从药用功能转向精神功能,是陶冶情操表达志向的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但这仅仅是萌芽。唐代,茶茗从山林寺院、皇室、富邸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比屋之饮”了。僧侣嗜茶,朝廷爱茶,文人颂茶,百姓恋茶,“田闾之间,嗜好犹切”。唐代,古代文学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万紫千红的“黄金时代”。茶事诗歌,大量涌现,著名诗人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了几十首,超过了唐以前历代茶事诗的总和。茶与文学紧密结合。唐代,儒、释、道三种思想体系兼容并蓄。三教都嗜茶,茶与儒学、宗教人伦道德紧密结合。以上三种繁荣景象同时出现并互相衬托是形成茶德的社会基础。唐人视茶为灵芽、瑞草魁、草中英、琼蕊浆。认为茶性高洁清雅,“甘荠非予匹、宫槐让我先。竹孤空冉冉,荷弱漫田田”。(徐弦《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诗人认为,荠味虽甘,宫槐虽可为茶,但不能育德;竹、淡泊但“空冉冉”;荷,“花之君子”,但这四种名贵的植物都不如茶有独特的气质和品性,不能与茶媲美,就是赞颂茶品德的高度艺术概括。唐人饮茶兴趣非常广泛,饮茶为育德:“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元稹《一至七字诗》)“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杏冥”。(温庭筠《西岭道士茶歌》)描述了西岭道士手执白扇,夜读经书,边谈边饮,皓齿留芳,觉得自己已通向仙境的育德精神状态。中晚唐时,饮茶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以茶代酒的各种形式茶会、茶宴应运而生。“玄谈兼藻思,录茗代榴花……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人们对饮茶的环境非常重视,选择景色宜人的庭园、竹下、野泉旁、台阁中、寺院内举行,朴素自然,蕴含哲理,品茗赋诗,说经论道,陶冶性情,改良风气。茶德在这些形式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所以唐代末年,刘贞亮从现实生活中总结提出了茶有“十德”。

茶德的创始人

陆羽在传世不朽的经典《茶经》中第一句话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木”两字按照字面解释那就是优质树木了,这样理解似有浅薄之嫌。其实“嘉木”包含了吉庆、幸福的深义,如果这样理解“嘉木”就成为象征吉祥、幸福的树木了,从广义上讲,就孕育了茶德的内涵。茶为深根常绿植物,百年不凋。茶字上为“艹”,中为“人”下为“木”,八十八加艹征兆一零八岁。王象晋《茶谱·小序》云:“茶,嘉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人们仰之为幸福长寿忠贞不渝的吉祥物。陆羽在总结前人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在《茶经》中反复强调茶德的重要意义,希望引起后人的重视。他在“一之源”中说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五之煮”提出了“茶性俭”;在“六之饮”,又提出了“荡昏寐,饮之以茶”。当代茶圣吴觉农解释这句话说:“作者侧重的是把饮茶看作是精神生活的享受,这个观点是十分明显的”。《茶经》在“七之事”引《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南齐世祖皇帝遗诏:慎勿以牲为祭,但设讲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及陆纳任吴兴太守时,谢安来访,仅设茶果。他的侄子私备佳肴珍馐,陆纳说他败坏了清白操守的家风,责打40大板等等史实来说明茗饮能培养人们勤俭朴素不尚奢华的人品。陆羽《茶经》在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宗室是日本集大成者千利体第十五代家元。“他在论文《(茶经》与我国的历史意义》中详细阐述了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日本的产生与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及《茶经》从精神到物质给予日本的巨大影响”(《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第2期:《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干宗室》)。陆羽的思想是儒释道的混合体,是以儒教为核心。孔子学说的中心是“德”,他企望通过政德和公德来教化人和整个社会。陆羽提出的茶德,目的在于通过饮茶来培育人们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情操。他不但在著作中突出提出了茶德,而且以茶德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准则。他一生淡泊,不图名利,访茶寻泉,不惮峭壁悬岩,荒榛窟穴,饿了吃点干粮,渴了饮点野泉,晚了借宿山野人家。为人处世“吾日三省吾身”,“天下贤士,半与之游”。《六羡歌》就是他理想、抱负、事业、道路的写照。陆羽是提倡茶德的第一人。

中国茶德传播五大洲

唐代,中国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盛唐时期,日本曾派遣留学僧侣。“通过留唐僧侣,日本也兴起了喝茶的风俗,嵯峨天皇于弦仁六年(815)4月,行幸近江滋贺的韩奇,经过梵释寺时,该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煮茶进献,天皇赐以御冠”(《日中文化交流史》),从此日本开始种茶。入宋后,日本高僧荣而来中国,回国后撰《吃茶养生记》倡导饮茶,遂逐渐盛行。南浦禅师也入宋留学九年,得到径山虚堂禅师的嗣法,于文永四年(1267)回国带回七部茶典,其中有一部是刘元甫禅师著的《茶堂清规》提出了“和、敬、清、寂”作为真谛。日本宗匠千利体把这四个宇定为“四规”。因此很多著作中都说这四个字是千利休提出来的。抛砖引玉,供大家研究探索。中国传播日本后,受到各阶层人士普遍重视,他们要求人们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品行,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大建茶室、茶馆、岩茶房等,并在学校中开设课。人们评论:日本经济的腾飞,与儒家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千利体十五代后裔千宗室先生高瞻远瞩,胸怀宏大,博学多才,鵾鹏展翅,远涉重洋,足迹遍及五大洲。从1950年起走访了几十个国家,在海外建立了61个同好会,并不惜重金,捐献了十几个茶室。捐赠我国的茶室有:天津商学院的“清风庵”和南开大学的“丰乐庵”。他智慧超群,深思熟虑,提出了“一碗茶中有和平”的博爱精神。他说全世界人民都来饮用这种和平饮料,真正的世界和平就一定能来到。他推进茶德的努力,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的赏识,巴西、德国、意大利等国曾授与他勋章,我国授与他哲学博士学位。在千宗室的推动下,美国创办了学校,门庭若市,报名者络绎不绝,不得不增加班次。韩国的有声有色。新加坡也推崇茶艺,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茶德,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与欢迎,我们相信它必将继续弘扬光大,造福全人类。

饮茶的十大恶习


恶习一:什么茶都不知道,一个杯子就蹭上去

只要有人说泡茶,就蹭杯子上去,也不管是什么茶,反正不要钱,喝下去就赚了,你以为这就是结局吗?

那你就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两个小时后他来兴师问罪,说你泡的是生普啊,我胃穿孔要你负责,石化……喝茶之前要知道,适不适合你别乱喝!

恶习二:不懂装懂买黑茶,我说你不懂你跟我翻白眼

在买茶之前没有对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你说想要有逼格,我给推荐「茯砖茶」,你说哥哥不差钱,怎能敷衍让我买这发霉茶?

我说哥哥你错了,这个发霉的叫金花,医学名称《冠突散囊菌》你说那好来半斤,我说哥哥你又错,一块砖茶2公斤,到底我要怎样切割出两斤?

恶习三:随随便便用茶具,结果把好茶泡成渣

都说黑茶适合用紫砂和陶壶,你却任性用玻璃杯,一泡二泡三四泡,怎么还是没味道?

上好明前狮峰得罪了你,嫩芽你偏投紫砂,一个转身没管你,龙井被你泡成渣。

恶习四:好茶不怕开水烫,泡茶就得100°C开水滚烫烫

泡茶能不能走点心,黑茶你说100°C,我以为你是懂茶的,刚想夸你好样的,一把绿茶丢下壶,问你有没有晾一晾,85°C的水温才适宜.

你拍着胸脯说没事,这样出汤比较快,红茶哭晕在壶中,90°C的深情你说辜负就辜负。

恶习五:茶杯用了也不洗,不是富二代你还浪费

喝茶是件开心事,茶杯也需要多爱惜,可你就是拼任性,不洗不洗就不洗,一来二去着了急,茶杯真的成悲剧,钢丝球你胡乱用,好杯被你刮成花,忍痛丢杯子,你是富二代?

哎呀呀,记住牙膏是个好东西,洗杯子超合适。

恶习六:只喝不泡,只做大爷

对泡茶者来说,有人分享茶是乐事,但是你不能每次都理直气壮分享,却从来都不参与泡茶呀,端着杯子拍屁股就走人,剩下泡茶的一人收拾茶具,是否有点不厚道?

偶尔搭把手帮忙烧水,清洗杯具,或者也泡一泡,世界将会更美好。

恶习七:啰啰嗦嗦惹人烦

去人家家里做客,给泡特殊工艺单丛,你说那是菜叶子,出汤清香好好闻。

你说那是铁观音,还说那是非常规茶,不能拿去招待人,既然嫌弃到这地步,为何还一杯接一杯?

恶习八:咋咋呼呼问价格,你让主人好尴尬

有茶蹭有茶喝,偏要作死问价格,问了一遍又一遍,你要主人怎么说?

二百一斤你嫌廉价,七千一饼又被你说傻逼,喝茶是个文化事儿,不知道价格又何妨?喝茶不语才是真君子!

恶习九:没别的,就喜欢浪费茶

吆喝一声喝茶了,百米冲刺跑上前,泡茶者看这架势,心里觉得好欣慰,自己杯子先忽略,给你先凑满一杯,五个小时过去后还没喝一口。

你嫌茶水占杯子,倒掉倒掉都倒掉,浪费茶水真可耻,还倒掉泡茶人的一片心。

恶习十:大口喝茶超级棒,为啥不选凉白开

喝茶是个慢功夫,细细品味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可还是有人赶时间,茶放凉之后一口喝掉500ml,说好的闻香呢?说好的品茶呢?说好的看汤色看叶底呢?想一口闷,干吗不去喝凉白开?

茶德、茶道


一、中国四字“茶德”——廉、美、和、敬1、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简单不奢侈,待客重在“心”。2、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3、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4、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相敬如宾。二、中国茶德亦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1、理——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以理解决矛盾纠纷,以理服人,明理消气,造成和谈气氛;2、敬——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3、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4、融——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三、“茶道四义”——“美、健、性、伦”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1、美律——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2、健康——健康是治茶的大本。治茶当事人,本身必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3、养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茶道即人道,茶人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尖,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已用,释氏所称彼岸,可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4、明伦——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古有贡茶以事君,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来,以茶联欢。(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不宜饮茶的十种人


1、神经衰弱者不宜在睡前3~4小时内饮茶。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据测定,每杯浓茶含咖啡因100毫克,会使大脑兴奋、血流增速、心跳加快而长时间不能入睡。 2、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过量饮茶,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极为不利。 3、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最新研究发现,嗜饮浓茶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饮浓茶会导致钙的缺乏。 4、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等,可加快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引起脑血管收缩、供血不足、血流速缓慢,促使脑血栓发生。还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收缩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悸、胸闷及心律失常等。 5、溃疡病患者饭前饭后大量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大量饮茶,胃酸分泌会大量增加,影响溃疡面的愈合,加重病情。溃疡病患者应少饮茶,尤其不能大量饮浓茶。 6、习惯性便秘者茶叶泡煮过久会析出大量鞣酸,既影响食欲,又因鞣酸能减慢肠蠕动,使便秘加重。 7、贫血病人茶中鞣酸可使饮食中铁元素发生沉淀而不易吸收。铁是制造红细胞的重要原料,机体缺铁会使红细胞生成受阻,发生缺铁性贫血。长期饮茶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缺铁,对体弱血亏及失血者影响最大。缺血性贫血、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过多、婴幼儿童及患各类急慢性失血的患者,都不宜饮茶。 8、高热者对发热病人以多给白开水、矿泉水或淡茶水为好,但不宜饮浓茶,茶碱有提高体温的作用,使发热加重,茶碱的利尿作用还会降低解热药的功效。 9、痛风病人茶中的鞣酸会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患者不宜饮茶,对泡煮时间过长的茶更不宜多饮。 10、服用某些药物者应忌茶茶内的鞣酸常会造成洋地黄、铁剂、某些中成药补品的有效成分发生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服用胃蛋白酶或多酶片时饮茶,会使药物中的蛋白质凝固,疗效降低。

茶德之我见


所谓茶德,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味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 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 容: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 的人际关系上去。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 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 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