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原产地是哪里太湖洞庭山有奇观

发布时间 : 2020-12-31
苦丁茶原产地是哪里 金丝黄菊原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苦丁茶原产地是哪里。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碧螺春原产地是哪里太湖洞庭山有奇观”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碧螺春原产地是哪里太湖洞庭山有奇观”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碧螺春原产地在太湖中的西山岛和东山半岛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保护区域内。“洞天福地,洞庭东山”,碧螺春茶叶产地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杰出的质量,也使得碧螺春的成效和效果较为独特显著。

碧螺春原产地太湖洞庭山(在江苏吴县)分东、西两山,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熏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洞庭两山气候温文,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适宜茶树成长。

碧螺春原产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古称青母山。东山原系太湖中小岛,元、明后始与陆地相连而成,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主峰莫厘峰,海拔293米,与洞庭西山同为著名果园区,产枇杷、杨梅和碧螺春茶叶,名胜则有九龙山等。

碧螺春原产地东洞庭山景观

碧螺春原产地西洞庭山,俗称西山,古称包山。西山是一个耸峙在湖中的岛屿,且为太湖中最大的岛屿。主峰缥缈峰,海拔336米,为太湖名胜,其所产碧螺春的色泽与外形比较具有赏识价值,同时也产批杷、杨梅、红橘等。

cy316.cOm扩展阅读

碧螺春产地哪里?苏州太湖洞庭山!


按照六大茶类的分类来看,碧螺春是妥妥的绿茶,是绿茶界的极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在清朝时期更是得到康熙皇帝的盛赞,因此得到碧螺春的美名。碧螺春是古今中外的名茶,那么碧螺春产自哪里呢?

碧螺春产自苏州太湖洞庭山

自古以来,苏州就被称为天堂中的天堂,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发源地。碧螺春是苏州的地产茶,产自太湖洞庭山,洞庭山有东山和西山之分,以东山出产的为上品。

碧螺春产地介绍

苏州太湖洞庭山是著名的花果山、渔米之乡,苏州洞庭山碧螺春是我们农民自己种植的,都种植在果树间作区,茶树与桃、李、梅、橘等果木间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叶,二者相得益彰,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本茶园碧螺春的良好品质。

洞庭山的魅力在于这里不仅有清高的茶叶,更有美好的花果树木,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承认这儿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无论种什么水果都会很好吃,出产的茶叶也是名茶。

在洞庭山上,满山的春色,果树茶树高低错落,分布均匀,如今有很多现代化的茶园提出要讲究生态种茶,让茶树与其他农作物一起生长,充分利用地理资源的优势,这样的种茶方式由来已久,这也是当地人的生活智慧。

碧螺春也有了区别其他绿茶的最大特点,那就是茶香中氤氲不散的花果香。因为果树与茶树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树在桃树、李树、石榴树、青梅、橘树等果树的包围下,天长日久自然也被浸染了一身果香,或许山上的这些水果尝起来也会有些淡淡的茶味吧。

明代的《茶解》中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碧螺春正是这样的天然好茶,幽幽的花果香也成为了内行人鉴别碧螺春的一大标准。

因为现在的碧螺春已经成为一种茶叶的制茶工艺,所以很多地方的茶农把自己家的茶叶或者从别处茶园收购来的茶叶炒制成这种形状,也标榜为“碧螺春”可真正的碧螺春却只是产自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真正的血统已经延续在这片土地里,其他号称是碧螺春的茶虽然看着形似,但总是缺乏那股如灵魂般的花果香味。

茶叶碧螺春哪里产地?苏州太湖洞庭山!


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台甫茶之一,碧螺春创制于明代。乾隆下江南时已经是申明赫赫了。那末,碧螺春的产地正在哪?

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姑苏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域泥土质地比拟松疏很合适茶树的发展。因为茶树莳植与果树之间,以是消费进去的碧螺春带有非凡的花果喷鼻味。洞庭湖的汗青也是比拟沧桑的,年夜天然带着沧桑堪称碧血赤忱下孕育出碧螺春,具备共同的幽韵。

外地气象平和,雨量充分。并且可能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喷鼻,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花喷鼻果味的自然质量。茶树、果树相间莳植,令碧螺春茶独具自然茶喷鼻果味,质量优良。其废品茶形状严密,条索细微,嫩绿隐翠,幽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葱茏明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正在金庭镇事先称之为西山镇,正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落都莳植茶叶。次要的茶区正在东村落、衙甪里、缈村落等一带。剩下的其余各个村子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落为次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财产越有294.7吨,此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碧螺春的由来

洞庭湖的传说堪称是陈旧,汗青文献材料中就记录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神仙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觉得茶。

碧螺春茶原产于姑苏东、西山,对于碧螺春却有着很多斑斓而动听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明清之际普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季之际,故而患上名。听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隐士朱元正独患上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喷鼻”,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更名碧螺春。另外一类说法也便是今朝比拟承认的一种,传说以为碧螺春至今已经有三百年汗青,现在茶农采茶,因“筐不堪贮,置于怀中,茶患上热气,忽发异喷鼻”,茶农因而惊呼“吓煞品德喷鼻”,“吓煞人喷鼻”因而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后适逢康熙天子南巡,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供献,甚患上嘉许,但圣上觉得称号不雅观,遂钦赐“碧螺春”之名。因而,明天就有了大家歌颂的碧螺春美称。

碧螺春茶已经有1000多年汗青。官方最先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喷鼻”。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随手摘了多少片茶叶,沏茶后奇喷鼻扑鼻,脱口而道“喷鼻患上吓煞人”,由此外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喷鼻”。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天子观察并品味了这类汤色葱茏、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欣赏,但感到“吓煞人喷鼻”其名不雅观,因而落款“碧螺春”。今后成为年年纳贡的贡茶。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出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以及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织莳植,一行行翠绿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雷同,茶吸果喷鼻,花窨茶味,熏陶着碧螺春花喷鼻果味的自然质量。正如明朝《茶解》中所说:“茶园没有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冉冉伸展,高低翻飞,茶水银澄葱茏,幽香袭人,口胃凉甜,鲜爽生津,早正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茶产地在哪里?苏州太湖洞庭山!


自古以来,苏州就被称为天堂中的天堂,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发源地。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碧螺春重点茶区

碧螺春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产地特色

苏州太湖洞庭山是著名的花果山、渔米之乡,苏州洞庭山碧螺春是我们农民自己种植的,都种植在果树间作区,茶树与桃、李、梅、橘等果木间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叶,二者相得益彰,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本茶园碧螺春的良好品质。

洞庭山的魅力在于这里不仅有清高的茶叶,更有美好的花果树木,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承认这儿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无论种什么水果都会很好吃,出产的茶叶也是名茶。

在洞庭山上,满山的春色,果树茶树高低错落,分布均匀,如今有很多现代化的茶园提出要讲究生态种茶,让茶树与其他农作物一起生长,充分利用地理资源的优势,这样的种茶方式由来已久,这也是当地人的生活智慧。

碧螺春也有了区别其他绿茶的最大特点,那就是茶香中氤氲不散的花果香。因为果树与茶树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树在桃树、李树、石榴树、青梅、橘树等果树的包围下,天长日久自然也被浸染了一身果香,或许山上的这些水果尝起来也会有些淡淡的茶味吧。

明代的《茶解》中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碧螺春正是这样的天然好茶,幽幽的花果香也成为了内行人鉴别碧螺春的一大标准。

因为现在的碧螺春已经成为一种茶叶的制茶工艺,所以很多地方的茶农把自己家的茶叶或者从别处茶园收购来的茶叶炒制成这种形状,也标榜为“碧螺春”可真正的碧螺春却只是产自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真正的血统已经延续在这片土地里,其他号称是碧螺春的茶虽然看着形似,但总是缺乏那股如灵魂般的花果香味。所以选购碧螺春一定要认准原产地的购买!

碧螺春的原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原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的产地环境: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数、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绿茶的好处

1、防晒

近日,美国有一项研究指出,绿茶中的儿茶素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将含有绿茶成分的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后,即使被烈日照射,可让导致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的过氧化物减少约1/3。这就证明绿茶中的成分具有防晒功用。

2、防辐射

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上午喝2~3杯绿茶,吃一个橘子。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仅能消除电脑辐射,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

3、降脂

饮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令身体变得轻盈。这是因为茶里的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综合协调的结果,特别是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太湖地区水气腾升,空气湿润,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洞庭西山与洞庭东山是太湖内的景点。洞庭西山犹如太湖湖面上的一颗珍珠。碧螺春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陆羽(茶圣陆羽简介 陆羽是哪朝人 《茶经》与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也有传是清乾隆赐名碧螺春。

洞庭西山不仅盛产茶叶还盛产杨梅、枇杷、白果、桃子、石榴、梅子、柑橘、板栗等花果。碧螺春和这些过目种植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这些也是碧螺春特有的,清明和谷雨采摘的新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

洞庭下山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4A级景区汇集在这里。周长80余里,面积82.2l平方公里,跟香港本岛的面积一般大小。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有四十二个岛七十二座峰,其中四十一峰在西山,而西山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霭无际,美不胜收。

西山是洞庭西山的简称,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西山景区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它是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以浏览、度假为主的湖岛区。它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全区规划建设缥缈云场、水月问茶、林屋晚烟、消夏渔歌、角里犁云、玄阳稻浪、肖山遗踪、毛公积雪、西湖夕照、石公秋月,风凰烟雨、金铎松篁、文化巽峰、大沙观帆、罗汉古刹、鸡笼梅雪、明湾古村、角角风涛、天王鱼国、横山旭日等二十个景点。景点的规划面积共计609.3公顷。

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原产地,气候较好,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和酸性适合碧螺春的生长。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主要产区。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2斤"东山西坞村碧螺春"茶叶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因此对于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也可上溯至千年前,下面详细介绍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这一问题。

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那么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因此,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的答案即为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茶为什么喝起来会有苦涩感你了解过吗

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

绿茶及其特性

东山镇、西山镇是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


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风景胜地,萦青缭白的山色,纷红骇绿的花光,交织成一幅美绝尘寰的图卷,充满着诗情画意。苏州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圣陆羽曾在苏州虎丘山凿井、品泉、种茶。《苏州府志》载:自此“苏州人饮茶成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陆羽曾多次寓居苏州,还题诗辟疆园,“辟疆旧林园,怪石纷相向”(见宋范成大《吴郡志》),书写匾额永定寺(见唐陆广微《吴地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讲苏、杭两地景色秀丽,犹如天堂。有趣的是,两地所产的名茶,也难分伯仲。一个是卷曲型炒青的代表,一个是扁平绿茶中的佼佼者。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和杭州的西湖龙井茶,都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蜚声海内外。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西山镇(今金庭镇)。东、西山镇历史悠久,风物清嘉。地域濒临太湖,山环水抱;气候冬不严寒,夏少炎烈;历来是东南的一处胜地。这里“擅田土之膏腴,饶户口之富稠,义物萃东南之佳丽,诗书衍邹鲁之源流”,既有…川林石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是闻名中外的“花果之山、鱼米之乡,名茶之都”及“历史文化名镇”。

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苏州市西南37公里,北纬31°~31°21”东经120°20’~120°35”古称“胥母”,也称“莫厘”,原是太湖中一个岛屿,早在隋唐之际,东山与陆地之水面宽约15公里,后因太湖冲积形成三面临水、一面临陆的半岛。今东山连同三山、余山等大小岛11个,面积96.55平方公里,人口5.17万,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洞庭东山,沿岸水域水浅泥厚,滩荡湿地广阔,芦苇水草丛生。产地莫厘峰是人湖中第二峰,余脉起伏连绵,形成众多的山坞和低山丘陵、湖湾、洼地。其十质肥沃,气候温和,林木遍布,植被丰富。东山历史悠久,从三山岛古文化遗址中发掘证实,在公元前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东山一带已有人居住,创造了远古文化。春秋时为吴王泛舟游观采食之地,秦时已经有集市’宋已形成规模较大的集镇。

东山因其有烟波浩渺的太湖,郁郁葱葱的果林,绵延起伏的山峦,蓝天碧空的白云,造就了大自然的钟秀灵气,吸引众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此休养生息,早存南北朝时,东山的人口与经济就相当发达。南宋初年,为避战乱,中原世家官宦、士族商人,纷纷迁到江南,定居东山者极多。他们“聚族而处,久成巷陌”,中原先进义化的涌入,使东山的经济、文化、社会组织产生裂变与整合。到明清之际,洞庭商人崛起,云集江左、湖广。明人归有光云:“洞庭人依山居,仅仅吴之一乡,然好为贾,往往天下所至多有洞庭人。”“钻天洞庭”称雄一时,他们从商贾起家,出现了“翁、席、刘、严”四大家族。从此东山人口日繁,人物日盛,经济日昌,至清宣统时人口已达5万。

东山镇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形成山区以果茶为主,平原以粮田蔬菜为主,濒湖低地以蚕桑水产为主的农业结构,形成果、茶、粮、桑、菜、鱼六大经济体系,素有“花果山、鱼米乡、茶叶都”之誉。其它春秋战国就开始养蚕种果。唐宋时橘、茶作为贡品。碧螺春茶、白沙枇杷、细蒂杨梅、佛手银杏、白毛板栗闻名全国。东山的白鱼、白虾、银色被称为太湖三白。东山也是太湖莼菜的发源地。今日西湖莼菜的种源亦来自东山。元代蒙古羊随军入吴,后选育成湖羊,为我国稀有品种。当地农谚:“一年十八熟,四季花果香。”

东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朝历代东山人重视文化教育,加上北方达官贵族、文人学者迁居东山,因而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出现一批军事、科技、教育、金融、文学、艺术、商业、医药方面人才,仪明清两朝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44人、知县府第以上官员149人,历代名人如唐武卫上将军席温,宋户部尚书叶梦得,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明医学家吴有胜(著《瘟疫论》),明富商、人称翁百万的翁笾,清末民初在上海滩有金融世家席正甫、席锡蕃,棉纱大王金锡元。现代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名,作家唐人(严庆树)等。

古镇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三面坏水,北边倚山,果林掩映,风景秀丽。镇中街巷纵横,井然有序,高楼低宅错落有致,宅第厅堂,依街巷而建。古镇主要街道早先为东北西南走向,东起张师殿,西至麦场头,全长1500余米。东西两端各保留500余米长的花岗岩条石铺设的古街,街道石板下为泄水沟。古街西侧有小巷38条,主街两侧和幽深的小巷中分布着明清建筑30多处,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其类型有宅第、民居、店铺、井亭、桥梁、古井、古水涧等;保护较完整的有楠木厅、凝德堂、瑞霭堂、绍德堂、诸公井亭、春在楼、裕德堂及花厅、松风馆、敦裕堂、秋宫第、文德堂、椿桂堂等。

东山民居既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又有小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建筑装饰融砖雕、木雕、石雕于一炉,巧夺天工。古镇东北端有私家园林一座名启园;在马家底安仁里,还有一座私家小同名曲溪,为明代严公奕所构筑。该园引东山西南诸峰之水,绛秦家沟分流入园,沿溪皆文石,具有“曲水流觞”之意境。

古镇东街北侧山坞有雨花禅院,雨仡胜境,禅院后有“萃香泉”,泉水自石隙流出,终年不绝。阳春三月,煮泉烹碧螺春茶,其色、香、味更胜一筹。附近人家常到泉眼取水,煮泉品茗,以求延年益寿。此外镇上还有诸公井、柳毅井、响水涧等。

东山是太湖风景区的重要景区和旅游胜地,以茶果丛林,四季芬芳,山清水秀,古吴文化源远流长为著名旅游胜地。东山历史遗迹众多,现有九大景区,开放的景点有三十多处。其中:有巧夺天工称“江南独一楼”的春在楼(雕花楼),有小桥流水、依山傍水、集姑苏园林特点于一体的启园,有“天下二堂半、东山独一堂”的古紫金庵宋塑十六罗汉,有称“十方丛林”、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建的灵源寺,有风月无边的龙头山,有称“脉连莫厘七十二峰、波连五湖三万六千顷、山水风光尽可揽”的莫厘峰,还有明清古建筑约2万平方米的陆巷古村、融会古今吴文化的雨花胜境……东山共有22处省、市级文保单位。东山古泉、古桥、古村众多。现有古泉22眼,有冬不枯、夏不盈、形似人眼的海眼泉,有清白雨池的青白泉;全镇有从唐到清的古桥33座,遗留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后山石桥村,有始建于南宋的“震泽底定桥”,有元至正年间建的具区风月桥(今称渡水桥),此桥全部石结构,三孔,长48米,高8.7米。当年两端桥堍石堤各长120余米,十分壮观。

东山现存150年以上名树古木36棵,其中1000年以上有6棵,分别是后山石桥村灵源寺遗址内的罗汉松,树龄约1400年,高20米,胸径1.3米;余山西湾4人抱古榆树,树龄约2000年;后山屯湾村的柏树,树龄约1000年,高15米,胸径1米;前山吴巷村高20米、胸径1.8米的银杏,以及东山镇殿前街上,相传是宋代种的古紫藤。

改革开放以米,东山镇注重保护古镇风貌,近年来修建了三山岛古哺乳类动物化

石遗址、雨花禅院、碧螺春茶园景区、陆巷明清古村、灵源寺和寒谷山观景大道等。镇上建有2万吨自来水厂、光缆电视、万门程控电话、13万伏输变电路、农贸市场和东山商城,有集娱乐、健身、休闲、品茗于一体的银湖苑、洞庭苑和东山国宾馆等,目前还建成镇至雨花胜境、绕镇路至陆巷古村、三山岛度假旅游等三条特色旅游、观光专线,年接待旅游观光者数十万人次。

西山镇(今金庭镇)

西山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山、林屋山,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位于苏州市西南,距苏州古城45公里。在北纬31°03’~31°12”东经120°11’之间。主峰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

西山岛南北长11公里,东南长15公里,面积79.82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由全长4308米的太湖大桥与太湖围家旅游度假区相连。西山原设会庭、石公、建设乡,1987年合并建立西山镇,辖区包括两山丰岛及周围人湖小岛20多个,镇域陆地面积82.36平方公里,设1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17万人。有稻田9500亩,果茶园3.1万亩,养殖水面0.6万亩。

西山历史悠久,从岛上俞家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可知,早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西山已有人类居住了。

4000前大禹治水过西山,留下禹王庙、禹期山等^迹。春秋时期西山因位于吴越之间,留有很多吴越争霸时的遗迹,如当年吴王夫差携西施在此避暑、赏月,而留下了消夏湾、明月湾、画眉池。南宋初年,北方士族纷纷南迁,“政和而后,中原云扰,乘舆南播,达人智十入山唯恐不深,于是乎,荒洲僻岛多为名流栖托之地”。定居洞庭西山者极多,遂形成了“徐”、“陆”、“沈”、“蔡”、“马”、“蒋”、“屠”、“劳”八人家族。这些每际大雨,湾沱山水下注,涧壅而溢,汛滥道途。乾隆三十五年九月鸠石匠,集群工移归涧于街中,而复深广之,疏通水道,迂回蓄缩至未流。复而归于一涧,上覆以砂石,功即竣,容有致。”明月湾的古建筑和古街道,在西山岛上是首屈一指的。当地民间称:“花墙头(指有砖细贴面的墙壁),百子格(指雕花的落地长窗),前门后门砂石条,洞庭西山第一家。”

明月湾村沿湖还有一古码头,码头旁有一棵1200年的古香樟,周径达7米,老干已枯,新干茂荣。唐诗人白居易也到过明月湾,他的《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诗云:“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照碧流。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

自古以来西山就以湖光山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而称著于世。太湖72峰,41峰在西山景区内,湖水滔滔,群岛林立,山水环抱,景物清幽。其山有峰峦、岭、冈、壁、坡、谷、崖、麓、峤、涧,其水有湖、河、港、浜、渎、潭、沼、溪、池、泉、滩等。石公山山景如画,林屋洞深邃诡奇,包…寺静卧幽谷,罗汉寺古紫藤缠绕,缥缈峰登高眺湖,水月坞探茶寻源。西…共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西山也是名人辈出之地。自唐贞元年至清同治年间,共出进士13人,举人、贡生55人。自汉至魏晋,高人隐士云集,宗教兴盛,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苏东坡、赵孟頫、王鏊、高启、文徵明、祝枝…,近人叶圣陶、田汉、刘海粟都来此吟诗、作画、写文章。

西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全岛花木茶果掩映,有青种枇杷、乌种杨梅、九家种板栗等果品和银鱼、白鱼、白虾、人湖大闸蟹等水产品,西山还蕴藏一三富的矿产资源,高品位石灰石在亚洲独占鳌头。西山的太湖石也闻名于世,被誉为“汀南三大名石”。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白勺建成,将西山与外界陆地交通勾连起来,使西山步入经济发展快速道,如今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第三产业为丰体的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初具夫见模的西山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新开发的缥缈峰、涵村茶旅游景点,明月湾古村落,成为西山旅游热点。一年一度的西山“梅花节”,每年春天的“品洞庭碧螺春茶,游吴中太湖山水,当一天西山茶农”的活动,迎来了四海宾客。

茶树分布

碧螺春,产十人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常、石公堂里、东村、衙用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12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茶园面积734公顷。

据吴中区农林局统计,2007年全区茶园面积1834公顷,茶叶总产量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为152.3吨,茶叶总产值1.5亿元,其中碧螺春产值1.25亿元。

碧螺春原产地


碧螺春创制于明朝,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气候宜人、温度适合、土壤肥沃,孕育出味道独特的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十大茶叶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味道清醇、后味回甘。

碧螺春的特点有: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中外。

碧螺春的功效

功效1、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功效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功效3、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功效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功效5、抗菌、抑菌的功效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的功效。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功效6、减肥功效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功效,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产地江苏太湖一带,气候适宜,雨量十分充沛,种植时将果树和茶树相间种植,茶叶也带有一点花果香气,形成了碧螺春的独特口感。

正宗碧螺春茶产地是哪里?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昨宵曾就莲房宿,花露花香满一身。”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创制于明朝。乾隆下江南时已是声明赫赫了。那么,碧螺春的产地在哪呢?

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历史文献资料中就记载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

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碧螺春产于洞庭湖,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的由来

碧螺春茶在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碧螺春产于哪里有很多传说,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独特的产地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碧螺春。碧螺春茶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翠隐,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中外。

洞庭湖碧螺春的产地-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洞庭湖碧螺春,是我国的传统名茶,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洞庭湖碧螺春的产地是哪里呢?请跟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洞庭湖碧螺春的产地

洞庭湖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的名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

洞庭湖碧螺春产地的环境

太湖的洞庭山,分为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一个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洞庭两山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缭绕,土壤滋润,质地疏松,非常宜于茶树的生长。

洞庭湖碧螺春产地分布

太湖西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其余西山镇各村都有分布。太湖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里,茶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

洞庭湖碧螺春的特征

洞庭湖碧螺春干茶挑唆紧实,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绿翠。冲泡之后,汤色银橙黄绿,滋味鲜爽醇厚,香气清高持久。

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最佳产地。

茶的20个真相!

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

苏州原产地碧螺春茶清香袭人,口味凉甜

婺源绿茶的原产地是哪里


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周舍茶生于婺源谷”。“松石十食”婺源谢园茶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它被列为朝廷的“贡茶”。明代,婺源县每年支付大约2500公斤茶叶。婺源绿茶外形紧凑、圆而直、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绿叶清汤、清香醇厚”的特点。婺源绿茶是江西婺源县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物。

婺源绿茶的起源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位于东经117° 22 '-118° 11 '和北纬29° 01 '-29° 35 '之间,海拔33-1630米。东临浙江省开化县,南接德兴、乐平市,西接浮梁县,北接安徽省休宁县。该区域覆盖16个乡(镇)的171个行政村,包括段鑫、Xi头、江湾、邱口、大雁山、沱川、袁哲、清华、泗口、紫阳、太白、中云、富春、徐村、朱竹山、镇头等。,保护区10,333.3公顷。

婺源绿茶生产环境

1.土壤地貌学

婺源县有三种地貌:中山、低山丘陵,主要是低山丘陵。产地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其中90%为红黄壤,土层深厚,养分丰富,渗透性好,是生产“婺源绿茶”的独特土壤条件。

2.水文学

婺源县的主要水系是乐安河(Le 'an River),源于颍公山南麓,由段辛水和清华水汇合而成。较大的一级支流包括泉水、中云水和高含沙水。全国共有水利仓储工程1320个,总库容1.52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丰富,质量好。水利设施、天然水系和优质地下水资源为“婺源绿茶”的生产和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

婺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暖多雨气候区中温暖湿润的温暖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冷夏冬季炎热,春雨初夏,夏季炎热,夏秋干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8℃(7月),冷月平均气温4.6℃(1月),通过10℃ [标签:缩略图,全年稳定积温5231.9℃,无霜期252天,年平均降雨量1821毫米,年平均日照1868.4小时,日照率42%,年平均日照时间18.5小时这种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婺源绿茶”一般在每年的二月或十月至十二月种植,三年后每年的三月至八月采收。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山区,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环玉和黄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近85%。“八山半、一田一水、一庄园”是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该领土地势高陡,山峰高耸,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终年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它最适合种植茶叶。“早晚阳光明媚,雾无处不在,阴雨连绵,山无处不在”是婺源的显著气候特征。茶树有助于在这种环境中形成内含物。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婺源绿茶的高品质和独特性。

婺源绿茶等级分类

“婺源绿茶”的主要产品是名茶(婺源茗美)和品茶。

(1)名茶(婺源茗美)分为一级(贡品)、二级(珍品)、三级(精品)和四级(精品)。

(2)一级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和六级。

婺源绿茶的品质特征

婺源绿茶品种多,叶软,嫩度好,芽厚叶肥,有效成分高,品质好。它以“色泽鲜艳自然,味道芬芳浓郁,水浓叶清”而闻名。适合制作高品质绿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05年的测试结果显示,婺源绿茶的水提物含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儿茶素指数在全国最高。

潇湘春茶的原产地是哪里


小岘春茶是一种绿茶茶品,品质风格独特,经杀青、做形、毛火烘焙、足烘装筒等四道工序制作而成。那么,小岘春茶产地在哪里?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潇湘春茶的原产地是哪里?

小仙春,茶的名字,是六安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杨明·沈的《夷陵拉瓦尔山》第15卷:“小大山,在六安地区。六安茶。肖先春说清金农的《茶事八韵》:“你怎么能像一个小小的仙春,一个人喝酒能让你好受些。”

小仙春茶主要产于安徽省霍山县竹佛庵镇小甘尖村,自明代以来一直被列为名茶。

潇湘春茶采摘加工技术

小仙春茶是在4月10日前后到5月初采摘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两叶,不采摘雨叶、露叶、病虫害叶、紫色叶、复叶和老叶杂质。收获后,摊薄4 ~ 6小时,鲜叶芳香时即可食用。

1.杀青

在直径为70厘米、倾斜度为10厘米的铁锅里煎炸。锅的温度为80-100℃,其余为120-140℃。扔进锅里的叶子不超过1/2。用薄而软的竹扫帚在锅里旋转和搅拌。先慢后快。注意摇晃和扩散。放水。停用2分钟。搅拌直到叶子颜色变暗,叶子变软,香味适度溢出。

2.成形

在直径为50厘米、倾斜度为20°的铁锅中煎炸。在70-80℃的温度下。c .用高粱茎秆炒扫帚,手掌朝下,手腕用力变黑,杀青后的叶子在锅内呈三色形状,压制,炒4-5分钟,形成发芽的叶子,50%的叶子在锅内烘干。

3.用羊毛火烘烤

将竹条放入70厘米高的烤箱中,用4-5个平底锅在70-80℃烘烤至70%干燥,然后冷却。

4.足部烘烤容器

将两种焙炒绿茶组合成一个烘箱,烘箱顶部温度为55-60℃,烘箱应均匀铺开,烘箱应频繁翻转烘烤,动作应轻,时间应30-40分钟,烘箱应烘烤至茶叶用手捻成粉末,然后烘箱应烘烤,趁热包装。

小燕春茶的品质特征

小燕春茶的品质特征如下:形状像三叉竹叶,枝叶直平,芽头均匀,前苗大小均匀,黄绿色,绿色,湿润,明亮,持久嫩香的高爽,滋味鲜醇,汤色黄、绿、亮,叶底黄绿色多亮,芽叶完整。

相关文章