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制造过程的理化变化

发布时间 : 2020-12-10
红茶制造过程 绿茶的制造过程 黄茶的制造工艺

【www.cy316.com - 红茶制造过程】

黄茶与嫩度相当的其他茶类比较,其叶绿素总量比绿茶稍低,而叶绿素a,b之比值稍高。这除了嫩度因素外,与闷黄过程有关,可能是因为闷黄对叶绿素b的破坏程度比叶绿素a大。黄茶与绿茶中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组分以茶氨酸、谷氨酸最多,而与白茶相比,黄茶和绿茶的氨基酸总量明显偏少,这说明长时间萎凋有利于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而闷黄对氨基酸总量影响不大。绿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黄茶高,这是因为闷黄中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减少的缘故。黄茶中君山银针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仅为12%,比蒙顶黄芽少2/3,只有霍山黄芽、鹿苑毛尖含量的一半,除鲜叶因素外,主要是由于闷黄程度较重所致。黄茶中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物质含量分别为0.1%和4.1%左右,并不比绿茶高。据研究,用嫩度相似的鲜叶,分别制成炒青绿茶、黄大茶和黑毛茶,其黄烷醇类物质含量是依次递减的.黑茶减少最多,绿茶最少,黄茶介于二者之间。各种儿茶素的减少趋势也大致相同。这就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黄茶是绿茶与黑茶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茶类。

下面以黄大茶为例,来说明黄茶制造过程的理化变化。

(1)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黄茶制造中受热化作用引起的氧化、裂解、置换等反应影响而遭到破坏,致使绿色物质减少,黄色物质更加显露出来,这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据测定,黄大茶在制造过程中,叶绿素总量中有60%受到破坏。杀青过程破坏最多,其次是堆闷、初烘过程,而拉毛火和拉足火过程破坏甚少。

(2)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多酚类化合物也是影响黄茶品质的一类主要物质,在炒制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减少。其中,黄烷醇类的总量要减少3/5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含量最多的(一)-EGCG减少了近70%。尤其是堆闷工序中黄烷醇减少最多,几乎占减少总量的一半。各种儿茶素中,(一)- EGC减少最多,其次是(一)一EGCG这种减少主要是在热化作用下较长时间的非酶促氧化所引起的。

黄烷醇类在炒制中氧化而大量减少,但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并不多.据测定,黄大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干毛茶与鲜叶相比,下降很少,这说明多酚类化合物在热作用下的非酶促氧化与酶促氧化性质不同。由于黄茶经过杀青,蛋白质凝固变性,与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物的结合能力减弱,不像红茶发酵那样,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产物与氨基酸大量结合而沉淀。特别是在干热作用下,掌握适当温度,不仅能使香气发展到高峰,而且可使结合性的多酚类物质裂解,转化为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同时发生异构化,使黄茶茶汤滋味浓醇。

黄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红茶、绿茶相比,低于绿茶而高于红茶。据测定,一级毛茶中,屯炒青、黄大茶、祁红的可氧化总量(TOM)是依次下降的。黄大茶的嫩度比屯炒青、祁红差,可氧化总量比屯炒青少是不难理解的,但比祁红多,这就说明黄茶的氧化程度不及红茶,而比绿茶要深。

黄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虽然在制茶中保留较多,但滋味仍较醇和,这是因为一方面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热化作用,黄烷醇类发生异构化和热裂解,简单黄烷醇类增加所致。

(3)其他物质的变化

在黄茶炒制过程中,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都有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香气、滋味起重要作用。淀粉随着炒制过程减少,其中一部分可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可溶性糖总量也呈现出减少趋势,但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既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质。在热的作用下,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参与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黄茶通过热化,挥发性醛类含量增加,构成黄茶香气的重要组分。在热作用下,低沸点的芳香物质挥发,使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也都是黄茶香气形成的原因。

Cy316.com延伸阅读

霍山黄大茶制作过程的理化分析


黄茶与嫩度相当的其他茶类比较,其叶绿素总量比绿茶稍低,而叶绿素a,b之比值稍高。这除了嫩度因素外,与闷黄过程有关,可能是因为闷黄对叶绿素b的破坏程度比叶绿素a大。以霍山黄大茶为例,来说明黄茶制造过程的理化变化。

一、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霍山黄大茶制造中受热化作用引起的氧化、裂解、置换等反应影响而遭到破坏,致使绿色物质减少,黄色物质更加显露出 来,这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据测定,黄大茶在制造过程中,叶绿素总量中有60%受到破坏。杀青过程破坏最多,其次是堆闷、初烘过程,而拉毛火和拉足 火过程破坏甚少。

二、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多酚类化合物也是影响黄茶品质的一类主要物质,在炒制中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而减少。其中,黄烷醇类的总量要减少3/5以上,尤其是堆闷工序中黄烷醇减少最多,几乎占减少总量的一半。主要是在热化作用下较长时间的非酶促氧化所引起的。

1、黄烷醇类在炒制中氧化而大量减少,但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并不多。

2、由于黄茶经过杀青,蛋白质凝固变性,与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物的结合能力减弱。

3、黄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红茶、绿茶相比,低于绿茶而高于红茶。黄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虽然在制茶中保留较多,但滋味仍较醇和,这是因为一方面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热化作用,黄烷醇类发生异构化和热裂解,简单黄烷醇类增加所致。

三、其他物质的变化

在黄茶炒制过程中,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都有显着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香气、滋味起重要作用。淀粉随着炒制过程减少,其中一部分可能转化为 可溶性糖。而可溶性糖总量也呈现出减少趋势,但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既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质。在热的作用下,糖与氨基酸 结合形成糖胺化合物,参与茶叶芳香物质的组成。

黄茶通过热化,挥发性醛类含量增加,构成黄茶香气的重要组分。在热作用下,低沸点的芳香物质挥发,使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也都是霍山黄大茶香气形成的原因。

黄茶的加工制造


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滋味甜醇。细嫩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等。普通黄茶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黄茶制造典型的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有些黄茶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一个闷黄的过程,闷黄工序有的在杀青之后,有的在揉捻之后,有的在初烘(或初炒)之后。闷黄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闷黄过程中,可促进茶叶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与转化,减少苦涩味,增加甜醇味;消除粗青气,产生甜香味等。黄茶闷黄工艺的具体操作,有的是堆积半成品茶叶,有时还拍紧盖上棉套,有的用纸包紧茶叶,有的只闷一次,有的要闷两次,方法不一。下面将几种主要代表性黄茶的工艺流程列出:

1、君山银针:杀青→初烘→初包闷黄→复烘→复包闷黄→烘干

2、蒙顶黄芽:杀青→初包闷黄→复炒→复包闷黄→三炒→零放→四炒→烘干

3、北港毛尖:杀青→锅揉→闷黄→复炒→烘干

4、鹿苑毛尖:杀青→二青→闷堆→炒干

5、平阳黄汤:杀青→揉捻→闷堆→初烘→布袋闷烘→烘干

6、皖西黄大茶:杀青→二青→三青→初烘→闷堆→烘干

7、广东大叶青:杀青→揉捻→闷堆→烘干

黄大茶制造工序


皖西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

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

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黄茶变黄的内合成分的变化


(一)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黄茶制造中,热化作用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黄大茶在制造中,叶绿素含量的破坏率在60%以上。

(二)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多酚类化合物也是影响黄茶品质的一类主要物质,在炒制中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黄烷醇类在炒制过程中显着减少,黄烷醇的总量在毛茶中比鲜叶中减少了1/2以上;其中L-EGCG减少特别显着,减少量在2/3以上。从工序来看,黄烷醇以堆闷工序减少最多,几乎占减少总量的1/2;L-EGCG在堆闷中减少也较多,占减少量的1/2以上。这种减少主要是在热化作用下较长时间非酶促氧化的结果。

黄烷醇类在炒制中氧化而大量减少,但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并不多。鲜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23.46%,干毛茶中仍有22.74%,说明多酚类化合物在热作用下的非酶性氧化与酶促氧化不同。黄大茶有大量的茶红素,但叶底不呈红色,可以说明热化作用的性质。特别是在干热作用下,掌握适当的温度,不仅能使香气发展到高峰,而且可使结合性的多酚类物质裂解,转化为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同时发生异构化,使茶汤滋味变为浓醇。热裂解作用使酯型黄烷醇大量减少,简单黄烷醇类相对增加。

(三)其他物质的变化

在黄茶炒制中,糖类和氨基酸含量都有显着变化。淀粉在炒制过程中减少,可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可溶性糖也表现为不断减少,而氨基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既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香气的一种先期物质。在热作用下,糖可转化为焦糖香,糖与氨基酸结合形成香气。黄大茶突出的焦糖香与糖的变化有关。

在黄茶制造过程中,叶绿素因热化作用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皖西黄大茶的制造工序


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