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害--茶树冻害

发布时间 : 2020-12-19
老茶树 观音茶树

老茶树。

症状、病因 参见桑树低温障碍。(北方植桑区常遭晚霜或早霜袭击。晚霜袭击时,受害重的幼芽四周结冰,气温上升后,冻害处呈水渍状,受害轻的叶色变浅或皱缩,生长缓慢。受冻严重的叶缘及芽变成黑褐色,叶片失水卷缩或脱落。早霜袭击后,枝条梢端或桑叶枯萎,受冻枝条从上向下逐渐失水或皱缩,树皮干皱或枯梢,严重时出现部分死条。

病因 气温低于0℃,冷空气沉降形成霜害,晚霜常较早霜受害重。-5℃以下易发生冻害。山东植桑区晚霜为害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芽早的品种易受冻,矮干的常较高干易受害,冰核细菌的存在常加重冻害的发生。冻害多发生在早春。夏秋季用叶过度、偏施过施氮肥,桑枝出现徒长的桑园易受害,夏伐桑园较春伐桑园、新桑园较老桑园受害重,南方品种、尤其是枝条皮色浅的桑树品种受害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寒性强或较强的品种。一般采用自然鉴定法,即在冻害发生时,调查鉴定茶树受害情况,主要调查叶片受害率,受害率低,抗性强。也可根据芽叶受害率及枝干受害情况,按5分制进行抗性评分,分值越高,抗性越强。我国现有茶树栽培品种已600多个,其中较大面积栽培的有250多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抗寒性强或较强的品种。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祁门种、黄山种、茗洲种、柿大茶、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皖农95、乐昌白毛茶、恩施大叶茶、鹤峰苔子茶、高芽齐、白毫早、宜兴种、茴香

茶、宁州2号、紫阳种、顾渚紫笋、藤茶、水古茶、龙井43、龙井长叶、碧云、苔香紫、迎霜、青峰、浙农113等。

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有杨树林783、黄荆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叶乌龙、福云6号、福云10号、碧波茶、铺埔白叶、五岭红、临桂大叶茶、都匀毛尖、黔循601、信阳种、信阳10、宜昌大叶茶、云台山种、蓝山苦茶、江华苦茶、君山种、储叶齐12、锡茶5、锡茶11、赣茶1号、青山大有、台茶13号、苹云、眉峰等。(2)其它方法 参见桑树低温障碍。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树病害--


症状 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茶苗。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瘦瘤状物,又称虫瘦。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瘦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严重的落叶,造成全株枯死。病原 Me10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称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为害茶树的根结线虫,我国已发现4种,其中主要是上述2种。 形态特征 参见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二龄幼虫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规则形根结,线虫钻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渗流,损耗养分,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结线虫定居取食旱刺激根细胞增生,连续为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结成团(根结团),吸收养分困难。病株生长缓慢或萎黄不长,植株矮小,始花期叶片变黄瘦小,叶缘焦枯,提早脱落。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线虫还可侵害果壳、果柄和根颈,果壳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后虫瘤呈褐色疮痂状,但较少见。果柄和根茎形成葡萄状虫瘤簇。 病原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Me10idogyne hapla Chitwood 称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Neal)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前者雌虫梨形或袋形,排汇孔位于口针基球后,会阴花纹圆至卵圆形,背弓低平,侧线不明显,近尾尖处常有刻点,近侧线处无不规则横纹。雄虫蠕虫形,头区隆起,与体躯界限明显,侧区具4条侧线。头感器长裂缝状。幼虫体长347-390μm,头端平或略呈圆形,头感器明显。排泄孔位于肠前端,直肠不膨大,尾部向后渐变细。花生根结线虫 雌虫乳白色,梨形,大小405-960μm,口针基部球向后略斜,会阴花纹圆 或卵圆形,近尾尖处无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有些横雠伸至阴门角。雄虫细长灰白,头略尖,尾钝圆,导刺带新菜,大小1272-2226×35-53(μm)。幼虫体长448(μm)。幼虫体长448μm,半月体紧靠排汇孔前,直肠膨大,尾部向后渐细,末端较尖。 )此外还有从M.javanica Chitwood 称爪哇根结线虫及M.thamesi Chitwood 称泰晤士根结线虫。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瘦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一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生产中砂土常比粘土发病重。三年以上茶苗转入抗病阶段。防治方法 (1)选择未感染根结线虫病的前茬地建立茶园,必要时先种植高感线虫病的大叶绿豆及绿肥,测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2)种植茶树之前或在苗圃播种前,于行间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猪屎豆等,这几种植物能分泌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减少田间线虫数量。(3)认真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苗,马上处理或销毁。(4)苗圃的土壤于盛夏进行深翻,把土中的线虫翻至土表进行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必要时把地膜或塑料膜铺在地表,使土温升到45℃以上效果更好。(5)药剂处理土壤 育苗圃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2—5kg,与细土拌匀,施在沟里,后覆土压实,有效期1年,但采茶期不准使用。此外还可选用98%一100%棉隆微粒剂,每667m2用5—6kg,撒施或沟施,深约20cm,施药后覆土,间隔15天后松土放气,然后种植茶苗。

茶树冻害预防


绍兴茶区茶树冻害有冰冻、干冻、雪冻、霜冻等几种。冰冻、干冻、雪冻,一般发生在冬季;霜冻在冬、春两季均有发生,多发生在春季的3月份至4月初。晚秋霜冻属早霜冻,春季霜冻称晚霜冻,雪冻、冰冻有时也发生在春季,如1998年3 月20日,绍兴市下了6小时多的雨雪,全市40万亩茶园及良种苗圃普遍受冻,其中严重受冻19.5万亩,损失名优茶350吨,良种茶苗700万株;部分茶区还遭受冰冻。但冰冻、干冻、雪冻发生不多,霜冻发生频度较高。3月底至4月初,茶区的迎霜、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早生良种茶园及平原茶园至一芽一叶左右,若遇晚霜危害,轻则造成芽叶焦灼,重则造 成成片忆萌发芽叶焦枯,对名优茶的产、质量带来严重损失。我市对冻害的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肥培管理,施足基肥。 在生长季节搞好肥培工作,注意病虫防治,实行采养结合,促进茶树健壮生长。有的地方用根际培土,茶园铺草等措施提高冬季茶园地温,增强对冻害的抵抗力。对于晚霜,嵊州市的一些茶区采用覆盖防霜的办法,效果很好。他们在3月-4月初易出现“倒春寒”天气时,于前一天傍晚,用每亩350公斤左右的稻草,直接覆盖在茶蓬上,第二天上午再将稻草拿掉。茶树冻害,虽能加以预防,但由于多种原因,仍时有发生。如遇冻害发生,茶农采取的补救措施有,整枝修剪:根据冻害程度轻重,进行轻修剪、重修剪,或台刈,对受冻轻的,修剪时“宁浅勿深”,以利于春茶生产。浅耕施肥:如在茶树越冬期发生冻害,则第二年春季及早进行浅耕,同时重施催芽肥;如在春季发生冻害,则在春芽鱼叶至一叶展时,施叶面肥,以恢复茶树生机,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培养树冠:受冻后经轻修剪的茶树,春茶实行留叶采,夏秋茶开始按常规采。而对进行重修剪或台刈的茶园,则逐步重新培养采摘面,分别按重修剪或台刈茶园进行管理。

茶树病害防治


浙江温州神农架林区木鱼镇茶叶基地茶树茎部茶粗皮病严重发生,发病面积2704亩,完全死亡的154亩。发病田块100%,严重田块病株死亡率50%,一般田块病株率50-60%,株病叶率30-50%以上,导致春茶严重减产,品质降低。经初步估算,木鱼镇茶叶基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1.3万元。主要症状:主要发生于接近地面茎基部,病部开始呈紫褐色,后变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中,菌丝沿茎向上蔓延,并向土面伸展,形成白色丝状膜层,后期在膜层上产生白色菌核,皮层腐烂,使植株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茶株叶片枯萎,以至全株枯死,病害很快传染至邻近株,使之成片枯死。发生特点:速生丰产茶园和平地老茶园属于重发田块;坡地新茶园发病率明显轻于老茶园和丰产茶园。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注意田间排水,提高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病力。及时拔出病株,并连同周围土壤一起挖除,集中处理。病窝用五氯酚钠250-300倍浇灌。2、药剂防治:用天威3号1000-1500倍液或阳光2号600-800倍液或多菌灵亩80-100克加水50升为500-600倍液灌根,隔10天后再施一次。或苯菌灵50%可湿性粉剂使用方法同上。3、兼治茶蚜虫、茶毛虫、茶蜘蛛、茶粉虱,用清源保800-1200倍液叶面喷雾。

茶树病害--茶树炭疽病


症状 我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西南茶区受害重。主要为害当年生成叶,老叶和嫩叶发病较少。先在叶尖或叶片边缘产生水渍状浅绿色至暗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展为半透明黄褐色不规则病斑,边缘浸润性逐渐扩大,后期由褐色变为灰青色,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斑大小常以中脉为界。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分生孢子盘。早春老叶上有病斑,多是越冬后期病斑。 病原 Gloeosporium theae-sinesis Miyake称茶盘长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底部平坦略薄,形成子座,初埋生在表皮下面,后露出。分生孢子盘圆形,黑色,大小80—150um,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无色,大小10—20×1.5—2(um),顶生分生孢子1个。分生孢子单胞,两端尖,纺锤形,大小3—6×2.5(um),两端各具油球1个。病菌生长适温25—27℃,最适pH5.3。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茶梅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茶树病组织里越冬。翌年5—6月气温20℃,相对湿度80%一90%,散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分生孢子落到叶片上以后,从嫩叶背面茸毛处侵入,经8一14天潜育后,出现小病斑,经15—30天扩展,形成10-20mm大病斑,这时嫩叶已长成成叶。病部的分生孢子成熟后,遇有雨湿条件不断进行再侵染,尤其是阴雨连绵的梅雨和秋雨季节发病重,常常造成该病流行。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缺少钾肥的茶园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龙井43易感病,近年浙江推广该品种后,炭疽病扩展较快。日照短,早上露水持续时间长的茶园或阴雨多的茶区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云南大叶种、毛蟹、梅占、阿萨姆大叶种、台茶13号、金橘等抗病品种。(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茶复混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3)摘除病叶。(4)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季到来前后是防治该病适期,生产上应掌握在各轮新梢一芽一叶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顺义县农药厂)。(5)非采茶期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一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