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茶树蛇眼蚧

发布时间 : 2020-12-08
老茶树 观音茶树 茶树和白茶树

老茶树。

cY316.Com学名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属同翅目,盾斯科。别名樟盾蚧、山茶圆介壳虫、茶圆介壳虫、蛇眼臀网盾蚧、樟圆蚧等。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北京、四川、河北、陕西、山东、江苏、贵州;云南、福建、台湾。 寄主 茶树、油茶、樟树、柑桔、苹果;柿、桃、梨、栗、杨梅等。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受害严重的枝干稀疏,茶丛矮小,树势衰弱或叶片大量脱落,枝干枯死。 形态特征 介壳雌虫介壳圆形,背面隆起,直径2—3mm,暗褐色,边缘浅褐色稍带白 边,背侧有2个若虫蜕皮壳,黄褐色。成虫雌成虫体长1.1mm,卵圆形,紫色,无翅。前胸、中胸之间具1深缢沟,臀板背面具花纹。雄成虫体长0.7mm,翅展1.8mm,紫色,复眼黑色,触角10节丝状,翅白色。卵长0.2mm,椭圆形,浅紫色。初孵若虫椭圆形,浅紫色,触角、口器和足发达。2龄若虫的触角、足消失,体长0.7mm。蛹长0.7一0.8mm,长椭圆形,淡紫色。 (图右)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2代,台湾年生4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翌年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进入盛孵期。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8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10月底一11月初雄成虫盛发,羽化后在枝干上迅速爬行,找寻雌虫交尾。雌成虫把卵产在介壳里,每雌产60粒,多者200余粒。初孵若虫找到适合部位把口针插入枝、叶组织里固定不动,吸食汁液,开始在体背分泌黄白色蜡质物。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跳小蜂等。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卵孵化前,剪除徒长枝和落叶未干枯的有虫枝条,可减少虫源。(2)重点防治第一代在早春剪枝后,若虫孵化盛末期,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800一900倍液。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树虫害--茶树茶牡蛎蚧


学名 Paralepidosaphes tubu10rμm (Ferris)同翅目,盾蚧科。别名东方蛎盾蚧。分布安徽、浙江、上海、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南茶区受害常重。

寄主 茶、油茶、桑、柿、乌柏、柳等。

为害特点 雌成虫和若虫附着在枝叶表面吸食汁液,致茶芽叶瘦小,严重时造成枝枯、落叶或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雌介壳长3—4mm左右,长形,略弯曲,后端大,背面隆起,似牡蛎的壳,暗褐色,壳缘灰白色,壳点灰褐色,突出于头端。雄介壳长1.6mm左右,前端深褐,后端红褐色,具一黄色带状纹,壳缘、壳点同雌介壳。雌成虫乳黄色,末端橙黄色,长纺锤形,口器丝状,黄褐色。雄成虫橙黄色,头部黑色,触角丝状,翅半透明。卵长椭圆形,初乳白色略带水红色,后变浅紫色。若虫扁平,椭圆形,体浅黄色,眼紫红色,触角、足、尾足明显,分泌浅黄色蜡

质。蛹长0.9mm,体略带水红色,眼黑色。

生活习性 四川、贵州茶区年生2代,以卵在介壳里越冬。贵州于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5月中旬一6月下旬雄虫化蛹、羽化,6月中旬一7月下旬雌成虫产卵,7月中旬一9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出现,8月上旬进入盛孵期,9月中旬一10月中旬雄虫化蛹,9月下旬一10月下旬羽化,10月中旬一11月下旬雌成虫产卵越冬。每雌产卵40一60粒。初孵若虫十分活泼,孵化后24小时即可到达新梢或茶丛中的叶片或枝条上固定,隐蔽处尤多,叶面雄虫较雌虫多。品种间发生程度有差异。贵州湄潭419和广西的高脚茶受害轻,湄潭苔茶受害重。天敌有长缨蚜小蜂、扑虱蚜小蜂及腥红菌。

防治方法 (1)注意选用抗虫品种。(2)注意种苗检疫。(3)不采摘的茶园及台刈后留下的树桩,及时喷洒波美0.5°石硫合剂或松脂合剂2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长白蚧。

茶树虫害--茶树日本蜡蚧


学名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同翅目,蜡蚧科。别名日本龟蜡蚧、枣龟蜡蚧、龟蜡蚧。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寄主 茶、山茶、桑、枣、柿、柑桔、无花果、芒果、苹果、梨、山楂、桃、杏、李、樱桃、梅、石榴、栗等100多种植物。为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长后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呈椭圆形,长4—5mm,背面隆起似半 球形,中央隆起较高,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活虫蜡壳背面谈红,边缘乳白,死后淡红色消失,初淡黄后现出虫体呈红褐色。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雄体长1—1.4mm,淡红至紫红色,眼黑色,触角丝状,翅1对白色透明,具2条粗脉,足细小,腹末略细,性刺色淡。卵椭圆形,长0.2一0.3mm,初淡橙黄后紫红色。若虫初孵体长0.4mm,椭圆形扁平,淡红褐色,触角和足发达, 灰白色,腹未有l对长毛。固定1天后开始泌蜡丝,7—10天形成蜡壳,周边有12—15个蜡角。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形态分化,雄与雌成虫相似,雄蜡壳长椭圆形,周围有13个蜡角似星芒状。雄蛹梭形,长lmm,棕色,性刺笔尖状。(左) 生活习性 年生l代,以受精雌虫主要在1—2年生枝上越冬。翌春寄主发芽时开始为害,虫体迅速膨大,成熟后产卵于腹下。产卵盛期:南京5月中旬,山东6月上中旬,河南6月 中旬,山西6月中下旬。每雌产卵千余粒,多者3000粒。卵期10一24天。初孵若虫多爬到嫩枝、叶柄、叶面上固着取食,8月初雌雄开始性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为雄化蛹期,蛹期8—20天,羽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雄成虫寿命1—5天,交配后即死亡,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固着为害,至秋后越冬。可行孤雌生殖,子代均为雄性。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等。防治方法 (1)做好苗木、接穗、砧木检疫消毒。(2)保护引放天敌。(3)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4)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用木棍敲打树枝,虫体可随冰凌而落。(5)刚落叶或发芽前喷含油量l0%的柴油乳剂,如混用化学药剂效果更好。(6)初孵若虫分散转移 期药剂防治参见矢尖蚧。

茶树虫害--茶树茶梨蚧


学名 Pinnaspis theae (Maskell)异名P.theae Green 属同翅目,盾蚧科。别名茶细蚧、茶褐点盾炒、茶细介壳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台湾。寄主 茶树、桑枝、柑桔等。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上的汁液,受害茶树树势衰弱,发芽减少,对夹叶增多,产量下降或导致茶树死亡。 形态特征 雌虫的介壳近梨形,黄棕色至黄褐色,长3mm,前端具2壳点。雄介壳白色,长方形,两侧平行,背面具2纵沟。成虫雌成虫长梨形,浅黄或黄色,体长0.64mm左右,后胸、腹部前3节特宽大,体皱纹多,四周具短细毛;雄成虫稍小,体褐色,翅白色,触角l0节丝状。卵长0.15一0.18mm,椭圆形,浅黄色至黄褐色,卵壳白色。初孵若虫浅黄至黄色。蛹长0.58mm,长椭圆形,棕色。 生活习性 浙江、安徽年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主脉两侧越冬。翌年3月初,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至4月中旬。4月下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进入盛孵期。第二代若虫在6月下旬一7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三代发生不整齐,由8月中旬持续到11月。雄成虫喜在中午羽化后在叶片或枝干上爬行,找寻雌虫交配后即死亡,寿命l天。雌成虫受精后,把卵产在介壳里。产卵量18―20粒,多的达80多粒。初孵若虫从介壳爬出在枝干或叶片上爬行,经2―5小时后,选择适当部位,把口器插入吸食汁液,开始分泌蜡质覆在体背。雌虫共3龄,3龄后变为雌成虫;雄虫共2龄,2龄后变为前蛹。主要天敌有红点唇瓢虫、寄生蜂、寄生蝇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茶园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适当剪除徒长枝和有虫枝叶,使 其远离茶梨蚧发生条件,可减少该虫发生。(2)掌握在盛孵末期至2龄若虫前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800―1000倍。该虫介壳薄,只要叶正反两面和枝条喷湿,均可收到较好效果。(3)加强茶苗检疫,杜绝虫源。

茶树虫害--茶树红圆蚧


学名 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同翅目,盾炒科。别名红圆蹄盾阶、红圆肾盾蚧、红奥盾蚧。分布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辽宁在温室中发现。国外遍布热带和亚热带。 寄主 茶、油茶、柑桔、柠檬、椰子、橄榄、菠萝、香蕉、无花果、芒果、苹果、梨、桃、李、梅、山楂、葡萄、柿、核桃等372种植物。

为害特点 参见椰圆蚧。

形态特征 介壳雌介壳圆形,直径1.8—2mm,淡黄色可透见虫体,故呈橙红至红褐色,边缘淡黄色,中央稍隆起,壳点黄褐至黑褐色位于中央。雄介壳长椭圆形,长1mm,淡灰黄色,边缘色淡,壳点偏于一端。成虫雌成虫略呈肾形或马蹄形,长lmm,宽1.1mm,橙黄至红色。背面、腹面硬化。臀板浅褐色,臀叶3对。雄成虫体长1mm左右,橙黄色,眼紫色。卵很小,椭圆形,浅黄色至橙黄色,产在母体腹内,孵化后才产出若虫。若虫一龄若虫体长0.6mm左右,长椭圆形,橙黄色,二龄时触角和足消失,体近圆形至杏仁形,桔黄色至橙红色。

生活习性 年生2—4代,浙江2代,南昌3代,华南4代,以二龄幼虫或受精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春继续为害,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浙江6月上中旬开始产仔,若虫分散转移,喜于茂密背阴处的枝梢、叶和果实上群集固着为害,8月间发生第1代成虫,10月中旬发生第2代成虫,交配后雄死亡,雌成虫越冬。江西南昌3代区,各代若虫胎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一6月中旬、7月下旬一9月上旬及10月中下旬,雄成虫羽化期分别在4月中下旬、7月、8月中旬至10月上旬,羽化盛期在4月中旬、7月中旬及9月上中旬。每只雌成虫能胎生60一160只若虫,经1—2天从介壳边缘爬出来,活动1—2天后即固着取食。雌虫多在叶背、雄虫多在叶面近地面叶片上或群集在枝干上,固定后仅1—2小时即分泌蜡质,形成针点大小灰白色介壳。气温28℃,一龄若虫期12天左右,二龄若虫期约10天。雌成虫胎生若虫时间为数周至1—2个月;其寿命与受精与否有关,若与雄虫交配受精能存活6个月。天敌有黄金蚜小蜂、岭南黄金蚜小蜂、红圆蚧黄褐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等多种。

防治方法 参见长白蚧。

茶树虫害--茶树矢尖蚧


学名 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同翅目,盾蚧科。别名矢尖盾蚧。分布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安徽。

寄主 茶、柑桔类、龙眼、番石榴等。

为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重者叶干枯卷缩,削弱树势甚至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介壳箭头形,常微弯曲,长2—4mm,棕褐至黑褐色,边缘灰白色。前端尖、后端宽,1、2龄蜕皮壳黄褐色于介壳前端,介壳背面中央具l条明显的纵脊,其两侧有许多向前斜伸的横纹。雌成虫体橙黄色,长2.5mm左右。雄介壳狭长,长1.2—1.6mm,粉白色绵絮状,背面有3条纵脊,1龄蜕皮壳黄褐色于前端。雄成虫体长0.5mm,橙黄色,具发达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末性刺针状。卵椭圆形,长0.2mm,橙黄色。若虫 1龄草鞋形,橙黄色,触角和足发达,腹末具l对长毛;2龄扁椭圆形,淡黄色,触角和足

均消失。蛹长,长1.4mm,橙黄色,性刺突出。

生活习性 甘肃、陕西年生2代,湖南、湖北、四川3代,福建3—4代,以受精雌虫越冬为主,少数以若虫越冬。1龄若虫盛发期大体为:2代区5月下旬前后,8月中旬前后;3代区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3—4代区4月中旬,6月下旬一7月上旬,9月上中旬,12月上旬。成虫产卵期长,可达40余天,卵期短,仅1—3小时,若虫期夏季30一35天,秋季50余天。单雌卵量70一300粒,第3代最多,1代次之。卵产于母体下,初孵若虫爬出母壳分散转移到枝、叶、果上固着寄生,仅1—2个小时即固着刺吸汁液,体渐缩短,次日开始分泌绵絮状蜡粉,2龄触角和足消失,于蜕皮壳下继续生长并分泌介壳,再蜕皮变为雌成虫。雄若虫1龄后即分泌绵絮状蜡质介壳,常喜群集于叶背寄生。天敌有日本方头甲、多种瓢虫和小蜂。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管理,使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2)剪除蚧虫严重枝,放在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再行烧毁。亦可刷除枝干上密集的蚧虫。(3)保护引 放天敌。(4)药剂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40%乐果乳油500—l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一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一2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一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学农药和矿物油乳剂混用效果更好,对已分泌蜡粉或蜡壳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剂配比为烧碱2:松香3:水10。

茶树虫害--茶树椰圆蚧


学名 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 同翅目,盾蚧科。异名Temn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别名椰圆盾蚧、黄薄椰圆蚧、木瓜蚧、恶性圆蚧、黄薄轮心蚧。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寄主 茶、山茶、椰子、柑桔、香蕉、芒果、荔枝、木瓜、葡萄等27种植物。 为害特点 该蚧虫群栖于叶背或枝梢上,叶片正面亦有雄虫和若虫固着刺吸汁液,致叶面出现黄斑,造成叶片早落,新梢生长停滞或枯死,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 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8mm,无色至白色,薄近透明。壳点黄白色居中或略偏。雄介壳近椭圆形,质地和颜色同雌,稍小。雌成虫长1.1mm,倒梨形,鲜黄色,介壳与虫体易分离。雄成虫橙黄色,复眼黑褐色,翅半透明,腹末有针状交配器。卵长0.1mm,椭圆形,黄绿色。若虫淡黄绿色至黄色,椰圆形,较扁,眼褐色,触角1对,足3对,腹末生1尾毛。(左) 生活习性 贵州年生2代,浙江、江苏、湖南3代,福建4代,热带7—12代,均以受精后的雌成虫越冬。贵州一代若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进入盛孵期,雄虫于5月下旬一6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一7月上旬羽化。第二代若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上旬进入盛孵期,雄虫于9月上中旬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浙江各代孵化盛期:4月底至5月初,7月中下旬,9月底至10月初。闽南冬季有雌成虫、雄蛹及l龄若虫同在,第l代卵1月下旬前后孵化,第2代若虫5月间出现。初孵若虫分散转移至各部固着为害。每雌产卵100多粒。天敌主要有双目刻眼瓢虫。 防治方法 (1)严防有蚧壳虫苗木运到新茶区。(2)受害重茶园应进行台刈更新,台刘后加强管理,防止残存的长白蚧蔓延。(3)预测长白蚧卵孵盛期 方法可采用玻管预测法,即用玻管在室内测定孵化虫数最多的日期,再向后推3—4天,即是防治适期。二是用镜检预测法,即镜检长白蚧雌虫产卵率达84%,再向后推加该代卵的平均历期,即是孵化盛期。三是相关预测法,根据3月和4月均温的高低,预测其盛孵末期,调查百叶有虫150一250头时,即达到防治指标。防治重点应该放在若虫孵化较整齐的1—2代。(4)在若虫盛孵末期及时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爱卡士乳油、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三代可用10—15倍松脂合剂或原油乳剂25倍液防治。也可在秋冬季喷洒0.5。石硫合剂。喷药质量对防效影响很大,强调均匀周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